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
常用药物妊娠分级总结
![常用药物妊娠分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97faf528ea81c758f57836.png)
六、抗过敏药物
抗组胺药中扑尔敏、苯海拉明为B类,慎用,扑尔敏可引起 呼吸抑制,苯海拉明使致畸率升高。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均为C类,不建议使用。
七、止吐类药物
多西拉敏(B) 首选,最好和维生素B6联合使用。 甲氧氯普胺、吗丁啉(C)、 慎用 大量资料表明孕早期、 孕中期使用较安全。 氯丙嗪(C) 慎用 目前使用经验不足 异丙嗪(C) 慎用 诱发黄疸,临产前1-2周停用
十二、抗凝药
低分子肝素(B):孕期可用,但产后可能增加母体出血风险, 先兆流产者禁用。鱼精蛋白(C)可作为过量时的解救药。 低剂量阿司匹林(C) 防止先兆子痫的发作。 香豆素类如华法林(X) 禁用 维生素K(C) 慎用,经验指导孕后期可用。 链激酶、尿激酶 相关资料有限,目前多用于妊娠期发生生命 危险时,会增加出血可能性。 白蛋白(C) 用于紧急情况下扩容,有致敏风险。
十三、镇静药
地西泮(D):有个案报道致畸,但大样本研究未发 现致畸率增加,孕早期、分娩前和分娩时禁用。 巴比妥类(D)长期大量应用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慎用。 氯丙嗪(C):分娩时应用对新生儿呼吸产生抑制作 用。 奥氮平(D) 慎用。 舒必利(D) 禁用。
十四、激素类药物
B类:降钙素、泼尼松。 C类;倍他米松、地塞米松(容易通过胎盘,促进肺成熟)。 D类:黄体酮、雌二醇、雄激素、可的松 均有致畸作用 X类:己烯雌酚。 抗雌激素物质、抗雄激素物质均为X类 禁用 米非司酮、毓婷(D) 服药失败者应终止妊娠
十六、抗癫痫药物
癫痫本身可增加致畸率 抗癫痫药物阻止叶酸代谢,致畸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常伴有叶酸缺乏, 均有致畸报道。 苯二氮卓类(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国外有补充叶酸4mg/日,可降低畸形率的报道 叶酸为A类药物,对孕妇是安全的,但如果每日用量超过 8mg就成为C类药物。
药物妊娠期分级表(分系统)
![药物妊娠期分级表(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9101bd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f.png)
FDA药物妊娠期分级表
注: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表中分类,以及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充分权衡后决定。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
在设对照组的药物研究中,在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未见到药物对胎儿产生危害的迹象(并且也没有在其后的6个月具有危害性的证据),该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B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
在动物繁殖研究中(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或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发现药物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并未在设对照组的、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中得到证实(也没有在其后的6个月具有危害性的证据)。
C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
动物研究证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性(致畸或胎儿死亡等),或尚无设对照的妊娠妇女研究,或尚无对妊娠妇女及动物进行研究。
只有在权衡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
D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
已有明确证据显示,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性,但尽管如此,孕妇用药后绝对有益(如该类药物用于挽救孕妇的生命,或治疗用其他较安全的药物无效的严重疾病)。
X类:禁用。
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的用药经验表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而且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无益,因此禁用于妊娠和可能怀孕的得患者。
干货!青霉素类抗生素-妊娠哺乳
![干货!青霉素类抗生素-妊娠哺乳](https://img.taocdn.com/s3/m/45f1e92aa26925c52cc5bfa0.png)
一、阿莫西林-妊娠哺乳用药【妊娠期用药】FDA妊娠分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澳大利亚药物分级澳大利亚药物评价委员会(ADEC)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A级。
风险评估1. 本药可通过胎盘,分娩后可在新生儿体内检测到。
2. 动物试验未见本药损害生育力和胎仔。
3. 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通常不增加胎儿不良反应的风险,仅少量研究观察到唇裂和腭裂的风险增加。
有研究发现母亲妊娠早期使用青霉素可能与儿童期哮喘有关。
母亲用药还可能增加儿童磨牙矿物质不足的风险。
4. 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后,观察到总结合雌三醇、雌三醇葡萄糖苷酸、结合雌酮和雌二醇的血浆浓度短暂性降低。
5. 分娩时口服氨苄西林极少被吸收,但豚鼠试验表明,静脉注射氨苄西林可降低子宫张力、收缩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尚不明确临产或分娩时使用本药是否对胎儿有即时或延迟的不良影响、延长产程或增加助产干预的可能性。
用药建议1. 妊娠期妇女仅当明确需要时方可使用本药。
2. 妊娠期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推荐使用本药,治疗方案为一次500mg、一日3次,口服给药,共7日。
3. 妊娠期妇女可选用环丙沙星预防和治疗炭疽感染。
先前指南建议对敏感菌株可考虑使用本药预防,但现行指南不建议使用环丙沙星妇女在妊娠时改用本药。
4. 妊娠期无症状菌尿可选用本药,给药方案为一次500mg, 每8小时口服1次,共3-5日。
5. 妊娠期莱姆病宜选用本药。
6. 美国妇产科学会推荐妊娠期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 妊娠34+0周前胎膜破裂)使用抗生素。
治疗方案为静脉滴注氨苄西林和红霉素4 8小时,随后口服本药和红霉素共5日;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考虑单用红霉素。
对早产和胎膜完整的女性在未证明感染时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延长妊娠。
7. 分娩前无感染者不推荐使用本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因潜在的重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应考虑对具有不良结局高危因素(包括紫绀性心脏疾病、人工心脏瓣膜或兼有两者)的女性进行预防,可在阴道分娩前30-60分钟口服本药2g.二、氨苄西林-妊娠哺乳用药【妊娠期用药】FDA妊娠分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B级。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溶媒滴速、儿童、妊娠、哺乳用药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溶媒滴速、儿童、妊娠、哺乳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2db1111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c.png)
