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全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身边的科学问题》;2. 第二章《生物的奥秘》:第1节《生物的基本特征》、第2节《生物的分类》、第3节《生物的适应性》;3. 第三章《人体的奥秘》:第1节《人体的结构》、第2节《人体的功能》、第3节《人体的健康》;4. 第四章《力的世界》:第1节《力的概念》、第2节《力的测量》、第3节《力的作用效果》;5. 第五章《简单机械》:第1节《简单机械的概念》、第2节《杠杆》、第3节《轮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人体、力的世界和简单机械的相关知识;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人体的功能、力的测量和简单机械的应用;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方法、生物适应性、人体健康、力的作用效果和杠杆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课内容,提出疑问,教师解答;3. 课堂讲解: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进行详细讲解;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以提纲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2. 关键词: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关键词,帮助学生记忆;3. 结构图:绘制生物分类、人体结构、力的作用效果等结构图,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3)解释人体的功能;(4)阐述力的作用效果;(5)分析杠杆的分类和原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力与运动1.3 简单电路与应用2. 章节二:生物圈中的生物2.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2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2.3 人体生理与健康3. 章节三:地球与宇宙3.1 地球的结构与运动3.2 天气与气候3.3 宇宙与探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力与运动、简单电路等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圈中生物的认识,了解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
3. 帮助学生建立地球与宇宙的基本观念,了解地球的结构、运动以及天气、气候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简单机械、力与运动、简单电路的原理;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地球与宇宙的相关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用简单机械、电路图、生物标本、地球仪、天文望远镜等。
2. 学具:实验器材、显微镜、望远镜、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现象,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典型例题、随堂练习等。
2. 板书形式:采用图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使知识结构清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2.1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1 地球的结构与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制作简单电路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和网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细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第1章,了解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2. 植物的结构层次:第2章,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及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 人体的呼吸系统:第3章,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作用及气体交换。
4. 物质的性质:第4章,探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相关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结构层次,认识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特点。
3. 帮助学生认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理解呼吸作用及气体交换的原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掌握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植物细胞与组织的认识、呼吸作用及气体交换、物质性质的研究。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植物结构层次的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学习、物质性质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单、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a. 生物的多样性: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分析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
b. 植物的结构层次:讲解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及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c. 人体的呼吸系统: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作用及气体交换。
d. 物质的性质: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进行典型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分类方法、不同生物类群特征。
2. 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 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组成、呼吸作用、气体交换。
4.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探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生物的分类方法和三个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
b. 描述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价值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应用3. 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电路的组成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4. 地球上的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价值,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能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价值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电路原理及欧姆定律的应用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电路的组成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多样性图片和视频资料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装置电路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电阻、小灯泡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同教具)作业本、笔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 例题讲解:(1)生物多样性层次与价值:以具体实例讲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通过实验演示,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电路原理:以实际电路为例,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3. 随堂练习:(2)分组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3)分组进行电路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层次:种类、基因、生态系统价值:直接、间接、潜在2. 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原料、过程、产物呼吸作用:原料、过程、产物3. 电路原理:电流、电压、电阻关系欧姆定律:I = U/R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第1章物质的构成与变化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2章生命活动与细胞第3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节:生物的营养与呼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3. 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类型、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生物的营养与呼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学习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入物质和细胞的概念。
2. 新课讲解:物质的构成: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举例说明。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介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结合实例讲解。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阐述各结构的功能。
生物的营养与呼吸:讲解生物的营养摄取和呼吸过程,结合生活实例。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4. 生物的营养与呼吸:营养摄取、呼吸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判断下列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答案:物理变化:如水从液态变为固态。
化学变化:如铁生锈。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变化和细胞结构的学习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1)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生活中的物质》的第1节“奇妙的化学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物质的状态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化学变化现象。
2. 学会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类型的识别。
教学重点: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化学试剂、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如燃烧、腐蚀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化学变化的特征:讲解化学变化的不可逆性、新物质等特征。
b. 化学反应的类型:介绍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c.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5. 实验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化学变化现象,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六、板书设计1. 化学变化的特征2. 化学反应的类型3.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4. 实验现象及结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下列化学变化现象:燃烧、腐蚀、发酵。
2. 答案:a. 燃烧:氧化反应;腐蚀:氧化还原反应;发酵:生物化学反应。
b. 合成反应:A + B = AB;分解反应:AB = A + B;置换反应:A + BC = AC + B;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
