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我们将从系统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编程以及系统测试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介绍。
STM32单片机作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类嵌入式系统中。
通过STM32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不仅可以精确控制目标温度,而且能够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STM32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构建一套高效、稳定的温度控制系统,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分析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需求,包括温度范围、精度、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STM32单片机的选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电路设计等。
在软件编程方面,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STM32的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编写,包括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以及控制策略的实现等。
我们将对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掌握相关硬件和软件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也为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工程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系统总体设计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围绕实现精确的温度监测与控制展开。
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是构建一个稳定、可靠且高效的环境温度控制平台,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并根据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智能调节,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控制算法模块、执行机构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等。
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便于后续的调试与优化。
温度采集模块是系统的感知层,负责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数据。
我们选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作为采集元件,将其与STM32单片机相连,通过ADC(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后续处理使用。
【最新版】单片机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论文设计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下达日期: X年 X 月X 日开始日期: X 年 X月 X日完成日期: X 年 X 月X日专业: X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XXXXXX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摘要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物理量,温度的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积极的意义。
很多行业中都有大量的用电加热设备,如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及各种不同用途的温度箱等,采用单片机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性大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
因此,智能化温度控制技术正被广泛地采用。
本温度设计采用现在流行的AT89S51单片机,配以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自行设置温度上下限。
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与输入的温度上、下限进行比较,由此作出判断是否启动继电器以开启设备。
本设计还加入了常用的数码管显示及状态灯显示灯常用电路,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完整,更加灵活。
该设计已应用于花房,可对花房温度进行智能监控。
【关键词】温度箱,AT89S51,单片机,控制,模拟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used single chip computerABSTRACTThe temperature is constantly in the daily life of physical and temperature controls in various field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was charged with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which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Therefor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is being widely adopted.The temperature was designed with the now popular AT89S51 SCM, and with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can set up their own temperature collars. SCM will detect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put signal and temperature, the lower comparisons this judgment whether to activate the relay to open the equipment.The design also includes commonly used digital display and control state lights commonly used circuit, making the whole design more complete, more flexible. The design applied to someone, to someon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Key word】 Temperature, AT89S51, SCM, Control, Simulation目录一、引言 (1)1.1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发展历史及意义 (1)1.2温度控制系统的目的 (1)1.3 温度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 (2)二、总体设计方案 (2)2.1 方案一 (2)2.2 方案二 (2)三、DS18B20温度传感器简介 (9)3.1 温度传感器的历史及简介 (9)3.2 DS18B20的工作原理 (9)3.2.1 DS18B20工作时序 (9)3.2.2 ROM操作命令 (11)3.3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1)3.3.1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1)3.3.2 DS18B20的测温流程 (13)四、单片机接口设计 (14)4.1 设计原则 (14)4.2 引脚连接 (14)4.2.1 晶振电路 (14)4.2.2 串口引脚 (14)4.2.3 其它引脚 (15)五、系统整体设计 (16)5.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6)5.1.1 主板电路设计 (16)5.1.2 各部分电路 (16)5.2 系统软件设计 (18)5.2.1 系统软件设计整体思路 (18)5.2.2 系统程序流图 (19)5.3 调试 (24)六、结束语 (26)附录 (27)参考文献 (35)致谢 (36)一、引言1.1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发展历史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测温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智能化已是现代温度控制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
