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腰大池引流护理
![腰大池引流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db21f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9.png)
超声检查:实时监测腰大池引流
D
管位置、引流液量及引流效果,
便于调整引流管位置和引流速度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红 蛋白、白细胞、血 小板等指标,了解 患者贫血、感染等 情况
电解质:检查钾、 钠、氯等离子浓度, 了解患者电解质平 衡情况
尿常规:检查尿液 颜色、透明度、酸 碱度等指标,了解 患者肾脏功能、泌 尿系统疾病等情况
#2023
药物治疗
01
药物选择:根据 病情和患者情况 选择合适的药物
02
药物剂量:根据 患者体重、年龄 等因素确定药物
剂量
03
药物用法:口服、 注射、外用等不
同用法
04
药物副作用: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 及时调整药物剂
量或更换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减轻腰大池引流压 力,缓解症状
手术方法:腰大池引流术,包 括穿刺、置管、引流等步骤
4
发热:腰大池引流后可 能出现发热,通常在引 流后24小时内缓解
5
腰痛:腰大池引流后可 能出现腰痛,通常在引 流后24小时内缓解
体征
01
腰大池引流管放 置位置:通常在
腰部或背部
02
引流管颜色: 一般为透明或
淡黄色
03
引流管长度:根 据患者情况,长
度可调整
04
引流管固定方式: 通常使用胶带或 绷带固定在皮肤
演讲人 2023-08-30
腰大池引流护 理
目录
01. 相关知识 03. 辅助检查 05. 护理措施
02. 临床表现 04. 相关治疗 06. 健康宣教
相关知识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腰大池引流护理注意事项
![腰大池引流护理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4b616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1.png)
腰大池引流护理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预防感染:由于引流管与外界相通,且腰大池内属于严格的无菌环境,因此一旦外界的细菌通过引流管进入到腰大池内,就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建议每天或每两天利用碘伏对腰大池的引流管和皮肤的伤口进行消毒。
2. 保持通畅:如果引流管发生弯折,或者内部被血块等物质所堵塞,就会失去引流作用。
腰大池内渗出的积血或者积液不能被及时引流,就可能对神经根或者脊髓造成压迫或者引起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记录引流管流出的脑脊液的量,当发现量过少时,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3. 及时更换或拔除:由于引流管具有一定的寿命,并且腰大池长期与外界相通,感染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当医生判断腰大池内的积水引流充分时,建议及时拔除引流管。
如果积液不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引流,建议引流管佩戴两个星期以后由医生进行更换。
4. 观察引流情况: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同时要观察引流袋内引流量的颜色和量,这样能够帮助更好的进行相关治疗。
5. 固定引流管:要确保引流管的固定稳妥,防止其滑脱或移动。
6. 饮食注意:平时应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不要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吃腌制食品等,可适当摄入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以及低脂肪的优质蛋白。
7.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等异常情况。
8. 避免过度活动:在引流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或者大幅度动作,以免对引流管造成压迫或者移位。
9.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腹压突然增大造成引流管的脱落或出血。
10. 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恐惧,以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书籍。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要点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3f49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3.png)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要点
腰大池引流管是用于引流腹部液体的医疗装置,通常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或腹腔感染等情况。
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要点:
1.观察引流液体:定期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量和性质。
任何异
常的变化,如颜色变深、异味或量的增加,都可能是感染或其
他并发症的迹象。
2.保持引流通畅:确保引流管通畅无阻,避免被压迫或弯曲。
定
期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悬挂的液体或凝块,必要时进行清理。
3.定期更换引流袋:根据医嘱和医疗机构的规定,定期更换引流
袋。
这有助于防止引流袋的污染和感染。
4.避免污染:在护理引流管时,护士应该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避免引入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5.检查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定期检查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是否有
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
任何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保持患者的舒适:避免引流管的拉扯或拉动,确保患者在引流
管所在的区域感到舒适,可以使用适当的止痛药物。
7.注意患者的体位:有时候,患者的体位可以影响引流的效果。
根据医嘱或医疗团队的建议,调整患者的体位。
8.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腹部的疼痛和肿胀情况。
以上这些要点是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时的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护理
措施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团队的建议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与医疗团队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0be6378c5da50e2534d7f4b.png)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要点
1、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
2、观察穿刺点周围情况。
3、观察引流液色、质、量。
4、并发症观察。
【常见护理问题】
1、引流管效能降低
2、有感染的危险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低颅压、气颅、枕骨大孔疝
【护理措施】
1、参见神经外科一般护理。
2、参见脑室外引流护理。
3、卧位:腰穿持续引流置管术后,去枕平卧 6h,以后平卧位或遵医嘱。
4、妥善固定引流装置:腰穿持续引流管高度为引流管滴管最高点距腰椎管水平3-4cm 或遵医嘱,引流袋低于腰椎水平。
5、观察引流量、色、质和速度:一般成人每日可产生脑脊液 500ml,应严格控制引流量,根据病情控制流速,一般为 2-4 滴/min,每小时引流量约为 12ml,每日引流量 150-320ml,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如脑脊液由清亮变浑浊、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应汇报医生予以处理。
6、保持穿刺点及各个接口处的敷料干燥,如有潮湿,及时通知医师。
