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老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老](https://img.taocdn.com/s3/m/8625a1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7.png)
提升服务质量
建立服务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确保社区智慧居
家养老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创新服务模式
探索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智慧居家 养老服务模式,如远程医疗、智 能照护、健康监测等,提升老年
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创新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
个性化服务
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满足其 生活、心理和健康等方面的需求。
研究展望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开 展更加细致的研究,以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的服务方案。
进一步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老的可持续 性和长期效果,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
础和实践经验。
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 老的具体模式和机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社 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服务效果。
加强社区合作
加强社区合作,整合社区资源,为老 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智慧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 效率。
04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 老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人才
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高校教育、职业培训等途 径,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社会工作人才。
02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智慧居家养 老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社区智慧居家养老中的作用
链接资源
提供心理支持
社会工作能够为老年人链接各种养老服务 资源,包括医疗、康复、文娱等。
社会工作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和情 绪疏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 战和困难。
促进社区参与
提升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能够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 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融入感和归属感。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7f034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2.png)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农村移居到城市,导致农村空心化,老年人留守的情况日益普遍。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面临着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困境。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老年人的主要选择。
而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情感支持、康复护理、照料服务等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使得老年人在家中得到更好的生活照顾,同时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的变化。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也在不断增强。
随着社会工作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具备了可行性。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社区服务站点、志愿者团队等形式,进入老年人家庭,对老年人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方案。
社会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技能和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社交的支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明显的。
首先是社会工作服务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而且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基层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力量不足,导致一些老年人无法及时获得社会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是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很多社区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需要解决一些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问题,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当下必须重视的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帮助。
希望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懈努力,能够让老年人在家中晚年生活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https://img.taocdn.com/s3/m/7fb9e04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9.png)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老年社会工作是在老年人社会工作中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模式,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
通过组织和实施各种服务和活动,满足老年人个体和群体的各类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
质量和幸福感。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是指通过社区社会工作者介入老年人
的居家养老过程中,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服务,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幸福和自主性。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社区居家养老对老年人的自主性有所提升。
老年人在社区居家养
老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独立生活、日常起居和心理状态的挑战。
老年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
定期的家访和面对面交流,了解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服
务和方案,帮助老年人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性。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社区居家养老对社区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社区居家养老是老
年人安度晚年的一种新型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养老服务的成本,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帮助社区提供更加贴近老年人需求的服务和支持,促进社区
养老服务的发展,形成老年人和社区的良性互动和共赢。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社区居家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幸福和自主性的提升,以及社区的
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政府、社区和老年人的共同努力,可以建立起一个更加健康、
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老年社会工作和居家养老的体系。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957a2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d.png)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居家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城市社区作为老年人最常居住的地方,其养老服务的保障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探讨。
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目前,城市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的老年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而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诸多问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滞后,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缺乏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设施。
养老服务人员短缺,专业人才数量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依然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
