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布洛芬的用法与用量
![布洛芬的用法与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38ee14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b.png)
布洛芬的用法与用量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一种。
它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减轻炎症。
布洛芬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布洛芬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牙痛、关节痛和肌肉痛等。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用于治疗痛经、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对于一些慢性疼痛病症,如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等,布洛芬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布洛芬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00-400毫克,每4-6小时重复一次,但是每天总剂量不应超过1200毫克。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剂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在使用布洛芬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使用。
然而,布洛芬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存在胃溃疡或胃肠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布洛芬。
此外,长期或过量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头晕、皮疹等。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避免超量使用。
此外,布洛芬还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
例如,与抗凝药物、抗高血压药物和某些心脏病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或影响药物疗效。
因此,如果患者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应在使用布洛芬之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总之,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减轻炎症。
在使用布洛芬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使用。
同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并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布洛芬。
如果在使用布洛芬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布洛芬作用与功效与
![布洛芬作用与功效与](https://img.taocdn.com/s3/m/e100d3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5.png)
布洛芬作用与功效与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类药物。
它主要用于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减轻炎症症状。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合成和释放,从而达到止痛、退热和消炎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洛芬的作用机制、用途、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种药物。
一、布洛芬的作用机制1. 抗炎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途径,减少体内炎症介质的产生。
同时,它还可以减少白细胞的聚集和游出,降低炎症反应。
由于抗炎作用的存在,布洛芬常被用于缓解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疼痛和炎症症状。
2. 止痛作用:布洛芬主要通过中枢和外周两个途径发挥止痛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布洛芬可以影响疼痛传导途径,减少对痛苦刺激的敏感度。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感受。
3. 退热作用:布洛芬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E2(PGE2)合成来发挥退热作用。
在发热过程中,PGE2被释放并作用于视前核和下丘脑,导致体温升高。
布洛芬的抑制作用可以减少PGE2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体温恢复正常。
二、布洛芬的适应症1. 缓解疼痛:布洛芬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包括头痛、牙痛、肌肉疼痛、神经性疼痛、关节炎疼痛等。
它可以快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降低发热:布洛芬可以减轻体温升高引起的不适感,特别是在感冒、流感等发热病情中,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体温水平。
3. 减轻炎症症状:布洛芬可用于缓解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症状。
它的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4. 经期疼痛缓解:布洛芬也被广泛用于缓解经期痛经引起的腹部疼痛和不适感。
它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子宫收缩和疼痛感受,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布洛芬的用药剂量和注意事项1. 用药剂量:布洛芬的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00-400mg,每天3-4次。
布洛芬作用和功效
![布洛芬作用和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7dc020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b.png)
布洛芬作用和功效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处方非甾体抗炎药物,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发热。
它是一种非处方药物,所以人们可以自行购买并使用。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的一种酶,即环氧氢酶酶(COX),该酶参与体内炎症反应和疼痛传导过程。
这使得布洛芬具有非常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具体而言,布洛芬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并能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从而有效地缓解炎症反应。
此外,布洛芬还能够通过抑制疼痛传导的相关物质(如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达到镇痛的作用。
布洛芬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疼痛缓解和发热抑制。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头痛、牙痛、关节炎、肌肉疼痛、喉咙痛、痛经等。
同时,布洛芬还可以用于儿童退烧,一般适用于2岁或以上的儿童。
无论是缓解疼痛还是治疗发热,布洛芬以其快速而有效的作用受到了使用者的广泛欢迎。
相比其他非处方药物(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布洛芬的药效可持续更长时间,因此只需较少的剂量即可达到理想效果。
然而,正如其他药物一样,布洛芬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禁忌症。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如胃灼热、恶心、呕吐、腹痛等)和头晕等。
虽然大多数人使用布洛芬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有些人可能对布洛芬过敏,因此在使用之前应注意个体病史和药物过敏史。
同时,对于有胃溃疡、消化道出血史、肝肾功能不全、哺乳期妇女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布洛芬。
此外,布洛芬也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因为长时间的高剂量使用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胃肠出血和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应严格遵循使用说明,并避免自行增加剂量或使用时间。
总的来说,布洛芬作为一种非处方药物,具有强效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可用于多种疼痛和发热症状的缓解。
