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老师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文章要考虑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西师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一、说教材《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是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组课文以写人为主,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典范,体现了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既是对学生学习简短篇章的提高,又是为以后学习长篇文章打下基础。
课文选自著名的作家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
课文由春天的风筝引出对小学历史老师的回忆,从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情景来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幽默乐观敬业的老师形象,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深深的敬佩之情。
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身残志坚的教育文章。
整篇文章充满激情,文笔优美。
正印证了作家本人说的作家要有能点燃别人心灵的激情之火。
正是他的文章也点燃我们学习的激情之火。
根据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和习作要求,品读文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习作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词,并随文理解。
2、通过品读探究重点段落,感受老师的人格魅力,激发我们对老师的敬佩。
3、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的顺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作者情感。
2、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二、说教学方法:课文本身激情飞扬和文采优美,那么演绎激情与心灵碰撞将成为本课堂的主旋律。
1、激情品读法:情发自心,只有心灵产生火花才有感情流露,阅读是情感的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
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
2、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结合法。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主探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也体现学生的合作性,也演绎了学习的激情。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我的老师》word教案(3)

我的老师教学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佳词妙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4.学习本文用平实语言表达浓浓真情,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
5.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1.从平实的语言中体会浓浓深情。
2.学习本文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浓浓真情,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字幕:作者简介;《我的老师》中写另两位老师的片段;生字新词;练习题;第8自然段;《我的老师》原文结尾;伴读的轻音乐。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从幼儿园到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能说说原因吗?二、介绍作者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完了平民小学、高小,后进入简易乡村师范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让我们去文章中看看作者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
(板书课题)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想想课文中哪个词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哪两个词最能表现蔡老师的品格?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读一读,并口头组词。
芸yún痣zhì阀fá褪tuì(卜bǔ)3.请个别同学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可抽查生字新词较多的段落)。
4.“难忘”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温柔”“美丽”概括了蔡老师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围绕着“难忘”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我的老师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我的老师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点,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5.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学习的重点是通过词句的学习和事例的学习,了解刘老师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
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1.小黑板。
2.文字课件3.课前让学生熟读课文。
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探究重点段落,感受老师的人格魅力,激发我们对老师的敬佩。
2.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作者情感。
2.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准备:1.小黑板。
2.文字课件3.课前让学生熟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相机出示小黑板)截去撑地手持撒脱支撑急速擎着拄着甩掉转向仰望蹦跳泛起跳跃注视追赶酸涩旋转漾出抓住1、指名读读这些词语,看看这些词语中哪一组让你想到刘老师的哪一件事情?2、师生交流第一组写了刘老师“笑谈丢腿”的事情第二组写了刘老师“旋转板书”的事情第三组写了刘老师“放飞风筝”的事情第四组写了刘老师“追赶风筝”的事情3.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的回忆,一起走近这位老师。
(板书:我的老师)二、研读课文,潜心感悟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描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段落,思考刘老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把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运用学过的批读课文的方法,把你独特的感受批注在课文中。
(板书:上课放风筝)2、同桌交流,合作探究,感悟老师人格魅力。
3、学生汇报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精彩片断,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段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案3

3.学生自悟,教师相机点拨。
三、精读导悟
重点理解两个典型事例的片段
1.理解“写板书”语段。“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
词语:转
2.理解“放风筝”语段。“他故意地撒脱手……”
勾画理解:动作、语言、神态等
四、提炼升华
1.师质疑刘老师的“笑”,引导学生思考。
(1)只有一条腿的刘老师,怎么会笑得出呢?
(2)学生交流,师引导。
2.感悟刘老师的“爱与追求”。
(1)支撑自己的仅仅是右腿吗?刘老师爱什么?
