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与杏鲍菇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生产课程标准卢占龙(一)课程名称《食用菌生产技术》(二)建议课时90 ,学分4,(三)课程定位(课程体系中的角色)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生物技术、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拓展课)。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

基本方法,为学生学生学习食用菌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的依据和内容选择标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食用菌生产技术》选择了常见的食用菌栽培、菌种生产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食用菌生产》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地、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因此,课程内容标准建设建议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通过一学期的食用菌生产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掌握各种食用菌形态结构、菌种培养、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基本知识讲清有关概念、教学主要以“菌种培育工”、“食用菌生产工”等职业岗位需求和创业需求为导向,以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改革过去食用菌栽培的编排和讲授体系,首先以应用技能为突破口,尝试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本教研组现有的电化教学设施,展现信息、电子所赋予食用菌生产的新内涵,基本抛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基地教学模式,以实验室为教学基地。

(五)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是:基础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微生物学等。

后续课程是:微生物遗传、蔬菜栽培(六)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1.知识目标:要求系统掌握食用菌代谢、生理、形态的理论知识,菌种的制作方法2.技能(能力)目标:学会食用菌制种,会栽培三种食用菌。

3.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该如何种植杏鲍菇?杏鲍菇的栽培技术和出菇管理

该如何种植杏鲍菇?杏鲍菇的栽培技术和出菇管理

该如何种植杏鲍菇?杏鲍菇的栽培技术和出菇管理杏鲍菇是近年来备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类,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属于珍惜食用菌新品种。

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养生,具有良好营养价值的杏鲍菇便受到了青睐,有着很高的栽培价值。

那么,该如何种植杏鲍菇?现将杏鲍菇的栽培技术和出菇管理介绍如下。

一、杏鲍菇的栽培技术1.种植原料:适宜杏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废棉、甘蔗渣、麦秸、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

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子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

2.栽培方式:杏鲍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栽培。

袋栽的程序为菌种制作(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制栽培菌袋(包括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出菇管理→采收加工。

3.栽培季节: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安排在世12-2月出菇更好,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发育。

杏鲍菇不同于其它平菇,如果头潮菇未正常形成,会影响到第二潮菇的发生,必然会影到总产量。

因此,无论南、北方都应根据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栽培期,一般是以当地气温降至18度以下时提前50天制栽培袋为宜。

4.菌种制作:(1)母种。

常用的培养基为PDA或PSA。

也可用MGYA 培养基(以1000ml为例:蛋白胨1g,麦芽糖20g,酵母2g,琼脂20g)、PDYA培养基(以1000ml为例:蛋白胨或黄豆胨1g,马铃薯300g,琼脂20g,葡萄糖20g,酵母2g)、麦芽浸汁培养基(以1000ml为例:麦芽浸汁20g,琼脂15g,蛋白胨5g)。

按常规法制作试管斜面、接种培养,一般菌丝长满管需8-10天,用后三种培养基还可加快菌丝生长速度;(2)原种和栽培种。

白灵菇的高产种植技术

白灵菇的高产种植技术

白灵菇的高产种植技术白灵菇的高产种植技术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及含多种有益健康的矿物质,特别是真菌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灵菇高产种植技术吧!栽培时间白灵菇子实体在8~15℃发育良好,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子实体8~25℃均可生长,以15~20℃生长较快,当地气温降至15~20℃前60天左右制袋接种最适。

