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单的填写

合集下载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体温单是一种记录患者体温变化的表格,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对病患进行监测和评估。

正确的书写规范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

以下是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1.填写基本信息在体温单的开头,需要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这样可以确保体温单与患者的个人信息相一致。

2.日期和时间在每个表格中,需要填写记录的日期和具体的时间。

日期应该写明年、月、日,时间应写出具体的小时和分钟。

这样可以准确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间点。

3.体温测量部位记录患者体温时,应注明测量温度的具体部位,如腋下、口腔或耳朵等。

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正常范围,通过填写测量部位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

4.温度单位填写体温时,需要注明温度的单位,通常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正确的注明单位可以避免对体温的误解。

5.间隔时间在填写体温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间隔时间,通常是4个小时或8个小时。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了解患者的状况。

6.补充信息在空白栏中,可以填写患者相关的其他信息,包括患者的症状、用药情况、特殊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状况和制定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7.使用规范缩写在填写体温单时,为了节省时间和空间,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缩写。

例如,“T”表示体温,”HR”表示心率,”BP”表示血压等。

使用规范的缩写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快速理解。

8.横线和斜线使用在填写体温单时,要注意使用横线和斜线。

横线可以用于标记测温区间,斜线则用于表示未测量或无效的数据。

正确使用横线和斜线可以使体温单更加清晰和易读。

9.标记异常情况如果患者的体温超过了正常范围,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该在体温单上做出明确的标记。

这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0.签名和日期最后,在体温单的结尾,医护人员需要填写自己的签名和日期。

这是对体温单的书写的最后一步,也是对工作的一种确认和负责。

总之,正确的书写规范可以提高体温单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的患者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监测、评估和治疗。

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

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

一、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1、楣栏及日期/日数/时间的填写要求:①用黑笔填写。

②楣栏填写格式:姓名、年龄(岁)、性别、日期、科别、病室(如3-5)、床号(8)、住院号(000000123456)。

③转科/床的填写格式:例如:病区: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床号: 15→30④入院日期填写格式: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月-日如“2007-3-27”,其余6天,只填写日期;如到新的月份,应填月-日如“4-3”;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如:“2008-1-1”⑤住院日数填写格式:从入院当天起为第一天,连续写至出院。

手术或产后日数:(用红笔填写)手术当日写0,次日开始记数,连续填写10天;如遇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日期,改写为Ⅱ-0,依次填写到手术后10天止。

依次类推2、 40℃横线以上的内容填写:①用红笔填写在相应的时间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出院/转入/手术/分娩/死亡后,用短竖线隔开(占一格)再写时间,按24小时填写,具体到时和分,填写死亡时间应与医生一致。

手术不填写时间。

②转科由接收科室填写:如内科转入外科,由外科接收时填写“转入-五时三十分”。

3、40℃横线以下的内容填写:①体温记录法:用蓝色笔绘制,口温“●”,液温“X”,肛温“O”.相邻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线相连,若体温在横线上也要连接。

物理降温记录:红圆圈表示,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在同一纵格内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多次测体温时,受体温单记录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②如体温低于35℃,则在35℃以下用黑笔写“体温不升”。

患者体温突然上升或下降应予复试,复试符合,在原体温上方用黑笔以一小写英文字母“v”表示核实。

③患者如拒测/外出/请假而未测体温,在34-35℃之间用黑笔写“拒测”、“外出”、“请假”,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连接。

患者因手术、检查等原因(没有离院)而未测体温,前后两次体温要连接。

④脉搏记录法:脉率以红圆点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红线相连,若脉搏率在红粗线上不必连接;心率以红圈表示,相邻的心率也用红线相连。

