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 动物儿歌(优质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动物儿歌》是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
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
另外,这首儿歌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大自然中的快乐景象,诗句工整,朗朗上口,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再创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借助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认识“蜻、蜓”等6个生字;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迷、造、食、粮”;字理认识“网”“藏”。
会写“迷、造、运”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动作表演,初步感知课文,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1、借助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认识“蜻、蜓”等6个生字;借助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迷、造、食、粮”;字理认识“网”“藏”;会写“迷、造、运”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动作表演,初步感知课文,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学会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形声字。
2、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了6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这些小客人都是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
你可要读准他们的名字,要不然它们可就不愿意出来了。
2、师逐一请出6种动物的图片,生逐一读出名字。
3、师相机评价,并一一把动物的读音和汉字贴在黑板上。
(黑板上出示:蜻蜓、蝴蝶、蚂蚁、蝌蚪、蚯蚓、蜘蛛的图片及读音和汉字)【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以图片导入,创设一个“客人”的情境,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
】二、初读儿歌,认识生字(一)识记6个形声字1、师:6位小客人都请出来了,你觉得谁的名字最难读?学生预设1、蜻蜓师:怎样读好他的名字呢?生回答。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动物儿歌》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动物儿歌》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听懂、朗读《5 动物儿歌》中的动物名称和内容。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配合拍手和动作表演儿歌内容。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演唱儿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听写和识记动物名称。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动物特征和习性的表达。
2.学生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并用情感演绎。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动物图片和相关内容的PPT。
2.动物模型或图卡。
3.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互动:老师出示动物模型或图卡,请学生猜测动物名称。
2.播放儿歌音频,让学生听一遍。
二、学习内容1.儿歌学唱:老师带领学生认读儿歌内容并教学相关动作及节奏。
2.学生跟读:分组或全班齐唱儿歌,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演。
三、拓展活动1.动物展示: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汇报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借助课件或音频,进行角色扮演或小故事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课堂小结1.老师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鼓励学生根据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畅谈对动物的感受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1.儿歌复述: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5 动物儿歌》。
2.动物绘画:要求学生将喜爱的动物进行简单绘画,并附上一段描述其特征的文字。
七、板书设计•课文名称:“5 动物儿歌”•主要内容:动物特征,生活习性•重点词汇:动物名称八、教学反思1.教学策略调整: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师生互动。
2.教学效果评估:收集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于儿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针对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动物儿歌》人教(部编版)的教学安排,希最帮助您顺利进行教学。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运”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和多种活动,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二、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
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三、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课文。
(学生)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引出儿歌主人公1.创设活动,学习生字出示森林王国。
情境语提示:同学们,今天,森林王国要召开一年一度的展示会。
现在我们快点坐上开往森林王国的列车,一起出发,好不好呀!(配上火车声)2.学习动物名词(1)出示小动物师:本次参加展示会的是森林王国的6种小动物。
大家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呀?(2)出示6种小动物,依次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3)齐读动物名称师:第一次见面,我们一起叫出它们名字,和它们打个招呼吧!3.过渡:其实呀,小动物的名字,和它们在展示会上展示的本领,都藏在了一首儿歌里。
而这首儿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动物儿歌》。
跟吴老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5.动物儿歌》(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圈出6个小动物的名称(PPT展示开课时六个小动物的),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3.PPT出示儿歌全文,边请学生回答老师边用圆圈依次一句句圈出(孩子们圈正确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请看第一句,你圈出的是哪种小动物的名称呢?……)4.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特点,发现规律(虫字旁,形声字)过渡:而这六个小动物的名称里,还藏着6个本课的生字宝宝,请同学们对照认字表看一看,是哪6个生字宝宝呢?再请大家看一看,这六个生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有虫子旁)为什么都有虫子旁啊?(哦,虫子旁都与小动物有关)这些字除了都用左边的虫字旁来帮忙提醒我们,它们的意义都与小动物有关之外,他们的右边这个字也在帮忙提醒我们,这些字的读音就和右边的字差不多,像这样,左边提示意思,右边提示读音的字,就叫做形声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5《动物儿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5《动物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动物儿歌》的内容,大声朗读儿歌。
