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训练的三种途径及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训练的三种途径及方法

作文是语文知能和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结晶了作者的情感和心智。一方面因其在中考总分值高、比权重,学生往往“一文定输赢”,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另一方面,又因其弹性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加之评分标准较模糊,故往往令人或望而生畏、或束手无策、或淡化处理。而缺乏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便成为制约语文获高分的“瓶颈”。因此,如何增强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加强写作研究和指导,提升水平是一直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问题。

初三学生通过初一、二的学习,对作文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作文基础离中考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初三的时间紧、任务重,只能是边讲边训练边掌握学情,为此我认为中考写作训练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

一、培养语感,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素材是学生害怕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素材从何而来?来源于课内外的阅读积累,更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为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去观察生活。用心体味,其中包括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观察,对景物

的观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等。鼓励学生坚持每天把观察的过程和感受记在练笔本上,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弥补了当前大多数学生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缺憾。教师在起步阶段一是要加强对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社会的角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的乐趣。如,对于社会生活中的课堂上发现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主张,教师也要做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及时对学生的评议进行肯定。二是对学生日常练笔适时地进行批阅,必要时当面批改,多加激励。练笔形成习惯,就会使它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地实现言为心声,常写常新,直到中考,乃至更久远。

其次,教师可利用课堂为学生讲析经典诗词,经典名篇。鼓励他们背诵经典、研习经典,并应用于写作。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更能丰厚学生的文学底蕴,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次,教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挤出时间关注国家大事,国际时局,了解焦点人物,分析流行话题。为节省时间方便学生阅读,教师还可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报刊,挂在教室的图书角,备同学们选读,且建议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各种时事要闻、经典故事、哲理故事、名人名言整理成自己命名的小册子,随时记忆,及时充实。对于一些媒体关注的人物事件或大型活动,教

师可组织学生利用活动时间,在网上或电视上观看,如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及颁奖晚会,奥运会开、闭幕式等,并让学生做好笔记,及时写好观后感。使学生对人物、事件有更直接、更真实的体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二、专题优化训练

在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逐步养成的同时,即可进行专题优化训练,锻炼学生审题、选材、立意、结构等能力。

根据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走向,可将作文训练分成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四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先要让学生明确其特点,再举出有代表性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思考后口头表述自己的作文思路,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拟题、如何选取新颖角度、如何选材、如何布局……如此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跑题、套构、人云亦云等现象的发生。

以材料作文为例,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写好材料作文,应把握好三点:一是分析材料,提炼出材料中的关键词。二是要选择好角度深入挖掘,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去作文。三是做到形式新颖,可以摆脱一般记叙文的束缚,写日记、书信、演讲稿、童话、寓言等,使文章生动活泼,不落俗套。

再如命题作文的写作,学生首先要准确把握要求,看清限制,不可出现跑题现象;其次要新颖构思,写出自己的个性;第三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向纵深处挖掘,增加文章的深度。

此外,还需加强作文的评讲,也可调动学生自评、互评,还要和学生分享不同风格的中考满分作文,并和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满分作文的得分技巧。如:在拟题方面,诗歌入题、名言入题、修辞入题、添加题记;在角度方面,旁敲侧击、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反弹琵琶;结构方面,片段组接、悬念成真、前呼后应、正反对比;抒情方面,欲扬先抑、寓情于景、蕴涵诗意、情真意切。

在学生明确各种作文题目及写作技巧之后,要布置相应的作文题进行演练,发现学生亮点,及时进行捕捉、激励,并将优秀习作打印成册,在教室的专栏张贴,既增强了学生创作的信心,又提高了学生互相赶超的积极性。

三、针对中考作文的综合训练

写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丰富积累,专题训练之后,学生能做到“有米下炊”,并能把握步骤和要领,但还需在锤炼词句、技巧运用及熟练度上下功夫,方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巧妇”。

在2009年山西省中考研讨会,李子燕老师提出了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即“一个鲜亮、新颖的题目;一个精彩的开头;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一个完美的结尾;一个清爽的文面”。精炼形象,易于理解、便于操作。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都要用这六个“一”进行自评,以取长补短,争取每写一篇作文都能离“六个一”的

标准更进一步。每次习作之后,教师都要进行认真批改,把公认的好作文选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把有争议、有代表性的作文拿来大家讨论后做出尽可能中肯的评价。让学生远离写作误区,增加文章亮色。

综合训练的文题可为历年各省市的中考命题,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编排,由话题到材料,由半命题到命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品尝到写作带来的愉悦与成就感。由于学生个性不同,因此教师要尊重并鼓励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有善引经据典的、有善借景抒情的、有善以物喻人的、有善借古喻今的、有善评论时局的,训练中要提倡学生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同时,兼容并蓄、取长补短。

另外,在中考临近之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近年来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引导学生按这一标准展开自评、互评,这样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了更理性的认识,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在此前提下,再用最后一二个作文题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方式、真实情感、写作速度进行全方位的把关。特别是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以平静、沉稳、充满自信和成功感的良好心态去应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作文教学更是无固定方法可循,而作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权重,决定了初中语文教育者必须在实践中摸索、摸索中创新,尽可能给学生多提供几个获得作文高分的“锦囊”,最终让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制胜作文,笑傲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