智能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水温控制系统设计DS18B20 作为感温元件, 占用单片机引脚少, 因而可以利用空余引脚通过软件模拟本文从硬软件两个方面介绍了基于AT89S52单片机温度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系统硬件由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键盘和LED显示电路组成。
软件设计从设计思路、软件系统框图出发,先介绍整体的思路后,再逐一分析各模块程序算法的实现,最终编写出满足任务需求的程序。
最终通过DS18B20采集温度并显示出来,由此对周围环境的温度进行有效检测与报警。
基本上满足了温度检测与报警的要求,具有超调量小,采样值与设定值基本一致,操作简单等优点。
本设计创新点在于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3)1 绪论 (5)1.1 系统背景 (5)1.2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 (5)1.3 温度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 (6)2 系统方案设计 (6)2.1对于单片机的型号有如下两个方案: (6)2.2 温度采集模块 (7)2.3控制系统方案 (7)3 硬件电路设计 (8)3.1系统总体设计 (8)3.2 各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9)3.2.1、时钟电路设计 (9)3.2.2系统复位电路 (10)3.2.3报警与控制电路设计 (10)3.2.4 LCD显示电路设计 (11)3.2.5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12)3.2.6按键电路设计 (13)3.27 继电器控制系统 (13)4 软件设计 (15)4.1 主程序方案 (15)4.2 各个模块子程序设计 (16)4.2.1温度采集程序 (16)4.2.2 LCD显示程序流程图 (22)5 系统调试 (27)5.1测试环境及工具 (27)5.2测试方法 (27)5.3测试结果分析 (27)结论 (28)附录一:系统原理图 (31)附录二: 程序代码 (33)1 绪论1.1 系统背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是在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温控热水器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温控热水器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家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便利和舒适的体验,其中智能温控热水器系统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温控热水器系统设计,旨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温控服务。
二、系统设计理念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温控热水器系统设计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水温,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温控服务。
2. 节能环保:系统设计考虑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采用先进的温控技术,有效节约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 安全可靠: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热水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三、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硬件设计(1)传感器部分: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通过对水温的实时监测,可以实现对热水器温度的智能控制。
(2)控制部分:系统采用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热水器加热、停止加热的控制。
(3)显示部分:系统采用液晶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热水器的温度,方便用户进行观测和调节。
2. 系统软件设计(1)温度控制算法:系统通过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温控算法,实现对水温的智能控制。
(2)用户界面设计:系统设计了用户友好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或者触摸屏等方式进行温度设定和查看当前温度。
3. 系统整体设计系统整体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可以方便地对系统进行扩展和维护。
系统设计了温度达到设定值后自动停止加热,并具备过温保护功能,确保热水器的安全使用。
四、系统应用场景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温控热水器系统设计可以在家庭、酒店、公共浴室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在家庭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对热水器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智能化的温控服务。
在酒店、公共浴室等场所,系统能够实现多人同时使用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温控服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系统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应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其中,智能温控系统是人们更为关心的一部分,因为温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通过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可以设计出一种高效智能的温控系统。
一、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案1. 系统硬件设计:主机采用单片机AT89S52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组成,温度控制功能通过智能继电器,整个系统实现了硬件基础框架。
2. 系统软件设计:主要涉及到单片机程序的编写和控制,具体涉及到诸如温度检测、温度控制、屏幕显示等功能。
3. 系统人机交互设计:通过显示屏幕和按键控制实现人机交互操作。
4. 系统通信设计:通过WiFi模块实现远程通信功能。
二、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及应用DS18B20是一款基于数字信号输出的温度传感器,原理是利用温度对半导体器件的电阻或电压的变化,来达到测量温度的目的。
它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口径小的特点,因此常被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中的温控系统。
三、智能继电器的原理及应用智能继电器是利用单片机技术,将微处理器县的高低电平输出与继电器的通断控制相结合,达到了计算机智能化的效果。
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
在温控系统中,可以根据温度的不同值,实现启动或关闭继电器,调节温度的稳定值。
四、智能温控系统的应用前景智能温控系统作为智能家居领域中的一部分,已经逐渐开始运用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智能家居的应用市场不断扩大,而温控系统作为其一部分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一些高结构化的场所中,例如办公楼、酒店等场所,都需要通过温度的调节来实现舒适性的提升。
因此,智能温控系统的发展前途广阔。
总之,通过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还具有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深受人们欢迎。
基于STM32智能温控箱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STM32智能温控箱控制系统的设计智能温控箱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本文基于STM32单片机,对智能温控箱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
一、系统需求分析智能温控箱控制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对温度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2.实时监测温度,并显示在控制面板上;3.能够根据设定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实现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4.通过人机界面(HMI)使用者可以对温度设定值、报警温度等进行设置和调整;5.当温度超过设定的报警温度时,能够及时报警;6.提供通讯接口,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二、系统硬件设计1.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2.温度传感器使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的高精度测量;3.控制面板采用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温度和参数设置,并提供操作按键;4.报警部分使用蜂鸣器进行报警,并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开关进行开启或关闭。
