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解读
WHO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解读()
➢ 推荐等级: 强烈推荐 ➢ 证据等级: 中等
8. 关于去除毛发
WHO推荐:
1. 准备接受任何手术的患者, 不应去除手术部位的毛发
2. 如果有明显需要,只能使用 剪刀
3. 任何情况下,强烈反对使用 剃刀去除毛发,无论是在手 术前或在手术室中
术中及术后防控措施
1.关于围术期吸氧
WHO推荐:全麻气管插管的成年手术患者,应在术中 给予FiO2 80%,如果可行,术后立即给予吸氧2-6小时
➢ 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 证据等级:中等
2. 保持正常体温
WHO推荐:在手术室和手术中使用保温设备来维持患 者正常体温来降低SSI
• 围手术期低温:中心温度低于36ºC • 几乎所有全身麻醉患者都会发生低温。
3、应考虑莫匹罗星的 潜在过敏反应。
6 & 7. 机械性肠道准备与 口服抗生素
6、专家委员会建议肠道外科择期手术应于手术前口服抗炎药物, 同时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以降低成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推荐机械性肠道准备与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 推荐等级: 条件推荐 ➢ 证据等级: 中等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沐浴前 沐浴2次后
洗必泰
100 10
碘伏
100 87
三氯二苯脲
100 81
Garibaldi RA. Prevention of intraoperative wound contamination with chlorhexidine shower and scrub. J Hosp Infect 1988; 11(Suppl B): 5-9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02
03
切口护理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 更换敷料,避免污染和感 染。
并发症预防
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切口感染 、裂开、出血等并发症。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合理 使用镇痛药物,提高患者 舒适度。
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营养评估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 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
蛋白质补充
避免不必要或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严格掌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 指征,避免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
根据手术部位和可能的致病菌种 类,选择针对性强的窄谱抗菌药
物,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严格控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 疗程,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耐药
菌的产生。
05
患者术后管理与随访评估
切口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措施
01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提高患 者自我防护意识。
手术区域皮肤准备
皮肤清洁
术前应对手术区域皮肤进行彻底 清洁,去除污垢、油脂和细菌, 降低感染风险。
毛发处理
根据手术需要,对手术区域毛发 进行适当处理,如剃除或修剪, 以减少细菌滋生。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选用 预防性抗菌药物,降低手术部位感染 风险。
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减少耐 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用药时机与剂量
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指南,选择合 适的用药时机和剂量,确保药物发挥 最佳预防效果。
02
手术室环境与设备要求
手术室空气净化与消毒
空气净化
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手术室 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 行过滤,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手术
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导言:手术部位感染是一种常见并且容易遭受的医疗并发症。
它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时间和费用,还会增加患者死亡率。
为了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中国卫生部制定了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指南的主要内容。
一、手术前预防措施1.患者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彻底的身体清洁,包括全身清洁和手术部位特殊清洁。
清洁时应使用含氯消毒剂,遵循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并使用无菌巾或刷子进行清洁。
2.药物预防:对于高危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
但是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二、手术室感染控制1.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应保持良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手术室人员:手术室内人员应遵守正确的手卫生操作规范,并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和口罩等。
并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感染控制知识。
三、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和报告1.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系统,并定期对感染率进行评估和统计。
对有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感染报告:医疗机构应将手术部位感染作为重点信息进行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
同时,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提高其对手术部位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四、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策略1.手术部位消毒:手术部位应进行适当的消毒,以杀灭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消毒时应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消毒。
2.手术器械消毒和灭菌:手术器械应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消毒和灭菌管理制度,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
3.手术切口管理:手术切口应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缝合封闭。
根据手术的特点和感染的风险,可以选择使用缝合、胶带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切口管理。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目录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技术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切 口或手术部位,包括切口部位深 部组织的感染。
案例一:心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总结词
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关键
详细描述
心脏外科手术通常具有极高的感染风险,因为手术部位血管密集且血液循环丰富 。预防措施包括对手术室、手术器械和医护人员严格消毒,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 前评估和抗菌治疗,以及术后定期检查和及时处理感染症状。
案例二: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保障患者安全
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 要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 痛苦和经济负担。
维护医疗质量
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02
CATALOGU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 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是否存在 感染等,以便制定合适的手术计
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术后护理
定期换药
手术后定期对手术部位进 行换药,以保持伤口清洁 。
观察感染征象
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 红肿、疼痛、渗出等感染 征象,及时发现并处理。
抗生素治疗
对于高危人群或已经出现 感染的患者,给予适当的 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 。
