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顺序简介
唐朝二十一帝顺序及简介

唐朝二十一帝顺序及简介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
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
唐末农民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藩镇势力大增。
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1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
大业十三年,趁隋末动乱之时起兵于晋阳,南下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自领大丞相,加封唐王。
义宁二年,得知炀帝遇弑后,逼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称帝后,李渊命其子李世民等统兵,平定各地农民起义,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同年传位于李世民,贞观九年,李渊病逝,享年七十岁。
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
后定谥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他的评价分极很严重。
有人认为李渊无论是在晋阳起兵,还是后来建立唐朝平定农民起义,完成统一都是李世民的功劳,只不过李渊在世,所以政绩都算到李渊身上了。
另外一种认为李渊的作为还是很大的,平定内乱完成统一,并且将唐初混乱局面治理的非常好,为“贞观之治”打下基础。
这就要看个人理解了,我倒是认为李渊是个优柔寡断之人,毕竟李渊儿子中,李世民可以说是独一档的存在,但是李渊最初碍于立嫡立长的原因将李建成立为太子。
唐朝的皇位顺序

唐朝的皇位顺序如下:
唐太宗李世民(627年-649年在位)
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
中宗李显(684年-690年在位,705年-710年在位,两次在位)
睿宗李旦(690年-710年在位)
唐玄宗李隆基(710年-756年在位)
唐肃宗李亨(756年-762年在位)
唐代宗李豫(762年-779年在位)
德宗李适(779年-805年在位)
顺宗李诵(805年-806年在位)
宪宗李纯(806年-820年在位)
穆宗李恒(820年-824年在位)
敬宗李湛(824年-826年在位)
文宗李昂(826年-840年在位)
宣宗李忱(840年-846年在位)
懿宗李柷(846年-859年在位)
僖宗李儇(859年-873年在位)
昭宗李晔(873年-904年在位)
哀帝李柷(904年-907年在位)
总的来说,唐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相对混乱,经常出现权
臣篡位、宫廷政变等情况。
不过,唐朝也出现过一些有作为的皇帝,如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他们为唐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唐朝(6189—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开放式多民族王朝,共历13代皇帝,称“唐太宗”。
第一代唐太宗(李淳风,高祖,599-649年),被誉为“唐初之祖”。
他以弘扬传统文化、治理政令名声远播,建立了唐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基础。
第二代唐高宗(李治,孝文帝,650-683年),在他的统治期间实行“文景之治”,加强对外政策,把唐朝建立成一个强大的多民族王朝。
第三代唐中宗(李显,武则天,684-710年),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君主,改革了外交政策,发展商业,提高国力,但最后还是因为反对等原因而被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武将玄武朱棣凌迟打败。
第四代唐玄宗(李隆基,长庆帝,711-762年),他继承了武则天的大业,统治期间实行了“唐文苑制”,以及建立文学院等政策,使文学艺术得以发展。
第五代唐代宗(李旦,神宗,763-779年),他的统治期间,唐王朝的统治力达到最高峰,中央朝廷所管辖的地区从山西缩小到江淮到乾元直到九省,实行经济改革,部分地区得以发展。
第六代唐德宗(李适,贞观帝,780-805年),他改革了经济,统一了司法,增加了新的税种,重新组建了社会,恢复了编制制度,他的政策使唐朝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第七代唐宣宗(李忱,咸亨帝,806-820年),他发表了《新闻辞》,改革了官制,发展外交政策,消除内外势力对立;此外,他还着重发展民间文学,使文学艺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八代唐文宗(李纯,代宗,821-824年),他继续进行唐宣宗所开创的政策,尤其是军事政策,更加强硬,他的政策使唐朝占领了东胡的江淮流域,统治范围达到最大范围。
第九代唐懿宗(李晔,大中祥符帝,825-827年),他推行经济改革,政治稳定,把统治范围拓展到河南。
第十代唐僖宗(李耷,昭烈帝,828-841年),他改革了官制,恢复了郡县政府,派遣官员出使多个国家,开拓外交关系。
第十一代唐敬宗(李寻,景龙帝,842-846年),他推行了“大朝”政策,积极思考宗教政策,推行文艺发展。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其皇帝也被称为“开封王”。
唐朝共有20位皇帝,他们分别是:1、李渊(唐高祖):李渊是唐朝的第一位皇帝,他在618年统一中国,结束了南朝时代,建立了唐朝。
李渊曾改革军队,建立新的税收制度,并向西部进行了三次征伐,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2、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孙子,他在唐朝的第二代继承人之一。
他对政府的管理有着巨大影响,改革了税收制度,建立了官府,加强了军事力量,并实施了文艺复兴政策。
他还实施了“平天下”政策,把老一辈的统治者统治权力交给了新一代的年轻统治者。
3、武则天(唐武则天):武则天是唐朝的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唐朝的第一位强权统治者,她对政府的管理有着巨大影响,执行了改革性的政策,维护了唐朝的统治,实施了法律的改革,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并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权利。
4、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五位皇帝,他是李世民的侄子。
李隆基在位期间,继续了李世民的政策,按照李世民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府,建立了官府,实施了法律的改革,加强了唐朝的实力,帮助唐朝走向了鼎盛时期。
5、李亨(唐肃宗):李亨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他是李隆基的孙子。
李亨继承了李隆基的政策,对政府的管理有着重大影响,他继续实施法律的改革,改善了文化教育,支持商业发展,实施“文武兼施”的政策,把唐朝统治时期的繁荣推向了顶峰。
6、李忱(唐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他是李亨的侄子。
李忱在位期间,继续了李亨的政策,改革了官制,加强了政府的管理,实施了开放的政策,把外国文明引入中国,促进了文化发展,使唐朝更加繁荣昌盛。
7、李炎(唐宣宗):李炎是唐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李隆基的孙子。
李炎实施了“义政”政策,重视教育,改革法律,加强政府的管理,促进文化的发展,加强军事力量,并大力发展外交,使唐朝更加繁荣昌盛。
8、李旦(唐顺宗):李旦是唐朝的第九位皇帝,他是李忱的侄子。
李旦在位期间,继续实施“义政”政策,重视国防和教育,支持商业发展,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军事力量,并大力发展外交,使唐朝更加繁荣昌盛。
唐朝总共有二十八个皇帝