三、系统软件设计1.硬件初始化:初始化STM32芯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面板;2.温度测量:通过DS18B20传感器读取温度值,并进行数字转换,得到实际温度值;3.温度控制:根据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控制,通过PID算法控制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4.参数设置:通过控制面板上的键盘输入,可以设置温度设定值、报警温度等参数;5.报警检测:检测当前温度是否超过设定的报警温度,若超过则触发报警;6.通讯接口:通过串口或其他通讯方式,实现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四、系统测试和验证搭建好硬件系统后,使用示波器等设备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
首先测试温度测量功能,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屏观察温度值是否准确。
然后测试温度控制功能,设定不同的温度值,观察系统是否能够控制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接着测试参数设置功能,通过控制面板上的键盘输入不同的参数值,并观察系统是否能够正确设置参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其中,智能的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备,它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自动调整空调、加热器等设备的工作状态,以达到节能、舒适的效果。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实现较高的精确度和灵活性,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1. 系统功能设计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通常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测量环境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等组件,可以实时检测环境的温度值,并将其传输给单片机。
2)温度控制: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测量到的温度值,系统可以控制空调、加热器等设备的开/关状态,以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
3)温度调节:用户可以通过设定控制温度的上下限,调节系统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
4)数据显示:将当前环境温度值、设定温度值、设备状态等信息以数码管或LCD等方式显示出来,方便用户实时了解系统状态。
2. 系统硬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组件:1)主控单元:使用常见的单片机如STC89C51等,完成程序控制、数据处理等任务。
2)温度传感器:一般使用NTC/PTC热敏电阻或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等。
3)电源供应:可以使用AC/DC变压器等供电方式,输出稳定的5V电压。
4)触发开关:在系统中需要设置一些开关来切换不同的模式,如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等。
5)驱动器和执行器:控制空调、加热器等各种执行器,如继电器等。
6)显示器:可以使用LED数码管、LCD等显示温度和状态信息。
3. 系统软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可以采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等方式来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温度数据采集:通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2)控温算法设计:可以使用PID控制算法等方式,实现自动控制温度的效果。
3)显示控制:显示当前的温度值、设定温度、设备状态等信息,以方便用户了解当前的状态。
4)串口通信:可以设置串口通信,实现上位机控制或远程监控等功能。
毕业设计论文-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04 级毕业设计
II
目录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04 级毕业设计
摘 要.......................................................................................................................................... I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二章 设计要求..................................................................................................................... 2
2.1 设计课题工艺过程简介.................................................................................................3 2.2 控制任务指标及要求:.................................................................................................4 第三章 系统设计思想............................................................................................................. 4 第四章 硬件的选择................................................................................................................. 6 4.1 单片机的选择.................................................................................................................6 4.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6 4.3 显示器的选择.................................................................................................................7 4.4 键盘的选择.....................................................................................................................7 4.5 温度控制部分.................................................................................................................8 4.6 自动推舟控制部分.........................................................................................................8 4.7 实现方案.........................................................................................................................9 第五章 硬件设计...................................................................................................................10 5.1 单片机基本系统:........................................................................................................10
基于cubemax和keil5的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cubemax和keil5的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智能化的设备,可监测和控制环境温度。
基于Cubemax和Keil5的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可以涵盖以下内容:1. 硬件设计:a. 硬件选型:选择适当的温度传感器等硬件组件。
b. 连接电路:将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进行连接,以便读取传感器的温度数据。
c. 控制电路:设计电路以控制加热器或冷却器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2. 软件设计:a. 编写Cubemax固件:使用Cubemax编写固件程序,以从温度传感器读取温度数据,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控制加热器或冷却器的工作。