冬季制种,如养菌室温度过低,时间应适当提前。

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同一地区,每年气候也有区别,因此要因时因地制宜。

夏季制袋接种时日最高气温稳定在30℃以下为最适(菌丝生长24~26℃最适)。

一般可于八月下旬开始制袋接种。

提前接种,气温高于30℃易染杂菌,在适温期推后接种,低温来临后,对菌丝生长不利,因此在适温期要抓紧接种。

原料配方白灵菇种植要合理配制培养料,以防碳、氮比例失调。

根据实践经验养菌期的碳氮比以25~40:1为宜,出菇期以70~200:1为宜,氮浓度太高会抑制白灵菇的原基分化。

常用白灵菇配方为棉籽皮87%、麸皮8%、玉米粉2%、糖、石膏、石灰各1%,另加0.3~0.5%的发酵剂(冬季为0.5%,春、夏、秋季为0.3%)。

发酵翻堆将易溶于水的糖、尿素等在水中溶化,其余原料混合后加水反复拌匀,堆成宽1~1.5米、高1.2~1.5米、长度不限的梯形堆。

堆上每隔30~50厘米打一透气孔,其孔径为7~10厘米,每侧各打2排透气孔。

堆上面盖薄膜保湿,堆下部留30~50厘米不盖薄膜。

当堆温升为65~70℃时进行翻堆,发酵7~10天,翻堆3次。

原料装袋白灵菇均采用袋栽,栽培袋由厚0.04~0.06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制成,宽15~17厘米、长35厘米。

装袋前把发酵好的培养料进行调水,使其水分含量保持在60%,pH值保持在7.5~8.5。

装袋时,先把袋口一端扎好,将培养料均匀装入袋内,每袋装培养料0.95~1.05千克。

白灵菇怎么样栽培能高产

白灵菇怎么样栽培能高产

白灵菇怎么样栽培能高产白灵菇栽培技术方法是很重要的,你知道栽培过程,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白灵菇怎么样栽培能高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白灵菇高产栽培高产白灵菇对温度极为敏感,其菌丝适应温度范围较宽,可在4--37℃条件下生存,以23--28℃为宜,出菇温度范围为0--24℃,生长前期的菇蕾阶段8--13℃以为最适宜,后期幼菇生长以15℃最适宜。

白灵菇的菌丝生长需要相当长的后熟阶段才能达到菌丝的生理成熟。

就是说,白灵菇菌袋在发满菌丝后,必须要经过一个菌丝后熟期才能出菇。

根据菌株特性下同,该阶段一般约需30--60天不等,个别菌株甚至高达80天。

采用人工调控措施,可大大缩短其后熟期。

其基本做法是:先将温度调至30℃左右,使菌丝充分发育,然后降低温度(将菌袋移入低温冷库),在0--10℃环境中维持15天左右,令菌丝体在相对不适条件下形成自我保护,从而加速其生育过程。

当菌袋色泽较前期更加洁白、手感硬度较高且弹性较强时即可将其移出冷库,置入塑料大棚中。

要尽量提高棚温、加大湿度,给予适量的强光刺激和较大的通风。

约一周左右,接种块处即出现微黄色菌液。

此后应尽量降低温度,待其现蕾。

一般该时段约在11月中旬前后,棚温应保持在15℃以下。

要覆盖好草帘,加强早晚及夜间的通风,同时加强地面浇水和空间喷水。

仅需2天短时10℃以下,菇蕾就很快形成。

一般每个出菇面仅有1--3个菇蕾。

在其完成分化前给予疏蕾处理,只保留1个,在常规条件下即可长出个大、均匀、端正、色白的优质菇品。

此举可有效提高其商品率,一般个重均在200克左右,商品率近100%白灵菇不出菇的原因一是错过最佳接种期。

其原因与菇农备料跟不上,或灭菌锅炉未及时建好而耽误最佳接种时间有关。

由于接种时间的延误,气温逐渐下降,菌丝发育缓慢,生理不能成熟,无法转入生殖生长。

到了菌袋生理成熟时,气温升高,温度已不适应,造成整批菌袋不出菇,即使出菇也是菇体偏薄、品质较差。

白灵菇栽培经验简介

白灵菇栽培经验简介

白灵菇栽培经验简介白灵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食用菌,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等特点,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白灵菇的栽培经验,希望对想要尝试种植白灵菇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选购种菇包在选购种菇包时,要选择外观完整、无破损、无霉变的包装袋。

