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

合集下载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共56张PPT)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共56张PPT)
突变的菌株必需依赖外源性的组氨酸才能生长,而在无组氨酸的选择 性培养基上不能存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它在缺 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计算诱发的回复菌落数即可判断化学 毒物的致突变性。
2. 常用菌株: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缺陷型突变株为指示微生物。 目前推荐使用
TA100 TA102
特点:它主要含有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国内常规应用于体外致突变试验的代谢活化系统。
第四节
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对标准致突变实验组合的结果进一步研究时,可以 缺点:S9随实验动物种属或器官不同而有差异;
有些中药能够抗突变作用,而其他一些则具有诱导突变的作用,如抗肿瘤药山慈菇能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
过程。
碱基切除修复是细胞对碱基氧化损伤的主 要防御系统。
(三)核苷酸切除修复
使细胞具有从DNA上移除较大损伤。
所有生物体最常见的修复机制。基本可以修复所有种
类的DNA损伤。 过程:内切酶, ①损伤识别;②损伤两侧切除
损伤链;③切除寡聚核苷酸;④修复合成填补产 生的缺口;⑤DNA连接酶封闭,恢复原有DNA序列。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的不足
某些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在骨髓难以达到有效浓度。
骨髓中的SCE是动态平衡,其不断成熟为红细胞
,红细胞又衰老死亡。 化学物毒物主要在肝脏活化,其活化中间产物可
能在到达骨髓之前消失。
仅观察体细胞其结果外推其他组织应慎重。
微核实验进展
体外微核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国仓
检测化学物的致突变性的目的:
3、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缺点:S9随实验动物种属或器官不同而有差异;
鉴定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致突变物;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可直接反映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性,是评价化学物致突变性唯一可靠的方法。