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学科,其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的介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社会工作可以在社区中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的知晓度和使用率。
社会工作可以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更丰富和深入的服务内容,增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性。
1. 社会工作的评估和介入社会工作人员可通过与老年人及其家人的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评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居家养老需求。
基于此,社会工作人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支持、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服务。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社区活动、讲座等形式,向社区中的老年人和家庭传授居家养老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养老服务项目,增加对养老服务的认知和使用。
3. 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社会工作人员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孤独感和焦虑感。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https://img.taocdn.com/s3/m/7a683f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0.png)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老年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社区中独立生活并接受养老服务的形式。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社区居家养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下面将对其进行浅析。
1.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提供给老年人所需要的支持和服务,包括生活上的照料、心理上的关怀、经济上的援助等,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在社区中安心、健康地居住。
2. 促进老年人的社会融入:社区居家养老的形式使得老年人有机会与社区中的其他居民进行互动和交流,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交网络,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区活动,增加社交活动的机会,从而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的融合。
3. 提供老年人的精神支持:老年人往往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通过社区居家养老中的社会工作介入,可以提供给老年人心理方面的支持和关怀,及时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缓解老年人的孤独和抑郁感,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4. 实现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加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和归属感,从而推动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打造老年人友好的社区环境和便利的社区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实现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立社会工作团队:社会工作团队由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组成,他们负责对老年人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和措施。
2. 提供生活和健康支持:社会工作团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居安全评估、医疗卫生指导等支持和服务,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3. 提供心理和社交支持:社会工作团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50b9d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d.png)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1. 引言1.1 背景概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城市老年人口居多的地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如何优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社会工作在这一领域中的角色和作用,总结目前已有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建议,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城市社区是老年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有效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在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会工作介入还有助于加强社区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促进社区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推动社会工作在养老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00字】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和意义,深入分析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通过对城市社区养老现状的分析和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研究,旨在为提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希望通过对现有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进行总结和评估,为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改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构建更加和谐、健康、繁荣的城市社区老龄化社会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城市社区养老现状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74bd70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1.png)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首先,社会工作可以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服务式”角色。
社会工作专业在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上都有相应的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后,可以通过服务计划的制定,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如测量和记录体温、量血压、测血糖,定期电话诊断老人身体情况等。
这些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满足老年人日常医疗需求和应急情况处理,也可以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辅助措施,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温馨和便捷,缓解孤独、无助的负面情绪。
其次,社会工作可以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治理式”角色。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不能只靠单一的医疗设施和机构,而需要集合社会工作、社区文化、健康教育等多种资源,形成协同作用,实现社区社会治理的全面协调。
在具体实施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研究,分析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和资源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同时,可以通过制定细致、条理清晰的服务计划,监督和协调社区服务资源的使用情况,以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这种“治理式”角色旨在实现政府、社区、公益机构、个体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共同建设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发展环境。
再次,社会工作可以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客观式”角色。
社会工作是面向社会的科学实践,其生产出的知识和成果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实际检验。
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定期引导老年人参加健康、文体等活动,提升老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健康素养,同时通过不断反馈、调整和改进服务计划,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最终建立起客观、严谨、科学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推波助澜,促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循环。
总之,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潜力。
