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试题
大二文学理论教程试卷及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文学概论试卷:1.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指————————,——————————。
2.象征型文学的特点是——————和————————。
3.文学意境的特征是————————,————————,——————————。
4.文学接受从总体上说,发生于读者对本文的阅读。
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的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支配下,在特定————————的影响下展开的。
5.文本一般可分三个层面,即————————,————————,—————————。
6.叙事的构成有:————————,————————,———————。
7.文学批评的形态有:————————、————————‘————————‘——————。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小说2.理想型文学3.叙事4.文学典型5.文学风格三、辩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文学类型就是文学体裁2.文学消费等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什么是角色?什么是行动元?二者的关系?2、诗歌的主要特征?3、风格的特性?五、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举例论述现实型文学的特征。
2、举例论述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一、填空补缺(每空1分,共20分) 1.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指————————,——————————。
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文学类型、文学体裁。
2暗示性、朦胧性。
3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4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
5话语层,形象层,意蕴层。
6、7、叙事内容,叙事话语,叙事动作。
8、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1分),叙述故事情节(1分)的文学样式(1分)。
2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1分)表现主观理想(1分)的文学样式(1分)。
3.叙事用话语(1分)虚构(1分)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1分)。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A 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读者B世界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审美B情感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A突出B综合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大二文学理论教程试卷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卷:1.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指————————,——————————。
2.象征型文学的特点是——————和————————。
3.文学意境的特征是————————,————————,——————————。
4.文学接受从总体上说,发生于读者对本文的阅读。
但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的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支配下,在特定————————的影响下展开的。
5.文本一般可分三个层面,即————————,————————,—————————。
6.叙事的构成有:————————,————————,———————。
7.文学批评的形态有:————————、————————‘————————‘——————。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小说2.理想型文学3.叙事4.文学典型5.文学风格三、辩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文学类型就是文学体裁2.文学消费等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什么是角色?什么是行动元?二者的关系?2、诗歌的主要特征?3、风格的特性?五、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举例论述现实型文学的特征。
2、举例论述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一、填空补缺(每空1分,共20分)1.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指————————,——————————。
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文学类型、文学体裁。
2暗示性、朦胧性。
3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4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
5话语层,形象层,意蕴层。
6、叙事内容,叙事话语,叙事动作。
7、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1分),叙述故事情节(1分)的文学样式(1分)。
2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1分)表现主观理想(1分)的文学样式(1分)。
3.叙事用话语(1分)虚构(1分)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1分)。
文学理论教程A B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a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3.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4.原型: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
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题库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 )A象征性 B主观性 C评价性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A )A表现功能 B通讯功能 C意义功能 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 B夸张与对比 C借代与用典 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D)A亚里士多德 B钱钟书 C王夫之 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 )A创作个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 ABC)A独创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A)A《文心雕龙》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 )A认识属性 B审美属性 C文化属性 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ABC)A阐释者 B审美者 C认识者 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B)A黑格尔 B姚斯 C刘勰 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D )A莱蒙托夫 B姚斯 C布封 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 )A净化 B共鸣 C领悟 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 )A新批评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B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ACD)A真实性 B革命性 C情感性 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B进步的倾向性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BCD)A批评风格 B最高标准 C批评方法论 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原型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 )效果。
文学理论教程模拟试题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教程模拟试题第一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文学理论是一门属于科学的学科。
2、文艺学包括、、、和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3、提出“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情状也。
”4、“诗言志”强调文学四要素中的。
5、在其《》中提出“相似律”与“接触律”两条巫术原理。
6、德国哲学家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7、认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必影子的影子”的。
8、提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得作家、理论家主要有、、和。
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选答3题,多选不给分)1、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其内涵相同。
2、经济因素是文学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3、“发愤著书”之说的提岀者是韩愈。
4、物化阶段是文学活动的最后阶段。
5、文学话语与科学话语、日常话语基本相同。
三、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20分)文学游戏说艺术真实灵感四、简述(20分,选答2题,多选不给分)1、为什么说文学活动是一个整体?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3、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又什么不同?五、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学民族化的认识(30分)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共产党宣言》)第二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文学话语活动的构成要素一般概括为五个方面,包括说话人、受话人、_______ 、沟通和____________ O2、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存在方式,而则是实现这一方式的基本途径。
