3500mm宽厚板轧机的刚度测定与实际应用_潘海波

合集下载

九江钢铁3500mm中厚板生产线工艺分析

九江钢铁3500mm中厚板生产线工艺分析

九江钢铁3500mm中厚板生产线工艺分析周李泉【摘要】介绍了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承包项目江西九江钢铁有限公司3 500 mm双机架中厚板生产线产品结构、生产工艺、主要设备性能特点.【期刊名称】《现代冶金》【年(卷),期】2012(040)003【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中厚板;装机水平;生产工艺;产品结构【作者】周李泉【作者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35.5+2引言江西九江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江钢铁”)3 500 mm中厚板生产线是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京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C总承包项目。

该生产线采用3 500 mm双机架四辊轧机的布置形式,热轧生产作业线包括板坯横移装置、板坯称重装置、步进式加热炉、推钢式加热炉、高压水除鳞、3 500 mm 粗轧机、 3 500 mm精轧机、 ACC层流冷却装置、热矫直机、热钢板标记装置、冷床、切头剪、双边剪、定尺剪、成品钢板标记装置、成品检查及横移台架、成品收集台架等设备。

车间总长453 m、宽261 m。

工程一期建设规模为130×104 t/a,预留第二条剪切线与热处理区域设备,主厂房建筑物轴线总面积约92 000 m2。

1 生产工艺1. 1 连铸坯规格连铸坯规格:厚度170,210,250 mm,宽度1 300~ 2 100 mm(200 mm进级),长度1 500~ 3 300 mm(入炉定尺长),单重2. 58~ 13. 51 t(入炉定尺坯)。

1. 2 产品品种产品主要为碳素结构钢板、低合金结构钢板、造船用钢板、管线钢板、锅炉用钢板、桥梁及耐候钢板、压力容器用钢板、工程机械用钢板、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等。

1. 3 产品规格产品规格:厚度5~ 80 mm,宽度900~ 3 200 mm,长度3 000~ 18 000 m,单重最大12. 2 t。

实验 1 轧钢机工作机座刚度的测定 (轧制法)

实验 1 轧钢机工作机座刚度的测定 (轧制法)

实验1 轧钢机工作机座刚度的测定(轧制法)一、实验目的掌握轧钢机工作机座自然刚度的测定方法,加强对工作机座自然刚度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轧制过程中,在轧制力的作用下,轧件产生塑性变形,其厚度尺寸和断面形状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轧件的反作用力使工作机座中的轧辊、轧辊轴承、轴承座、垫板、压下螺丝和螺母、牌坊等一系列零件相应产生弹性变形。

通常将这一系列受力零件产生的弹性变形总和称为工作机座或轧机的弹跳值。

轧件厚度、初始辊缝和轧制力的关系可以用弹跳方程来表示,最简单的表达形式为:h=S0+f=S0+P/K式中h—轧件出口厚度;S0—轧辊初始辊缝;f—机座的弹性变形;K—轧机刚度系数,它表示轧机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P——轧制力。

轧机刚度系数K的大小取决于轧制力和轧机的弹性变形。

如果能测得不同轧制力下对应的轧机弹跳值,就可以绘出轧机的弹性变形曲线,曲线的斜率即为轧机的刚度系数。

三、实验器材装有测压仪(或测压头)的实验轧机1台不同厚度铝板试件若干游标卡尺(或千分尺)1把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检查实验轧机,保证轧机正常运转;2、将原始辊缝调到0.4mm,并保持恒定;3、分别将厚度为5.6mm、6.5mm、7.1mm、8.8mm的四种规格铝板试件按顺序编号,在调好的辊缝中依次进行轧制,记录轧制压力,测出每道次铝板试样轧后厚度。

4、将测得的数据列入下表中。

5、整理数据,绘制轧机自然刚度变形曲线。

表一0.88表二初始辊缝S0=0.4mm表三五、实验要求1、将实验原理和过程写入实验报告。

2、将每次轧制的轧制力数据和轧件出口厚度数据写入实验报告。

3、利用坐标纸在P-h坐标系中,绘制轧制法测定的轧钢机弹性变形曲线,并求出自然刚度系数。

K=tgα=△P/△h实验二轧钢机工作机座刚度的测定(压靠法)一、实验目的掌握轧钢机工作机座自然刚度的测定方法,加强对工作机座自然刚度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用轧辊压靠法测定时,轧辊中没有轧件。

