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物理知识要点总结

合集下载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梳理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梳理

半导体物理考点归纳一· 1.金刚石 1) 结构特点:a. 由同类原子组成的复式晶格。

其复式晶格是由两个面心立方的子晶格彼此沿其空间对角线位移1/4的长度形成b. 属面心晶系,具立方对称性,共价键结合四面体。

c. 配位数为4,较低,较稳定。

(配位数:最近邻原子数)d. 一个晶体学晶胞内有4+8*1/8+6*1/2=8个原子。

2) 代表性半导体:族的C ,,等元素半导体大多属于这种结构。

2.闪锌矿 1) 结构特点:a. 共价性占优势,立方对称性;b. 晶胞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结构,但为双原子复式晶格;c. 属共价键晶体,但有不同的离子性。

2) 代表性半导体:等三五族元素化合物均属于此种结构。

3.电子共有化运动:原子结合为晶体时,轨道交叠。

外层轨道交叠程度较大,电子可从一个原子运动到另一原子中,因而电子可在整个晶体中运动,称为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4.布洛赫波:kxi k k e x u x πϕ2)()(=晶体中电子运动的基本方程为: ,K 为波矢,(x)为一个与晶格同周期的周期性函数, 5.布里渊区:禁带出现在2a 处,即在布里渊区边界上;允带出现在以下几个区: 第一布里渊区:-1/2a<k<1/2a (简约布里渊区)第二布里渊区:-1<k<-1/2a,1/2a<k<1E(k)也是k 的周期函数,周期为1,即E(k)(),能带愈宽,共有化运动就更强烈。

6.施主杂质:V 族杂质在硅,锗中电离时,能够释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称它们 为施主杂质或n 型杂质 7.施主能级:将施主杂质束缚的电子的能量状态称为施主能级,记为。

施主能级离导带很近。

8.受主杂质:族杂质在硅,锗中能够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形成负电中心,称它们为受主杂质或P 型杂质。

9.受主能级:把被受主杂质所束缚的空穴的能量状态称为受主能级,记)()(na x u x u k k +=为。

(完整word版)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doc

(完整word版)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doc

一、半导体物理知识大纲核心知识单元 A:半导体电子状态与能级(课程基础——掌握物理概念与物理过程、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第 1 章)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能级(第 2 章)核心知识单元 B:半导体载流子统计分布与输运(课程重点——掌握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过程的分析方法、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第 3 章)半导体的导电性(第 4 章)非平衡载流子(第 5 章)核心知识单元 C:半导体的基本效应(物理效应与应用——掌握各种半导体物理效应、分析其产生的物理机理、掌握具体的应用)半导体光学性质(第10 章)半导体热电性质(第11 章)半导体磁和压阻效应(第12 章)二、半导体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第一章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本章各节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讨论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主要介绍了半导体的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半导体中能带的形成,半导体中电子的状态和能带特点,在讲解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时,引入了有效质量的概念。

阐述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引入了空穴散射的概念。

最后,介绍了Si、Ge 和 GaAs 的能带结构。

在 1.1 节,半导体的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及结合性质。

(重点掌握)在 1.2 节,为了深入理解能带的形成,介绍了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介绍半导体中电子的状态和能带特点,并对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引入本征激发的概念。

(重点掌握)在 1.3 节,引入有效质量的概念。

讨论半导体中电子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

(重点掌握)在1.4 节,阐述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由此引入了空穴散射的概念,得到空穴的特点。

(重点掌握)在 1.5 节,介绍回旋共振测试有效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理解即可)在 1.6 节,介绍 Si 、Ge 的能带结构。

(掌握能带结构特征)在 1.7 节,介绍Ⅲ -Ⅴ族化合物的能带结构,主要了解GaAs 的能带结构。

(掌握能带结构特征)本章重难点:重点:1、半导体硅、锗的晶体结构(金刚石型结构)及其特点;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的闪锌矿型结构及其特点。

半导体物理归纳总结

半导体物理归纳总结

半导体物理归纳总结半导体物理是研究半导体材料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特性的学科领域。

在过去几十年里,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半导体物理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1. 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具有中等电导率。

它的导电性质可以通过控制掺杂和温度来进行调节。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和锗,它们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2. 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直接影响其导电性质。

能带是描述电子能量和电子分布的概念。

在半导体中,价带是最高的填满电子的能带,而导带是电子可以自由移动的能带。

半导体的导电性取决于导带和价带之间的能隙大小。

3. 掺杂与载流子掺杂是将某种杂质引入到半导体材料中,以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掺杂可以分为施主掺杂和受主掺杂两种。

施主掺杂会引入额外的自由电子,增加半导体的导电性,而受主掺杂引入额外的空穴,减少导电性。

掺杂后产生的自由电子和空穴被称为载流子,它们在半导体中的运动导致了电流的流动。

4. pn结及其特性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相接触形成的结构。

在pn结中,p区富含空穴,n区富含自由电子。

当p区和n区相接触时,会发生空穴和自由电子的复合过程,形成耗尽区。

耗尽区内形成了电场,阻止了进一步的复合。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pn结具有整流特性,即在正向偏置下电流可以流动,而在反向偏置下电流几乎不流动。

5. 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晶体管等,它们在各种电子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器件,广泛应用在电源供电和信号处理中。

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高度可控的电流放大器,常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