3、文学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的,这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导言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文学理论的试题,并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试题一:请简要解释文学理论的概念和作用。
答案: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法则、审美原则、文体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揭示文学作品内在的艺术美和人生哲理,对文学研究和创作具有指导作用。
文学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拓宽我们的审美视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试题二:请简述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答案: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技巧,认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在其独特的结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形式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独立性和自足性,试图解放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之于社会和历史的束缚。
然而,形式主义忽视了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作者的生活经历对作品创作的影响。
它过于强调艺术性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
形式主义的局限性在20世纪中叶逐渐暴露,引发了对其的批判与反思。
试题三:请简要介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结构体系,通过对文本内部的各个元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结构主义关注文本内部的结构、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文本中普遍存在的结构规律的研究,揭示作品的共性和普遍性。
结构主义强调对文本的客观分析和研究,而非主观的解读和感受。
它提供了一种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试题四:请简要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观点。
答案: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否定了传统文学理论的许多观点和假设,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无限性。
后现代主义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游戏、文体破碎、叙述多重性等特征,试图打破传统文学形式的束缚,突破现实和虚构之间的边界。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教程》最全考试知识点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 )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BCD)A 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 ABC )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BC)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B)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BC)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C)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BCD)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CD)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CD)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D)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C)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BCD)A读者B世界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C)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D)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D)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BC)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CD)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BD)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CD)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D)A审美B情感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BCD )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B)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C)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BCD)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BCD)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B)A突出B综合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CD)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D)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CD)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CD)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BDE)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文学理论教程》A__B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a 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3.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4.原型: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
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和创作方法的学科,它对于理解文学作品、指导文学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提供一份文学理论教程的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A. 文学作品的结构- B. 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 C. 文学的本质和功能- D.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答案:C2. 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作者已死”的观点?- A. 亚里士多德- B. 罗兰·巴特- C. 弗洛伊德- D. 马克思答案:B3. 在文学批评中,“新批评”学派强调的是什么?- A. 作者的生平背景- B. 文本的客观性- C. 读者的主观体验- D. 社会历史背景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案: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指的是文学作品既具有审美的特质,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文学作品通过审美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形态。
这种属性使得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创造,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
2. 阐述“接受美学”的主要内容。
答案:接受美学是一种将读者的接受活动视为文学作品意义生成重要环节的文学理论。
它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变化的。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体性,认为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体验,从而赋予文学作品多重意义。
三、论述题1. 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梦境、无意识等元素的分析。
通过心理分析,批评家可以深入探讨文本中的象征意义,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欲望。
例如,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时,可以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中,探讨其内心的道德冲突和自我认同问题。
2. 试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答案: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由各种语言和文化结构构成的,而非单纯反映现实。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集没答案

15、下列作家的“宏论”涉及到了文学理论的哪些问题?请运用本学期所学过的文学理论知识,分析阐发这些问题。
名作家莫言、余华、阿来不久前应邀到清华大学演讲,就当前文学的状态各发“宏论”:
记者:您力图将小说锻炼得"瘦"一些,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的?您认为今天的读者已经没有耐心了。
余华:有些作家误以为是作家创造了读者,其实相反,是读者创造了作家。19世纪的文学大多数是臃肿的,像巴尔扎克、狄更斯,都为报章写连载小说,这与当时读者的趣味吻合,他们的风格是被读者逼出来的。而今天的读者要求作家写得简洁干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阅读趣味必然发生变化。重要的是---首先我自己都没了耐心,怎么去要求读者有耐心?
请运用《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阐述果戈理的这一创作行为。
7、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群魔》的最初意图是想攻击革命民主主义者格拉诺夫斯基、别林斯基等人,但具体写作中却情不自禁地升起对俄国旧贵族的仇恨。于是应该赞美的人物却成了“一半像魔鬼”的形象。请运用所学过的文学理论来阐述这一写作现象。
记者:但是您在阅读经典时显示了非凡的耐心,您曾经为《读书》撰写了一系列漂亮的批评文章,是您重读经典的体验。如此重视作为一个读者的身份,是否这与您的写作密切相关?