第二次--第七章 外源性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第二次--第七章 外源性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点试法:用作定性试验,适用于短期大量筛选
表层培养基+指示菌±S9 受试物10μl
阳性
培养48小时
阴性
39
平板掺入法:用作定量测定
表层培养基+指示菌±S9+受试物 阳 性
培养48小时
阴 性
40
Ames试验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判定: ①平均每皿回变菌落数为对照(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及 以上 ②可重复性,用一个相应菌株重复 (阴性全套菌株重复); ③有剂量-反应关系。
(二)成套的观察项目 没有一种致突变试验能涵盖所有的遗传学 终点,故需用一组试验配套进行检测。
31
成套的观察项目中试验可入选原则:
一组可靠的试验系统应包括: 每一类型的遗传学终点 包括几个进化程度不同的物种:包括原核细胞
和真核细胞。 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相结合,体外实验要有活
化系统 生殖细胞和体细胞
(2)检测外源性化学物对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遗 传毒性,预测其对人类的遗传危险性。
(3)各种遗传毒物的监测和评价,为化学物的可 使用性研究和卫生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21
基本原理: 将化学物与生物测试系统接触,然后
观察该生物系统是否发生致突变性检测指 标病及的毒哺、乳改细动变菌物,、等真以菌判、定植物其、是昆否虫、具培有养致的哺突乳变动性物细。胞 凡• 能昆虫使生果物蝇、测蟾试蜍系等 统发生突变的化合物, 即• 可哺乳认动为物具细胞有株致(突C变HO作、用V79。、人类淋巴细胞等)
58
59
(五)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sex-linked recessive lethal test,SLRL )
1、光修复(光 裂合酶):
修复由紫外线 损伤产生的胸 腺嘧啶二聚体。
2.“适应性”反应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掌握:遗传毒理学相关概念;化学毒物致 突变类型;观察化学致突变物作用的基本 方法。
熟悉: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及其后果. 了解: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案例 1 食品的致突变性
人类的食物中存在某些致突变的化合物。 在这些化合物中,除了本来就存在食品中 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烹调加工过程中形 成的。
1.概念: 基因中DNA序列的变化。亦称点突变,是组成一个染色 体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改变,不能用学显微镜直接 观察。
2.类型: (1)根据基因结构的改变分类:
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一)碱基置换(base substitution)
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 脱落所致的突变。 转换:同类碱基间的取代。 颠换 :不同类碱基间的取 代。
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肉类在烹调时可形成大 量致突变物。这是由于蛋白质热解时可形 成许多含氮的杂环物质,提供了致突变物 的前体。
案例2 化妆品的致突变性
由于育发、染发、烫发、脱发、美乳、健 美、除臭、祛斑和防晒的化妆品属于特殊 用途化妆品。由于配方中含有特殊的功效 成分如育发剂中含有氮芥、染发剂中含有 邻苯二胺,这些物质在体现功效的同时, 常具有强致突变性,其安全性日益收到重 视。卫生部对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安全性评 价有明确规定,Ames试验是试验组合中的 必做项目。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一般毒性作用 特殊毒性作用
(致畸、致突变、致癌)——“三致”作用
致突变作用---造就了“蜘蛛侠”?
现实生活中……
2公斤重的太空茄
经历过太空遨游的辣椒种子,经宇宙射线照射大多发生了遗传性基因突变。 太空椒的培育利用了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
目的要求
表 21-2 点突变的类型(以 Tyr 的密码子为例)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
据估计我国目前大约有60万以上的21三体综合征患儿,按目前的出 生率我国平均20分钟就有一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出生,全国每年出生的 唐氏综合征患儿将达27000例左右。
47,XY,+21 单纯三体,男性 。Down综合征
第三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 机制及后果
在实验动物中,用化学物质可诱导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 非整倍体和多倍体。在已检出的致突变物中,大多数学物可对碱基产生氧化作用,从而破坏或改变碱基的结构, 有时还引起链断裂。
例如,亚硝酸根能使腺嘌呤和胞嘧啶发生氧化性脱氨,相应变为 次黄嘌呤和尿嘧啶。羟胺能使胞嘧啶C-6位的氨基变成羟氨基。这些 改变都会造成转换型碱基置换。但是亚硝酸虽然也能使鸟嘌呤变为黄 嘌呤,但是由于黄嘌呤的配对性能与鸟嘌呤一致,故并不发生碱基置 换。
第七章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 (1)
Mutagenesis of Toxicants
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作用
生殖过程一般是指从配子形成直到胎儿娩出的整个过程。生 殖过程是很广泛的,它包括精子的发生、卵的形成和发育、配子 的释放、受精、卵裂和胚泡发育、着床、胚胎发生、胎儿发育、 分娩。而胎儿的娩出也并不意味着胎儿发育成熟的终止。从广义 上讲还应包括胎儿娩出后的新生儿期、哺乳期、直到性成熟的整 个过程。
生殖细胞(germ cell)往往是单倍体,其染色体改变即突变可传给 下一代。突变的生殖细胞根据其在二倍体中的表达,分为显性或隐 性。显性突变无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均会出现表型异常;隐性突 变如为纯合子,将出现表型异常,若为杂合子,则为表型正常的携 带者。
4.基因型与表型 基因型系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它是生物体的遗传组
利用来培育和选择新种或良种。另一方面,突变也会引起人类健 康的危害。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的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 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 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突变是致突变作用的后果, 其中包括从一个或几个DNA碱基对的改变,即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到染色体的结构及数目改变,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 遗传负荷(genetic load)
是指在一种物种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 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突变负荷:是指由于基因的致死突变或有害基因突变产生 而降低了适合度,给群体带来的负荷。 分离负荷:是指由于杂合子(Aa)和杂合子(Aa) 之间的婚配,后代中必将分离而产生一部分适合 度降低的纯合子(aa),因而导致群体的适合度
突变作用的研究史
美国遗传学家。1911~1916年间,马 勒是摩尔根果蝇小组的一个重要成员,他的 主要工作是研究果蝇的遗传交换这是染色体 遗传学说的重要基础,其内容已概括在果蝇 小组成员合写的《孟德尔式遗传的机制》 (1923)一书中。1927年,他发现了 X射线 的诱变作用。这项研究结果不但有助于研究 基因的本质和基因如何控制代谢作用及个体 Hermann Joseph Muller 发育,有利于通过突变基因进行染色体结构 分析研究,而且在诱变育种发展农业生产方 (1890~1967) 面也有重要意义。
• 颠换 (transversion)嘌呤取代嘧啶;嘧啶取代嘌呤。
• 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指发生一对或几对(3对除外)的碱基减少或增加,以 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 并转译成为不正常的氨基酸。
• 基因突变的特点: 1 是具有一定发生概率的偶发事件;
• 致突变作用 (Mutagenesis) 外来因素(化学物)引起细胞核中遗传 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且此种改变可随 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 遗传毒性 (genetic toxicity) 指对基因组的损害能力,包括对基因组 的毒作用引起的致突变性及其他各种不 同效应。 • 致突变性 (Mutagenicity) 是精确的概念,指引起遗传物质发生突 变的能力,在一个实验群体中突变率可 以定量检测。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遗传毒理学 (genetic toxicology):研究化学、物理因素及生 物因素等对遗传物质(DNA)及活细胞遗传过程的作用, 以及人类接触致突变物可能引起的健康损伤效应。
遗传毒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致突变作用及机制; 应用检测系统发现和探究致突变物; 提出评价致突变物健康危害的方法。
32
Mismatch (about 1/1000 base additions)
A A C T GG C Wild type
T T GA CCG
A A C T GG C
AACT AGC
3'
5'
A A C T GG C
T T GA TC G
MUTANT T T GA T CG
DNA replication
30
一、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指基因中DNA序列的变化。因为 基因突变限制在一个特定的部位,故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
突变基因:存在突变的基因 野生型基因:没有发生突变的基因
基因突变可分为两种类型: 碱基置换(base substitution) 移码突变 (frame shift mutation)
普遍存在的未知因素作用下,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 特点:发生过程长,频率极低 , 与物种的进化有关。
诱发突变 (induced mutation)
人为的造成突变 。它已被农、林、牧、渔业和园艺学家利用 来培育和选择新种或良种。
特点:发生过程短,频率高,既可被人类利用,也可能对人 类产生危害。
29
突变的分类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一个或几个DNA 碱基对的改变。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 到,必须通过生长发育、生化、形态等表型改变来判断。