7、预防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防止院内感染,倾倒引流袋、调节高度时,先夹闭引流,连接部位,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护,防止脱出,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如有发红、肿胀或穿刺点渗漏等异常现象,及时汇报医生予以处理。
8、拔管:拔管前遵医嘱抬高引流管高度或夹闭引流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头痛及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立即降低引流管高度或开放引流管,并通知医师;拔管后观察伤口有无脑脊液漏。
9、健康指导:参见脑室外引流健康教育。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5f15f8489eb172dec63b71a.png)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常规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有无恶心、呕吐,原有头痛症状程度是否减轻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二、引流液的观察:脑脊液由脑内脉络丛生成,每日量约500 ml,每日引流量以400~500 ml为宜,我科一般在200-300ml,需要24小时保持持续并匀速引流。
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从而引发低颅压、脑疝、颅内出血等。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如出现大量鲜红色的引流液提示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三、引流管的护理:固定及防脱管引流导管要用3M医用敷料帖固定,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因引流管细长,在翻身、搬动患者时,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
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
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引流管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由医生操作),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四、预防感染:首先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限制探视,保持空气清新。
第二: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第三: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防止松脱,防止脱管或感染。
第四:搬动患者时、外出检查时、倾倒引流液时,均需暂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
第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第六:定期留取脑脊液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
五、皮肤护理: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对身体骨隆突处垫软枕、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防止压疮发生。
六、生活护理: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
对昏迷患者,每天口腔护理bid。
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要鼓励患者进食,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
三甲医院腰池引流护理规范
![三甲医院腰池引流护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52976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8.png)
三甲医院腰池引流护理规范【腰池引流护理操作指引】一、工作目标腰穿后持续引流脑脊液。
患者能够了解有关知识并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1.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
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成角。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不可随意改变引流袋或引流瓶高度。
5.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腰池引流通畅,达到预期的引流效果。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及时观察及时处理。
【腰池引流护理操作指引】一、操作目的1.治疗颅内感染。
2.可行颅内压监测,有效控制颅内压。
3.用于预防或治疗脑脊液漏。
4.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预防脑血管痉挛发生。
二、实施要点(一)评估患者评估患者意识、配合程度、生命体征等。
(二)操作要点1.患者取侧卧位,低头、弯腰、屈髋、屈膝并抱膝。
常规消毒、铺巾,选择L3~L4或者L4~L5棘突间隙为穿刺点,用0.5%利多卡因在穿刺点逐层浸润麻醉。
2.协助医生穿刺,按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管外连接一次性引流袋,根据病情置于适当高度。
3.妥善固定腰池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
4.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断裂。
5.观察引流情况,定期观察并记录引流瓶的量、颜色及性质。
三、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2.告知患者引流中的注意事项,如翻身时引流管勿牵拉、折叠、受压等。
3.指导患者保护好穿刺局部,敷料保持干燥、避免污染。
四、注意事项1.严格控制引流速度,不能太快,以免虹吸作用引起气颅,每日引流量≤300ml或遵医嘱。
2.引流袋置于床下15~30cm。
3.患者外出检查或搬运过程应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4.躁动及不合作患者,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脱出。
如引流管不慎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如有渗漏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头皮下移植肾上下腰大池引流管护理查房
![头皮下移植肾上下腰大池引流管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c22f1a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6.png)
头皮下移植肾上下腰大池引流管护理查房引言:头皮下移植肾上下腰大池引流管护理是围绕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旨在保障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度。
本文将针对这一护理内容展开描述,包括引流管的护理、查房步骤与注意事项等,以便护士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一、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护理的目的是确保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起感染。
具体步骤如下:1.检查引流管:包括颜色、形状、长度和位置等。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如颜色、气味、量和性质等。
2.清洁引流管:使用生理盐水或医嘱指定的清洁液清洗引流管及周围皮肤,避免损伤。
3.固定引流管: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如胶布、纱布带或其他固定器材。
确保固定牢固,避免拉拽和外力扯动引起不适。
4.记录引流情况:及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气味、量和性质等重要信息,并及时报告给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二、查房步骤查房是护士护理患者的重要环节,通过查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对问题进行早期干预。