体温单的绘制方法

体温单的绘制方法
• 4) 体温在39℃以上:体温在39℃以上(包括
39℃ )应有降温标志。物理降温前半小时后测得 的体温,划在物理降温前体温的统一纵隔内,以 红圈“○”表示,并以红虚线与物理降温前体温相 连,下一次体温应与物理降温前体温相连。
• 5)当脉搏与体温重叠在一点,如系腋温,先画蓝
叉表示体温,在将红圈画与其外表示脉搏。
测量,上午入院的患者当天测两次血压,并两次 血压都记录在血压栏内。
• 5) 体重 以kg计数填入,凡因各种原因不能测体
重者,记“卧床”。
• 3) 新入院病人:每日测2次T、P、时间:8am、
4 pm、连测3天(入院当天算一天)正常,第四 天改为日一次, 4pm;体温在39℃以上者,每 天测6次温;成人体温在改为每日测一次温;一般成人每天4 pm测体温、 脉搏一次。
4. 底栏各项
• 1) 大便次数: 每隔24小时填写前一日的大便次
数,如无便记0;灌肠后的大便次数应于次数后 加短斜线写“E”,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 3/2E表示灌肠两次后大便3次;1/2/E表示自 解一次,灌肠后解两次;人工肛门或大便失禁用 “*”表示。
• 2) 摄入、排出液量 记录前一日统计数字。 • 3) 尿量 同上。如为留置导尿,则在此标记“C”。 • 4) 血压 以“mmHg”为单位,患者新入院当天
3.40℃ - 42℃横线之间
• 1)用红笔在40℃ - 42℃横线之间相应时间隔内
靠顶格自上而下纵行填写入院、出院、死亡时间。 时间书写位置是 0:01-4:00写在上标时间“4” 栏内,4:01-8:00写在上标时间“8”栏内,以 此类推。
• 2)患者如拒测或因外出进行诊疗活动以及请假等
原因未测体温,在40℃ - 42℃横线之间用红笔纵 行填写“拒测”、 “外出”(以“△”表示)、 “请假”。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连结。

医院体温单填写要求及格式

医院体温单填写要求及格式

医院体温单填写要求及格式一、体温单填写要求体温单是用于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的医疗文书。

体温单项目内容包括眉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等。

填写时应根据各项目的填写要求使用正确的颜色、符号进行记录,对计算机打印的纸质病历不做颜色要求。

(一)眉栏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病案号、入院日期等,使用黑色或蓝黑色笔填写。

(二)一般项目内容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使用黑色或蓝黑色笔填写。

1.日期:体温单的每页第1天应填写年、月、日(例:2020-03-26),其余6天不填年、月,只填写日期;如在本页当中跨越月或年度,则应填写年、月、日。

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患者出院。

3.手术后天数:连续填写7天,如在7天内又做手术,则第2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第1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

例:第1次手术1天又做第二次手术即写1(2),1/2,2/3,3/4……7/8,连续填写至末次手术的第7天。

(三)生命体征1.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格内用红色笔纵式填写入院、分娩、手术、转人、出院、死亡等项目,除手术不填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记录到分钟。

2.患者住院期间应每天常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至少1次并记录,因做特殊检查或其他原因未在相应时间点测量时,顺延至下一时间点进行测量并记录。

3.体温、脉搏、呼吸、疼痛等(1)体温①体温用黑色或蓝黑色笔绘制,腋温以“×”表示,肛温以“O”表示,口温以“●”表示,相邻温度用直线相连。

②常规体温每日测量1次(15:00)。

当日手术患者术前加测1次(7:00);手术后3天内每天常规测量2次(7:00、15:00);新入院患者,即时测量体温1次,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

③发热患者(体温≥37.5℃)每4小时测量1次;如患者体温在38℃以下,23:00和3:00酌情免测试;体温正常后连测3次,再改为常规测量。

体温单填写规范

体温单填写规范

附件一:体温单填写规范体温单由护士填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时间、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页码等。

一、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1、部分眉栏项目的书写:(1)科别:必须写全称。

例如:精神科一。

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精神科一科别:精神科二(2)床号:须写明病室和床号。

例:原102—3 。

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202-4),用箭头连接。

例如:202—4床号:102—3(3)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10—08—19(4)日期:入院第一天日期填写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10—08—19;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月—日,例如:2010—08—26;其余6天只填写日;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月—日,例如:09—01;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例如:2011—01—012、住院日数:从入院当天起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剂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以后每周至少记录1次,记录在《常规检查记录单》上。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时间栏内,如为下肢血压应标注,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

