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理论:标签理论(5)
2023年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理论知识点
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理论知识点行为与环境理论基本关系:1.人们要适应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可以变化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旳非平衡性婴儿期: 冲突:基本信任还是基本不信任 0-1岁任务:对周围世界旳信任超越不信任 重要联络人:照护者 美德:但愿幼儿期: 冲突:自主还是羞怯与疑虑 1-3岁 任务:在怀疑和羞怯中发展独立性 重要联络人:父母美德:意志力小朋友初期:冲突:积极还是内疚3-6岁 任务:不停尝试新旳事物,克服内疚, 建立自信心重要联络人:家庭美德:目旳小朋友中期:冲突:勤奋还是自卑6-12岁任务:学习重要旳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 勤奋感超越自卑感重要联络人:学校和同伴美德:能力青少年期:冲突: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12-20岁 任务:发展自我同一性(青少年期是自我发展旳最关键环节)重要联络人:朋辈群体 角色模式美德:忠贞成年初期:冲突:亲密还是孤单20-40岁 任务:对他人作出承诺,建立亲密关系,而非与社会疏离,专注自我重要联络人:爱人、伴侣或亲密朋友美德:爱成年中期:冲突:繁殖还是停滞40-65岁任务: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与发明重要联络人:家族、同事、社会规范美德:关怀埃里克森旳人类发展阶段论成年晚(老年)期:冲突:自我整合还是绝望65岁以上任务:回忆毕生,坦然面对死亡,而非失望、沮丧,对死亡充斥恐惊重要联络人:所有人类美德:智慧皮亚杰旳认知发展论1.感知运动期:0-2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
2.前运算期:2-7岁凭借语言和多种示意手段表征事物3.详细运算期:7-12岁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推论。
4.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能对抽象旳和表征性旳材料 进行逻辑运演原则:图式、同化、顺应认为:人类遗传潜能与合适旳环境刺激在小朋友认知发展中所起旳作用是相称旳。
科尔伯格旳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0-9岁 包括: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和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 9-15岁 包括:寻求承认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和遵遵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15岁后来 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和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原则水平)行为主义理论华生是创始人,他认为:心理旳本质是行为,他否认遗传旳作用,强调甚至夸张环境和教育作用。
社会工作中级实务——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工作中级实务——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要定义的。
不同的社会会把不同的行为标记为偏差。
他们相当注重少年犯罪者被逮捕及受审判后的烙印影响,并认为少年犯错在所难免,而他们的犯罪行为之所以会加重是来自警察、法官或司法系统所加给他们的负面影响。
他们认为偏差有两种:初级偏差和次级偏差。
初级偏差是指未被人指认或惩罚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相当普遍的,而次级偏差是来自司法人员及一般社会人士对于偏差少年初级偏差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
标签理论讨论的重点是次级偏差行为,认为标签的过程犹如一种烙印,是一种强烈的负面看法,会使个体改变自我意识,并陷入“偏差生涯”。
标签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社会工作实践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实践常用理论1. 赋权理论。
该理论也被称为“增权理论”“充权理论”。
其主要观点有:(1)个人的无力感 (没有权能)是由压迫造成的:(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3)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4)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赋权理论强调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消除环境的障碍,帮助他们确立自信,增强他们的权能。
2.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而产生的。
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特别是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增加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3.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该理论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
优势视角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助人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是服务对象个人及其在所在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个人的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
4.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等级构成。
马斯洛认为,人在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会转而追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国家开放大学《老年社会工作》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老年社会工作》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形考作业11.( )可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全天候救助。
A.福利院B.救助站C.救助巡逻车D.救助亭2.( )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和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的评估。