唐朝总共有二十八个皇帝,按登基顺序如下: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6.则天皇后武曌,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7.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8.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在位;9.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至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在位;10.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在位;11.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至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在位;12.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唐宝应二年,蒙赞普钟十二年,渤海大兴二十七年,763年)在位。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女皇武则天的傀儡。
6.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
7.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
8.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9.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即唐代宗,762年-779年在位。
10.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
11.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即唐顺宗(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长子。
12.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
13.李恒(795年―824年2月25日),即唐穆宗(820年—824年在位)。
14.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年),即唐敬宗(824年—826年在位)在位2年,得年18岁。
15.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即唐文宗(826年―840年在位)。
唐朝皇帝顺序列表及简介

唐朝皇帝顺序列表及简介
1. 隋朝将领李渊
李渊是唐朝的开创者,他在隋朝末年起义,最终击败了隋朝政府,建立了大唐帝国。
他在位期间,恢复了经济,兴修水利,扩大领土,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和政策。
2. 太宗李世民
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是唐朝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他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并推动了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 文皇帝李渊
文皇帝李渊即玄宗,他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唐朝最后一位杰出的皇帝之一。
他在位期间,实行玄宗中兴政策,促进文化繁荣和教育发展,被称为“开元之治”。
4. 宪宗李纯
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九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积极开拓外交关系。
然而,他的后半生却被突厥犯境和农民起义所困扰。
5. 明宗李杲
明宗李杲是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严厉打击宦官和宦官势力,维护了皇帝和官僚的权威。
然而,他的执政也被贪污和腐败贯穿。
6. 顺宗李诵
顺宗李诵是唐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试图恢复贞观之治,减轻人民负担,加强军事、官僚和法律制度的改革,但因突厥、回纥、吐蕃的入侵和内部暴乱而失去统治的能力。
7. 恭宗李异
恭宗李异是唐朝的第十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试图实行一系列政治和税收改革,但因镇压起义失利和突厥等外族的侵犯而声威受损。
最终,他被叛臣毒死。
8. 德宗李适
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五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致力于加强军事和经济实力,刺激文化发展,并制定了一些有益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然而,他的晚年受到诸多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和矛盾。
唐朝22任皇帝的按顺序简介