查房步骤如下:1.准备:提前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资料,并确认患者身份。
2.环境整理: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静,确保患者的休息。
3.询问患者症状:与患者交谈,询问其症状变化、感觉和精神状态等。
4.观察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特别关注手术部位和引流管情况。
5.检查引流液: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量和性质等,与之前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检查手术切口及伤口:观察手术切口和伤口的颜色、肿胀、渗液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备案。
7.观察患者的活动和康复情况:包括翻身、起床活动、进食情况等。
8.交流: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9.记录:将查房结果准确记录,包括主要体征、引流液情况、手术切口及伤口情况等。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头皮下移植肾上下腰大池引流管护理查房工作中,护士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细心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相关病情,确保医生能及时处理。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规范和流程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规范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9047952312b3169a451a4e5.png)
患者病情变化时得到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0
1.引流管通畅,滴速符合要求
2.引流袋悬挂高度符合要求。
3.引流口敷料清洁固定。
10
10
5
搬动病人或外出检查时夹闭引流管并妥善固定。
10
每班记录引流的量、色及形状。
10
引流的颜色及形状突然改变时得到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0
引流管标识清楚。
5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病情变化能得到及时的观察。
3.引流管保持通畅、标识清楚,防止压、堵管、脱管等情况发生。
4.记录24小时引流量。
5.引流滴速符合要求。
6.及时更换引流袋,防止溢袋情况发生。
7.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8.操作规范,患者安全。
患者/家属正确理解并配合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
工作目标
工作规范
评价标准
考核标准
项目
分值
1.观察: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波动,引流的颜色、形状及量;病情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神态、瞳孔等)。
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脱管。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无菌的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引流管的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活动和合作程度,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及时倾倒引流袋内液体,无溢袋情况发生。
5
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5
1符合手卫生标准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
5
10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流程
3.术前:术前30min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以避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形成。病人躁动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常规准备安定及脱水药物以便术中急用。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b191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c.png)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第一,术后立即观察。
术后立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
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注意有无血液、脓液或其他异常。
还需要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
第二,保持引流畅通。
术后立即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扭曲、堵塞和压迫等情况。
确保引流管畅通,引流液经常流出。
避免压迫引流管,避免在引流管内部产生血栓。
第三,定期更换引流袋。
根据患者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引流袋超过容量。
更换引流袋时,注意保持引流系统的闭合以防止污染。
第四,保持引流部位清洁。
每天进行引流部位的清洁。
先用生理盐水清洁引流口的周围皮肤,再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不要揉搓和擦伤皮肤。
然后用无菌纱布贴紧引流口,避免感染。
第五,定期更换引流管。
根据医生的嘱托,定期更换腰大池引流管。
更换引流管前应先准备好备用的引流管,确保引流畅通。
第六,防止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引流系统的无菌。
定期更换引流袋、清洁引流部位和更换引流管时应注意洗手和戴好手套。
第七,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量,及时向医生汇报。
如发现引流液颜色异常、气味恶臭或引流液量明显增多,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第八,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如引流管触碰到衣物或其他外物,应立即更换引流管。
如引流液量减少或停止流出,应检查引流管是否被压迫或堵塞,并及时处理。
第九,协助患者注意伤口护理。
协助患者注意伤口的护理,包括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污染,防止感染。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如清洁、消毒、更换敷料等。
第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术后适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帮助其应对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不适和困惑。
以上是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护士在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时应严格按照这些措施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同时,护士还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8f27263186bceb18e8bb3e.png)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3.1 病情观察 CLCFD术围手术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认真听取患者主诉,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抽动及体温异常等。
3.2引流管护理①妥善固定: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5 cm以上,用3 M敷贴外固定导管,以防滑脱。
导管外接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留置导管和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连接口处用无菌纱布包裹,并用胶布固定。