要提升社会工作的介入效果,需要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建设,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同时与社区医疗机构、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等形成密切的合作与联动关系,多方共同协作,形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环境,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贴心、可靠的居家养老服务。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https://img.taocdn.com/s3/m/457780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3.png)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社会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老年人居家养老是当前社会养老模式的一种主要方式,而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意义及价值老年社会工作是在老年人生活和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一种专业服务,旨在帮助老年人解决在居家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并增进他们的社会融入感。
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一方面可以缓解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养老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居家养老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着种种困难,如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交活动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等。
老年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社交活动组织等服务,帮助老年人有效应对这些困难,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已经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
而老年社会工作可以在社区层面提供更为个性化、综合的养老服务,结合社区资源和老年人需求,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养老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资源,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促使社会更多地关注和关爱老年人,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针对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需要探索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实践路径,以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建立完善的老年社会工作体系。
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作用,建立健全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社工介入居家养老服务——以微尚生活社工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例
![社工介入居家养老服务——以微尚生活社工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1aa07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b.png)
□ 胡少美/黄凤舞By: HU Shaomei / HUANG Fengwu福建微尚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福建省社区居家养老龙头企业之一,2016年起为福建省7座城市、16个区(县、市)、10万名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公司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发挥社工专业优势,整合政府、企业、高校、NGO机构等资源,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生活照料、适老化环境改造、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老年教育等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探索出专业社工与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体系化路径。
公司被认定为福建省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曾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全国“乐龄陪伴·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优秀案例、省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最美项目”等荣誉。
需求评估,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助老服务前期,运用专业社工手法为老人建立一人一档。
通过走访和电话回访,实现老人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全方位了解老人的服务需求和问题。
根据老人基本情况,如年龄、能力(行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等,将老年人分为完全自理、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三种类别;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心理需求、经济情况、居住情况,建立长者预警机制,分为红、橙、绿三类标记情况。
不同情况的老人提供不同的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分层分类、精准助老。
资源整合,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服务站(幸福院),整合辖区资源,组建由“助老员+社工+加盟服务商+公益组织+志愿者”1+N多元力量参与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以“平台统一调度,网格化服务”的方式,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以盘活在地资源、构建在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按照“信息平台统一建设、服务人员分片负责、网格化开展服务”的思路,建立了线上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为服务对象老人配备了智能终端设备,组建了助老服务队,整合了社会公益和服务资源,构建了“呼叫平台--照料中心--服务站/幸福院--助老员/社工/加盟服务商”四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其中社工68名、助老员300余名、加盟服务商112家、志愿者2164名,多方合力为老人提供含助餐、助洁、助行、助残、助医、助托等套餐式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eab08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7.png)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心理支持、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在家中安享晚年。
随着城市社区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加强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介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议题。
1.2 问题意义在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一项迫切的社会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显著加快,社会要面临着如何提供老年人更好的居家养老服务的挑战。
问题的意义在于,居家养老服务涉及到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合等方面,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福祉和社会稳定。
如何有效地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是当前社会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着服务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对象需求多样化等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和支持。
探讨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和发挥,对于提升社会工作的实践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社会工作角色与功能社会工作角色与功能是指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
社会工作者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支持者: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支持者,通过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质支持等多方面支持,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他们可以与老年人建立亲近的关系,倾听老年人的需求和感受,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2. 协调者:社会工作者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他们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促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桥梁和连接者: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桥梁和连接者,将社会资源与老年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搭建起老年人和社会资源之间的桥梁,帮助老年人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https://img.taocdn.com/s3/m/1d98ca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9.png)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老年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问题,开展的针对性、个体化的支持和帮助活动。
