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关节活动度测量工具

合集下载

《关节活动度评定》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课件

运动训练
运动员可以通过关节活动度评 定来优化训练计划,提高运动 表现。
康复治疗
关节活动度评定在康复过程中 起到指导作用,帮助患者恢复 关节功能。
总结和展望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评估关节功能和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未来,我们 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更多创新的评定方法,提升关节活动度的评估效果。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 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评估关节灵活性和功能的重要工具。本课程将介绍关节活 动度的重要性以及评定的方法和常见工具。
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
关节活动度是身体正常功能的关键。它影响着日常活动、运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改善身体的功能。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方法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步骤
1
患者准备
2
向患者解释评定过程,让其做好准备。
3
记录和分析
4
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以评 估关节活动度水平。
准备工作
收集相关资料,确定评定目标和准备评 定工具。
评定操作
按照评定工具的要求,对关节活动范围 进行测量。
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临床评估
关节活动度评定在临床中广泛 应用,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 者的关节问题。
主观方法
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的感受来评估关节活动度。
客观方法
使用测量工具和技术来准确评估关节的运动范 围。
常见关节活动度评定工具
髋关节活动度评定器
通过测量髋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范 围来评估关节活动度。
柔韧性测量工具
通过测量身体各个关节的伸展范 围来评估关节活动度。
运动范围评估工具
通过观察和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来评估关节活动度。

最新下肢关节活动度及其测量_图文文库讲学课件

最新下肢关节活动度及其测量_图文文库讲学课件
点。 固定臂:腓骨纵轴。 移动臂:第五跖骨长轴。 运动:背屈,足尖从中立位向靠近小腿
的方向运动。 跖屈,与背屈方向相反运动。
正常值:背屈0-20°,跖屈0-50°。
足内翻外翻
体位:坐位,膝关节屈曲,踝关节中立 位。 中心:两轴(固定臂与移动臂)的交点。 固定臂:与小腿纵轴一致。 移动臂:移动的足底面(足的横轴)。 运动:外翻,足的外缘向上方的运动。
股四头肌—伸膝屈髋(股直肌)
股二头肌(屈膝、伸髋、骨盆后倾)
股二头肌(屈膝、伸髋、骨盆后倾)
半腱肌和半膜肌(羽状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羽状肌)。
近固定:屈膝伸髋,膝内旋。 远固定:大腿在膝关节屈,两侧同时收
缩,使骨盆后倾。 与股二头肌作用一致
膝关节的运动
屈伸运动为主、并可有限度旋转运动。 1、运动轴不固定 2、滚动与滑动 3、旋转活动 旋内为10º 旋外30-40º 4、扣锁机制 膝关节伸至160-180º,每 增加伸直1º时,股骨约内旋0.5º。
缝匠肌——屈髋、屈膝、髋外旋
缝匠肌-屈髋、屈膝、髋外旋、骨盆前倾
阔筋膜张肌—屈髋、髋外展、内旋
位置与形态:大腿上部前外侧,梭形肌, 被扩筋膜包裹。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在大腿外侧移行于髂胫束,止于
胫骨外侧髁
阔筋膜张肌—屈髋、髋外展、内旋
比较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
阔筋膜张肌 近固定:髋关节屈曲、外展和旋内。 远固定: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前倾。 缝匠肌 近固定:髋关节屈曲和外旋,并使膝关
髋关节外展
体位:仰卧位,避免大腿旋转。 中心:髂前上棘。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移动臂:股骨纵轴(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连
线)。 运动:外展,下肢在额状面上做向外的
运动。 正常值:外展0-45°。

关节活动度图解

关节活动度图解

关节活动度图解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运最大弧度。

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关节活动范围分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

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怎样测量关节活动度?一、测量工具: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1、舒适体位2、暴露测量的关节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4、专人测量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三、测量结果的记录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被动ROM、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关节活动度正常值图解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关节活动度测量PPT课件