A.过程评估B.效果评估C.效率评估D.结果评估3.( )是社会工作者在制订服务计划时所需关注的对象。
A.要改变的人际关系B.要改变的问题C.要改变的人和系统D.要改变的社会环境4.( )是运用老年学的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
A.老年照顾B.养老服务C.老年福利D.老年社会工作5.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 )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A.勒麦特C.奥古斯特斯D.班杜拉6.当外在压力与危机来袭时,个体自身和环境中拥有的保护因子会作出自动反应,与外在压力构成交互作用,有些人会出现酗酒、吸毒、犯罪或自杀企图。
按照抗逆力理论,这种表现属于( )。
A.功能失调B.抗逆力重构C.丧失性重构D.平衡性重构7.复杂病例个案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
A.开案登记B.收集资料和初步评估C.个案记录D.工作进度记录E.最终结案8.高奶奶的老伴五年前去世,由于行动不便元人照顾,她只能搬来与儿子同住。
但是这五年来,儿子和媳妇总把高奶奶锁在屋里,不允许她出门半步。
在老年社会工作中,高奶奶儿子和媳妇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A.虐待老人B.疏于照顾老人C.歧视老人D.忽视老人9.光荣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包括( )。
A.孤老烈属B.流浪乞讨人员C.孤老复员军人D.西路红军老战士10.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包括( )。
B.监督功能C.矫正功能D. 引导功能E.服务功能11.老陈今年62岁,他日益感到自己与新的科学技术,比如网络、电脑等的距离越来越远,他曾经尝试学习,但是发现自己学习起来进展也非常缓慢。
标签理论 一种社工理论的介绍
标签理论摘要: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
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一、前言越轨行为(deviance)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任何阶级社会所无法避免的,也是无法根除的。
只要有阶级社会的存在,就会有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只要有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的存在,就一定会有背离社会规范和破坏社会控制的行为,即越轨行为。
诚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所说的:“姑毋论我们对于越轨行为有多么厌恶并愿竭力加以消除,它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一个毫无越轨行为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不管你喜欢与否,这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
[1]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越轨行为“暴露”在人们身边,使人们感到忧心忡忡,于是,人们开始对越轨行为进行探讨,作出种种解释。
对越轨行为的解释学说很多,其中最早、影响最久远的是“神鬼驱使说”,即认为越轨行为者是受鬼魂的“缠身”,或者是“中邪”才做出某些越轨行为的。
另一种比较久远的解释则认为越轨行为者之所以做出越轨行为是因为上帝要对他进行惩罚,“上帝要他灭亡,必要让他疯狂”,所以就让他偏离社会规范,从而做出越轨行为。
到了19世纪,生物学界提出一种“体质变态说”来解释越轨行为,认为越轨是由于遗传而得来的生物学上的变态的结果。
与此同时,心理学界也开始进入对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的探讨,提出了“挫折—侵犯说”,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而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侵犯性的行为。
社工理论:标签理论(5)
标签理论与社会工作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和贝克尔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 ,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38](一)标签理论与弱势群体社会工作是指社会 (政府和团体) 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因外部、自身和结构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9]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以下三类:一是那些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某一方面受到某种损害的人或群体,二是那些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和创伤的人,三是那些在社会关系上出现某种不适应和对立的人、群体和社区。
[40]概括的说,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贝克尔在标签理论中所提及的“圈外人” ,即社会的越轨行为者,是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标签理论中的弱势群体。
第一、被贴上标签之前的“圈外人”,即莱默特所说的初级越轨者,是一种潜在弱势群体。
依据莱默特的观点,越轨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有越轨行为,人人都是“初级越轨者”。
所幸运的是不是每个初“级越轨者”都被贴上了越轨的圈“外人”标签,所以说,“初级越轨者”是一种弱势群体,只不过他们是偶尔的、暂时的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关系上出现障碍,而这种障碍是不足以影响其正常生活能力的,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去克服的。
但是,“初级越轨者”并不能完全排除也不能完全避免被贴上标签的可能,一旦他们被具有重要意义的人觉察到其越轨行为,并公布于众,其就会被无情地贴上圈“外人”标签,所以笔者认为被贴上标签之前的“圈外人”是一种潜在的弱势群体。
第二、圈“外人” 在被贴是标签的时候体现的是一种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
社会工作经典理论之标签理论
(二)形成期(20世纪50年代),以莱默 特(Edwin Lement)1951年出版的《社会病 理学》一书为标志。在此书中,莱默特将 越轨划分为“初级越轨(primary deviance)”和“次级越轨(secondary deviance)”。他认为,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 偶尔发生越轨行为,绝大数的这类行为都 是暂时的、试探性的、轻微的和容易隐瞒 的。这类第一次发生的、虽然违背了普遍 地行为规范、但行为者本人与别人却并没 有这样认定的越轨行为是初级越轨行为。 不过,如果这类行为碰巧被某些重要的人 发现并被公布于众,情况就会发生急剧的 变化。
