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军事通信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也稱“通信聯絡”,即用各種通信手段建立的聯繫。軍隊中的通信聯絡是保障作戰指揮的基本手段。能使上級的命令、批示及時下達,下級的情況及時上報,友鄰部隊之間密切協同。通信技術是指將資訊從一個人或地點傳遞到另外的人或地點而採取的方法和措施。古代的軍事通信方式主要採用的是簡易信號通信和運動通信。

一、簡易信號通信技術

簡易信號通信就是使用簡單的信號工具、就便器材和簡便方法,按規定的信號或記號傳遞資訊的通信方式。軍隊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有:旗幟、鑼、鼓、號角、軍號、信號燈、信號槍、煙火、喊話、手勢等等。最初的軍事通信最簡單的形式,是由指揮員用語言、姿勢或傳令兵下達命令。西元前3000多年前,軍事通信中開始出現了簡易信號通信方式。相傳皇帝在涿鹿與蚩尤大戰時就使用了號角,即用自然物質——動物的角吹奏出一定的聲響來進行通信聯絡。以後又有了多種形式的“光”、“聲”通信手段,逐漸出現了旗、鼓、角、金等各式傳令工具。中國春秋時期(西元前841年~西元221年)的著名軍事家孫子在《孫子兵法》中稱古代戰爭中:“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這說明簡易信號通信在此時已經運用的相當普遍。這種通信方式一直沿用了很長時間,直到今天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中仍然在運用。

在古代軍事通信中,使用最普遍的是烽火狼煙。根據史書記載,約2700年前中國的周幽王時期(西元前781年~西元前770年)就有了利用烽火傳遞資訊的辦法。相傳周幽王為博得寵妃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中國歷代王朝,利用這種烽火來傳遞軍事情報相沿很久。

從後來發掘出來的“漢簡”可以知道,在兩漢時代(西元前206年~西元188年),從甘肅一直到新疆羅布泊,都有烽火設置,而且規模很大,據說是“五裏一燧,十裏一墩,三十裏一堡,百里一城寨”。這種通信方法直到明清時代還有許多地方在使用。用烽火狼煙進行通信的方式在古代其他國家也多有使用。亞述帝國(西元前14世紀~西元前7世紀)為了傳達重要消息,通常利用火光(篝火)信號通過驛道的各站來進行傳輸。這種火光通信的方式在古代希臘(西元前3世紀~西元前2世紀)也加以利用。古代希臘人傳達信號主要靠烽火,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在古代希臘的阿提卡和小亞沿岸之間,有一條烽火臺通信傳輸線路。在希波戰爭時期(西元前500年~西元前449年),希臘廣泛的利用過烽火信號。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西元前431年~西元前404年)的普拉提亞之圍時,雅典和斯巴達雙方都使用過烽火信號。

烽火傳信是利用自然力的通信方式。而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能創造出各種工具來為自身的需要服務。古代簡易通信工具中,最著名的工具是金(鑼)、鼓。金(鑼)是一種銅制的圓形擊打樂器,鼓是有繃緊的膜震動而發音的樂器。古代中國在戰爭中擂鼓為進,鳴金為退,是將帥指揮作戰的重要手段。金(鑼)作為通信工具的出現,是由於鑄銅技術和銅器成型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西元前1200年,中國殷朝青銅(銅、錫、鉛等元素的合金)冶鑄技術已達到成熟階段。青銅不僅用來製作生產工具和兵器,還用來製造樂器。那時曾經出現過一種稱作“刁鬥”的簡易通信工具,它原是一種青銅製成的炊具,樣子像缽,

由於刁鬥的聲音特別尖脆震人,就成為軍中的報警器。以後,中國的鑄銅技術與銅器成型技術不斷發展,為古代軍事簡易信號通信的工具——金(鑼)的製作提供了技術基礎。鼓作為簡易通信的工具,依賴於制革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春秋末年齊國人著的《考工記》一書中記載了皮革加工技術和樂器製造技術。《考工記》中記載了皮革的品質的鑒定方法,進而討論了得到色澤“荼白”、質地“柔而滑”、各部分緩急均勻的皮革,以及縫製裁整的加工處理技術。《考工記》還記載了鼓的不同形狀會給人帶來很不相同的聲音感覺。這些記載說明在春秋時期我國的皮革加工技術和樂器製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把鼓作為軍事通信的工具就非常自然了。

旌旗也是一種重要的通信工具。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了旗語通信。商代的甲骨文有關於旗的記載。兵書《六韜●虎韜》記載:“人執旌旗,外內相望,以號相命,勿令乏音”,說明旗在古代已用於軍隊作戰。三國時期旗語通信已運用到戰船上,《太平禦覽●諸葛亮軍令》記載:“聞擂鼓音,舉白幡絳旗,大小船皆進戰,不進者斬。聞金音,舉青旗,船皆止,不止者斬”。在戰場上,往往以旗色作為信令,如青旗表示木,紅旗表示火,黃旗表示柴,白旗表示石,黑旗表示水等等。旗與鼓配合還可指揮佈陣,《新唐書●禮樂志》記載了這一情況:“東軍一鼓,舉青旗為直陣;西軍亦鼓,舉白旗以方陣以應。次西軍鼓,舉赤旗為銳陣;東軍亦鼓,舉黑旗以曲陣以應。次軍東鼓,舉黃旗為圓陣;西軍亦鼓,舉青旗以直陣以應。次西軍鼓,舉白旗為方陣;東軍亦鼓,舉赤旗以銳陣以應。次東軍鼓,舉黑旗為曲陣;西軍亦鼓,

舉黃旗以圓陣以應”。旌旗作為通信工具,得益於紡織技術的產生和發展。中國原始社會後期出現了原始的紡織技術,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絕大部分都發現了紡墜。到商周時期,紡織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夠織出繒、帛、素、練、紈、縞、紗、絹、綺、羅、錦等許多品種,並出現了提花技術。隨著編織業的發展,印染技術也得到了發展。商、周時期(西元前16世紀~西元前5世紀),人們已掌握利用多種礦物顏料給服裝著色和利用植物染料染色的技術,能夠染出黃、紅、紫、藍、綠、黑等色及各種圖案花紋。到了秦漢(西元前221年~西元220年),出現了手搖紡車、織布機、提花機等紡織機械,紡織品的數量與品質有了很大的提高。紡織技術的出現於發展使旌旗作為簡易通信的工具成為可能。

西方古代簡易信號通信的工具與中國相仿。印度在吠陀時代(西元前14世紀~西元前6世紀)已有了軍旗和軍樂。軍旗和軍樂除了有鼓舞士氣的作用外,也還有聯絡部隊統一行動的作用。到了列國時代(西元前6世紀~西元前4世紀),軍樂種類擴展到貝殼、小鼓、罐鼓、銅鈸等等。西元前1000年,埃及人已用石灰鞣革,制鼓來指揮軍隊。古代希臘人作戰主要的傳令工具是牛角和螺號。歐洲製造鼓的年代很早,摩拉維亞出土的一面鼓大約在6000年前。最早的鼓是一段中空的樹幹,一端蒙上兩棲動物或魚的皮,用手敲擊,後來用獸皮或牛皮做鼓面,棍做鼓槌。但歐洲軍隊以鼓作為通信工具的年代卻比較晚,14、15世紀的土耳其近衛步兵用長鼓作為通信工具,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西擴,這種通信方式才傳到了歐洲各國,英、法等國的軍隊曾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