单位:毫米汞柱(mmHg)(2)入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单位:毫升(ml)。

(3)出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体温单填写法

体温单填写法

1、体温单的各楣栏、⽇期、时间、页数⽤蓝⿊墨⽔钢笔依次填写。

病区数字⼀律⽤汉字“⼀”“⼆”“三”书写,如“内⼆”。

⼊院⽇期写“X(年)—X(⽉)—X(⽇)”。

床号、住院号⽤阿拉伯数字“1、2、3”书写。

如有转科、搬床等,⽤“→”表⽰。

如“内→外”表⽰由内科到外科,“5→6”表⽰由5床搬到6床。

如有两次以上转科、搬床等,可在第⼀次转科、搬床记录的上⽅加写,如“外→妇,内→外”,表⽰第⼆次转科由外科转到妇科。

2、⽇期,每页第⼀⽇写⽉、⽇,其余6天不写⽉、只写⽇,如六天当中遇到新的⽉份或年度开始时,则应填写⽉、⽇或年、⽉、⽇其后仍写⽇。

3、时间栏以下全部⽤红油笔填写。

在42℃-40℃之间⽤红油笔在相应时间格内纵向填写,如⼊院×时×分,转⼊、出院不写时间。

⼊院⼿术、分娩、死亡时间⽤⼆⼗四⼩时时间填写,如⼊院⼗四时⼆⼗分。

4、若需记录脉搏短绘表,则在⼼率与脉率之间⽤红油笔画斜线填满。

5、如体温“不升”,紧靠35℃横线以下⽤蓝油笔纵向填写“不升”字样。

6、如病员外出未归,紧靠35℃横线下⽤蓝油笔划“Δ”表⽰外出。

7、⼤⼩便记录单位为“次/24⼩时”,单位不写,仅写次数。

灌肠⽤“E”表⽰,“0/E”表⽰灌肠后⽆便,“1/E”表⽰灌肠后排便⼀次,“1,1/E”表⽰灌肠前排便⼀次,灌肠后排便⼀次。

⼤⼩便失禁均⽤“※”表⽰,导尿⽤“C”表⽰,“200/C”表⽰导出尿液200ml。

8、总出⼊液量、⾎压、体重不写单位。

9、⼤⼿术后每四⼩时测量体温⼀次,连续三⽇。

新⼊院病⼈第⼀⽇测体温四次,如发烧应每四⼩时测量体温⼀次,体温恢复正常后改每⽇四次,连续三⽇。

体温单底栏的填写内容

体温单底栏的填写内容

体温单底栏的填写内容一、个人信息在体温单底栏的个人信息部分,需要填写患者的基本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日期体温单底栏的日期部分是用来记录测量体温的具体日期的。

在填写日期时,应该注意使用规范的日期格式,如年-月-日,以确保信息的清晰和易于阅读。

三、时间时间是记录测量体温的具体时间点,通常以24小时制进行记录。

填写时间时应该准确无误地填写,以确保医生能够准确地了解体温变化的时间规律。

四、体温体温是体温单底栏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用来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

体温应该以摄氏度为单位进行记录,通常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在填写体温时,应该注意使用准确的测温方法和设备,如电子体温计,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脉搏脉搏是用来记录患者的心跳情况,通常以每分钟跳动次数来表示。

在填写脉搏时,应该确保测量环境安静,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六、呼吸呼吸是用来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通常以每分钟呼吸次数来表示。

在填写呼吸时,应该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计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七、血压血压是用来记录患者的血压情况,通常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

在填写血压时,应该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和设备,如血压计,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八、备注备注是用来记录患者的特殊情况或重要信息的地方。

在填写备注时,应该简明扼要地描述相关情况,如患者的症状、用药情况、就诊情况等。

九、医生签名医生签名是用来确认和认可体温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

医生应该在体温单底栏的医生签名处签名,并注明签名的日期,以确保医生对患者的观察和治疗情况的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体温单底栏的填写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它记录了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重要指标,对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填写体温单时,应该注意准确无误地填写个人信息、日期、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内容,并在需要时添加备注,确保体温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体温单是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为每位患者建立的一份记录,用于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

良好的体温单书写规范有助于医护人员准确理解患者的体温变化,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下面将介绍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一、基本信息1.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以及相关联系方式等。

2. 就诊日期:写明体温单记录的日期,通常为一天的日期。

二、时间和体温记录1. 时间:纵向列出一天的各个时间点,通常按小时为单位,例如6:00、8:00、10:00等。

2. 体温记录:在每个时间点下方的格子里填写患者的体温数值,通常采用摄氏度,保留一位小数,例如37.0℃。

3. 不同时间段的标记:有时需要对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标记,例如早上、上午、下午、晚上等,可以在时间点的上方或下方写上这些标记,以便于医护人员分辨。