用量
溶媒
滴速
青霉素
1.成人:肌肉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
肌内注射 或静脉滴
注给药
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每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静
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给药,出生第一周12小时1次,2~4周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0毫克/千克以 上时,婴儿以及 12岁以下儿童滴 注时间至少要30 分钟以上。新生 儿的静脉用量输 液时间应当超过 60分钟,以降低 发生胆红素脑病
糖、6-10%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 的潜在风险。
。由于可能会产生药物间的不相容性,故不能将本
头孢噻肟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
配制肌内注射液时,0.5g,1.0g或2.0g的头孢噻肟
静脉缓慢 推注 静脉 滴注或肌
内注射
成人常用剂量:一次0.5g-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 6g,分2-4次静脉给药。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 。本品用于预防外壳手术后感染时,一般为术前0.5-1小时肌注或静 脉给药1g,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者术中加用0.5-1g,术后每6-8小时
给药一次,总剂量为6g。3个月以上的患儿,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mg,分3-4次给药。重症感染,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不低于 0.1g,但不能超过成人使用的最高剂量。骨和关节感染,每日每公斤
肌内注射给药时,每0.25g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 解,缓慢摇匀得混悬液后,方可深部肌肉注射。
(完整版)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1]
![(完整版)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1]](https://img.taocdn.com/s3/m/858840f3b7360b4c2f3f646f.png)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分类药品名称青霉素钠青霉素类阿洛西林钠头孢拉定一代头孢替唑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菌素类二代头孢丙烯:头孢地尼三代头孢唑肟妊娠哺乳除去半衰期说明书备注分级分级t1/2 β少许从乳汁中分泌(血药浓度的5-20% ),哺乳期妇B-30min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5-10% 葡萄糖注射液或5% --1h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少许随乳汁分泌。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B L1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许经乳汁排出。
--衡量利害B L2妊娠初期慎用。
可经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应慎重。
B L1口服后5小时,母乳中。
口服1g后,可在乳汁中测得少许药物(<服入量B L10.3% )。
B L1衡量利害 3 小时内防止服用铁剂B L1少许分泌至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
妊娠哺乳除去半衰期分类药品名称说明书备注分级分级t1/2 β头孢他啶B L1衡量利害头孢曲松B L18h衡量利害不可以加入含钙溶液中使用。
头孢哌酮1h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B L2/L1可透过胎盘屏障,少许分泌到乳汁中。
舒巴坦头孢美唑头霉素类头孢西丁氧头孢类拉氧头孢美罗培南碳青霉烯类B - 衡量利害B L1 1h 可低浓度进入乳汁- - 乳汁几不出现B L3 1h 哺乳期不介绍使用亚胺培南 - 西司他丁钠C L21h需停止授乳稀释液不可以含有乳酸盐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惹起胎儿听力伤害庆大霉素氨基糖苷类依替米星大环内酯类吉他霉素C L22-3h迟缓滴注的可能;乳汁中分泌量极少,但往常宜停止哺乳。
--需暂停哺乳--2h可经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浓度一般不高,但宜衡量分类药品名称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类米诺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硝咪唑类甲硝唑妊娠哺乳除去半衰期说明书备注分级分级t1/2 β利害。
哺乳期应停止授乳。
--慎用。
低于0.05% 的给药量进入母乳空肚口服滴注时间许多于60min 。
完整版目前常用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级
![完整版目前常用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1e28d7a9fad6195f302ba691.png)
目前常用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一、抗菌药物B级青霉素、青霉素V钾、哌拉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巴氨西林、阿洛西林、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美西林、氨曲南头孢哌酮、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尼西、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呋辛、头孢地尼、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红霉素、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乙胺丁醇多粘菌素B、呋喃妥因、甲硝唑克霉唑、两性霉素B、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喷昔洛韦、泛昔洛韦C级拉氧头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曲伐沙星、吉米沙星替硝唑、呋喃唑酮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氟胞嘧啶、更昔洛韦、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司坦夫定、膦甲酸钠、阿德福韦、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氨苯砜D级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硫酸奈替米星、硫酸阿米卡星、新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盐酸土霉素、多西环素X级利巴韦林、沙利度胺二、消化系统B级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盐酸雷尼替丁、尼扎替丁、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硫糖铝、格隆溴铵、甲氧氯普胺、精氨酸、熊去氧胆酸、替加色罗C级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硫酸阿托品、复方地芬诺酯、硫普罗宁、盐酸西布曲明、柳氮磺吡啶D级次水杨酸铋X级米索前列醇三、心血管B级莫雷西嗪、索他洛尔、前列地尔C级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氨力农、米力农、普罗帕酮、美西律、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艾司洛尔、哌唑嗪、酚妥拉明、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噻吗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卡托普利(妊娠早期)、依那普利(妊娠早期)、贝那普利(妊娠早期)、雷米普利(妊娠早期)、赖诺普利(妊娠早期)、培哚普利(妊娠早期)、福辛普利那(妊娠早期)、厄、、替米沙坦(妊娠早期)、缬沙坦(妊娠早期)、氯沙坦钾(妊娠早期)贝沙坦(妊娠早期).