第七章__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1)

第七章__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1)

能引起妊娠的人或试验动物产生畸胎的外源化学物称为致畸 物。它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发育的胚胎和胎儿而产生后果。通过
动物试验和体外致畸试验方法,可检测外源化学物能否引起胚胎
毒性或后代畸形。
第一节
一、基本概念


生物在世代繁衍中存在着遗传与变异,它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
的生命现象。在亲子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这
而涉及两条染色单体,称为染色体型畸变(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
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
(1)缺失(deletion):染色体上丢失了一个片段。
(2)重复(duplication):在一套染色体里,一个染色体片段出现 不止一次。 (3)倒位(inversion):一个染色体片段被颠倒了,如颠倒的片段 包括着丝点,称为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如不包 括着丝点则称为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酸,形成双螺旋结构。基因
(gene)是DNA分子中最小的完整功能单位基因的基本作用在于决 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每个基因决定一条多肽链或者说一个基 因决定一种酶。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或生物体的 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称基因组(genome)。 2.染色质与染色体 在间期细胞的细胞核中,通过光镜可见一种能被碱性染料着 色的物质,即染色质(chromatin)。它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 及少量的RNA组成,形似串珠状的复合体。
每个子细胞各具有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meiosis)指通过两个细胞周期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
半的细胞分裂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细胞核分裂两
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经过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变 成单倍体(haploid)。