03
CATALOGU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技术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
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
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
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wei)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繁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繁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者脏器穿孔的手术。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一)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手术后 30 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者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者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世界卫生组织指南解读
危害严重
感染会导致手术部位愈合延迟、 疤痕形成、甚至引发败血症等严 重后果,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经济负担重
感染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 加医疗费用,还给患者及其家庭 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目的
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总结和分析全球范围内的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预防控制经验,为世界各国提供科学依 据和技术支持。
06
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开展
培训对象和内容设计
培训对象
包括外科医生、护士、手术室工作人 员等所有参与手术过程的人员。
内容设计
涵盖手术部位感染的基本知识、危险 因素、预防措施、感染控制标准操作 规程等方面。
宣传材料制作和发布渠道选择
宣传材料制作
制作形式多样、内容简洁明了的宣传材料,如海报、折页、动画视频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 技术指南世界卫生组织指南
解:读
2023-12-30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预防控制措施与建议 • 诊断与治疗策略 •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 • 培训与宣传教育工作开展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及危害
感染率高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手术后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感染率较高,给 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术前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营养状况、免疫状态、并存疾病等,以识别潜在的风 险因素。
术前准备
确保患者术前皮肤清洁,降低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对于需要肠道准备的患者,应遵循 相关指南进行肠道清洁和抗生素使用。
术前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手术部位感染的信息,包括预防措施、症状识别和报告等,以提 高他们的意识和参与度。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管理技术指南(试行)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管理技术指南(试行)背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患者健康状况恶化和延长住院时间。
为了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制定本技术指南旨在提供预防和管理该类感染的有效措施。
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技术指南1. 术前准备:- 确保手术环境整洁,排除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
- 对手术部位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使用适宜的抗菌药物。
2. 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手术人员应佩戴洁净的手术衣、手套和口罩。
- 使用无菌巾覆盖手术部位,避免环境污染。
- 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3. 患者术后管理:-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 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决定使用方式和剂量。
4. 医疗团队培训和管理:- 对医疗团队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手术部位感染的能力。
- 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和监测系统。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管理技术指南1. 感染监测和诊断:- 设立感染监测机制,及早识别手术部位感染。
- 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和荧光显微镜检查,以明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 感染治疗:- 根据感染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 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治疗,如伤口引流和局部伤口护理。
3. 术后康复:- 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伤口护理和自我管理。
- 指导患者注意营养和充足的休息,以促进伤口愈合。
4. 感染控制:- 全面消毒手术室和相关设备,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定期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异常情况进行必要调整。
请注意,本技术指南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执行。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一、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手卫生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手卫生,要求用流水洗手法或含酒精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
卫生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确保正确掌握手卫生操作步骤。
二、术前皮肤准备患者术前皮肤准备应在手术前进行,以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具体操作包括:1.在手术室里,采用无菌技术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洁,使用适当的无菌清洁剂。
2.术前适当修剪被剃毛部位,并使用酒精消毒剂进行清洁,干燥后可以涂抹酒精或碘酒。
3.如果患者有皮肤损伤或感染,应在手术前进行处理。
4.对于特殊手术,如剖腹产,应严格按照相关手术操作规范执行。
三、手术室环境的净化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无菌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1.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手术台、椅子、墙壁、地面等易受污染的区域。
2.对于手术室内的空气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灯进行辐照,或者使用适当的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3.手术室内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器械和材料应在手术前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四、手术器械和材料管理1.选择符合标准的手术器械和材料,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2.手术器械和材料应在手术前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处理,或者使用一次性器械和材料。
3.使用一次性手术衣,手术帽和口罩等,保持手术室内的无菌环境。
4.定期检查手术器械和材料的有效期,避免过期使用,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术后病人护理术后病人护理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环节。
1.及时更换术后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2.术后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进行术后病人护理时,医务人员应正确佩戴手术衣、手套和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六、加强质量控制为了确保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控制。
