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一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一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团体等为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2、农村集体资产的载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
3、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5、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主要特征有生产性与经营性、可变性与运动型、目的性与增值型、独立性与多样性。
6、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7、学习掌握政策法规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必备要求8、现行农村土地政策的基本内涵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9、多予就是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与城市配套的社保、文化和技能培训体系,增加农民的收入。
少取就是要减轻农民负担,废除额外的税费,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拥有较多的资源可供支配。
放活就是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地落实党的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村和城市发展的有机统一。
10、2004年至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11、完善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旧村改造、空心村改造、土地复垦等节余的土地指标,允许省域内交易,所得收益重点用于扶贫。
12、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级民主监督机构,接受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其成员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
13、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一、填空1、农民获得宅基地的基本原则是,——————宅基地,且一处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
答:一户一处2、农村村民出卖、出租房屋后,再申请宅基地的,——————。
答:(不予批准)3、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撤除在非法占有的土地上的——————。
答:(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新建房屋)4、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定并依法————————的企业,因————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答:(取得建设用地——破产兼并)5、国家实行————————制度,对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进行严格管理,答:(基本农田保护)6、个体工商户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责任。
家庭财产是指属于家庭所有的——————,不仅限于————的财产。
答:(无限清偿——全部财产——投入生产经营)7、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是:企业的全部资产,包括企业在经营中所获得的利润,全部归——————所有。
答:(投资人个人)8、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是指由——户上上农民,按照————,以资金、——、技术、————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行XX管理,以——————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有公共积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依法批准建立的组织。
答:(三——协议——实物——劳力——按劳分配——股金分红)9、——、————、————是农村土地承包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答:(公开——公平——公正)10、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承包土地的权利。
答:(平等地行使——自愿放弃)11、承包方案应当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以上成员或者————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要点
村官考试:《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要点1、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按照农业法的规定: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即“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4、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党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法律,使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统一起来。
农业法的修订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这方面立法实践的一个典型。
农业法的多数条文,我们都可以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找到直接的依据。
农业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有利于实现由主要靠政策指导农业,进一步向依靠政策和法律共同指导农业发展的转变,实现以行政手段管理农业,进一步向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农业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6、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组织制度。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7、二轮承包和承包期三十年不变。
《农村政策法规》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农村政策法规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什么?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村地区组织的,由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工商业、农村服务业等经济活动。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什么?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国家根据土地法规定,对农民因农村土地承包使用而享有的支配农村土地的权利予以确认。
3.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民住宅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资产权能够有序流转的制度。
4. 农村产权流转的方式有哪些?答:农村产权流转的方式主要包括出租、租赁、买卖和股份合作等形式。
5. 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条件有哪些?答: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取得国家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2)依法缴纳土地使用费;(3)土地使用权转让或出租的用途符合国家规定。
试题二1. 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答: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等。
2.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答: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
3. 农村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答:农村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农村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4. 农村低保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答:农村低保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农村低保办法》等。
5. 农村金融合作社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答:农村金融合作社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
以上是《农村政策法规》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农村政策法规期末复习
农村政策法规期末复习北京电大:蔡倩 2008、6、15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1.农业法的概念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即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双层经营体制:集体统一经营、农民承包经营3.农业法的基本原则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
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科教兴农”的原则。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民或者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第二章1.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适用范围《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这一规定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它规范和调整的是农村土地。
但并不是全部农村土地。
二是这些土地的用途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
耕地的承包期限为30 年,草地的承包期限为30 年至50 年,林地的承包期限为30 年至70 年,种植特殊林木的林地,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期还可以延长。
农村政策法规总复习材料有
农村政策法规第一章复习重点1. 广义的农业法2.<农业法>的立法目的3.农业的概念4.农业市场化的要求与现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农村社会发展目标6.保护农民利益的基本原则7.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9.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10.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11.农业财政投入水平12.如何减轻农民负担?第二章复习重点1.农村土地的概念2.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概念和特征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具体权利5.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6.土地权利登记制度的类型7.家庭承包与其他方式承包的区别第三章复习重点1.我国耕地的特点2.耕地的概念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含义3.占恳平衡的含义4.应划如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五种耕地5.开发未利用土地和土地开发的概念6.开垦土地的概念7.森林的种类8.我国林业建设的方针9.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含义10.草原利用方针11.草原统一规划的原则12.草原蓄栽量13.渔业生产方针14.捕捞权取得的方式15.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第四章复习重点1.如何改革城乡就业问题2.如何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3.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第五章复习重点1.民法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2.物权的概念和财产权的内容3.相临关系的概念和情况4.婚姻法的原则5.结婚的必备条件6.禁止结婚的条件7.夫妻财产关系的内容8.继承和遗产的概念9.遗产的范围10.继承的原则11.遗嘱的形式第六章复习重点1.土地基本国策2.土地的公有形式3.土地登记和土地整理的概念4.义务教育的特征5.计划生育的普遍性规定6.村民自治的性质和特征7.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8.村民自治的内容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题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题1、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业法》立法目的:第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第二,统筹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三,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3、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农业市场化的要求与现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日趋明显,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四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门路狭小之间的矛盾;五是农业产业分割、部门分割,严重妨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6、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即“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7、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8、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党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法律,使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统一起来。