8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8-1

8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8-1
2.变异(variation):亲子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出现不同 程度的差异, 称为变异。
意义:遗传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使物种不断进化。
3.突变(mutation):发生频过率程低长,
遗传物质本身的变化及引起的变异。
自发突变:物种进化
突变 诱发突变
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素引起。
新品种培育、选择、改良 人类健康危害
1.概念: 基因中DNA序列的变化。亦称点突变,是组成一个染色 体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改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 观察。
2.类型: (1)根据基因结构的改变分类:
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一)碱基置换(base substitution)
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 脱落所致的突变。 转换:同类碱基间的取代。 颠换 :不同类碱基间的取 代。
非整倍体(aneuploidy):指增 加或减少一条或几条染色体; 如单 体、三体、四体、缺体等,由于有 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 分离造成。
多倍体(polyploidy ) 指染色体数目成倍 增加。三倍体、四 倍体,由于细胞核 分裂和细胞分裂不 同步所致。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基本类型
类型
公式
基因突变的案例
——多毛症
丹尼一家五代人都患有这种“狼 人综合征”,他和26岁的哥哥拉里 从小便被当成“怪物”,被关进笼 子中四处展出。
多毛症基因曾是人类身 上的一种“失传基因”。当远 古时代的人类还是长满毛发的 灵长类动物时,身上就存在着 这种基因,但当人类渐渐进化 后,这种基因变得不再需要, 就开始发生突变而“关闭”。 然而丹尼的家族不知何故,他 们体内被“关闭”的多毛症基 因现在又被“打开来了”。 “狼人综合征”非常罕 见,患病概率只有100亿分之 一,且没有根治办法。

毒理学基础:第7章 外源化合物致突变作用

毒理学基础:第7章 外源化合物致突变作用

突变的类型
遗传
基因突变 染色体结构改变 染色体数目改变
机理 以DNA为靶的损伤:
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 不以DNA为靶的损伤 染色体数目改变
1.本质相同,损伤的程度不同 2.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 3.染色体畸变(结构、数目)可在光 学显微镜下观察
1.基因突变
Genetic mutation: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 了碱基对组成和排列序列的改变 两种: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突变是致突变作用的后果 致突变物(mutagen):能引起突变的物质,又称诱变剂 遗传毒物(genotoxic agent):因致突变物能引起遗传物质损伤,又称
其为遗传毒物 遗传毒性:对基因组的损伤能力,包括对基因组的毒作用引起的致突
变性及其他各种不同效应。 致突变性:引起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能力。在一个实验群体中突变率
无义密码子:UAA,UAG ,UGA
Tyrosine (Tyr) 酪氨酸 Serine (Ser)丝氨酸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指发生一对或几对不等于3的倍数的碱基减少或 增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 错误的密码,并转译为不正常的氨基酸
√因为碱基序列所形成的一系列三联体密码子相互 间无标点符号,于是从受损位点开始密码子的阅读 框完全改变
3.染色体数目异常
动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为标准 异常:整倍性畸变—单倍体、三倍体、四倍体
非整倍性畸变—比二倍体多或少一条或多 条染色体
Down 综合征-为21-三体syndrome
发病率:1/800,1.25‰ 以13亿人口计
1.25‰x13亿=162.5万。
体征:智力发育不全,发育迟缓,面容呆滞,眼 距宽。

关于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课件

关于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课件

减数分裂(meiosis)指通过两个细胞周期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 半的细胞分裂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细胞核分裂两 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经过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变 成单倍体(haploid)。
第二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
有三类遗传学损伤,即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及染色体数目 改变。这些损伤多因DNA受损所致,也可能因DNA以外的靶组织受 损。通常以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0.2 µm,来区分基因突变和染色 体畸变。因突变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须通过生长发育、生 化、形态等表型改变来判断,而染色体畸变和数目变化可用光学 显微镜进行观察。
即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简单地说,突变的发 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能够引起突变的物质称为致突变物 (mutagen)。 二、遗传学基础 1.DNA与基因
在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储存在核内的DNA链上,DNA是大分 子物质,由脱氧核糖、磷酸及碱基组成,其基本成分为四种核苷 酸,形成双螺旋结构。基因
生殖细胞(germ cell)往往是单倍体,其染色体改变即突变可传给 下一代。突变的生殖细胞根据其在二倍体中的表达,分为显性或 隐性。显性突变无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均会出现表型异常;隐 性突变如为纯合子,将出现表型异常,若为杂合子,则为表型正 常的携带者。
4.基因型与表型 基因型系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它是生物体的遗传组
在间期细胞核中,一般没有染色体结构,只有在细胞分裂时, 染色质才螺旋化并折叠成染色体(chromosome),故染色质与染色 体是由相同物质组成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中,通常只有在细胞 分裂时经过特殊染色才能清楚地看到。
染色体与基因有着平行的关系,表现为:①染色体可以在显 微镜下看到,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基因是遗传学的单位,每对基 因在杂交中仍保持它们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毒理07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