然而,尽管方便快捷,购买和使用布洛芬时仍需谨慎,注意个体病史和剂量控制,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的建议。
扑热息痛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扑热息痛对体温的调节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4fd1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5.png)
扑热息痛对体温的调节作用引言:扑热息痛(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减轻炎症。
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家族,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作用。
除了其疼痛和抗炎作用外,布洛芬还具有一定的体温调节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扑热息痛对体温的调节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一、扑热息痛的体温调节机制1.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是一种重要的体温调节物质,它在体内起着调节体温的作用。
扑热息痛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降低体温。
具体来说,扑热息痛主要抑制COX-2,而COX-2在炎症和发热过程中被激活,因此扑热息痛对退烧效果更为显著。
2. 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重要中枢,它接收来自体内外的温度信息,并通过调节体表血管扩张或收缩、出汗或止汗等方式来维持体温平衡。
扑热息痛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中的温度调节中枢,改变体温调节的平衡,从而降低体温。
3. 减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通常伴随着发热,扑热息痛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发热程度。
二、扑热息痛在临床上的应用1. 退烧: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物,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如感冒、流感、中暑等。
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快速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2. 疼痛缓解:扑热息痛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适用于轻至中度的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疼痛症状。
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对炎症的抑制作用,减少疼痛相关物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
3. 抗炎作用:扑热息痛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至中度的炎症反应,如关节炎、肌肉炎、扭伤等。
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三、注意事项及副作用1. 用药剂量:在使用扑热息痛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用药,遵循正确的剂量和用药频率,避免超量使用。
2. 不良反应:扑热息痛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头晕、皮疹等。
布洛芬赖氨酸盐
![布洛芬赖氨酸盐](https://img.taocdn.com/s3/m/70d6c15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6.png)
布洛芬赖氨酸盐
布洛芬赖氨酸盐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在临床治疗疼痛、退烧和消
炎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种药物的成分是布洛芬和赖氨酸盐,下
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布洛芬赖氨酸盐的相关知识。
第一步:布洛芬的作用机制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从
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抗炎、镇痛和退热的效果。
布洛芬对儿
童和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刺激作用较强,因此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第二步:赖氨酸盐的作用
赖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可以通过提高胃肠道内pH值,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达到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
赖氨酸盐的添加使得布洛芬在消化道
内得到缓解,进一步减少了对消化系统的刺激作用,降低了不良反应
的发生率。
第三步:布洛芬赖氨酸盐的适应症
布洛芬赖氨酸盐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程度的疼痛、退烧和消炎。
如关节炎、肌肉疼痛、牙痛、痛经等,也可用于咳嗽、感冒等症的治疗。
此外,在一些术后疼痛的缓解和癌症的综合治疗中,布洛芬赖氨酸盐也
有着一定的应用。
第四步: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布洛芬赖氨酸盐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孕妇
和哺乳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其次,患有肝肾疾病和胃肠道溃疡的患
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最后,注意遵守使用剂量和时间,不可随
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布洛芬赖氨酸盐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具有抗炎、镇痛
和退热的功效,适用于各种程度的疼痛、退烧和消炎。
在使用时,需
要特别注意一些使用注意事项,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布洛芬药物过敏反应
![布洛芬药物过敏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11670d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6.png)
布洛芬药物过敏反应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它具有镇痛、退热、抗炎等功效。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药物过敏反应的存在,布洛芬也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疹、呼吸困难等。
本论文将就布洛芬的药物过敏反应展开讨论,分为以下四个章节。
第一章: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200字左右)布洛芬是一种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和其他炎症介质的合成。
它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痛等疾病,同时还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
布洛芬可口服或者外用,但需遵医嘱使用,并且需要注意剂量。
第二章:布洛芬过敏反应的类型和临床表现(400字左右)布洛芬过敏反应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一型和非特异性。
一型过敏反应是由于布洛芬引发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皮肤疹、荨麻疹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
非特异性过敏反应则是非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例如胃肠道症状、溃疡、出血等。
第三章:布洛芬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200字左右)布洛芬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
对于一型过敏反应,布洛芬通过结合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抗体,促使其释放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引发过敏反应。
而非特异性过敏反应则是由于布洛芬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刺激,引发病症。
第四章:管理布洛芬过敏反应的方法(200字左右)对于疑似布洛芬过敏反应的患者,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过敏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在轻度过敏反应的情况下,可通过停止使用布洛芬来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或吸入氧气等来控制症状。