晶体管则是一种功率放大器,被广泛应用在音频和无线通讯领域。

总结:半导体物理是一门涉及半导体材料特性和器件应用的重要学科。

通过对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掺杂与载流子、pn结特性以及器件应用的介绍,我们对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半导体知识物理知识点总结

半导体知识物理知识点总结

半导体知识物理知识点总结半导体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它的导电性质。

在半导体中,能带结构是一个关键的物理概念。

在固体中,电子的能级是分立的,因此存在一个最低能级和一个最高能级,这两个能级之间的能带被称为价带(valence band)和导带(conduction band)。

在绝缘体中,价带与导带之间存在很大的能隙,因此电子很难跃迁到导带,所以绝缘体几乎不导电;而在导体中,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隙很小,甚至可能没有能隙,因此电子可以很容易地跃迁到导带,形成电流。

而在半导体中,价带与导带之间的能隙介于绝缘体和导体之间,这使得半导体在外加电场或其他条件下,可以由绝缘体状态变成导体状态,这种特性使得半导体在电子器件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半导体中电子运动的理论基础是固体物理中的布洛赫定理,根据这个定理,半导体中的价带和导带都是由大量的原子能级集合而成的。

这些原子能级之间存在能量间隙,称为带隙。

在这些能级之间的电子受到周期性结构的影响,在电场作用下不能逐渐加速而被迅速散射,这种散射使得电子不能无阻碍地在晶体中移动。

根据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的运动情况,半导体的导电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

在半导体中,通过加热或光照等方法,可以将一部分价带中的电子激发到导带中,这样就会在价带中留下正电荷,形成空穴。

这些被激发出来的电子和空穴以载流子的形式参与半导体的导电过程。

当外加电场作用于半导体材料时,电子和空穴会在半导体中运动,从而导致半导体中产生电流。

另外,半导体中的能带结构也与半导体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半导体器件中,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GaAs等。

硅是最常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由于它价格低廉、制备工艺成熟,被广泛用于半导体器件中。

锗是另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它的电子迁移率较高,适合用于一些高频器件。

GaAs则是一种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较高的饱和漂移速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频和光电器件中。

半导体物理考研知识点归纳

半导体物理考研知识点归纳

半导体物理考研知识点归纳半导体物理是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的学科。

在考研中,半导体物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半导体的基本性质- 半导体材料的分类,包括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

-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包括导带、价带以及禁带的概念。

- 半导体的载流子类型,即电子和空穴。

2. 半导体的掺杂- 掺杂原理,包括n型和p型掺杂。

- 掺杂对半导体电导率的影响。

- 杂质能级和费米能级的移动。

3. 半导体的载流子运动- 载流子的漂移和扩散运动。

- 载流子的迁移率和扩散常数。

- 霍尔效应及其在半导体中的应用。

4. pn结和半导体器件- pn结的形成原理和特性。

- 正向和反向偏置下的pn结特性。

- 金属-半导体接触和肖特基势垒。

5. 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本征吸收和杂质吸收。

- 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

- 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6. 半导体的热电效应- 塞贝克效应和皮尔逊效应。

- 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

7. 半导体的量子效应- 量子阱、量子线和量子点的概念。

- 量子效应对半导体器件性能的影响。

8. 半导体的物理量测量技术- 电阻率、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的测量方法。

- 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技术。

9.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 晶体生长技术,如Czochralski法和布里奇曼法。

- 光刻、蚀刻和掺杂工艺。

结束语半导体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材料科学、固体物理,还与电子工程和微电子技术紧密相关。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考研学子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半导体物理的相关知识。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5、半导体中电子的准动量:经典意义上的动量是惯性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v。

根据教材式(1-1)和式(1-10),对于自由电子v=hk,这是自由电子的真实动量,而在半导体中hk=v;有效质量与惯性质量有质的区别,前者隐含了晶格势场的作用(虽然有质量的量纲)。

因为v与v具有相同的形式,因此称v为准动量。

6、本征激发:共价键上的电子激发成为准自由电子,亦即价带电子吸收能量被激发到导带成为导带电子的过程,称为本征激发。

这一概念今后经常用到。

7、载流子:晶体中荷载电流(或传导电流)的粒子。

金属中为电子,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而影响半导体导电性的主要是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

8、回旋共振实验:目的是测量电子的有效质量,以便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推出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为能观测出明显的共振吸收峰,就要求样品纯度要高,而且实验一般在低温下进行,交变电磁场的频率在微波甚至在红外光的范围。

实验中常是固定交变电磁场的频率,改变磁感应强度以观测吸收现象。

磁感应强度约为零点几T。

等能面的形状与有效质量密切相关,对于球形等能面,有效质量各向同性,即只有一个有效质量;对于椭球等能面,有效质量各向异性,即在不同的波矢方向对应不同的有效质量。

9、横向有效质量沿椭球短轴方向,纵向有效质量沿椭球长轴方向。

10、直接带隙半导体是指导带极小值与价带极大值对应同一波矢;间接带隙半导体是指导带极小值与价带极大值对应不同的波矢。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及考点:——本章要求熟练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和概念——考题主要涉及填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物理过程的解释)1、以上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的解释。