1.建立和完善感染控制评价指标,定期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进行监测和评估。
2.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了解并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抗生素使用指导原则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抗生素使用指导原则外科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中的感染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增加病患的痛苦,还会延长病患的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我们需要遵循相关的技术指南和抗生素使用原则。
本文将重点介绍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以及抗生素使用的指导原则。
一、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下面是一些主要的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1. 洗手和戴手套:在进行手术操作之前和之后,医务人员必须正确洗手,并正确戴上手套。
洗手和戴手套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基本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的传播。
2.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对手术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对手术场地进行清洁和消毒等。
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
手术场地必须保持干净和整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3. 术中感染控制: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程序。
手术器械必须与病患的组织和体液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手术衣、手术台等也必须保持清洁、干燥,以减少感染风险。
4. 术后伤口处理:术后伤口处理是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环节。
伤口应根据术后天数进行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在伤口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保持洁净的操作环境,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二、抗生素使用的指导原则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手术部位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必须依据以下原则来进行:1.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决定使用抗生素之前,医务人员必须根据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来进行判断。
只有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
此外,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品种和给药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
2. 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在某些高风险的手术中,如心脏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是必要的。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术前的预防措施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首要环节。
首先,患者的术前准备要求严格,包括体检、准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适应症,确保手术适应症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术前护理,包括清洁和消毒术前皮肤,尽量清除手术部位上的毛发,防止细菌滋生。
术中的感染预防措施主要涉及手术操作的环境准备和手术操作技术。
手术室应该是一个干净、无菌和有良好通风的环境,手术室的使用人员应该穿戴合适的手术服,手术器械和材料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手术操作技术要规范,包括消毒手术部位、术中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和保护术区免受细菌感染的措施。
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和材料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术后的预防措施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最后环节。
术后患者要接受密切观察和细致的护理,包括手术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术后应及时给予患者适当的抗菌药物,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同时,患者要遵守医护人员的指导,避免伤口的撕拉和过度活动,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另外,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还涉及到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和教育培训。
医护人员要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避免手术操作中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还需要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预防和控制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总之,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一项需要全方位、多层次预防和控制的工作。
只有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一、术前准备1.术前评估患者的体质、营养状况、患病情况等,确保患者适合手术,并将有关信息与手术团队共享。
2.术前检查手术部位,清除污染物,防止感染源进入手术部位。
3.术前患者洗澡或清洁手术部位,使用抗菌皂或洗剂,减少细菌的数量。
二、术中控制1.术中手术者和手术助手应穿戴清洁无菌服,佩戴口罩、帽子、护目镜和手套。
手术麻醉团队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2.术中使用无菌手术器械和材料,防止感染源的引入。
3.术中尽可能减少手术时间,以减少术中感染的发生率。
三、术后处理1.术后及时更换手术创口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预防细菌滋生。
2.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根据手术部位、手术切口分类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3.术后加强创口护理,定期观察创口情况,及时处理感染迹象。
4.术后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创口护理方法,减少感染的发生。
四、其他措施1.建立健全的手卫生理政策,普及手卫生知识和技能。
2.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3.加强手术室和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4.建立感染监测与报告机制,及时掌握感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上就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的主要内容。
这些指南的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和措施,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指南并非静止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更新和调整。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预防控制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保障手术安全。
WHO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解读
➢ 推荐等级:条件推荐 ➢ 证据等级:极低等级证据
3. 术前沐浴
手术前进行沐浴,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非常好的一个临床实践措 施,专家组全体成员一致建议:
1. 使用普通的肥皂或抗菌皂液均可以达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 目的
3. 术前备皮手术当日进行; 4. 备皮应在手术室外进行(病
房、家)。
➢ 推荐等级: 强烈推荐 ➢ 证据等级: 中等
9 & 10. 外科抗生素预防 最佳时机是手术前
9、建议必要时在手术切皮前执行抗生 素预防用药(具体根据手术类型)
➢ 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 证据等级:低等
10、建议在手术切皮前120分钟内执行 抗生素预防用药,并考虑抗菌药物的 半衰期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WHO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全球指南解读
关于术前阶段的13项建议和手术期间 及术后预防感染的16项建议
29条推荐分类
术前防控措施
1. 免疫抑制剂
• 手术前应该停用免疫抑制剂吗? • 停用免疫抑制剂会影响SSI发生率吗?