在处理布洛芬过敏反应时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并尽可能避免再次接触布洛芬。
总结(100字左右)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但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了解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并能够识别和管理布洛芬过敏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论文的阐述,可以加深对布洛芬过敏反应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对布洛芬用药的安全性。
布洛芬的功效与作用
![布洛芬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2e80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f.png)
布洛芬的功效与作用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因其具有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洛芬的功效与作用。
一、布洛芬的起源与发展布洛芬最早由英国的Dr. Stewart Adams在1961年发现,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和风湿痛。
布洛芬是通过其对环氧合酶的抑制作用,阻断了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从而减少了炎症反应的发生。
布洛芬作为一种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和发热,如头痛、牙痛、神经痛、痛经、感冒、关节炎等。
二、布洛芬的药物特性1. 药理学特性:布洛芬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尤其是环氧合酶-2,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进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疼痛、退热和抗炎作用。
2. 药代动力学特性:布洛芬的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
其在体内的半衰期为2-4小时。
在肝脏中主要通过先行代谢,转化为草酸和邻氨基苯丙酸。
布洛芬主要经由肾脏排出,小部分通过胆汁排出。
三、布洛芬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 镇痛作用:布洛芬具有中度至强度的镇痛作用。
其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进而减少痛觉传导和炎症反应。
布洛芬可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牙痛、神经痛、痛经等。
2. 退热作用:布洛芬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降低体温,起到退热作用。
它主要用于感冒、发热等情况下的退热。
3. 抗炎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和其他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它能减轻疼痛、肿胀和红肿等炎症症状,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关节炎、骨折、扭伤等促进炎症的疾病。
4.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布洛芬可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从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并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共同应用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5. 预防妊娠并发症:一些研究表明,布洛芬在妊娠中的使用可能有助于预防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如早产、子痫前期等。
但使用布洛芬在妊娠期间需谨慎,尤其是在孕晚期,因为长期高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胎儿心脏瓣膜的早闭。
布洛芬片的作用和功效
![布洛芬片的作用和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d14e8a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9.png)
布洛芬片的作用和功效
布洛芬片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它
主要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和发热,并具有抗炎作用。
布洛芬片通过抑制特定酶的活性,即环氧酶( COX),来减少
炎症反应和疼痛感知。
它可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此外,布洛芬片还可以降低体温,对于发热引起的不适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布洛芬片不仅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因此,它在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然而,使用布洛芬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不可过量使用。
2. 建议在饭后或饭中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的发生。
3. 对布洛芬片过敏的人以及存在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问题的患者需要避免使用。
4. 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问题、肾脏损伤等副作用。
5.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有高血压、心脏疾病等严重慢性疾病的人需要遵医嘱使用。
总之,布洛芬片是一种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和发热的非处方药。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剂量和禁忌症,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布洛芬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析
![布洛芬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cbe8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d.png)
布洛芬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析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本文将探索该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以此进一步了解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一、布洛芬的药理作用布洛芬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炎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器的兴奋性。
这种抗炎作用对于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疼痛和炎症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镇痛作用:布洛芬通过中枢和周围镇痛机制发挥其镇痛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影响痛觉传导和调控,从而减轻疼痛感。
在周围组织中,布洛芬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
3.退热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作用,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温度,从而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对于感冒、发热等症状,布洛芬可以快速起效,使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4.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布洛芬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黏附,减少血栓的形成。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如心肌梗死、卒中等。
5.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布洛芬可通过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二、布洛芬的临床应用基于上述药理作用,布洛芬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疼痛和发热: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镇痛退热药,可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和发热。