唐朝22任皇帝的按顺序简介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为止,共289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最早搞“改革开放”的朝代,很多外国人到现在都称呼旅外的中国人为“唐人”。
1. 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
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在位8年。
贞观九年病逝,享年七十岁。
作为唐朝开国创业的帝王,史学界对李渊的评价不一。
2.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唐高祖李渊的次子,626年—649年在位23年,唐朝一代雄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公认的贤君之一。
李世民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一代雄主只活了五十岁,据记载,太宗晚年已经出现了拒谏和骄逸的端倪,可见长久的权利确实会滋生各种问题,要是太宗多活二三十年,不知道唐朝的历史会怎么写。
3、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
作为一个皇帝,李治存在感不强,但是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上乘贞观之治,下启武则天时代以及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李治在位34年,唐朝的国力稳步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对外战争更是少有败绩,使版图扩展至唐朝最大时期。
4、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
武则天与其四子的母子大战,是史书都扯不清的家国纠纷。
尤其中宗李显,头顶“六位帝皇丸”的光环,素为野史津津乐道。
当然,不管相对于他的父母,还是他的兄弟,甚至于他的妻子和妹妹,中宗李显都不是当家的好苗子。
5、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
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
一共在位八年(684年—690年,710年—712年),真正掌权两年。
唐朝历代皇帝

唐朝历代皇帝唐朝(618 年—907 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聊聊唐朝的历代皇帝。
唐高祖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
义宁二年(618 年),李渊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出力颇多。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
他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626 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立为太子。
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在位期间,李世民虚心纳谏,任用贤能,轻徭薄赋,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子。
贞观十七年(643 年),被立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唐太宗去世,李治即位。
李治在位期间,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史称“永徽之治”。
唐中宗李显,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
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
李显复位后,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
唐睿宗李旦,也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
李旦曾两度登基,三让天下。
第一次让给了母亲武则天,第二次让给了哥哥李显,第三次让给了儿子李隆基。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她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
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 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
上元元年(674 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与朝政。
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 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
唐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及年号

唐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及年号1.唐高祖李渊(年号:武德,618年-626年)2.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627年-649年)3.唐高宗李治(年号: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4.唐中宗李显(年号:圣,684年)5.唐睿宗李旦(年号:文明,684年-687年;光宅,687年-690年;垂拱,690年692年;永昌,692年)6.武周皇帝武则天(年号:天授,690年-692年;如意,692年;长寿,693年-694年;延载,694年;证圣,695年;天册万岁,695年-697年;万岁登封,697年;万岁通天,697年-698年;神功,698年;圣历,698年-700年;久视,700年)7.唐中宗李显(第二次在位,年号:神龙705年-707年)8.唐睿宗李旦(第二次在位,年号:景云710年-712年)9.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10.唐肃宗李亨(年号:至德,756年-758年)11.代宗李豫(年号:乾元,758年-760年上元,760年-761年)12.唐德宗李适(年号:建中,762年-780年)13.顺宗李诵(年号:永贞,805年)14.唐宪宗李纯(年号:元和,806年-820年)15.宗李恒(年号:长庆,821年-824年)16.敬宗李湛(年号:宝历,825年-827年)17.文宗李昂(年号:太和,828年-835年开成,836年-840年)18.武宗李炎(年号:会昌,841年-846年)19.宣宗李忧(年号:大中,847年-859年)20.豁宗李翼(年号:咸通,831年至宗李源天佑四年即873年在位共四十二年至哀帝李祝天佑四年即907年在位至后梁太祖朱全忠开平元年即907年至四年二月被废为止共四年唐朝正式灭亡共四十六年至后唐明宗李源天成四年即929年至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元年即930年至后汉高祖刘暠天福十二年至北汉高祖刘崇乾花二年即949年至四年五月刘暠病死为止共五十四年至后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即951年至周世宗柴荣显德元年即954年至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即960年至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即1023年至宋神宗赵项治平元年即1064年至宋哲宗赵煦元花元年即1086年至宋徽宗赵信崇宁元年即1102年至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即1126年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天辅元年即1117年至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元年即1149年至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即1161年至金章宗完颜瑶明昌元年即1190年至元宪宗蒙哥中统。
唐朝历任皇帝顺序列表归纳跟重要阶段