1. 专家一致认为:手术前不应以预防手术感染为目的停止使用免 疫抑制剂
4、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 色葡萄球菌患者进行心胸 外科或骨科手术时,应在 围手术期间鼻内使用2%莫 匹罗星软膏,联用或不联 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沐浴液。
➢ 推荐等级: 强烈推荐 ➢ 证据等级: 中等
5、已知鼻腔内携带金黄色 葡萄球菌患者进行其他类 型手术时,应在围手术期 间鼻内使用2%莫匹罗星软 膏,联用或不联用葡萄糖 酸氯己定沐浴液。
2. 专家强调:停止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决定可能是基于个人的认识 作出的决定
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南》2023-10-30•指南概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预防措施•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特殊情况下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目•总结和展望录01指南概述背景和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目前国内医院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方面存在的不足,制定本指南,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预防效果和管理水平。
010203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特别是从事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
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和从事医院感染控制的专业人员也可以参考本指南,指导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指南范围和受众指南特点和亮点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医疗实践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
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注重实践证据,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强调围手术期全程管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的预防措施,确保手术部位感染的全面预防和控制。
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和手术部位,分别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0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准备工作手术前准备确定手术时间提前做好手术时间安排,以便医生、护士和相关人员做好充分准备。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术前宣教向患者和家属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如何配合医生治疗等。
01030203消毒范围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部位周围的区域,如手术切口、手术野等。
手术部位清洁和消毒01皮肤清洁术前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皮肤清洁,去除污垢和细菌。
02消毒剂选择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1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消毒23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和设备。
器械准备对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清洗和消毒将消毒好的器械和设备存放在无菌环境中,并做好使用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调研表明,手术部位感染是患 者住院过程中最常见的医疗卫生相关性感染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HAI)。
Company Logo
背景
04
我国尚无国家层面的系统监测数据予以证实, 且因50%的SSI发生在出院后,故其发病率还 可能远被低估