三、其他信息1. 服药记录:如果患者在记录期间服用了药物,可以在相应的时间点下方注明药物的名称、剂量以及给药方式。

2. 其他体征记录:可以在体温单上记录患者的其他重要体征,例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

3. 特殊情况记录: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患者,例如发热或出血等,可以在体温单的特殊行标记并在相应时间点下方注明相关情况,例如用红色标记并注明“发热”或用绿色标记并注明“出血”。

4. 医护人员签名:每天的体温单应由负责记录的医护人员在相应位置签名,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除了以上的书写规范外,还有一些书写注意事项:1.清晰可辨:书写应清晰、工整,以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

2. 不遮挡:在填写体温单时,要注意不要在之前的记录上覆盖或遮挡,以免造成混淆。

3. 及时记录与更正:体温应在测量后及时记录,如有错误需要更正,应用直线将错误的记录划掉,并在旁边重新记录。

4. 注意单位:体温应采用统一的单位,通常为摄氏度。

5. 完整记录:尽量保证每天的体温记录完整,缺漏会影响对患者情况的判断和后续治疗的进行。

6. 附注说明:对于体温变化较大或异常情况,可以在体温单上附加说明,以便医护人员了解和作出相应处理。

《体温单的填写》课件

《体温单的填写》课件

体温单APP:随时随地记录 体温,方便管理
填写流程的改进
简化填写流程:减少不必要的 步骤,提高填写效率
电子化填写:采用电子体温单, 方便存储和查询
智能化填写:利用AI技术自动 填写体温单,减少人工操作
实时更新:体温单数据实时更 新,方便医生查看和诊断
数据利用率的提高
体温单数字化:将纸质体温单转换为电子体温单,便于存储和查询 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体温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 智能预警:设置体温异常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信息共享: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
体温单的填写时间:每日早晚各一次, 特殊情况下可增加次数
体温单的填写人员:护士或医生,需经 过专业培训
体温单的保存与查阅:妥善保存,便于 查阅,定期检查
体温单的质量控制:定期检查,发现问 题及时纠正,确保填写质量
填写规范的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体温单的填写规范、注意事项等 考核方式:笔试、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 考核标准: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 考核结果:合格、不合格、优秀等,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生命体征:呼吸、脉搏、 血压、体温等指标
意识状态:清醒、嗜睡、 昏迷等
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 次数
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
尿量:24小时内的尿 量
疼痛评分:根据疼痛程 度进行评分
皮肤颜色:观察皮肤颜 色和湿度
填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体温单应由护士或医生填写, 不得由患者或家属填写
体温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 不得随意更改
患者信息的填写
体温记录的填写
体温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温、日期、时间等基本信息 体温记录应准确、清晰、完整,不得涂改、撕毁 体温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填写 体温记录应由医护人员或患者本人填写,并签名确认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

体温单书写规范与示例、体温单书写规范(一)体温单内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号、诊断、病历号、日期、日数、手术、产后日数、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液体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试敏试验、患者住院周数(日)等(二)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 1.眉栏:(1)姓名(2)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填写4位数,格式为年一月一日。

例如:2007-07-06(3)科别: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心内一科别:呼吸二(4)床号: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用箭头连接。

例如:301 —2T床号:706--3(5)诊断:写主要诊断。

(6)病案号。

2.日期: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月一日,其余6天只填写日。

如遇到新的月份, 应填写月一日,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一月一日。

3•住院日数:从住院当天起为第一天写“ 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体重、体液入量、尿量、大便次数、其他排出量、药敏试验名称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计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每周至少记录1次。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下肢血压须注明“下”如每日测量次数大于2次,可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5岁以下(一般患儿)血压可根据病情决定测量频次。

(2)体重:新入院患者的体重常规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住院患者每周均需测量体重(每周二测量),记录于当天相应格内;危重患者或不能下地活动者,以“卧床”表示。

(3)液体入量:按照医嘱记录24小时摄入总量,包括输血、输液、口服等(与危重护理记录单一致)。

(4)尿量:尿失禁用“*”表示。

导尿用“ C'表示,如留置尿管,需记录尿量,画斜线表示,“C”为分母,尿量为分子。

例如:24小时内留置导尿共1500ml, 则表示为“ 1500/C”。

体温单书写规范

体温单书写规范

体温单书写规范体温单是用于记录患者体温变化的重要文书之一。

正确、规范地填写体温单对于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体温单书写规范的详细说明。

一、体温单的纸质规范1. 纸质规格:一般体温单使用A4纸进行打印或手写。

2. 打印格式:体温单应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和医疗机构名称,下部分是体温记录部分。