b. Keil5编程:使用Keil5编写主控程序,以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和功能。
可以包括在LCD上显示当前温度、设定温度以及控制器工作状态等功能。
3. 系统测试与调试:a. 对硬件进行测试:验证硬件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读取温度数据。
b. 对软件进行测试:验证软件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温度的读取与控制器的响应速度等。
c. 整体性能测试:测试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通过模拟不同温度范围进行验证。
4. 性能优化与改进:a.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性能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b. 可以通过添加功能来改进系统,例如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温度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5. 文档撰写与展示:a.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详细描述设计过程、实现方法和测试结果等。
b. 准备演示材料,展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完成以上步骤,您可以实现基于Cubemax和Keil5的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并学习到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智能家居中的智能温控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中的智能温控系统设计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而智能温控系统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准控制,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讨论智能家居中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点。
一、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原理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
温度传感器负责监测室内温度的变化,并将实时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温度数据的反馈,通过设定好的算法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温控操作,并控制温控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智能温控系统中,还可以加入湿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以实现对室内湿度和照明状态的感知和调节。
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环境信息,为温控系统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二、智能温控系统的技术要点1. 温度控制算法智能温控系统的核心是温度控制算法,它决定了系统如何根据温度数据做出决策和调整。
常见的温控算法包括PID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PID算法通过比较当前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偏差,计算出一个控制量来调整温控设备的工作状态。
模糊控制算法利用模糊逻辑和规则库来实现温度控制。
不同的算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2. 远程控制和联动智能温控系统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实现远程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页端对温控系统进行远程设置和调整。
此外,智能温控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联动,实现智能家居的整体控制。
例如,当户主离开家时,系统可以自动降低温度控制器的设定温度,从而节省能源。
3. 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智能温控系统可以具备学习和自适应能力,通过不断学习用户的习惯和喜好,自动调整温度控制策略。
例如,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作息时间,提前预热或降低温度。
这种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体验。
三、智能温控系统的应用前景智能温控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温控系统在住宅、办公楼、酒店等场所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智能温度控制器设计
智能温度控制器设计
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智能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该温度控制器旨在实现自动控制室内温度,提高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
设计要求
1. 温度控制器应能自动感知室内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控制。
2. 温度控制器应具备智能化功能,能够通过研究和优化算法自动调整控制策略。
3. 温度控制器应具备通信功能,可以远程监控和控制温度。
设计方案
1. 温度感知:使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或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感知室内温度。
2. 控制策略:采用反馈控制策略,根据当前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异调整控制行为。
3. 智能化功能:通过研究算法,温度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和使用惯自动优化控制策略。
例如,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温度变化趋势,并提前调整控制行为。
4. 远程通信:集成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或蓝牙模块,使温度控制器可以和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连接。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端应用或网页远程监控和调整室内温度。
功能示意图
![功能示意图](temperature_controller.png)
总结
该智能温度控制器设计方案通过温度感知、控制策略、智能化功能和远程通信实现了自动温度控制。
其简洁、智能的设计使得用户能够轻松调整室内温度,提升生活和工作质量。
智能化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电开始智能化,其中智能化空调控制系统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智能化空调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智能调节、高效节能等功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化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在对市场进行调研之后,我们发现,智能化空调控制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远程控制空调开关、温度调节等功能。
2、智能调节: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智能调节,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3、高效节能: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方法和节能技术,实现节能效果,降低用户的能源消耗。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需求,我们进行了智能化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智能化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
传感器模块主要用于检测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将其传输给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控制模块负责处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并根据用户的设定进行智能化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
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显示当前室内温度、湿度等信息,以及系统的工作状态和一些基本的操作按钮。