轧辊一面空转,一面调整压下螺丝,使上下工作辊直接接触压靠。

首钢3500mm中厚板轧机AGC基础自动化系统

首钢3500mm中厚板轧机AGC基础自动化系统
图 2 给 出了单 侧液 压 APCPAFC 原理[3] 。 在 APC 方式, 位置基准、AGC 调节量、附加补 偿和手 动辊缝干预量的和与液压缸位置实际值相比较, 偏差值与一个和液压缸油压相关的变增益系数相 乘后送入位置控制器( PI 调节器) , 位置控制器的 输出值和压力限幅控制器的输出值都送入一个比 较器, 比较器将二者之中小者作为给定值 输出到 伺服放大器, 进而驱动伺服阀, 控制液压缸的动作 以消除位置偏差。
自适应; 控冷过程机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冷却方式 的确定、阀门开闭数量和分布的确定以及控制冷
却模型的优化和自适应。
轧制区基础自动化计算机为 Simadyn D 系统, 为满足检测、控制和通信需求, 系统采用 4 个 PM5
CPU 模板、1 个 MM4 内 存模板、4 个 IT41 扩展 模 板、2 个 CS7 通信模块和 1 个 CSH11 以太网通信模 板。Simadyn D 系统主 要功能是实现 轧机垂直 方 向的电动、液压辊缝控制和 AGC 控制及水平方向 的钢坯运输控制等。
Ó CPU 2: 电动自动P手动辊缝控制, 电动- 液 压联合摆辊缝, 轧机自动调零, 轧机自动刚度测试。
Ó CPU 3: 系统故障检测与记录, 与轧机过程 机通信。
Ó CPU 4: 与 HMI 服务器通信, 现场总线设备 通信及控制。
Simadyn D 系统的 CS7 通信模块上共安装 1 个 SS4 MPI 接口子模块和 4 个 SS52 通信子模块, 通过 SS4 实现对各 CPU 的编程和监控, 通过 SS52 连接 4 路 Profibus- DP 总线, Simadyn D 作为主站与主传动 系统、电动压下传动系统、辊道传动系统、轧机操 作台、AGC 液压站系统、推 床控制系统、测厚仪以 及其它现场总线系统和设 备进行数据交换; 通过 CSH11 和以太网交 换机与过程 计算机、HMI 服务 器和控 冷 PLC 等 设备进 行数据 交换。Simadyn D

Abaqus在大型轧机刚度分析中的应用

Abaqus在大型轧机刚度分析中的应用

图2
辊系装 配 模 型
分割后 后 一些 一 些 仍不 仍不便 便 于划 分六 分六面 面 体网 格 网格划 分 的 思路为 先 先分 分 割各个 割各 个 零 零件 件 为简单 为简 单 部 部分 分 再进行 再 进行 网 网格 格 划分,这里 划分 这 里 分割 支 承 辊轴承 座 座不 不便 便于分 于分 割 割为 为规 规则部 则部 分 分, 也全 部 的 部位 用四 面体网 格 , 总的目 的就 的 就 是不能 出现 质量很 质量 很 差的 网格 , 支承 划 分四 面体 网格, 最后 最 后 划分完 毕如 毕 如 下图所 示。 示
名称 轧辊系的弹 性变形 牌坊的弹性 变形 轧辊轴承, 轴承座的变 形 压下系统的 弹性变形 其余零件( 垫板,弧面垫等)弹性变形
本仿真 模型考虑牌坊、轧辊、轴承座 、弧面垫等弹性变形,未考虑压下系统、附属零件 的弹性变形,根据上 表,将 其它影响因 素弹性变形综合考虑 15 ~20 %, 具体情况视实测刚度 而定。 故 2400 热精轧机刚度,经取整实际大约 615 ~650t/mm 左 右,该轧机 现场调试刚度大约为 650t/mm,这一结 果与企 业生产轧制时设定的轧机刚度较为接近,从而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和结 果可指导实 际生产。 6 结论 1)模拟计算 的结果经分 析处理和现场生产调试使用轧机刚度较为 接近,表明通过建立机 架和辊系模 型来求轧 机刚度 的方法实用可靠 。 2)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比通常使用 的材料力学 、弹性力学等计算方法更加简洁,求解精 度更高。 3)本文通过建立2400mm热轧机辊系 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得 到辊系的位 移场分布, 因而可以对 优化辊系 结构提 供参照。 参考文 献
Application of Abaqus Software on Stiffness Analysis of Large Rolling Mill

邯钢3500mm宽厚板十一辊矫直机压下量的分析

邯钢3500mm宽厚板十一辊矫直机压下量的分析

1 前 言
由于 钢板 在 辊 式 矫 直 过 程 中 的变 形 非 常 复
公式 计算 不 出合 适 的 压 下 量 ,后 通 过 对 矫 直 理
论 进 行分 析 ,结 合 邯 钢 实 际情 况 ,得 出矫 直 机
压下 量 的公 式 ,经 现 场 使 用 矫 直 后 钢 板 质 量 满
足用 户需 要 。
b sn e rl n e u t n r sls n t r vd sr fr n ef rq i k d f i g ri n d c o tag t- y u i g t ol g rd ci e u t ,a d i p o i e ee e c u c ei n l gr u t n o s ih e h i o o n oi e i f r n n ol rsr ih e i g oh rs e i c t n d tp s o t e. i g r l f t g t nn te p cf ai sa y e se 1 so a i o n f Ke r s s a g tn n c i e r l n e u t n;y ed sr n t b n ig y wo d : t ih e i g ma h n ; ol g r d ci r i o il t gh; e d n e
率 ,这在 实 际生 产 中是很难 做到 的 ,因此 也 不适
现场实际情况得 到符合 本厂矫直机特点 的经验
d o n r a I n&Sel o t. daa z er eo pat e r ao f t l a ne ieet odtn te C .Ld .a l et a f l i dfm tno s e p t udr f r nios n n y h t sc o i e e l df n c i