一条腿支撑起自己的事业、信念和快乐,值得我们尊敬、爱戴,谈自己的想法。2.总结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观图,读文段。
勾画,批注,想象
自读质疑
交流感悟
朗读、感悟、交流
勾画、朗读、感悟、交流
深层思考,引发感受
思考交流,体会“力量”
的源泉是爱。
启发自我,说一说
学习方法,学以致用
板
书
设
计
21.我的老师
谈丢腿
写板书 爱与追求
放风筝
难点
标3
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学法
从读中悟
教具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一、揭题导入
1.生简介自己敬佩的人。
2.师: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人——我的老师(板书)。示图,读文,初步熟悉刘老师(外貌描写:一条腿)。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以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课文片段。了解刘老师的哪些事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标出文中感动的句子,并理解,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课题
我的老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的老师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的老师西师大版《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从文章内容的感悟分析中,了解刘老师的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学会与文本对话。
2. 感受作者的感受,了解作者心目中的刘老师,学会与作者对话。
3. 了解本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掌握一些写作知识与方法。
4. 结合文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文章内容的感悟分析中,了解刘老师的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学会与文本对话。
难点:作者的情感体验。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从上学到现在,大家接触过的老师一定不少,其中肯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尊敬爱戴的老师,你能说说他们是谁?为什么让你尊敬爱戴吗?(学生答)今天我们也将看到一位老师,他究竟怎样?请看——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
2、本文主要写了些什么?选取了三个内容:刘老师的外貌、刘老师的教学、刘老师放风筝。
这三个内容从外到内,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刘老师的特点。
3、把握文章脉络,划分文章层次。
文章回忆部分分为两层,一部分是记叙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留给“我”的印象,另一部分是记叙课外活动时刘老师放风筝的两个场景。
可以通过关键句品析:这一段是景物描写。
突出了生命的活力,作者睹物思人,引出自己所想。
2、句段②: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的泥巴变成人。
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品析:这一段是刘老师对自己缺腿原因的解释。
3、句段③: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
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
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案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e1d42a26925c52cc5bf64.png)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案我的老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文章内容的感悟分析中,了解刘老师的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学会与文本对话。
4、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感受,了解作者心目中的刘老师,学会与作者对话。
5、了解本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掌握一些写作知识与方法。
学习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典型事例的感知,全面把握刘老师的性格特点。
2. 体会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
难点:1. 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2. 懂得写人时应选取多方面的事例,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介绍作者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叔阳写的一篇散文《我的老师》。
教师板书课题。
2、展示资料,介绍作者。
3、教师导读:每逢春天一只只风筝在蓝天上同白云戏耍时,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刘老师。
这是为什么呢?(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述刘老师外貌特点的语句。
3、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4、指名读出具体描述刘老师外貌特点的语句。
出示:‚刘老师个子不高……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5、学生齐读这些语句。
6、教师: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7、就是这样一位残疾的老师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导读: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刘老师写了哪几件事?2、指名反馈,并引导学生加小标题。
第一件事:趣谈残疾;第二件事:持拐教学;第三件事:放风筝。
3、教师小结:这位刘老师身有残疾,却给苏叔阳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更是通过这三件事情将刘老师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这位残疾的刘老师,还初步了解了关于刘老师的三件事。
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我的老师》教案

21 我的老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连翘、拐杖、女娲、沾起、胳膊、蜈蚣、淳朴、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文章内容的感悟分析中,了解刘老师的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学会与文本对话。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感受,了解作者心目中的刘老师,学会与作者对话。
4.了解本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掌握一些写作知识与方法。
学习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5.结合文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典型事例的感知,全面把握刘老师的性格特点。
2.体会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
难点:1.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2.懂得写人时应选取多方面的事例,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片(文字)。
学生:了解作者苏叔阳,了解文章的背景。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一、说话练习,导入课文教师:今天三分钟说话的话题是“我最喜欢的老师”,说说你心中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教师:在作家苏叔阳的学生生涯中也有一位让他至今还喜欢着的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的老师》中去感受一下这位身有残疾,却给苏叔阳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
(板书课题:我的老师)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情。
2.同桌互查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3.小组讨论解决不明白的生字新词。