2、软件设计智能化空调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分为两个模块:控制模块和程序模块。
控制模块主要负责与传感器模块进行通讯,并根据传感器模块中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化调节。
程序模块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实现用户对系统的操作和控制。
控制模块中的智能调节算法主要采用PID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
PID算法可以根据当前的温度误差,调整空调的功率输出,达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模糊控制算法则可以通过对空调运行状态的模糊推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
程序模块主要包括手机APP、电脑客户端等终端,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终端对空调进行远程控制、智能调节和实时监控等操作。
通过程序模块的设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控制,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参考内容
标题:共享经济视域下社区团购 运作模式研究以兴盛为例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社区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逐渐成为了人们 的焦点。兴盛作为社区团购的代表企业之一,其成功的运作模式为业界所瞩目。 本次演示将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兴盛为例,探讨社区团购的运作模式。
一、共享经济与社区团购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平台将闲置的物品、资源进 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社区团购则是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应运 而生的一种新型的电商模式,它将社交和团购结合起来,通过群等社交工具聚集 用户,以低价购买高品质商品。
总之,在共享经济的视域下,社区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商模式具有巨大的 发展潜力。通过借鉴兴盛的成功经验,其他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社区团购的运作 模式并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内容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热水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然 而,传统的热水器控制系统往往存在着能源浪费、温度波动大、加热时间长等问 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用热水器控制 系统设计。
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热水温度,并根据用户设 定的温度进行自动调节。具体来说,单片机通过温度传感器读取热水温度,然后 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阈值,则控制加热器 进行加热;如果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阈值,则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此外,该 系统还具有时间设定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加热时间,从而更好地满足家 庭用水需求。
2、电路连接方式:设计热水器的电路连接方式,包括加热装置、温度传感 器、水位传感器等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此外,还需要考虑电源、求,程序设计应包括温度检测、水位检测、 加热控制等模块。同时,为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还需加入防干烧、防电击等保护 模块。在程序流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程序能够 协调运行。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温室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温室控制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无法实现精准、高效的环境调控,而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则能够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温室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测试和效果评估。
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现代农业温室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控制方案,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在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明确规划。
本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智能化调控,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由传感器网络、PLC控制器、执行机构和用户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网络负责采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环境参数;PLC控制器作为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和决策,向执行机构发送控制指令;执行机构根据指令调节温室内的环境设备,如通风设备、灌溉设备、遮阳设备等;用户交互界面则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便于用户查看当前环境参数、历史数据以及手动控制温室设备。
考虑到温室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实时性要求,我们选用性能稳定、编程灵活的PLC控制器。
具体选型时,我们综合考虑了控制器的处理速度、输入输出点数、通信接口以及扩展能力等因素,确保所选PLC 能够满足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需求。
传感器是获取温室环境参数的关键设备,我们选择了高精度、快速响应的传感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执行机构则是实现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温室内的设备类型和调控需求,选择了相应的执行机构,如电动阀、电动窗帘等。
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需要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基于fpga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基于FPGA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集成了数字逻辑、模拟电路和控制算法的智能化设备,通过对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温度控制设备的智能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FPGA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实施步骤。
一、设计原理基于FPGA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策略实施三个方面。
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温度数据,经过FPGA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算法的运算,最终控制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温度的精准控制。
二、系统结构1.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模拟信号采集电路等,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2. FPGA芯片:作为系统的核心处理器,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实施控制算法。
3. 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FPGA可处理的数字信号。
4. 控制执行模块:通过数字信号输出控制温度调节设备,如加热器或制冷器。
5.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当前温度、设定温度和系统状态等信息。
三、系统功能1. 温度采集: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进行数字化处理。
