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当拓展教学空间
初中历史学习的学科拓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的学科拓展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习的学科拓展历史作为一门探究人类社会演变和发展的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既是对过去知识的巩固,也是对未来深入学习的历史基础。
本文从学科拓展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学科拓展的必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拓展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拓宽知识视野:历史学科拓展教学可以超越教材的局限,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放在更广阔的知识视野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培养思维能力:通过跨学科的拓展,如将历史与地理、文学、艺术等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人文素养:历史学科拓展教学中融入的人文元素,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理解,提高其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科拓展的实践策略为了实现初中历史学习的学科拓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整合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和整合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课外读物、网络资源、博物馆和历史遗址等。
通过多元化资源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计探究性活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历史人物角色扮演、历史事件辩论赛、历史题材剧本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 引入跨学科教学将历史与其他学科如文学、艺术、地理等进行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多维度的知识体系,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等,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和形象的历史学习环境。
5. 加强史料教学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解读史料,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历史思维。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外拓展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外拓展活动课外拓展活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之外进行的,能够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的活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设计课外拓展活动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本文将以“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外拓展活动”为题,探讨如何利用课外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
一、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是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场所。
通过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实物展示的历史文物,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参观前,教师可以提前培养学生对展览的兴趣,让学生提前了解展览主题和相关知识。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读展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
参观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览心得的分享交流,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历史实地考察历史实地考察是课外拓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历史地点的氛围和历史背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历史遗迹、名胜古迹、纪念馆等地,进行参观和实地探究。
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观察、调查、记录相关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考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
三、历史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历史文化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历史文化体验活动,例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乐器演奏、古代服饰试穿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历史文化氛围,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独特之处。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活动背后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还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历史知识竞赛历史知识竞赛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方式。
创新模式,拓展空间,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
创新模式,拓展空间,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摘要:在初中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历史教学改革相对就要薄弱一点,部分历史教师还是抱着老一套教学理念,对于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实不够深入,影响了历史教学成效的提升。
本文针对此问题,作出相关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成效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成效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历史教学工作实际,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努力提升历史教学成效。
一、将情感因素融入教学,有效激发历史学习热情初中生已经具有了较为独立的思想与人格,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情感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历史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尊重所有学生在学生的眼中,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味地以成绩作为看待学生的唯一标准,在客观上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这对提高历史教学成效极为不利。
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无论是成绩优秀还是后进的学生,都应坚持一视同仁,不歧视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在班级教学中倡导民主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为教学活动深入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2.关爱后进学生历史教学中,后进生群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教师不应该歧视学生,而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帮助后进生寻找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给予针对性指导,同时倡导班级优秀生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帮学活动,提高后进生历史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3.激励引导学生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教学成效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信心,发掘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进步,多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多感受成功的乐趣,从内心增加对历史学习的激情,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外拓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外拓展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外拓展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这一目标。
因此,课外拓展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成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外拓展。
二、课外拓展的内涵与价值1.课外拓展的内涵课外拓展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历史学习活动。
它包括参观历史遗址、开展历史主题班会、组织历史知识竞赛等。
课外拓展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2.课外拓展的价值(1)激发学生兴趣:课外拓展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历史思维:通过课外拓展,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历史实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增强历史意识:课外拓展使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了解历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
(4)提高文化素养:课外拓展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三、课外拓展的主要内容1.历史人物专题:介绍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及其思想精神。
2.历史事件专题:深入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3.历史文化遗产:介绍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4.历史地理知识:结合地理学科,讲述历史地理变迁、地域文化特色等。
5.历史文献阅读:选取经典历史文献,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历史素养。
四、课外拓展的实施策略1.教师引导:教师在课外拓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确保拓展活动的质量。
2.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拓展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在历史课外拓展中的重要作用。
4.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的历史资源,提高课外拓展的效果。
5.评价与反馈:对课外拓展活动进行评价与反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拓展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拓展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拓展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历史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我们需要对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进行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拓展课程目标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拓展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历史问题时能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3.增进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现实问题。
二、拓展课程内容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拓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文化:介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感受历史的生动与鲜活。