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提供有效的服务和资源,帮助老年人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区居住,通过社区提供的服务和资源,享受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的目标是满足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保证他们在身心健康、社交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老年社会工作与社区居家养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老年人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需求,如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籍等。
而老年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介入社区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老年社会工作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方面的支持。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可以协助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助浴、换洗衣物、协助购物等。
这样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自理能力,减轻他们在居家养老中的生活负担。
老年社会工作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方面的支持。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方式。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还可以协助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促进他们恢复或维持身体功能。
老年社会工作还可以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精神慰籍方面的支持。
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往往面临孤独、无聊等问题,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开展社交活动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支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社区居家养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老年社会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老年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社区居家养老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要加强老年社会工作力量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个体化、系统化的支持和帮助,促进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https://img.taocdn.com/s3/m/383076e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7.png)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一、家庭经济援助
家庭经济援助是老年社会工作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对于社区内经济条件困难并需要帮
助的老年人,可以通过社工团队的资助和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购买食品、药品、日常生活用品等,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二、社会医疗服务
老年人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如组织退化、慢性病、心理压
力等。
老年社会工作可通过在社区内设置医疗卫生站,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查、气功、食
疗等各类健康服务,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并进行一些必要
的治疗。
三、心理支持
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孤独、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在心理上亟需社会支持和扶持。
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时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心理支持服务,以减轻
老年人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志愿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将社区内的积极因素和力量充分发挥起来,减轻社工团队的工作负担。
社区内一些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可以提供一些常规的服务,如帮
助老人维修家居、送餐、提供陪伴等等,从而为社会工作团队、社区居民和老年人提供必
要的服务。
总之,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解决生活、医疗、心
理等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担负,同时也可以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
进社会关怀度的提高。
但是,在老年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老年人的需求和服务
的质量,对于一些特殊的困难老人更需要特别关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社
区中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306690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6.png)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社会工作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支持。
老年人多数会面临身体功能衰退、社会孤立等问题,这时候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老年人调整心态,增强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如老年人俱乐部、社区文化活动等,让老年人有更多的社交机会,减少社交孤立感。
社会工作可以提供定期的居家访问和服务。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到老年人的家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比如帮助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的照顾,如购买食物、清洁家居、如厕等;帮助老年人解决一些涉及生活的问题,如申请社会福利、医疗保险等;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醒他们进行体检和用药等。
通过定期的居家访问和服务,可以及时发现老年人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工作可以协调社区资源,整合打造养老服务平台。
社会工作可以与社区内的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志愿者组织等进行合作,整合资源,打造养老服务平台。
比如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的养老服务;建立老年人照护志愿者团队,为老年人提供随时随地的帮助;建立老年人紧急救助点,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等。
通过协调和整合社区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社会工作可以开展一些老年人的培训课程,如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健康知识培训等,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
社会工作可以开展一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帮助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
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支持,定期的居家访问和服务,协调社区资源,整合养老服务平台,以及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方式,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在家中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促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https://img.taocdn.com/s3/m/3f299de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9.png)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最大优点是能够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得到
照顾和帮助。
社区居家养老主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社区中,接受社区服务机构或志愿者的
关爱和照顾。
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形式主要包括日间照顾、居家护理、
休闲娱乐等多种形式。
这些服务既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还能够为他们提供
一些精神慰藉,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乐趣。
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还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多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
老年人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老年社会工作人员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能够根据
老年人的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帮助。
服务内容包括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养老计划、提供护理和康复服务、开展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等。
这些服务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实