农业法的修订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这方面立法实践的一个典型。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题
《农村政策法规》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其序号填在相应括号内)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A.不协调不充分B.不平衡不完善C.不协调不完善D.不平衡不充分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
A.总路径B.总遵循C.总抓手D.总方针4.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科学B.优先C.先行D.率先5.下面哪项不属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总要求( )。
A.管理有效B.生态宜居C.乡风文明D.生活富裕6.乡村振兴,( )是根本。
A.产业兴旺B.生态宜居C.生活富裕D.乡风文明7.乡村振兴,( )是关键。
A.产业兴旺B.生态宜居C.治理有效D.乡风文明8.乡村振兴,()是重点。
A.产业兴旺B.生态宜居C.治理有效D.乡风文明9.乡村振兴,()是基础。
A.产业兴旺B.生态宜居C.治理有效D.乡风文明10.乡村振兴,()是保障。
A.生活富裕B.生态宜居C.治理有效D.乡风文明11.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电大一村一《农村政策法规》期末考试最新复习资料
2723《农村政策法规》0901、0907、1001、1007、1101、1107、1201、1207、1301、1307、1401、1407、1501 1507 1601 1607 1701 1707 一、名词解释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产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办理自己的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
法律责任,是人们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耕地,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农产品包装,足指对农产品分等、分级.分类后实施的装箱、装盒、装袋、包裹、捆扎等活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状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指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和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技术规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业生产设施和其他公共财产为基础,主要以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为单位设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
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是以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户家庭为单位,人人有份的土地承包。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表决权,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享有的在本社成员大会上对有关决议事项作出赞成或反对的意思表示的权利。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1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农业法(狭义):2、农村土地:3、草原载畜量:4、人生权:5、开垦土地: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3、简述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4、捕捞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两种?5、简述共有的特征。
6、义务教育实施的保障措施是什么?三、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如何理解我国的林业建设方针?2、试论物权和债权的区别。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尸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莲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4.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的非财产权利。
5.开垦土地,是指以垦殖为目的开发土地,即开垦荒地为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1)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2)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3〉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4〉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5〉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6〉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
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答:(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这是我国保护耕地的基本方法。
《土地管理法》规定了新增加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措施。
(4分)(2)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
耕地总量不减少,是指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的综合措施,保证我国现有的耕地的总面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具体办法包括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实行省级政府负责制等。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
综合复习及答案1、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按照农业法的规定: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即“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4、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党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法律,使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统一起来。
农业法的修订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这方面立法实践的一个典型。
农业法的多数条文,我们都可以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找到直接的依据。
农业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有利于实现由主要靠政策指导农业,进一步向依靠政策和法律共同指导农业发展的转变,实现以行政手段管理农业,进一步向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农业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6、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组织制度。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7、二轮承包和承包期三十年不变。
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必须长期实行。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
———————————————————————————————— 作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期:
ﻩ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农民获得宅基地的基本原则是,——————宅基地,且一处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标准。答:一户一处
2、农村村民出卖、出租房屋后,再申请宅基地的,——————。答:(不予批准)
3、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撤除在非法占有的土地上的——————。
答:(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 新建房屋)
4、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定并依法————————的企业,因————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答:(取得建设用地——破产兼并)
答:(种子经营许可证)
33、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和——————。
答:(种价款——有关费用——可得利益损失)
34、强迫种子使用者违背自己的意愿购买、使用种子给使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
答:(赔偿责任)
35、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途径有:————、————、——————。
12、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发包方是——————、————或——————。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
13、农村土地承包,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答:(书面承包合同)
14、农村土地承包的发包方应当尊重承包方的————————,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答:(生产经营自主权)
农村政策法规期末复习重点
农村政策法规期末复习重点1、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业法的立法目的:第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第二,统筹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
第三,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3.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服务。
4、农业市场化的要求与现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一是分散的农户不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三是农业效益比较低的问题日趋明显;四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门路狭小之间的矛盾;五是农业产业分割、部分分割,严重妨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5、农业法的基本原则:(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展的原则(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4)科教兴农的原则(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3〉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7、如何减轻农民负担:(1)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2)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3〉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4〉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5〉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6〉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团体等为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2、农村集体资产的载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
3、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5、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主要特征有生产性与经营性、可变性与运动型、目的性与增值型、独立性与多样性。