如头痛、牙痛、关节炎疼痛、发热等。
2.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布洛芬可减轻关节炎和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月经痛:布洛芬可通过减少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合成,缓解月经痛和经前症状。
4.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布洛芬可减轻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头痛、咽痛、鼻塞等症状,同时具有退热作用。
5.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布洛芬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减少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布洛芬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布洛芬对炎症的抑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1771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7.png)
布洛芬对炎症的抑制作用引言: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有抗炎、镇痛和退热等作用。
本文将从布洛芬的药理学机制、炎症过程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布洛芬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一、布洛芬的药理学机制布洛芬是一种非选择性的环氧化酶(COX)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COX-1和COX-2酶的活性发挥作用。
COX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前列腺素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
COX-1主要存在于胃黏膜、肾脏和血小板等组织,参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COX-2主要在炎症部位表达,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
布洛芬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目的。
二、炎症过程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包括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等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变化。
炎症反应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类型。
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
慢性炎症则是一种持续性的炎症反应,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年。
三、布洛芬对炎症的抑制作用1. 抗炎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前列腺素是一类具有炎症介质活性的物质,能够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等炎症反应。
布洛芬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2. 镇痛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COX-1和COX-2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前列腺素是一种炎症介质,能够刺激神经末梢敏感性,引起疼痛感受。
布洛芬的镇痛作用可以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来缓解疼痛症状。
3. 退热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E2的合成,从而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发挥退热作用。
前列腺素E2是一种具有退热活性的物质,能够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引起发热。
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
![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fdf0b0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b.png)
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一种。
它被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退烧和消炎。
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一直在不断进展,以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潜在的治疗效果。
布洛芬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疼痛、退烧和消炎。
它能够选择性地抑制COX-2酶,这是一种在炎症过程中产生的酶。
相比于其他NSAIDs,布洛芬的选择性COX-2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这使得它的抗炎效果更为温和,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缓解:布洛芬作为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头痛、牙痛、关节痛等。
临床试验研究了布洛芬在不同类型疼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确定最佳的剂量和用药方式。
2. 关节炎治疗:布洛芬在治疗关节炎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进展。
早期的研究表明,布洛芬可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一些临床试验还研究了布洛芬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 预防心血管疾病:一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布洛芬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关。
然而,最新的临床试验并未明确证实这种关联。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更多的试验来深入了解布洛芬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评估其风险和益处。
4. 抗肿瘤作用:布洛芬在抗肿瘤治疗方面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
一些实验室和动物研究表明,布洛芬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潜力。
然而,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尚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其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布洛芬的药物临床试验进展仍在持续进行中。
研究人员致力于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便更好地指导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作为一种药物,仍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患者在使用之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此外,临床试验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评估,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扑热息痛的药理学特点
![扑热息痛的药理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fb2c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f.png)
扑热息痛的药理学特点扑热息痛(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的一种,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从药理学的角度介绍布洛芬的特点。
一、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布洛芬属于非选择性COX(环氧合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COX-1和COX-2酶的活性来发挥药效。
COX-1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的酶,参与调节生理功能,如维持胃肠道黏膜完整性和血小板聚集等。
COX-2则主要在炎症组织中表达,参与炎症反应和疼痛传导。
布洛芬通过抑制COX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退烧、镇痛和抗炎的作用。