2、熟悉金刚石型结构与闪锌矿型结构晶胞原子的空间立体分布及硅、锗、砷化镓晶体结构特点,晶格常数,原子密度数量级(1022个原子/立方厘米)。

3、掌握能带形成的原因及电子共有化运动的特点;掌握实际半导体的能带的特点。

4、掌握有效质量的意义及计算公式,速度的计算方法,正确理解半导体中电子的加速度与外力及有效质量的关系,正确理解准动量及其计算方法,准动量的变化量应为。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及重点习题总结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及重点习题总结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及重点习题总结半导体物理是现代电子学中的重要领域,涉及到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热学和光学等性质,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对半导体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附带相应的重点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1. 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决定了其电学性质。

一般而言,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可以分为导带(能量较高)和价带(能量较低)。

能量在禁带内的电子处于被限制的状态,称为束缚态,能量在导带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称为自由态。

2. 掺杂和杂质掺杂是将少量的杂质原子引入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以改变其导电性质。

掺入价带原子的称为施主杂质,掺入导带原子的称为受主杂质。

施主杂质会增加导电子数,受主杂质会增加载流子数。

3. P型和N型半导体掺入施主杂质的半导体为P型半导体,施主杂质的电子可轻易地跳出束缚态进入导带,形成载流子。

掺入受主杂质的半导体为N型半导体,受主杂质的空穴可轻易地跳出束缚态进入价带,形成载流子。

二、PN结和二极管1. PN结的形成和特性PN结是P型和N型半导体的结合部分,形成的原因是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与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发生复合。

PN结具有整流作用,使得电流在正向偏置时能够通过,而在反向偏置时被阻止。

2.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二极管是基于PN结的器件,正向偏置时,在PN结处形成正电压,使得电子流能够通过。

反向偏置时,PN结处形成反电压,使得电流无法通过。

3. 二极管的应用二极管广泛用于整流电路、电压稳压器、振荡器和开关等领域。

三、晶体管和放大器1. 晶体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晶体管是一种三端器件,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构成。

其中,NPN型晶体管由N型掺杂的基区夹在两个P型掺杂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构成。

PNP型晶体管的结构与之类似。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基于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电流的能力。

2. 放大器和放大倍数晶体管可以作为放大器来放大电信号。

半导体物理学知识重点总结

半导体物理学知识重点总结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空气污染的资料篇一: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说到环境污染,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切身体会,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污染的情况。

比方说汽车从我们身边开过,会扬起灰尘,汽车还排放尾气,这就是一种空气污染。

还有许多工厂都要排放废水,工厂生产需要使用干净的水,这些干净的水经过各种各样的生产工艺,水里边加进了许多污染物质,变成了废水,工厂再把这些废水排放到环境里去,就会污染河流、水渠、湖泊、水库,甚至是大海,这就是水污染。

我们生活中也产生许多废渣,我们叫它生活垃圾。

环境污染最大的危害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也影响经济发展。

现在,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约占三分之一,受到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各占三分之一。

现代环境污染首先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产生的,我们把它叫做工业污染。

我们把产生工业污染的工厂叫做工业污染源。

现在我国每年工业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1570万吨(201X年),工业粉尘841万吨,烟尘217万吨。

每年排放工业废水200亿吨。

每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8.9亿吨。

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现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污水有227亿吨,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81万吨,烟尘217万吨。

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产生了农业污染,农业污染最可怕的是农产品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因为农产品大量的是食品。

这几年在我国就出现了几起有毒大米、有毒猪肉、有毒食油的典型案件。

当然农业污染最普遍的是使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

这些有害物质我们食用后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时间长了,就会在身体内富集,危害我们的健康。

最可怕的还有这些有害物质会在自然界中通过食物链造成富集,长时期地积累在植物中和生物体内,最终影响到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汇总总结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汇总总结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汇总总结一、半导体物理基本概念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它具有一些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

半导体是由单一、多层、回交或互相稀释的混合晶形的二元、三元或多元化合物所组成。

它的特点是它的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导体的电导率∗101~1015倍,是绝缘体的电导率÷102~103倍。

半导体材料具有晶体结构,对它取决于结晶度的大小,织排效应特别大。

由于它的电导率数值在半导体晶体内并不等同,所以它是隔离的,具有相当大的飞行束度,并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二、半导体晶体结构半导体是晶体材料中最均匀最典型的材料之一,半导体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由原子排成的一种规则有序的晶体结构。

半导体原子是立方体的晶体,具有600个原子的立方体晶体结构,又称之为立方的晶体结构。

半导体晶体结构的代表性六面体晶体结构,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六面全部说构成的立方晶体。

半导体晶体的界面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六面全部说构成的晶体包围构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六面全部说构成的立方晶体。

半导体晶体的界面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六面全部说构成的晶点构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六面全部说构成的晶点构成。

三、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半导体的能带“带”是指其电子是在“带”中运动的,是光电子带,又称作价带,当其中的自由电子都填满时另一种平面,又称导电带,当其中的自由电子并不填满时其另一种平面在有一些能够使电子轻易穿越的东西。

半导体的能带是由两个非常临近的能带组成的,其中价带的最上一层电子不足,而导电带的下一层电子却相当到往动能,这一些动能可能直到加到电子摆脱它自己体原子,变成自由电子,并且在整体晶体里自由活动。

四、半导体的导电机理半导体的导电机理是在外加电压加大时一部分自由电子均可以在各自能带中加速骚扰,从而增加在给导电子处所需要的电压增大并最终触碰到另一种平面上产生电流就可以。

五、半导体的掺杂掺杂是指在纯净半导体中加入某些以外杂质元素的行为。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梳理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梳理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梳理简介半导体物理学是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载流子动力学和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的学科。