2. 控制策略: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和控制算法,实现对温度调节设备的精准控制。
3. 实时监测:实时显示环境温度、设定温度和控制设备状态,并可以通过外部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4. 报警功能:当环境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能够发出报警信号。
四、实施步骤1. 传感器接入:将温度传感器连接至FPGA的模拟输入引脚,通过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2. FPGA程序设计:编写FPGA程序,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算法和外部接口的设计。
3. 硬件连接:按照设计需求,将FPGA芯片、传感器模块、控制执行模块和显示模块等连接至一块PCB板上。
4. 系统调试:将控制系统连接至温度调节设备,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验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
5. 性能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控制算法和硬件电路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基于西门子PLC的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西门子PLC的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智能温控系统是一种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来实现温室的智能化控制和远程操作的解决方案。
传统的温室控制技术往往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而智能温控系统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温室环境控制手段。
智能温控系统通过PLC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温室的智能化控制和远程操作,解决了传统温室控制技术的可靠性不足问题。
其包括温度、遮光和通风控制等功能模块,并添加了报警设备实现安全控制。
系统的硬件组成和通讯原理保证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便于维护。
关键字:PLC;智能温控;控制器;系统设计引言智能控制技术和温室技术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尽管我国农业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智能化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通过PLC智能技术,实现温室智能控制,提供简化控制、易维护、适应不同环境的解决方案。
与市场上其他控制系统相比,该技术具有较好的扩展性、短开发周期和易操作性。
1温控系统介绍温控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监测、调节和控制的智能化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用户界面等多个组成部分,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确监测和智能调节。
在温控系统中,传感器是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传感器可以感知室内的温度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热电偶、温度计等,它们能够实时监测室内温度的变化并提供准确的数据。
执行器负责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来调节室内温度。
执行器可以是电动阀门、加热器、风扇等,通过控制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确调节。
例如,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会发送指令给执行器打开加热器,以增加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会发送指令给执行器关闭加热器,以降低室内温度。
控制器是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然后根据设定的温度目标来控制执行器的运行。
控制器通常具备智能化的功能,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趋势和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和优化,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温度控制。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2008自动化05 学号2008500260姓名苗青指导教师述斌教授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2011年 5 月 27 日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Intelligent temperaturecontrol system design****: **指导教师: 述斌教授摘要随着电子产品向智能化和微型化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研制和开发中首选的控制器。
为了更好地推广单片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1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实现系统能自主调节温度的功能。
该温度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20来获得当前温度,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
采集的温度与从4X2矩阵键盘输入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出来。
如果采集温度低于设置温度,系统将通过继电器模块自动控制升温;如果采集温度高于设置温度,系统将通过继电器模块自动控制降温。
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采集电路、温度设置电路、温度显示电路、继电器电路等。
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
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温度采集模块、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模块、温度显示模块、温度比较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
经实际制作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操作灵活、可靠性高、实用、成本低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温度控制;温度传感器DS1820;液晶显示器LCDAbstractWith the electronic products developing to intelligent and miniaturization,single chip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sen controller which is used to develop and explore the electronic product. In order to promote single chip applicating in real life and production, the paper will introduce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a kind of single chip AT89C51, and it can achieve the function that the system can regulate the temperature independently.The temperature system adopt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DS1820 to get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and transfer it to the microcontroller with the way of digital signal.The acquised temperature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 temperature which is put in by 4X2 matrix keyboard, and will be displayed by liquid crystal display.If collected temperature below the set temperature, the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control to heat up by the relay modules.If collected temperature higher than the set temperature, the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control to reduce by the relay modules.