(回忆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词典,平时自己积累)4.全班学生交流“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情”,教师相机评价。
5.小结:课文选取了三个内容:刘老师的外貌、刘老师的教学、刘老师放风筝。
这三个内容从外到内,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刘老师的特点。
三、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划分文章层次1.教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重点叙述了哪两个部分,哪一部分中的刘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21课我的老师》word教案新部编本 (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连翘、拐杖、女娲、沾起、胳膊、蜈蚣、淳朴、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文章内容的感悟分析中,了解刘老师的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学会与文本对话。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感受,了解作者心目中的刘老师,学会与作者对话。
4.了解本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掌握一些写作知识与方法。
学习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5.结合文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典型事例的感知,全面把握刘老师的性格特点。
2.体会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
难点:1.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2.懂得写人时应选取多方面的事例,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片(文字)。
学生:了解作者苏叔阳,了解文章的背景。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说话练习,导入课文教师:今天三分钟说话的话题是“我最喜欢的老师”,说说你心中最喜欢、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教师:在作家苏叔阳的学生生涯中也有一位让他至今还喜欢着的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的老师》中去感受一下这位身有残疾,却给苏叔阳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
(板书课题:我的老师)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情。
2.同桌互查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3.小组讨论解决不明白的生字新词。
(回忆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词典,平时自己积累)4.全班学生交流“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情”,教师相机评价。
5.小结:课文选取了三个内容:刘老师的外貌、刘老师的教学、刘老师放风筝。
这三个内容从外到内,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刘老师的特点。
《我的老师》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课

《我的老师》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课授课对象:五年级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生字词
连翘花拄杖沾起胳膊屁帘儿蜈蚣淳朴
全世界有11个大品种,大多源自中国,有些源自朝鲜和日本,源自
于欧洲南部的只有一种。
落叶灌木。
基部丛生,枝条拱形下垂,小枝褐色,稍有棱,有凸起的皮孔,节间中空。
单叶或3小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
卵形。
花金黄色,先叶开放。
花期4月~5月。
蒴果卵球形,10月成熟。
连翘花
合作探究I在文中画出描写或叙述刘老师外貌、语言的句子。
讨论:这些内容表现了刘老师什么样的特点?
合作探究II从文中找出描写刘老师上课时的句子。
这些句子表现了
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读一读,说说此时此刻的感受。
合作探究III在文中找出描写刘老师放风筝的句子。
结合重点词语,
说说这些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结束语同学们,刘老师交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幽默、风趣、乐观、积极向上、他虽是一位身有残疾的老师,但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透漏出他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热爱、对工作尽职尽责、以及对
学生的无私奉献,让人感受到他那颗博大的爱心。
他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
更加展示出他生命的健康和强壮,从而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
让我们心中永远珍藏着刘老师吧,他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加油站”。
布置作业1、背诵让你感动的语段。
2、写一写《我心中的老师》
谢谢观看!再见!。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老师》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我的老师》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品读句子,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点及内心世界。
2.总结全文,感悟文法,教育学生。
3.体会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2.难点:懂得写人时应选取多方面的事例,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感悟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体会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读中积累。
2. 指名反馈:《我的老师》一课,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情?3. 教师导:那么,作者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好好地品味。
4. 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课学习(一)研读课文,静心感悟1. 指名反馈:刘老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1)“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①读一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②找出描写刘老师腿有残疾的句子读一读。
③教师导:失去一条腿,刘老师的行动是多么不便和艰难啊!可他却是这样的乐观和诙谐。
这让我们心里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
“一股酸涩的感情”指的是怎样的感情?同学们心里为什么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①读一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②他每转一次,为什么会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
”①刘老师为什么故意洒脱手?②引导学生想象刘老师此时的心理活动。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段,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①读一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②教师:看着一蹦一跳的刘老师, “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③教师:“这情景也使我深深感动”,这情景带给“我”怎样的感动?④教师小结:刘老师的举动不仅感动着作者,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21.《我的老师》教学设计张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中生词。
2.品读刘老师“趣谈残疾”部分,抓住外貌、语言描写等体会刘老师的乐观品质。
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刘老师的顽强、乐观、直面挫折的品质。
3. 揣摩文章记叙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抓住刘老师关键动作、语言描写体会其品质。
