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内容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与作用第二节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内容第四节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与作用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一)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它的基本细胞就是各个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以及居民户。
这些单位的经济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各单位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从宏观角度看,国民经济运行就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即从生产到分配、交换直至最终使用的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具体来说,国民经济核算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系等方法,对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在特定时点的结果和各重要总量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测定,用以跟踪、描述一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涵义:1.指国家或国际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了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了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科学的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一套逻辑一致和结构完整的核算构架。
2.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遵循一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核算的结果,是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1.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
2.是加强经济管理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3.可用于国际比较。
4.具有推动统计和其他核算现代化的功能。
三、国民账户体系(SNA)简介SNA是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首创于英国。
195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附属表”,标志着SNA的正式诞生。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组成、分布和增长速度的一套统计体系。
它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也是国际比较和经济研究的基础。
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经济活动的特点和流动方式,划分为以下几大部分:1. 产业部门划分产业部门划分是指将经济活动按照产出的性质和用途划分成不同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这种划分方式既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性质特点,也方便了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2. 收入部门划分收入部门划分是从收入的来源出发,将经济活动划分成不同的收入部门,主要包括企业部门、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
这种划分方式便于衡量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并进一步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3. 使用部门划分使用部门划分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将经济活动划分成不同的使用部门,主要包括最终需求部门和中间需求部门。
最终需求部门包括家庭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和固定资本形成,中间需求部门则包括各个产业之间的中间消费和存货的变动。
4. 流量和存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将经济指标划分为流量和存量。
流量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消费总值(C)、固定资本投资等,而存量指标则反映截至某一时点的经济情况,如资产总额、存货等。
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核算方法。
1. 生产法生产法是按照经济活动的产出来核算国民经济。
它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过计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和中间消费的价值,得出国内生产总值。
同时,还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2. 收入法收入法是按照经济活动的收入来核算国民经济。
它的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收入包括劳动者工资、企业利润、财产收入等各种收入形式,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是指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即个人获得的各种收入减去个人支付的税费。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统计体系,用于对国民经济中各个经济部门、产业、产品和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和增长等进行统计分析。
历史沿革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之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并不断进行完善和调整。
目前,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完善的系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统计内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个人收入储蓄等指标,用于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2.产业经济核算体系。
包括分产业和分区域的经济活动核算,用于研究不同产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
3.企业财务核算体系。
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统计和行业分析,用于评估企业经营状况。
统计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采用一系列的数学方法和统计技术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测算、评估和分析。
主要的统计方法包括:数量基准法、要素成本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基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需要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效、精准的数据管理和处理。
统计意义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对于国家的经济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可以了解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同时,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还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
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目前,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已经覆盖了各个层面,但在数据质量、数据可靠性和数据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数据质量的要求,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还将继续进行改进和完善。
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国际性的统计规范和要求也将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制度产生影响和挑战。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套完整的经济统计体系,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经济数据,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全貌和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贸易、收入和支出等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之一。
GDP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 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行业的生产值,然后相加得出GDP;支出法是通过统计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支出,然后相加得出GDP;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个因素所得到的收入,如劳动报酬、利润和利息等,然后相加得出GDP。
消费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指的是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消费支出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资本消费两个方面。
生活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食品、衣物、住房和教育等;资本消费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资本品的支出,如购买房屋和汽车等。
消费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投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指的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本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设备、厂房和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的支出;存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存货的支出。
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它可以增加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贸易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两个方面。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进出口活动;国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
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五,收入和支出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第一部分综述(一)基本框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
附属表是对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补充,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进行描述。