3. 颜色和纸质:建议使用明亮的颜色,如白色、浅黄色等,并选择耐用的纸质,不易褪色、不易被刮花。

二、体温单的填写规范1. 个人基本信息:在体温单上方的个人基本信息部分,应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床位号、科室、日期等基本信息,以方便医务人员查阅。

2. 测量时间:体温单的第一列是测量时间,一般以24小时制表示。

例如,7:00、11:00、15:00、19:00等。

3. 体温记录区域:每个测量时间点下方都应有足够的空白区域,以记录患者的体温数据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4. 测量方法和设备:每一天的体温记录开始的地方应注明体温测量方法和设备,一般为口测、耳温、腋温、腹温等,并在记录过程中保持一致。

同时,还应注明体温计的型号和生产厂家。

5. 体温计的消毒记录:在体温单的底部或侧边,应有一栏用于记录体温计的消毒情况,包括消毒剂名称、浸泡时间和消毒人员签名。

6. 外界影响因素记录:体温变化可能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过量运动、环境温度变化、服用退热药物等。

在体温单的旁边或背面,可以设置一栏用于记载这些影响因素,以便医务人员分析体温变化的原因。

7. 体温正常值范围:在体温单的旁边或底部,可以标明一些常见年龄段的体温正常值范围,以便医务人员判断患者体温是否异常。

8. 医护人员签字:体温单的底部或旁边应设有医护人员签字栏,记录护士或医生的姓名和签名,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责任追溯。

三、体温单的注意事项1. 写字规范:填写体温单时,应使用清晰、工整的字迹,防止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如果是手写体温单,可以使用黑色或蓝色的水性笔来填写,以便清晰可辨。

体温单填写规范

体温单填写规范

附件一:体温单填写规范体温单由护士填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时间、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页码等。

一、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1、部分眉栏项目的书写:(1)科别:必须写全称。

例如:精神科一。

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精神科一科别:精神科二(2)床号:须写明病室和床号。

例:原102—3 。

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202-4),用箭头连接。

例如:202—4床号:102—3(3)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10—08—19(4)日期:入院第一天日期填写格式为年—月—日。

例如2010—08—19;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月—日,例如:2010—08—26;其余6天只填写日;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月—日,例如:09—01;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例如:2011—01—012、住院日数:从入院当天起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4、底栏: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等。

项目栏已经注明剂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以后每周至少记录1次,记录在《常规检查记录单》上。

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时间栏内,如为下肢血压应标注,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

单位:毫米汞柱(mmHg)(2)入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单位:毫升(ml)。

(3)出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体温单填写指南

体温单填写指南

体温单填写指南一、简介体温单是记录人体体温变化的重要工具,对于监测体温异常、诊断疾病以及评估治疗效果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向您介绍如何正确填写体温单,以确保准确记录并分析体温数据。

二、填写步骤1. 填写个人信息在体温单的最顶部,通常会有一栏用于填写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确保这些信息准确无误,以避免混淆或错误记录。

2. 记录日期和时间在每一栏的左侧填写日期,对于每次测量体温,则在该栏的右侧填写具体的时间。

日期用年-月-日的格式表示,时间用24小时制表示,如上午8点用08:00表示。

这样可以清晰地了解体温的变化趋势和频率。

3. 填写体温数据每次测量体温后,将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栏中。

正常人体体温范围约为36.5℃至37.5℃,所以请使用摄氏度来填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如37.0℃。

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备注栏中记录相关的情况,如服用药物或身体状况异常。

4. 标注特殊情况体温单上通常会有一些特殊标记图标或符号的选项,如发热、头痛、咳嗽等。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可以在相应的栏内打勾或标注,以便医生和护士能够更快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5. 追加备注信息在体温单的最下方通常会有一栏用于追加备注信息。

如果患者有其他相关情况需要记录,可以在此栏中进行描述。

例如,就诊日期、治疗方案变更或者其他需要医生关注的情况。

三、填写注意事项1. 日常记录通常建议每天测量体温三次,分别是早晨、中午和晚上。

如患者有特殊情况,如感冒、发热等,可能需要增加测量次数。

此外,要尽量在相同的时间段测量,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2. 使用标准工具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建议使用标准的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