可再次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 失血量>1500mL或大面积烧伤患者可再次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 应按术前给予的抗菌药物半衰期的1~2倍时间间隔再次给药。 在清洁切口或清洁-污染切口手术中,即使存在引流管,在手术
室内缝合切口后,也无须额外追加抗菌药物预防SSI。
Company Logo
非注射用抗菌药物的应用
应维持在>36℃。
Company Logo
维持正常体温
若患者暴露于寒冷的手术 室环境、麻醉诱发损伤等 原因,手术时间>2h可能 导致患者出现低体温 (<36℃) ,进而增加SSI 发生率。
通过空气升温、流通热水 装置、辐射加热器、电热 毯等加热方式维持患者正 常体温,可降低SSI的发 生率。
Company Logo
单纯针对SSI提出预防措施虽是目前主流做法,但不符合整体 健康的理念。
2017指南尚未全面覆盖SSI预防的各项措施,可能遗漏了部分 重要内容,如外科手消毒和术中手套使用、备皮、手术人员的 着装、术后患者的伤口换药以及手术室的建筑布局等。
Company Logo
小结
SSI是一类可预防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迫切需要更多有据可 依的预防措施 。
Company Logo
消毒到位
对污染或感染的腹部手 术,与生理盐水灌洗相 比,使用碘伏进行腹腔 灌洗并非必须。
2
1 灌洗
对皮下或深部组织的术 中灌洗,当前证据提示 碘伏溶液冲洗能降低 SSI,不延迟伤口愈合 和增加血中碘浓度。
2017指南未提及是否采用抗菌 药物进行灌洗,但WHO最新SSI
3
预防指南建议不使用抗菌药物
THANK YOU
保证氧合
对肺功能正常、全身麻醉且接受了气管内插管的患者,在术中及术 后拔管后立即增加FiO2,可促进组织供氧,维持围术期体温正常并保障 充足的循环量。
Company Logo
保证氧合
对肺功能正常且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仅在术中通过气管 内套管增加吸入氧合分数FiO2,或仅在术后通过面罩或鼻 导管增加FiO2,对预防SSI无显著获益或危害。
美国2017指南更新仍缺乏高强度的研究证据,而2016年WHO发 布的SSI预防指南中也缺乏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研究证 据。
我国应立足建立国家层面的SSI监测网,并积极进行多中心、 大样本、高质量的SSI预防研究,为制定具有国家特色的指南 或专家共识提供基础,促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Company Logo
对手术切口进行灌洗。
Company Logo
2017指南的价值
为预防SSI的下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该指南用词较中立谨慎 , 很多方面定义为“did not identify studies” (尚未找到或发 现有研究),这些没有找到或发现证据的问题是SSI预防的未来研 究方向。
该指南中有很多“尚不能确定利与弊”的说法,临床医师可针对 患者特点和需求等个性化决策。
龄和身高组人群正常值
的15-20%。
Company Logo
全身免疫抑制治疗
理论上,接受免疫 抑制治疗的患者处 于免疫受限状态, 会增加感染风险。
但评价皮质醇治 疗或其他免疫抑 制治疗是否影响 SSI的研究很少, 未明确其对SSI风 险的影响。
指南未对这类患 者在围手术期间 是否需要调整 (甚至暂停)全身 免疫抑制治疗作 出推荐意见。
不推荐在手术部位涂抹抗 1 菌药物(如抗菌药物软膏、
水剂、粉剂等)预防SSI
尚无高质量RCT评估抗菌 药物浸泡人工植入装置预 2 防SSI的影响
在手术室中实施一期缝合 3 后,使用抗菌敷料覆盖手
术部位对预防SSI无明显 的收益或危害
与标准敷料相比,水胶体 敷料、银离子敷料、水溶 4 性敷料均不能减少SSI的 发生
Company Logo
注射用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应在切皮前 60min内给予抗 菌药物预防感染
万古霉素和氟喹 诺酮类药物可在 切皮前120min内
给药
现有SSI相关 指南建议
也有研究提示在0 ~30min内给药预 防作用优于30~
60min
Company Logo
预防性用药剂量
经检索文献,未发现有评价胃肠外预防性使用抗菌 药物剂量与SSI 的发生风险关系的RCT 。
Company Logo
主要Hale Waihona Puke 预防建议营养支持术
免疫抑制剂
前
术前沐浴
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
Company Logo
主要的预防建议
术中 术后
围手术期吸氧
控制血糖
维持正常体温 手术部位冲洗 切口引流予拔除时机
抗菌缝线、切口敷料
Company Logo
注射用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外科手术预防性使 用抗菌药物须遵循已发 表的临床实践指南,且 应选择合理的给药时机, 以保证手术切开时药物 在血清和组织中达到杀 菌浓度(IB)。