2.了解歌曲中所涉及到的动物,并能够简单描述它们的特征。
3.唱出《动物儿歌》的曲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4.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动物儿歌》的内容及曲调。
2.了解歌曲中所涉及到的动物。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动物儿歌》歌词和动物图片。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动物儿歌》的音频。
3.动物玩具模型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课堂氛围营造,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来引入课程内容。
2. 学习《动物儿歌》•通过PPT展示《动物儿歌》的歌词,朗读儿歌,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播放《动物儿歌》的音频,让学生跟读儿歌,熟悉曲调。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动物儿歌》中提到的各种动物,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征。
第二课时1. 复习•通过快速复述歌词和听音乐片段的方式,复习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2. 分组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用动物模型或图片做表演,展示该动物的动作和特征。
3. 归纳总结•整理学生表演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各种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五、课堂练习1.跟读《动物儿歌》歌词。
2.描述课上学过的一种动物的特征。
3.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份包括所有展示动物特征的海报。
六、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任务。
2.自己编写一个以自己喜欢的动物为主题的小诗歌。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积极思考,发散性思维。
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为《动物儿歌》教案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五篇5.动物儿歌一、设计说明在本课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二、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1.多媒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
激趣谈话: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
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
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
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
(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
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 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找朋友。
(老师手里拿虫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青、廷、马、义、知、朱”。
口令:我是蚂蚁的蚂,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马”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
)(2)编字歌。
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
(课件出示“蜻蜓”的“蜻”——虫字旁遇到“青”,伸出手来交朋友,“蜻、蜻、蜻,蜻蜓的蜻”。
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
)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优秀7篇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优秀7篇,欢迎参考阅读。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作者.…奏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迷、藏、造、蚂、蚁、食、粮、蜘、蛛、网”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间、迷、造、运、池、欢、网”7个汉字。
3、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4、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表示小动物的汉字大多用虫子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互动谈话,创设情境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对这些小动物有哪些了解。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动物的图片。
2、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种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关于它们还编了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呢!3、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识字学词1、师过渡: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六种小动物究竟是谁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它们吧!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学生交流六种小动物的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词语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指名学生认读,格局学生的认读情况强调并正音:“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4、指名学生分句朗读儿歌。
在朗读中相机出示卡片:花间、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池中、游得欢、结网,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藏、造”是平舌音,“食、池”是翘舌音。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5 动物儿歌》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5 动物儿歌》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儿歌中的生字词。
2.能够通过歌曲了解一些动物的名称与特征。
3.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动物儿歌学会一些动物名称与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儿歌中的生字词,并能够进行正确书写。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动物图片和名称的课件。
2.课堂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约5分钟)•利用音乐引入课题:播放《动物儿歌》音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愉悦。
•与学生谈论动物,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与兴趣。
