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
百年战争(Hundred Y 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于1337-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英法两国的战争行动从1337年11月开始,到1338年才正式宣战。以法王宣布没收爱德华在法国的领地,并出兵包围基恩为开始。以1453年,英军被法国军民驱赶出去,只控制加莱港一地为结束。
要了解英法百年战争,就要首先了解西欧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封建制度下,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封臣对封君承担义务,概括来说,分为三项:其一是效忠,不能做危害封君的事;其二是帮助,这是最主要、最重要的义务,包括为封君服兵役、提供协助金和物资;其三是劝告,有义务出席封君召集的会议,提出意见帮助封君,会议兼有封君法庭和封建议事会的性质,审理的案件主要是封臣之间或封臣与封君之间发生的纠纷。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10世纪后,封土与封臣制紧密结合,封土的领有是世袭的,封臣死后,其子为继续领有封土需重新向封君行臣服礼,所以事实上,封君封臣关系是世袭的,这种关系一经缔结无论是封君还是封臣都不能随意解除。
其次,要了解英法两国的历史渊源。911年时,西法兰克王查理三世将今法国诺曼底半岛一带封给诺曼人首领罗伦,建立诺曼底公国。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成为英国国王,自此历代英国国王都享受了海峡群岛的统治权。诺曼底公国从封建义务上是法国的附庸,但是当时英国国王兼任诺曼底公爵,法王与英王之间形成了封君封臣关系,在封建义礼上说,英王九应该臣服于法王,这就为英法百年战争埋下了伏笔。
征服者威廉的儿子亨利一世统治时(1100-1135年),首先夺取了诺曼底公国,使他与法国卡佩王朝的矛盾益趋激化。
1154年,亨利外孙安茹伯爵继位,是为亨利二世,金雀花王朝统治开始。亨利二是从父母继承的领土有英格兰、诺曼底、安茹、曼恩、屠棱;由于同阿奎丹女继承人埃莉娜结婚又取得了普瓦都、阿奎丹、加斯科尼,后来在1169年又取得了布列塔尼。这样一来,亨利二世的英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比法国卡佩王朝的实力强多了。由于西欧大陆的领土,他又是法国国王的封臣,英法两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势不可挡。
在亨利二世的孙子无地王约翰(1199-1216)统治时期,1202年,法王腓力二世借口安茹伯爵(兼领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双方爆发了战争,英国战败。英王与法王腓力二世的斗争中,节节败退,金雀花王朝在大陆上的领土丧失殆尽。两国矛盾不断加深。
自英王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以来,加斯科尼问题一直在英法关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即加斯科尼取代诺曼底和安茹成为英法两国争夺的焦点,这个问题甚至成为“百年战争”的起因之一。加斯科尼位于现代法国的西南部,西濒比斯开湾,南接比利牛斯山,该地区于1058年为阿奎丹公爵威廉八世所得。12世纪阿奎但公爵的称号连同加斯科尼都因为亨利二世享有继承权而转移到英国的金雀花王朝之中。一直到百年战争结束时法国最后得到该地为止,加斯科尼始终是英国势力在法国西南部的中心地带。爱德华一世坚持维护自己在不列颠群岛和海外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加斯科尼问题成立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加斯科尼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爱德华一世继位后英国国王在法国仅存的其中一块领地,而且还在于这里是一个工商业相当繁荣的地区,在新航路未开辟之前英国的纺织品和各种物品必须经由加斯科尼运到波尔多和巴约纳两大港口,再输往世界其他地区。
爱德华一世是作为法国菲利普四世的封臣而据有加斯科尼的。然而,对于民族独立意识正在成长中的英王爱德华一世及其继承人来说,他们不愿见到法国王权在加斯科尼的影响。对于法国国王而言,加强对其行省加斯科尼的控制又是其利益所在和王权的象征。因此。围绕
着加斯科尼问题引起了正在形成中的两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主权争端。
登位的爱德华二世(1307-1327年在位),软弱无能,在其在位期间,英国与法国、苏格兰的关系都在恶化,内忧外患,尤其是国王与大贵族之间不能合作,终于导致了王权的崩溃。1327年,爱德华二世在议会的胁迫下逊位于他的儿子——爱德华三世。
爱德华三世决心使大不列颠统一,但法国对苏格兰的公开支持是爱德华三世解决苏格兰问题最大的芥蒂。1333年,爱德华率兵包围贝里克,在哈里顿击溃了英格兰人。而英格兰人出到大陆,得到法国王室的援助。这样,苏格兰和法国的结盟成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另一个原因。
另外,英法两国在弗兰德尔的利益冲突同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有密切的联系。当时,弗兰德尔伯爵是法国国王的附庸,但是,有一定程度自治权的弗兰德尔城市和英国在经济上联系十分密切,英国羊毛输往这些城市,弗兰德尔城市生产的呢绒又返销英国。法王作为封建宗主一直想直接占有弗兰德尔。1325-1326年弗兰德尔城市公社起义反对他们的伯爵。1328年法国应伯爵之请,出兵镇压弗兰德尔城市,并趁机加强了对弗兰德尔地区的行政控制。1336年,英国禁止羊毛向弗兰德尔出口。依靠羊毛原料进行生产的弗兰德尔各城市民,推出代表与英国结缔商约,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弗兰德尔的君主,公开反对法国。这样就激化两国之间的矛盾。
英法百年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法国加佩王朝查理四世1328年死后无男嗣所引起的王位继承问题。按法国法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伊莎贝尔作为女性不能继承王位,更不能将王位传给她的儿子。于是法国贵族拥立了瓦洛亚伯爵之子为法王腓力六世(1328-1350年)。而按照英国的习俗王位继承不分男女,只是当时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年仅16岁,尚无力根据他与母亲的血缘关系提出对法国王位的要求。随后,爱德华三世在面对如何维护英国在加斯科尼的利益和防止法苏结盟等问题,终于在1337年提出对法国王位的继承,向法王挑战,触发了旷日持久的英法百年大战。
然而,从实质上说,百年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之间领土与主权的争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是英王在法王境内拥有的基恩和加斯科尼,这是正在形成中的法兰西民族所不能容忍的;另一方面,英国人认为保住加斯科尼和反对法国插手英国和苏格兰关系,是维护民族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的主要任务。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法王拥有国王的头衔,作为法国最大的封君,在当时是具有法律权威和精神力量的。而英王作为法王的封臣,理应向法王承担义务。而英王作为英国的最高封君,作为国王,他是英国的统治者;作为公爵和伯爵,他又是法国的臣民。因此除非他自愿放弃法国国籍、放弃在法国的一切权利,否则他作为一个法国公民理所当然必须对法国国王唯命是从。如果他那样做就意味着:他必须向法国国王交还他作为法国贵族时所继承的,比整个英格兰还要富庶的大片法国领土——安茹、诺曼底和阿基坦等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英法之间的矛盾具有必然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而法王作为最高封君的优势,也明显的体现在英法百年战争之中,他的封君头衔也为法国在英法百年战争披上了正义的色彩,激舞了法国人民积极进行反英战争,为法国在英法百年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一场影响深远、旷日持久、灾难深重的“王朝战争”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