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获奖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道士塔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培养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教学重点:
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深沉的民族情感
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深沉的民族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板书设计:
道士塔
余秋雨
王道士
恨中国官员清政府(腐败、无能)
欧美学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播放《月牙泉》歌曲并展示图片)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刚才一起欣赏了神秘美妙的月牙泉,听到的却是略带伤感的旋律。月牙泉她为什么忧伤?
——由于过度开采以致面积越来越小。
大家想挽留她美丽的身影吗?
——想!
我想提醒大家去看月牙泉的话,不要错过在敦煌城南的另外一处古迹,它代表了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它会让我们的心底涌起难以言说的痛,它就是莫高窟。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秋雨先生走进他的《道士塔》,一同感受一同触摸那份痛!
二、明确目标:(投影展示)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
2、培养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三、走进敦煌
浏览全文,找出文章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
——“我”和道士王圆箓
两人分别是哪个时代的人?是什么让他们有了联系?
——一个是清末年间的道士,一个是当代作家。是敦煌,是莫高窟,是道士塔让两个看似无关的人有了联系。就让我们去敦煌走一走!(展示敦煌图片)我们极不情愿地结束这次“敦煌之旅”。在这次短暂地旅程中你们记住了什
么?
——莫高窟绚丽
——莫高窟博大精深
——莫高窟非常宏伟
四、走近余秋雨
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一九四六年出生在浙江余姚。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着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是目前全球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作家.
余秋雨刷新了散文叙述的一般模式。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以记叙生动感人的史料、掌故做基础,运用具有学者气度的表达方式,对人类文明特别是民族文化进行,文章意蕴深隽、语言雅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投影展示)本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繁华的都市,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苏生的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面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感叹。于是诞生了一部部文学经典——主要作品: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秋雨散文》《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借我一生》(投影展示)
五、走进民族与时代的悲剧
1.敦煌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敦煌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敦煌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
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让我们走进那个时代,先来看一组数据和图片吧!(展示图片: 敦煌遗书与纸卷画约有4.77万件,主要分藏在英、法、俄、日、美、丹、韩、中等8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三在国外,中国现仅存2万多件。)
指名一学生读出这组数据,读完这串鲜红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痛心,苦闷
(展示图片:中国文物现在在大英博物馆,敦煌石窟的破坏情况)
的确这是一串让我们辛酸和耻辱的数据和图片,我们好想伸出手去抚摸这些经卷,想拽住他们运走经卷的马车。祖国文化的每一部分都具有令人羡慕之美。可如今她遍体鳞伤,血迹斑斑。于是余秋雨说“我好恨!”
2.看了以上这些资料,你们在恨谁呢?
——王道士、中国官员、欧美学者
3、说起王道士要先从塔说起,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僧人圆寂塔)
僧人圆寂塔是那个宗教的说法?(佛教)那就是说,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
(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并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见他来封存的。)
塔的主人是谁?(王圆篆)他的身份是什么?(农民——道士——不幸当了莫高窟的家)
让一个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吗?现在我们就来小组浏览文章
的第二、三部分,让自己来叙一叙,在中国二十世纪初年,在敦煌,发生过怎样一段历史,有过怎样的故事,这个不懂得佛教的道士,对我们的莫高窟做了些什么?
A、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
B、砸碎塑雕(第二节第4段)
C、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
D、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4.读读王道士粉刷毁坏雕塑时的动作和表情的句子。这些动作和表情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
——无知、愚昧、幼稚、愚昧、卖国、无知、小丑、罪人、走运、受害者5.来看看令人发指的王道士
(展示王道士图:卑微渺小)
千年文化的葬送应该归结于他吗?对他余秋雨是怎样评价的?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应该是他的错。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由他掌管莫高窟是一种悲哀,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是时代的错误。
6.既然他是小丑,在这出悲剧中,真正饰演主角的是谁呢?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的两类人。
——欧美学者不远千里来到中国,认真虔诚的态度
——中国官员沉迷在缕缕清香中,陶醉在满汉全席间,奢靡腐朽的生活。
(图片展示:斯坦因、伯希和)
欧美艺术家对东方艺术的歆羡,恰恰反衬出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二者又是王圆箓愚昧破坏艺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