c. 实验现象分析: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判断化学反应类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气候与气象》,具体内容包括:3.1节“气候与生活环境”、3.2节“气象观测基本知识”和3.3节“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理解气象观测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气象知识分析天气现象和气象灾害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象观测基本知识、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教学重点:气候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气象观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象观测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地球仪、气象图表。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气候与生活环境介绍气候的定义,讲解气候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气象观测基本知识介绍气象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讲解温度、湿度、气压等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
3)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介绍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如气旋、反气旋等。
分析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如台风、洪涝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讲解解题思路,分析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气候与生活环境气候定义气候与生活环境关系2. 气象观测基本知识气象要素观测方法3.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天气系统气象灾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所生活的地区的气候特点。
列举三种气象观测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气候特点。
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观测方法,分别用于测量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气象观测方法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第1节,内容包括: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性质的描述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物质性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性质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冰块、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石蜡等)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块融化、水沸腾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三态变化。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融化、水沸腾、石蜡燃烧等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 例题讲解: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讲解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判断一系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并说明原因。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变化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 物质性质的描述方法七、作业设计(1)纸张燃烧(2)水结冰(3)酒精挥发(4)菜刀生锈2. 答案:(1)化学变化,纸张燃烧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
(2)物理变化,水结冰是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
(3)物理变化,酒精挥发是酒精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
(4)化学变化,菜刀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铁锈,有新物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讲解,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全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速度和速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能够通过运动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概念解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速度、速率、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学具:学习资料、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物体运动演示装置,让学生观察不同速度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和速率。
(2)分析物体运动图像,求解加速度。
3. 知识讲解:(1)速度和速率的定义、公式及计算方法。
(2)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及运动图像的识别。
(3)力的概念及作用。
(1)如何判断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2)物体受到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吗?六、板书设计1. 第三章物体的运动2. 内容:(1)速度和速率:定义、公式、计算方法。
(2)加速度:定义、公式、运动图像识别。
(3)力的作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物体运动数据,求解速度、速率和加速度。
(2)分析题:通过观察物体运动图像,判断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大小。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速度、速率、加速度的概念掌握情况,以及对力的作用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1)了解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探讨物体在不同环境下(如斜面、摩擦力等)的运动情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知识讲解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速度、速率、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使用清晰、准确的科学术语,确保学生理解专业概念。
-语调起伏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平铺直叙。
二、时间分配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探讨。
-注意控制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
四、教学效果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感受,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五、拓展延伸
-反思拓展延伸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虑是否需要更多元化的活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
-人体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
-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2.教学重点: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
-人体的生长与发育特点
-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
-生物多样性挂图
-植物器官模型
-人体器官系统图
-实验器材(如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物质性质演示装置等)
-随堂练习应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形式多样化,如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复习。
五、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解析:
-作业题目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作业题目难度适中,既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实例和实践活动。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全集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三节:生态系统2. 第二章:运动与力第一节:力与运动第二节:摩擦力第三节:简单机械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掌握摩擦力的产生及简单机械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生态系统的概念。
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产生及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实例。
力与运动实验,摩擦力的应用及简单机械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与环境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摩擦力实验器材,如滑块、斜面等。
简单机械模型,如杠杆、轮轴等。
2. 学具:课堂练习册。
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言(5分钟):通过展示生物与环境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0分钟):讲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 生态系统(10分钟):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
4. 力与运动(10分钟):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摩擦力实验。
5. 简单机械(10分钟):介绍简单机械的原理,展示简单机械模型。
6.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2. 运动与力:力与运动摩擦力简单机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解释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简要描述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 答案:生物通过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式适应环境。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如走路、刹车等。
简单机械如杠杆、轮轴等,可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精品教案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和速率的概念,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速度和速率。
2. 掌握运动图像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 了解力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和速率的计算,运动图像的绘制与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速度和速率的概念,运动图像的识别,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计时器、尺子、粉笔、黑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员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的速度和速率,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2. 新课导入:讲解速度和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速度和速率。
a.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b. 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小车实验,测量小车在不同时间内的路程,计算速度和速率。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速度和速率计算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速度和速率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 新课导入:讲解运动图像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7.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绘制小车运动的图像,分析小车的运动状态。
8.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运动图像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9.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运动图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0. 新课导入: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