2. 学习动物儿歌(约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听唱《动物儿歌》,重复几次使学生熟悉儿歌的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关注儿歌中出现的动物名称及特征。
3. 学习生字词(约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儿歌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认读这些生字词。
•学生跟读生字词,能够正确念出并记录下来。
4. 小组合作(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描述它的特征并准备短小演讲。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准备好演讲内容。
5. 分组展示(约10分钟)•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动物特征演讲,其他学生积极互动提问。
•教师指导学生对于同学的演讲给予积极评价与建议。
6. 课堂总结(约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动物名称与特征。
•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学习与掌握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动物儿歌》为载体,通过儿歌学习动物名称与特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生字词的学习中,个别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在词汇学习上加强。
今后继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性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延伸拓展1.让学生自编一个类似动物儿歌的歌曲,展示学生的创造力。
2.制作动物卡片,让学生进行动物特征匹配游戏。
3.鼓励学生阅读与动物相关的书籍,拓展动物知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动物儿歌》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动物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能正确朗读《动物儿歌》中的儿歌内容。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美和有趣,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教学生正确朗读《动物儿歌》中的儿歌内容。
2.注重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难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每一首儿歌的内容,培养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在朗读儿歌时,准确表达每一个字音,让他们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的儿歌内容为《动物儿歌》,其中包括几首描写动物的简短儿歌,如《小鸭》、《小狗》、《小鸟》等。
四、教学过程1. 情感点题利用图片或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动物的形象,引发对动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兴趣引入播放《动物儿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动物儿歌的韵律美和内容特点。
3. 朗读并讲解教师朗读每一首儿歌,讲解儿歌中有趣的内容,重点介绍生词或难点词语,让学生理解每个儿歌的意思。
4. 跟读学生跟读儿歌,注意发音、语调、节奏等要素,帮助学生掌握儿歌的朗读技巧。
5.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朗读儿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赏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首儿歌的内容,引导他们体会诗歌的美感和表现力。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动物儿歌》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儿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让他们展示所学的儿歌朗读技巧。
七、课后作业1.背诵一首学过的《动物儿歌》。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第1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2.丰富关于动物(猫,狗,鸡,鸭,羊等)的词语。
3.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小羊的毛绒玩具。
2.儿歌《可爱的动物》录音磁带及挂图。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播放儿歌《可爱的小动物》,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教师:“刚才,你们听到的儿歌里都有那些动物?”(请幼儿自由表述。
)教师:“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请到我们班里来了,你们欢迎吗?”(二)展开部分1.教师出示毛绒动物的玩具,介绍小动物的名字,请幼儿根据教师说出动物的名字。
2.教师逐一出示毛绒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小动物的特征。
例如:“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狗,哪位小朋友能像老师一样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狗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3.游戏“看谁说得好”。
当教师出示小动物玩具时,幼儿能够准确地说出动物的名字及叫声。
例如:教师出示小羊玩具时,幼儿能说出:小羊咩咩咩。
(最好让所有幼儿有机会参与游戏讲述。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跟这么多小动物做游戏,你们喜欢他们吗?你们会怎么样关心爱护动物朋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
”四.活动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继续观察和讨论上述小动物的其他特征,例如吃什么等。
2.通过图书或音像资料认识更多的小动物,并进行观察和简单的分类。
3.对提供的儿歌《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朗诵。
附:儿歌可爱的小动物小小鸡,尖嘴巴,捉到小虫,叽叽叽。
小鸭子,扁嘴巴,水里游,呷呷呷。
小花猫,睡大觉,醒来喵喵喵。
小黄狗,尾巴摇,看见骨头汪汪汪。
小羊小羊咩咩咩,头上小角弯弯翘。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3、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4、通过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激起孩子对小动物的兴趣,并教育孩子要爱护动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5.《动物儿歌》-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5.《动物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动物儿歌》的歌词内容,听懂并会唱;2.理解并感悟歌词中描述动物特征的词语;3.能够正确朗读与理解生字词:像、二来、美丽等;4.通过本课设计,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小动物,学会热爱身边的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歌词的学习和谱写;2.动物特征描述的理解;3.生字词的朗读与写法。
教学难点1.例如“像”、“二”等汉字的认读与习写;2.歌词内容理解与领会。
三、教具准备1.《动物儿歌》歌词卡片;2.动物模型玩具;3.画板、彩笔;4.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引导学生听唱《动物儿歌》;(2)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活跃课堂氛围。
2. 学习《动物儿歌》歌词内容展示(1)通过PPT展示《动物儿歌》歌词卡片,学生齐读;(2)按句点读歌词,理解每句话的内容;(3)学生跟读或合唱《动物儿歌》。
歌词图文串联(1)利用画板和彩笔,让学生结合歌词画出动物形象;(2)引导学生描述所画动物的特征,体会文学性。
3. 生字词学习(1)“像”、“二”等生字词的认读;(2)模仿写字,巩固生字词的习写。