唐朝历任皇帝顺序列表归纳跟重要阶段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
以下是小编的整理,大家可以参考。
唐朝历任皇帝都是谁1、李渊高祖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在位时间618—626。
2、李世民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时间626—649 关系:李渊第二子。
3、李治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在位时间649—683 关系:李世民第九子。
4、李显中宗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在位时间684(被废)。
关系:李治七子,武则天三子。
5、李旦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在位时间684—690(被废) 关系:李治八子,武则天四子。
6、武则天武周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在位时间690-705 关系:李治皇后。
6、李显中宗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在位时间705—710 (复辟)关系:李治七子,武则天三子。
7、李重茂谥号:殇皇帝在位时间710(17天)关系:李显第四子。
8、李旦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在位时间710—712(复辟)关系:李治八子,武则天四子。
9、李隆基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在位时间712—756 关系:李旦第三子。
10、李亨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在位时间756—762 关系:李隆基第三子。
11、李豫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在位时间762—779 关系:李亨长子。
12、李适德宗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在位时间779—805 关系:李豫长子。
13、李诵顺宗谥号: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在位时间805 关系:李适长子。
14、李纯宪宗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在位时间805—820 关系:李诵长子。
15、李恒穆宗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在位时间820—824 关系:李纯第三子。
16、李湛敬宗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在位时间824—826 关系:李恒长子。
17、李昂文宗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在位时间826—840 关系:李恒第二子。
唐朝22位皇帝画像及简历

唐朝22位皇帝画像及简历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高祖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
635年,病逝。
在位8年,享年71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617年,李世民随父起兵,攻入长安,灭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禅位,改元贞观,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649年,病逝,在位23年,享年52岁,庙号太宗,葬于昭陵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在位期间勤勉执政,编纂《唐律疏议》,平定漠北,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
683年病逝,在位34年,享年55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在位,705年—710年,两次在位,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684年,被废为庐陵王,705年,复位,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实行和亲政策,保证了边疆的稳定,710年病逝,在位5年,享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睿宗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684年,被立为皇帝,690年武则天建立武周,被降为皇嗣,710年,唐隆政变,李旦再次登基为帝,712年禅位与李隆基,716年病逝,在位八年半,享年54岁,庙号睿宗,谥号为玄真大圣大兴皇帝,葬于桥陵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武曌,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55年,高宗李治立为皇后,690年,建立武周,自立为皇帝,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任用贤才,705年病逝,在位16年,享年81岁,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少帝李重茂695年-714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
唐代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简介