它是现代微电子工业的基础和前提,包含了多种复杂的物理过程和电子器件设计原理。

在集成电路中,半导体物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提高器件性能至关重要。

一、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1. 能带能带是指材料中的能量电子集合,可以被电子占据或空出来。

常见的能带包括价带和导带。

价带中的电子与原子核共享一个价电子对,导带则含有未占据的电子。

导带和价带之间的区域称为禁带,其中没有可用的能级,这使得该区域没有自由电子。

禁带宽度决定了材料的导电性质。

2. 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经典物理学,如牛顿力学,不能完全描述电子在原子中的行为,因此计算价带和导带的能量需要借助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通过考虑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说明电子存在于这两个能带中,以及它们的位置和能量。

3. 材料的类型半导体凭借其调谐电子运动的能力而成为电子器件的主要材料之一。

半导体材料通常可以划分为晶体(单晶或多晶)和非晶体,前者由规则排列的原子构成,后者则表现为无序空间结构。

二、载流子动力学1. 载流子类型在材料中,载流子是指负电荷(电子)或正电荷(空穴),它们的运动是电流传导的主要过程。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种类包括电子和空穴。

这些载流子的输运以及它们的沟通将直接影响材料的电学行为。

2. 拉曼散射与荷质比拉曼散射是一种通过材料中的声子色散特性筛选其材料类型和结构的方法。

这可以帮助确定载流子的荷质比,荷质比是电荷与带负荷的质量之比。

荷质比是半导体的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载流子的涵盖区域和速度。

3. 面掺杂多数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浓度是非常低的,这导致了它们的电导率较低。

通过面掺杂,半导体的电导率可以得到提高。

面掺杂涉及向材料表面引入杂质原子,这些原子具有带电性质以及能影响材料电荷载流子浓度的能力。

三、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1. 篱截型场效应晶体管篱截型场效应晶体管(MESFET)是一种单极型晶体管器件,它是通过在材料中形成门结构,控制源引线到漏引线通道上电子流的芯片。

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

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

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目录1. 基本概念 (2)1.1 半导体的定义与分类 (2)1.2 반도체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3)1.3 晶体结构与晶格常数 (4)1.4 能带理论与电子跃迁 (5)1.5 费米能级与电子的填充 (6)2. 电子输运机制 (7)2.1 能带结构与导电特性 (8)2.2 漂移电流与散乱 (9)2.3 扩散电流与载流子浓度梯度 (10)2.4 霍尔效应与霍尔系数 (11)3. 半导体器件物理 (12)4. 半导体材料与工艺 (14)4.1 元素掺杂与输运特性 (16)4.2 晶体生长法与缺陷控制 (18)4.3 半导体氧化与金属沉积 (19)5. 电力电子器件 (20)5.1 功率二极管与肖特基二极管 (22)5.2 功率晶体管与MOSFET (23)5.3 整流桥与交流调制 (25)6. 可见光与光电子器件 (26)6.1 半导体光吸收与发射 (27)6.2 光电二极管与光电晶体管 (28)6.3 激光器与光放大器 (29)7. 量子力学与半导体 (31)7.1 量子点与量子阱结构 (33)7.2 量子计算机与量子力学计算 (34)1. 基本概念半导体物理是研究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电子性质、能带结构以及其在电磁场中的行为的一门学科。

半导体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其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半导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包括:本征载流子、费米能级、载流子浓度、迁移率、漂移速度等。

本征载流子是指处于基态的半导体原子或分子所具有的自由电子和空穴。

费米能级是指在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的能量相等且低于或高于价带顶的能级。

载流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半导体中存在的电子和空穴的数量。

迁移率是指载流子在半导体中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的速度。

漂移速度是指载流子在半导体中受到电场作用而发生漂移的速度。

半导体物理的研究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现象,如结、整流效应、光电效应、热效应等。

这些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二极管、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基础)知识点总结

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能带论:单电子近似法争论晶体中电子状态的理论●金刚石构造:两个面心立方按体对角线平移四分之一闪锌矿●纤锌矿:两类原子各自组成的六方排列的双原子层积存而成〔001〕面ABAB 挨次积存●禁带宽度:导带底与价带顶之间的距离脱离共价键所需最低能量●本征激发:价带电子激发成倒带电子的过程●有效质量〔意义〕:概括了半导体内的势场作用,使解决半导体内电子在外力作用下运动规律时,可以不涉及半导体内部势场作用●空穴:价带中空着的状态看成是带正电的粒子●准连续能级:由于N 很大,每个能带的能级根本上可以看成是连续的●重空穴带:有效质量较大的空穴组成的价带●窄禁带半导体:原子序数较高的化合物●导带:电子局部占满的能带,电子可以吸取能量跃迁到未被占据的能级●价带:被价电子占满的满带●满带:电子占满能级●半导体合金:IV 族元素任意比例熔合●能谷:导带微小值●本征半导体:完全不含杂质且无晶格缺陷的纯洁半导体●应变半导体:经过赝晶生长生成的半导体●赝晶生长:晶格失配通过合金层的应变得到补偿或调整,获得无界面失配位错的合金层的生长模式●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就是导带最小值〔导带底〕和满带最大值在k 空间中同一位置●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导带最小值〔导带底〕和满带最大值在k 空间中不同位置●允带:允许电子能量存在的能量范围.●同质多象体:一种物质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晶体构造存在的现象其次章●替位杂质:杂质原子取代晶格原子而位于晶格点处。

