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散文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浪花》
…… “是叫浪花咬的,” 老渔民慢条斯 理说:“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 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 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 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 …… 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 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 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 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雪浪花》
杨朔散文的特点
1、着力创造诗的意境,把散文当诗 一样写。 杨朔说:“我写每篇文章时,总是 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 那些久经磨练的古典诗章。”他说: “写小说散文不能也这样吗?于是就往 这方面学,常在寻求诗的意境。”
当代散文在50年代前期,包括杨朔自己写的东 西都比较简单,带有通讯特写的特点。 1956年,杨朔写了《香山红叶》,开始把散文 当诗一样写,以诗为文,于是散文写得比较精巧, 增加了抒情的意味,使散文带有诗的特点。 而这个特点大大影响了同时代的散文创作。许 多人学杨朔,于是文坛上诞生了诗化散文的模式。 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散文由简单走向精致,由 粗糙走向注重艺术形式,就这个转变来说,杨朔的 影响功不可没。
十七年散文
一、当代的散文概念
狭义的散文,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其特 征,相近于“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所提出的“美 文”,后来也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 广义的散文概念,则除此之外,还包括“叙事性” 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 或“特写”),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 即“杂文”、“杂感”等。有时候,文学性的回 忆录、人物传记等,也会被列入散文的范围之内。
杨朔创作之路
1、探索期 1937~1948年 2、发展期 1949~1959年 《三千里江山》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 3、诗化期 1959~1966年 杨朔把散文当作诗一样来写,形成颂歌 体的格调,如《雪浪花》、《荔枝蜜》、 《茶花赋》等。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 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 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 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 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 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 坑坎坎的,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 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三、杨朔散文的局限性 1、思维的模式化。 以上我们讲到杨朔散文经常使用 托物言志的方式,这种方式后来形成 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在“十七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必须表达 一定的政治主题,日常生活、寻常的事物不具 有独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的意义。
杨朔之前,很多散文直接写到重要的政治 事件、政治人物。 杨朔散文把日常生活、日常的场景引入了 散文。但是日常生活在杨朔散文中仍然不具备 独立的意义。它们必须依附于某个政治主题在 作品中才能获得合法性。
三、十七年散文审美特征
1、选材上以“时代精神”为准则 2、艺术构思上的“诗化现象” 3、审美层次上的日趋简单化 十七年时期的散文主要为豪言壮语式 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 不高。
四、杨朔的散文
杨 朔 (1913-1968) , 原 名杨毓瑨,山东蓬莱县人, 致力于艺术散文的写作, 结集有《亚洲日出》、 《海市》、《东风第一 枝》、《生命泉》。这些 抒情散文先后写于 1955— —1965 年间,其中大多数 作品在 50 、 60 年代广为传 颂,有些当时就被选入中 学课本。
2、构思精巧,文章的结构曲折有致。
杨朔说:“我写文章,不靠什么灵 感,而靠‘巧思’,并且,总要象写诗 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 字句,然后写成文章。” 杨朔散文总是精心布局,讲究开头 先声夺人,结尾留有余地。
3、善于运用古典诗词中托物言志、借景 抒情的手法。
文学作品中有“情”与“物”两个要素, 不直接抒情,寄情于物,借物抒情,借物表 情,会更含蓄、更有艺术意味。这在古典诗 歌中很常见。
“十七年”散文最常见的是所谓“三 大块模式”。
第一块:文章开头,旨在引人入境; 第二块:文章的重心,旨在使思想意境, 不断地开拓升华;第三块,文章的结尾, 点出文章的要旨,即篇末点题。 这种结构也可以概括为:“开头设 悬念,中间转弯子,卒章显其志。”
例如《泰山极顶》。这篇文章,作者一开始就 指出,登山的目的是看日出。登泰山看日出,必 须头天晚上上山,在“天街”上住一夜,第二天 早上看日出。但是,“我”住在天街的那天晚上, 山上突然漫起了雾。雾又浓又湿,晚上甚至悄悄 从门缝挤了进来,落在枕头边上,还能听到零星 的雨声。“我”心里凉了半截。
2、结构的模式化。
杨朔曾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作过程,他说: “你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 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 忧愁,使你沉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凡是遇 到这样的事情,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 形成我文章的思想意境。” 有人据此给他总结了一个公式: 动情→反复思索→形成意境 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思索最为重要。正是 在这个环节中,作者将政治思想注入其中;让 政治思想与诗的意境结合起来。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 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 61 年被称为 “散文年”。
(1)抒情散文异常活跃 杨朔《海市》秦牧《花城》刘白羽《红玛瑙集》冰心 《樱花赞》峻青《秋色赋》等。 (2)报告文学的新发展 由偏重记事发展为以写人为主,具有时代感和新闻性。 穆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 (3)尖锐泼辣的杂文 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有感而发,大胆 泼辣。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 到了空前发展。
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柳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家《毛主 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 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 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