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教育与教育学(课堂PPT)
(2024年)教育学原理全套精品课ppt课件
2024/3/26
4
教育学发展历史与流派
发展历史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科学化发展阶段等多个时期。在古代,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哲学、 政治、伦理等著作中;近代以来,随着教育实践的丰富和教育科学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 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主要流派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理论,如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 育学等。这些流派和理论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丰富了教育学的理 论体系。
教育法规的完善与发展
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教育法规体系,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需要。
14
04 课程与教学论基 础
2024/3/26
15
课程类型、结构和设计原则
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 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
程等。
2024/3/26
课程结构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 课程评价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31
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
02
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024/3/26
03
价值取向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尊重不同价值取向,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公正。同
时,多元文化教育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进步和发
2024/3/26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国际化 趋势,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问题,推动教育的国际 交流与合作。
2024版年度《教育学原理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作用的对象,它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教育者通过选择、加工 和组织教育内容来影响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则通过接受、理解和内化教育内容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教育者是教育内容的制定者和传授者,他们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组织和传授教 育内容。同时,教育者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教育内容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 审美情趣。
26
智育内容体系构建方法论述
系统性原则
智育内容应涵盖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多个领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发展性原则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设置相应的智育内容;
2024/2/2
27
智育内容体系构建方法论述
• 生活化原则:将智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相结合
14
当代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课程改革背景
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
教育理念更新与教育目标调整
2024/2/2
15
当代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课程改革趋势
课程结构综合化、多样化
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
2024/2/2
16
当代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课程实施个性化、探究化 课程评价多元化、发展化
2024/2/2
2024/2/2
学员B
课程中介绍的教育评估和改进方法 非常实用,对我未来的教学工作有 很大的帮助。
学员C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政 策,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多 元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47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建议
《教育学原理》ppt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目的 教师与学生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与教育学
考试重点 1.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2.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3.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4.教育学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主要 思想和著作
(二)学科独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1.培根(英) 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
分类中,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 出来,与其它学科并列。
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并把它看成获得真正知识的 必由之路,为以后教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苏格拉底:假定有人发现其朋友发了疯,因怕他自杀, 就偷了他的枪,这种偷盗是正义的吗?
欧谛德谟:应该算是正义。 苏格拉底:你不是说不能欺骗朋友吗? 欧谛德谟:请让我把所有的话全部收回。
苏格拉底就是经常用"产婆术"的方法唤醒人们的意识, 使他了解他所认为是真的东西,原来是假的;他所认为是 对的,原来是错的。他以此来强调学生要主动地自己去求 得知识,发现知识,时刻注意引导人形成正确的思想,得 到有关道德的完善无误的概念。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
1.孔子《论语》: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有教无类] 3.[克己复礼,为仁];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因材施教];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存本能活动。
英国 沛西·能 有关教育起源的学 说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2024鲜版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 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经历了从萌芽、形成、发展 到逐步成熟的历史过程,其研究内 容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包括 教育的本质、目的、制度、内容、方 法等方面。
教育学的任务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 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
3
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的 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 式和资源。
2024/3/28
29
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01
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与手段
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 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024/3/28
2024/3/28
25
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内容的 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 的的基础和保证
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 互动关系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的的载体,是实现教 育目的的手段。教育目的对教育内容具 有导向作用,规定着教育内容的选择和 组织方向。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否符合教育目 的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教育目的的实现 程度。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必 须遵循教育目的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 的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024/3/28
8
教育的目的与价值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 持和人才保障。
教育的价值
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外在价值指教育对社会、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贡献,如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原理教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课件
等分支学科。
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探究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 系,探究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和教师的教学心理,探究教育过程中 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现象。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方 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它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包括教学 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实现个人专业成 长。
古代教育思想以孔子、 墨子、老子等为代表, 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 素养的培养。
近代教育思想以夸美 纽斯、卢梭、裴斯泰 洛齐等为代表,强调 自然主义教育和儿童 本位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思想以杜威、 布鲁纳、赞可夫等为 代表,强调学生中心、 学科结构、发现学习 等教育理念,对教育 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03 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教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规定了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等,是 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教育政策需要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符合,保障教育的公平 和效率。
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是保障教育实践的重要工具,它规定了教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 障了教育的正常进行。教育法规需要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符合,保障教育的公平 和正义。
人类学基础
人类学基础主要包括文化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等方面 ,这些方面对教育的文化传承、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
(2024年)《教育学原理》ppt课件标准版
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
02
教育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科技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在解决人口问题中的作用
03
通过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方式,促进人口问题的有效解
决。
15
教育与生态环境
01
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教育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02
教育的生态功能
培养环保意识、传播生态知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任务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教学原则
教学应遵循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发展性、直观性、巩固性 等原则。
29
教学过程与原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定等基本环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和社 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6
32
德育目标与内容
2024/3/26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 公德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家庭 美德观念等,使其成为具有高尚 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德育内容
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 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1