二、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特点布洛芬在体内经过肝脏代谢,主要通过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CYP2C9)进行代谢。
个体差异在布洛芬的代谢速度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药动学研究表明,布洛芬的生物利用度高达80-100%,口服后迅速吸收,血浆浓度峰值出现在1-2小时后。
布洛芬的半衰期约为2-4小时,因此需要多次给药以维持药物在体内的疗效。
三、适应症与临床应用1. 疼痛缓解:布洛芬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炎等。
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感。
2. 退烧:布洛芬可用于退烧,特别是在发热引起的不适症状中。
它通过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水平,减少体温升高的炎症反应。
3. 抗炎消肿:布洛芬可用于治疗炎症相关的疾病,如关节炎、肌肉炎等。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四、用药注意事项1. 剂量选择:布洛芬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00-400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200毫克。
儿童的剂量应根据体重进行调整。
2. 不良反应:布洛芬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等。
长期大剂量使用还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和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应注意剂量和疗程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扑热息痛在控制过敏性反应后的瘙痒中的应用
![扑热息痛在控制过敏性反应后的瘙痒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7b48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d.png)
扑热息痛在控制过敏性反应后的瘙痒中的应用扑热息痛(布洛芬)在控制过敏性反应后的瘙痒中的应用引言:过敏性反应是人体对某些特定物质的异常免疫反应,常表现为瘙痒、皮疹、荨麻疹等症状。
瘙痒作为过敏性反应的典型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扑热息痛(布洛芬)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近年来在控制过敏性反应后的瘙痒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扑热息痛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等方面探讨其在控制过敏性反应后的瘙痒中的应用。
一、扑热息痛的作用机制扑热息痛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酶(COX)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炎症反应、疼痛传导和瘙痒等过程。
扑热息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了炎症反应和瘙痒的发生。
二、扑热息痛在控制过敏性反应后的瘙痒中的应用1. 抗组胺作用:扑热息痛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和受体结合,减少了组胺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瘙痒的发生。
研究表明,扑热息痛能够显著减轻过敏性反应引起的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抗炎作用:扑热息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了炎症反应的发生。
过敏性反应常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发生,扑热息痛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瘙痒症状。
3. 镇痛作用:扑热息痛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瘙痒常伴随着疼痛感觉,扑热息痛的镇痛作用可以减轻瘙痒引起的疼痛感。
4. 免疫调节作用:扑热息痛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过敏性反应引起的瘙痒症状。
研究发现,扑热息痛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少瘙痒的发生。
三、扑热息痛的临床应用扑热息痛在控制过敏性反应后的瘙痒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
常见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敏性皮肤疾病:扑热息痛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症状。
患者可以口服或外用扑热息痛,以减轻瘙痒和炎症反应。
2. 过敏性鼻炎:扑热息痛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瘙痒症状。
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
![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b9585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b.png)
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近年来,关于布洛芬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COX 有 COX-1 和 COX-2 两种同工酶,布洛芬对 COX-2 的抑制作用较强,这使得其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在疼痛治疗方面,布洛芬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对于常见的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布洛芬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特别是在慢性疼痛的管理中,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布洛芬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女性的痛经,布洛芬也能发挥显著的止痛作用。
在发热治疗方面,布洛芬的退热效果可靠且安全性较高。
尤其在儿童发热的治疗中,布洛芬是常用的退热药物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合理使用布洛芬可以迅速降低体温,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
布洛芬在抗炎方面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
例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布洛芬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疾病的进展。
在药物安全性方面,虽然布洛芬总体上安全性较好,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患者。
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合理选择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关于布洛芬的用药剂量,不同的疾病和患者群体可能有所差异。
对于成人,一般建议每次 04 06 克,每日 3 4 次。
儿童则需要根据体重计算剂量。
同时,为了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建议在饭后服用。
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布洛芬。
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给胎儿或婴儿,对其产生潜在影响。
对于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也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布洛芬在手术后镇痛中的作用
![布洛芬在手术后镇痛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0087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f.png)
布洛芬在手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手术后的疼痛是患者面临的一大困扰,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延长康复时间。
为了缓解手术后疼痛,医学界一直在寻找有效的镇痛方法和药物。
布洛芬作为一种非处方药,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后镇痛中,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安全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它通过抑制环氧酶(COX)的活性来发挥药效。
COX是一种关键的酶,参与合成前列腺素和其他炎症介质,而这些物质在炎症反应和疼痛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