②控制引流滴速:脑压调节瓶高度控制在外耳道上10~20 cm。
滴速控制在2~3滴/min,保持脑脊液引流量200 ml/d左右,引流过程中发现患者头痛加剧,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应注意是否因过度引流造成的低颅压。
③保持引流通畅:搬动患者,变换体位时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闭塞、脱落。
引流过程中,观察有无蛋白絮状物或血凝块或挫碎脑组织堵塞引流管,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通畅为止。
本组178例中有25例躁动,躁动者加约束带,防止牵拉导致引流管滑脱,并积极用药物镇静。
3.3 预防并发症CLCFD最常见的并发症有:①颅内感染:表现为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腰池引流中的CFS混浊,CFS中WBC增高。
对策:病房紫外线消毒1次/d,控制探视陪护人员,置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椎管内感染,定期行CFS常规及生化检查,尽量缩短引流时间。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留置导管和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连接口处用2%碘酊与75%酒精消毒,2次/d;连续引流24 h以上,更换一次性颅脑引流瓶。
②颅内血肿引流过快造成颅内压过低:特点为抬高床头和坐立时头痛加重,放低床头减慢引流速度后头痛缓解。
对策:引流时调整好引流高度,控制在外耳道上10~20 cm,并根据引流量调整高度,保持脑脊液引流量200 ml/d左右。
③气颅:表现为恶心、呕吐、疼痛、出汗等刺激症状。
对策:控制脑脊液引流量200 ml/d左右是避免过度引流而致气颅发生的有效方法,引流管堵塞冲洗时应防止空气进入腰池而导致气颅。
3.4 拔管指征脑脊液肉眼观察澄清,连续2次测颅内压正常;脑脊液中红细胞100×10 6/L;脑脊液中蛋白0.8 g/L 即可拔管[2]。
脑室及腰大池引流管护理
![脑室及腰大池引流管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eca6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2.png)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性状及量
引流液量过多或过少时,应调整引流管的位置或更换 引流袋。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有异常应及时 通知医生。
定期测量并记录引流液的量,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 情变化。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流管的重要性
1 2 3
解释脑室及腰大池引流管的作用
脑室及腰大池引流管主要用于治疗颅内压增高、 脑积水等疾病,通过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缓 解患者症状。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增 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在引流管插入、更换、维护等 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更换引流装置
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定期 更换引流装置,保持引流系统 清洁。
保持引流通畅
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液积聚导致颅内 压升高。
及时报告医生
发现颅内压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 遵医嘱处理。
其他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引流管堵塞
定期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打折或扭曲引流管。
预防引流管脱落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或意外拔管;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提高其对引流管的保护意识。
避免引流管受压或扭曲
02
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其受压或扭曲,以免影
响引流效果。
定期更换引流袋
03
指导患者及家属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对引流管及治疗的担忧和焦虑情绪。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38ca0c0b4e767f5acfce95.png)
腰大池引流管
5、及时拔管:引流脑脊液〈50ml/d当患者 一般情况好转、脑脊液各项指标正常、脑脊 液漏消失即可拔管,拔管前夹管24-48h观察 病情变化。 6、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粗纤维、高蛋 白、高热量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以保 持大便通畅。 7、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层护理。
腰大池引管的护理
姓名
腰大池引流管
一、适应症 1、颅内感染 2、术后持续脑脊液漏者 3、可行颅内压检测, 控制颅内压。 二、在腰椎3-4或腰4-5椎体间 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
腰大池引流管
三、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集有无头痛、 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置管术后要去枕平卧4-6小 时。 2、高度:起初引流管口同创口齐平,病症中随颅内 压调节。 3、标记和妥善固定。 4、观察量、色、性状:①2-5滴/min为宜,引流量 控制在40-350ml/d。②无色澄清为正常,有色或混 浊、呈毛玻璃状或絮状物示颅内感染。
腰大池外引流管护理 操作规程
![腰大池外引流管护理 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cc5f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1.png)
腰大池外引流管护理操作规程
目的 1 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
2 引流异常脑脊液,脑脊液廓清作用。
相关知识 1 穿刺部位:在脊髓的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是蛛网膜下腔,腰部最大称腰大池,内含脑脊液,一般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
2 脑脊液的性状、量及产生:
2.1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2.2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10~200ml,每日生成400~500ml。
2.3 95%左右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其余来源于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等
部位。
用物
患者/家属教育 1 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人员,预防感染。
2 引流管放置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家属不能随意抬高床头高度。
3 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床上翻身,保持床单位干洁,加强皮
肤护理。
4 加强安全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放置的作用、目的及可能
的并发症,嘱家属24小时陪护并做好交接班工作,保持引流管
道通畅,防止意外拔管,必要时使用约束具。
5 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护理记录 1 引流管放置的日期和时间。
2 局部固定情况:如局部敷料情况等。
3 引流高度。
4 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引流管道是否通畅。
局部敷料情况。
5 根据制度:至少每1小时巡视1次,每2小时在神经内外科重症记录
单上记录1次。
风险防范侧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存在引流不畅/堵管,管道滑脱,感染等风险,其防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