(二)标签理论的局限 标签理论提供越轨行为如何发生与持 续的新观点,尽管对越轨行为的研究有一 定的贡献,但由于此理论的不够精确清楚, 以及缺乏实征的证据,也引起了不少批评。 1、标签理论不能解释越轨行为的真正成因 标签理论认为社会的反应,尤其是公 开地张贴上标签是越轨行为的成因,而批 评者则不以为然,为此批评者提出了两点 理由:
(三)繁荣期,以1963年,贝克尔(Howard Becker)出 版的《圈外人》(《The Outsiders》,又译《局外人》) 为标志,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贝克 尔说:“越轨行为是应用规章、法律等对于一个‘冒犯 者’标定的结果。所谓有越轨行为者,就是被成功地贴 上了这种标签的人。” 依据贝克尔的观点,越轨既不是 与生俱来的人性,也不是后天教化的产物,而是一些人 将一些规则和制裁方式应用于“圈外人”的结果,是一 种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由于某些“圈外人”被 成功的贴上了标签,于是他们便成为了越轨行为者。 贝克尔在《圈外人》一书中又明确提出,要把越轨理论 的分析从越轨行为转移到那些把他人贴上越轨标签的 “道德提倡者身上去,最起码也要将越轨视为被人称为 越轨者和称人为越轨者这两部分人进行互动的结果。
标签 社会学概念
标签社会学概念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
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标签理论是社会心理学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
代表人物有H.S.贝克尔、利默特、K.T.埃里克森、舒尔等,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
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要点:即对越轨行为成因的重新解释、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以及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
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影响下产生,从社会和他人对越轨者的反应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主要阐释人在进行初次违法犯罪后再进行违法犯罪的原因。
提出,社会和他人是否把一个人视作越轨者,对一个人是否产生越轨行为起关键作用。
继发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否是对一个人初次的违法犯罪行为贴上坏的标签,而个人又对这种坏标签产生消极认同的结果。
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不由行为本身的性质决定,而是由有权势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法律中确定的;根据人们遵守和违法这类法律的情况,人被贴上“守法者”或者“违法者”的标签;对于被标定为“违法者”的人,会采取包括逮捕在内的一系列进一步标定活动,目的是在个人和周围社会成员心目中树立起违法者的形象,引起社会成员对违法者的更多的谴责等标签行为;当个体对这种标签过程产生消极认同时,就会在绝望情绪下进行更激烈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些学者主张将研究重点放在群体如何为越轨行为下定义,如何给一些人加“标签”上,而非越轨行为者本身的特点。
该主张得到批评,被认为鼓励人们同情越轨者,不利于社会安定;标签也使越轨者不再违反社会规范的警告作用。
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越轨行为 (deviance)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任何阶级社会所无法避免的,也是无法根除的。
只要有阶级社会的存在,就会有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只要有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的存在,就一定会有背离社会规范和破坏社会控制的行为,即越轨行为。
诚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 (Emile Durkheim, 1858-1917)所说的:“姑毋论我们对于越轨行为有多么厌恶并愿竭力加以消除,它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一个毫无越轨行为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不管你喜欢与否,这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
[2]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越轨行为“暴露”在人们身边,使人们感到忧心忡忡,于是,人们开始对越轨行为进行探讨,作出种种解释。
对越轨行为的解释学说很多,其中最早、影响最久远的是“神鬼驱使说”,即认为越轨行为者是受鬼魂的“缠身”,或者是“中邪”才做出某些越轨行为的。
另一种比较久远的解释则认为越轨行为者之所以做出越轨行为是因为上帝要对他进行惩罚,“上帝要他灭亡,必要让他疯狂”,所以就让他偏离社会规范,从而做出越轨行为。
到了 19世纪,生物学界提出一种“体质变态说”来解释越轨行为,认为越轨是由于遗传而得来的生物学上的变态的结果。
与此同时,心理学界也开始进入对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的探讨,提出了“挫折—侵犯说”,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而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侵犯性的行为。
19 世纪中叶,社会学界也开始关注越轨行为。
社会学界对越轨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社会学像生物学和心理学一样,力图从社会的结构和文化中寻找越轨的原因,后来发展出另一种取向,即放弃了对越轨原因的探讨而转向对越轨过程的研究。
[3]诸如萨塞兰德( Edwis H. Sutherland)的差异交往论,涂尔干 (Emile Durkheim, 1858-1917)和默顿 (Robert K. Merton, 1910— )的社会失范理论,塞琳( T.Selin)的文化冲突论,科恩( A.K.Cohen)的亚文化群理论,莱默特( 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 Howard Beck er)的标签理论,皆对越轨行为的发生提出解释,并对刑事政策的制定有着贡献。
社会工作的理论(第14、15讲)
1、代表人物:
巴甫诺夫
华生
桑代克
斯金纳
班杜拉
2、基本观点
人的行为是由外在环境塑造的,是从过去的经 验中习得,所以是可以改变的。 人出生后获得新行为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条件反 射和模仿学习。 只要了解塑造行为的环境的各个部分,发现什 么样的环境因素会引发人的行为,就能找到通 过改变环境而改变人的行为的办法。
(一)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模式