6、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7、学习掌握政策法规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必备要求8、现行农村土地政策的基本内涵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9、多予就是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与城市配套的社保、文化和技能培训体系,增加农民的收入。
少取就是要减轻农民负担,废除额外的税费,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拥有较多的资源可供支配。
放活就是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地落实党的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村和城市发展的有机统一。
10、2004年至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11、完善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旧村改造、空心村改造、土地复垦等节余的土地指标,允许省域内交易,所得收益重点用于扶贫。
12、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级民主监督机构,接受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其成员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
13、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4、建立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体系要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15、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1、( A )提出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目标。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八大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五大2、农村集体资产初始来源为(A )。
A.解放区的农村生产合作社B.合作社C.公社D.股份合作企业3.以下“五个统筹”中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最为密切的是(A)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以下哪个不是政策的特点( D )A.政治性B.权威性C.目标性 D、先导性5、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障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 B )A.国家意志性B.国家强制性C.普遍性 D、规定性6、农村集体资源型资产是指( C )自然资源。
A.无偿的B.不可控的C.有形的D.无形的7、( C )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进行生产经营,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并以营利为目的的占用和使用的各种财产、物资以及债权和其他经济权益。
A.农村集体公益性资产B.农村集体资源型资产C.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D.以上三者都对8、在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中,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D )A政府引导 B覆盖全民C可持续 D以上答案皆是9、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一体化是指土地,资本,劳动,管理四大生产要素在( D )A城乡区位之间 B工农产业区之间C城乡居民之间 D以上答案皆正确10、 ( C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农业农村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A.党的十八大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六大11、( D )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村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A.政策 B.法规 C.农村政策 D.农村政策法规12、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原因不包括(D )。
A.集体资产所有权虚置B.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产权残缺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封闭D.农村产权关系复杂13、(C )是指在所有者财产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14、深化农村流通体制目的是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现代流通体制(C)A商品有利于向城市流动 B农民在商场中地位提升C公平竞争 D没有政府管理约束15、“多予,少取,放活”中的“放活”是指(A)A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B灵活地取消农业税C变通农村发展的政策 D不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经营上16推进“四化同步”,核心是抓( B )。
A.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B.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C.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D.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相互支撑17、加强林权管理,首先要( A )。
A.稳定和落实产权B.建立抵押贷款模式C.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D.建立林权流转市场18、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的是(A)A新农合 B城镇居民医保C城镇职工医保 D商业保险三、多选题1、农村政策的特点包括(ABCD )A. 内容的纲领性B. 范围的广泛性C. 应用的灵活性D. 效力的有限性2、农村集体资产包括( ABCDE )。
A. 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或者投老形成的机械设备、建筑物、道路桥梁、农村水利设施、水土保持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以及动物、植物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或者出资兼并的企业资产、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协议占有的资产份额D. 国家无偿资助和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业减免税形成的资产E.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购买的股份、债券等有价证券3、下列属于农业四补贴的是(ABCD)A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B农资综合补贴C取消农业税 D农业机械购置补贴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 ABCD )同步发展。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5、农村集体公益性资产的特征是( ABC )。
A.必要性与非生产性B.服务型与非增值型C.资产来源的非直接性D.有限性E.多样性6、城乡一体化以下属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的表述是(ABCD)A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 B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C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D有利于拉动内需7、法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ABCD )A. 国家意志性B. 国家强制性C. 明确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D. 普遍性8、集体林权的特征有( ABCDE )。
A.不可无限分割性B.可交易性C.外溢性D.林权交易的困难性E.政府的约束性9、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应包括以下环节(ABCDE)A收集 B存储 C加工 D运输 E销售四、判断题1、农村法规侧重于制度突破创新,重在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农村政策则侧重于长期制度建设,重在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
(×)2、法律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规范难以比拟的制约、导向、预见、调节和保障功能。
(√)3、农村集体所有制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主要形式。
(×)4、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是农村集体资产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部分,是农村集体收益不断增长的源泉。
(√)5、家庭养老功能得到加强。
(×)6、城乡一体化是一种以城市发展为主题的新型城乡关系。
(×)7、政策的权威性取决于政策主体的权威性。
(√)8、农民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认识是影响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
(√)9、现阶段通过市场流转交易的农村产权包括承包到户的和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等,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地经营权为主,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具有明显的资产使用权租赁市场的特征。
(√)10、农村集体公益性资产,从资产的存量、分布的领域以及资产的作用,桶经营性资产相比都有其明显的、独立的特征。
(√)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资源共享意识,基础设施的共建意识有所淡化。
(√)12、农村人口老龄化比城市更为严重。
(√)13、政策效力通常是通过政策纪律来体现的。
(√)14、相对于农业法的效力,农村政策的效力是有限的。
(√)15、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具有明显的资产使用权租赁市场的特征。
(√)16、林权跟一般的产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可交易性等特征,没有自身的特殊性。
(×)17、三农问题日趋严重,城乡发展差距扩大是城乡一体化命题提出的背景。
(√)18、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五、名词解释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归乡(镇街)、村集体全体成员(社员)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非资源性资产。
农村集体资产的载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服务社员的社区型经济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等。
3、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独立的城乡产业通过一定方式结合为一个单一的整体的过程。
4、政策: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团体等为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以权威形式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以及采取的计划、步骤和具体措施。
5、所渭“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是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各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属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包括:法律规定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所有的耕地、园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农民群众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水面或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
这些“资源性集体资产”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物质基础,可给集体带来使用价值和价值。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权利;二是服务内容是动态的,将根据国力改善、财政支出增加而不断扩大;三是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原则与机会均等的核心理念。
7、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8、产权权能:是指财产所有权中各项权利的使用以及功能,即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的使用及其功能。
9、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是指医疗保险制度中对劳动者或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福利性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