2.历史学科方法:教授历史研究方法,如史料分析、历史比较、历史解读等,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3.历史与社会: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社会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4.历史与自然:探讨历史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
三、拓展课程实施策略为了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拓展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实施策略:1.情境创设: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
2.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提出历史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活动:开展丰富的历史实践活动,如历史剧表演、历史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
5.多元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拓展课程评价与反馈为了确保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拓展的实施效果,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初中历史教师的知识更新与学科拓展
初中历史教师的知识更新与学科拓展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扮演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角色。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了解最新的历史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深度的历史教育。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学科拓展进行探讨。
一、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是了解历史学科最新动态和交流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定期参加学术研讨会,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和演讲,深入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
同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学科视野,增强学科素养。
二、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是了解历史学科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定期阅读相关的学术专著和教材,及时获取学科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
此外,还可以订阅历史学科的专业期刊,关注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对历史学科的把握能力。
三、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遗址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遗址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历史博物馆和遗址参观,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深入和直观的认识。
同时,初中历史教师自己也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遗址,了解更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增强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
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遗址,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参加专业培训和研修班参加专业培训和研修班是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参加由教育部门、学校或相关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和研修班,学习最新的历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互动和交流,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寻求解决方案。
参加专业培训和研修班,可以帮助初中历史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知识拓展活动案例
历史知识拓展活动案例【案例名称】历史知识拓展活动——“历史之旅”穿越时空的穿越者一、活动背景初中历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认识人类文明成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历史知识拓展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目标1.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4.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三、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主题为“历史之旅”,旨在通过一系列穿越时空的穿越者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2.制定活动方案:根据主题,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任务分工等。
3.准备相关材料: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素材,制作成PPT或多媒体课件。
4.确定活动形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每组5-6人,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课堂讨论等形式完成任务。
四、活动实施1.分组与任务分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
各小组的任务包括搜集某一历史时期的资料、制作PPT或多媒体课件,并进行课堂展示。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古迹遗址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
3.资料搜集: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与所选历史时期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
同时,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
4.课堂展示: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所搜集的资料,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教师和其他小组可提出问题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展示内容。
5.评价与反馈: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资料搜集的准确性、讲解的逻辑性、团队协作等方面。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改进。
五、活动拓展1.延伸课堂:组织学生参观其他历史文化场所,如名人故居、古村落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初中历史教学课外拓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课外拓展第一篇范文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历史教学课外拓展作为一种重要教育手段,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与实践,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课外拓展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历史认同感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可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运用历史故事、人物、文物等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提高历史认同感。
二、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历史视野1.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拓宽历史视野。
2.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乡土历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感。
3.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获取更多历史信息,提高历史素养。
三、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形成全面的历史观。
2.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比较研究,如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强化历史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1.组织历史实践活动,如历史主题班会、历史讲座、历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提高历史实践能力。
2.结合时事,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回顾历史,珍爱和平。
五、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历史学习资源。
如针对历史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深入研究的历史课题,激发其探究兴趣;对于历史基础较弱的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其历史素养。
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思考
知识文库 第22期138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思考沈孝俭目前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取向是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其定义为:根据本校的办学目标或教育哲学,在校教师评测本校学生的需求,以与他人合作或独自作为路径,应用新编、选择教学材料,或设置学习活动的方法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并建立内部评价体系的专业活动。
当下我国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还存在较多难题,特别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部分。
文本主要从注重教学理念与目标、强化课程系统并坚持课程美感、利用教育资源解决问题以及完善评价体系并接受学生反馈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1 注重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理念与目标是拓展课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拓展学科体系,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延申课堂,提高教师研修能力,打造专家型教师。
根据历史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师需要合理设置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目标。
例如关于“开元盛世”(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单第3课。
)一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唐代的第一大城市西安充满了好奇。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以及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目标明确关于开展古都西安历史校本课堂活动,可明确教学目标为:一、通过古都西安的课堂拓展,巩固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文化情况;二、通过古都西安的课堂拓展,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三、通过古都西安政治转变的课堂拓展,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如此明确初中“开元盛世”校本活动古都西安的教学目标,为设计教学步骤、环节、情景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强化课程系统,坚持课程美感顺利开展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基础包括逻辑的课程体系,并且坚持原课文内容的美感。
较好的课程系统与坚持课程美感,有利于增添学生对历史原课程内容的兴趣,甚至是情感;培养学生客观审美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成长。
初中历史课程拓展跨学科视野(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程拓展跨学科视野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使命,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跨学科视野的关键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