• 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于1979年正式提出 了生态系统理论。 • 2003年,美国的查尔斯· 扎斯特罗进一步阐述了人 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多层系统以及二者之间 的互动关系。 • 他将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分为种种类型,从内到外 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围系统、宏观 系统。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注意、观察、动作复 现、动机确立。 有强化会促进模仿学习,尤其是影响模仿行为的 表现或抑制。但是模仿学习不依赖于强化的有无, 没有强化,学习也能发生。 不论学习是否以外显行为表现出来,三组儿童都 有所学习。
因为攻击 而受到奖励
因为攻击 而受到惩罚 攻击后 无任何后果
(五)标签理论
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 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 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 义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 是要通过重新定义或标定的 过程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 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 人”。
(六)沟通理论 • 强调了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许多行 为问题都出现在人际沟通方面。 • 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 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 微观系统主要是指个体要亲身接触和参与其中, 并产生体验的系统。 • 中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两个或者多个微观系统 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对个体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 的系统。 • 外围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关联情境,并在同一 个间接的外在系统中发生关联; • 宏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更大一些的文化与社会 体系,如意识形态、信仰系统、风俗和法律。
第五章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式
(三)一般行动策略
地区发展模式主要的策略是参与和合作。 通过有效地改善沟通和合作的渠道,达到有效利用 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的目的
其策略基于这样的假设,即社区内存在不同利益的 群体,但其本质上并不对立,那么只要找到共同利益所 在,他们之间的分歧就能化解,所面临的问题也能得到 改善或解决
(四)基本技能
(二)文化冲突理论中 “亚文化”理论
在农村开展工作中,应坚持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即 对相对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的复苏和重建,致力 于文化多元的视角。 如在工作中重视本地文化的建设工作,重视当地民 族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建设,应在当地农村社区制 定各种文化建设方案。
(三)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的核心词汇:赋权、成员资格、抗逆力、 治愈和整合、对话与合作、悬置怀疑, 同时指出优势视角的重要原则是每个人、团体、 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 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也可 能是挑战和机遇; 与案主合作,参能更好服务与案主;所有的环境都 充满资源
认真学习政府关于农村发展的重要决策、法律、 资源等,期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服务当地农村社区。
(二)文化冲突理论中 “亚文化”理论
在当今全球化的今天,主流文化冲击着一些国家和 民族的文化。
在农村开展工作中,必须重视文化冲突理论中“亚 文化”理论。每一种亚文化都有其自己独特的目标和 价值。 这些亚文化可能几种于种族、生活方式、地理位 置活着以其他因素为中心而形成
(四)参与式发展理论
3、分权、治理、善治理论 (decentralization of power, governance,good governance )
与社区发展相关的政策决策、资源使用和分配权力 的“分权化”为发展的赋权理论提供了制度保障 社区的治理和善举又为穷人和弱势群体的赋权提供 了政治环境
社工理论:标签理论(4)
标签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一)标签理论的贡献标签理论在社会学中是一项崭新的发明,他们重新分析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因,并把重点由个人移转到社会的脉络及社会的反应;由规则的破坏者 (rule-breakers)移转到规则的制定者(rule-makers);由接受社会规范及法律为中立的性质移转到它们皆是优势团体为了巩固自己既得的利益所制定的产物。
它使我们了解到越轨行为并非少数人的行为,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只有少数人会因此而付出代价,这些人往往是弱势团体的组成份子,缺乏磋商能力,容易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它更使我们了解到: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所经历的是多么不人道的历程。
标签理论的提出,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大震撼,不仅为犯罪学者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也为医学、种族、教育、女性主义等领域找到新的思考点。
[25]贝克尔在 1974年一篇名为《重新考虑标签理论》( Labeling Theory Reconsidered)的文章中,对其贡献再加评估。
第一,符号互动论者的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的界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历程。
举例来说,司法人员并非单纯地逮捕、起诉、判刑。
如果我们看得够深够远,终会发现他们有时会如此地做,但不是永远如此,会对某些人如此地做,但放过了某些其它人;会在某些地方如此地做,却省去了某些其它的地方。
其次,标签理论已注意到「贴标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尽管越轨行为者必先有某些越轨行为才会被贴上标签,看似罪有应得,但是偶而犯错并不等于是自甘堕落,标签却阻断了犯错者浪子回头的机会,使人越陷越深,终至不能自拔。
其三,标签理论指出社会规则的订定,其实是操在优越团体的手里,其游戏规则并非绝对的公平。
[26](二)标签理论的局限标签理论提供越轨行为如何发生与持续的新观点,尽管对越轨行为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但由于此理论的不够精确清楚,以及缺乏实征的证据,也引起不少批评的声浪。