布洛芬的抗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COX-2来实现,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
在手术后的镇痛中,布洛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抗炎镇痛作用:手术创伤会引起组织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疼痛。
布洛芬的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组织炎症反应,降低疼痛感受。
研究表明,布洛芬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后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从而减轻疼痛。
2. 中枢镇痛作用:布洛芬还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镇痛作用。
它可以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和处理,减少疼痛感受。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增加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内啡肽的释放,从而加强镇痛效果。
3. 镇静作用:手术后的疼痛不仅会引起身体的不适,还可能导致焦虑和失眠等心理问题。
布洛芬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休息和恢复。
4. 减少并发症:手术后疼痛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抑制、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布洛芬可以有效控制手术后疼痛,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尽管布洛芬在手术后镇痛中具有许多优势,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剂量和用药时间:布洛芬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程度进行调整。
过高的剂量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而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2. 不良反应:布洛芬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出血倾向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3468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5.png)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疼痛、发热和炎症等症状。
本文将深入探讨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镇痛和抗炎作用。
前列腺素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其合成过程中主要需要环氧化酶和前列腺素合酶的参与。
布洛芬能够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症状。
除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布洛芬还可以通过影响疼痛传导途径发挥镇痛作用。
疼痛传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相互作用。
布洛芬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来减轻疼痛感受。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布洛芬能够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减少疼痛中枢的兴奋性;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布洛芬可以干预炎症相关受体的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导致的疼痛。
布洛芬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布洛芬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炎症和疼痛症状。
例如,关节炎、肌肉损伤和头痛等疾病常常伴随疼痛和炎症反应,布洛芬可以发挥镇痛和抗炎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用于缓解月经痛和牙痛等一些周期性或急性的疼痛。
除了作为一种疼痛和抗炎药物,布洛芬还可用于其他临床疾病的治疗。
例如,布洛芬常用于降低发热。
发热是机体对感染或其他疾病的一种炎症反应,布洛芬能够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体温,从而缓解发热症状。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特定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布洛芬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布洛芬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但还是需要注意其潜在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布洛芬可以对胃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导致胃肠道不适,甚至引发溃疡。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需注意适量用药,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此外,布洛芬还可能影响肾功能,特别是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总之,布洛芬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影响疼痛传导途径发挥其作用机制。
布洛芬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策略
![布洛芬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29390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3.png)
布洛芬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策略运动损伤康复是体育训练及医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运动损伤康复中,药物的应用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布洛芬作为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具有镇痛、抗炎和退热的作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布洛芬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策略。
一、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布洛芬是一种非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环氧合酶酶活性,进而减少炎症介质与炎症过程的产生,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此外,布洛芬还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
布洛芬通过这些作用机制,能够缓解运动损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二、布洛芬在急性运动损伤中的应用急性运动损伤的特点是疼痛和炎症反应明显。
针对急性运动损伤,布洛芬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镇痛作用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在急性运动损伤发生后,及时采用布洛芬药物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促进康复。
然而,应用布洛芬治疗急性运动损伤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的控制,以防止药物滥用和产生不良反应。
三、布洛芬在慢性运动损伤中的应用慢性运动损伤康复是一个长期耐力的过程,其中疼痛和炎症反应可能会长时间存在。
在慢性运动损伤的康复中,布洛芬的应用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康复。
但是,慢性运动损伤康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相对较轻,药物使用的剂量和时间需要谨慎控制,以免引起滥用和产生不必要的药物依赖。
四、布洛芬在运动损伤手术后的应用运动损伤手术后恢复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此时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和康复治疗。
布洛芬在运动损伤手术后的应用策略主要是针对手术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通过适当使用布洛芬药物,可以缓解手术后的疼痛,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康复。
