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村落形态空间结构解析.kd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法制度的社会组织形态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徽州传统村落布局的重要因素①,最直接的体现是:村落中形成的以祠堂为中心的空间节点(图1)。然而,其分析主要解释了村落的局部布局特点,缺乏对整体空间形态特征的把握。就村落的整体空间组织而言,其自下而上的建设过程所形成的不规则街巷网络是否具有某些可描述的结构特征?祠堂作为村落重要的局部空间节点,它们是否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如果有的话,它们的分布特点和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的关系又如何?

把村落的整体空间布局看作是宗族社会结构的直接反映而形成的宗祠为中心、支祠为次中心的多中心等级结构体系,一方面显得过于抽象和简单②(图2),另一方面也无法解释现实村落中祠堂等公共建筑的分布状态(图3)。本文以西递为例,应用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和方法分析街巷空间的形态特征及祠堂等公共建筑的分布特点,通过寻找村落在功能布局方面的某些规律来确定是否有相应的控制性要素影响其整体空间形态的发展和演变。

1 西递的宗族、祠堂网络与村落建设

1.1 西递宗族

西递胡氏自五世祖胡士良始迁西递以来,至十三世胡仲宽(元至正年间),七代均为单传,人口和村落规模未有较大增长。胡仲宽育有二子,长

西递村落形态空间结构解析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Xidi Village Form

王 浩 锋

叶 珉

中图分类号 TU-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08)04-0065-05

摘 要 该文应用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的理论和方法,从村落功能布局的角度分析了西递村落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分析显示,虽然西递内向布局的空间结构体现了宗族聚居社会的向心性和封闭性,但并未形成与宗族社会结构相对应的多中心、等级结构体系。伴随着宗族的裂解和分房,村落除了形成以祠堂为中心的局部空间节点,还出现了祠堂和店铺等公共建筑向特定地段聚集的现象,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拥有较好的可达性和可读性的村落空间核心。

关键词 西递 祠堂 村落形态 空间结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form in Xidi Village from the angle of village function layout with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pace Syntax. Although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inward layout indicated centrality and closed property of linage-based settlement society, it didn’t develop into a multi-centere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clan social structure. With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clan, the village not only formed partial spatial nodes taking ancestral hall as the core, but also appeared such a phenomenon that public architectures were assembling in some certain locations, which grew into a continuous village spatial core with accessibility and readability step by step.

Key Words Xidi Village, Ancestral hall, Village form, Spatial structure

第一作者单位第二作者

邮编电子信箱收稿日期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518060

wanghf.hf@

2007 10 18

Wang Haomfeng

Ye Min

王浩锋,香港大学建筑系博士研究生。已发表的

文章有:城市扩展中的居住形态发展初探(《华中

建筑》2001年第6期);基于市场需求的计算机生成

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住宅产业(第五届中国住

宅研讨会, 香港, 2005. )。

子仕亨,次子仕全,各有三子。到了后来,胡仕全

一派或迁或死,在村中已无后人。其派祠堂“常春

堂”,原在村中敬爱堂后,俯临后边溪,清嘉庆戊

演年间遭火灾后于道光壬午年重建于大路街三房厅

(辉公祠)之右。十四世胡仕亨一派除小儿子早死

无后,至明成化时期其长子廷俊娶三房生九子,发

九房,合称“九房头”。次子廷杰的儿子天赐生四

子,发四房,合称“四家”③④。“九房”之中,

四、七、八、九或外迁或早已失传,在清道光之后

的各种文字记载中已无任何踪影。其他几个房份则

又分出来多个更小的房支,其中以长房和六房的分

支为多。“四家”之中,以胡天赐次子胡荣祖一支

最为发达。

1.2 祠堂网络

在家谱所记载的34幢祠堂之中,可以查证具体

位置的有29幢之多⑤(图3)。根据它们所对应的房

建筑历史

Architectural History

支等级和修建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大宗祠

“大宗祠”通常是具有真实或拟制血缘关系的多个同姓村落宗族之间的联宗产物 ⑥。一个宗族或支派只有多代出过官位显赫的成员才有资格修建“大宗祠”,并且还要得到同宗的其他村落或房派的认可⑦。西递村口的明经祠就属于此。对于一个宗族来说,“大宗祠”更多是具有纪念和象征的意义,它们大多位于村子入口处比较显眼的位置,类似的例子还有歙县许村和徽州区唐模的许氏宗祠。

(2)总祠

第二类是宗族大支派的祠堂或村落始迁祖先的祠堂。它们一般被称为“总祠”。这样的祠堂在西递有两个,分别是 “敬爱堂”和 “常春堂”。 因“常春堂”一支在村中已无后人,因此“敬爱堂”通常被认为是西递胡氏的总祠。

(3)大支祠

对于从总祠“敬爱堂”分出来的第一级分支祠堂,我们不防称之为“大支祠”。西递的“九房”之中,目前可查的大支祠有长房厅仁让堂、二房厅元旋堂、三房厅悖典堂(辉公祠)、五房的上五房厅荣礼堂和下五房厅维新堂、以及六房厅存仁堂;“四家” 之中可查的有胡天赐次子胡荣祖的种德堂和三子胡振祖的敦化堂(司城第)。乾隆年间胡振祖后裔经与“四家”中的其它三家商议,将敦化堂(司城第)易为“四家”之总祠。因此,在西递的祠堂体系中又多了一个等级。

(4)小支祠

第四类是总祠的第二级及以下分支的祠堂,即大房支衍生出来的更小房支的祠堂,姑且称之为“小支祠”。此类祠堂在西递以长房最多,具体有中和堂和凝秀堂,其中从中和堂一支又分出来咸元堂、时化公祠、至宝公祠和继述堂(下新厅)。六房之下有锄经堂,四家之中有追慕堂和追远堂(鸿公厅)。

(5)家祠

规模最小、涉及祭祀面最小的一类祠堂是所谓

图1a 徽州村落的祠堂空间节点 图1b 黟县屏山村舒氏“里屋派”总祠“菩萨厅”及其广场图2 社会和空间呈结构对应关系的多中心、

多层次的村落等级结构模型。

(资料来源:余英,2002)

图3 西递的祠堂网络图

图4 西递村落的生长发展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