1 、标签理论不能解释越轨行为的真正成因标签理论认为社会的反应,尤其是公开地张贴上标签才是越轨行为的成因,而批评者则不以为然,为此批评者提出了两点理由:第一点理由是:因为标签尚未出现之前,越轨行为业已出现了。
王思斌社会工作复习提纲
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崇尚个人价值以人为中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宗教伦理下的慈善活动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农村社会结构解体原有的社会关系遭到破坏,利己主义扩张社会问题严重2.什么是社会工作?①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②是利用各种资源达致助人目标的过程③社会工作与一般慈善活动、一般助人活动、怜悯、配给式福利不同。
试比较关于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专业性社会工作:其本质在于它是一种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
注重专业价值观和专业方法。
本职工作之外的不取报酬的社会工作,这是在一般场合下的用法。
对于社会工作的不同界说专业服务专业助人过程科学(弗瑞德兰德)艺术(贝斯提克)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芬克)3.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服务对象client社会工作价值观values专业助人方法methods助人活动helping社会工作者启动互动过程受助者反应使程展开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循环相互理解与合理的行动是社会工作过程有效运行的深层结构1.试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提供直接服务的基本角色☺服务的提供者☺案主的支持者☺行动的倡导者☐提供间接服务的拓展角色☺助人过程的管理者☺资源的获取者☺政策的影响者☺社会工作的研究者2 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救难解困促进人的发展☐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通过预防问题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实施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3.试分析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1.体制改革: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加上某些政策带来的影响,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尖锐性已十分突出,包括回城知识青年的待业问题、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贫困问题、人口老化和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完整版)新社工常用理论汇总
(完整版)新社工常用理论汇总社会工作常用理论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二、社会学习理论 (2)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2)四、镜中我理论 (4)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4)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4)七、九型人格理论 (5)八、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6)九、社会支持网络 (6)十、优势视角理论 (7)十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12)十二、生态系统理论 (13)十三、社会化理论 (13)十四、继续社会化 (14)十五、活动理论 (15)十六、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16)十七、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17)十八、社会系统理论 (19)十九、场地理论 (20)二十、认知行为理论 (20)二十一、增能理论 (24)二十二、符号互动论 (25)二十三、角色扮演理论 (26)二十四、皮亚杰游戏理论 (26)二十五、标签理论 (29)二十六、多元智能(力)理论 (30)二十七、情绪ABC理论 (32)二十八、家庭治疗理论 (32)二十九、社区营造 (33)三十、任务中心理论 (33)三十一、生命周期理论 (34)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
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第2版考研配套过关习题集
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历史与意义一、概念题1.社会工作理论答:社会工作理论是指关于社会工作的各种知识架构的总称。
(1)Howe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
前者关注的是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
后者涉及社会工作的本质、目标、特色和过程。
(2)Sibeon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包括关于什么是社会工作的理论、如何开展社会工作的理论、关于案主世界的理论,并且在每个层面都存在正式的理论和非正式的理论。
正式的理论是已经成文的、定型的涉及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判断。
而非正式的理论是社会工作者基于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未成文的或者存在于社会工作知识库存的“默知”。
(3)Rees与Fook分别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区分。
第一层次是指唯物主义者的社会理论或大理论与知识基础,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它为后面的两个层次的理论确立基本脉络。
第二层次的理论是策略理论或实践理论,这个层次的理论聚焦于干预策略并致力于阐明社会工作者如何行动或应该如何行动。
第三个层次是实践观念或具体实践,即关注如何将经验、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之中。
这三个不同层面的理论是相互关联的。
2.六阶段模型答:六阶段模型是指结合Howe的七阶段模型和Kemp、Whittaker和Tracy对社会工作理论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而提出的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六个阶段。