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which is part of the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temperature acquisition circuit,temperature setting of the circuit, temperature display circuit, relay circuit and so on. The paper has also mainly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software. Here use modular construction, the main module:temperature acquisition module, keyboard scan and key processing module, temperature display module, temperature comparison module, relay control module.According to make it actually, I find it has these characteristics: small volume, flexible operation, high reliability, practical, low cost and so on. 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Single Chip AT89C51;Temperature Control; T emperature Sensor DS1820;Liquid Crystal Display;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在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是十分常见的。
基于单片机和PID算法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现代电子技术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Apr. 2024Vol. 47 No. 82024年4月15日第47卷第8期0 引 言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温度是重要的控制量之一,例如:在冶金、窑炉、粮库、温室大棚、生物、医药、化工、休闲及居住场所等方面都需要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1⁃3]。
在某些生产领域,温度控制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需要更加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4⁃5]。
温度具有滞后、惯性大、非线性等特点,很难精确控制[6],为此,文中设计了一款智能温度控制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
PID 算法因其控制方法简单、效果好,在工业领域的温度控制方面被广泛应用[7⁃9],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24.08.013引用格式:祖一康,徐妙婧.基于单片机和PID 算法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4,47(8):83⁃89.基于单片机和PID 算法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祖一康1, 徐妙婧2(1.黄冈师范学院 机电与智能制造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2.黄冈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信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摘 要: 为提高温度控制的智能化水平,设计一种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PID 算法控制温度,具有语音播报和手机远程控制等功能。
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设计LCD12864显示电路实时显示当前温度、温度上下限以及温度状态;设计WT588D 语音提醒电路,当测量温度小于下限或大于上限时发出语音提醒;设计按键电路实现温度上下限值的设定;设计蓝牙通信电路,与手机APP 通信,实现远程控制;采用PID 算法输出控制量,控制固态继电器驱动加热或降温装置,实现温度控制。
其次,对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并制作实物进行运行测试。
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控制系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工业生产的稳定性与效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在控制系统中,温度控制系统尤为重要,因为温度直接关系到物体的性质及其承受能力,所以对于温度的控制必须要准确、稳定和及时。
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智能化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
通过神经网络来模拟物体的温度变化,从而实现对物体温度的精确控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
本文将从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开始,讲述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且结合实际例子,深入探讨神经网络算法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优势和应用。
二、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的计算模型,它通过学习来自动推断规则和模式,从而实现数据处理、模式识别、控制等任务。
神经网络由神经元构成,每个神经元的输入都是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出。
每个神经元都包含有一个非线性的激励函数,用来转换输入信号。
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分为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在监督学习中,神经网络根据已知的输入输出数据来调整权值,使得输出结果更接近于真实结果。
在无监督学习中,神经网络只根据输入数据本身进行学习,没有人工干预。
神经网络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是利用其强大的模式识别和预测能力,来模拟物体温度变化规律,并基于此来控制物体的温度,实现自动化调节。
三、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基于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分为三部分:神经网络模型设计,温度数据采集与处理,温度控制算法。
(一)神经网络模型设计神经网络模型是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实现的,它是基于对物体温度变化规律的学习和预测来建立的。
具体而言,神经网络模型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神经网络结构神经网络结构包括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
传感器采集到温度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中间层是隐含层,用于将输入层的信息进行变换,输出层是对温度进行控制的决策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智能化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刘剑武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3.7. 8-2013.7.19目录一、前言 (3)二、设计任务 (3)三、总体设计 (3)温度测量与控制过程 (4)四、选型 (5)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5)PLC (5)EM235 (5)三相可控硅交流调压移相和触发器 (7)五、硬软件设计 (8)硬件部分 (8)总体设计图 (8)主电路图 (9)PLC控制连线图 (10)软件部分 (11)程序流程图 (11)I/O地址分配表 (11)PID控制编程实现 (12)程序模块 (13)六、总结分析及结论 (14)七、参考文献 (14)八、结束语 (14)一、前言1987 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可编程控制器标准第三稿中,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如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电阻炉是热处理常用设备之一,电阻炉可以提供室温至1200℃范围的温场。
维持电阻炉某一范围的温度恒定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电阻炉的发热体为电阻丝。
电阻炉通常采用模拟仪表测量温度,并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的通断时间比例来控制加热功率,由于模拟仪表本身的测量精度差,加上交流接触器的寿命短,通断比例低,故控制精度低。
本文设计一个采用西门子公司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对电阻炉温度的自动控制。