硝普钠、利血平、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卡地平、尼索地平、非洛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间羟胺、非诺贝特、吉非贝齐D级胺碘酮、阿替洛尔、卡托普利(妊娠中、晚期)、依那普利(妊娠中、晚期)、贝那普利(妊娠中、晚期)、西拉普利、雷米普利(妊娠中、晚期)、赖诺普利(妊娠中、晚期)、培哚普利(妊娠中、晚期)、福辛普利那(妊娠中、晚期)、厄贝沙坦(妊娠中、晚期)、氯沙坦钾(妊娠晚期)、缬沙坦(妊娠中、晚期)、替米沙坦(妊娠中、晚期)、吲达帕胺X级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四、呼吸系统B级盐酸班布特罗、氢溴酸非诺特罗、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吸入制剂)、异丙托溴铵、色甘酸钠、乙酰半胱氨酸、C级富马酸福莫特罗、异丙肾上腺素、硫酸沙丁胺醇、沙美特罗、布地奈德(口服和鼻喷剂)、丙酸倍氯米松、茶碱、氯化铵D级磷酸可待因、右美沙芬五、抗肿瘤药B级美司钠、昂丹司琼、格拉司琼C级达卡巴嗪、利妥昔单抗、伊班膦酸D级卡培他滨、吉西他滨、6-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氟达拉滨、氨鲁米特、阿那曲唑、来曲唑、他莫昔芬、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伊达比星、米托蒽醌、柔红霉素、放线菌素、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盐酸拓扑替康、伊立替康、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吉非替尼、伊马替尼、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雌莫司汀磷酸钠、卡莫司汀、洛莫司汀、福莫司汀、塞替派、顺铂、卡铂、波替单抗、丙卡异肼、六甲蜜胺、唑来磷酸、帕米磷酸二钠X级氟尿嘧啶、甲氨喋呤六、血液系统A级叶酸(日剂量小于0.8mg)B级抑肽酶、尿激酶、依前列醇、双嘧达莫(2000年)、噻氯匹定、氯吡格雷C级叶酸(日剂量大于0.8mg)、维生素K、醋酸甲萘氢醌(妊娠早、中期)、甲萘醌亚1硫酸氢钠(妊娠早、中期)、氨基已酸、硫酸鱼精蛋白、肝素钠、链激酶、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低分子羟乙基淀粉、人血白蛋白、右旋糖酐70、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X级醋酸甲萘氢醌(妊娠晚期)、甲萘醌亚硫酸氢钠(妊娠晚期)、华法林七、内分泌系统A级左甲状腺素B级泼尼松、泼尼松龙、戈那瑞林、奥曲肽、正规胰岛素、人正规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米格列醇、高血糖素C级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米龙、曲安西龙、去皮质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马来酸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促甲状腺素、秋水仙碱、别嘌醇氢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甲巯咪唑、卡比马唑、丙硫氧嘧啶级D.X级戈舍瑞林、亮丙瑞林八、免疫系统用药B级氯雷他定、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西替利嗪、赛庚啶C级地氯雷他定、富马酸氯马斯汀、异丙嗪、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左卡巴斯汀、酮替芬、环孢素、他克莫司、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Tac单抗、吗替麦考酚酯、基因工程干扰素?-2a、基因工程干扰素?-2bD级青霉胺X级来氟米特九、泌尿系统B级氨苯喋啶、阿米洛利、醋酸去氨加压素C级呋塞米、布美他尼、螺内酯D级氢氯噻嗪(B级或D级)、甘露醇十、生殖系统B级阿夫唑嗪、枸橼酸西地那非、溴隐亭C级盐酸特拉唑嗪D级氟他胺、醋酸甲地孕酮(口服片剂)X级甲睾酮、达那唑、非那雄胺、雌二醇、已烯雌酚、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绒促性素十一、神经系统B级多沙普仑、氢溴酸加兰他敏、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环苯扎林(避免妊娠早期使用)C级拉莫三嗪、奥卡西平、乙琥胺、托吡酯、加巴喷丁、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苯海索、金刚烷胺、司来吉米、溴比斯的明、尼莫地平D级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扑米酮、氯硝西泮十二、治疗精神障碍药B级马普替林、安非他酮、氯氮平、酒石酸唑吡坦、丁螺环酮C级帕罗西汀、阿米替林、多赛平、氯米帕明、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曲唑酮、文拉法辛、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哌泊噻嗪棕榈酸酯、三氟拉嗪、硫利达嗪、氟哌噻吨、氯普噻吨、氟哌啶醇、氟哌利多、奥氮平、利培酮、扎来普隆、苯丙胺、哌甲酯D级丙米嗪、碳酸锂、地西泮、氟硝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马来酸咪达唑仑、阿普唑仑、氯氮卓、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甲丙氨酯X级氟西泮、艾司唑仑十三、镇痛药B级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妊娠早、中期)、萘普生(妊娠早、中期)、非诺洛芬钙(妊娠早、中期)、氟比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妊娠早、中期)、舒林康(妊娠早、中期)、美沙酮(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喷他佐辛(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C级氨酚待因、金诺芬、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盐酸吗啡(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盐酸哌替啶(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丁丙诺啡、丙氧氨酚复方(长期用药为D级)、、氯唑沙宗、盐酸曲马多级)D酒石酸布托啡诺(大剂量或延长时间为D级阿司匹林、布洛芬(妊娠晚期)、萘普生(妊娠晚期)、非诺洛芬钙(妊娠晚期)、吡罗昔康(妊娠晚期)、吲哚美辛(B级或D级)、舒林康(妊娠晚期)X级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氢麦角胺、酒石酸麦角胺十四、麻醉用药B级地氟烷、恩氟烷、七氟烷、羟丁酸钠、丙泊酚、罗哌卡因C级氟烷、异氟烷、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或者B级)、盐酸丁卡因、布比卡因、甲哌卡因、丙美卡因、琥珀胆碱、阿曲库铵、泮库溴铵、哌库溴铵、维库溴铵、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十五、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A级维生素A(超过推荐膳食供给量为X级)、维生素B(药理学剂量为C级)、维生素1B(大剂量为C级)、维生素B(超日推荐量为C级)、维生素E、烟酸、葡萄糖酸锌、62C级氯化钾、碳酸氢钠、中-长链脂肪乳、长链脂肪乳、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12D、骨化三醇、依替膦酸二钠、阿仑膦酸钠、降钙素3D级阿法骨化醇十六、皮肤科用药B级莫匹罗星、特比萘芬C级复方克霉唑、二硫化硒、醋酸氟轻松、糠酸莫米松、曲安奈德、哈西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地蒽酚、间苯二酚、复方曲安缩松、鬼臼毒素D级维A酸X级异维A酸、阿维A酯、阿维A、他扎罗汀十七、眼科用药C级复方妥布霉素、磺胺醋酰、毛果芸香碱、卡替洛尔、乙酰唑胺、托吡卡胺十八、耳鼻喉及口腔科用药C级氯已定(或B级)、羟甲唑啉、赛洛唑啉十九、抗寄生虫药B级哌嗪、氯硝柳胺、吡喹酮C级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噻嘧啶、氯喹、羟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X级奎宁二十、其他药物B级依地酸钙钠C级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氟马西尼、纳洛酮、硫代硫酸钠、去铁胺、亚叶酸钙、亚甲蓝、荧光素钠。