际需求,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性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随着
老龄化现象的加深,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老年社会工
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能够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照顾和关爱,给他们带来安心和满足。
同时,老年社会工作人员和服务机构还能够通过沟通和交流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想法,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选择以广州D社区为例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选择以广州D社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545a94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a.png)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选择以广州D社区为例一、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逐渐成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社会工作作为连接社区资源和老年群体的桥梁,其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选择,以广州D社区为例,分析不同介入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广州D社区作为一个典型的城市社区,其老年人口比例较高,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重要方式,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服务、整合资源、建立支持网络等方式,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分析广州D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选择建议,包括直接服务模式、间接服务模式以及综合服务模式等,并对各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案例研究,展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效果,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广州D社区作为典型的城市社区,其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举措。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提供专业的照护、康复、心理咨询等服务,有效缓解了家庭养老的压力,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通过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居家养老服务,可以减少因养老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和社会冲突,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https://img.taocdn.com/s3/m/22b74c3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0.png)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老年社会工作是指通过专业人员介入,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社会、法律、医疗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的一种社会服务形式。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社区中的家庭生活和护理服务,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居家养老的支持和服务。
本文将对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进行浅析。
1. 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得到了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逐渐凸显。
在养老方式上,老年人更倾向于在家居住,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养老方式,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
2. 家庭支持系统的压力在传统的家庭支持系统中,孝顺养老是一种传统价值观,子女有责任照顾年老的父母。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支持系统面临压力,子女不一定有能力或意愿照顾年迈的父母。
在家庭支持系统的压力下,社区居家养老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支持和服务。
3. 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目的之一是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维持社会支持网络,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
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提供活动、娱乐和培训等服务,激发老年人的积极性和动力。
1. 心理支持和咨询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老年人应对养老期间的心理问题和困扰。
通过与老年人进行交谈,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疑虑和困惑,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2. 社会支持和网络建设社会工作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网络建设,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会关系和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兴趣小组和志愿者服务,提供社交机会和交流平台,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生活,丰富他们的社会关系。
3. 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社会工作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帮助老年人解决法律问题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他们处理遗产继承、合同纠纷等法律事务,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df7d6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7.png)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服务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成为当前社会工作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工作的介入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居家养老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在这一领域的介入方式和意义。
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居家照料、生活照料、护理、健康管理、心理支持等内容。
但是由于城市老年人口密集度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服务人员短缺等问题,导致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着服务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现象。
老年人的经济条件、身体健康、精神状态等方面也影响着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效果。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1. 资源整合:社会工作可以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整合社会组织、志愿者、公益机构等力量,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网络,提供更加全面和贴心的服务。
2. 服务评估: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对老年人的需求和资源的评估,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满足其养老需求。
3. 咨询和支持:社会工作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养老中所遇到的心理和社会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4. 家庭访问: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定期家庭访问,了解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和幸福感。
5. 社区动员:社会工作可以发挥社区动员的作用,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开展健康讲座等方式,带动社区的共建共享,构建更加友爱和和谐的社区养老环境。
1. 提高养老服务的综合性: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促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综合性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2. 改善服务的针对性:社会工作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方案,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c3b00e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1.png)
未来发展展望
加强技术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开发更多适 合老年人的智能设备,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 便捷性和针对性。
完善服务标准
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规范 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收费标准,确保老年人的权 益得到保障。
加强跨部门合作
政府应积极推动跨部门合作,加强医疗、民 政、社区等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