同时,要注意查看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确保种菇包的新鲜度和品质。

二、准备种植环境白灵菇适宜在温度为18℃-25℃、湿度为80%-90%的环境下生长。

在种植前,要先准备好种植环境,包括菇棚、菇床、菇棚内的温湿度等。

菇床的材料可以选择麦秸、稻草、木屑等,要保证材料干燥、无霉变、无异味。

三、种植方法1. 菇床的制作将选好的材料放入菇床内,用水充分浸泡,使其达到适宜的湿度。

然后将种菇包放在菇床表面,用松土覆盖种菇包,厚度约为2-3厘米。

2. 菇棚的管理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菇棚内的温湿度控制。

菇棚内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潮湿。

同时,要定期给菇床喷水,保持湿度适宜。

3. 菇体的采摘白灵菇的生长周期为20-30天左右,当菇盖变成淡黄色时,即可采摘。

采摘时要轻拧菇柄,避免损伤菇体。

四、注意事项1. 种植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 种植过程中要注意菇床的湿度控制,避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

3. 种植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菇体的生长情况,及时采摘成熟的菇体。

4. 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农药或化肥。

总之,白灵菇的栽培并不难,只要掌握好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就能够成功种植出优质的白灵菇。

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想要尝试种植白灵菇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菌类种植技术--杏鲍菇种植技术

菌类种植技术--杏鲍菇种植技术

菌类种植技术--杏鲍菇种植技术(上)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用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一批菌种仅需3天,是使用固体菌种周期的1/10。

每罐菌种成本为195元,可接17×33厘米的栽培袋4000袋-5000袋,成本仅为0.04元,是使用固体菌种的1/32。

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因而接入的菌种可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发生长。

北方杏鲍菇栽培技术杏鲍菇又名雪茸。

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杏鲍菇具有苗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堪称“平菇之王”。

营养丰富,寡糖含量高,有整肠美容的效果。

白灵菇和杏鲍菇综合配套关键栽培技术白灵菇和杏鲍菇菌株不同,其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环所生产的白灵菇10号、白灵菇12号和杏鲍菇9号、杏鲍菇13号具有很好的丰产潜力和优良品质,生产上可以选用推广。

栽培杏鲍菇应当把握几点关键问题初栽杏鲍菇,立秋开始制作原种,接着制作栽培种,出菇袋,到出菇袋菌丝长满,待出菇时已错过杏鲍菇的最佳出菇期,给产量和质量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无公害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杏鲍菇肉质肥厚、营养丰富、保鲜期长,是味道最好的菇类之一,被益为“平菇王”。

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是一种口感好,又具有药用功能的珍稀食用菌品种。

沼渣栽培杏鲍菇出菇前的操作利用沼渣栽培杏鲍菇,同时具有开发新资源、节省成本等优势,一般降低生产成本30%左右。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伞菌。

肉肥厚,质地脆嫩,且具有杏仁香味,是高档食用菌。

杏鲍菇的发菌适温为23-25℃;形成原基的温度为10-18℃,最适12-15℃;菇体发育适温范围为10-21℃。

怎样提高杏鲍菇优质商品菇率近年来华北地区的杏鲍菇种植规模逐年增加,市场上对杏鲍菇商品性状的要求越来越高,杏鲍菇性状的优劣影响着产品的售价,商品性状优异的杏鲍菇一般具有如下形态特征:菌盖直径3厘米左右,仁黄色菌柄长10匣米左右,洁白光滑,保龄球状,肉质细腻。

白灵菇的栽培方法与市场前景分析

白灵菇的栽培方法与市场前景分析

白灵菇的栽培方法与市场前景分析白灵菇(Pleurotus ostreatus),又称平菇、鲍鱼菇,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真菌。

它的菇盖呈灰褐色,形状类似于贝壳,质地肉厚,香味独特,富含营养价值。

白灵菇的栽培方法简单易行,市场前景广阔,成为了农民和农业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介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以及市场前景的分析。

一、白灵菇的栽培方法1. 选址与土壤准备白灵菇的栽培一般在温度15-20度、湿度60-70%的环境下进行,因此选址要选择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的地方。