唐代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唐代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含画像)李渊(566年出生于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李渊的父亲李昞是西魏的太尉,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
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
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
615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营。
在太原李渊成功地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威胁,同时他成功地战败了多支反隋军队,并通过受纳败军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力量。
617年7月,李渊打着尊隋攘乱的旗号正式开始起兵。
他从太原出发进攻长安并很快(617年11月)就占领了长安。
他拥立代王杨侑做皇帝,自封为大丞相和唐王。
618年李渊篡隋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后李渊开始著手消灭其他反隋力量,在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帮助下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消灭了薛举、薛仁杲、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
最后一个梁师都是在628年被平定的,这时他已经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了。
同时他又利用东突厥和西突厥之间的分裂稳固北部的边界,这是他有力量能够夺取中原的主要条件。
在官僚制度上李渊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
在农业方面他颁布均田制,将田地平等地分配给农民。
对绢税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
在法律上他改修隋律,定为唐律。
李渊对中国的管理和政策为李世民「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由于李渊对他的继承人的问题一再反覆,这导致了他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受软禁,被迫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葬在献陵。
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
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
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
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太宗生於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出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表

嗣圣、神龙、景龙
683-684、705-710
李旦
唐睿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文明、光宅、垂拱、永昌、载初
武则天 周圣神皇帝
则天大圣皇帝
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 、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 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
李隆基 唐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先天、开元、天宝
李亨
唐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 皇帝
永贞 元和 长庆
805 805-820 820-824
李湛
唐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宝历
824-826
李昂
唐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太和、开成
826-840
李炎
唐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会昌
840-846
李忱
唐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大中
846-859
李漼
唐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咸通
859-873
李儇 乾元、上元、宝应
李豫
唐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684、710-712 690-705 712-756 756-762 762-779
李适
唐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建中、兴元、贞元
779-805
李诵 李纯 李恒
唐顺宗 唐宪宗 唐穆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
皇帝 睿圣文惠孝皇帝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表
皇帝
庙号
谥号
年号
在位时间
李渊
唐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武德
618-626
李世民 李治 李显
唐太宗 唐高宗 唐中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贞观
唐朝皇帝列表简介

唐朝皇帝列表简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历时长达289年,共有
21位皇帝。
下面是唐朝皇帝列表简介:
1. 李渊(618年-626年):唐朝的开国皇帝,建立唐朝,被尊称为“唐太宗”。
2. 李世民(626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为了夺取皇位,与父亲李渊发生过激烈的争斗。
在位期间,统一中国,开创了盛世。
3. 李显(649年-683年):唐高宗,是唐朝历史上最有才华、最有成就的皇帝之一,他的治理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武则天(690年-705年):唐朝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
在位期间,使唐朝的国力达到极盛。
5. 李隆基(712年-756年):唐玄宗,是唐朝最后一个有较高统治水平的皇帝。
在位期间,与杨贵妃之间的风流韵事成为了一段传世佳话。
6. 李旦(762年-779年):唐德宗,是唐朝中期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7. 唐宪宗(805年-820年):唐朝中期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除了以上列举的皇帝外,还有一些皇帝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比如唐太宗之子,唐高宗之父,唐玄宗之兄的李治,唐朝中期的“明君”唐宪宗,唐朝末期的“智君”唐僖宗等。
唐朝的历史长河中,这些皇帝的身影都是不可忽视的。
唐朝皇帝顺序列表及简介