普钢3500mm中厚板矫正机技术改造

普钢3500mm中厚板矫正机技术改造

1 问题 的提 出
果 调 整工作 辊 和 支 承辊 的 间 隙 , 停 车对 支 承 辊 需 轴 承 座进行 调 整 , 变 支 承 辊 与工 作 辊 之 间 的间 改 隙 , 时长 , 响生 产效 率 。 耗 影 压 下装 配 中在 丝杠 的底 部装 有起 安 全保护 的 液压垫 , 当操作 者发 生误 操作 或 矫正 力过 大时 , 以 及 矫 正过程 中发 生 卡钢 现象 时 , 以使 活 动 梁 及 用
关键 词 : 板材矫正机 ; 矫直速度 ; 改造
中 图 分 类 号 :G 3 T 33 文 献标 识 码 : A
Te h i a n o ain fr3 5 0 mm a y a d c nc lI n v to o 0 He v n M e i m ie P ae Sr ih e e fPu a g S e l du Sz lt tag tn ro y n te
《 中国重型装备 》
C N E V Q IME T HIA H A Y E U P N
No .1 Ma c 0 2 rh2 1
普 钢 35 0mm 中厚 板 矫 正 机 技 术 改 造 0
聂海雄 曹一 兵
( 太原重工股份有 限公 司 , 山西 0 0 2 ) 30 4
图 2 改进前
F g r Up e n o e a k p r l eo e i n v t n iu e2 p ra d l w rb c u o l b fr n o ai s o
图 3 改 进 后
Fiu e 3 Upp ra d lwe c p rls atri no a in g r e n o rba ku o l fe n v to
b y p st n a d c n e in s e l n ia s mby o n v ra h f ec A tr i r v me t p o e t s o h l o i o n o v n e ta s mb y a d ds s e l f u ie s l s at t . fe mp o e n , r p r e f t e i i sr ih e e a eb e ce s d,w ih me r c s e n so ec s me s p o u t n ef i n ya d p o u t u l tag tn r h v e n i r a e n h c t o e sd ma d f h u t p t o r , rd c i f ce c n r d c a- o i q i a e b e mp o e sw l. t h v e ni rv da e1 y Ke r s p a e s a g tn r t ih e i g s e d;i n v t n y wo d : lt t i he e ;sr g tn n p e r a n o ai o

热处理薄规格调质板板形控制研究与应用

热处理薄规格调质板板形控制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1期970引言邯钢热处理2#线通过项目升级改造,在2#热处理炉后新增了淬火机组。

该设备为邯钢公司首台淬火机,在生产调质板时薄规格板的板型控制是目前存在的难点,在淬火过程中,设备精度保障、淬火工艺参数配置不合理等,会造成钢板淬火后板形差,严重时造成钢板改判,无法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

1原因分析通过对现场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淬火过程中存在辊速差、模块物料跟踪不准等问题,对淬火板板形造成影响。

同时,设备功能精度等对薄规格淬火板板形影响尤为明显。

2采取措施2.1优化完善加热炉与淬火机控制系统分析淬火板板形影响因素,需从完善顺控逻辑,保证设备功能精度入手,改善淬火过程中出现的头尾板形问题。

①加热炉炉底辊速度测速、顺控系统优化;②加热炉炉底辊HMI 画面,增加速度和电流整体显示趋势;③顺控优化,调质板新增加模块位置调整功能,保证物流跟踪准确;优化前后对比:炉底辊速度优化前钢板与模块误差在2m 左右,优化后不同厚度钢板误差基本在300mm 以内,有效改善了淬火过程中出现的头尾板形问题,保证了钢板的平直度。

2.2 2号炉增加模块位置调整功能优化前:2号炉增加模块位置调整只能通过修改程序中的值完成,且操作工无法完成。

优化后:如果由于热检异常等问题导致模块位置与实际钢板位置不符,可点击此块钢板,出现对话框,显示模块位置、速度以及钢板编号,然后再点击对话框中前进或后退按钮实现,点击调整距离为0.1m 即可完成,有效改善了淬火过程中出现的头尾板形问题,保证了钢板的平直度。

2.3淬火机供水响应时间优化存在问题:淬火过程中会出现薄规格水量不稳和厚规格淬火过程中水量偏低等进行问题,同时淬火机水准备好后,等待出钢时间过长,导致供水时间长,造成影响和成本升高,现场记录淬火机开水及出钢情况如下:通过记录可总结出淬火机水准备好以后,等待出钢时间热处理薄规格调质板板形控制研究与应用刘涛飞(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河北 邯郸 056000)摘要:通过对淬火机顺控逻辑优化和阀门精度调整,优化了加热炉和淬火机控制系统,完善了淬火机设备功能与精度,解决了淬火过程中存在的辊速差、模块跟踪不准等问题。