●间隙杂质:杂质原子位于晶格的间隙位置。

●杂质浓度:单位体积中的杂质原子数。

●施主〔N 型〕杂质:释放束缚电子,并成为不行动正电荷中心的杂质。

●受主〔P 型〕杂质:释放束缚空穴,并成为不行动负电荷中心的杂质。

● 杂质电离:束缚电子被释放的过程〔N 〕、束缚空穴被释放的过程〔P 〕。

● 杂质束缚态:杂质未电离时的中性状态。

● 杂质电离能:杂质电离所需的最小能量:● 浅能级杂质:施〔受〕主能级很接近导〔价〕带底〔顶〕。

半导体物理知识整理

半导体物理知识整理

基础知识1.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有什么不同?并以此说明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与金属有何不同?导体:能带中一定有不满带半导体:T=0K,能带中只有满带和空带;T>0K,能带中有不满带禁带宽度较小,一般小于2eV绝缘体:能带中只有满带和空带禁带宽度较大,一般大于2eV在外场的作用下,满带电子不导电,不满带电子可以导电总有不满带的晶体就是导体,总是没有不满带的晶体就是绝缘体半导体不时最容易导电的物质,而是导电性最容易发生改变的物质,用很方便的方法,就可以显著调节半导体的导电特性金属中的电子,只能在导带上传输,而半导体中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却能在两个通道:价带和导带上分别传输信息2.什么是空穴?它有哪些基本特征?以硅为例,对照能带结构和价键结构图理解空穴概念。

当满带附近有空状态k’时,整个能带中的电流,以及电流在外场作用下的变化,完全如同存在一个带正电荷e和具有正有效质量|m n* | 、速度为v(k’)的粒子的情况一样,这样假想的粒子称为空穴3.半导体材料的一般特性。

电阻率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对温度、光照、电场、磁场、湿度等敏感(温度升高使半导体导电能力增强,电阻率下降;适当波长的光照可以改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性质与掺杂密切相关(微量杂质含量可以显著改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4.费米统计分布与玻耳兹曼统计分布的主要差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费米分布函数可以转化为玻耳兹曼函数。

为什么通常情况下,半导体中载流子分布都可以用玻耳兹曼分布来描述。

费米分布受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而在E-EF>>k0T的条件下,泡利原理失去作用,可以化简为玻尔兹曼分布。

在半导体中,最常遇到的情况是费米能级EF位于禁带内,而且与导带底和价带顶的距离远大于k0T,所以,对导带中的所有量子态来说,被电子占据的概率一般都满足f(E)<<1,故半导体导带中的电子分布可以用电子的玻尔兹曼分布函数描写5.由电子能带图中费米能级的位置和形态(如,水平、倾斜、分裂),分析半导体材料特性。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半导体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材料,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各种高科技设备,都离不开半导体器件的应用。

了解半导体物理的基本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现代电子技术至关重要。

一、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半导体是一种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等。

在纯净的半导体中,导电能力较弱,但通过掺入杂质可以显著改变其导电性能。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包括电子和空穴。

电子带负电,空穴带正电。

在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都能参与导电。

二、晶体结构半导体材料通常具有晶体结构。

以硅为例,其晶体结构是金刚石结构。

在晶体中,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晶格。

晶格常数是描述晶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对于硅,晶格常数约为 0543 纳米。

三、能带结构在量子力学的框架下,半导体的电子能量状态形成能带。

包括导带和价带。

导带中的电子能够自由移动,从而导电;价带中的电子被束缚,不能自由导电。

导带和价带之间存在禁带宽度,也称为能隙。

能隙的大小决定了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能隙较小的半导体,如锗,在常温下就有一定的导电能力;而能隙较大的半导体,如硅,在常温下导电性能较差。

四、施主杂质和受主杂质为了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常常掺入杂质。

施主杂质能够提供电子,使半导体成为n 型半导体。

例如,在硅中掺入磷(P)等五价元素,就形成了 n 型半导体。

受主杂质能够接受电子,形成空穴,使半导体成为 p 型半导体。

例如,在硅中掺入硼(B)等三价元素,就形成了 p 型半导体。

五、pn 结pn 结是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结构之一。

当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接触时,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区域,即 pn 结。

在 pn 结处,存在内建电场,阻止多数载流子的扩散,但促进少数载流子的漂移。

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这是二极管的工作基础。

六、半导体的导电性半导体的电导率与温度、杂质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温度的升高,本征半导体的电导率会增加,因为更多的电子会从价带跃迁至导带。

半导体物理要点总结

半导体物理要点总结

第一章半导体的能带理论共价键:硅锗原子之间组合靠的是共价键结合,他们的晶格结构与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类似。

四原子分别处于正四面体的顶角,任意顶角上的原子和中心原子各贡献一个价电子为两原子共有,共有的电子在两原子之间形成较大的电子云密度,通过他们对原子实的引力把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

闪锌矿型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但是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一个中心原子周围有4个不同种类的原子。

因为原子呈现电正性或者电负性,有离子键的成分。

纤锌矿结构:离子性结合占优的话,就形成该结构。

不具有四方对称性,取而代之是六方对称性。

共有化运动:原子的电子分列不同能级,也即是电子壳层。

当原子互相接近形成晶体时,电子壳层互相交叠,电子可以转移到相邻原子上去,可以在整个晶体中移动,这种运动叫做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能带:电子的能级在受到其他原子影响之后,就会出现分裂现象,这种分裂后产生n个很近的能级叫做能带。