03
教育与社会发展
2024/3/26
12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 2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同时也为政治制度培 养所需人才。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05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的内涵与层次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它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方 向和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和归宿。
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可分为不同层次,如国家 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 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等,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 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学校与社会 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06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的内涵与类型
教育制度的内涵
教育政策的制定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问题诊断、政策制定、政策合法 化等步骤。它需要政府、专家、公众 等多方面的参与,确保政策的科学性 和民主性。
教育政策的实施
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将政策转化为实践 的过程,包括资源配置、组织变革、 教学改革等方面。实施过程中需要注 意政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
教育能够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 个体的素质,为个体的未来发展
奠定基础。
教育还能够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
展和终身发展。
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个体在认知、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满足不同个 体的发展需求。
教育学的定义
(2024年)《教育学原理》全套课件完整版x
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和机构的 合作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32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2024/3/26
33
教育信息化趋势
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发展、人 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等方面的趋势,这些趋势为教育信息化 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教育创新趋势
包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技术创新等方面 的趋势,这些趋势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4/3/26
政策调整方向
包括加强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 发展等方面的方向,这些方向反映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 任务和目标。
中级阶段
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开始关注学生需求,追求 教学效果。
高级阶段
成为学科带头人或专家型教师,关注教育改革, 追求教育创新。
2024/3/26
24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内外因素剖析
内部因素
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职业认同、教 育信念等。
外部因素
学校文化、领导风格、同事关系、学 生需求、教育改革等。
2024/3/26
25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有效途径探讨
持续学习
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 、学术交流等,更新教
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2024/3/26
实践经验
通过教学实践、教育研 究、参与教育改革等方
式积累经验。
合作交流
反思总结
与同事、学生、家长等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共同提升教育水平。
26
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 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
17
PART 04
2024版年度《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2024/2/2
22
06
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预测
Chapter
2024/2/2
23
传统评价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 和互评。
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忽视诊断和激励功能。
评价标准单一 评价主体局限 评价过程僵化 评价功能偏差
过于强调学术成绩,忽视学生全 面发展。
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美育为补充
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的培养,提升生活品质和审美 情趣。
德育为先
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2024/2/2
体育为基础
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培 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
劳动教育为特色
注重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 的培养,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10
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 校园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制度文化 建设,形成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育良 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18
05
师生关系与互动模式研究
Chapter
5
教育学在现代社会中应用与价值
应用领域
教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终身教育等。
价值体现
教育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等方面具有重 要的价值。同时,教育学也为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 指导。
2024/2/2
6
02
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 规律以及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
2024版教育学原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内容体系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课程,以及校园文化 活动、艺术展演等实践平台,注重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 造相结合。
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
目标
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内容体系
包括劳动技术课程、劳动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劳动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
内容体系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 教育等方面。
德育过程中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方法
采用理论灌输、实践锻炼、情感陶冶、榜样示范等多种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 式教学。
德育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多种方式组织教育内容。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社会功能,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具有促进功能,包括促进个体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辩证关系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教育中,既要关注 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也要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体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
要点一
目标
要点二
内容体系
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 康和全面发展。
包括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和体育社团等,注 重技能与体能相结合,强调兴趣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
美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
目标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拓展文化视野,促进 全面发展。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1:教育、教育学
(二)教育的发展
1、原始教育 (1)无阶级性
(2)为生产劳动服务
(3)非独立性 (4)贫乏性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出现了阶级和剥削 奴隶主不但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还完全 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 制下从事最繁重的劳动。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2、生产力有了一定的进步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 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其代 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P.Monroe,1869-1947)。 主要观点是:原始教育形式和方 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 意识的模仿。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 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 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 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 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 的模仿。
第一章 教育、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 第二节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第三节 教育学的功能与意义
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
• 一、教育的概念
这是甲骨文中”“教”字的象形 文字,象征着执鞭监督孩子学习。 “育”字则有养育孩子之形。
• 在我国: •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 子· 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 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 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 子使作善也。” • 《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 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教”。教的目的是帮助人踏 上人间正道,走正确的人间 道路。
四、教育的共同特征
社会性 ——社会现象,非生物、心理现象 永恒性 ——和人类社会共始终 生产性 ——起源、发展 历史性 ——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特征 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
①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②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在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虽不是全部, 但仍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④学校教育的产生,无疑是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文 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之后的产物,社会已开始步入阶 级社会,教育也就具有阶级性的特点了。 ⑤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讨论教育的起源,也不能忽 视人的发展的需要问题。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三、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等 基本观点: (1)反对思辩教育学; (2)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 教育研究; (3)提出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 (4)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基本评价: (1)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实验科学方法本身存在着局限性。
教育学原理
你们对本课程有何期待?