(二)基本关系1.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之间的关系在本体系中,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都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两者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
每张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核算,所有的基本核算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
国民经济账户则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各个账户按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和融资等环节设置,相互之间通过平衡项来衔接,既系统地反映了经济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又清楚地反映了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2.基本核算表之间及与附属表的关系(三)基本概念1.常住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它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
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最新】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通过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形成一套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核算框架。
二、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根据上述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形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和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2、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使其保持良好态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为宏观决策和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决策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估计和对未来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则可以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决策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为预测未来提供宏观经济模型。
(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定期提供的信息,可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以及各环节、各部门的运行动态,据以及时监测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以便于尽快采取调控措施,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
(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要比例关系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关系,投资与储蓄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以及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一、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及进展:(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用途:国民经济核确实是运用统计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和说明。
是对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积存(最终使用)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数量联系的描述,可分为生产时期、收入分配时期、最终使用时期来核算。
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治理服务。
(二)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确实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结果的数量特点及统计核算,为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进展,发觉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是一项应用性统计技术,它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的重要统计工作,世界各国差不多如此。
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确实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领导、设计和具体实施并定期公布统计结果的。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特性国民经济核算属于经济统计的范畴,是一门重要的应用统计学知识。
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特性能够从以下几点来认识:1、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信息源是以企业、金融、政府单位,以及各类学会、民间团体、事业组织等微观单位的会计核算数据为基础,逐级核算成反映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数量特点。
因此要明白得会计与统计核算的不同。
会计是对具体的法人单位或机构单位负责,全面系统核算资金流及债权、债务关系的结果。
统计同样也会发生在企业等微观单位,并与会计紧密配合为经营治理服务,然而,统计要紧是建立在描述经营过程数量特点,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操纵积极因素、改进消极因素服务的工具。
因此,统计核算,尽管叫核算,然而与会计核算有一些质的不同:(1)统计核算的时期、时点是严格与实际描述的活动特点对应一致的。
例如,会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本期实际发生的,其中可能包含本期往常生产的产品但在本期销售的收入;统计核算则只核算本期生产又在本期销售的收入,因为,统计要求销售收入的统计必须与本期的生产时期统一一致。
(2)统计核确实是坚持现行市场价格的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通过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形成一套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核算框架。
二、是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根据上述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形成的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和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基础。
2、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使其保持良好态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为宏观决策和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决策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正确估计和对未来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则可以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决策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为预测未来提供宏观经济模型。
(2)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定期提供的信息,可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以及各环节、各部门的运行动态,据以及时监测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以便于尽快采取调控措施,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
(3)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重要比例关系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关系,投资与储蓄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以及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学习目的: 1.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和基本分类, 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3.熟悉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和 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内容。
11-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作用 • 国民经济 是由多个生产部门、生产单位,多个生产环节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整体。 从横向上看,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各个生产部门所组成;从纵向上看, 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再生产环节所组成。 • 国民经济核算 即国民经济统计,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 算,通过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 果的数量规模、数量联系和数量规律。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是指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经济总量、结构和相 互联系进行数量测定,对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的系统描述。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 system) 简称MPS体系,它把生产范围定为物质产品生产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国 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叫东方体系。 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简称为SNA体系,其生产部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社会活动部门,不但包 括物质性的生产,还包括广泛的非物质性的生产。SNA体系主要适用于实行 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也叫西方体系。
11-7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 • 劳动者报酬 是指从事生产或服务得到的全部报酬 。 生产税净额 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 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 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一定时期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 定资产折旧,或按照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 产折旧。 营业盈余 是指社会总产品抽出中间投入、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 后的剩余部分。 国民总收入(gross of national income,简称GNI)或地区总收入 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取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的总和。 国民总收入指标过去被称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8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体系