土壤方面,白灵菇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但以泥炭土、腐熟的菜地土或蘑菇专用菌包废弃基质为最佳。

在栽培前需要将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无害菌的侵入。

2. 菌种选择白灵菇的菌种一般可以在农资市场上购买到。

选择菌种时要注意其质量和口碑,选择经过认证的良种以确保正品。

菌种的保存要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可放在冰箱中保存,但最好不要超过半年。

3. 基质制备基质的制备是白灵菇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用的基质材料包括木屑、秸秆、锯末等。

这些材料需要进行脱水处理,并加入适量的水分。

可以通过堆肥的方式进行基质的发酵,发酵的时间一般在15-20天之间。

4. 菇种接种将菌种与基质进行混合,接种时要注意卫生,避免其他杂菌的侵入。

最好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以确保菌种的纯度。

接种后,将基质堆成一堆,覆盖保鲜膜,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5. 菇盖生长和收割接种后,基质开始发生菌丝生长,大约需要7-10天。

当菌丝完全覆盖基质时,就可以移至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促使菇盖生长。

菇盖的生长一般需要15-25天,要注意调节湿度和温度,保持适宜的环境。

当菇盖边缘开始翘起,菇盖底部出现颜色变化时,表示可以进行收割了。

6. 菇体质量保证为了保证菇体质量,除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外,还需要合理使用肥料和灌溉技术。

在菇盖生长期间,可适当喷洒水分,保持湿润环境。

肥料方面,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或专用的蘑菇培育剂,但要注意使用量的控制,避免过量导致菌丝腐败。

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

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

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白灵菇,又称雪耳菇、银耳菇,是一种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中药材生产。

因其肉质细嫩、口感清香而备受青睐。

而白灵菇的栽培模式及发菌期的杂菌污染是影响菌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白灵菇的栽培模式及发菌期的杂菌污染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一、白灵菇的栽培模式1.环境要求:白灵菇栽培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主要在竹林、林间地块或阴凉潮湿的山坡上栽培。

适宜的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要求达到80%-90%。

2.培养基:白灵菇的培养基主要是混合有秸秆、稻草、木屑以及由棉籽壳、豆饼、蔗渣制作而成的基质,以及一定比例的石灰粉和磷灰石等,混合后进行堆肥处理。

3.接种方法:白灵菇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切芽接种和菌丝块接种两种方式。

切芽接种是将菇种切成小块,然后均匀分布在堆肥基质中,埋藏5-7厘米。

菌丝块接种是将菇丝包裹在保鲜膜中,放置到培养基上表面,然后盖上保温布。

4.养护管理:在培养基表层播上1-2cm泥土,保持土壤湿润。

要定期通风、保持通风透气,以减少杂菌的侵入。

二、发菌期的杂菌污染防治方法1.灭菌消毒:在培育白灵菇的过程中,应采用高温高压蒸汽消毒设备对工具、有机基质进行有效杀灭杂菌。

以确保在发菌期不被外界杂菌侵害。

2.保持干燥:在发菌期,要保持环境的干燥,一旦发现有明显的水分积聚,要及时清理,以免滋生霉菌。

3.防止外来污染:在发菌期,尽量减少人员进出的频率,定期对培养基和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科学管理:在发菌期要进行科学管理,包括合理施肥、及时通风、适度的浇水等,避免环境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以减少杂菌侵害。

5.定期检查:在发菌期要定期对菌棒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以免疏忽造成严重的杂菌侵害。

白灵菇的栽培模式及发菌期的杂菌污染防治方法对于菌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科学合理的栽培模式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白灵菇的高产高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大家了解白灵菇的栽培模式及发菌期的杂菌污染防治方法有所帮助。