第一章
本章主要内容:
教育与教育学
一、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二、什么是教育?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我非常重视教育理论,离开 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下去 的,我很喜欢教育理论。”
1.教育学将使我们具有新时代的
教师资格
案例1:陈景润“失业”记 陈景润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是全国 著名大学——厦门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四年 大学课程,他仅学三年,便以优异的成绩提前 一年毕业,被分配至北京市一所中学任数学课 教师。按说,陈景润的专业成绩是无可挑剔的, 当一个数学老师绰绰有余。但实际上,他并不 能胜任。工作刚开始,就显露出诸多不适应。他讲的课不能符 合教学常规的要求,缺乏必要的教学基本功,稍不注意,就 将自己的研究课题——《数论》的内容讲了出来,学生们意 见很大。学校领导从中学教学质量及升学前途考虑,多次提 醒其加以改进,但效果并不明显。再加上陈景润潜心研究哥 德巴赫猜想,积劳成疾,请假住院,故误课较多。
夸美纽斯
德国人赫尔巴特是最早视教 育学为一门科学,并创立教 育学体系的人。
1806年他出版了《普通教育
学》,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形态的学科。
赫尔巴特
这一阶段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学的独立学科 阶段,是因为:
第一,提出了“教育学”概念;
2024年《教育学原理》课件
《教育学原理》课件一、引言《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课件将系统地介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定义、目的、原则、方法等方面,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教育学的内涵,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
二、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和影响,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个性的培养。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三、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情感、道德等方面。
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个人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
教育应该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教育也应该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四、教育的基本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全人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个性的培养。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情感、道德等方面。
3.教育的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4.教育的实践性: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实践的锻炼。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五、教育的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2.探究法:探究法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 供了可能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环境 对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 教育和主观努力,人的潜能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 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 给予人的发展 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深层结构(本质)
表层结构:教育现象 如:中考补课潮、高考移民大军、幼儿园收费、 校园暴力、国检、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等等。 中层结构:教育特征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机构、强制性、免 费性、民族性、民主性等等。 深层结构:教育本质 教育是灵魂的转向 教育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动,是对生命的的解读 和信仰 教育是幸福的必由之路等等
教育与人的自由、幸福
教育使人获得生存的技能,使人具有自我解放的意识, 给与人自我解放的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自由 发展。 教育何以能促进人的幸福 幸福是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满足的客观状态,幸 福感则是对幸福的体验,即个体对生存和发展需要获 得满足的一种体验或者认知。 主体需要的复杂性和幸福观的多元性导致幸福感不会 是十全十美:有时起伏跌宕、“百感交集”;有时 “生在福中不知福”;有时会陶醉于小得,甚至沉迷 于病态虚幻,没有幸福却有幸福感。
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苏联及我国部 分教育学者的观点。 主要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 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 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 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 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 要有关。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 哲学基础:恩格斯的劳动学说,马克思客观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3.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封建社会是继奴隶社会之后兴起的人类又一种古代社会历
史形态。世界上不同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以及封建社 会延续的时间各有不同。在欧洲,人们一般把公元5世纪末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看成是封建社会的开始,其发展包括了 近千年的中世纪,200多年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直至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实际上,可以把文艺 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看成是欧洲古代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和 现代资本主义的萌芽期。在中国,一般认为是在春秋战国 之交进入了封建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起了第一个 封建国家,其发展则延续了2 000多年,直至清朝的灭亡, 其间虽不断有朝代的更迭,但封建制度基本上没有改变, 表现出强大的稳定性。
欧洲封建时代具有与中国封建社会不同的一些特征,主要 就是形成了世俗封建主与僧侣封建主两个由不同的权力系 统构成的统治阶级。这两者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但又有共 同的利益。在教育上,他们有着各自的教育系统和教育目 的。世俗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世俗封建主的“骑 士”,而僧侣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教权的“教士” 或“牧师”。由于文化教育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教会手中, 所以欧洲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也基本上是由教会来控制的, 骑士教育往往是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的阶级性是一切阶级社会中的重要属性。
16
第三,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原始社会中,教育过 程是与生产和生活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是不分离的。进入奴隶 社会以后,由于不劳而获的奴隶主对学校教育权的控制,他们是不 会允许在学校中向自己的子弟传递那些只有奴隶们才需要的生产知 识和技能的。他们要求自己子弟学习一些统治术、战争术、外交术 等等,从思想观念上教唆自己的子弟鄙视生产劳动和与之有关的知 识技能。生产劳动的经验一开始就被排斥在学校的大门之外。有关 这方面经验的传递主要是依靠生产过程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 行的。这种非正规教育的方式对于保存和发展人类的生产经验,乃 至促进新技术发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古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是近代科学诞生的一个重要基础。