教学难点:1. 揣摩文章记叙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1.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21课,齐读课题——《我的老师》。
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上节课掌握的情况。
敢于挑战吗?2.请看题:(1)《我的老师》一文是写()的文章,作者是()。
(抽学生回答,教师鼓励)(2)《我的老师》一文作者回忆了关于刘老师的()()()三个典型故事。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写人的文章,一般从( )( )( )( )(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文章的第4自然段是从人物的()()刻画了刘老师的()形象。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二.精读课文、品味细节(一)“持柺教学”故事(15分钟)1.自读课文,初步体会。
(1)那“持柺教学”和“乐放风筝”又让我们有怎样的触动呢?请根据以下提示自学,你一定对刘老师有更深的认识。
(出示阅读提示:①默读5—10自然段,想想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体会到的,用“﹏”勾出有关句子作上批注.②作者主要从人物描写的哪个方面刻画刘老师。
)(2)大家读得有滋有味,也批注了很多体会,相信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
谁第一个来汇报你的读书体会?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体会到的?作者主要从人物描写的哪个方面刻画刘老师。
(抽1生从写作手法、性格特点方面回答,抽2—3生进行补充)评:你的思考很到位。
评:看来你已经能和作者对话了。
2.抓住关键,读准字音(1)是啊,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刘老师()的品质。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点,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事例的学习,了解刘老师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
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ppt教学时数: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我的老师》,进一步感受这位身有残疾却给苏叔阳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
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板书)小结:这两件事逐步深入地介绍了刘老师的特点。
二、品读课文,感受刘老师的形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做批注。
(一)分析刘老师的形象1、读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
2、刘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你通过读感受到了什么?4、理解“教师里自然腾起……”小结:这样一位身有残疾却乐观幽默的老师怎能不让人尊敬呢?(二)分析刘老师的教学1、他是怎样上课的?2、读刘老师板书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
3、教师引读小结:刘老师年过半百、身有残疾,一天不知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都会引起学生们一次。
4、他每转一次,为什么会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呢?过渡:刘老师认真上课令我们感动,春天带我们放风筝的情景更是印象深刻。
(三)分析刘老师放风筝交流探讨:读第七八自然段刘老师腿脚不灵便,为什么还做那么多的风筝?刘老师跑起来很困难,为什么不让学生帮他放呢?1、读刘老师放风筝的句子。
2、这些文字怎样具体描写刘老师放风筝的?3、谈感受。
4、教师引读。
感情升华:刘老师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刘老师放飞的不只是风筝,他放飞的是()小结:通过感悟文章内容,你眼中的刘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角色转换。
假如你就是刘老师的学生,你就站在刘老师的身边,望着那风筝放上天空的刘老师,望着他得意和满足的笑容,你又会想些什么?师引读。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老师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老师教案21我的教师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刘教师哪几件事,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 抓住重点句子,体味刘教师的性格特点,学习刘教师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 了解本文的写作办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典型事例的感知,全面把握刘教师的性格特点。
2.体味刘教师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坚韧执著的精神。
难点:1.体味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2.懂得写人时应选取多方面的事例,全面地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办法:三疑三探教学课时:其次课时教学过程设疑自探(10分)1、温故导入,梳理问题(1)今日让我们继续追随作家苏叔阳的回忆,走近《我的教师》,了解《我的教师》。
(板书课题)回忆上节课,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板书:笑谈断腿艰巨板书放、追风筝)(2)我们弄明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大家认为这节课我们应当围绕什么问题举行深化探究呢?预设:(1)刘教师是个什么样的教师?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这篇写人的文章有哪些写作办法值得我们学习?2、提醒引路,自读探索:过渡:“博学多识,疑则思问。
”疑问的产生是我们学习的最大动力,请大家参照自探提醒,潜心阅读,专心感悟。
解决我们心中的一个个小问号,谁来读一读自探提醒:(1)出示自探提醒:A、请学生们默读课文,边读边体味刘教师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感触到的?并把你的感触批注在旁边。
性格特点的语句,并在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做出批注。
B、再扫瞄课文,你认为文中的哪些写作办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容易说一说。
(时光6分钟)(2)同学自主探索,老师巡察。
注重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
解疑合探(20分钟)一、小组沟通二、班级沟通(一)体味刘教师的性格特点1、笑谈断腿部分(1)外貌描写A、生读出找到的句子,师出示句子:刘教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爱的眼睛,一头斑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憨厚。
老边区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我的老师》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我的老师教案西

(1)学生读诗。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这两首诗在书写上的不同。
(交流:第一首是横着写,第二首是竖着写。)
(3)根据提示,交流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师小结:无论是横格写,还是竖格写,都要写在格子的中间,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另外要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注重诗句的书法形式.注重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2。诵读词语,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表达的内容。
一、书写提示。
1。谈话激趣,导入写字。
师:人们常说:“见字如见其人.”言外之意,就是在说一个人的字写得如何,其实是可以看出这个人做事的态度。今天我们接着练习写字。
4。重点: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①出示句子,读一读,思考从“撑地”“离地”“一转"“再转”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刘老师上课板书的艰难,烘托出刘老师对工作是这样的尽心负责、倾情付出。)
②再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认真、负责)
③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读.(可个别读、小组读.)