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

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
3. 冷冻处理:清洗→冷冻→解冻→包装。
2. 晒干:清洗→晒干→包装。
初加工方法:常见的初加工方法有烘干、晒干和冷冻处理。
深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3. 罐头制品:清洗→切块→装罐→密封→杀菌→包装。
2. 腌制品:清洗→烫漂→腌制→包装。
1. 干制品:清洗→切片→烘干→包装。
深加工方法:白灵菇可以加工成干制品、腌制品和罐头制品等。
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避免空气不流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05
白灵菇的采收与加工
采收标准
白灵菇成熟后,菌盖充分展开,菌褶基本变白,此时菇体七、八分成熟,是最佳的采收时期。
采收方法
用竹片或小刀轻轻将白灵菇从基部采下,注意不要损伤菌体。
采收标准及方法
初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艺流程
1. 烘干:清洗→切片→烘干→包装。
国外生产情况
白灵菇因口感嫩滑、营养丰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的兴起,白灵菇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食材。
国内外消费情况
国内外白灵菇的生产与消费现状
VS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具有保健功能的食材需求不断增加。白灵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食材,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栽培设施及布局
栽培方法及管理
白灵菇栽培采用熟料栽培,将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后加水搅拌均匀,装入塑料袋中灭菌后接种白灵菇菌种。
栽培方法
控制温度在20-25℃之间,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保持良好通风和光照条件,及时去除杂菌和病虫害。在菌丝长满袋后移至出菇室,去除塑料袋并给予一定的温差刺激,促进子实体形成。在出菇期间,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并及时采收。

北方地区白灵菇栽培技术要点

北方地区白灵菇栽培技术要点

北方地区白灵菇栽培技术要点白灵菇是一种优质食用菌,其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和预防疾病。

在北方地区,白灵菇的栽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产业。

本文将介绍北方地区白灵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一、基础设施建设白灵菇的栽培需要建设菇房,菇房的设计应当合理,能够满足菇类生长的需求。

菇房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应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菇房的选择应当考虑到光照、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等因素。

二、菌种选择白灵菇的菌种选择是栽培成功的关键,应当选择良种、高产、抗病性好的菌种。

同时,应当注意菌种的来源,避免使用不干净的菌种。

三、基质制备白灵菇的基质制备是栽培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基质的选择应当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常用的基质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木屑等。

基质的制备应当充分蒸煮、晾晒、调湿等,以达到适宜的湿度、温度和酸碱度。

四、接种与培养接种是白灵菇栽培的关键步骤,接种前应当将基质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参数调整到适宜的范围。

接种后,应当控制好菌床的温湿度,保持充足的通风和适宜的光照。

培养期间,应当注意观察菇床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环境参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五、采收与处理白灵菇的采收应当在菇盖完全展开后进行,采摘时应当注意不要损伤菌丝,避免菌床的二次污染。

采摘后,应当及时进行清理、分级和包装,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六、防病治虫白灵菇的栽培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因此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综上所述,北方地区白灵菇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菌种选择、基质制备、接种与培养、采收与处理以及防病治虫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要点,才能够实现白灵菇的高产、高品质和高效益。

白灵菇种植条件和方法

白灵菇种植条件和方法

白灵菇种植条件和方法1. 引言白灵菇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在现代农业中,白灵菇的种植被广泛应用,其需求量逐年增加。

本文将介绍白灵菇的种植条件和方法,以帮助种植者了解如何获得高产的白灵菇。

2. 种植条件2.1 温度要求白灵菇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C至25C。

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下,白灵菇的生长速度会减缓或停滞。

因此,在种植白灵菇时,需要提供稳定的温度条件,以促进其健康生长。

2.2 湿度要求白灵菇对湿度的要求较高,最适宜的湿度范围为80%至85%。

湿度过低会导致菇体发育不良,而湿度过高可能会引发病菌滋生。

因此,在种植白灵菇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以促进其茁壮成长。

2.3 光照要求白灵菇对光照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生长。

通常情况下,白灵菇种植处需避免过强的光照,以免对菇体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需要提高光线强度,可以使用人工照明补充光源。

2.4 通风要求白灵菇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空气流通,以排除菌棒和菌床内部的二氧化碳以及调节湿度。