《教育学原理》教育与教育学62页PPT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 • 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前者是基本的教育形态,
后者是专门的教育类型。 • 三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是一
种历史的连续性。
14
• 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认为:教育是在 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 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15
二、教育的要素
• 关于教育要素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 三要素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 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 • 五要素、七要素等
7
西方: Educare
education(英) éducation (法) Erzichung (德)
词的首字母e含有“由……出来”之义, ducare为“引”之义。因此,educare即指 引导儿童把潜藏于心灵中的固有能力发挥 出来。
8
词源上中西方关于教育的异同 共同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不同点:教育方式和教育价值不同
16
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 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 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 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
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 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教育学辅导
1
主要学习内容
• 第一讲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讲 教育与人的发展
• 第三讲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四讲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 第五讲 学校教育制度 第六讲 教师和学生
• 第七讲 课程
第八讲 教学
• 第九讲 德育与班主任工作 第十讲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 第十一讲 教师的教育研究 第十二讲 学生评价
其思想、不同形态教育的主要特征、当代教育 发展的趋势等
5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什么是教育?
(一) 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 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6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 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 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9
符合逻辑意义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 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 育。
《教育大辞典》:泛指影响人们的知识、技能、 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美利坚百科全书》: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 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 过程。
2
学习要求与建议
• 1、增强主动性,自觉学习。 • 2、带着问题,联系实际。 • 3、善于总结,优化知识体系。 • 4、加强交流,增进合作。
3
第一讲 教育与教育学
本章主要内容:
• 一、教育与教育学的概念 • 二、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 三、教育实践的历史发展 • 四、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4
• 重点: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 • 考点:教育的概念、学科发展中的主要人物及
20
•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 场所或空间标准)
• 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 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 3、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 社会的教育(根据社会性质)
21
• 4、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 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10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培养人或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 这是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根本依据,是对 教育在事实上是什么的判断。
11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 《教育大辞典》: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 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 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美]耐勒:教育就是通过各级学校、成人教育机构和 其他有组织的媒介,有意地把上一代的文化遗产和所 积累起来的知识、价值和技能传给下一代的过程。
17
学习者
• 1、 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
是有害的; •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 2、 学习者的特征。 •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18Biblioteka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 1)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 2)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 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 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
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 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
12
相对于广义教育,学校教育的显著特征 在于其专门性、制度性、目的性、计划 性、组织性和持续性。
13
• 1、 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 2、 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 3、 二者的缺陷。 •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
义的)。 •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19
三、教育的形态
•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 的程度)
• 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与20世纪70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 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打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旗帜,认 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 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 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因此,应 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 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人人平等、 自律自助、愉快交往的“非学校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