关节活动度测量PPT课件
.
2019/11/26
14
• 3、掌指关节(MP)外展0°-15 ° --45° • 体位: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 4、近端指间关节(PIP)屈曲0°-110° • 体位:坐位 轴心: PIP顶部 固定臂:近节指骨 • 5、远端指间关节(DIP)屈曲0°-90° • 体位:坐位 轴心: DIP顶部 固定臂:远节指骨
外展、内收。
• 3)手的功能
• 3个功能轴;纵轴、前后轴、横轴
• 手的动作;握、捏、钩。
• 手的休息位与功能位;休息位 腕关节背伸曲10 ~15度,其余手指关节
. 自然微屈
2019/11/26
13
• 手的功能位;腕背伸20~25度,拇指掌侧外展。
• 手指ROM • 1、掌指关节( MP)屈曲0°-90° • 体位: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 2、掌指关节(MP)过伸0°-15 ° --45° • 体位: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 轴心:肩峰 固定臂:体侧中线
• 3、肩关节外展0°-180°
• 体位:坐或俯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后上臂中线
• 4、肩关节水平外展0°-40°
.
• 体位:坐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2019/11/26
7
• 5、肩关节水平内收0°-130° • 体位:坐或仰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 6、肩关节外展内旋0°-70° • 7、肩关节外展旋外0°-90°
.
2019/11/26
10
• (三)腕ROM
• 解剖及运动学
• 腕部关节是由桡、尺骨远端及8块腕骨组成。狭义:桡腕关节。广义:桡
腕、腕骨间、桡尺远端关节。桡腕关节可行掌屈、背伸、尺、桡偏 四种运动;桡尺近、远端关节共同完成旋前、旋后运动;腕骨间关节协 助桡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掌屈以桡腕为主,背伸以腕骨间关节为主。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课件

• 3.拇趾的M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跖关节。 • 固定臂:第1跖骨。 • 移动臂:第1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35°,伸展0-60°。
• 4.拇趾的I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间关节。 • 固定臂:第1节趾骨。 • 移动臂:末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60°,伸展0。
食指分离方向的运动。 掌侧内收,与外展相反,做返回食指
方向的运动。 正常值:掌侧外展0-90°,掌侧内收90°-0。
手指
手指掌指关节屈曲
• 体位:坐位,前臂、手放于桌面,前臂 、腕关节中立位。
• 中心:相应掌指关节桡侧。 • 固定臂:相应掌骨纵轴。 • 移动臂:近节指骨纵轴。 • 运动:指骨向靠近手掌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 中心:相应远端指骨间关节桡侧。 • 固定臂:中节指骨纵轴。 • 移动臂:远节指骨纵轴。 • 运动:远节指骨向靠近中节指骨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附:手指的外展、内收
• 体位:腕关节中立位,手指伸展位。
• 中心:两轴的交点。
• 固定臂:第3指骨纵轴。
• 移动臂:第2、4、5指骨纵轴。
运动。 伸展,从基本肢位向屈曲相反的方向
运动。 • 正常值:屈曲0-135°,伸展0°。
附:小腿外旋、内旋
• 体位:坐位,膝关节90°屈曲,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足跟在膝上的投影。 • 固定臂:膝关节90°屈曲,足长轴所指的方向。 • 移动臂:第二趾骨与跟骨的连线。 • 运动: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复合运动。
向后方的运动。 注意固定骨盆,防止躯干的代偿
运动。 • 正常值:0-30°。
外展
• 体位:仰卧位,避免大腿旋转。 • 中心:髂前上棘。 •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 移动臂:股骨纵轴(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

关节活动度测量课件

关节活动度测量课件
关节活动度测量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目录
学习要点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 关节的基础知识 测量工具及其测量步骤 上肢关节的测量 下肢关节的测量 脊柱关节的测量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学习要点
1.要学会关节活动度的定义 2.学会使用测量的工具的, 3.并通过使用测量工具,能够总结出引起关节活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返 回 目 录
第三十三页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脊柱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 颈部
运动
前屈 后伸 左旋 右旋
受检体位
轴心
坐或立位,在 侧方测量
肩峰
同上
同上
坐或仰卧,于 头顶测量
头顶后方
左侧屈 右侧屈
坐或立位,于 后方测量
第7颈椎棘突
髋臼 坐骨 横韧带 结节
坐骨结节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膝关节 knee joint
股外侧肌 股直肌 髌外侧 支持带
腓侧副 韧带
腓骨头
髌韧带
股内侧肌
半膜肌腱 髌骨
胫侧副 韧带
髌内侧 支持带
膕肌
胫骨
跖肌 腓肠肌 膕斜 韧带 腓侧 副韧带 腓骨头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踝关节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人体的六大关节
肩关节 shoulder joint
喙肩弓 肩峰 喙肩 韧带
喙肱 韧带
关节囊
锁骨
肩峰
肱骨头
喙突
肩胛骨
关节囊 关节腔 盂唇
肩胛骨
肱二头肌 长头腱
关节囊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肘关节 elbow joint