禁带:分裂的每一个能带称为允带,允带之间则称为禁带。

单电子近似:晶体中某一个电子是在周期性排列且固定不动的原子核的势场,以及其他大量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势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周期于晶格周期相同。

电子在周期性势场中的运动特点和自由电子的运动十分相似。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导体是通过上层的不满带导电的。

对于半导体和绝缘体,从上到下分别是空带、禁带、价带(满带),在外电场作用下并不导电,但是当外界条件(加热光照)发生变化时,满带中的少量电子可能被激发到空带当中,这些电子可以参与导电,同时满带变成部分占满,满带也会起导电作用。

这种导电作用等效于把这些空的量子状态看作带正电荷的准粒子的导电作用,常称这些空的量子状态为空穴。

绝缘体的禁带宽度很大,激发点很困难,而半导体相对容易,在常温下就有电子被激发到导带。

有效质量:在描述电子运动规律的方程中出现的是电子的有效质量mn*,而不是电子的惯性质量m0。

这是因为其中f并非全部外力,其实电子还收到原子和其他电子的作用,此时用有效质量进行计算可以简化问题,f和加速度挂钩,而内部势场作用用有效质量概括。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总结
1. 能带和价带:半导体中电子带有能量,能量随轨道高低而不同,能带包含在价带和导带中。

2. 能隙:能量带的差值,该值越小,材料越容易被激发。

3. 电子结构:材料中的电子布局,包括离子能、波函数、能态等。

4. 掺杂:向半导体中添加不同类型的掺杂,可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质,如导电性能和半导体的唯一性。

5. pn结:半导体材料中,p型和n型结合,形成一个有峰值的pn结,可以用于制作二极管、场效应管或光电转换器等电子器件。

6. 入射光:当入射光击中半导体上,产生光伏效应,电子被激发并向两侧移动,形成电流。

7. 电子迁移率:电子在半导体中移动速度的度量,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质。

8. 本征载流子:半导体中由温度效应造成的材料中存在的自由电子和空穴,这些载流子决定着材料的导电性质。

9. 孪晶:半导体材料结构中的孪晶对材料电学性质造成影响,不同方向的孪晶对应不同的导电性和多晶性。

10. 激发态:半导体中的电子在受到激发后,进入能带中的激发态,相应的能级决定着电子能量的状态。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梳理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梳理

半导体物理知识点梳理1.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是理解其物性的基础。

在二维的能带图中,包含导带和价带之间的能隙。

导带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而价带中的电子需要外加能量才能进入导带。

2.纯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纯半导体指的是没有杂质掺杂的半导体材料,其导电能力较弱。

而杂质半导体是通过引入适量的杂质原子来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其中掺入的杂质原子被称为施主或受主。

3.载流子输运:半导体中的电导主要是由自由载流子贡献的,包括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和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

当施主杂质掺杂进入p型半导体时,会产生附加的自由电子;相反,当受主杂质掺杂进入n型半导体时,会产生附加的空穴。

这些自由载流子通过材料中的散射、漂移和扩散等方式进行输运。

4. pn结和二极管: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而成的电子器件。

在pn结中,发生了空穴从p区向n区的扩散和电子从n区向p区的扩散,导致p区和n区的空间电荷区形成。

当正向偏置时,电流可以通过pn结,而反向偏置时,电流很小。

这种特性使得二极管可以用作整流器件。

5.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三层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由一个n型区和两个p型区或一个p型区和两个n型区构成。

晶体管可以用作放大器和开关,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调节集电极电流。

6.MOSFET: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即MOSFET,是一种三层结构的半导体器件。

MOSFET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功耗,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MOSFET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栅极电压来调节通道中的电荷密度。

7.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导: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导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半导体器件。

光电二极管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器件,而光电导则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这两种器件在通信和光电探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8.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发光原理来产生激光束的器件。

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和工作电流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存储等领域。

物理学中的半导体物理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半导体物理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半导体物理知识点半导体物理学是物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半导体材料及其性质与行为。

本文将介绍几个半导体物理学中的知识点,包括半导体的基本概念、载流子行为、PN结及其应用。

一、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半导体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它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通过控制外加电场或温度来改变其电导率。

根据能带理论,半导体材料中存在一个禁带,将价带和导带分开,如果半导体材料的价带被填满,而导带是空的,那么半导体就没有导电能力;当半导体材料的温度升高或者施加电场时,一些电子会跃迁到导带中,形成可以导电的载流子。

二、载流子行为在半导体中,载流子是指能够输送电流的带电粒子,可以分为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类型。

1. 自由电子:自由电子是指在半导体晶格中脱离原子束缚的电子,它具有负电荷。

在纯净的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较少。

2. 空穴:空穴是指由于半导体中某个原子缺少一个电子而形成的一个正电荷,可以看作是受激发的价带上的空位。

载流子的行为受到材料的类型和掺杂等因素的影响。

三、PN结及其应用PN结是半导体中最基本的器件之一,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结合构成。

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较高,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浓度较高,当这两种类型的半导体材料接触时,自由电子和空穴会发生复合,形成一个耗尽区域。

PN结的特性使得它在半导体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1. 整流器: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性质,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