4. 情感价值引导(1)谈论对动物的爱护态度;(2)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方式,比如合作画一幅动物图。
5. 课堂小结•回顾学习内容,简短总结今日所学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完成《动物儿歌》歌词抄写;•复习生字词,熟练掌握。
六、教学反思通过今日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动物充满了好奇和热爱,通过歌曲的形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动物的特征和生字词,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学习,培养其合作能力,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是本次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动物儿歌》这首歌,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对青蛙,狗熊,兔子,狐狸等动物的认识及其颜色的认识,以动物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训练幼儿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准备活动青蛙,狗熊,兔子,狐狸等动物的,有色和无色各一张;可爱动物的若干;青蛙,兔子,狗熊,狐狸头饰若干。
一.导入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请来了几位好朋友,是谁呢?教师依次出现无色的动物给孩子们观察,先让孩子说出是什么动物,之后让孩子说出动物的颜色,如果孩子说对了,就出示有色的动物。
二.编儿歌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动物的颜色来编儿歌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动物今天呀刚好过生日,咱们编首儿歌送给他们,好不好。
1,先给青蛙编。
老师引导孩子:“什么动物绿绿的”,让幼儿说出:“青蛙青蛙绿绿的”。
然后鼓励孩子将“什么动物绿绿的,青蛙青蛙绿绿的”串成一串。
2,教师再问什么动物黑黑的,让幼儿说出狗熊狗熊黑黑的的。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咱们把刚才编的儿歌串在一起吧,教师一边拍手一边说“什么动物绿绿的,青蛙青蛙绿绿的;什么动物黑黑的,狗熊狗熊黑黑的”。
3,下面来编兔子。
教师不说了,请幼儿来编。
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来编第一句:“什么动物白白的”,请另外一位小朋友说出“兔子兔子白白的的。
4,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青蛙,狗熊,兔子,都有儿歌了,狐狸也想加入儿歌的队伍,快快快,咱们赶紧给狐狸也来编一个。
鼓励幼儿仿照上面的句式给狐狸编。
5,请幼儿试着将上面四个动物儿歌串成一串6,拍着小手,集体将儿歌再唱一遍三.做游戏教师将头饰发给小朋友,并告诉小朋友玩游戏的规则:当老师说到什么动物绿绿的,带青蛙头饰的小朋友应站起来,并说:青蛙青蛙绿绿的。
其他小朋友则坐着不能动。
四.教师出示几幅可爱的动物的,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五.活动延伸让孩子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唱动物歌,并告诉爸爸妈妈爱护动物,不要吃他们。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写本课要求认读的字词:猴子、母鸡、小鱼、小猫、小兔子、小鸟。
2.能理解和朗读课文内容,根据图片复述故事。
3.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引导学生热爱动物。
4.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
2.帮助学生认读生字词。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动物儿歌》、相关图片、PPT课件。
2.学生识字卡片、板书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PPT,引入“动物儿歌”主题,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介绍一些动物的特点。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1.听读《动物儿歌》,引导学生跟读,重点让学生熟悉生字词。
2.分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认读、理解课文内容。
3.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复述。
第三步:课文操练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2.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加深理解。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巩固词汇和课文内容。
第四步:课堂检测1.定期进行识字检测,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2.老师鼓励学生用刚学过的词汇编故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故事多加思考,提升对动物的认识和热爱。
六、课后作业:1.背诵《动物儿歌》课文。
2.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简单介绍。
3.练习书写生字词:猴子、母鸡、小鱼、小猫、小兔子、小鸟。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围绕“动物儿歌”展开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观察力。
教学活动紧凑有趣,学生积极参与,但在课上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下节课需要更注重互动和学生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次《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工作。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读并书写出《识字5:动物儿歌》中的关键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名称的兴趣和记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爱护之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
2.备课材料:图片、动物玩具等辅助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唱一首有关动物的儿歌引入课题,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动物名称
•让学生依次认读教材中动物的名称,老师可以边教边兴趣激发。
3. 与动物玩具互动
•配合教材中的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拿着相应的动物玩具做互动游戏,例如:老师说出动物名称,学生找出相应的玩具。
4. 动物名称拼写
•将教室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动物名称用磁字母拼写出来,加强学生对动物名称的记忆力。
5. 合作表演
•将学生组织成小分组,每个小组负责表演一首关于动物的小短剧或情景表演。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他们对动物的理解和爱护之情。
四、课堂总结
•老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性评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在生活中继续学习和关注动物,培养他们的爱护动物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中有关动物名称的练习册部分,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每位学生挑选一个最喜爱的动物,写一篇50字左右的小短文介绍该动物。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儿歌》这首儿歌的内容和歌词。
2.能够朗读《动物儿歌》中的每个动物名称,并知道它们的汉字。
3.能够模仿唱唱《动物儿歌》并能够准确朗读每个动物的名称。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动物儿歌》的儿歌PPT或者课件图片。
2.卡片:每个动物名称单独印制成卡片,用于教学辅助。
3.彩色笔:用于标记关键字并进行学生训练。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展示相关图片。