毒理07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
鼠伤寒沙门菌野生型(原养型)←→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his+) 回复突变 (his)
如果受试物处理组回变菌落数显著超过阴性对照组;并有剂量反应关系,即可判定受试物为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物。
Ames试验中使用的标准菌株为TA97、TA98、TA 100和TA 102。his-突变外,附加突变:①深粗糙型突变(rfa)、②切除修复基因uvrB缺失(△uvrB)和③抗药因子(R因子即抗氨苄青霉素的PKMl01质粒和抗四环素的PAQ1质粒)。
A.遗传负荷增加
B.衰老
C.肿瘤
D.动脉粥样硬化
E.癌症
[答疑编号1110701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4.微核试验可用于检测( )
A.DNA加合物
B.引起核碎的遗传毒物
C.断裂剂
D.引起碱基置换的遗传毒物
A1 型题
1.易位是( )
A.当某一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后,其中间节段倒转180°再重接
B.从某个染色体断下的节段接到另一染色体上
C.在同一染色体内染色单体交换
D.在不同染色体间染色单体交换
E.染色体发生一次或多次断裂而不重接
[答疑编号111070101:针对该题提问]
微核是染色体断片或因纺锤体受损伤而迟滞的整个染色体,分裂的后期仍留在子细胞的胞质内。检测断裂剂和有丝分裂毒物。
常用的是啮齿类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在主核排出时微核可留在胞浆中。
3.染色体畸变试验
细胞遗传学检验,即制备中期相染色体标本,在光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改变。遗传学终点为染色体畸变。
第七单元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
答案:隐藏
答案:显示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外源性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外源性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36
终止密码突变
❖ 链终止突变:指无义突变使肽链过早终止。 ❖ 延长突变:指如果终止密码子因突变而为氨基酸编码,
结果产生过长的肽链的现象。
37
酪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酰胺
组氨酸
半胱氨酸
苯丙氨酸
丝氨酸
酪氨酸
38
(二)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 指发生一对或几对不等于3的倍数的碱基减少或增加, 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 并转译为不正常的氨基酸。
➢ 动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为标准,为二倍体,又称双体 (disomy)。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表现为整倍性畸变和非 整倍性畸变。
➢ 整倍性畸变可能出现单倍体、三倍体或四倍体。超过二倍体 的整倍性畸变也统称为多倍体。非整倍性畸变系指比二倍体 多或少一条或多条染色体(2n+1, 2n-1)。
55
整 倍 性 畸 变
➢突变基因:基因内存在突变的基因; ➢野生型基因:没有发生突变的基因。
28
(一) 碱基置换(base subsititution)
碱基置换是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而 引起的突变。
➢ 转换(transition):即嘌呤到嘌呤或嘧啶到嘧啶的变化 ➢ 颠换(transversion) :即嘌呤到嘧啶或嘧啶到嘌呤的变化
51
(4) 易位(translocation):从某个染色体断下的节段接到另一 染色体上称为易位。
52
➢染色体结构异常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所致。 ➢当断端不发生重接或虽重接而不在原处,即可出现
染色体结构异常。
53
三、染色体数目异常
Normal human Karyotype: 46, XY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倒位(inversion)
倒位的细胞学效应和遗传学效应
• 细胞学效应: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同源染 色体配对时,形成倒位环。
• 遗传学效应:倒位区内重组,形成不可育配 子。被称为“抑制重组。”
易位 (translocation)
易位的细胞学和遗传学效应
易位是指染色体片段的转移,既可发生在 非同源染色体间,亦可发生在同一条染色 体的不同位置。 易位往往造成基因移位或断裂,影响基因 功能。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基本概念
• 变异(variation)--亲代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出 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变异
• 突变(Mutation)--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而引起的 遗传信息改变,均可称为突变。
• 按突变原因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自发突变 与物种的进化有关;诱发突变指人为的造成突变。
T
A
G
C
转换
颠换
基因突变------转换与颠换示意图
基因突变—— 碱基置换 (错配)
原 DNA
A
T
GC
T
GGC
T
A
CGA
CCG
颠换 转换
A
c
GT
T
GGC
T
G
CA
A
CCG
A
T
GC
A
CTG
T
A
CG
T
G AC
基因突变—— 框移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指改变从mRNA到蛋白质翻译过程 中遗传密码子读码顺序的改变。如图:
人类23对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结构的畸变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精品课件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精品课件
亚硝酸、丝裂霉素C等使形成DNA—DNA交联使复制时不 能解链,DNA复制和转录完全停止,细胞死亡。
烷化剂、苯并芘、砷化物、醛类化合物、一些重金属等与 DNA的核蛋白交联形成DNA—蛋白质交联物对DNA构象与 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DNA加合物的形成可活化癌基因,影响调节基因和抑癌基 因的表达。
(二)不以DNA为靶的间接诱变
(1)什么是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以营养缺陷型的突变体菌株为指示生
易位(转座):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 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
缺失:染色体中某 一片段的缺失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了 某一片段
X染色体某一区段的重复,会 导致果蝇由正常的卵圆眼变 为棒状眼的变异,或眼睛更 窄小的“超棒眼”。
卵圆眼
棒状眼
超棒眼
染色体数目异常
§3 பைடு நூலகம்突变的机理
一、DNA的损伤
• 以DNA为靶的直接诱 变
转换 颠换 插入
丢失