2. 发光二极管(LED):在PN结中注入电流可以激发电子跃迁,从而产生光线,实现发光效果。

3.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基于PN结的三端口器件,通过调控PN结的导电状态,实现信号放大和开关控制。

PN结的应用广泛且多样化,是现代电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件。

总结:半导体物理学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半导体材料及其性质与行为。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包括能带理论和禁带,以及载流子行为,其中自由电子和空穴是半导体中的两种重要载流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半导体的能带理论1. 基本概念✧ 共有化运动:原子组成晶体后,由于电子壳层的交叠,电子不在局限在某一个原子上,可以由一个原子转移到相邻的原子上去,因而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 单电子近似:假设每个电子是在大量周期性排列且固定不动的原子核势场及其他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

该势场也是周期性变化的。

✧ 能带的形成:原子相互接近,形成壳层交替→电子共有化运动→能级分裂(分成允带、禁带)→形成能带✧ 能带:晶体中,电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在某些能量区间能级分布是准连续的,在某些区间没有能及分布。

这些区间在能级图中表现为带状,称之为能带。

✧ 价带:P6✧ 导带:P6✧ 禁带:P5✧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的能带✧ 本征激发:价带上的电子激发成为准自由电子,即价带电子激发成为导带电子的过程,称为本征激发。

✧ 空穴:具有正电荷q 和正有效质量的粒子✧ 电子空穴对✧ 有效质量:有效质量是在描述晶体中载流子运动时引进的物理量。

它概括了周期性势场对载流子运动的影响,从而使外场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具有牛顿定律的形式。

其大小由晶体自身的E-k 关系决定。

✧ 载流子及载流子浓度2. 基本理论✧ 晶体中的电子共有化运动✧ 载流子有效质量的物理意义 :当电子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它一方面受到外电场力f的作用,同时还和半导体内部原子、电子相互作用着,电子的加速度应该是半导体内部势场和外电场作用的综合效果。

但是,要找出内部势场的具体形式并且求得加速度遇到一定的困难,引进有效质量后可使问题变得简单,直接把外力f 和电子的加速度联系起来,而内部势场的作用则由有效质量加以概括,使得在解决半导体中电子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时,可以不涉及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

第二章 半导体中的杂质与缺陷能级1. 基本概念✧ 杂质存在的两种形式:间隙式杂质:杂质原子位于晶格原子间的间隙位置。

替位式杂质:杂质原子取代晶格原子而位于晶格点处。

✧ 施主能级D E 和受主能级A E :被施主杂质束缚的电子能量状态称为施主能级。

被受主杂质束缚的空穴的能量状态称为受主能级。

✧杂质浓度✧施主杂质(n型):V族杂质在硅、锗中电离时,能够释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

✧施主电离能:使价电子挣脱束缚成为导电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n型半导体:主要依靠导带电子导电的半导体。

✧受主杂质:Ⅲ族杂质在硅、锗中能够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形成负电中心。

✧受主电离能:使空穴挣脱受主杂质束缚成为导电空穴所需要的能量。

✧p型半导体: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

✧杂质补偿:施主和受主杂质之间有相互的抵消作用。

✧弗仑克耳缺陷:由于热运动,使一部分原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束缚,挤入晶格原子间的间隙,形成间隙原子,原来的位置变成为空位,这时间隙原子和空位是成对出现的,称为弗仑克耳缺陷。

✧肖特基缺陷:只是在晶体内形成空位而无间隙原子,称为肖特基缺陷。

2.基本理论✧实际半导体与理想半导体的主要区别(作业2-1)✧受主、施主能级在能带中的位置(作业2-2)第三章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1.基本概念✧热激发:电子从不断热振动的晶格中获得一定的能量,就可能从低能量的量子态跃迁到高能量的量子态。

✧复合:电子从高能量的量子态跃迁到低能量的量子态,并向晶格放出一定能量,从而使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不断减少,这一过程称为载流子的复合。

✧热平衡状态: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激发和载流子复合之间建立起动态平衡。

✧热平衡载流子:处于热平衡状态下的导电电子和空穴称为热平衡载流子。

✧状态密度g(E):在能带中能量E附近每单位能量间隔的量子态数。

✧费米分布函数f(E):P60✧费米能级:P60✧费米能级的物理意义:费米能级标志了电子填充能级的水平,一般可以认为,在温度不是很高时,能量大于费米能级的量子态基本上没有被电子占据,而能量小于费米能级的量子态基本上被电子占据,而电子占据费米能级的几率在各种温度下总是1/2。

如果费米能级较高,说明有较多的能量较高的量子态上有电子。

✧玻尔兹曼分布函数:P62(上)✧多子和少子(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和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称为多子,N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和P型半导体中的电子称为少子。

✧非简并性系统:服从玻耳兹曼统计率的电子系统。

✧简并性系统:服从费米统计率的电子系统。

2.基本理论✧载流子统计分布理论(费米能级的物理意义)✧杂质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分布及随温度的变化理论:P70-75✧简并化条件:P83①简并半导体不能充分电离;②禁带变窄效应。

✧ 禁带变窄效应:P86:当掺杂浓度大于3×18103cm (即重掺杂时),禁带宽度变窄了,称为禁带变窄效应。

3. 推导与计算第四章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 基本概念✧ 漂移运动:有外加电压时,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沿着电场的反方向作定向运动构成电流。