余华: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一些很费劲的小说,写的是《世事如烟》之类的作品,那时马原说我"把一个很好看的故事写得很不好看"。现在我发现,十多年前看得津津有味的《城堡》几乎看不下去,我喜欢的是能一口气读完的书,比如不久前我重读的《静静的顿河》,感觉与从前完全不同。并非我在阅读上变得懒惰了,能一口气读完的书也不见得就轻松、通俗。阅读与写作紧密相关,为什么我们会对一部作品有感受?我相信是作家写作时了解应该如何让读者去阅读,这种心理或有意、或无意。在《读书》上发表的文章是我十多年阅读写作生涯的总结,帮助我弄清了很多含混的东西,对我写眼前的长篇有很大的好处。不过我不会再把这样的随笔当做今后主要的工作,我要等年纪大了再写,它们带给我的乐趣真不亚于写小说。现在我得趁着精力还够,拼命写小说。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史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分支学科?A. 文艺美学B. 文学史C. 文学批评D. 文学创作学答案:B3. 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的研究属于哪个范畴?A. 文学创作B. 文学接受C. 文学批评D. 文学史答案:B4. 以下哪位学者是现代文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马克思D. 弗洛伊德答案:C5. 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作品形式的研究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内容与主题B. 结构与风格C. 作者与背景D. 读者与市场答案:B6.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叙事学?A. 叙述者B. 叙述视角C. 叙述时间D. 文学流派答案:D7. 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的研究属于哪个范畴?A. 文学创作学B. 文学批评C. 文学接受D. 文学史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中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A. 形式主义批评B. 结构主义批评C. 心理分析批评D. 历史主义批评答案:D9. 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和影响的研究属于哪个范畴?A. 文学创作B. 文学批评C. 文学接受D. 文学史答案:B10. 以下哪位学者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弗洛伊德B. 马克思C. 尼采D. 萨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______。
答案:文学史2. 文学理论的分支学科包括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学创作学和______。
答案:文学接受学3. 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的研究属于______。
答案:文学接受4. 现代文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______。
答案:马克思5. 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作品形式的研究主要关注______和风格。
答案:结构6. 文学理论中的叙事学不包括______。
文学理论教程考试题目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 C ) A.文艺学 B.文学学 C.诗学 D.文学理论2.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独立的分支是在( D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3.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 A )A.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B.文学理论史、文学史、文学批评史C.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史 D.文学理论、文学学、文学批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 D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 C.英伽登 D.艾布拉姆斯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 D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 C.英伽登 D.艾布拉姆斯在中国古代提出“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活动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 C )A.社会生活的反映 B.精神生产C.人的生活活动 D.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之一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 B )A.人的生活活动 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 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源泉问题用的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C.反映论 D.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艺术生产论把文学看成是( C )A.人的生活活动 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 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看成是( C )A.人的生活活动 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艺术交往论把文学看成是( C )A.人的生活活动 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C )A.社会生活 B.文学作品 C.人 D.摹仿文学活动的前提是( B )A.生活的积累 B.人的生活活动 C.知识的积累 D.作家的出现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 C )A.发生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D.形成对立关系马克思说“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这个尺度是指( A )A.合规律性 B.合目的性 C.深刻性 D.丰富性马克思说人“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个尺度是指( B )A.合规律性 B.合目的性 C.深刻性 D.丰富性从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 A )A.摹仿论 B.表现论 C.文学本体论 D.读者反应论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 B )A.摹仿论 B.表现论 C.文学本体论 D.读者反应论从作品自身要素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 C )A.摹仿论 B.表现论 C.文学本体论 D.读者反应论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 D )A.摹仿论 B.表现论 C.文学本体论 D.读者反应论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的联系,进而强调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正式出现于( C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创造“文学本体论”这一术语的是英美新批评的( B ) A.英伽登 B.兰瑟姆 C.萨特 D.伽达默尔西谚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中国古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已触及读者阅读的( B )A.创造性质 B.再创造性质 C.意识形态性质 D.反映论性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兴起于( D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 C )A.英伽登 B.兰瑟姆 C.姚斯 D.伊瑟尔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的是( D )A.英伽登 B.兰瑟姆 C.姚斯 D.伊瑟尔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看,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 B )A.系统结构 B.交往结构 C.读者反应系统 D.创造系统在文学活动发生问题上提出巫术发生说的是( C )A.康德 B.席勒 C.弗雷泽 D.格罗塞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同类相生或同果必有同因”称为( A ) A.相似律 B.接触律 C.必然律 D.可然律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称为( B ) A.相似律 B.接触律 C.必然律 D.可然律最早在理论上阐述游戏说的是( A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普列汉诺夫系统地阐述游戏说,并作为游戏说代表的是( B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普列汉诺夫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D ) A.巫术 B.游戏 C.宗教 D.劳动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的是( B )A.文学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B.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C.文学发展与情感的关系 D.文学发展与政治的关系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C )A.总是平衡 B.总是不平衡 C.并不总是平衡 D.基本平衡经济是支配文学发展的( D )A.惟一因素 B.一般因素 C.次要因素 D.最终因素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章炳麟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之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现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促进交流C. 规范阅读D. 反映社会答案:D3.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研究应该关注: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文本本身D. 读者反应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文学理论中的“文本中心主义”。
文本中心主义是文学理论中的一种观点,它强调文学研究应集中于文本本身,而非作者、读者或社会背景。
文本中心主义认为文本具有自足性,其意义和价值来源于文本内部的结构和语言特征。
2. 解释“互文性”这一概念。
互文性指的是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一个文本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能引用、模仿或回应其他文本。
互文性揭示了文学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是理解文本意义的一个重要维度。
三、论述题1. 论述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文学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通过文学理论,批评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和风格。
文学理论还帮助批评家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隐喻、象征和其他修辞手法。
此外,文学理论还能促进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和对话。
2. 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运动,其特点包括对传统叙事结构的颠覆、对时间和空间的新颖处理、以及对内心世界和主观经验的强调。
现代主义作家常常使用断裂的叙事、流意识技巧和非线性时间来探索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案例分析题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为例,分析其文学理论意义。