倒位

易位
染色体畸变
缺失
染色体数 目异常
重复
碱基置换
移码
大段损伤
• 大片段损伤是指DNA链大段缺失或插入。 这种损伤有时可跨越两个或数个基因,但 所缺失的片段仍远小于光镜下所能观察到 的染色体变化,故又可称为小缺失。
倒位(逆位): 染色体在某一片 段的位置颠倒了 180°
§5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方法
•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可直接反映化学毒 物的致突变性,是评价化学毒物致突变性唯一可 靠的方法。还有许多试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不反 映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分离异常,而 仅反映致突变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事件。因此将试 验观察到的现象所反映的各种事件称为遗传学终 点。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length
Image Analyses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migration comet length
tail length tail moment % DNA in tail tail inertia length/wide ratio
常用致突变试验
重复的细胞学和遗传学效应
• 细胞学效应: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 对出现弧状结构。弧状结构是重复的部分。
• 遗传学效应:出现突变,严重时死亡。
染色体缺失
• 中间染色体缺失:ABCDEF ABCD F • 端点染色体缺失:ABCDEF ABCDE • 缺失纯合体: A B C D F
ABCDF • 缺失杂合体: A B C D E F
(二) 对酶促过程的作用: 对DNA合成和复制有关的酶系统作用也可间 接影响遗传物质。
突变后果
一、体细胞突变的后果 1、最受注意的是致癌问题; 2、胚胎体细胞突变可能导致畸胎; 3、致突变物透过胎盘作用于胚胎体细胞导致流产。 二、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 1、致死性影响:可能是显性致死或隐性致死。 2、非致死性影响:出现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疾病(含先天性畸形)。 3、将使基因库的遗传负荷增加。
– 是对已发生分子改变的补偿措施,使其回复为 原有的天然状态。
修复的主要类型: 光修复 (light repairing) 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ing) 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ing) SOS修复 (SOS repairing)
(一)光修复 UV
光修复酶 (photolyase)
ABCD F
染色体缺失 (deletion)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三非整倍体和多倍体42第三节化学物致突变作用的机制及后果43一引起突变的dna变化?碱基损伤?碱基错配?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碱基类似物取代?碱基的化学结构改变或破坏?dna链受损?二聚体的形成?dna加合物形成?dna蛋白质交联物44一碱基损伤?1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1
【目的要求】
掌握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 熟悉致突变作用评价方法 了解致突变作用的遗传学基础
无义突变:碱基取代的结果是使mRNA上的密码子转变成为终 止密码UAA、UAG、UGA时,出现翻译过程停止,肽链延长提 前结束。基因产物是不完全的或无功能的。
35
2. 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发生一对或几对(3对除外)碱基减少或增加,以致从受损点 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为不正 常的氨基酸。
DNA replication
T T GA CC G
5'
3'
A A C T GG C
A A C T GG C
Parental DNA
T T GA CC G
Wild type T T GA CCG
First generation progeny
A A C T GG C
Wild type T T GA CCG
19
DNA双螺旋片段 串珠状核小体
染色质纤维 伸展形染色质片段 密集形染色质片段
整个染色体
人类22对染色体及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扫描电镜图
21
二、遗传学基础
3. 体细胞和生殖细胞 体细胞 (somatic cell):多数是二倍体细胞,含有两组完全相同的 染色体,其遗传损伤不会传递给下一代。 生殖细胞(gemcell):多是单倍体,其染色体改变可以传给下一代。 • 显性突变无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均出现表型异常。 • 隐性突变如为纯合子,将出现表型异常,如为杂合子,则为 表型正常的携带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基因突变的分类和检测