11.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力的作用实验,观察物体在受力后的运动状态。
12.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力的作用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13.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力的作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速度和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优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生物的多样性详细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的分类。
2. 章节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详细内容: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3. 章节三:人类的呼吸与血液循环详细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 章节四: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详细内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转移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
(2)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3)掌握呼吸与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人体生理现象。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掌握能量转化与转移的实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关注生态环境。
(2)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措施。
(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2. 教学重点:(1)生物的分类方法。
(2)呼吸与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挂图、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讨论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事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例题讲解:(1)讲解生物分类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2)讲解呼吸与血液循环系统的例题,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现象。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生物分类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分析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事例,提高分析能力。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1)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科学全册,具体内容包括:第1章:生命之源第1节:水的基本性质第2节:水的循环第2章:生物圈第3节:生态系统第4节:生态平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水的循环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2. 教学重点:水的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图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第1章第1节水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3. 实践情景:分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填写实验报告。
4. 例题讲解:讲解第1章第2节水的循环,通过图示讲解水循环的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图示完成水循环的练习题。
6. 新课导入:讲解第2章第3节生态系统,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 实践情景: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生态系统,观察生态系统的特点。
8. 例题讲解:讲解第2章第4节生态平衡,通过案例分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9.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水的三态变化、水循环过程图示。
2. 板书右侧: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概念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出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绘制水循环过程图,并简要描述每个环节。
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并说明生态平衡在该系统中的作用。
2. 答案: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水循环过程图: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生态系统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第2节“物质的变化”。
内容包括: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能量变化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 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物质变化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
3. 认识到能量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能量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酒精灯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烧开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
2. 新课内容:(1)物质的三态变化:讲解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通过实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强调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
(3)能量变化:介绍能量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以燃烧为例,讲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单。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变化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是否有新物质联系:相互转化3. 能量变化化学能→热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物质三态变化实例,并简述其原理。
(2)分析下列变化过程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木柴燃烧、铁生锈、酒精挥发。
(3)解释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 答案:(1)实例:冰融化成水、水烧开成蒸汽等。
原理:物质的内能增加,使其从固态转化为液态或气态。
(2)物理变化:酒精挥发;化学变化:木柴燃烧、铁生锈。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优质教案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气候与天气》的第1节“气候与人类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气候的定义、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掌握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 理解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候形成因素的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图,引发学生对气候变化现象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新课:(1)气候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气候的概念,并与天气进行区分。
(2)气候形成因素:讲解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掌握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3. 例题讲解:讲解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2. 气候形成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列举至少三个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答案:(1)气候是长时间内某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天气是短时间内某地区的具体气象现象,具有多变性。
(2)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3)例: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解决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掌握较好,但对气候形成因素的理解还需加强,下节课可针对此方面进行巩固。
2024年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
2024年科学目录教案浙教版七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具体内容为第1节“物质的状态与性质”。
主要包括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以及不同状态下物质的性质差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掌握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问题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难点:不同状态下物质性质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冰、水、酒精灯等)、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如冰、水、酒精灯等)、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冰、水和水蒸气,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通过PPT讲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概念。
3. 例题讲解:讲解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5. 实验演示:现场演示冰融化、水蒸发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 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 不同状态下物质的性质差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物质的三态特点及相互转化关系。
答案: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可变;气态物质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三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固态→液态(如冰融化成水),液态→气态(如水蒸发成水蒸气),固态→气态(如干冰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2. 拓展延伸题目:请举例说明不同状态下物质性质的差异。
答案:例如,水在固态(冰)时,密度小,浮于水面;在液态时,密度大,可溶解许多物质;在气态(水蒸气)时,具有较大的扩散性,可迅速传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024年最新七下科学浙教版教案,完整版下载
2024年最新七下科学浙教版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气候与气象”,具体包括第1节“气候的形成”,第2节“气象观测”,以及第3节“天气系统”。
详细内容涉及气候形成的原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学会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天气观测。
3. 了解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能够分析常见的天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象观测方法、天气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重点:气候形成原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象观测方法、常见天气现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气候形成模型、气象观测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发学生对气候形成原因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气候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 案例分析:介绍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天气观测。
