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产业工人技术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产业工人技术素质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将加速发展,产业结构、经济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对高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特殊国情也决定要继续大力发展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变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随着劳动力缺口的增加与产品本身对管理、技术要求的提高,企业需要培养一批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新兴产业工人队伍,以满足企业战略需求。

新形势下在促进产业经济优化转型中,企业如何提高工人技能素质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生存和发展不仅就需要一大批高新科技人员,而且还需要一支技术精湛、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职工人才队伍。

一、我市工人队伍技能素质状况

我市职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呈平稳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从职工技术等级结构看,大多为初、中级技术工人,掌握技能较为单一,高级技师人才奇缺。从职工学历情况看,学历普遍偏低,高学历人员更是奇缺,职工文化素质状况比前几年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文化层次较低,知识型人才数量较少,具有硕士生以上高层次学历的更是凤毛麟角。我市技术工人数量缺少、技能结构的断层和知识结构的陈旧,与我市经济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要求极不适应,严重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我市作为海西经济开发区的地位。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人技能培训的机制不健全,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

一是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规划,一般只是参加上级单位和业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在组织内部培训上,缺乏对技术工人培养的主动性,有所顾虑,不敢投入,怕出现跳槽现象,造成人才流失;二是缺乏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局限于完成培训任务,在培养方向上只着于眼当前岗位的需要,没有更好的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三是企业注重经济利益,对技术工人更多的是使用,缺少教育培训,生产任务较重的企业,不愿意为技术工人的培训安排时间,只要求工人按照操作程序尽量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利润;四是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技能培训平台,针对一些特殊岗位的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由于企业培训渠道有限,很难找到合适的平台让工人进行培训、交流和接受继续教育。五、企业对职工教育认识不足,缺乏鼓励“技工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大多企业未把学习培训、技术水平、贡献大小和工资奖金挂起钩来,缺乏技工人才培养的计划、管

理和激励等相关措施,更谈不上建立一个高标准、高起点、高效能的现代技术工人培养和管理机制,客观上制约了职工教育的发展;(二)工人教育培训方式不能满足职工需求,教育经费投入少老旧传统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工人日益增长的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的需求。职工教育经费明显不足,经费投入少。十分有限的经费使用,真正能用到一线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身上的很少,一些非公小型企业在职工教育经费上基本没有投入,再则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费用(高级技工)至少上千元左右,这对一线工人来说难以承受,企业不愿意承但,致使一些职工望而却步。

(三)、工人对技能培训的淡化

部分技术工人对教育培训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他们认为自己现有的工作技能已经足够能应付目前的工作,不需要再进行学习深造了;还有部分技术工人认为自己在一线岗位上工作,地位低人一等,即使参加了培训,也改变不了目前的状况,因而,业余不愿花在学习技能上更多的时间,处于较被动的状态,缺乏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工会文化教育阵地萎缩,难以承担职工职业技术教育的重任。

近年来工会各类文化教育阵地数量逐渐减少,我区总工会唯一一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虽是市区两级工会的领导下的培训学校,体制确是早已成为自收自支的独立单位,与企业技术培训需求脱节,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设备陈旧、人员削减、专业人才短缺,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低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无力承担工会教育阵地应有的职能,难以发挥教育基地作用。尽管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经营中心,想方设法组织职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但是,往往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受到诸多限制。

三、提高现代产业工人技能素质的对策及建议

从目前全市职工技术素质状况看,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技术素质刻不容缓。从政府到企业,都要把“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摆上一个十分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当前,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竞争力,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企业管理层要坚持以党的十R 大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思想观念,把提高工人技能素质与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同重视、同部署、同落实。

(二)、政企合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政府应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有效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切实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培训学习平台,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从源头上保证产业工人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二是构建产业工人多元化、终身化培训体系。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工人培训系统,对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三是完善产业高级技术工人引进和流动机制。建立紧缺职业培训经费政府补助机制,鼓励、支持企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引进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并打破技能人才引进的身份、地域限制和企业所有制限制,面向国内外,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技能人才。四是保障工人的就业、社保、工资待遇等方面合法权益,为产业工人队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五是打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创新活动,创新优秀技术工人技术等级和职称评定等政策,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风尚,为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六是多形式地营造社会尊重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待遇,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形成崇尚技能、尊重技术工人的良好氛围企业要建立健全与工人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1、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措施按照国家新出台的有关规定,确保企业工资总额2.5%左右的经费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落实技能人才培养经费,注重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完善技能人才薪酬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对技能人才的使用与落实相关待遇结合起来。适当拉开技术工种、技术等级之间的待遇差距,对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有较大贡献的高级技能人才要实行奖励与工资挂钩,建立工人凭技术技能得到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机制,实行技术工人津贴制度及建立与工人技能水平、工作业绩、考核晋级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做到工人以技定级、以岗定酬、岗变薪更,提高技术岗位和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真正体现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份量” ,励技术工人一专多能,激励更多技术工人自学深造、岗位成才。

2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工人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企业要积极为工人构筑学习平台,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吸引工人广泛参与。把培育和造就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