邯钢3500mm热轧板坯加热工艺仿真与应用研究

邯钢3500mm热轧板坯加热工艺仿真与应用研究

关 键 词 :热 轧 ; 坯 ; 热 ; 艺 ; 真 ; 用 ; 板 加 工 仿 应 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 G 3 . T 3 3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0 8 2 1 ) 5— 0 4— 4 10 50 ( 00 0 0 1 0
RES EARCH ABOUT M ULATI SI ON OF HEATI NG PROCESS FOR 5 0 m m 30 HOT —ROLLED LAB S AND TS APP CATI I LI ON
变 化 规 律 。针 对 实 际生 产 加 热 工 艺 , 立 了 邯 钢 中 板 厂 350mm 轧 机 板 坯 加 热 过 程 分 析 模 型 , 虑 了 建 0 考
导热系数 、 比热 变 化 对 加 热 的 影 响 , 真 了 中厚 板 坯 的 加 热 过 程 , 出 加 热 炉 温 度 与 加 热 速 度 对 板 坯 加 仿 得 热 质 量 的影 响规 律 , 化 了 板 坯 加 热 工 艺 , 优 降低 了能 源 消 耗 。
til c t n a dTeh iu r ai n c nq e,He e No ma Unv ri a Vo o b i r l iest y,S  ̄a h u g h iz a n ,He e ,0 0 3 ) bi 5 0 1
Absr c Ba e n i sa tne us— sae n nln a h r a n l i h o y,t ha g a oft mpe au e fed ta t: s d o n tn a o t t o i e rt e m la aysste r he c n e lw e rt r l i fo h g n i g t h n o e tn o e s f m e i r m te be i n n O t e e d f h a ig pr c s o dum a d he v lb i su e t fn t lm e t n a y sa s t did wi i ie ee h n me o h t d. Ac o de a l ssm od lf r sa ai r c s 0 m c r n o te a t lp od c in p o e s h nay i e o lb he t ng p o e sof35 0 m r ln ili o tu td;t e m e i ol g m l sc nsr ce i h dum n e v lb h a ig p o e si sm ultd r fri g t h fe tof a d h a y sa e tn r c s s i ae e ern o t e e f c

年产300万吨中厚板轧钢车间设计

年产300万吨中厚板轧钢车间设计

摘要随着造船、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对超宽、高精度的中厚板需求量大大增加。

为了面对社会各个行业对板材的大量需求和国外优质产品的竞争,以及满足我国对中厚板的需求,特别设计了该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的年设计能力为200万吨,典型产品规格:22.5×2500mmA36。

本次设计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现代最先进的新型轧机,并与许多新技术系统相结合来保证生产高精度中厚板,从而使产品在质量、精度等各方面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中厚板生产现状与发展综述、产品方案与金属平衡制定、设备选择及参数确定、工艺流程制定、典型产品压下规程设计、板型控制等。

另外该设计附有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

关键词: 中厚板,CVC轧机,压下规程,高精度轧制目录摘要 (1)目录 (2)1 绪论 (5)1.1国内中厚板生产的发展历史 (5)1.2中厚钢板生产的发展趋势 (6)1.3本设计目的与内容 (7)2 产品大纲与金属平衡 (8)2.1产品大纲 (8)2.1.1 产品大纲 (8)2.1.2 技术要求 (9)2.2.金属平衡 (10)3 设备选择及参数确定 (12)3.1宽厚板轧机选择 (12)3.1.1 新型轧机 (12)3.1.2 轧机选择 (14)3.2辅助设备选择 (15)3.2.1 加热设备选择 (15)3.2.2 炉型确定 (15)3.2.3 产量计算 (16)3.2.4 炉子尺寸确定 (16)3.3斜刃剪的选择 (17)3.3.1 斜刃剪的形式 (17)3.3.2 主要技术参数 (17)3.4矫直设备选择 (18)3.5冷床的选择 (20)3.5.1 冷床结构和形式 (20)3.5.2 冷床主要技术参数 (21)3.6起重运输设备选择 (22)3.6.1 辊道形式 (22)3.6.2 辊道主要技术参数 (22)3.6.3 起重机的选择 (22)3.6.4 起重机的主要参数 (23)3.7热处理设备选择 (23)4 生产工艺流程与轧制规程制定 (24)4.1坯料选择 (24)4.1.1 原料的种类 (24)4.1.2 原料的材质 (24)4.1.3 原料的设计 (24)4.1.4 原料表面的缺陷清理 (25)4.2坯料加热 (25)4.2.1 加热的目的 (25)4.2.2 钢的加热温度 (25)4.2.3 钢的加热速度 (26)4.2.4 钢的加热制度 (26)4.3钢的轧制 (26)4.4钢板精整 (28)4.5板形控制 (28)4.6轧制规程设计 (29)4.6.1 轧制道次 (29)4.6.2 各道次压下量分配 (29)4.6.3 速度制度 (32)4.6.4 温度制度 (33)4.6.5 力能参数计算 (33)4.7典型产品22.5×2500MM A36厚板生产压下规程设计 (35)5 轧制图表和年产量计算 (39)5.1轧制图表 (39)5.1.1 研究轧机工作图表的意义 (39)5.1.2 轧制图表的基本形式及其特征 (39)5.2年产量的计算 (40)5.2.1 轧机小时产量计算 (40)5.2.2轧钢机平均小时产量 (41)5.2.3 年产量的计算 (43)5.2.4 影响轧机产量的因素 (44)结论 (45)致谢 (47)参考文献 (49)1 绪论中厚板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建筑、锅炉、机械、造船、石油、电力等行业,产品类别有汽车板、锅炉板、合金结构板、造船及采油平台钢板、油气输送管线用钢板等。