第一篇范文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将学生从单纯的记忆历史事实引向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跨学科的思考。
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帮助他们建立起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导入方式,如图片、视频、故事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授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首先展示一些战争时期的图片或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那个特殊时代的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历史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例如,在教授“抗日战争”这一课题时,教师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去探讨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拓展他们的跨学科视野。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历史教师可以采用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授“抗日战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战争中的某个问题,如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战争对文化的影响等。
然后,各小组可以进行汇报交流,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跨学科视野。
最后,在教学评价上,历史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
例如,在评价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学习成果时,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和汇报的质量等多方面因素。
初中历史教学思路拓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思路拓展第一篇范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而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而言,历史课程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扇通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光之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穿越这扇门,让他们在历史的海洋中遨游,体会历史的厚重与鲜活,进而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探索欲望。
1. 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
它不仅包括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感受历史的连续性,认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内容的选取基于上述目标,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历史事件的深度与广度,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事件进行详细讲解。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
3. 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历史课堂上有其局限性,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我们应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4.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察,忽视了历史素养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要有对知识的考察,也要有对历史思维能力、价值观的考察,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教师素养的提升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更要有一颗热爱历史、热爱教育的心。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历史的世界。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教学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具有无限可能的工作。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我们的学生打开那扇通往历史与未来的时光之门,引领他们在历史的海洋中遨游,体会历史的厚重与鲜活,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探索欲望。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
初中历史课程拓展视野范文
初中历史课程拓展视野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课程拓展视野教育是塑造未来的关键,而历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民族认同和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课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迪。
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有助于他们形成全面、客观、理性的历史观,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1.时空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地域分布,形成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
2.多元视角:引导学生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中,认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3.历史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人文素养:通过历史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5.国际视野:关注世界历史发展,了解国际格局演变,培养学生从全球视角看待中国历史发展。
6.优化课程内容:整合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充实历史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综合性。
7.丰富教学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历史事件模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历史情境。
9.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参观博物馆等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10.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历史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历史素养和教育创新能力。
三、初中历史课程拓展视野的实践案例1.案例一:以“中国古代文化史”为主题,开展跨学科教学,将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案例二:通过模拟“抗日战争”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案例三: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讲解世界历史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格局演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初中历史课程拓展视野,是对历史教育内涵的深化和拓展。
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开展课外活动和强化师资培训等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他们具有国际视野的历史观。
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外拓展与实践活动
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外拓展与实践活动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不仅仅要在课堂上教授历史知识,还应该积极参与课外拓展与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开展课外拓展与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历史学习体验。
一、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是初中历史教师不可或缺的拓展资源。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进行参观,了解文物和实物,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
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各地的历史遗迹,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通过实地参观,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二、组织历史研究与讨论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历史研究与讨论活动。
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比如地理、文学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和讨论,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历史。
三、开展历史主题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历史主题活动。
比如,可以组织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模拟历史事件或历史决策过程,增强他们的历史体验和情感认同。
此外,还可以举办历史文化节、历史讲座等活动,邀请历史专家、学者或历史爱好者给学生们讲授有关历史的知识和故事,拓宽学生们的历史视野。
四、组织历史影视欣赏活动通过观看历史影视作品,学生们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历史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组织影视欣赏活动,选择一些具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电影或纪录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学生们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培养对历史的审美和批判思维能力。
五、开展历史游学活动历史游学是一种融合了旅游和学习的活动形式。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历史游学活动,亲身感受历史名城的风貌和文化底蕴。
初中历史教学资源开拓(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资源开拓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资源开拓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在寻求新的突破。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的开拓。
1. 挖掘教材内涵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初中历史教材涵盖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传记、文化成就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
2. 利用网络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我们可以从历史网站、学术论坛、在线博物馆等渠道获取资源,如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视频等,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其他历史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共享教学资源。
3. 整合地方历史资源我国历史悠久,各地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如地方史志、名人故居、历史遗址等。
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教学,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引入历史故事和人物历史故事和人物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穿插讲述历史故事,介绍历史人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辛亥革命时,可以讲述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驱的事迹,使学生更加关注这一历史事件。
5. 创设历史情境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体验历史人物的生活,感受历史事件的氛围。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抗战戏表演,让学生深刻体会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