在测量之前,确保体温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根据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

3. 记录环境条件除了体温数据外,还应记录环境相关条件。

例如,室温、患者是否处于进食、运动或休息状态等。

这些因素可能对体温有影响,因此在分析体温数据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体温单的填写(共34张PPT)

体温单的填写(共34张PPT)
次日为分娩后第1日,以阿拉伯数字“1、2、3……”表
示,依次填写至分娩后第14天为止 如在分娩后14天内手术者,记录要求同上
40~42℃之间的填写要求
在此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填写下列项 目,其中入院和死亡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死亡 — 五时四十五分
出院 — 十二时
转科 — 九时三十分
分娩 — 十一时三十分 手术 — 十时
出院时间原则上应以病人离院时间为准 但目前病人离院时间常常与医嘱出院时间不 符,体温单上如何记录“出院时间”由各医 院自行确定
呼吸次数的填写
在体温单呼吸栏内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 ,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每日记录呼吸 2次以上,则相邻2次之间上下交错记录, 每天普查1次要求相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便次数的填写
每24小时记录一次。(前一日2pm至当日2pm 的大便次数)
体温不升的表示方法
当患者体温不升出现体温符号中断时,相邻 2点之间不连线,不需要在体温单上作任何 描述,只需在“护理记录单”上注明“体温不 升”即可
物理降温的绘制方法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得的体温,划在物 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 “○”表示,以红虚线“ ”和物理降温 前的温度相连
物理降温的绘制方法
特殊病人医嘱要求记录尿量时,由当天夜班 护士于7Am进行总结并及时填写在体温单的 前1天的尿量 栏内
特别说明
特殊用药、药物降温等不用在体温单上做记录 不能用口温符号代替腋温符号
同一张体温单上不宜用不同的体温符号 新病人和高热病人的测量次数要求同以前
绘制T、P曲线时,可用红、蓝铅笔或红色油印笔,不能 用圆珠笔
关于医嘱单的说明
医嘱眉栏项目均应填写完整、正确 医嘱由经治医师签全名,无处方权的医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14
40~42℃之间的填写要求
在此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填写下列项 目,其中入院和死亡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 — — — — —







