清洁皮肤
准备接受任何手术的患者,不宜去除手术部位的毛发, 如有明显需要,只能剃除,而非拔除或刮除。
Company Logo
加强营养支持
在接受大手术的低体重
是
病人,为预防SSI,建议
否 需 要
口服或鼻饲给予富含多 种营养配方的营养液。
营
养
内容文字
支
低体重”指的是BMI指数
持
低于18.5或体重低于同
对肺功能正常并进行无气管插管或神经轴麻醉的全身麻醉 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通过面罩增加FiO2对预防SSI无显著获 益或危害。
指南中未提出关于预防SSI中FiO2的最佳目标水平、持续时 间及实施方式的建议。
Company Logo
消毒到位
皮肤准备:指南仅提及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用于皮肤准备,未 具体说明成分。
2017指南未提及不同体重患者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 量(该指南针对成人,儿童用量未提及)。
但指南建议增加肥胖患者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剂 量。
Company Logo
术中追加用药
有中等质量证据表明术中再次给予抗菌药物并无益处。 有研究表明:手术持续时间>3h发生SSI的风险明显增高。 指南建议:手术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的半衰期>3~4h情况下,
03
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可能更高
02
欧洲SSI居医院获得性感染第二位
01
2006~2009年,美国约有1.9% 的手术术后患者发生SSI
Company Logo
背景
2017年5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基于GRADE标 准对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以下简称 “2017指南” ) 进 行循证更新,发表于JAMA Surgery。
Company Logo
清洁皮肤
在患者准备接受手术前一晚(或更 早时候),应使用抗菌/非抗菌肥 皂或消毒剂进行淋浴。
WHO指南指出,多个国家推荐手术 日或前一天使用普通肥皂或香皂 进行淋浴或用消毒剂消毒手术部 位,有利减少皮肤含菌量,但其 能否降低SSI发病率尚无定论。
Company Logo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解读
科室:普外/腔镜中心
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
包括手术切口感染 和手术器官及其周 围组织的感染
涉及全身各系统, 任何类型的手术均 可发生SSI
SSI发病率因手术部 位而异,积极预防 至关重要
背景
1
术后不出现继发感染,顺利康复是医患共同追求的目标。
dL或 11.11mmol/L。
02
与标准血糖目 标水平
(<200mg/dL) 相比,达到更 低血糖水平并
无益处。
Company Logo
03
目前尚无高质 量RCT证据显 示何种糖化血 红蛋白水平有 利于预防 SSI。
维持正常体温
若非需要积极手术干预的发 热患者,应维持围手术期患 者体温正常。
该指南未指出体温维持的范 围,但有其他指南建议体温
2
患者基础疾病、高危感染因素、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局限等均阻碍了手术部位零感染的实现。一旦发生SSI,将
会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治疗费用。
3
随着手术类型日益复杂,如何更有效地预防SSI已成为各国 不断努力的方向。已有证据显示50%的SSI可由减少细菌污
染、清除污染病原菌而避免。
Company Logo
SSI预防特别应注意做减法,措施越多。往往执行力越差,消耗资 源越多,而效果不一定好。
各医疗机构可将其中的措施作为SSI的一线防控措施予以推进。
Company Logo
不足之处
2017指南仅聚焦SSI,而未考虑患者整体情况。需要接受手术 的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手术也可 能给这些患者带来诸多并发症,而感染只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Company Logo
全身免疫抑制治疗
2016年WHO指南建议术前不需停止免疫抑制治疗,因暂停可 能造成其基础免疫疾病加重或复发(基于极低质量证据 )。
暂停免疫抑制治疗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其决策应个体化,需 要患者、基础免疫疾病治疗医师和外科医师共同讨论。
Company Logo
控制血糖
01
无论是否糖尿 病患者,均应 积极控制围手 术期血糖水平, 血糖目标水平 应≤2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