6. 开展历史主题活动组织历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
例如,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演讲比赛、历史题材的绘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7. 融入跨学科教学历史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教育与国际视野拓展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教育与国际视野拓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视野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历史教育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一、培养跨文化理解历史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国家、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通过比较不同文明之间的异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内涵,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尊重意识。
二、关注全球问题历史教学不仅应关注本国历史,还应关注全球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保护等。
通过分析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对全球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共同命运,增强全球意识和国际责任感。
三、拓展历史教学空间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和教室,这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历史教师需要拓展历史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样重要。
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和评价,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力。
在讨论和辩论中,学生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增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批判性思维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和观点,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五、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历史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国际视野拓展。
因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国际视野。
寻求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空间的有效途径
寻求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空间的有效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试教育思想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当今的课堂教学。
面对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大环境,学校教育仍存在与时代相脱节的状况,这导致其与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素质教育的定位相去甚远。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构筑历史大课堂,拓展教学空间的教育思路。
中学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体系。
一、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时常感到学习单调乏味,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实现现代化成为了可能。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以下诸多优点: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对图像、动画、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进行处理,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和讲解生动化、形象化。
打破了历史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增强了学生的亲切感和真实感,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2,资源共享的特征。
历史知识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很难孤立地把它分割开。
教师通过整合网络教学资源,补充课本没有的材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形成了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
3,人机互动。
学生在网上查找学习资料、做练习,不仅增进了对知识的了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历史教学与各学科相融合,拓展教学空间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
历史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达到了学科间的知识整合。
利用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关联来提高历史教学资源的效益。
比如历史教材中的诗歌、成语、童谣等都与语文课相关,体现了文史不分家,历史反映了各个朝代的政治思想和其在当时社会的局限性、优越性。
要让学生学会用政治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课外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广度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课外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广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课外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广度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在中学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完全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因此,合理运用课外拓展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广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课外拓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广度。
一、利用历史博物馆参观活动历史博物馆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物和实物,通过参观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历史博物馆,通过观看展品、参加解说讲座等方式,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在参观之后写一份观展心得,通过这种方式巩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二、组织历史文化考察活动除了博物馆参观,教师还可以组织历史文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走进历史地点、名胜古迹。
例如,前往名人故居、古遗址、革命纪念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同时,考察活动也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前往古村落、古建筑群等进行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
三、开展历史文化讲座和讨论会教师可以邀请专业历史学者或者人文学科教师来学校进行历史文化讲座和讨论会,向学生介绍历史的研究方法、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相关知识等。
讲座和讨论会的形式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学生也可以自己主持一些相关的讲座或者座谈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参与历史研究项目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历史研究项目,例如学术调研、文献整理等。
通过自己亲自参与历史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知识背后的研究过程和思维方式。
此外,学生还可以进行一些小型历史研究报告的撰写,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广度和研究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历史学习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资源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课程拓展历史视野
初中历史课程拓展历史视野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重要性历史课程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对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主要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对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的准确记忆。
2.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3.保持对历史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时间轴学习法:通过制作时间轴,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
2.联想记忆法: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其他学科知识点进行联想,增强记忆效果。
3.讨论学习法:与同学进行历史话题的讨论,激发思考,提高理解力。
中考备考技巧1.重点掌握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尤其是历年中考的高频考点。
2.做历年真题,熟悉中考题型和出题规律。
3.及时复习,查漏补缺。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多样化学习资源:利用图书、网络、纪录片等多种资源,丰富学习渠道。
2.参与实践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定期自我检测:通过自测,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希望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能够更好地拓展历史视野,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篇范文:以具体例题为示范教学方法以初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道题目为例,题目为:“比较秦始皇统一六国和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和影响。
”教学方法简介: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在例题教学中的应用: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通过引入历史背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查找资料,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一措施和影响。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4.成果展示: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拓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拓展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及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的拓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拓展初中历史教学课程。
1. 引入跨学科教学历史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历史学科本身,而应该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时,可以结合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全貌。
此外,还可以引入地理、政治、经济等学科的知识,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历史故事、典故、人物传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生动形象,体验到历史的魅力。