《到灯塔去》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伍尔夫运用了流意识技巧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
小说中的时间和空间处理也极具创新性,通过人物的思绪跳跃和回忆,展现了时间的非线性特征。
此外,作品还探讨了性别、阶级和艺术等主题,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文学理论教程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A 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B 体裁类型C 结构安排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读者B世界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审美B情感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A突出B综合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是非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完整word版)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A、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BC)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B、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及答案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和创作方法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文学文本的解读,还包括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文学理论教程的试题及答案示例,供参考:#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功能?A. 解释文学现象B. 指导文学创作C. 预测文学趋势D. 评价文学作品3. 文学理论中的“文本”通常指的是什么?A. 文学作品的原始手稿B. 文学作品的任何形式C. 文学作品的电子版本D. 文学作品的印刷版本4. 谁提出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弗洛伊德C. 萨特D. 罗兰·巴特5.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学理论中的批评方法?A. 形式主义批评B. 心理分析批评C. 历史主义批评D. 创作者生平研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
2. 解释“文学的多义性”这一概念。
3. 描述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文学理论中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2. 分析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并举例说明。
#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A2. C3. B4. D5. D二、简答题答案1. 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包括:提供解读文学作品的框架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文学现象的复杂性,指导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以及促进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对话。
2. “文学的多义性”指的是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和理解方式,这与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主题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有关。
3. “接受美学”是文学理论中关注读者如何接受和解读文学作品的领域。
它强调读者的主观体验和解读过程在文学交流中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教程》 a 试题及答案二、填空题(20 分,每小题 1 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4.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5.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价值。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论文、点评、随笔、序跋。
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情。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言、象、意。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V”)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①真实性②科学性③新颖性④诚挚性⑤蕴藉性10.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是:①实事求是②客观公正③艺术民主④批评作家⑤炒作作品四、简答题(30 分,每小题10 分)1.简述文学概念三种含义的具体内涵。
2.简述文学意境的含义及其特征。
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
五、论述题(20 分,要点阐述10 分,举例论证10 分)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文学风格及其成因,并比较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在题材、意境、语言、美感和形态上的区别。
文学概论(a)答案要点一、概念题1.1.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2.陌生化: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3.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4.原型: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
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三、选择题1•②④2 •①②③⑤3 •①②④4 •①②③⑤5 •①②③6 •②③④7 •④8 •①④⑤9 •①③④⑤10 •①②③四、简答题1 .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
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 3 、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
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 1 、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 ;2 、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 3 、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
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
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
五、论述题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创作个性是作家个人的独特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禀赋等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它制约着风格的形成;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结合的产物,只能通过具体的话语情境表现出来;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之中,是特定文化精神的修辞表达。
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区别:在题材上,一为重大事件,一为日常生活;在意境上,一为雄浑壮阔,一为优雅妩媚;在语言上,一为劲健有力,一为婉转曲折;在美感上,一为崇高振奋,一为从容自在;在形态上,一为动态粗犷,一为静态细腻。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B 卷)一、概念题(10 分,每小题 2 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叙述频率:5.文学消费:二、填空题(20 分,每小题 1 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1.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10 .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论文、点评、随笔、序跋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话剧、歌剧、舞剧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V”)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 1 .①②③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2 .①②③⑤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④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 •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②③④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②⑤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①②③⑤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 .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②④⑤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②④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有:①②③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是:①②③⑤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应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30 分,每小题10 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
2.简述文学意蕴三个层面(历史、哲学、审美)的具体含义。
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
五、论述题(20 分,要点阐述10 分,举例论证10 分)通过对具体文学形象的分析,请描述一下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该典型在文学史上的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本科期末考试文学概论(b)答案要点一、概念题1.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3.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
4.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
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
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
5.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
四、简答题1.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更为直接,文学发展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的。
政治影响:(1)制度、政策对于推动或扼杀文学的巨大作用;(2)特定的政治思想对文学思想的深刻介入;(3)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对于文学的有力影响。
道德影响:(1)道德观念是评价文学的基本尺度;(2)道德冲突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3 )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矛盾。
哲学影响:(1)哲学思潮深刻影响文学面貌;(2)哲学精神影响作家对生活的理解;(3)哲学意识表达是作品获得深刻性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