5.再探讨“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言之有理即可。
(二)刘老师放风筝。
1.重点: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①出示句子,读一读,思考从“笑着"“ 叫着”“ 拄着”“ 蹦跳着”“ 喊着"这一系列表动作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刘老师简直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还有浓郁的诗情,给文章染上了强烈的抒情色彩.这种浓郁的诗情,既体现在文章的人物塑造上,也体现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点,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 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师生:了解女娲的传说。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从孩子的视角,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述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
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和执著的追求。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
第二部分(4~5段)写刘老师上课时的情景,表现他对工作的热爱与尽责。
第三部分(6~10段)写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情景,展示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执著追求。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事例的学习,了解刘老师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
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特点。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第1~3段:首先描写了春天的景物,抓住“染上”、“摇摆”、“舒展”、“举起”、“吹奏”等词语去感受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想起刘老师,自然引出下文(采取了倒叙)。
第4段:先写刘老师的外貌,介绍了他的慈祥、忠厚和身有残疾的特点。
接着写刘老师从女娲补天的传说讲到自己断腿的原因,以及我们听后的心情。
“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从老师的话可以看出他的诙谐和乐观。
而同学们在笑过之后,心里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更增添了他们对刘老师的尊敬。
第5段:详细描写了刘老师上课时板书的情景。
“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说明上课时间长,“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再转向讲台”写出了他上课时板书的艰难,但很迅捷。
因此,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体会刘老师对工作的尽心负责。
第6段:主要起到启下的作用,点明“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老师》优质课教学设计

《我的老师》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习让同学们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平实的语言体会浓浓深情,让同学们更加喜爱自己的老师。
教学重点从平实的语言中体会浓浓深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浓浓真情,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教授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同学们,在你从幼儿园到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能说说原因吗?介绍作者。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完了平民小学、高小,后进入简易乡村师范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
让我们去文章中看看作者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
(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想想课文中哪个词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哪两个词最能表现蔡老师的品格?学生自读课文。
检查生字:读一读,并口头组词。
芸yún痣zhì阀fá褪tuì卜bǔ请个别同学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可抽查生字新词较多的段落)。
“难忘”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温柔”“美丽”概括了蔡老师的特点。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围绕着“难忘”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语文】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老师教案供参考

【关键字】语文21我的老师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点,学习刘老师悲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典型事例的感知,全面把握刘老师的性格特点。
2.体会刘老师积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
难点:1.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2.懂得写人时应选取多方面的事例,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疑自探(10分)1、温故导入,梳理问题(1)今天让我们继续追随作家苏叔阳的回忆,走近《我的老师》,了解《我的老师》。
(板书课题)回忆上节课,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板书:笑谈断腿艰难板书放、追风筝)(2)我们弄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大家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围绕什么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呢?预设:(1)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这篇写人的文章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2、提示引路,自读探究:过渡:“博学多识,疑则思问。
”疑问的产生是我们学习的最大动力,请大家参照自探提示,潜心阅读,用心感悟。
解决我们心中的一个个小问号,谁来读一读自探提示:(1)出示自探提示:A、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感受到的?并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性格特点的语句,并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出批注。
B、再浏览课文,你认为文中的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简单说一说。
(时间6分钟)(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
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
解疑合探(20分钟)一、小组交流二、班级交流(一)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点1、笑谈断腿部分(1)外貌描写A、生读出找到的句子,师出示句子: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点,学习刘老师乐观开
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典型事例的感知,全面把
握刘老师的性格特点。
2.体会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
神。
难点:1.体会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
法。
2.懂得写人时应选取多方面的事例,全面地展现人物
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10分)
1、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1)今天让我们继续追随作家苏叔阳的回忆,走近《我的老师》,了解《我的老师》。
(板书课题)回忆上节课,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板书:笑谈断腿艰难板书放、追风筝)(2)我们弄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大家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围绕什么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呢?