3500中厚板轧机--轧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可编辑)

3500中厚板轧机--轧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可编辑)

3500中厚板轧机--轧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3500中厚板轧机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06级机电3班学生姓名:王瑞超指导教师:牟德君完成日期:2009年3月17日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冶金工业部标准规定:厚度在4毫米以下的钢板称为薄板;厚度在4毫米以上的称为厚板。

我国习惯于将厚度在4~25毫米范围内的钢板成为中板。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

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

[1] 中板生产目前均采用热轧。

即将钢胚或钢锭加热后,在轧机中经多道次轧制,轧成一定厚度的钢板。

生产中板的轧机型式很多。

按机架机构分类,可分为二辊式、四辊式、复合式和万能式几种。

按机架布置风雷,可分为单机架、并列式和顺列式等几种。

[1]1.轧钢机的发展初轧机的发展。

初轧机的发展经过了3个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初轧机的轧辊直径已增大到了1 500 mm。

我国从1959年开始自行设计制造开坯机,目前已制成700mm,750tam,850lnm,1 150mm初轧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铸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连铸比达到80%甚至更高,连铸连轧工艺和设备也日趋完善,初轧机的职能将逐步转变为配合连铸,弥补连铸在钢种和规格方面的不足。

带钢连轧机的发展。

在所有市场需求的钢材中,板带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我国于1981年从13本引进1 700mm热连轧机的全套设备。

随后,一大批具有先进生产工艺的热连轧和冷连轧板带厂迅速崛起,。

热连轧机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加大带卷和坯料重量,减少切头切尾的损耗,提高产品收得率;采用加速轧制,提高钢材产量;产品规格增加,精度提高;采用计算机控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等。

冷轧钢板的生产成本、投资费用虽然比热轧钢板高,但由于冷轧钢板的性能和质量比热轧好,在同样用途下,可以节约金属材料达30%,故冷轧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莱钢4300mm宽厚板轧机技术及装备概述

莱钢4300mm宽厚板轧机技术及装备概述

莱钢4300mm宽厚板轧机技术及装备概述刘轩;赵昕【摘要】介绍了莱钢4300mm宽厚板轧机的工艺介绍和重要设备,包括整条线的规模、产品的种类及所用的技术等,对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及相关重要参数进行了描述.【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3(000)017【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加热炉;立辊轧机;矫直机【作者】刘轩;赵昕【作者单位】山东莱芜集团钢铁公司自动化部 271104;山东莱芜集团钢铁公司自动化部 271104【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随着我国造船行业的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国内新建了数十条宽厚板生产线。

国外也有多家钢铁企业正在筹建新的宽厚板生产线或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本文对莱钢4300mm宽厚板主要设备和采用的先进技术加以概述。

1 原料及产品1.1 原料定尺连铸坯通过输送辊道从厚板4#连铸机送入接料跨,经液压称称量合格后,装入凤凰设计的步进梁式加热炉。

1.2 产品1.2.1 产品品种产品包括管线钢板、船板钢、汽车钢板、结构钢板等。

1.2.2 产品规格产品规格:厚度5~100mm,宽度1500~4100mm,长度3000~18000mm。

2 采用的技术及设备2.1 生产工艺流程宽厚板生产线工艺流程如下:合格板坯—加热—除鳞—轧制—加速冷却—热矫—热喷印标识—冷床—钢板切头—表面修磨—超声波探伤—钢板切边—定尺剪尺—成品标识—垛板下线—收集入库—储运发货如图1所示:(1)轧制坯料加热制度的选择对于现在现代化的连轧机组,轧制钢板的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的要求均日趋严格,对热板坯表面的质量要求和板坯加热温度的均匀性也在日渐提高。

于此同时,由于提高板坯热装温度和热装率是见效最快的节能措施,因而莱钢4300mm宽厚板轧机配备了2座上下两面多段供热的步进梁式加热炉,其生产符合高产量、优质钢、低耗能、节能、无公害以及生产操作自动化的要求。

通过对加热炉的整体结构的改进和发展,满足了高产量、优质钢、低耗能、节能、无公害以及生产操作自动化的工艺要求。

3500mm宽厚板轧机的刚度测定与实际应用

3500mm宽厚板轧机的刚度测定与实际应用
第 1 6卷第 6期
21 0 0年 l 2月

宽 厚 板
WI DE AND HEAVY LATE P
V0 . 6. . 1 1 No 6
De e e 2 1 ‘3 ・ c mb r 0 0 3
冶金设备 ・
35 0mm 宽 厚 板 轧 机 的 刚 度 测 定 与 实 际应 用 0
行转 动 , 作 辊 以 2 / n的 速 度 进行 旋 转 , 工 5 rmi 人
工微 调辊 缝 , 每次 增 加 l00 k 0 N压 靠 力 , 持 该 保
压靠 力对应 的辊 缝位 置不 变 , 1 支 承 辊转 动 约 0s
两 周后 , 续微 调 辊缝 , 压 靠 力 逐步增 加 ; 算 继 使 计
0 前言
轧机 刚度测 定方 法 : 主机 以“ 行 ” 度进 使 爬 速
宽厚 板生 产 时 , 每道 次 轧 制 力工 作 点 波 动 范 围很 大 , 时 轧机 实际刚 度变化 幅度 很大 , 以固 此 若 定 的轧机 刚度计 算 弹跳 , 会导致 弹跳计 算不 准 , 造
成辊缝 设 定误 差大 , 口厚 度命 中率 低 。事 实上 , 出 只要 得 出刚度计 算 模 型 , 轧 制 力预 测 相 对 准确 在
潘 海 波 张 宏 昌 赵 卫 国
( 河北 钢铁 集 团 邯 钢 公 司 )