02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概述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 算等信息技术,将智能化的设备、产品和服务应用于老年人 的日常生活中,以提升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
特点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以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为特点,注重 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体验,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产品,为老 年人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和健康的生活服务。
05
案例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社工助力老人适应智能化生活
总结词
社工通过一对一辅导和组织集体活动,帮助老人掌握 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提高老人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 量。
详细描述
社工在城市社区中,针对老年人对智能化生活的适应问 题,开展了一对一辅导和集体活动。通过与老人沟通交 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然后针对不同的老人的特 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社工还组织了智能 家居设备的操作培训和答疑解惑活动,让老人更加熟悉 和掌握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同时,社工还注重老人的 情感需求,通过陪伴和交流,增强老人的归属感和幸福 感。
象。
养老需求
02 老年人面临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社交娱乐等多方面
的需求。
服务不足
03
传统的养老服务方式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https://img.taocdn.com/s3/m/c06fce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0.png)
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老年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在社区居家养老中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老年社会工作可以提供老年人精神和心理支持。
很多老年人在家居养老中可能会面临孤独、无聊、抑郁等问题。
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老年人交流、关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
老年社会工作可以提供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帮助。
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如购物、扫除、洗衣、做饭等。
通过提供这些帮助,社工可以解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困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老年社会工作可以提供老年人健康和医疗方面的支持。
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提醒他们注意健康问题,并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
社工还可以协助老年人就医,帮助他们预约医生,解答疑问,甚至陪同就医,提高老年人的医疗体验。
老年社会工作可以提供老年人家庭关系的支持。
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与老年人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关系问题,增强家庭凝聚力。
社工还可以组织家庭活动,促进老年人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老年社会工作可以提供老年人社交和文化活动的支持。
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老年人的集体活动,如康复训练、文娱活动、旅游等,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和娱乐选择,丰富他们的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
社会工作者需要发掘老年人的潜力和资源,鼓励他们参与社区的活动和决策,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参与感。
社会工作者还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形成多方共同努力,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的目标。
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be625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e.png)
3、社区倡导模式:通过倡导和游说,促进政策和资源的公平分配,改善老年 人的生活环境。包括倡导老年人权益保护、社区资源整合等。
4、教育培训模式:为老年人和家庭成员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我 照顾能力和家庭照顾能力。包括健康知识普及、护理技能培训等。
四、不同介入模式的优缺点和适 用场景
1、个案工作模式:优点在于能够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专业服务,缺 点是耗时较长、人力成本较高。适用于解决老年人的特殊问题,如心理障碍、 家庭关系等。
为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稳定和提升,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加强对服务 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了解服务效果;二是要规范服务行为,确保服务 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质量;三是要建立完善的服务结果反馈机制, 鼓励老年人对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意见,进一 步优化服务质量。
从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来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政策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大,居家养老服务 模式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能会朝着更加多元化、 专业化、智能化和社区化的方向发展。如何提高服务效率、拓展服务领域、创 新服务模式也将成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老年人、家庭、社会工 作、养老服务、模式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义和 背景介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 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的社会工作介入,旨在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 式
基本内容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从社会 工作的角度来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次演示将梳理居家养 老服务模式的理论框架,提出服务设计的方法,探讨服务实施的要点,并分析 服务质量保障的策略,以期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赵丽宏杜玮2012-8-2 11:21:31 来源:《学术交流》2011年12期摘要:居家养老模式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但其服务专业化水平低,多数从业人员未掌握为老年人服务的价值伦理和专业方法,制约了居家养老模式的全面推进,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能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促进居家养老模式的不断完善,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难题。
秉持并践行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掌握并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简介:赵丽宏,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杜玮,哈尔滨市道里区尚志街道办事处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在这里,仅就第二方面加以分析。
2008年2月21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劳动保障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实施。
《意见》指出,全国所有社区“十一五”期间都要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自此,社区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正在全国全面开展起来。
然而,制约居家养老模式全面推进的因素之一,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的专业训练,他们的工作水平、工作效益无法达到现代社会工作要求。
因此,必须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借鉴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和方法的精髓,改善服务水平。
居家养老从业人员应该秉持社会工作价值伦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为老人提供人性化和规范化服务。
一、居家养老模式需要以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为理念指导在实务工作中,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归为两大类:技术问题和价值伦理问题。
其中,价值与伦理问题具有相对于技术问题的必然先决性:技术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要以对于相关价值与伦理问题的考虑为基础和依据,专业价值观及其解决伦理问题的要求决定了对专业技巧的选择和运用。
倡导符合价值伦理的技术应用,禁止违背价值伦理的技术手段。
因此,价值与伦理议题是实践工作中所面临的更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议题。