合适的通风可以提供菇体生长所需的氧气,并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种植白灵菇时,要注意合理设置通风设备,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3. 种植方法3.1 基质制备白灵菇的培养基主要由麦麸、玉米秸秆、过熟的马粪等有机物组成。

首先,将这些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拌匀。

然后将混合好的基质放入容器中,用锡纸密封,进行蒸煮处理。

蒸煮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直到基质表面出现细小水珠即可。

3.2 菌种接种完成基质制备后,即可进行菌种接种。

首先,在基质表面铺一层保鲜膜,然后将培养的菌种均匀地撒在保鲜膜上。

接种后,将接种箱放入温度为25C的环境中,保持湿度为80%至85%。

接种后的白灵菇需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导致菇体变色。

3.3 培养和管理接种后的白灵菇需进行适时的培养和管理。

首先,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菇体的生长。

其次,定期喷水保持湿度,防止基质过干。

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

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

白灵菇栽培模式及发菌期杂菌污染防治方法白灵菇是一种优质食用菌,其肉质丰满、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进行白灵菇栽培时,需要注意防治杂菌污染,确保菌素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白灵菇的栽培模式及发菌期的杂菌污染防治方法。

一、白灵菇的栽培模式1. 基地选择白灵菇的栽培场地应选择干燥、通风、遮光、无污染的场所,地面要平整、坚实、排水良好。

2. 基质配方白灵菇可以使用各类废弃物作为基质,如稻草、麦秸、玉米秸、豌豆秸、花生壳、木屑等。

基质配方要根据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并进行科学的配方设计,以保证菌发生长。

3. 菌种选择白灵菇的常用菌种有平菇、状元菇和桂花菇等。

在选择菌种时,应重点考虑附着力、产量、品质及抗逆性。

1. 消毒在进行白灵菇的栽培前,需要对基地和设备进行全面的消毒,以杀死已有的病菌和细菌。

消毒可以使用高温蒸汽、甲醛、紫外线等方法。

2. 菌种发酵前的处理在开始种植之前,需要对菌种进行处理,以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处理方法可以包括筛选、洗涤、消毒、配制等。

3. 菌种发酵过程中的防治菌种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杂菌的污染,应加强高温、通风、密闭等管理措施,以确保菌种的质量和纯度。

菌株接入前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并进行观察和筛选。

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 接种后的管理接种后,需要加强对菌床的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防止病害的发生。

定期进行巡查和防治工作,及时处理病害。

三、总结通过以上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白灵菇发菌期的杂菌污染,并确保优质的产量和品质。

在进行白灵菇的栽培时,需要注重基地选择、基质配方、菌种选择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菌素质量和产量。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球盖菇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真菌,又称杏鲍菇、白灵菇等,其菌子较大,菌盖略呈半圆形,菌褶明显,适宜在林下进行栽培。

本文将介绍大球盖菇林下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大球盖菇主要栽培在林下,因此土壤的选择要注意寻找遮荫率较高、气候湿润的环境,对于黏重土,可进行搬运或改良。

如果需要直接进行栽培,则需要进行固定架设备,将菌种栽入已经铺好的菌床上。

在土壤准备阶段,除了选择合适的土质,还需要注意通风、保湿等环境条件。

为了达到较好的密度和通风效果,可以将菌床拍打紧实,同时根据气候情况进行调控。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栽培前进行土壤的清理与消毒,杀死菌床内的细菌和微生物,达到消毒和杀虫的效果。

同时,为了保证菌床的湿度,在栽培前会进行充分的灌溉。

二、菌种的选择与繁殖大球盖菇属于菌株繁殖少、单体化程度较大的菌种,也是难于繁殖的真菌之一。

因此,选择菌种是种植大球盖菇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选择菌种可以依据其质量、成熟度、原生态等条件进行选择,通过实验性的种植来进行菌株选择,以保证种植的品质和效益。

菌种的繁殖一般涉及到组织培养和纯化,菌株培养及菌种制备等过程,其中繁殖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非常关键。

三、大球盖菇菌床的制作和管理菌床制作是大球盖菇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制作菌床时要考虑土壤的加工、湿度、通风、渗透性等因素。