其具体阶段及阶段特征如下:①开创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以Richmond的《社会诊断》为标志;②“功能—诊断”期(20世纪30年代),围绕功能学派和诊断学派的论争而展开;③调整期(20世纪40—60年代),这一时期延续前一阶段的论争出现了中间路线,包括问题解决模式、心理社会学派;④整合期(20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系统视角的兴起,它肇始了社会工作的综融模式;⑤过渡期(20世纪80年代),社会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不同的激进理论的影响逐步浮现,为下一时期进行了理论准备;⑥多元化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不同的理论相继涌现,其中不乏整合、折中的视角,这种趋势在21世纪更为明显。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 016 第十六章 学校社会工作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回溯
(三)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社会变迁模式、社区学校模式的转向与运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公立教育因种族隔离问题备受社会各方攻击。学校社会工作开始不再消极 地等待问题出现后再加以治疗,而是积极参与到教育政策的决定和学校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中来。
20世纪70年代学校社会工作迅速发展,学校社工数量不断增长,更注重家庭、 社区以及与其他 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合作。随着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方法的不断 改进,各种不同的实践模式应运 而生。
三、越轨行为理论
(三)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一个人从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失范并不一定导致越 轨行为,越轨行为是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得的。如果越轨行为在某一个群体或者社区中已经作为 一种文化模式存在,它就很可能被传播给新来的年轻人。根据这一理论,消极型的儿童朋辈群 体容易导致学生越轨行为。需要引导学生的同辈交往,建立积极的青少年群体亚文化,防止青 少年越轨行为的产生。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回溯
(二)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个案学校社会工作的兴起于发展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严重阻碍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这一时期, 访问教 师运动原有的工作大都变成了提供服务、避难所和食物,经费和人员都极大缩减。访问员开始 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另外,随着精神卫生运动的蓬勃发展,访问员在联系家庭、学校和社区 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发挥更为专业的作用——为问题学生提供精神支持。
20世纪40年代以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联 络员或者负责调查旷课的职员,而转变为一种更专业的角色。 斯莫利将学校社会工作定义为社会个案工作的特殊形式,将学校社 会工作者的角色描述为 “个案管理的专业人员,帮助儿童使用学校资源”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解释性理论: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方面进行 专门解释。 中观理论: 标签理论、儿童发展理论。 介入模式理论:对社会工作事件本身的性质、过 程等进行一般说明。 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理论。 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操作方法等。 自由联想法、批判式提问法等。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政法系 13级社工
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 (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 1.个体的差异并不能否定共性与普遍性的存在。 2.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需要相互补充、相互加强。 •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 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 释,设定社会过程的工作目标。 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 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 构
•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 1.“调查”阶段。 从事实际工作,扮演“调查者”角色 2.“精神分析学”阶段。 20世纪20至30年代,仅此一种。 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的阶段。 心理疾患vs当前情景 4.“获得”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各学科理论大增。 5.“盘点”阶段。 6.“理论统一”阶段。 “一元化”理论框架的愿景。 7.“理论归类”阶段。 多元理论并存成为事实,如何有序 化成为目标。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及其归类
• (一)理论流派 • 1.心理分析学理论
是以佛洛依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 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时 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 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 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社会工作的主要 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回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理论与社会工作
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和贝克尔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38]
(一)标签理论与弱势群体
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因外部、自身和结构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9]