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
![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a117859e6bd97f192279e9a1.png)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说明:1、FDA孕妇用药危险等级:A最安全: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证明,怀孕前三月的妇女用药后未发现对胎儿危害的证据(在其后6个月中页未见到危害证据),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
B比较安全: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
C中等安全:动物繁殖性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对胎儿有毒副作用(致畸或死胎),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孕妇的用药获益可能胜于潜在危害,因此使用本类药物之前必须充分权衡其对胎儿的利弊。
D可能危险:本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但孕妇用药的获益大于对胎儿危害。
例如:母亲处于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且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药物时可考虑使用,并考虑停止母乳喂养。
X禁忌:人体或动物实验证实该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
妊娠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明显大于服药可能带来的任何益处。
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患者。
2、哺乳期用药危险等级:L1:最安全:大量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发现,该药并不显著增加婴儿的副作用,这类药物可能对哺乳婴儿的危害甚微。
L2比较安全:目前对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显示,该药并不明显增加婴儿的副作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婴儿有害的证据很小,只是此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有限。
L3中等安全: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类药的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对照研究数据,喂哺婴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可能存在;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有轻微的非致命性副作用。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才可使用。
没有发表相关数据的新药自动划分至该级别。
L4长期使用:可能危险:有明确证据显示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婴儿会造成危害,但哺乳期妇女用药后的益处大于对婴儿的危害。
L5危害:研究证实对婴儿有明显的危害或者该药物对婴儿产生明显危害的风险较高。
在哺乳妇女应用这类药物显然是无益的。
本类药物禁用于哺乳期妇女。
(完整版)目前常用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级
![(完整版)目前常用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507917a9376baf1ffd4fad42.png)
目前常用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一、抗菌药物B级青霉素、青霉素V钾、哌拉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巴氨西林、阿洛西林、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美西林、氨曲南头孢哌酮、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尼西、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呋辛、头孢地尼、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红霉素、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乙胺丁醇多粘菌素B、呋喃妥因、甲硝唑克霉唑、两性霉素B、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喷昔洛韦、泛昔洛韦C级拉氧头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克拉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曲伐沙星、吉米沙星替硝唑、呋喃唑酮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氟胞嘧啶、更昔洛韦、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司坦夫定、膦甲酸钠、阿德福韦、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氨苯砜D级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硫酸奈替米星、硫酸阿米卡星、新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盐酸土霉素、多西环素X级利巴韦林、沙利度胺二、消化系统B级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盐酸雷尼替丁、尼扎替丁、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硫糖铝、格隆溴铵、甲氧氯普胺、精氨酸、熊去氧胆酸、替加色罗C级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硫酸阿托品、复方地芬诺酯、硫普罗宁、盐酸西布曲明、柳氮磺吡啶D级次水杨酸铋X级米索前列醇三、心血管B级莫雷西嗪、索他洛尔、前列地尔C级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氨力农、米力农、普罗帕酮、美西律、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艾司洛尔、哌唑嗪、酚妥拉明、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噻吗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卡托普利(妊娠早期)、依那普利(妊娠早期)、贝那普利(妊娠早期)、雷米普利(妊娠早期)、赖诺普利(妊娠早期)、培哚普利(妊娠早期)、福辛普利那(妊娠早期)、厄贝沙坦(妊娠早期)、氯沙坦钾(妊娠早期)、缬沙坦(妊娠早期)、替米沙坦(妊娠早期)、硝普钠、利血平、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卡地平、尼索地平、非洛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