精选课件
15
40~42℃之间特殊情况的填写
新病人入院时体温>40℃者就会与入院时间重叠, 此时体温单上相应栏内以描记生命体征为主,入 院时间则整体向前移动1格
体温单填写说明
精选课件
1
体 温 单 表 格 样 式
精选课件
2
体温单填写的内容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入院日期 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 日期 住院天数 手术后或产后天数 体 温和脉搏曲线 呼吸次数 血压 体重 大便次数 出入液量 小便量
精选课件
3
总体要求
除体温和脉搏曲线外,其他全部 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填写
因病情不允许测量体重时,不需在体温单 和护理记录单上做特殊记录
精选课件
21
血压的记录要求
患者入院时,护士应为患者测量血压 并以mmHg的数字记录在体温单的相 应栏内。以后是否记录血压则根据医 嘱和 病情而定
精选课件
22
血压的记录要求
一日1次或2次血压,记录于体 温单上,>2次,则记录于护理 记录单上。一日2次的血压记录 时上下错开。
转科病人由接受科室填写转科时间,不需更换新 体温单
剖宫产者只需填写手术时间
精选课件
16
40~42℃之间特殊情况的填写
病人入院时间:在体温单上规定时间以外 的原则上填写在比较靠近的时间栏内
出院时间原则上应以病人离院时间为准 但目前病人离院时间常常与医嘱出院时间不 符,体温单上如何记录“出院时间”由各 医院自行确定
精选课件
6
物理降温的绘制方法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得的体温,划在物 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 “○”表示,以红虚线“ ”和物理 降温前的温度相连
精选课件
7
物理降温的绘制方法
物理降温后体温下降则向下连线 物理降温后体温上升则向上连线 体温≥39℃时应至少Q4h测量一次体温,正常
3天后改为一天1次或2次;非物理降温不挂灯 笼,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
心率用红圈“○”表示,相邻的2次心率之间用红
线“ ”相连。同一纵格内的脉搏与心率之间用
红色竖线“│”相连
精选课件
10
日期栏的填写方法
楣栏 年龄按足岁填写 每页第1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6天不写年、月,只填日 如在6天中遇到新的月份和年度开始时 则应填写月、日或年、
月、日
精选课件
11
住院天数的填写
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以阿拉伯数字“1 2 3……” 自住院当日起连续填写至出院当日 止。
体温画一天就写一天,不要提前写好。写至出 院当日。
精选课件
12
手术(或分娩)天数的填写
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以阿拉伯数字“1 2 3……”表示,以手术(或分娩)的次日为手术 (或分娩)后第1日,依次填写至第14日为止
精选课件
4
1
体温曲线的绘制要求
体温用蓝色笔绘制,相邻2次体温之间用蓝线相 连。患者因某种原因未查体温而出现体温符号 中断时相邻2点之间不连线,与下次体温相连, 不需在体温单上做任何描述 口温用“•”表示 腋温用“×” 表示 肛温用“○”表示
精选课件
5
体温不升的表示方法
当患者体温不升出现体温符号中断时,相邻 2点之间不连线,不需要在体温单上作任何 描述,只需在“护理记录单”上注明“体温 不升”即可
若在14日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 天数,在第二次手术当日填写Ⅱ-0,然后依次从 1开始填写到14日为止
精选课件
13
手术(或分娩)天数的填写
如在手术后14天内分娩时,则要停写手术天数, 以分娩的次日为分娩后第1日,以阿拉伯数字“1、 2、3……”表示,依次填写至分娩后第14天为止
如在分娩后14天内手术者,记录要求同上
(包括实习医生和试用期医师)开医嘱时, 由带教医师审查后签名于斜线前面(如带 教医师签名/实习医生签名) 医嘱可用中文、英文、拉丁文书写,但不能 在一行医嘱中混用不同文字
精选课件
23
出入液量的填写
医嘱要求记录24h出入液量者,由当天的 夜班护士于7Am进行总结,并及时填写 在体温单的前1天相应的入量和出量栏内
精选课件
24
尿量的填写
每天普查体温时不需询问病人小便次数 不需要在体温单的尿量栏内记录小便次数
特殊病人医嘱要求记录尿量时,由当天夜班 护士于7Am进行总结并及时填写在体温单的 前1天的尿量 栏内
精选课件
25
特别说明
特殊用药、药物降温等不用在体温单上做记录 不能用口温符号代替腋温符号 同一张体温单上不宜用不同的体温符号 新病人和高热病人的测量次数要求同以前 绘制T、P曲线时,可用红、蓝铅笔或红色油印笔,
不能用圆珠笔
精选课件
26
关于医嘱单的说明
医嘱眉栏项目均应填写完整、正确 医嘱由经治医师签全名,无处方权的医师
精选课件
19
大便次数的填写
外科手术前的清洁灌肠不宜在体温单的 “大便栏”内用“E”表示,只需如实记录 大便次数,灌肠则记录在“护理记录单” 上
使用“开塞露”者,记录要求同上
精选课件
20
பைடு நூலகம்
体重的记录要求
患者入院时,护士应为患者测量体重并记 录在体温单的相应栏内,以阿拉伯数字记 录公斤体重。以后是否需要测量体重应根 据医嘱和病情而定
精选课件
17
呼吸次数的填写
在体温单呼吸栏内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
水,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每日记录 呼吸2次以上,则相邻2次之间上下交错 记录,每天普查1次要求相同
精选课件
18
大便次数的填写
每24小时记录一次。(前一日2pm至当日2pm 的大便次数) 大便未解记录符号为“0” 大便失禁记录符号为“※” 灌肠记录符号为“E” 灌肠后大便一次记录符号为1/E 灌肠后未排大便记录符号为0/E 自行排便一次,灌肠后又排便一次用11/E
精选课件
8
脉搏曲线的绘制要求
脉率用红点“•”表示,相邻2次脉搏之间 用红线“—”相连
患者因某种原因未测量脉搏而出现脉搏符 号中断时,相邻的2点之间不连线,与下 次脉搏符号相连
体温和脉搏如在体温单的同一点上,先用 蓝笔划体温符号,再用红笔在体温符号外 划一圆圈
精选课件
9
脉搏短绌的表示方法
脉搏短绌时,由两人同时测量脉搏、心率一分钟, 绘制于体温单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