碱基置换:野生型P53转变为突变型P53 检验 TA100 移码突变:TA98 大段损伤 所有这些都可以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 过PCR技术后,电泳分出需要的条带,用 内切酶酶切后再电泳,就可以分析DNA 组成,或者直接让公司分析
基因突变的非特异检测手段新 技术 SCGE
蛋白质的合成

1.mRNA与遗传密码 2.tRNA的结构和功能 3.核糖体
突变与癌变

二次突变学说 突变与癌变的相关性
遗传物质的分布


大部分在核内,分布为染色体 小部分在核外细胞器上如:线粒体DNA, 无内含子,是自由基攻击的重点 共同点:都受到膜的保护,因此只有具 有膜通透性或代谢为可以通透膜的物质 才具有遗传毒性
外源性化学物的 致突变作用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二、遗传损伤的分类 三、遗传毒性的形成机制 四、突变的后果 五、突变的遗传学终点 六、基因突变的分类和检测 七、机体对突变的作用: 八、致突变实验的组合实验 九、抗突变研究的进展
一、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其他因素的影响



1.免疫因素的影响 :ß 胡萝卜素提高免疫 了也是其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2.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MGMT)--DNA修复蛋白 3. DNA的稳态对抗突变非常重要 4.对代谢酶的影响 :促进毒物的代谢,降 低致突变前体的转化,促进自由基的失 活


抗突变物在细胞内发生作用是十分复杂 的,是个多层次、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往往是多种机制在抗突变的发生上都起着 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其抗突变的发生需 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抗突变剂对抗自由基的作用
1直接的抗自由基作用 2.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GSH, UDPGA,SOD以及


考虑问题的主要角度:

修复已经发生的突变 提高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细胞信息传递作用在抗突变中 的重要性
1.视黄醛,类胡萝卜素,绿茶成分等有 机成分能增强细胞间隙信息传导 2.金属元素对细胞信息传导的影响











2 染色体畸变 概念:由于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发生断裂,造成染色体 或单体的缺失、重排,而出现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结 构异常,也称为染色体结构畸变 如果一条染色体畸变称为结构杂合体 如果一队同源染色体产生了相同的结构变异,称为结 构纯合体 一般情况下,物质只能诱发DNA单链断裂 (1)断裂 (2)断片或微小的缺失 (3)倒位 (4)形成无着丝粒染色体环 (5)插入和重复 (6)易位 (7)着丝粒融合发生的染色体的畸变 (8)其他情况


新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FISH)
七、机体对突变的作用:1修复 突变



光修复 适应性修复 切除修复(糖基化酶,插入酶,聚合酶, 连接酶) 修复后修复 SOS修复
机体对突变的作用:抵抗突变


代谢酶的多态性 研究的比较我的是 CYP1A1,P450系,脱氢酶等 修复功能的个体性差异:MGMT PARP
二、遗传损伤的分类


1基因突变 2 染色体畸变 3染色体数目的异常 4.DNA损伤 5.诱重组效应

1.基因突变 (1)单点突变和多点突变:转换和颠换 (2)移码突变 (3)基因的大片段损伤:也称基因重排 (4)同义、错义和无义突变 (5)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 正向突变 野生型 反向突变 突变型 (6)其他类型的突变:例如发生在内含 子或调节基因编码上的突变(如启动子)