间羟胺、非诺贝特、吉非贝齐D级胺碘酮、阿替洛尔、卡托普利(妊娠中、晚期)、依那普利(妊娠中、晚期)、贝那普利(妊娠中、晚期)、西拉普利、雷米普利(妊娠中、晚期)、赖诺普利(妊娠中、晚期)、培哚普利(妊娠中、晚期)、福辛普利那(妊娠中、晚期)、厄贝沙坦(妊娠中、晚期)、氯沙坦钾(妊娠晚期)、缬沙坦(妊娠中、晚期)、替米沙坦(妊娠中、晚期)、吲达帕胺X级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四、呼吸系统B级盐酸班布特罗、氢溴酸非诺特罗、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吸入制剂)、异丙托溴铵、色甘酸钠、乙酰半胱氨酸、C级富马酸福莫特罗、异丙肾上腺素、硫酸沙丁胺醇、沙美特罗、布地奈德(口服和鼻喷剂)、丙酸倍氯米松、茶碱、氯化铵D级磷酸可待因、右美沙芬五、抗肿瘤药B级美司钠、昂丹司琼、格拉司琼C级达卡巴嗪、利妥昔单抗、伊班膦酸D级卡培他滨、吉西他滨、6-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氟达拉滨、氨鲁米特、阿那曲唑、来曲唑、他莫昔芬、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伊达比星、米托蒽醌、柔红霉素、放线菌素、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盐酸拓扑替康、伊立替康、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吉非替尼、伊马替尼、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雌莫司汀磷酸钠、卡莫司汀、洛莫司汀、福莫司汀、塞替派、顺铂、卡铂、波替单抗、丙卡异肼、六甲蜜胺、唑来磷酸、帕米磷酸二钠X级氟尿嘧啶、甲氨喋呤六、血液系统A级叶酸(日剂量小于0.8mg)B级抑肽酶、尿激酶、依前列醇、双嘧达莫(2000年)、噻氯匹定、氯吡格雷C级叶酸(日剂量大于0.8mg)、维生素K1、醋酸甲萘氢醌(妊娠早、中期)、甲萘醌亚硫酸氢钠(妊娠早、中期)、氨基已酸、硫酸鱼精蛋白、肝素钠、链激酶、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低分子羟乙基淀粉、人血白蛋白、右旋糖酐70、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X级醋酸甲萘氢醌(妊娠晚期)、甲萘醌亚硫酸氢钠(妊娠晚期)、华法林七、内分泌系统A级左甲状腺素B级泼尼松、泼尼松龙、戈那瑞林、奥曲肽、正规胰岛素、人正规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米格列醇、高血糖素C级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米龙、曲安西龙、去皮质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马来酸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促甲状腺素、秋水仙碱、别嘌醇D级氢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甲巯咪唑、卡比马唑、丙硫氧嘧啶X级戈舍瑞林、亮丙瑞林八、免疫系统用药B级氯雷他定、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西替利嗪、赛庚啶C级地氯雷他定、富马酸氯马斯汀、异丙嗪、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左卡巴斯汀、酮替芬、环孢素、他克莫司、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Tac单抗、吗替麦考酚酯、基因工程干扰素α-2a、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D级青霉胺X级来氟米特九、泌尿系统B级氨苯喋啶、阿米洛利、醋酸去氨加压素C级呋塞米、布美他尼、螺内酯D级氢氯噻嗪(B级或D级)、甘露醇十、生殖系统B级阿夫唑嗪、枸橼酸西地那非、溴隐亭C级盐酸特拉唑嗪D级氟他胺、醋酸甲地孕酮(口服片剂)X级甲睾酮、达那唑、非那雄胺、雌二醇、已烯雌酚、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绒促性素十一、神经系统B级多沙普仑、氢溴酸加兰他敏、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环苯扎林(避免妊娠早期使用)C级拉莫三嗪、奥卡西平、乙琥胺、托吡酯、加巴喷丁、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苯海索、金刚烷胺、司来吉米、溴比斯的明、尼莫地平D级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扑米酮、氯硝西泮十二、治疗精神障碍药B级马普替林、安非他酮、氯氮平、酒石酸唑吡坦、丁螺环酮C级帕罗西汀、阿米替林、多赛平、氯米帕明、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曲唑酮、文拉法辛、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哌泊噻嗪棕榈酸酯、三氟拉嗪、硫利达嗪、氟哌噻吨、氯普噻吨、氟哌啶醇、氟哌利多、奥氮平、利培酮、扎来普隆、苯丙胺、哌甲酯D级丙米嗪、碳酸锂、地西泮、氟硝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马来酸咪达唑仑、阿普唑仑、氯氮卓、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甲丙氨酯X级氟西泮、艾司唑仑十三、镇痛药B级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妊娠早、中期)、萘普生(妊娠早、中期)、非诺洛芬钙(妊娠早、中期)、氟比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妊娠早、中期)、舒林康(妊娠早、中期)、美沙酮(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喷他佐辛(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C级氨酚待因、金诺芬、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盐酸吗啡(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盐酸哌替啶(长期大量使用为D级)、丁丙诺啡、丙氧氨酚复方(长期用药为D级)、酒石酸布托啡诺(大剂量或延长时间为D级)、氯唑沙宗、盐酸曲马多D级阿司匹林、布洛芬(妊娠晚期)、萘普生(妊娠晚期)、非诺洛芬钙(妊娠晚期)、吡罗昔康(妊娠晚期)、吲哚美辛(B级或D级)、舒林康(妊娠晚期)X级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氢麦角胺、酒石酸麦角胺十四、麻醉用药B级地氟烷、恩氟烷、七氟烷、羟丁酸钠、丙泊酚、罗哌卡因C级氟烷、异氟烷、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或者B级)、盐酸丁卡因、布比卡因、甲哌卡因、丙美卡因、琥珀胆碱、阿曲库铵、泮库溴铵、哌库溴铵、维库溴铵、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十五、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A级维生素A(超过推荐膳食供给量为X级)、维生素B1(药理学剂量为C级)、维生素B2(大剂量为C级)、维生素B6(超日推荐量为C级)、维生素E、烟酸、葡萄糖酸锌、C级氯化钾、碳酸氢钠、中-长链脂肪乳、长链脂肪乳、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3、骨化三醇、依替膦酸二钠、阿仑膦酸钠、降钙素D级阿法骨化醇十六、皮肤科用药B级莫匹罗星、特比萘芬C级复方克霉唑、二硫化硒、醋酸氟轻松、糠酸莫米松、曲安奈德、哈西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地蒽酚、间苯二酚、复方曲安缩松、鬼臼毒素D级维A酸X级异维A酸、阿维A酯、阿维A、他扎罗汀十七、眼科用药C级复方妥布霉素、磺胺醋酰、毛果芸香碱、卡替洛尔、乙酰唑胺、托吡卡胺十八、耳鼻喉及口腔科用药C级氯已定(或B级)、羟甲唑啉、赛洛唑啉十九、抗寄生虫药B级哌嗪、氯硝柳胺、吡喹酮C级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噻嘧啶、氯喹、羟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X级奎宁二十、其他药物B级依地酸钙钠C级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氟马西尼、纳洛酮、硫代硫酸钠、去铁胺、亚叶酸钙、亚甲蓝、荧光素钠。