5. 例题讲解:讲解气象观测方法的应用,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图,判断未来天气变化。
7.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候形成原因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 气象观测方法4. 常见天气现象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候形成的原因。
(2)列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答案:(1)气候形成的原因: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形、海洋流等。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拔、地形、海洋流、大气环流等。
(3)天气变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气候形成原因、气象观测方法等内容掌握较好,但在分析天气图时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1)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具体章节如下: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力与运动2.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生物2.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2 动物的生长与繁殖3. 第三章:人体的奥秘3.1 人体的结构3.2 人体的功能4.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4.1 地球概貌4.2 宇宙的奥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对人体健康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地球与宇宙的概貌2.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探索宇宙的奥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简单机械模型生物标本人体结构模型地球仪、天文望远镜2. 学具:画图工具生物观察盒健康知识手册地理地图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新课导入: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学习简单机械原理。
通过观察生物标本,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
通过人体结构模型,学习人体的奥秘。
通过地球仪和天文望远镜,认识地球与宇宙。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简单机械原理、生物多样性、人体结构、地球与宇宙2. 板书右侧:重难点知识、例题、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应用实例分析。
设计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标语。
绘制人体结构图,并标注主要功能。
描述地球与宇宙的概貌,以及我国在其中的地位。
2. 答案:依据教材内容,提供正确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探究,如制作简单机械模型、观察身边的生物等。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2024年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气候与气象》的第2节“天气及其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与特征、主要的天气系统、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天气的定义,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掌握描述天气状况的基本术语。
2. 了解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能分析天气图,预测短期内的天气变化。
3. 认识到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关注天气、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的定义、天气系统的特点、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天气图的分析与解读,预测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天气图。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天气变化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频中的天气状况。
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天气的定义、特点,让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介绍主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低压、锋面等,并展示相应的天气图。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天气图,引导学生学会解读天气图,预测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天气图,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归纳天气的定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强调天气图的分析与预测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定义与特点2. 主要天气系统:高压、低压、锋面3. 天气图分析与预测天气符号的认识天气图的解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今天你所观察到的天气状况。
分析教材中的天气图,预测明天、后天的天气。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定义、天气系统的掌握情况,以及天气图分析的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预测天气变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教案
——新生命的诞生(第二课时)
徐萍娜杭州四季青中学
●理论依据
“为学习设计教学”,这是当代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倡导的系统设计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
其基本涵义是指“教学应努力将外部的教学事件与内部的学习条件联系起来,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组精心安排的外部活动,用以激发、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加强针对性,力戒见物不见人,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基础,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确定教材的深、难、易度和重点,有的放矢,做到“目中有人”。
●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初一学生,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人的诞生过程往往感到神秘,又不敢流露自己的好奇,而父母们认为生殖问题太敏感,往往对孩子的提问避而不谈,有些父母自己也说不清楚。
有的学生可能会从不正规的途径中去寻找答案,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及时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语言来解答学生心目中的疑问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新生命的诞生”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科学》(七年级)第二册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中第2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命诞生的条件和过程。
本节内容涉及到以下几部分内容
1、受精:受精是新生命形成的第一步,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受精过程的参与者是精
子与卵子,受精的实质是一个精子头部的核与卵子的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建议
学生通过读图、观看录象、观看多媒体动画演示来了解这一过程。
2、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教材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1)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和废物排出的途径:这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懂“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图”,然后引
导学生思考有关的问题。
课文中胎盘图片不够以说明问题,建议教师寻找
胎盘放大图片,最终让学生知道胚胎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亲相联系,母亲
血液中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
物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母亲的血液,最后由母亲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母
亲的血管与胚胎的血管并不相通,母亲的血液与胎儿的血液是彻底分开的。
与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有关的一个问题: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
妇慎用”“孕妇禁用”这是为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2)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过程:教材只提供了三幅阶段性发育图片,建议教师寻找胚胎第一个月到第九个月发育的全过程图片,并用解说词的形式简单
地反映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大致情况。
3、分娩:分娩是新生命降临人世的过程,学生应该知道“分娩”和“婴儿”的含义。
建议教师用图片、录象等手段使学生了解这一过程。
与分娩有关的一个问题:婴儿
刚出生时要大哭一声,否则就可能死亡,这一声哭对婴儿起什么作用?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4、由于现代各种传媒系统日益发达,学生接触到的各种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教材中的
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拓展一些知识,如:双胞胎的形成、连体婴
儿、生男生女的奥秘、试管婴儿等内容。
在分娩与发育这部分中,建议对学生进行
情感教育,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母亲孕育生命的艰辛与伟大,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
在学生知道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意味着新生命开始诞生了后,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懂得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身体发育还不完全,经济尚未独立,不具备法定结婚年龄情况下,随意发生性行为,是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受精的过程,并明白受精的实质,懂得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
2、了解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3、初步了解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大致情况。
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母亲的伟大。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
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
3、通过介绍生男生女的奥秘、双胞胎形成的原因等知识,培养学生学习
科学的兴趣。
技能目标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受精的实质、受精的场所
2、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难点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教学策略
采用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共存、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兼用的教学策略。
●教学准备
多媒体动画课件(受精与受精卵的分裂);录象(受精过程、分娩过程、试管婴儿);幻灯片(精子与卵子结构图、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图片等)
●
本内容的设计遵循中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学习的动力往往始于好奇与疑问。
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到怎样引导学生求异质疑、如何创设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景,并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的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