然而,由于手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布洛芬使用的剂量和时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布洛芬的注意事项在运动损伤康复中应用布洛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布洛芬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滥用和产生不适应;2. 对于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药物过敏的情况,应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3. 布洛芬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肾功能异常等,应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4. 布洛芬不适宜长期大剂量使用,以免引起依赖和产生更严重的不适反应。
布洛芬要点解析
![布洛芬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58e2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f.png)
布洛芬要点解析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也是一种非甾体消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缩写为NSAID)。
布洛芬具有镇痛、退烧和消炎的功效,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和发热,例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经期疼痛和肌肉痛等。
本文将以布洛芬为主题,对其使用、作用机制、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药物。
一、布洛芬的使用方法1. 口服:布洛芬通常以片剂或胶囊剂的形式供应,建议在饭后服用,可有效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2. 遵医嘱:在使用布洛芬或其他药物之前,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并准确遵守药物剂量和用法说明。
二、布洛芬的作用机制1. 镇痛作用:布洛芬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疼痛激素的产生,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2. 退烧作用:布洛芬通过作用于脑垂体,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减少脑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帮助降低体温。
3. 抗炎作用:布洛芬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过程中的组织损伤和疼痛。
三、布洛芬的副作用1. 胃肠道反应:布洛芬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尤其对胃溃疡患者风险更大。
2. 肾脏问题: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布洛芬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尤其是对于已经存在肾病的患者更加危险。
3. 过敏反应:某些个体可能对布洛芬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4. 心血管影响:布洛芬可能增加心脏血栓形成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
四、布洛芬的注意事项1. 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妇女、存在对布洛芬过敏史的患者和曾经发生过哮喘、鼻炎、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
2. 剂量限制:严格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不要超过推荐剂量或使用时长。
3. 注意肝肾功能:布洛芬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产生负担,因此有肝脏或肾脏疾病的患者应该特别小心使用。
4. 个体差异:布洛芬对每个人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了解自己对药物的反应情况,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学生:王敏,西南大学药学院指导老师:陈力,西南大学药学院摘要: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其在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稍逊于乙酰水杨酸和保泰松,但是布洛芬是临床应用中是安全有效的退热药,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唯一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是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
【11高热时其退热效果比同剂量的扑热息痛更明显,且退热时间较长;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强约30倍,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作用更持久,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易耐受。
本综述将对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作出仔细的阐述。
⑵关键词:布洛芬解热镇痛作用机制临床研究Abstract : Ibuprofe n hasan ti-in flammatory, an algesic, an tipyretic effect.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 ntof rheumatic arthr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oste oarthritis,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neuritis. Its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sm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slightly in ferior to acetyl salicylic acid and phe ny Ibutaz on e,but Blove n is the cli ni cal applicati 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an tipyretic, is who,the Un itedStates FDA only recomme ndedcomm on childre n an tipyretic, is recog ni zed as the preferred an ti-in flammatory drugs in childre n. High fever,a ntipyretic effect tha n the same dose of acetam in ophe n is more obvious, an dthe cooli ng time is Ion ger; an algesic effect is about 30 times stron ger tha naspiri n, acetam in ophe n and aspiri n are similar but more last ing effect, and the adverse reacti on of gastr oin testi nal tract is light, easy tolerance. This review willaction mecha nism and cli ni cal research of Blove n make a careful expositi on.Keywords: Ibuprofe n , an tipyretic effect , mecha ni sm, cli ni cal research作用机制:人们最初认为,布洛芬的S( + )结构抑制COX - 2 。
R (-)异构体可以转化成S ( + )结构,但也可以直接抑制白细胞的活化和聚集并减少白三烯B4 (白细胞趋化因子和激活因子)的生成。
经水解作用形成羟基和羧基,两个异构体代谢成乙酰葡萄糖醛酸甙。
R(-)异构体的活性形式,布洛芬S( + )辅酶A也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这种代谢路线可能导致混合甘油三酸酯的形成。
除了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外,布洛芬的其它作用也可能有助于它的抗炎特性,包括减少炎症前细胞因子的产生,如白细胞介素1 B、肿瘤坏死因子a、氮氧化物和白细胞来源的白三烯B4 ,还可能对氧自由基的产生及通过核因子通道(NF) K B的信号转导有抑制作用。
作为止痛药,布洛芬是安全有效的。
同时与特异性COX - 2抑制剂相比,其优点是所需要的总花费较少。
一些止痛药包括布洛芬和扑热息痛,通过对血清素激活通路和肾上腺素通路的刺激作用,在背角水【3】平调节疼痛反应。
布洛芬治疗痛风是通过消炎、镇痛、并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
治疗痛经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使子宫内压力下降、宫缩减少。
此外布洛芬还对胃肾组织原型生理性环氧酶OX1有抑制作用,所以服用本品后可出现胃酸分泌增多,胃粘液分泌减少胃食管张力降低肾血管流量减少等症状。
⑷布洛芬通过使患者牙周组织内的白三烯和前列腺素E2的释放量,使牙炎症扩散加重得到缓解,降低牙槽骨的吸收,从而可以控制并积【5】极治疗牙周炎。