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养老从业人员的工作理念达不到规范要求,从业人员的服务价值理念存在不足。
在对一些从业人员的调查中发现,关于从事养老工作的原因,100%的从业人员的答案是“没有办法,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在“你热爱你所照料的老人吗”这个问题上,只有不到8%的人做肯定回答。
歧视老人的现象一定程度地发生。
如低视老人的思维和工作能力,对老人的意见不予重视,不了解老人的实际心理、生理特点和生活能力,轻视、不尊重甚至虐待老人[1]。
这些缺乏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指导的从业人员在不同程度上给老人造成了伤害。
这就迫切要求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要秉持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社会工作专业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助人自助”为宗旨,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专业。
社会工作有诸多工作领域。
其中,老年社会工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老年社会工作强调以老人为本,强调以公正、平等、人道的原则对待每一个体,强调对人的尊重,重视个人改变的潜能(相信人有自我改变、成长和不断进步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开发老人自助潜能,赋予案主权利平等的机会,尊重案主自我决定权,尊重案主隐私权并为案主保密,尊重多元性,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和不同的需求,要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社会应提供个人发挥潜能的机会,提供个人足够的资源和服务以使其满足基本需要。
基于此,应遵循的价值伦理原则为:1.个别化原则。
每个人不但有其共同需求,还有不同需求。
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和不同的需求,要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要承认老人的特殊需求,辨识和评估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要改变传统上对老人“贴标签”的做法。
真正的优质服务需要用心去感应和理解不同老人的内心需求并给予满足。
2.案主自决原则。
“案主自决”,指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决定权,不能越俎代庖、代替案主做决定,每个人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社会工作者不能介入案主的生活或领域。
每个人在有需要时都应当得到帮助,但这种帮助要在得到被帮助者许可的前提下进行。
同时,它还意味着当社会工作者代表案主的利益做出决定时,必须首先获得案主的代表许可。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要以案主自决原则为指导开展为老服务工作。
首先,服务需求的评估应与案主(老人)一起确认其自身情况,共同认定老人需求。
其次,服务的目标确定过程要增加案主(老人)的参与,以便了解其关注点,以及老人自身和环境的优势与劣势。
工作人员应对老人做服务背景的介绍说明,对服务内容、形式作充分说明,并使老人了解如何在服务提供的制度框架内尽可能得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
再次,就服务的计划和安排征求老人的意见。
3.保密原则。
保密意味着工作者不暴露案主在信任基础上提供的任何信息,意味着工作者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在知情的情况下给予的许可时,不会向任何人披露从他那里获得的资料。
社会工作的对象一般面临的都是不愿公开的私人问题,因此要将保密和尊重隐私权作为职业伦理学的基本要求,从业者和案主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前者接受这些原则的基础之上。
一般认为,当事人信赖社会工作者会为其保密,能增进他们对工作者的信任。
如果当事人意识到保密是有限制的,就会破坏他们与专业人员的关系。
保密原则对于维持有效的专业关系至关重要。
不注意保密会有以下危险:需要帮助的人可能会吓得不敢求助;已经与社会工作者建立了关系的人可能不会完全投入;已经形成的信任关系可能会毁掉;被披露了隐私资料的当事人可能会感觉自己信任的专业人员背叛了自己。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工作者可以参照美国《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1996年)对保密原则所作的解释和限制:应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
工作者不应当向当事人求取隐私资料,除非这类隐私资料对提供服务或者是从事社会工作评估和研究十分必要。
一旦获取隐私资料,必须按照保密规定加以对待。
工作者可以透露秘密信息前,必须征得当事人有效的许可,应该告诉当事人对保密信息的透露到何种程度,以及透露这些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然而,如果有迫不得已的专业上的理由,如对当事人或其他可以确定的人会造成严重的、可以预见的、近在咫尺的伤害,工作者可以打破保密限制。
但在披露机密资料时要尽量使披露的程度降至最低;应只披露那些直接与目的相关的资料,工作者应同当事人和其他有利害关系的各方讨论保密的性质和当事人保密权的限度。
此外,工作者在向当事人配偶、家庭或其他群体提供辅导服务的时候,应让有关各方就个人隐私权和保护他人隐私权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也应该告知当事人有关在辅导过程中向参与各方披露隐私资料的政策,工作者未经当事人准许,在教学或培训的讨论中,不得泄露当事人的身份资料。
除非当事人同意或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工作者在向他人咨询时不得泄露当事人的身份资料。
不得在公共或半公共场所谈论机密资料。
当事人的记录,包括电子档案,应该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4.价值中立原则。
重大的专业上的决定总是会涉及价值观上的选择,或者是涉及工作者的价值观,或者是涉及当事人或社会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当事人和自身的价值观、文化和宗教信仰以及实际工作对做伦理决定的影响,应当留意个人的价值观和专业的价值观之间出现的任何冲突,并负责地加以处理。
在这方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要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
即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不对案主所持有的价值观做出评判,也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案主,不带有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或评判去倾听当事人实际上在说些什么,这是专业社会工作“尊重人”和“案主自决”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工作者要注意保持“价值中立”。
因为强加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助人过程中产生偏差:第一种偏差的情况是工作者违反案主自决的权利;第二种偏差情况是造成案主内在的罪恶感;第三种偏差情况是有许多案主会拒绝工作者的价值观,并且反对工作者将价值观加在他们身上,有些案主甚至因而不再接受工作者的协助;第四种偏差情况是当案主价值观与自己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时,工作者将无法提供案主必要的支持;第五种偏差情形是工作者有时会强调机构或文化的价值观,而此种价值观却与案主的价值观相冲突。
毫无疑问,这五种偏差都将影响助人过程的实际效果,因而是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当尽力避免的。
5.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
每个人都有从社会获益的平等权利,也有背负社会负担的平等义务,这是社会平等价值观。
依据这一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引申出了专业上的信条,约束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向所有当事人分配可以得到的资源。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工作者所面对的案主往往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案主群”或案主系统,尤其是在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这种情形更常见,诸如社区中的所有老人群体。
他们的需要、要求和困难往往都是相同或相近的,他们每个人也都有享受社会福利的平等权利,而工作者能够掌握或运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他们之间做合理的分配?“平等地分配有限的资源”,这是经常被运用的分配标准。
但是这样的平等分配原则有时是不合理的也是行不通的。
当可以得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不可能做到平等分配时,就会有伦理上的问题。
比如,社区能提供给患慢性病的老人的床位只有20个,但需要这一服务的老人却有30个,就不能做到平等分配。
甚至对于工作者自己掌握的允许平均分配的物品和服务(如工作者的时间或预算),平等的价值观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伦理方面的问题,因为还有另外的准则要求从业人员满足每个当事人的特殊需要——即“差别平等”,意即工作者还要考虑分配中的“补偿原则”,即像罗尔斯在正义的“差别原则”中所表述的:“给最少受惠者以最大利益”,也就是对于曾经遭遇不公平对待的老人,应该给予补偿和优先的考虑。
二、居家养老模式需要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技术指导居家养老服务职业不是简单劳动型职业,而是知识性、技术性较强的职业,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来从事知识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而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方法运用缺乏,影响了服务的效果。
因此,居家养老模式亟需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技术指导。
具体包括:1.老年个案工作方法。
老年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缓解压力、解决问题和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的服务活动。
”[2]在居家养老服务中,个案社会工作主要运用于满足老人的个性化的需求。
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对有心理、情绪、行为问题的老年个案提供咨询辅导。
老年个案工作主要运用个案管理模式、心理与社会模式、精神分析治疗模式、人本主义模式、行为修正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家庭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等来介入居家养老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