(三)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
表8.4
Ⅱ.1.2.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单位:亿元
使用 D.4财产收入支 391 出 B.5原始收入总 1883 余额/国民总收入
合计
2274
资源
B.2/ B.3营业盈 459/442 余/混合总收入 D.1雇员报酬 766
D.2-D.3生产、进 191
口税减生产、进
口补贴
D.4财产收入 416
资产变化
10
Ⅲ.3.1.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 负债变化
B.10.2资产物量其他变化引起的净值变化
资产变化
280
Ⅲ.3.2.重估价账户
负债变化
B.10.3名义持有收益/损失引起的净值变化
Ⅳ.2.资产负债变化表
资产负债总变化
482
230
641
603 5
-2 17
84 76 288
730
677 535
五、对外交易账户(国外账户)
2
Ⅱ .收入分配和 3 使用
产出 3737
国内生产 总值1854
3737
来自国外的原始 1933 收入69和经常转 移10
Ⅲ.1资本
4
储蓄455
来自国外的应收 452 资本转移-3
Ⅲ.2金融
5
经济总体 净借出38
对外负债净发生 88 50
Ⅴ.国外
6 进口 499
流向国外的原
对外金融资
622
始 收 入 40和经
(二)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按金融手段类型记录交易,反映所有发生 在各机构单位及国外之间的金融交易所引起的金融 资产和负债的变动。
(三)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
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记录那些不仅引起资产和负债 价值发生变化而且会引起其物量也发生变化的异常事 件。
GDP核算基本知识解读教学内容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构成
2.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 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其中, 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经济总体账户均由生 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组成。国外部 门账户反映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发 生的各种交易活动以及相应的存量状况, 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 产负债账户。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缩写为SNA):是当今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核算标准。SNA 的建立源于国民收入计算,是随着国民经 济核算的发展和强调统计业务国际可比性 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SNA:最早版本是1953年,第一次修改后形 成1968年版本,现行的1993年版本为世界 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最新的是2008年。
(4)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 国际投资头寸表。前表反映常住单位和非 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交易状况。后表反映 常住单位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状况 ,以及由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和其 他调整引起的存量变化情况。
(5)资产负债表:包括期初、期末的生产 负债表。反映机构部门及经济总体所拥有 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的历史积累状况。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作用
1.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通过 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 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 来,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全貌, 反映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和平衡关系等。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总结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性质和功能(一)定义国民经济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是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二)功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账户和平衡表,系统、连续地描述了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所提供资料构成了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中心内容,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三)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要点1.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经济总体,具有宏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市场性等主要特征。
2.国民经济核算主要运用统计指标来描述现实经济状况。
这些指标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形成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数据体系。
3.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系统而详细的数据信息,满足监测、分析、决策、国际比较以及数据协调等方面的广泛需要。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一)从国民收入估算到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国民收入估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国民收入估算最早可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针对英国所完成的开创性工作。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
以理查德.斯通1947年撰写的报告“国民收入和相关总量的定义和计量”为基础,形成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一个版本,即SNA-1953。
随后,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完成了两次系统修订,即SNA-1968版本和SNA-1993版本。
(二)SNA-1993的特点和作用1.为一个国民经济总体提供全景描述。
2.对各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提供全面的指导。
3.强调核算实施上的灵活性,并建议以附属账户等工具来扩展其分析功能。
4.增强了国民经济核算在经济统计中的核心地位。
(三)两套核算体系的并存和一体化世界各国曾并行过两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是计划经济国家应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 balance system,MPS),另一个是在市场经济国家应用的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各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数据,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情况的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核算: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包括土地、森林、水、矿产资源等。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情况和合理利用程度。
2. 资产负债核算:对国民经济中的企业、国家机构、政府部门等资产和负债进行核算。
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构成和状况进行分析,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产负债结构和金融风险。
3. 收入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收入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收入数据和旅游业、餐饮业等特殊行业的收入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分配情况。
4. 支出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支出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支出数据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特殊行业的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保障水平。
5. 产品服务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产品服务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
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资源核算、资产负债核算、收入核算、支出核算、产品服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拓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于政府和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政府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据和分析,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分配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据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优化企业的结构和发展策略。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现核算。
它源于统计、会计、业务核算,是对三大核算的综合。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现经济信息系统。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走过了漫长而艰难曲折的道路。
回顾其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1952年至1984年。
这一阶段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它是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历史产物。
第二阶段为1985年至1992年。
这一阶段是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阶段。
当时采用两种体系相互并存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加之,国际上前苏联东欧等国家仍继续采用MPS 体系。
应当说,这两种体系共存的现象,深深打上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理论发展制约的烙印,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1992年,中国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把两种核算体系相互转换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并付诸实施,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时期的核算问题。