关节活动度测量PPT文档运动康复实验教学中心

关节活动度测量PPT文档运动康复实验教学中心
内收,足的内缘向内的运动。 正常值:外展 0-10°,内收0-30°
28
拇趾
1、MP关节屈曲、伸展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固定臂:第1跖骨。 移动臂:第1节趾骨。 轴心:趾跖关节。 正常值:屈曲 0-35° 伸展0-60°
29
2、IP关节屈曲、伸展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固定臂:第1节趾骨。 移动臂:末节趾骨。 轴心:趾间关节。 正常值:屈曲 0-60° 伸展0
1实验一关节活动度测量rangeofmotiontest下肢2测量目的?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确定治疗目标治疗方案?疗效评估3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
实验一
关节活动度测量
Range of motion test
(下肢)
1
测量目的
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 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 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 确定治疗目标,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
25
踝关节(背屈、跖屈)
体位:坐位/仰卧位,膝屈曲,踝关节中立位 固定臂:小腿纵轴(腓骨小头与外踝的连线)。 移动臂:第五跖骨。 轴心:第五跖骨与小腿纵轴延长线在足底的交点。 运动:背屈,足尖从中立位向靠近小腿的方向运
动。跖屈,与背屈方向相反运动。 正常值:背屈 0-20°,跖屈0-45°。
26

2、选择的正确体位. 肢位中立位时为零度. 3、关节测量尺与身体的接触要适度,不得影响关
节的运动.原则上角度尺应放在患者被测关节 的外侧. 4、测量尺的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的位置要固定. 5、读取量角器的刻度时,视线与刻度同高.
8
6、被动运动关节时手法.要柔和,速度缓慢均匀,尤
其对伴有疼痛和痉挛的患者不能作快速的 运动.

关于关节活动度测量课件课件

关于关节活动度测量课件课件

跖屈 中立位 踝
足外缘交叉 处
与腓骨纵轴 平行
与第五跖骨 纵轴平行
内翻 俯卧,足位于 踝后方
外翻 床缘外
两踝中点
小腿后纵轴
轴心与足跟 中点连线
正常值
0~125°
0~15°
各0~45°
各0~45° 屈:0~150° 伸:0° 背屈:0~ 20° 跖屈:0~ 45° 内翻0~35° 外翻 0~25°
髋关节屈伸
同上
同上
双侧髂棘上缘 双侧肩峰连线 连线的平行线 的平行线
两侧髂嵴连线 第7颈椎与第5 中点的垂线 腰椎棘突连线
正常值
0~60° 0~50° 各0~70°
各0~50°
0~45° 0~30° 0~40° 各0~50°
颈屈曲的ROM测量 颈伸展的ROM测量
颈侧屈的ROM测量 颈旋转的ROM测量
躯干屈曲的ROM测量 躯干伸展的ROM测量 躯干侧屈的ROM测量
关于关节活动度测量课件
目录
学习要点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 关节的基础知识 测量工具及其测量步骤 上肢关节的测量 下肢关节的测量 脊柱关节的测量
学习要点
1.要学会关节活动度的定义 2.学会使用测量的工具的, 3.并通过使用测量工具,能够总结出引起关节
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 4.通过测量明白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目的、适应
桡 尺
旋前 旋后
坐位,上臂置于体侧, 肘屈90°,前臂中立位
尺骨茎突
与地面垂 直
腕关节背面(测旋 前)或掌面(测旋 各0~90° 后)
屈 伸
坐或站位,前臂完全旋 前
尺骨茎突
与前臂纵 轴平行
与第二掌骨纵轴平 屈0~90°

伸0~70°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优秀课件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优秀课件

适应证
关节炎症 脱位复位后 骨折愈合后 截肢 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关节继发性损害
禁忌证
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 肌腱、韧带、肌肉术后早期 骨化性肌炎
第二节 测量的方法及步骤
1.测量方法: 工具、体位、固定
2.测量步骤 3.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
测量工具
普通测角计:也称通用 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 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两个臂:移动臂,标有 指针;固定臂,附有刻 度盘,两臂于一端以活 动轴固定,轴为测角计 中心
电子角度计(倾斜计)
Infotronic GONIO Sensors
The comprehensive range of this Goniometers and Torsiometers are ideal for quick, simple,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joint movement in multiple planes. This sensors are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the sensors can be comfortably worn undetected under clothing, without hindering the actual movement of the joint.
关节本身的因素: 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 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关节先天性畸形 均可引起疼痛、肌肉痉挛或软组织粘连,导致关
节活动度减少。
关节外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等)损伤及粘连、 疤痕挛缩、 骨折、 肌肉痉挛、 严重的肢体循环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损伤 均可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
(1)球窝关节 3.多轴关节