宽厚板轧制时 , 各道 次 轧 制 力工 作 点 的 变化 很 大 , 1 0 6 0 N不 等 , 各 个 轧 制力 工 作 从 500~ 500k 在
点 轧 机 刚 度 各 不 相 同 。 为 了 准 确计 算 不 同轧 制力 工 作 点 的 辊 缝 弹 跳 量 , 应 的 轧 机 刚 度 必 须 精 确 测 量 。本机刚度 , 采取分段线性 回归的方法 , 出了不 同轧制力 区问的轧机 刚度值 , 得

3500mm宽厚板轧机支承辊锻造工艺研究

3500mm宽厚板轧机支承辊锻造工艺研究
Ha i n Le ,Y a g Zh ho g n i n
Absr c Ths p p rh si to u e h o gn r c s fb c u olfr3 5 0 t a t: i a e a nr d c d t ef ri g p o e so a k p r l o 0 mm d lt l i eai,a d wie pa emil n d t l n sae t r c s f c ly a d e s ni lp it . Th o g d p ig o e up e t l s KD tec i g prc s eh d, ttd is p o e sdi u t n s e ta on s i r u h a o tn n s ti p u ng sr th n o e sm to
宽厚 板轧机 支承辊 在所有 轧机 的支承辊 中规
格 是最 大 的 , 般 直 径 为 18 0 m n~ 24 0 一 0 / 0
气 ) 真空铸 锭一 锻 前加 热一 水 压机 锻造 一 锻后 一
热处理 一粗加 工一超 声波探 伤一 差温加热 喷水雾 淬火一 回火一 精加工一 超声 波探 伤一 包装 、 发运 。 由于该 35 0m 宽 厚 板轧 机 支 承辊 规 格庞 0 m 大 , 重达 19 8t毛坯 重量 达 1 1t所 以其制造 净 1 . , 6 , 难度是 很大 的。 () 1 随着 厚 板 轧 机 向大 型 化 发展 , 承辊 辊 支
主力轧机 之一 , 在一 定 程度 上 代 表着 一个 国家 的 装 备水平 。随着 宽 厚 板轧 机 的增 多 , 承辊 的需 支 求 量增加 , 预计 年需 支承辊 20 0t 0 。
2 0 35 0mm 宽 厚板轧机 支承辊 的工艺 难点

宝钢积极开发宽厚板新品

宝钢积极开发宽厚板新品

宝钢积极开发宽厚板新品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冶金》
【年(卷),期】2005()11
【总页数】1页(P2-2)
【关键词】宽厚板;开发;宝钢;新品;钢板厚度;钢种;市场;牌号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35.51;TK018
【相关文献】
1.宝钢厚板连铸机结晶器凝固传热模型的研究和开发 [J], 梅峰;阎朝红;阮晓明;张立峰;王宇峰
2.纽约世贸中心用厚板钢剖析及对宝钢建筑用厚板开发的启示 [J], 陈超;秦筠
3.W10*4型测宽仪在宝钢厚板的应用 [J], 庞璨;方敏;张亦红
4.宝钢5m厚板工厂级数据中心开发 [J], 闫博;刘晔;丁建华;焦四海
5.宝钢两厚板新品双双填补国内空白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宽厚钢板轧制时翘头的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宽厚钢板轧制时翘头的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宽厚钢板轧制时翘头的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温利军,刘海涛,周学钢,赵超
申请号:CN201310289096.3
申请日:20130710
公开号:CN103394525A
公开日:
2013112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厚钢板轧制时翘头的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屈服强度大于500Mpa、厚度大于49mm的钢板轧制时翘头控制,属于轧钢领域,本发明钢板采用控制轧制,精轧的第二阶段待温厚度为1.5~3倍成品钢板厚度,精轧轧制3~5个道次,精轧在轧制最后一个道次前,钢板在辊道上手动摆动待温10~35秒,然后再完成最后一道次的轧制。

采用本方法可消除屈服强度大于500Mpa、厚度大于49mm钢板轧制时出现的翘头,保证钢板最终平直度满足使用要求,且采用该方法不会影响钢板的机械性能,也不会出现设备安全事故。

申请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河西工业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庄英菊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六辊轧机刚度特性有限元

六辊轧机刚度特性有限元

六辊轧机刚度特性有限元
杜凤山;张尚斌;黄华贵;王贵国;任新意
【期刊名称】《塑性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0(17)3
【摘要】板带轧机的横向刚度和纵向刚度对于板形、板厚控制十分重要,研究不同状态下的刚度变化规律对提高板形、板厚综合控制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某厂1420末机架六辊CVC轧机实际参数,建立了板带轧制整体有限元模型。