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以下三类:一是那些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某一方面受到某种损害的人或群体,二是那些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和创伤的人,三是那些在社会关系上出现某种不适应和对立的人、群体和社区。
[40]概括的说,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贝克尔在标签理论中所提及的“圈外人”,即社会的越轨行为者,是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标签理论中的弱势群体。
第一、被贴上标签之前的“圈外人”,即莱默特所说的初级越轨者,是一种潜在弱势群体。
依据莱默特的观点,越轨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有越轨行为,人人都是“初级越轨者”。
所幸运的是不是每个“初级越轨者”都被贴上了越轨的“圈外人”标签,所以说,“初级越轨者”是一种弱势群体,只不过他们是偶尔的、暂时的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关系上出现障碍,而这种障碍是不足以影响其正常生活能力的,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去克服的。
但是,“初级越轨者”并不能完全排除也不能完全避免被贴上标签的可能,一旦他们被具有重要意义的人觉察到其越轨行为,并公布于众,其就会被无情地贴上“圈外人”标签,所以笔者认为被贴上标签之前的“圈外人”是一种潜在的弱势群体。
第二、“圈外人”在被贴是标签的时候体现的是一种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
人人都有越轨行为,但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正因为其由选择性,所以在标签的张贴过程中体现出了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
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社会分层而导致在权利、财富、地位等社会稀有资源比较匮乏的群体。
标签理论认为,标签的张贴是不公平的。
贝克尔认为,越轨并不是越轨者固有的特性,而是社会特定的统治集团制造出规定,并把这种规定加之于特定的人们,给他们贴上“圈外人”的标签而制造出来的。
标签理论认为,基本上是社会上由地位的人(或上层)给下层人加标签,而上层人的此类行为或更严重的行为常被视为正常。
[41]因此,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更容易被贴上标签,成为“圈外人”,而社会阶层中的优势群体则可能避免被张贴上越轨者的标签。
第三、被贴标签之后,“圈外人”成为需要帮助服务的弱势群体。
一个人一旦被贴上“圈外人”的标签之后,自我形象和自我角色就会逐渐发生转变,并开始从原先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被“隔离”开来。
为了寻求精神支持和心灵安慰,他们被迫加入“越轨集团”,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越轨行为,这样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走入“越轨生涯”。
这时的“圈外人”是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因为在被张贴上标签以后,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疑问,即怀疑自己究竟是否是坏人,并且由此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同时在被贴上标签之后,其社会关系也会发生剧变,从原来和谐的关系变化成被冷落、被歧视的境况,由此也会产生社会关系上的障碍。
由此可见,在被贴上标签之后,“圈外人”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予及时的辅导,帮助不幸被贴上标签的“圈外人”避免走入“越轨生涯”的轨道。
综上所述,标签理论中的“圈外人”是一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被界定出来的、被无情地贴上标签的、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
(二)标签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完美性和学术性,而在于它的实用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实务性很强的学科,标签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价值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深切体会其实用性。
笔者认为标签理论对社会工作有如下启示:
第一、标签理论强调给“越轨者”张贴标签的过程对越轨者的重要催化作用。
从“越轨者”被“贴标签”的前后,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贴标签”是一种反社会工作的行为,甚至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弱势群体,而不是在先伤害弱势群体后再极力地去补救和治疗。
所以标签理论对社会工作的第一个启示就是要深刻体会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脉动,扬弃不当的权威观念,重建民主式的社会伦理,尽量避免对“越轨者”进行张贴标签,即使发现了某些人发生了某些越轨行为,也不要随意的张贴标签。
第二、标签理论注重“越轨者”在被张贴标签后的社会反应,认为社会反应,诸如冷漠、轻视等都会促使越轨者踏上“越轨生涯”。
所以在社会工作的辅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对不幸被贴上标签的越轨者另眼相看,表现出轻蔑和嘲讽的态度,同时社会工作者也不应对越轨者表现地太过殷勤,这样会使越轨者认为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帮助是一种同情和怜悯,从而确定自己真的是坏人。
所以社会工作者在辅导越轨者的时候要采取适中的态度,本着“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否则不适当的工作台队会适得其反地促使越轨者新的不正常的自我形象的形成。
第三,加强社会工作辅导机构的建设,积极发挥其功能。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越轨行为被公开标签之后有两种后象。
一种是越轨行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越轨者被直接交予检察机关、司法机关公开审理,并被处以正式的、强制性的惩罚;另一种越轨行为的后象则是由大众传媒去争相报道,某些越轨者的越轨行为不足以触犯法律、受法律的惩戒,但大众传媒出于某些目的都争相对越轨者的“越轨事迹”进行报道,这样经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原先偶然的越轨行为就会被公开,于是越轨者就会受到大众的指责,其自身的生活环境也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加强社会工作辅导机构的建设,通过社会工作辅导机构,帮助触犯法律的越轨者去自首、去面对以前的过失性越轨行为,帮助未触犯法律的越轨者重新定义自我形象,摆脱越轨行为的阴影,从而避免遵从大众的指责而踏上“越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