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一般需要将土壤细碎,经过消毒、调制等过程。

通常情况下,需要按照菌床的规格制定合理的土壤量,安排适当的菌丝处理量,为菌床进行建立。

建立好菌床后,要根据菌床的环境进行通风、保温、灌溉等操作。

而菌床管理中,保湿和通风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般来说,菌床管理需要根据菌床内的湿度和气温进行调控,保证菌床足够湿润,并且通风好。

如果菌床过湿,会导致菌床内部腐烂和生长不良;如果通风不好,则会导致菌床内空气不流通,细菌滋生。

四、大球盖菇的采收和加工在进行采收和加工时,需要注意保持卫生和操作规范。

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品质量可控、可追溯。
05
栽培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产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选用优良菌种
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白 灵菇菌种,确保菌种的纯 正和活性。
优化培养基配方
通过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和 比例,提供白灵菇生长所 需的最佳营养条件。
精确控制环境条件
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 境条件进行精确监控和调 节,确保白灵菇生长环境 的稳定和优化。
病虫害防治
要点一
病害防治
白灵菇常见病害有霉菌病、软腐病等。预防方法包括 选用抗病性强的菌种、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及时清除 病株等。若发生病害,可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要点二
虫害防治
常见的白灵菇虫害有线虫、蚜虫、螨虫等。防治方法 包括基质处理(如高温消毒)、生物防治(如引入天 敌)和化学防治(如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在防 治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避免滥用农 药导致药害和环境污染。同时,定期对栽培场地进行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确保白灵菇的健 康生长。
03
栽培技术
播种与管理
选种与播种时间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白灵菇菌种 ,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确定合适 的播种时间。通常春季和秋季为
播种的最佳时期。
基质准备
白灵菇喜欢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 基质上,如稻草、麦秸、玉米秸 等。基质需要充分晒干、破碎, 并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进行混
合。
播种方法
将基质铺平,把菌种均匀撒播在 基质表面,然后再覆盖一层薄土 。轻轻压实后,保持适当的湿度
感谢观看
02
栽培前的准备
菌种选择与制备
选用优良菌种
选择产量高、质量好、抗病性强的白灵菇菌种。
菌种制备
从健康、成熟的子实体中分离菌丝,经过纯化、 培养,得到纯净的母种。再将母种繁殖成原种, 最后扩繁成栽培种。

白灵菇生产栽培技术

白灵菇生产栽培技术

白灵菇生产栽培技术白灵菇,也称白菇,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菌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产量高、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本文将介绍白灵菇生产栽培技术。