唐朝皇帝顺序列表及简介1. 高祖李渊(618-626)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通过消除隋朝的乱政,平定战乱,统一中国,开辟了唐朝长达三百年的盛世。
李渊在位期间,开始推行了一系列治理政策,如廉政、节约、赏罚分明等,使社会稳定,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
2. 太宗李世民(626-649)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进一步扩大了唐朝版图,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治时期,使唐朝达到了极为壮丽的巅峰。
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了诸多的农村改革、军事改革、税收改革等政策,大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国家实力,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的名君。
3. 高宗李治(649-683)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是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他在位期间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法制化、科举化政策,促进国家的发展。
由于李治一直处于太宗李世民的阴影之下,常常受到太宗李世民遗命和太宗嗣子李建成的威胁,导致其治理能力并不突出。
4. 中宗李显(684-690)李显是唐朝第四位皇帝,高宗李治的长子。
他在位期间权力被权臣武则天把持,出现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李显也因为自身文武不高,治理不善而遭到民众和朝臣的批评。
5. 武则天(690-705)武媚娘始终是唐朝第一位女皇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她颁布了许多法令,明确了官员的职责,规范了管理制度,还制定了许多适应当时农耕社会的经济政策,使唐朝的国家实力不断提升,成为中国的“盛唐时代”。
6.则天皇后(705-710)在武则天的旧部的扶持下,开始实用女皇帝的名义,先为周朝倒台-后为唐朝发展做出更多建树,同时大力标榜自己的卓越才干,但在一次政变中失败,后被废黜。
7.唐玄宗李隆基(712-756,757-762)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时期,使唐朝的文化、艺术和科技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开明睿智皇帝”。
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文化政策,大力扶持艺术,使唐代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刻得到了全面发展。
唐朝历代皇帝的顺序

唐朝历代皇帝的顺序唐朝历代皇帝的顺序如下:1. 高祖李渊(618年—626年在位):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在617年起兵反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他的统治奠定了唐朝的基础,并在626年通过玄武门之变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李世民。
2. 太宗李世民(626年—649年在位):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选拔贤能的官员、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等,使得唐朝进入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期,即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 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继续推行父亲李世民的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发展。
然而,他晚年身体虚弱,导致政治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4. 中宗李显(684年、705年—710年在位):唐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试图恢复父亲李治的政策,但遭到了权臣的反对。
他在705年被废,710年复位,但不久后就被毒死。
5. 睿宗李旦(684年、710年—712年在位):唐朝的第五位皇帝,他是李显的弟弟。
他在705年被废为庶人后又被复位,但在712年主动退位,让儿子李隆基继位。
6. 玄宗李隆基(712年—756年在位):唐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皇帝。
他在位期间,唐朝进入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时期,即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
然而,晚年时期发生的“安史之乱”对唐朝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7. 肃宗李亨(756年—762年在位):唐朝的第七位皇帝,他是李隆基的儿子。
他在位期间,努力平定“安史之乱”的残余势力,同时也注重内政改革。
8. 代宗李豫(762年—779年在位):唐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李亨的儿子。
他在位期间,继续平定“安史之乱”的残余势力,同时也注重内政改革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9. 德宗李适(779年—805年在位):唐朝的第九位皇帝,他是李豫的儿子。
他在位期间,面临着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的问题,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发展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唐朝皇位继承顺位表