利用该模型研究板宽、窜辊、辊径和弯辊力的变化对轧机横向刚度的影响,以及中间辊的窜辊量变化对轧机纵向刚度的影响,为轧机的板形、板厚控制量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板带轧制过程中板形、板厚在线设定,以及控制模型的研究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页数】5页(P148-152)
【关键词】六辊轧机;有限元法;横向刚度;纵向刚度
【作者】杜凤山;张尚斌;黄华贵;王贵国;任新意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35.58
【相关文献】
1.一种高刚度六辊轧机机架刚度和模态分析 [J], 曾春;张凤泉;骆忠汉
2.宽带钢六辊冷连轧机横向刚度特性研究 [J], 刘自萍;李立新;杨光辉
3.六辊轧机刚度特性有限元分析 [J], 魏娟;杨荃;何安瑞;王晓东
4.四立柱分体式20辊轧机辊系的刚度特性分析 [J], 于玉真;刘彤晖;李志斌
5.带有中间辊横移的新型六辊轧机的刚度特性 [J], 邸洪双;王哲;栗守维;王国栋;刘相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厚板
第 16卷
DS 弹跳 DS 轧制力 平均弹跳 总轧制力 /mm 1 . 22 1 . 31 1 . 41 1 . 50 1 . 59 1 . 69 1 . 78 1 . 87 1 . 88 1 . 97 2 . 07 2 . 16 2 . 26 2 . 35 2 . 44 2 . 53 2 . 62 2 . 72 2 . 81 2 . 91 3 . 01 3 . 10 3 . 20 3 . 29 3 . 39 3 . 48 3 . 58 3 . 67 3 . 77 3 . 87 3 . 96 4 . 06 4 . 16 4 . 25 4 . 35 4 . 45 4 . 55 /kN 2 867 3 114 3 364 3 621 3 889 4 158 4 440 4 720 4 730 5 013 5 304 5 614 5 916 6 229 6 549 6 870 7 200 7 533 7 867 8 204 8 549 8 905 9 258 9 611 9 977 10 346 10 714 11 087 11 466 11 848 12 240 12 640 13 039 13 442 13 862 14 285 14 694 /mm 1. 24 1. 33 1. 43 1. 52 1. 62 1. 71 1. 81 1. 90 1. 91 2. 00 2. 09 2. 19 2. 28 2. 38 2. 47 2. 56 2. 66 2. 75 2. 85 2. 94 3. 04 3. 13 3. 23 3. 33 3. 42 3. 52 3. 62 3. 71 3. 81 3. 90 4. 00 4. 10 4. 20 4. 29 4. 39 4. 49 4. 59 / kN 5 872 6 373 6 890 7 417 7 960 8 509 9 081 9 651 9 671 10 250 10 855 11 181 12 103 12 743 13 401 14 069 14 751 15 446 16 139 16 841 17 550 18 288 19 012 19 744 20 504 21 260 22 021 22 792 23 571 24 360 25 165 25 986 26 807 27 636 28 455 29 265 30 075
2 实际使用效果 通常, 操作工把轧机刚度作为固定值 10 000 k N /mm, 如 : Q345B 轧制末 道次, 设定 辊缝 为 17 mm, 实际轧制力为 27 989 kN, 经测量实际厚为 18 . 65 mm。按操作工经验, 如轧机刚度取固定值 10 000 kN /mm, 理论计算的出口厚度应该为 ( 压 靠力为 15 000 kN ) : h = S0 + P - P0 27 989- 15 000 = 17+ K 10 000 = 18 . 30 mm
34
表 1 刚度测定数据
ND S弹跳 ND S轧制 /mm 1 . 25 1 . 35 1 . 44 1 . 54 1 . 64 1 . 73 1 . 83 1 . 92 1 . 93 2 . 02 2 . 12 2 . 21 2 . 31 2 . 41 2 . 50 2 . 59 2 . 69 2 . 78 2 . 88 2 . 97 3 . 07 3 . 17 3 . 26 3 . 36 3 . 46 3 . 55 3 . 65 3 . 75 3 . 84 3 . 94 4 . 04 4 . 13 4 . 23 4 . 33 4 . 42 4 . 52 4 . 62 力 / kN 3 005 3 260 3 525 3 796 4 071 4 351 4 641 4 931 4 940 5 237 5 551 5 868 6 187 6 514 6 852 7 199 7 551 7 913 8 272 8 637 9 001 9 383 9 754 10 133 10 527 10 914 11 307 11 705 12 107 12 512 12 924 13 346 13 768 14 194 14 593 14 980 1 5381
刚度越小。同时 , 根据预测轧制力的值, 选择相应 区间的轧机刚度值来计算弹跳 , 进行辊缝设定 , 厚 度设定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潘海波, 男, 2008 年毕业 于北京 科技大学 材料成 型与控
制专业 , 助理工程师。 收稿日期 : 2010- 08- 17