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 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历史素养不仅包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的评价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他们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历史书籍、论文,参加历史讲座、研讨会等,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4. 强化历史价值观的塑造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递历史知识,更是要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要在教学中强调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使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关爱集体、尊敬英雄的良好品质。
5.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历史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
例如,组织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历史剧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遗址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历史兴趣。
初中历史学习的学科拓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学习的学科拓展第一篇范文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历史学科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忆和复述,而是要通过深入的学科拓展,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和把握历史。
初中历史学习的学科拓展,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方法和观念,对历史事物进行认识、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学科拓展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历史思维能力:1.时序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相互联系。
2.比较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现象之间的异同,提高对历史规律的认识。
3.分析思维: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
4.批判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文化素养的提升历史学科拓展活动应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历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以及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2.弘扬革命文化: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创新精神的培育创新精神是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品质,学科拓展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
1.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发现历史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2.创新能力:通过历史课题研究、历史剧创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
3.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将历史创新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科拓展活动的实施为了实现初中历史学习的学科拓展,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1.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当拓展教学空间-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当拓展教学空间
倪利利
(通州区育才中学,江苏南通226300)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应当在教学空间拓展上下功夫,应当发挥信息媒体的补充功能,开展专题活动、兴趣活动、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空间;拓展研究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学空间的拓展程度与教学成效息息相关。
广大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这一方面的专题研究,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课堂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深化理解
历史课堂不能简单定义为知识点的灌输过程,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特点,在一些重点难点的突破过程中,可以设置专题活动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实际成效。
例如在《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科举制之利弊”这一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众所周知,完全以应试为目的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某一段时期一度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整个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但是科举制在其创立之初有着鲜明的进步意义。
因此对科举制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其创立之初实现了贤能选才、不拘一格用人多方面的显著意义,在当时而言是一次巨大的创新与变革,为什么科举制到了后期反而制约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因为其没有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导致与科技发展、与世界发展脱节。
这样的专题研究活动,既帮助学生正确
理解了科举制创立的积极意义和促进功能,同时对科举制后期发展的消极因素具有了深刻的理解,使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客观,有效提升了辩证思维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趣味性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程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密切相关。
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教材中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以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趣味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在将多媒体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时,要体现科学精炼高效原则。
科学是指所选择的内容与教材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观点相悖的情况;高效是指要高度浓缩演示的信息量,使多媒体演示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另外,在演示的频率上也要下功夫,保证整个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不喧宾夺主。
例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中,笔者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播放了两段三十秒的视频短片,分别演示了红军过草地、翻雪山等艰难险阻的场景,学生通过视频演示对红军长征的艰难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配合教材的描述讲解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图文并茂的感知印象,课堂氛围得到了有效活跃,而且教学理解的效果也更加深刻。
由此可见,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三、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拓展研究活动
在历史课堂上,许多学生对一些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45分钟的课堂体现了精练原则,无法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时间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此,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这些兴趣爱好在课外开展研究,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港澳过去、现在与未来讨论的比较热烈,而且也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为了满足学生这一方面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了
更好地强化正确理念的引导,笔者在课后举行了“港澳昨天、今天与明天”为专题的研究活动,学生分组搜集香港、澳门的历史以及港澳问题的由来,在97、99回归之后港澳发展的状况,通过这样的资料搜集让学生对港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是由于清政府腐朽无能导致的,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和国际政治地位为背景,顺利收回了港澳,这也是体现我国不断强大的一个缩影。
在这样的分析过程中,笔者有效强化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针对港澳现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港澳发展的欣欣向荣的状况以及良好的态势,和学生共同展望港澳美好的明天。
这样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了港澳问题的由来,又明晰了港澳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对当前以英国为首的一些国外敌对势力,不断渗透试图扰乱香港发展的谬论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坚决抵制,研究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知识,提高了思维分析能力,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四、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组织实践调查
历史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知古论今,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能够对照生活进行理解,运用所学的内容去感知生活、了解生活。
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分析与研究能力,例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实践的成功性,专门组织开展了“我眼中的生活”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分别从自己家庭生活条件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以及公共基础实施建设的变化三个角度,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每组自主确定一个专题进行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从家庭生活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感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较为显著的是住房条
件、交通条件、通讯工具、家庭存款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则搜集到了不同时期、不同年份经济总量的数据,包括社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等,以数字形象体现了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老照片、新照片的形式搜集到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这对提高学生感悟效果帮助非常明显。
经过这样的社会实践调查,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有了较为直观的感知,而且以实践成果验证了理论的科学性,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拓展空间非常必要也很重要,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空间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更好地推动历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红旗.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艺术[J].品牌(理论月刊),2011(01)
[2]李忠海.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J].中外企业家,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