哺乳用药安全等级标准
![哺乳用药安全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b569d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c.png)
哺乳用药安全等级标准一、药物分级1. 安全(1级)在人类常规使用剂量下,未发现药物对产妇或婴儿有任何不良影响。
此类药物较为常见,如单纯的止痛药、非处方药、营养药等。
2. 较安全(2级)在人类常规使用剂量下,药物对产妇或婴儿的不良影响较低。
此类药物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如大部分的抗生素、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等。
3. 中等安全(3级)在人类常规使用剂量下,药物对产妇或婴儿的不良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类药物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被使用,如某些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等。
4. 可能危险(4级)在人类常规使用剂量下,药物对产妇或婴儿的不良影响较大,甚至可能对婴儿的安全造成威胁。
此类药物较少使用,如某些抗精神病药、抗躁狂药等。
5. 禁忌(5级)药物对产妇或婴儿的不良影响极大,应禁止在哺乳期使用。
此类药物包括大部分的化疗药物、放射性药物等。
二、药物种类哺乳期的用药安全等级因药物种类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类别及其安全等级:1. 抗生素类:大部分抗生素类药物属于较安全等级(2级),但需注意一些特定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对婴儿的骨骼发育造成影响,应避免使用。
2. 抗癫痫药:抗癫痫药物多为较安全等级(2级),但需注意苯巴比妥类药物可能会降低婴儿的认知和行为能力。
3. 抗抑郁药:大部分抗抑郁药物属于较安全等级(2级),但需注意氟西汀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会增加婴儿患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风险。
4. 抗肿瘤药和免疫抑制剂:此类药物多为中等安全等级(3级)或更高级别,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
5. 精神类药物:一些抗精神病药和抗躁狂药可能属于较安全等级(2级),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婴儿的先天缺陷风险。
6. 止痛药和退烧药:单纯的止痛药和退烧药多为安全等级(1级),但需注意不要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
7. 营养药: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药一般属于安全等级(1级),但需注意不要过量使用。
三、用药途径与剂量用药途径与剂量也是影响药物安全等级的重要因素。
妊娠及哺乳期用药分类
![妊娠及哺乳期用药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2dd0b2f0066f5335a812100.png)
C B3 B2 未归类 未归类
(1)抗雄激素药物有潜在致男性胎儿女性化的可能,妊娠妇女禁用。 (2)三环类抗抑郁药已经被大量妊娠妇女服用,未证实有致畸率增加。偶发现有足 月新生儿发生可逆性不良反应,但引发重要问题极为少见。 (3)应用四环素在妊娠期前18周(受精后16周)内是安全的,其后服用则可以导致 妊娠及皮肤科用药。 2.1 妊娠及皮肤科用药。 妊娠期任一时间服用药物对胎儿都可产生一种或几种有害作用产生那种有害作用取决 于用药时间。在胚胎发育前2周内,认为其对抗一切药物的致畸作用。胚胎系统发育 期,即器官系统形成时期,于受孕后17天开始,60~70天完成。在此时期内(17~70 天内)服用某些药物会导致胎儿主要的出生缺陷。一些药物还会在妊娠期第4~6个月 或妊娠期末期干扰器官系统和CNS的功能发育而导致严重结果。 在妊娠期前12周内,应尽可能避免服药。处方时必须考虑药物对母婴双方的影响。 2.1.1外用治疗药物 外用药可能会引起显著的系统吸收,吸收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用药面积及次 数、是否封包、皮肤屏障功能缺乏(如银屑病),以及用药部位--面部、擦烂部位、 会阴及年末表面药物吸收更强一些。 还应注意妊娠妇女生殖器粘膜外用药物时,临近胎儿处药物浓度可能更大。
2.1.2妊娠期用药分类 (1)A类药物 指已被大量妊娠期及育龄期妇女服用,未证实有致畸率增加,或未发 现对胎儿有其他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的一类药物。 (2)C类药物 指药物的药理作用,对人类胎儿或新生儿已经导致或怀疑可能导致有 害作用而未引起畸形的一类药物。这些有害作用是可逆的,详细内容可查阅附随文本 。 (3)B1类药物 只被有限数量的妊娠期及育龄期妇女服用,无致畸率增加或尚未发 现对人类胎儿产生其他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动物实验研究未显示有增加胎儿损伤发 生的一类药物。 (4)B2类药物 只被有限数量的妊娠期及育龄期妇女服用,无致畸率增加或尚未发 现对人类胎儿产生其他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动物试验研究不足或缺如,现有研究资 料显示无胎儿损伤发生率增加的一类药物。 (5)B3类药物 只被有限数量的妊娠期及育龄妇女服用,无致畸率增加或尚未发现 对人类胎儿产生其他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可增加胎儿损伤发生概 率,对人类意义还不清楚的一类药物。 (6)D类药物 已引起、怀疑由其引起或预期可以导致人类胎儿畸形率增加,或造成 胎儿不可逆损伤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也有可能有药理上的不良反应。详细内容可查 阅附随文本。 (7)X类药物 造成胎儿永久性损伤的概率很大,而禁止在妊娠期或可能受孕者应用 的一类药物。 注意: 类药物涉及人类的相关研究缺如或不足, 注意:B1 B2 B3类药物涉及人类的相关研究缺如或不足,故主要根据动物研究资 料而分的几个亚类。药物归于B类并不表示比C类更安全。 料而分的几个亚类。药物归于B类并不表示比C类更安全。D类药物并非绝对禁止在妊 娠期服用。此外,某些情况下归在D类的药物是在怀疑的基础上归类。 娠期服用。 此外, 某些情况下归在D 类的药物是在怀疑的基础上归类。 2.2 哺乳期及皮肤科用药 母乳喂养非常重要,故而主张除非有实际证据显示母亲所服用药物对婴儿会造成有害 影响,及无等效治疗方案,否则不应停止哺乳。 多数药物在乳汁中分泌量很小,大多数情况是婴儿最终接受的剂量非常低,远低于其 所需的治疗剂量。因此。哺乳期几乎没有绝对禁止应用的药物。多数情况下,药物通 过胎盘的效力比进入乳汁中更强。乳房部位外涂药物只在可能有实际吸收的情况下才 被禁止。多数药物可以外用于乳房,只是注意在哺乳前要将乳头及其周围清洗干净。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b457fbaf1ffc4fff47ac18.png)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l、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l.4):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1)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
(2)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搪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3)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为A、B、C、D及X类,可供药物选用时参考(参见表⒈4)。
2、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哺乳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后,药物可自乳汁分泌,通常母乳中药物含量不高,不超过哺乳期患者每日用用药量的1%:少数药物乳汁中分泌量较高,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甲砾唑、甲氧苄啶、甲硝唑等。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在乳汁中含量低。