3.染色体数目的异常 多倍体或单倍体



4.DNA损伤 包括 (1)是制DNA分子中一级结构中的碱基、 脱氧核糖和磷酸的改变 (2)二级或三级结构及其构象动态变化 的异常 其中以(1)中的碱基改变最常见,也最 严重


5.诱重组效应 同源DNA序列之间的遗传重组是减数分 裂的一部分,并对构成群体的遗传变异 是必需的,发生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八、致突变实验的组合实验


原因:一种实验往往漏检 一级实验:Ames 实验和一种体外细胞遗 传学实验 二级实验:几种体外实验组合
实验方法的选择和利用



1.对实验的要求: 经费少,周期短,灵敏,特异,重复性 好,结果要好 2.方法比较 基因突变要比染色体损伤敏感些 微生物实验方法不如哺乳动物实验效果 好
三、遗传毒性的形成机制

一.直接以DNA为靶的损伤机制 二.不以DNA为靶的损伤机制
机制研究:碱基损伤


1外源性化学物对DNA的直接攻击,如烷 化剂,可以非特异的攻击DNA 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造成的突变 碱基取代;很多抗癌药物的原理;5-FU 化学物对碱基的化学结构的改变和破坏。
实验方法的选择和利用

3.选择利用的原则 配套实验 先短期实验,后长期实验 先体外实验后体内实验 兼顾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都要考虑
实验方法的选择和利用

4.结果评价(3组实验) 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一致时,判定容易 结果不一致时 A:补充实验 B:增加长期实验
染色体数目异常

3倍体 检测手段:核型检查,用普通光学显微 镜,遗传学手段就可以
新技术

转基因鼠:转入鼠一个含有转录起始位点,5`非翻
译区,翻译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3`非翻译区和 一个PolyA的基因序列 方法:1原核显微注射法(受精卵直径70μm照射器 0.75μm) 2逆转录病毒感染法 3胚胎干细胞法
四、突变的 后果


对生殖细胞而言:可以遗传给后代,造 成子代的病变或者在子代中潜伏下来, 形成遗传负荷 对体细胞而言是造成肿瘤,衰老,动脉 硬化的原因
五、突变的遗传学终点



DNA完整性改变(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 DNA重排或交换 DNA碱基序列改变 染色体完整性改变 染色体分离异常
基因、染色体与DNA


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DNA的复制:是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 属于半保留复制,其中只有一个母板才 能进行复制 遗传法则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特点

1.非重复序列 2.中度重复序列 3.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 4.多基因家族 5.中断基因:一个蛋白质的基因组成是 由许多不连续的基因外显子组成
突变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对照的设立 2 S9的制备 3 盲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九、抗突变研究的进展

机制研究的方法: 先染毒 同时染毒和加研究物 先加待研究物,再染毒
考虑问题的主要角度:

待研究物对前体的代谢抑制 待研究物对细胞膜的稳定作用 待研究物对细胞染色体的稳定作用
机制研究 DNA 链的损伤


对DNA三级结构产生影响,DNA螺旋破坏 与基因中蛋白质共价结合,特别是与组蛋 白共价结合 DNA加合物的形成 氧化损伤使DNA结构断裂
机制研究


对纺锤体的毒作用 对DNA修复的酶的作用(MGMT和PARP) 改变体内微量元素的分布,从而影响 DNA的合成和修复;如铅的遗传毒性 外源性物质对GJIC的影响,1是直接影响 GJIC的功能,二是通过影响细胞的信使 影响GJIC 定标损伤,非定标损伤,旁观 者效应 ,用荧光黄如何设计实验

原理: 观察 目的 可以观察的内容:DNA损伤,DNA结合 细胞调亡
染色体畸变

断裂 倒位 插入和重复 易位 检查方法:微核技术:
微核技术

原理:检测染色单体损伤或纺锤体损伤 观察
姐妹染色体交换技术

程序外DNA合成

也称非程序性DNA合成:当DNA受损 伤时,发生在S期半保留DNA程序合成 之外的DNA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