关节活动度测定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关节活动度测定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相比较。同一单位内所用方法应一致,载入文献资料时要 有说明。
34
测量时注意事项2
检查者应熟悉各关节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熟练测定 技术。
检查前对患者讲明目的和方法,取得合作。 检查时患者应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保持舒适体位,测
定时不得移动,避免代偿活动影响检查结果。 记录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
使用通用量角器时,量角器轴心须与关节活动轴 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平行。
11
测量工具
通用量角器
12
普通量角器用两根直尺连接一 个半圆量角器或全圆量角器制 成,手指关节用小型半圆角器 测量。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 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轴中心 (参照一定的骨性标志),两 尺的远端分别放到或指向关节 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 体长轴相平行。随着关节远端 肢体的移动,在量角器刻度盘 上读出关节活动度。
与胫骨纵轴 平行
与第五跖骨 纵轴平行
轴心与足跟 中点连线
屈:0~150° 伸:0°
背屈:0~20° 跖屈:0~45°
内翻0~35° 外翻 0~252°6
髋关节前屈 ROM测量: 仰卧或侧卧,对侧下肢 伸直,轴心股骨大转子, 固定臂与身体纵轴平行, 移动臂与股骨纵轴平行。
正常值:前屈 0-1250
27
拇掌指关节:
掌屈:60 °-90 °,背伸:15 °-25 °。
拇指间关节:
掌屈:85 °-95 °,背伸:15 °-25 °。
第2-5指掌指关节:
掌屈:85 °-95 °,背伸:40 °-50
41
足功能:
足趾功能未有明确规定。 司法部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人体损伤鉴
定程度鉴定标准》中规定:拇趾占一足五趾 功能的60%,其余各指各占10%。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ppt课件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ppt课件
正常范围
0~ 60° 0~ 80°
R32ange of motion Assessment & PoLon
手指关节ROM测量法
正常范围
第2~5指
掌指屈
0~ 90°
近指间屈
0~ 100°
远指间屈
0~ 90°
(0点:指关节自然伸直时)
R33ange of motion Assessment & PoLon
physiotherapy.The HK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2006:34-45 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7-34 Willan,Functional anatomy lecture note. The HK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2005:56-63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889.
旋内(前)(pronation)与旋外(后)(supination) 垂直轴
R7 ange of motion Assessment & PoLon
关节活动范围概念
(range of ion ROM) 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 活动度
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关节的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 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
正常范围 中心
固定臂
移动臂
内收 0~ 45° 髂前上棘 垂直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连线
外展 0~45° 同上
测量体位: 仰卧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工具1-普通量角器
也称通用量角器,是临床最 常用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两个臂
移动臂,标有指针。 固定臂,附有刻度盘。 两臂以活动轴固定,轴为
量角器中心。
测量工具1-普通量角器
摆放方法: 使用通用量角器时,量角器轴心须与关节
活动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平 行,近端为固定臂,远端为移动臂。
测量工具2-方盘量角器
优点
操作简便; 正确使用误差小; 不必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轴心。
主要使用在四肢关节、脊柱,但是对于小关节的 测量会有一定的困难,如手部的关节。
测量工具3-长度尺
通常是指皮尺或直尺。
一般不作临床研究使用。 多用于治疗前后结果对照。
eg:通过测量第一掌骨头中点至 第二掌骨头中点的距离判断拇 指外展范围(图2-2)
运动分析系统,可以连续动态地观察在 功能活动中关节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测量工测具量2-工方具盘2量角器
范振华在1974年设计了一种方盘量角器,用正方形, 每边长12cm,上有圆形刻度盘,加一指针及把手构成。 底部绘有左右对称的从0-180°的刻度,指针因重心在 下而始终指向正上方。常用木质、金属或塑料制成。
测量时方盘量角器的以便紧贴另一端 肢体,与其长轴平行,随肢体一同活 动,其夹角所示即为ROM。
测量工具3-长度尺
优点:
简单易行 可用于测量躯干、脊柱或肩胛骨等的活动度, 也可以用于测量手指的整体活动能力。当因 体位或其他原因导致不方便使用量角器的时 候,也可以用直尺或者皮尺测量肢体骨性标 记点间距离的方法来表示关节活动度。
测量工具4-特殊测量工具
图表标记
将关节活动的轨迹以 图表显示,然后与正 常的进行比较,一目 了然。
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关节 运动的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
测量工具1-普通量角器
量角器臂的长度从7.5-40cm不等。检查者应根据 所测关节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量角器。
大型量角器一般用于测量较大的关节,如髋关节、 膝关节、肩关节等;
中等大小的量角器多用于测量肘、腕、踝等关节;
小型量角器则用来测量手指和脚趾等关节。
此法便于发现关节活 动度有无障碍。
பைடு நூலகம் 测量工具4-特殊测量工具
X线与摄象机
此法代价昂贵,花时 间长,但精确度高, 仅适用于科研等特殊 情况
测量工具4-特殊测量工具
电子测角器 使用压力传感器、滑动电
阻器或者陀螺仪的方式,可以连续测定 关节活动范围,并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
二维和三维运动分析 通过二维或三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