–引入《动物儿歌》这首儿歌,让学生猜测歌名与内容。
2.学习《动物儿歌》(15分钟)–播放儿歌音频或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掌握情况,反复播放或朗读。
3.认读动物名称(20分钟)–展示动物名称的卡片,让学生辨认并复述每个动物名称。
–练习汉字书写,让学生模仿老师抄写动物名称。
4.模仿唱唱《动物儿歌》(15分钟)–带领学生一起模仿唱唱《动物儿歌》,加强学生记忆。
–指出每个动物的名称,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
5.小结(5分钟)–回顾学习的内容,强化动物名称的记忆。
–鼓励学生在家与家长分享学习的内容。
四、课后作业1.背诵《动物儿歌》歌词。
2.练习书写《动物儿歌》中出现的动物名称汉字。
3.家长陪同一起模仿唱唱《动物儿歌》。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歌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动物名称的印象。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点。
以上是关于《动物儿歌》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第五单元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统编版)

第五单元识字5 动物儿歌优质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统编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5 动物儿歌》。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动物儿歌,让学生认识并掌握生字词,同时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生字词包括:虫、鸟、鱼、马、羊、兔、象、狮、猴、鸡、鸭、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拼读词语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此外,本课还通过动物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物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描述动物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动物儿歌的理解和记忆。
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学习《动物儿歌》,让学生认识并掌握生字词,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提高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同时,通过朗读和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虫、鸟、鱼、马、羊、兔、象、狮、猴、鸡、鸭、鹅”,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动物儿歌》的内容,并能流利地朗读。
难点: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尤其是多音字和形近字。
理解《动物儿歌》中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并能结合图片进行描述。
解决办法:采用图片、实物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词。
通过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物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描述动物的特点,以此加深对《动物儿歌》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白板、生字词卡片。
2. 课程平台:无(或指定课程平台,如智慧教育云平台)。
3. 信息化资源:动物图片、动物儿歌音频、动画视频。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式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动物儿歌》中的生字词。
2.学生能够通过儿歌的方式记忆动物名称。
3.学生能够初步体会语言的节奏感。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音准确性。
2.培养学生对动物名称的兴趣。
3.培养学生理解和接受不同形式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课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让学生享受用动词歌曲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动物儿歌》中的生字词。
2.了解动物的名称及相应的发音。
难点1.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呈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名称。
2.通过音乐节奏记忆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动物儿歌》教材、黑板、彩色图片等。
2.学生准备:课后习题册、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在课堂开始前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测是哪些动物,并与他们交流。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动物儿歌》,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简单朗读一遍。
3. 认读生字词教师板书生字词,学生认读并朗读。
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 唱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唱起《动物儿歌》,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形式更好地记忆动物的名称。
5. 小组讨论分小组让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
五、课堂练习1. 根据音标选择动物名称的发音。
1.[ ] /dɒg/2.[ ] /kæt/3.[ ] /mʌs/2.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小鱼在__里游来游去。
2.小鸡咯咯地__叫。
3.小兔子的__很长。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朗读《动物儿歌》。
2.完成课后习题册的相关练习。
七、板书设计•课文《动物儿歌》•生字词:狗、猫、鼠、鱼、鸭、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动物名称,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己。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5课 动物儿歌 教学教案

识字5 动物儿歌的方法来识记,“食”和“粮”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有共同的部件“良”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字。
字义教学,应与字形教学相结合。
如,通过看图认识6个虫字旁的字,即3种小动物的名字;通过观察汉字演变过程图,了解象形字“网”等。
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词语举例:(课件出示4)迷:迷人、人迷、迷路藏:捉迷藏、冷藏、藏书造:造句、打造、造就食:食品、食用、伙食粮:干粮、口粮、鱼粮网:上网、网球、电网6.检查朗读课文。
(1)朗读。
结合插图,采用多种形式读儿歌。
(2)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小动物,在做什么?(课件出示5)填空:本文提到了()种小动物,()在空中飞,()在花丛中飞舞,()在土里造宫殿,()在地上忙着搬家,()在池中游,()在房前结网。
三、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课件出示6、7)出示:间迷造运池欢网(1)自己观察生字的特点。
本课有5个生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其中3个偏旁是走之。
(2)教师范写指导:“间”先外后内,门字框要大,写正,竖、橫折钩要写直,不能歪,里面的日要写小一些,放在田字格中心位置。
“迷”先内后外,注意里面的“米”在中心偏右上一些,走之的笔顺是:点、横折折撇、平捺,横折折撇从橫中线起笔。