然而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底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导致乳儿听力减退,氯霉素可致乳儿骨髓控制,磺胺甲口恶唑等可致核黄疸、溶血性贫血,四环素类可致乳齿黄染,青霉素类可致过敏反应等。
因此治疗哺乳期患者时应。
妊娠期常用药物的安全分级
![妊娠期常用药物的安全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2693a15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d.png)
三、妊娠期常用药物
4、影响内分泌及代谢药
3)调血脂药物
➢ 他汀类(D) 禁用 ➢ 熊去氧胆酸(B) 前3个月避免使用,中晚期用于治疗
肝内胆汁淤积症。
4)降糖 ➢ 首选胰岛素(B),避免使用长效的胰岛素类似物。 ➢ 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动物致畸)。
娠早期应用,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升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体 ,与胎儿血中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使血浆游离型 胆红素增高,血浆游离型胆红素为脂溶性胆红素,可渗入血脑 屏障,致胎儿脑损伤或出生后新生儿核黄疸,故妊娠期避免应 用。
三、妊娠期常用药物
1、抗感染药物 (2)抗病毒药
➢ 病毒唑(利巴韦林X),禁用,有明显致畸作用。 ➢ 阿昔洛韦(B),用于疱疹病毒感染,较安全。 ➢ 齐多夫定(C),治疗孕妇获得性免疫系统缺陷症(AIDS
➢ 氯霉素(D)—灰婴综合症(代谢差) ➢ 四环素(D)——在妊娠4-5个月(胎儿骨和牙齿发育阶段)
给四环素,可使骨和牙齿黄染,骨骼发育不全
三、妊娠期常用➢ 喹诺酮类(C)——动物实验影响关节发育,禁用。 ➢ 磺胺类与甲氧苄啶——叶酸代谢抑制剂。复方磺胺甲噁唑在妊
三、妊娠期常用药物
4、影响内分泌及代谢药
1)糖皮质激素类: ➢ 哮喘、结缔组织病、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常需使用糖皮质激素 ➢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D) 用于紧急状态 ➢ 泼尼松(C) 支气管哮喘、胶原病治疗 ➢ 地塞米松(C)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 2)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素、左旋甲状腺素(A)
加出血可能性。
三、妊娠期常用药物
3、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
1)镇静药 • 地西泮(D):有个案报道致畸,但大样本研究未发现致畸率增
2020最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妊娠哺乳用药
![2020最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妊娠哺乳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1b0a1c8480eb6294dd886c6a.png)
一、阿米卡星-妊娠哺乳用药【妊娠期用药】FDA妊娠分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
澳大利亚药物分级澳大利亚药物评价委员会(ADEC)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
风险评估1. 本药可通过胎盘,可在胎儿血清中检测到,在胎儿的肾脏和尿液中浓度最高。
2. 动物试验显示本药不损害生育力,也未观察到致畸性,但观察到母体和幼仔肾脏改变。
3. 暂无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的数据以评估严重出生缺陷、流产、不良母体或胎儿结局的药物相关风险。
妊娠期使用氨基糖苷类通常不增加出生缺陷的风险,但妊娠期妇女全身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本药)可能造成后代完全不可逆的双侧先天性耳聋。
用药建议1. 妊娠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
2. 妊娠期中至重度多重耐药性结核病推荐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本药不是一线治疗药物,但需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可以使用本药。
某些情况下,存在囊性纤维化的鸟分枝杆菌感染表者推荐使用本药作为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的药物之一。
静脉给药仅在危及生命的感染时方可使用。
3. 如妊娠期间无其他疗法可替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建议仔细监测母体血药浓度,以保证胎儿不过多暴露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而母体药物浓度不低于治疗浓度。
在高剂量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还需检查新生儿的肾功能和听力。
妊娠期妇女如不慎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需终止妊娠或进行侵入性检查。
二、卡那霉素-妊娠哺乳用药【妊娠期用药】FDA妊娠分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
澳大利亚药物分级澳大利亚药物评价委员会(ADEC) 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
风险评估1. 本药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可能引起胎儿听力损害。
2. 动物试验未观察到本药损害生育力或有致畸性。
给予新生豚鼠本药,观察到听力损伤。
3. 有妊娠期妇女使用本药后造成母体和婴儿听力损害的个案报道。
妊娠期妇女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引起胎儿损害。
已有使用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造成后代完全不可逆的双侧先天性耳聋的报道。
哺乳期和妊娠期常见用药安全一览表
![哺乳期和妊娠期常见用药安全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be0aa554852458fb770b56fd.png)
哺乳期和妊娠期常见用药安全一览表
哺乳危险性等级的说明
L1 最安全:在哺乳期妇女的对照研究中,没有发现对婴儿有危害的证据,或者对婴儿的影响甚微。
L2 较安全:在有限数量的哺乳期妇女的对照研究中,未发现明确副作用,或者危险性证据很少。
L3 中等安全: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方可使用。
L4 可能危险:哺乳母亲处在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如果其他较安全的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能使用或使用无效,考虑使用本类药物的利大于弊后方可使用。
L5 禁忌:本类药物禁用于哺乳期妇女。
妊娠危险性等级的说明
A级:在妊娠妇女的对照研究中没有发现对胎儿有危害的证据,或者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B级: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发现或发现有副作用,但没有在妊娠妇女的对照研究中得到证实。
C级: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胎儿的利大于弊后方可使用。
D级:孕妇处在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如果其他较安全的药物不能使用或使用无效,考虑使用本类药物的利大于弊后方可使用。
X级: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者即将妊娠的妇女。
哺乳期和妊娠期用药安全一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