( 上接第 7页 ) 表面不平度越恶化, 缝隙喷嘴下上 水比在 1. 5 左右、 辊速 0 . 45 m / s 时, 淬火后钢板 板型的恶化程度最小。 随后, 根据淬火后的板型变化规律和超薄规 格钢板的板型控制机理, 在确保缝隙喷嘴精度的 基础上 , 对淬火机进行了调整。参照最好的淬火 工艺, 根据淬火后的板型微调淬火工艺参数 - 缝 隙喷嘴水量、 水比和辊道速度, 淬火后该超薄规格 钢板的板型总体不平度稳定在 1 . 3 以内 , 淬火 后钢板的板型见图 7 , 经过回火和热矫处理后, 钢 板不平度控制在 0 . 3 以内。 3 结论 ( 1) 对于超薄规格钢板, 不 仅要保证钢板上 下面的冷却速度相同, 而且还要保证喷嘴的喷水 交叉线和钢板的横向中心线三线重合 , 才能保证 钢板上下面同步相变。
轧机刚度测定方法: 使主机以 爬行 速度进 行转动 , 工作辊以 25 r/m in 的 速度进行旋转 , 人 工微调辊缝 , 每次增加 1 000 kN 压靠力 , 保持该 压靠力对应的辊缝位置不变 , 约 10 s支承辊转动 两周后, 继续微调辊缝, 使压靠力逐步增加 ; 计算 机系统自动记录压靠期间的轧制力、 辊缝等数据, 压靠完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 测试时轧辊参数 : 上支承辊辊径 下支承 辊辊径 mm, 下工作辊辊径 2 081 mm, 998 2 076 mm, 上工作辊 辊径
第 16 卷第 6 期 2010 年 12 月
宽厚板
WI DE AND H EAVY PLATE
V o.l 16 . No . 6 D ece mber 2010
33
冶金设备
3 500 mm 宽厚板轧机的刚度测定与实际应用
潘海波 张宏昌 赵卫国
( 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 ) 摘 要 宽厚板轧制时 , 各 道次轧制力工作点的变化很大 , 从 15 000~ 65 000 kN 不等 , 在各个轧制 力工作
Pan H a ibo, Zhang H ongchang and Zhao W eiguo
( H andan Iron and Steel Co . L td of HBIS) Ab 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heavy p la te rolling , the m ill stiffness varies g reatly at the wo rk po int o f ro lling fo rce
from 15 000~ 65 000 kN. F or getting the accura te roll g ap spr ing , the m ill stiffness m ust be m easured accurate ly . In th is pape r , the m ill stiffness has been m easured by m eans o f ro ll touch ing m ethod, the m ill stiffness va lues in different ro lling force range have been dete r m ined by means o f sectiona l linear regression m ethod, w hich s ignificantly i m proves the accuracy o f ro ll gap spr ing calculation. K eywords W ide and heavy p late , R o lling force , M ill stiffness , Spring
图 1 3 500 mm 轧机各工作区间的轧机刚度
根据线性回归结果, 不同轧制力区间对应的 轧机刚度如表 2 所示。
表 2
轧制力区间 / kN 轧机刚度 / ( kN mm - 1 )
不同轧制力区间的刚度值
12 000 12 000~ 19 000 > 19 000 5 950 7 310 8 210
实际上 , 在轧制力为 11 283 kN 时, 轧机刚度 为 5 950 k N, 以此计算出口厚度为 50 . 51 mm, 实 际卡量厚度为 50 . 45 , 具体如表 3 所示。
第 6期
潘海波等 : 3 500 mm 宽厚板轧机刚度测定与实际应用 表 3 实际刚度和固定刚度与卡量值的对比
35
钢种 Q 345B Q 235B
刚度不变时计算出口厚度 18 . 30 50 . 63
用实际刚度计算出口厚度 18. 58 50. 51
卡量值 18 . 50 50 . 45
误差 1 0 . 20 0 . 18
误差 2 0. 08 0. 06
误差 1 是刚度不变时计算的出口厚度与卡量 值的误差, 误差 2 是采用实际刚度计算的出口厚 度与卡量值的误差。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误差 2 小于误差 1 , 说明采用回归刚度计算出口厚度可 以显著提高计算精度 , 从而提高厚度设定精度。 3 结论 根据轧机的实际刚度测定数据, 把轧机刚度 按轧制力区间进行线性回归, 工作压力越小, 轧机
0 前言 宽厚板生产时, 每道次轧制力工作点波动范 围很大 , 此时轧机实际刚度变化幅度很大 , 若以固 定的轧机刚度计算弹跳, 会导致弹跳计算不准 , 造 成辊缝设定误差大, 出口厚度命中率低。事实上, 只要得出刚度计算模型, 在轧制力预测相对准确 的前提下, 弹跳量就可以准确计算, 初始辊缝设定 才会准确, 厚度命中率就会提高。故进行轧机刚 度测定 , 给出轧机刚度模型的工作尤为关键。 1 宽厚板轧机刚度测定 轧机刚度的测定, 旨在得到不同压力段的轧 机刚度 , 测出弹跳曲线的非线性区和线性区的压 力转折点, 得出各轧制力区间的轧机刚度值; 通过 分段线性回归, 得出便于现场使用的轧机刚度值 表格, 供操作工计算弹跳, 提高辊缝设定精度。 1 . 1 轧机刚度的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