预设:(1)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这篇写人的文章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过渡:“博学多识,疑则思问。
”疑问的产生是我们学习的最大动力,请大家参照自探提示,潜心阅读,用心感悟。
解决我们心中的一个个小问号,谁来读一读自探提示:
(1)出示自探提示:
A、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你是
从课文的哪些语句感受到的?并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性
格特点的语句,并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出批注。
B、再浏览课文,你认为文中的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简单说一说。
(时间6分钟)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
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
解疑合探(20分钟)
一、小组交流
二、班级交流
(一)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点
1、笑谈断腿部分
(1)外貌描写
A、生读出找到的句子,师出示句子: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
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
他有一条健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却被全部截取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B、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结:同学们体会的真全面啊,作者也很厉害啊,只写了这几句话就把刘老师的慈祥、忠厚的特点突出出来了,今后我们在描写一个人的外貌时一定要像作者一样抓住属于某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点来写,这样就能写得准确、生动而传神。
(2)语言描写
A、生读出找到的句子,师出示句子: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
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丢了腿和胳膊。
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
B、听了刘老师的笑谈,从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他的什么?(板书:乐观开朗)
C、这时作为他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反应?
出示句子: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填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是因为( )。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是因为( )。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是因为( )。
D.看来我们和文中的同学们一样都有灵性,会感悟的好孩子啊,那么把我们的感受送入文中,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2、艰难板书部分
过渡:虽然刘老师的心灵里面是那么的乐观、坚强,但不可避免的他的断腿给他的站立、行走、生活、工作都带来了诸多不便,让我们来看一看课堂上的刘老师吧!谁来读一读?
(1)、动作描写: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2)、思考从“撑地”“离地”“一转”“再转”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负责敬业)
(3)、想象一下,如果刘老师正在这个讲台,艰难却有熟练的旋转、跳跃、写板书,你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
(4)、刘老师写板书时一系列的动作让我们每个人为他担心、心疼,更为他肃然起敬,你能带着这些感受来读一读这一段吗?(他读得
怎样?说说怎样读出这样的感情?)
3、刘老师放、追风筝
过渡:刘老师的乐观开朗、负责敬业让我们心生敬意,然而更为震撼人心的、让作者记忆犹新的却是他————放风筝、追风筝的情景,你找到有关的描写了吗?
(1)、放风筝
A、出示句子: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
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
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穿云霄。
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
B、从句中体会到什么?(板书:热爱生活)
(2)、追风筝
A、出示句子: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B、从句中体会到什么?
(3)、作为一个年近半百的人,作为一个不便于奔跑的残疾人,刘老师为什么还要去亲自放风筝呢?甚至顽皮的去追逐故意洒脱的线绳呢?
填空:刘老师放飞的不只是风筝,他放飞的是(),他放飞的()……(板书:放、追风筝:热爱生活)
(4)、刘老师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残疾而灰心丧气,或者怨天尤人,而是如此乐观、如此富有童心,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他真是一个———的人?
老师也被刘老师对生活那种淳朴、强烈的追求感动了,你们感动了吗?想不想读一读?
出示句子:“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
(5)在作者的笔下,在刘老师一言一行中,他的幽默风趣、开朗乐观、爱岗敬业、坚强执着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作家苏叔阳以反问的形式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一个年过50的残疾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一个活泼的少年更应该—————————————————。
(二)体会本文的写法特点
这篇课文刻画了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形象,不仅内容感人,在写作方法上更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得地方,你找到了吗?
(1)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2)具体细致的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
同学们,今后我们在写人的文章时也要学习作者的这些写法,把人物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刘老师,像刘老师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就把2012中国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推荐介绍给大家。
(出示图片)
质疑再探(4分钟)
1、回顾课文,引导质疑
课文学到这里,自读提示中的问题解决了吗?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心中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运用拓展(6分钟)
1、自编题:请你根据学习情况编写1—2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
识,加强知识的运用。
2、师补充作业:
(1)写写你熟悉的一位老师的外貌或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情景。
(2)这篇课文节选自苏叔阳的散文《理想的风筝》,请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
总结:本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更学到了许多写作的知识,真是收获颇丰啊,最后让我们以苏叔阳的一段话共勉结束本节课。
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苏叔阳
板书设计:
笑谈断腿:乐观开朗
21我的老师艰难板书:负责敬业
放、追风筝: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