临床应用:一、镇痛抗炎方面的临床应用1、镇痛方面:布洛芬的镇痛效果不及吗啡哌替啶,杜冷丁类镇痛药对创伤性剧痛内脏平滑肌绞痛均无效,但对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痛经等慢性钝痛均有良好效果,且毒性低无成瘾性,故应用广泛。
2、风湿类风湿炎方面:布洛芬对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引起的疼痛效果较为理想。
对病程短、症状轻中度的病例布洛芬疗效甚佳,其在抑制疼痛的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晨僵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但对于病程长症状严重的病例疗效相对较低,尤其对某些类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晚期诸多关节已出现畸形及关节间隙明显变窄者疗效较差。
布洛芬对于由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肌劳损,肌肉筋膜炎及坐骨神经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颈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肌肉筋膜炎、韧带炎等原因引起的颈肩痛、肩周炎疗效良好。
但是对于神经压迫所造成的疼痛疗效不甚理想。
【4】3、牙周炎方面:在牙周局部清理后注入布洛芬缓释凝胶,布洛芬通过增加患者牙周组织内白三烯和前列腺素E2的释放,使得牙周炎症病症得到缓解,降低牙槽骨的吸收。
54、布洛芬与抗组胺药组合布洛芬法莫替丁片在缓解疼痛的同时还可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美国惠氏公司开发的布洛芬盐酸苯海拉明液体胶囊,用于缓解轻度和中度疼痛以及因疼痛引起的失眠。
【6】二、小儿用药方面的应用1、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布洛芬的解热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区前列腺素E生成而实现的,同时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的“致冷原”。
布洛芬起效快,1 h后体温明显下降,持续8 h 退热;还具有抗感染作用,可使机体的炎性反应和抗炎性反应取得平衡,体温恢复正常,且不良反应少。
【7】并且据最新研究表明布洛芬的栓剂对治疗高热患儿效果更佳。
⑻2、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方面:动脉导管未闭(P DA) 是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类型。
早产儿动脉导管常不能关闭,或功能性关闭后又重新开放,PDA早产儿更易发生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治疗P D A可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国内用布洛芬口服治疗P D A早产儿取得较好疗效。
【引3、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由低温、感染、饥饿和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低体温,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水肿,重者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
孙金枝证实,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少。
哈娜等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在不同时辰给予布洛芬,体温和血药浓度均存在昼夜节律的差异。
【10】4、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惊厥的应用: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类由轮状病毒(r o t a v i r u s )引起的急性消化系统传染病,多见于小儿,起病急骤,会引起持续高热并导致惊厥。
因此,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维持液体平衡、控制惊厥的发生。
作者采用口服清热止惊汤联合布洛芬混合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惊厥,取得了较好效果。
【11】5、小儿高热惊厥方面的作用: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其病因较为复杂,主要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患儿的脑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表现出全身性的或者局部性的肌群抽搐或者呈强直性症状,通常并发意识障碍或者感染病症,若是诊治不及时,引发脑损害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布洛芬是一种能够镇痛、抗炎以及解热的药物。
地西泮是一种能够镇静、抗惊厥、抗焦虑、抗癫痫、催眠和松弛中枢性肌肉的药物。
联合使用布洛芬和地西泮,对小儿高热惊厥有较显著的疗效。
【12】常规治疗联合直肠给药布洛芬与安定混合液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具有较好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注射的治疗效果。
【13】三、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1、痛经:布洛芬在很早就应用于痛经的治疗。
在1 9 8 5 年美国的一项研究里,共5 7位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布洛芬(1 2 0 0 m g /天)和萘普生(5 0 0 m g /天)治疗,共I周,结果表明,布洛芬组8 0 %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或完全的缓解。
所有患者的平均疼痛缓解得分这个指标上,布洛芬组明显好于萘普生(P <0.0 5 )]。
【4】2、治疗节育器致经量增多:选取因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现月I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腰骶部疼痛等症状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布洛芬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布洛芬组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口服布洛芬每次200mg,每天3 次;对照组给予安络血每次5mg,每天3次,连续5天为1个疗程.共用药3个疗程.观察经量、经期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详细记录.结果布洛芬组总有效率为100%(x 2=30.7,P<0.01).经观察表明,布洛芬应用于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骶部疼痛效果明显,治愈率高。
【⑷结束语:布洛芬兼有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的疗效,而且毒性低,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
由于良好的个体对局部麻醉药的耐受性有很大差别,当应用小剂量局部麻醉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许多国家相继批准将其由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故成为最早突破1 0亿美元的解热镇痛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2】张娇.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38期【3】中国医学论坛报,2005/01/13【4】郝秀荣.布洛芬的临床应用,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22期【5】沈丽.俞建德.王岚.右旋布洛芬栓塞肛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现代实用医学2010/12第22卷第12期【6】张玉洁.罗永煌.张贺.布洛芬复方制剂的研究概况,论著【7】张娇.布洛分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报告2010年第19卷第5期【8】李艳霞,贺新萍,布洛芬栓塞肛治疗高热患儿,临床医学,2013年10月5日第22卷1 期【9】布洛芬的临床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0年第16期【10】雷琪.王莉艳.田蜜.布洛芬的临床应用进展,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10年第9期【11】马春明,口服清热止惊汤加布洛芬混合液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惊厥效果观察,浙江临床医学2013年8月第15卷第8期【12】仲美凤,范玉金,汪桂荣,朱科研,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直肠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吉林医学2013年3月第34卷第7期【13】刘保华,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处理办法分析,医学检验,2013年06月26日【14】贾晓青,布洛芬治疗宫内节育器致经量增多的临床观察,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年10日21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