分类药品名称妊娠
分级
哺乳
分级
消除半衰期
t1/2β
说明书备注
青霉素类
青霉素钠 B - 30min
少量从乳汁中分泌(血药浓度的5-20%),哺乳期妇女
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阿洛西林钠- - 1h 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随乳汁分泌。
5-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
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头孢菌素类
一代
头孢拉定 B L1 0.8-1h 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经乳汁排出。
头孢替唑- - 1.5h 权衡利弊
二代
头孢呋辛 B L2 1.2h 妊娠早期慎用。
可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应谨慎。
头孢克洛 B L1 0.6-0.9h 口服0.5g后5小时,母乳中0.16mg/L。
头孢丙烯 B L1 1.3h
口服1g后,可在乳汁中测得少量药物(<服入量
0.3%)。
:
三代
头孢地尼 B L1 1.6-1.8h 权衡利弊3小时内避免服用铁剂
头孢唑肟 B L1 1.7h 少量分泌至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
头孢他啶 B L1 1.5-2.3h 权衡利弊
头孢曲松 B L1 8h 权衡利弊不能加入含钙溶液中使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B L2/L1
头孢哌酮1h;
舒巴坦 1.7h
可透过胎盘屏障,少量分泌到乳汁中。
头霉素类
头孢美唑 B - 1.2h 权衡利弊
头孢西丁 B L1 1h 可低浓度进入乳汁
氧头孢类拉氧头孢- - 1.4-1.8h 乳汁几不出现
碳青霉烯类
美罗培南 B L3 1h 哺乳期不推荐使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C L2 1h 需停止授乳稀释液不能含有乳酸盐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C L2 2-3h
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引起胎儿听力损害
的可能;乳汁中分泌量很少,但通常宜停止哺乳。
缓慢滴注依替米星- - 1.5h 需暂停哺乳
分类药品名称妊娠
分级
哺乳
分级
消除半衰期
t1/2β
说明书备注
大环内酯类吉他霉素- - 2h
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浓度一般不高,但宜权衡
利弊。
哺乳期应停止授乳。
罗红霉素- - 8.4-15.5h 慎用。
低于0.05%的给药量进入母乳空腹口服
阿奇霉素 B L2 35-48h 权衡利弊
滴注时间不少于60min。
不
可与含镁、铝制酸剂同服。
克拉霉素 C L1 5.3-7.7h 对胚胎及胎儿有毒性作用,孕妇禁用,哺乳期禁用
四环素类米诺环素 D L3/L4 15.5h 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妇女禁用。
乳汁中浓度较高,应暂
停哺乳。
应多饮水
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 C L3 3-4h 妊娠期妇女慎用,尤其是妊娠早期
环丙沙星 C L3 5-6h 妊娠、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禁用
氧氟沙星 C L2 4.7-7h 妊娠、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禁用
左氧氟沙星 C L3 6.3h 妊娠、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禁用缓慢滴注
莫西沙星 C L3 12h 妊娠、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禁用可致QT间期延长。
硝咪唑类
甲硝唑 B L2 7-8h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替硝唑 C L3 12.6h
妊娠前三个月禁用。
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停药3日后
方可哺乳。
苯酰甲硝唑 B L2 9.7h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奥硝唑- - 14h 妊娠前三个月和哺乳期慎用。
抗真菌类
氟康唑(口服)、
氟康唑(注射液)
C/D L2 30h
妊娠前三个月,剂量低于0.2g/天,未对胎儿造成不
良影响。
不推荐哺乳期使用。
伊曲康唑(口服胶囊) C L2 17h 权衡利弊
噁唑酮类利奈唑胺 C L3 4.4h 乳汁中药物浓度与母体血药浓度相似,哺乳期慎用
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 B L2 0.3-1h 足月孕妇禁用,避免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
少量药物进入乳汁,诱发乳儿溶血性贫血,应停止哺乳。
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 B L2 2.4-3h 小于4岁儿童慎用。
含苯甲醇,禁用于儿童肌肉
注射。
分类药品名称妊娠
分级
哺乳
分级
消除半衰期
t1/2β
说明书备注
糖肽类万古霉素 C L1 4.3-5.2h 应停止哺乳静脉滴注时间1h以上说明:
1、FDA孕妇用药危险等级:
A最安全: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证明,怀孕前三月的妇女用药后未发现对胎儿危害的证据(在其后6个月中页未见到危害证据),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
B比较安全: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
C中等安全:动物繁殖性研究证明本类药物对胎儿有毒副作用(致畸或死胎),尚未进行孕妇对照研究,但孕妇的用药获益可能胜于潜在危害,因此使用本类药物
之前必须充分权衡其对胎儿的利弊。
D可能危险:本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但孕妇用药的获益大于对胎儿危害。
例如:母亲处于危及生命或严重疾病的情况下,且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
药物时可考虑使用,并考虑停止母乳喂养。
X禁忌:人体或动物实验证实该类药物有危害人类胎儿的明确证据。
妊娠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明显大于服药可能带来的任何益处。
本类药物禁用
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患者。
2、哺乳期用药危险等级:
L1:最安全:大量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发现,该药并不显著增加婴儿的副作用,这类药物可能对哺乳婴儿的危害甚微。
L2比较安全:目前对哺乳期妇女用药研究显示,该药并不明显增加婴儿的副作用,哺乳期妇女使用该类药物对婴儿有害的证据很小,只是此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
有限。
L3中等安全: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类药的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对照研究数据,喂哺婴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可能存在;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有轻微的非致命性副作用。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婴儿的利大于弊后才可使用。
没有发表相关数据的新药自动划分至该级别。
L4长期使用:可能危险:有明确证据显示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婴儿会造成危害,但哺乳期妇女用药后的益处大于对婴儿的危害。
L5危害:研究证实对婴儿有明显的危害或者该药物对婴儿产生明显危害的风险较高。
在哺乳妇女应用这类药物显然是无益的。
本类药物禁用于哺乳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