在这一阶段,国家统计局不仅发布以 MPS的“国民收入”为核心指标的系列核算数据,同时还发布以SNA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指标的系列核算数据,并且成功地解决了历史国民核算资料的相互衔接问题。
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今。
这一阶段是取消MPS、采用SNA基本核算框架、核算原则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时期,也可称之为与国际接轨时期。
在此阶段,为了适应中国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及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联合国1993年 SNA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设计和编制了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一套国民经济循环帐户,同时取消了 MPS的国民收入等有关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一、引言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对其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立旨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运行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发展历程1. 起源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经济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仅仅通过传统的经济指标无法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因此,他们开始探索一种综合性的统计指标,用以衡量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
2. 发展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加深,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核算制度,以适应自身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国际间也形成了统一的核算标准,方便各国进行比较和交流。
3. 历程总结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 初期探索阶段,经济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核算制度的必要性。
- 制度建立阶段,各国开始制定相应的核算制度,有些国家在这个阶段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创新。
- 完善和更新阶段,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核算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
三、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主要内容1.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对象,通过统计和核算各个经济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以及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和使用情况,来衡量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和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2. 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体系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储蓄率、投资率等一系列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发展水平。
3. 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技术为了对各个经济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进行统计和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制度采用了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其中包括价值法、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等,这些方法和技术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不同经济部门的贡献程度和交叉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通过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核算,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情况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核算采用时间序列方法,通过测量每个季度或每年的GDP增长率,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支出法GDP是指通过测量每个季度或每年的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支出来估计的GDP。
与收入法GDP不同,支出法GDP更注重实际消费支出的贡献,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收入法GDP是指通过测量每个季度或每年的私人和企业收入来估计的GDP。
与支出法GDP不同,收入法GDP更注重企业和个人收入的贡献,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4. 资源利用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关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资源利用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使用的资源相对于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所占比。
通过对资源利用率的评估,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利用情况,以及资源开发和创新的潜力。
5. 就业和收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关注就业和收入情况。
就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提供的劳动力数量。
收入是指一个人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之收入总和。
通过对就业和收入的评估,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6. 通货膨胀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关注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通货膨胀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购买力水平,即货币的实际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平衡关系。
通过对通货膨胀率的评估,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通货膨胀水平,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除了以上主要内容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考虑了许多其他因素,例如税收、债务、汇率、国际比较等。
《统计学》第八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中国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适应国家高度集中计划管 理的需要,在前苏联、东欧国家的MPS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
❖ 1951年,有关部门建立了农产品平衡表、工业生产资料 和消费品平衡表,后来,又扩大了这些平衡表的种类。
❖ 1952年国家统计局、各大行政区和各省市统计部门在全 国范围内进行了工农业总产值和劳动就业调查。后来,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工农业总产值核算,又逐步从工农业 总产值核算扩大到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 商业五大物质部门总产值核算。
价 值 运 动
流通 实现产品在 空间的转移
分配 包括初次分 配和再分配
社会总供给 销 售
使用
投资与 消费
购 买 社会总需求
社会再生产
如果总 供给与 总需求 实现平 衡,社 会再生 产就能 顺利实 现。
三、国民经济统计学
(一)、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研究其数量
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的科学。
SNA:
第一时期:1665——1920年 初创阶段 第二时期:1920——1939年 发展较快,核算方法有了 较大的改进。
第三时期:1939——1953年 国民收入统计大有发展, 一是计算国民收入的国家大为增加,二是受到国际组织 的重视。
第四时期:1953——1968年 对原有的旧SNA加以补充 和拓展,建立五大核算和七大帐户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MPS
采用限制性生产的概念,只 对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 进行核算,而把非物质生产 部门排除在外。
主要反映物质产品 的生产、交换和使 用的实物运动。
主要采用平衡 表法,侧重每 个平衡表内部 的平衡,但平 衡表之间的联 系不够严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内容中国经济核算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1952年到1984年,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从1985年到1992年,是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的阶段,是适应计划指令为主导的一套指标体系,第三阶段是从1993年到现在。
这一阶段是取消了MPS 体系,采用了SNA基本核算框架、原则与方法,并结合中国实际创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中国国民收入核算的简要回顾我国国民收入统计核算起于20世纪50年代。
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就开始制定国民收入计划。
1956年孙冶方(当时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率中国统计工作代表团去苏联考察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国民收入统计工作。
同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一份国民收入生产及积累分配比例关系的资料。
同一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制订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草案时,第一次提出采用先估算国民收入增长的可能,再研究生产建设规模和人民生活改善程度;先确定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再拟定各项主要计划指标。
根据这一要求,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国民收入计划的试算工作。
经“八大”正式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1962年的国民收入,有可能比1957年增加50%左右。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应该正确地处理在国民收入中消费和积累之间的比例关系,积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可以稍高于第一个五年已经达到的水平。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国营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将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有较大的增长”。