唐朝皇位继承顺位表一、唐高祖李渊 705年-711年唐高祖李渊于公元705年登基,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他在朝廷中十分重视法制,定都咸阳建立唐朝,颁布唐制(唐律),从而推进了法治发展。
同时,他实施民族宽容政策,对少数民族进行宗教迎合,带来了政治稳定,让新帝国的建立更加完善。
二、唐太宗李世民 712年-756年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712年继位,他改革最大朝政体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丞相制在唐朝推行。
并将朝政分为中央与地方,以提高管理效率,实行统一收税,使唐朝政治经济发展得更迅速。
此外,他重视文化修养,加强文学教育,奠定了唐朝文学盛世的基础,春秋笔法、楷书等书法显示出绚丽的艺术节奏,出现了文学巨著《诗经》、《楚辞》,《史记》、《王莽篡位史》,等传世佳作,使唐朝Flyerfmedia乐高祖李渊扩大了唐代文化与历史的影响力。
三、唐中宗李显 756年-762年唐中宗李显继位于公元756年,他当任期间,设立了尚书省、司徒省,以实施中央集权;他推崇著名诗人李白,着重支持国家文学创作,多位诗人出现在宴会上。
此外,他还在北方边境发动战争,迅速消灭了让山军贼,恢复了社会秩序,布置武备,使唐朝统治势力一向延伸,间接促进政治的稳定与繁荣。
四、唐玄宗李隆基 762年-779年唐玄宗李隆基于公元762年即位,他本人推崇儒家思想,在朝政上建立起著名的“开元盛世”,大幅度调整了官制、吏治,并设立专门机构督察下属政府,对违法犯罪加以严苛审判。
此外,他专设节度使、淮西节度使,以改善基层实践效果,政府机构改革以后,国家开始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和农业,国势更加强大,也为后世的文艺花苍需。
五、唐宪宗李亨 779年-805年唐宪宗李亨公元779年继位,他颁布唐律,规范街位,将原来的社会等级分类,分配不同的街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统治体系;此外,他还发布军令,加强国家军事力量,充实唐朝的边境武备,维护国家安全。
他发展了诗词文学,引进中外名家翰林,召开大型文学研讨会,使文学审美风尚更加先进,使唐朝文化和知识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
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葬在献陵。
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字为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
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
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
朝代故事: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24年。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
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位。
病死,享年55岁,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
中宗(为武后所废) 李显(656年~710年),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被毒杀,时年44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睿宗(为武后所废) 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
-712年。
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
享年54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
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
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
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享年81岁,葬于乾陵。
唐朝复辟
中宗(重祚) 李显(见684年)705年—710年,在位5年。
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
少帝(殇帝)李重茂(694年~?)710年,在位1个月,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
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1个月后,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
后事不详。
睿宗(重祚) 李旦(见684年)(662年—716年),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756年在位,共44年。
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病死,享年67,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葬于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朝代故事:开元之治、安史之乱。
肃宗李亨(711年~762年),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
唐玄宗第三子。
病死,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
代宗李豫(726年~779年),762年—779年在位,共17年。
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
病死,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
德宗李适kuò(742年~805年),780年—805年在位,共26年。
唐代宗长子,病死,享年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葬于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
顺宗李诵(761年~806年),805年—806年在位,1年。
唐德宗长子。
病死,时年45岁,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葬于丰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瓮金山)。
朝代故事: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八司马事件。
宪宗李纯(778年~820年),806年—820年在位,共15年。
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28岁即位。
被宦官杀害,时年43岁,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葬于景陵(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金帜山)。
朝代故事:元和中兴。
穆宗李恒(795年~-824年),821年—824年在位,共4年。
原名宥。
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
服长生药而死,时年30岁,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葬于光陵。
敬宗李湛(809~827年),824年—826年在位,共2年。
穆宗长子。
被杀,时年18,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葬于庄陵。
文宗李昂(809年~840年),826年—840年在位,共14年。
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受制于宦官。
郁郁病死,时年32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葬于章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天乳山)。
朝代故事:甘露之变。
武宗李炎(814年~846年),840年—846年在位,共6年。
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
时年28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葬于端陵。
朝代故事:会昌法难。
宣宗李忱(810年~859年)847年—859年在位,共13年。
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
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
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葬于贞陵(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懿宗李漼(833年~873年),859年—873年在位,共14年。
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
病死,时年41岁,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死后葬于简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
僖宗李儇xuān(862年~888年),873年—888年在位,共15年。
十五岁时被宦官拥立为帝,政事全交给宦官田令孜掌握,自己却玩物丧志。
时年27岁,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
葬于靖陵(今陕西省乾县东北)。
朝代故事:黄巢起义。
昭宗李晔(867年~904年),888年—904年在位,共16年。
原名杰,又名敏,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
唐昭宗在他即皇帝位以来16年间,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
904年被藩镇朱温杀,时年38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
葬于和陵(今河南省偃师县太平山)。
废帝李裕(?~905),900年—901年在位昭宗光华元年(898)十一月,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说昭宗已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
到了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
后被朱温杀害。
哀帝李柷(892年~908年),904年—907年在位,共3年。
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907年被废。
908年被朱温毒死,时年17岁,谥号:昭宣光烈哀孝皇帝,葬于温陵温陵(今山东省定陶县)。
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