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反馈的炉温实际值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PID运算,运算结果输出控制电阻炉平均功率的大小,来达到控制炉温的目的。
二、设计任务1、系统构成: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PLC控制系统、锅炉温度对象、执行器(查找资料自己选择)等组成。
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可查找资料自行选择,控制器选择PLC为控制器。
PLC 型号自选。
2、写出温度测量与控制过程,绘制温度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3、(1)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自选。
(2)编制温度测量控制程序:软件采用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由温度采集程序、温度校准程序、温度控制程序等部分组成。
三、总体设计温度测量与控制过程PLC运行时,通过特殊继电器SM0.0产生初始化脉冲进行初始化,将温度设定值,PID 参数值等存入数据寄存器,随后系统开始温度采样5,pt100热电阻温度变送器将采集到的出口水温度信号转换为4-20mA的电流信号,电流信号在通过AIW2进入PLC,作为温度的反馈值,经过控制器的PID运算产生输出信号,由AQW0输出,输出的4-20mA电流信号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控制电加热管的电压,完成对温度的控制。
四、选型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标准化输出信号主要为0mA~10mA和4mA~20mA(或1V~5V)的直流电信号。
不排除具有特殊规定的其他标准化输出信号。
温度变送器按供电接线方式可分为两线制和四线制。
变送器有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系列的(DDZ-Ⅱ型、DDZ-Ⅲ型和DDZ-S型)和小型化模块式的,多功能智能型的。
前者均不带pt100温度传感器,后两类变送器可以方便的与热电偶或热电阻组成带传感器的变送器。
pt100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量转换为可传送的标准化输出信号的仪表。
主要用于工业过程温度参数的测量和控制。
带传感器的变送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传感器和信号转换器。
传感器主要是热电偶或热电阻;信号转换器主要由测量单元、信号处理和转换单元组成(由于工业用热电阻和热电偶分度表是标准化的,因此信号转换器作为独立产品时也称为变送器),有些变送器增加了显示单元,有些还具有现场总线功能。
测量方法可采用恒流恒压法,在传统的仪器仪表中,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在构建恒流或者恒压法后,在利用欧姆定律,算出Pt100的阻值,然后查询分度表,得到温度。
这种方法最简单也最通用。
PLC提供8点、16点数字量输入输出扩展模块;提供电压、电流输入输出,热电阻等模拟量模块;可接受双极性、单极性电压,电流等输入信号。
使用STEP 7-MircoWIN软件编程,可直接运行西门子S7-200程序;支持SIMATIC和IEC1131-1指令集,支持协议库指令;可使用STL、梯形图、FBD三种编程器编程,支持中/英文编程。
参数:2 A,继电器继电器输出85 … 264 V AC 24 V DC 24 V DC, 24 …230 VACEM235连接控制系统的模拟量过程信号向过程控制系统输出模拟量控制信号;将过程模拟量信号转换为在SIMATIC S7-200内所处理的数字量信号,将S7-200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过程所需的模拟量信号.为PLC扩展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
输入范围(额定值),电流0 - 20 mA √电压输入30 V电压输入时允许的输入电压(破坏极限),最大电流输入32 mA电流输入时允许的输入电流(破坏极限),最大模拟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点数 1电压输出范围-10 至 +10 V √电流输出范围0 - 20 mA √输入阻抗(在额定输出范围内)电压输出时,最小 5 kΩ电流输出时,最大0.5 kΩ模拟值生成积分和转换时间/每个通道精度过载区精度(包括符号位),最大12 位;电流输出,11 位基本转换时间,ms < 0.25 ms干扰电压抑制,干扰频率 f1,Hz 40 dB, DC - 60 Hz 建立时间用于电压输出100 µs用于电流输出 2 ms可显示转换值范围双极性信号-32000 至 +32000单极性信号0 至 32000 误差/精度整个温度范围内的工作极限电压,相对于输出范围+/- 2 %电流,相对于输出范围+/- 2 % 基本误差极限(运行在25°C时)电压,相对于输出范围+/- 0,5 %电流,相对于输出范围+/- 0,5 % 干扰电压抑制 f = n x (fl +/- 1 %);fl=干扰频率最大共模电压12 V隔离隔离,模拟量输入隔离,模拟量输入x隔离,模拟量输出光隔离,模拟量输出x尺寸和重量三相可控硅交流调压移相和触发器五、硬软件设计硬件部分总体设计图主电路图PLC控制连线图软件部分程序流程图I/O地址分配表PID控制编程实现编写PID控制程序时,首先要把过程变量(PV)转化为0.00-1.00之间的标准实数。
根据PID指令回路表(如表5.2)对PID回路进行赋值及参数的设置。
PID指令LOOP是回路号,可以是0-7的整数。
PID运算结束之后,需要把回路输出(0.00-1.00之间的标准化实数)转换为可以送给模拟量输出模块的整数。
反馈理论的要素包括三个部分:测量、比较和执行。
偏移地址参数格式I/O类型描述0 过程变量(PVn)双字-实数输入过程变量必须在0.0-1.0之间4 设定值(SPn)双字-实数输入给定值必须在0.0-1.0之间8 输出值(Mn)双字-实数输入/输出输出值必须在0.0-1.0之间12 增益(Kc)双字-实数输入增益是比例常数可正可负16 采样时间(Ts)双字-实数输入单位为秒必须是正数20 积分时间(TI)双字-实数输入单位为分钟必须是正数24 微分时间(Td)双字-实数输入单位为分钟必须是正数28 积分项前项(MX)双字-实数输入/输出积分项前项必须在0.0-1.0之间32 过程变量前值(PVn-1)双字-实数输入/输出最近一次PID运算的过程变量值表5.2PID指令的回路表如表5.3所示。
表中包含了9个参数。
这些参数分别是过程变量当前值、过程变量值、设定值、输出值、增益、采样时间、积分时间、微分时间和积分项前值。
该温度控制系统PID指令地址设定如表5.3地址名称说明VD100 实际压力(PVn)必须在0.0-1.0之间VD104 回路压力设定值(SPn)必须在0.0-1.0之间VD108 输出压力(Mn)必须在0.0-1.0之间VD112 回路增益(Kc)比例常数可正可负VD116 采样时间(Ts)单位为s 必须是正VD120 积分时间(Ti)单位为min 必须是正VD124 微分时间(Td)单位为min 必须是正表5.3PID运算之后的输出值(0.00-1.00之间的标准化实数)经过标度变换,变为长整型数据(16位整数),传递给模拟量输出模块,由模拟量输出模块将其转化为4-20mA的电流来控制执行器。
程序模块①初始化模块②模拟量输出模块③模拟量输入模块④报警模块⑤PID运算模块六、总结分析及结论智能化温度控制系统采用成熟的PLC技术,采用软硬件结合,较好的解决了传统加热炉温控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验采用了s7200可编程控制器,很好的实现了锅炉温度的自动调节,涉及到的方法简单,设计便捷有效,精度高,工作可靠易于拓展,集成在PLC内部的PID指令使用简单易于上手,针对我国大部分的锅炉用户来说本系统将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
通过对本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我们认识到,对于复杂系统的控制,不仅系统繁琐,调试困难,故障概率大,而且对以后的维护也带来困难。
用PLC控制除了能解决以上问题以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控制条理清楚,接线简单明了。
2、模块化程序设计,便于调试,并且方便功能的改进。
3、编程图形化,使之一目了然。
七、参考文献【1】《自动控制原理》任彦硕;【2】《自动控制系统》任彦硕、赵一丁;【3】《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及PLC应用技术》王永华;【4】《控制仪表及装置》吴勤勤;八、结束语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们的课程设计《基于PLC的锅炉温度控制系统》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的所有课程即将结束。
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此我循循善诱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课程设计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课程设计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
在今后的工作中把严密谨慎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本文系统采用单闭环PID控制,利用粗调和细调,得到了一个反应比较迅速,控制精度比较高的温度控制系统。
当然,本控制系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例如,系统的自适应能力不强,因为是利用散热来降温的,所以与外界温度环境密接相关,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控制精度和控制能力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