“网”先外后内,同字框要大而正,里面的两个【设计意图: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则,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作为识字儿歌,应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充满儿歌的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蚯蚓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一节都生有刚毛,用来支撑伸缩运动。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识字5动物儿歌》是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儿歌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动物的名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学习动力。
这篇课文既包含了学习识字的内容,也涉及了对动物世界的认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板书设计1.板书内容:《识字5动物儿歌》2.板书形式:以动物图片为主题,配以相关的动物名称和儿歌歌词,突出重点词语,吸引学生注意力。
3.板书布置:在课堂前部或教室墙壁上展示,保持整洁清晰,方便学生观看。
三、教学反思《识字5动物儿歌》这篇课文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展开:1.课前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动物名称,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课文朗读:教师朗读儿歌,让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准确和把握节奏。
3.识字练习:指导学生认读生词,学生可以通过图画辅助记忆,巩固识字能力。
4.歌曲演唱:让学生分组或全班一起合唱儿歌,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情感体验:通过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食性等知识,引导学生对动物世界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多角度地理解和思考课文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在课程结束后可以进行简单的小测验或评价,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细致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识字5动物儿歌》这篇课文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动物名称、提高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促进全面发展。
以上是对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5动物儿歌》优质课教学设计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相关课程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趣味识字汉字像砖瓦,垒起高楼耸入云;汉字像树木,连成林海接天际;汉字像水滴,汇就江河东流去……。
汉字更像一把把钥匙,打开重重大门,让我们领略世界的美妙与神奇:小动物们半空飞、花间藏、土里钻、池中游;对韵歌音韵优美,展现一派迷人的自然风光;孩子们课间打球、拔河、拍皮球,热闹不已;传世之训教导我们只有学习才能知义……本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方式,完成识字任务。
识字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童谣、动物名称、看图识字、韵语。
我们识记生字时要温故知新,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和韵语识字等多种方法,逐步提高识字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在朗读时,则应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并从中发现美,体味美。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动物儿歌本课是一首描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儿歌,能够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2课时古对今本课以对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背诵对韵歌,感受自然之美。
2课时操场上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图、六个词和一首儿歌组成。
儿歌描绘了同学们课间活动的情景。
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7个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了解文中的各项体育运动。
2课时人之初本课节选了《三字经》中的四句内容,告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联系生2课时诉学生学习和礼仪的重要性。
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背诵课文。
口语交际打电话本内容由四部分组成:提出问题、呈现情况、提供情境和学习提示。
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打电话时能用上礼貌用语,把话说清楚;听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
1课时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本部分安排了一首包含生活常识的小儿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语言的趣味。
阅读“包”部字族文,认识8个生字;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能在语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运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查字典有一定速度;积累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初步感受歇后语短小、通俗、形象的特点;和大人一起读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巩固已学的生字,了解“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2课时我的发现本部分安排了三组形声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字词句运用同音字“青、清”“再、在”的填空练习;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汉字。
日积月累本部分安排的是歇后语,让学生感受我国这种特殊的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和大人一起读读《狐狸和乌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识字5动物儿歌文本分析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
这里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6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
作为识字儿歌,教学时还应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教材中的彩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
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通过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课时安排2课时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
2.会写“间、迷”等7个字。
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师:看,多么美丽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学生据图交流)2.(课件播放关于昆虫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说一说视频中昆虫的名字。