在“八大”会议上,薄一波提出了“积累率20%,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30%,基本建设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的‘二、三、四’的著名公式。
”当时在国家计委综合局设立了国民收入处,最多时有十几个同志在进行国民收入的核算和计划工作。
这一时期的国民收入测算,是以工农业生产统计和财政资料为基础的。
1958年以后,经济工作出现“左”的偏向,大反综合平衡论,搞高指标、高速度、高积累,国民收入计划受冲击,国民收入处被撤消。
1962年,国家计委组织了专门力量研究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和使用情况,并把消费和积累作为重点指标。
这项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完全终止。
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工作又得到恢复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制定“六五”计划过程中,注意发挥国民收入计划在综合平衡中的作用,并把国民收入列为“六五”计划的重要综合指标,规定1985年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使用额的71%左右,积累率为29%左右。
1982年国家计委又成立了国民收入处,并开始编年度的国民收入计划。
1983年,国务院领导在谈到综合指标问题时指出,总产值不能真正反映工作计划,过分突出工农业总产值会出问题,可否从明年起把总产值改为国民收入指标,把它列为第一位的指标。
国务院还决定,在今后的几年中,必须把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克服资金分散现象,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这一时期,经济学家的理论对提高国民收入概念及其核算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也起了很大作用。
当然,他们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来论证国民收入概念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等,要以国民收入指标来反映,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比例关系要以国民收入为主体进行综合平衡。
1985年我国建立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体系,这主要是辅助MPS体系中的国民收入,用于补充国民收入指标不能反映非物质服务生产活动的不足。
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生产核算,不包括使用核算,且以国民收入生产核算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得来的。
1989年修订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年报制度、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增加了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试算表格式。
1992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指标解释及测算方案》,把国内生产总值从附属的、对国民收入补充作用的地位调整为主要的核心指标,国民收入降到次要的、附属的地位。
1993年,国家统计局决定取消国民收入统计报表制度,正式建立了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年报制度。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逐步放弃了MPS体系的有关指标,转而采用SNA体系的有关指标研究经济情况、制定经济计划和政策。
1999年,国家统计局决定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修订。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这项重要任务,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新的规范性文本《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它总结了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采纳了1993年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对《试行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取消了其中的MPS核算内容,清理了基本概念,修订了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分类,调整了基本框架,补充了核算内容,修改和细化了有关表式的指标设置,基本上与新的国际标准相衔接。
它标志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与国际标准接轨方面又迈出了重要步伐。
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国家统计局从1985年开始年度GDP生产法核算,从1989年开始年度GDP支出法核算,从1992年开始季度GDP生产核算,从2001年起试算季度支出法GDP,迄今为止对外只公布季度生产法GDP,尚未正式公布季度支出法GDP;从1987年正式开始编制投入产出表,此后每隔5年,即逢尾数为2或7的年份,通过投入产出专项调查编制全国投入产出表,在两个编制年份之间,即逢尾数为0或5的年份,通过推算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从1992年开始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编制资金流量表,统计局负责编制资金流量表中的实物交易部分,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编制资金流量表中的金融交易部分,此后每年编制一次;从1997年开始编制全国资产负债表和经济循环账户,以后每年编制一次。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承担,该表最早从1981年开始编制,以后每年编制一次。
另外,国家统计局目前正在研究探索编制资源环境核算账户。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
附属表是对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补充,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进行描述。
1.国内生产总值表在基本核算表中,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创造价值的方法,它是从核算期内常住单位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扣除同期投入的全部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和服务得出来的,即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
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它是不同行业增加值的加总。
收入法是从收入形成的角度反映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折旧和营业盈余组成。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最终去向的一种计算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的净出口加总得到。
理论上,国内生产总值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应该一致,但实践中由于资料来源的不同,不同方法计算结果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生产额采用生产法与收入法相结合的混合法计算,即根据基础资料的状况,部分行业采用生产法计算,如工业和农业,部分行业采用收入法计算,如社会服务业等。
目前,我国年度核算分别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额和使用额,以生产额为准;季度核算只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额。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主要数据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统计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和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农业统计、工业统计、建筑业统计、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劳动工资统计、人口统计、城乡住户收入支出调查、价格统计、海关统计、国际收支统计等。
另一方面是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行政管理资料,如财政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决算、税务和工商资料等等。
2.投入产出表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投入产出技术的不断发展,投入产出表作为一种工具已经具备了国民经济核算框架和投入产出分析两大功能。
正是由于投入产出表具有这种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编制了本国或本地区的投入产出表,同时结合数量经济方法进行的分析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投入产出表包括供给表(V表)、使用表(U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
供给表反映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结构和各种类型产品的产业部门来源结构;使用表反映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结构和最初投入结构,以及各种类型产品的中间使用去向和最终使用去向;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反映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结构和最初投入结构,以及产品部门的中间使用去向和最终使用去向。
我国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引进投入产出技术的,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研究的重点是投入产出技术的分析应用。
我国第一张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是1973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该表包括61种实物产品。
1982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组织有关部委编制了1981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实物型投入产出表,这被称为MPS式投入产出表。
此表将物质生产活动划分为26个产品部门,包括146种实物产品。
1984年,国家统计局在1981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统计、财务和业务等资料编制了1983年价值型投入产出延长表,该表包括22个物质产品部门,除农业部门外,其他部门与1981年完全一致,1981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农业活动被分为五个农业部门,而在1983年投入产出延长表中未对农业活动进行细分。
1987年新成立的国务院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协调小组,指导国家统计局,历经3年,在1991年正式出版发行了《198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1987年投入产出表的核算对象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活动,还首次将非物质生产活动作为核算对象,为以后编制SNA式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经验。
1987年投入产出表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118个部门,其中物质生产活动101个,非物质生产活动17个。
以后,国家统计局又成功地编制了1990年、1992年、1995年和1997年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1992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1992年、1995年和1997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表式,为SNA式投入产出表,进一步满足了国际比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