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这种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 扩散运动:✧迁移率:P94✧扩散系数:✧电导率:P94✧载流子的散射:当载流子在半导体中作热运动时,会不断地与热振动着的晶格原子或电离了的杂质离子发生碰撞,碰撞后载流子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就发生改变,这种碰撞称为载流子散射。

✧声子:格波的能量子hw,称为声子。

✧平均自由时间:载流子在电场中作漂移运动时,只有在连续两次散射之间的时间内才作加速运动,这段时间称为自由时间。

自由时间长短不一,若取极多次而求得其平均值则称为载流子的平均自由时间。

2.基本理论✧半导体中载流子运动的欧姆定律:P93(推导)✧载流子的散射理论与散射机构:P96—983.推导与计算P93 、P103第五章非平衡载流子1.基本概念✧非平衡载流子浓度:P128✧陷阱效应:杂质中心具有的积累非平衡载流子的作用称为陷阱效应。

✧光注入:用光照使得半导体内部产生非平衡载流子的方法称为光注入。

✧电注入:P164由于外加正向偏压作用使非平衡载流子进入半导体的过程称为非平衡载流子的电注入。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P133(下)✧产生率:单位时间和单位体积内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称为产生率。

✧复合率:单位时间和单位体积内复合掉的电子—空穴对数称为复合率。

✧准费米能级:P131(中)✧直接复合:由电子在导带与价带间直接跃迁而引起非平衡载流子的复合过程。

✧间接复合:非平衡载流子通过复合中心的复合。

P134✧俄歇复合:载流子复合时,把能量传给另一个载流子使之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上去,当它重新跃迁回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以声子的形式放出,这种复合称为俄歇复合。

2.基本理论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理论:P128非平衡状态的载流子浓度理论(准费米能级):P131(中下)复合理论(间接复合的四个过程):P135①俘获电子的过程②发射电子的过程③俘获空穴的过程④发射空穴的过程非平衡载流子的扩散与漂移:P149半导体的电流连续性方程:P151(会解)3.推导与计算第六章p-n结1.基本概念✧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所存在的区域称为空间电荷区。

✧耗尽层:P163载流子浓度很小,可以忽略,空间电荷密度等于电离杂质浓度。

V称为pn结的接触电势差或内✧接触电势差:平衡pn结的空间电荷区两端间的电势差D建电势差。

✧势垒电容:P175✧扩散电容:P182V时,反向电流密度突然✧p-n结的击穿:P183对pn结施加反向偏压增大到某一数值BR开始迅速增大的现象。

✧隧道效应:粒子具有一定的概率贯穿势垒的现象。

2.基本理论✧少数载流子扩散及平衡p-n结能带的形成(题四)✧正反向偏置时能带图的变化:P165✧理想p-n结的基本假设:P166✧电流电压特性关系及其物理含义:P1713.推导与计算第七章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1. 基本概念✧功函数(作业7-1)✧金属和半导体功函数的意义:金属功函数表示一个起始能量等于费米能级的电子,由金属内部逸出到真空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其大小标志着电子在金属中束缚的强弱,功函数越大,电子越不容易离开的金属。

✧电子亲和能:P191✧接触电势差: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电势差。

✧肖特基势垒:金属和低掺杂的半导体接触具有整流特性。

形成的势垒称为肖特基势垒。

肖特基势垒的宽度与外加电压无关。

✧欧姆接触:当金属和半导体接触时,不产生明显的附加阻抗,也不会使半导体内部的平衡载流子浓度发生显著的改变。

2.基本理论✧肖特基二极管和p-n结二极管的异同(作业P202)(题三-4)✧平衡金属半导体接触的能带图及整流理论图7-5 金属与n型半导体接触能带图图7-5 金属与p型半导体接触能带图第八章 半导体表面与MIS 结构1. 基本概念✧ 表面态:x=0处两边,波函数都是按指数关系衰减,表明电子的分布概率主要集中在x=0处,(即电子被局限在表面附近),这种电子状态称为表面态。

✧ MIS 结构:中间以绝缘层隔开的金属板和半导体衬底组成的装置,在金属板与半导体间加电压时即可产生表面电场。

✧ 表面势S V :空间电荷层两端的电势差为表面势,以S V 表示。

✧ 堆积状态:(作业8-2)P213✧ 耗尽状态:(作业8-2)P215✧ 反型状态:(作业8-2)P216✧ 平带状态:P214当外加电压G V =0时,表面势S V =0,表面处能带不发生弯曲,称为平带状态。

2. 基本理论✧ 理想MIS 结构的满足条件① 金属与半导体间功函数差为零;② 在绝缘层内没有任何电荷且绝缘层完全不导电;③ 绝缘层与半导体界面处不存在任何界面态。

✧ 外场作用下半导体表面状态的分析(能带图)✧ 深耗尽非平衡状态的应用✧ 理想MIS 结构的C-V 特性:(作业8-3)P212推导第九章半导体异质结构1.基本概念✧同质结:pn结由导电类型相反的同一种半导体单晶材料组成的。

✧异质结: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结称为异质结,更具这两种半导体单晶材料的导电类型。

异质结又可分为反型异质结和同型异质结。

(反型异质结:由导电类型相反的两种不同的半导体单晶材料所形成的异质结。

)(同型异质结:由导电类型相同的两种不同的半导体单晶材料所形成的异质结。

)2.基本理论✧异质结成结理论及能带图分析P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