3.教师揭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不但观察到了小动物的活动,还把观察到的写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快去读一读吧。
(板书课题:动物儿歌)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看课文插图,听教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2.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出12个要求会认的字,并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教师正音。
“藏、造”是平舌音,“食、蜘、蛛”是翘舌音;“蜻、蜓、藏、粮、网”是后鼻音。
3.指导认识生字。
(1)(课件出示动物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①指名读、抢读,其他学生看他读得是否正确。
②教师打乱词语的顺序,学生开火车读。
③(课件出示生字:蜻、蜓、蚂、蚁、蜘、蛛)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④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小结:这些生字都有一个共同的部首——虫字旁,表示属于虫类,与动物有关;它们右半边的发音和整个字的发音相同或相似,所以我们把这类字叫形声字。
⑤组织学生玩识字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找朋友。
请一个学生手拿“虫”字卡片,其余学生手里分别拿“青、廷、马、义、知、朱”字卡片。
拿“虫”字卡片的学生说:“我是蚂蚁的‘蚂’,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马”字卡片的学生跑过来,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二人组成“蚂”字,齐读。
◆编字歌。
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合作编字歌。
师:虫与青,交朋友,蜻、蜻、蜻,蜻蜓展翅飞。
——生:虫与知,交朋友,蜘、蜘、蜘,蜘蛛把网织。
⑥教师打乱生字顺序,学生开火车认读。
(2)(课件出示生字:迷、造、食、粮)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
①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1:我发现“迷”和“米”的读音相似,“造”和“告”读音也相似,“粮”和“良”读音相同,这3个字也是形声字。
生2:“食”和“粮”都有部件“良”,“粮”和“食”还是一对好朋友,可以组成词语“粮食”“食粮”。
生3:辶+米=迷,辶+告=造;良+米=粮,良+人=食,一个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组成不同的字。
②学生读记,同桌互查。
(3)教学生字“藏”。
师:大家看,“藏”字笔画较多,不太容易记得住,但是老师给它编了首儿歌,大家就能记住它了:一臣被追踪(臣),躲进茅草中(艹),瓦片反手拿(),刀戈握手中(戈)。
①出示词语“捉迷藏”,学生齐读。
②教师提问:同学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你们是怎么玩的?(指名说)(4)教学生字“网”。
师:谁见过蜘蛛网?你们能画一画吗?(指名画一张蜘蛛网)①(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结合课文彩图,观察甲骨文“网”字,发现象形字的特点,识记“网”字。
②指导组词:上网、网球、渔网、一网打尽、天罗地网。
(5)(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改变生字顺序再读。
(6)生字组词。
师:读着读着,它们互相找到朋友了。
你看,“蜻蜓、蚂蚁、蜘蛛网”,你们还能找到别的词语吗?(粮食、食粮、捉迷藏。
)“造”字能在生字中间找到朋友吗?我们快帮它找个朋友吧!(造句、创造、造房子。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1.(课件出示7个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指导分类书写。
“迷、造、运”的偏旁都是走之,要先内后外,“间、网”要先外后内。
2.教师讲解生字的书写重点,学生书空。
半包围结构。
先内后外,“”写在中心偏右上一些,走之的笔顺是:点、横折折撇、平捺,横折折撇从横中线起笔。
半包围结构。
先内后外,里面“告”的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走之的平捺要舒展,托住里面的字。
半包围结构。
先内后外,“云”的撇折写在中心点往上一些,走之的平捺要舒展。
半包围结构。
先外后内,“门”要大、要正,竖、横折钩都要写直,里面的“日”要稍小些,放在田字格中心位置。
半包围结构。
先外后内,同字框要大而正,里面的两个撇、点要分布均匀。
左窄右宽。
三点水呈弧形,第二点写在横中线上;右边“也”的竖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要舒展,比横折钩要宽。
左小右大。
“又”的捺改长点;“欠”的第一笔撇从竖中线往右些起笔,第三笔撇从中心点往右些起笔,穿插到又字旁下面,捺舒展。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分小组交流书写作品,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
5.投影展示学生推荐的优秀书写作品,师生交流:哪些笔画写得好,好在哪里?6.鼓励学生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读读写写。
时间中间迷人入迷造字造句运动运用小池水池欢乐欢快上网网友四、交流收获,作业设计1.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1)说说自己喜欢哪种识字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识字。
(2)同桌之间互相听写由7个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互查互纠,巩固识字。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
2.理解儿歌,自编儿歌,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自编儿歌;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认一认。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会认字、会写字),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2)玩“我说你找”的游戏: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举起来,读两遍,看谁找得快、读得准。
2.说一说。
(1)师:小朋友们想和小动物做朋友吗?你最想和哪种动物做朋友?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2)指名举着词卡上台带大家读三遍,并用一句话介绍一下这个小动物。
3.读一读。
(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二、再读儿歌,积累语言过渡:同学们真棒,生字学习得很好,现在看看你们读书读得怎么样。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儿歌)学生自由读,说说有什么发现。
(儿歌的每一行都是由“谁”“在哪里”“干什么”三个部分组成的。
)2.依据发现,划分朗读节奏,学生自主读,同桌互读,感受儿歌的节奏感。
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3.(课件出示词语)指导朗读,注意停顿的变化,在读的同时想象动作描写的情景,做一做动作。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4.多形式朗读课文。
(个人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拍手打节拍读等)(1)师生对读,读出节奏,如“蜻蜓半空展翅飞”一句:师:是谁半空展翅飞?——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蜻蜓哪里展翅飞?——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蜻蜓半空干什么?——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2)师生角色互换,生问师答,合作朗读儿歌。
(3)指导学生对比朗读,体会儿歌语言的趣味性。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蚯蚓造宫殿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蚂蚁运食粮蝌蚪游得欢蜘蛛结网忙5.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读。
三、课文研读,自编儿歌1.学习儿歌。
(1)(课件出示句子及相关图片)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