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研究及其演变_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的定义与基本类型 • 三种基本类型
– 行政区域:具有政治性的一种区域类型,其 划分以权力结构、历史传承、自然条件(行 政管理的方便性)等为基础的,具有高度的 稳定性。
– 中国有些县界在长达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基本没有 变动。 – 行政区域还具有明确的等级性,增加或减少层级 都牵涉到巨大的政治经济变革
自然地理学
GIS
环境动力
环境/社会动力
人类/社会动力
人文地理学
改编自《重新发现地理学》(美国国家研究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局,2002)
区域的定义与基本类型
• 区域是地表空间中与其他部分有所区别的一个 部分,包括由特定界线圈定的土地以及相应的 资源、人口、经济活动等。
• 人们从空间侧面认识世界和进行空间管理的一 种手段,也可以理解为世界或地表空间的组成 单元。 • 任何区百度文库的划定都代表着某一种看待世界的方 式,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的背景或目的。
• 地理学家研究区域的优势:综合的视角
地理学对区域的研究
• 起 源
– 李特尔(1779-1859),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的 因果关系;地区上结合在一起的事物的因果关系;
– 杜能(1783-1850 )农业区位论,均质平原城镇周 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
• 人地关系研究阶段—服务于殖民地扩张,20世纪初
区域的特点
• 区域是一个空间尺度可变的概念。
– 在国际尺度上,有时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这样的跨国 空间单元也被称为区域。在国内,数个省、一个省、几 个市等构成的空间单元,都可以被成为区域。
• 无论就国家管理(如实施区域政策)而言,还是 就国际比较而言,应特别注意区域尺度的一致性 问题。区域大小过于悬殊,不具可比性。 • 区域的划分除了具有目的性之外,也与政治经济 体制和文化传统相关。例如,计划经济时期中国 所做的一些区域划分(如解放初期的六大区以及 60年代的“三线”),就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
现代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
刘卫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所 2009.2.25
•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 区域发展是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 近20年来,区域发展研究已经成为我国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体;
• 区域发展并不是地理学的“专利”,经 济学、社会学、区域科学等学科也或多 或少地研究区域发展问题
• 区域及其划分并不是客观的,而是具有高度的 主观目的性。
区域的定义与基本类型
• 虽然实践中有多种区域类型,但从划分方法来看 一般认为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均质区域、功能区 域和行政区域。
– 均质区域:以共性特征来划分的,如自然条件 (气候、土壤、植被等)、经济特征、政治文化 等。但所谓的“均质”并非是绝对的相同,而是 相近的程度。典型的均质区域如气候带、农业区、 经济区、“问题区域” – 功能区域是以相互依赖性或互补性来划分的,即 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协同完成或实现特定的功能。 典型的功能区如城市的通勤区、市场区等。
– 1939年出版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理学的性质》一书 (The Nature of Geography)。主要解决“用来将各种地 理事物集合起来进行分析的地理单元”问题。 – 哈特向提出,这样的分析单元就是region。如何定义区 域是核心问题。
– 根据差异性和空间关系划分地表区域/地方
– 分析构成区域的要素的特征及其组合关系,认识其特性
地理学对区域的研究
• 走向实证主义—计量革命
– 失去综合传统,50-60年代 – 区域主义缺乏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在社会缺少威望 – “社会物理学”的影响:用“精确科学”来研究人 类活动
– 空间的重新概念化:纯粹简单、可量化,几何距离
– 认识空间分布、互动(关系)、过程的规律
– 数学模型化,引入新古典经济学假设,追求预言性
– 地理环境决定论(Ratzel F.; Semple E.C.);
– 文化景观学派—索尔(Sauer):自然规律不适合社 会群体;人类发展通过文化转变发生;空间的概念 – 法国人地学派—白兰士(Blache):环境或然论
地理学对区域的研究
• 区域主义阶段—描述和归纳,20世纪30-50年代
– 受德国地理学家Hettner(赫特纳)的影响很深(以区域 研究人地关系)。
实证主义 演绎方法
经验主义 归纳方法
地理学对区域的研究
• 后实证主义阶段:视角多元化,70年代开始
– 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结构性矛盾 – 经济全球化,经济活动频繁跨越空间(国家)
•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 人本主义
• 行为地理
• 结构主义 • 新区域主义:强调地方性,地方发展的机制 • 制度和文化转向:与结构转型和跨国经济活动有关 • 女性主义地理学
– 区域主义强调地理上的独特性。各区域的要素或许相同, 但要素的组合方式是独一无二的。
地理学对区域的研究
• 哈特向的区域主义的几个特点
– – – – – 强调野外调查,而不是依靠统计数据 区域边界的确定 新的拓扑方法的建立 地理学目的的新认识 区域的描述
• 对于哈特向而言,世界是由经济上定义的区域构 成的大“补丁”被子组成的。而区域是由诸如工 厂和土地、建筑和生物、生产工具和方法、价格 与市场、实践和抽象知识等要素组成的相互连接 的复杂体。 • 区域差异研究的开始
中国的区域划分 • 建国初期的“沿海—内地”划分
– 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有工业基础和地区平 衡发展,以及一些在国防上的考虑。 – 解放前中国的近现代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东北地区以及沿江少数城市。
– 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提出“改变旧中国 遗留下来的生产力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将一 部分工厂迁移到内地。 – “一五”计划则提出“为了改变原来地区分布 不合理状况,必须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地理学对区域的研究
• 计量革命的特征:
– A desk and calculator study – 引入经济学对事物的抽象和理论性概念 – 寻求原因和解释:conceptu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 通过空间作用改写新古典竞争均衡理论,这样所有 的需求、供给和价格变量都可以用一个清晰的区位 方程表达出来。 – 强调社会因素胜于自然因素,强调科学分析胜于描 述。 – 经济地理学变成抽象空间、几何单元、符号、回归 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