一、环境条件1.1 温度白灵菇生长适宜温度为18-24℃,平均温度在20℃左右为宜。

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菇柄过长,菇盖平而无半球形,口感变差。

温度过高,菌丝生长快,但菇体会变小,品质下降。

1.2 湿度白灵菇生长最适宜的湿度为85-90%,用于居住或生产的磨砂尘土地面,可增加空气的湿度。

要保持空气湿度稳定,防止在长时间干燥和湿度波动的情况下瞬间热水灌注湿度太高,以免造成菇粒病、菌柄变薄、菌盖变小等。

1.3 光照白灵菇是光子性反应菌,适合在暗室内栽培。

夏季高温时,要遮光,以防草菇病的发生。

1.4 通风白灵菇通气要适当,应在24小时内保持室内氧气含量不低于17%。

通气量过大会使室温下降,通风过程中也易让环境内的干酪霉菌外侵。

二、材料准备2.1 菌种选用的菌种要求生产成熟度高、菌丝生长速度快、异色较少、结果性好、品种稳定等特性。

建议选用的菌株有杨蒿菇、华北菇、新华星菇等常见品种。

2.2 基质通常使用的基质有香河煤渣、麸皮、玉米淀粉、麦麸、稻壳等。

其中,香河煤渣是常用的生产基质。

选用基质要注意:完全脱水后能自主吸水,不断麻束,通过筛网切碎大小均匀。

2.3 防霉剂生产时要选用具有较高残留期的 2~2-甲基环丙乙酸盐(MBT) 防止投料、采收点存储和运输过程中潮气、水分或内部微生物的污染引起的霉变。

三、栽培技术3.1 菇种培养要选用高质量且富含成熟菌丝的菌种。

在菌床制好后,将土壤面湿润,压实并均匀铺一层厚度约1公厘的一次进体剂或种菌床。

3.2 菌床制作选用香河煤渣或麸皮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腐熟制成菌床。

具体材料比例:•煤渣或麸皮:45%•小麦麸:45%•面粉或玉米淀粉:10%发酵至充分腐熟,菌床高度保持三厘米左右即可。

3.3 菌种接种接种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补腔接种、铺覆菌屑等方式。

工艺方法——白灵菇和杏鲍菇配套栽培技术

工艺方法——白灵菇和杏鲍菇配套栽培技术

工艺方法——白灵菇和杏鲍菇配套栽培技术工艺简介一、选用优良的菌株白灵菇和杏鲍菇菌株不同,其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环所生产的白灵菇10号、白灵菇12号和杏鲍菇9号、杏鲍菇13号具有很好的丰产潜力和优良品质,生产上可以选用推广。

二、选择优良的制种配方,提高菌种活力两种菌的1级种均可选用以麦麸为主要成分的配方(麦麸5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琼脂20g,水1000ml),用此配方培养出来的1级种生长状况最好。

2级种和3级种可选用以棉籽壳为主要成分的配方,此配方效果很好。

其配方成分为:棉籽壳80%、麦麸18%、石膏1%、蔗糖1%(料水比为1:1.2左右)。

三、采用优良的培养料配方采用棉籽壳80%、麦麸18%、石膏1%、蔗糖1%(料水比为1:1.2左右)的培养料配方最具有丰产性能。

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棉籽壳70%、玉米芯7%、锯末10%、麦麸5%、玉米粉5%、石膏1%、石灰2%(料水比为1:1.2左右)的培养料配方,在菌丝生长和增产效应等方面也有较好效果。

四、合理安排栽培季节白灵菇和杏鲍菇栽培季节十分重要,尤其对于不能控制温度的自然温室菇房更是如此。

北京郊区温室菇房多数可安排在当年10月份至翌年3月份出菇,其中以12月份和翌年1月份移入菇房的菌袋产量最高。

据此,出菇用的生产菌袋应在8月份制作完成,8月下旬至10月份为菌袋培养期。

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级菌种的制作和培养时间,一般5月份转接1级种,6月份接种培养原种,7月份接种培养栽培种。

五、栽培袋的制作与培养栽培袋一般采用聚丙烯袋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规格为17cm*33cm*0.05cm。

每袋装干料0.4-0.5kg,用塑料颈圈封口,增加通气性。

培养料灭菌要彻底,高压灭菌2h或常压灭菌15h以上。

接种后在通风、避光、干燥环境下培养,温度保持在20-23℃。

白灵菇一般培养35-45d,大部分栽培袋可长满菌丝。

杏鲍菇栽培袋一般培养30-40d可长满菌丝。

白灵菇、鸡腿菇、草菇周年栽培

白灵菇、鸡腿菇、草菇周年栽培

白灵菇、鸡腿菇、草菇周年栽培一、白灵菇—鸡腿菇—草菇周年栽培(一)白灵菇。

8月中旬至9月播种,用熟料栽培。

培养料配方:棉子壳100公斤,麸皮10公斤,尿素0.2公斤,水分含量为60%~65%。

栽培袋规格:宽15~17厘米,长35厘米,厚0.04~0.06厘米。

按常规方法装袋,灭菌,接种。

经培养发菌,在11月至翌年3月为出菇期。

(二)鸡腿菇。

于10~11月播种,用发酵料栽培。

先在培养室培养发菌,经过30~40天发菌,当白灵菇采收结束后,将鸡腿菇菌袋转入菇房,进行覆土使其出菇,鸡腿菇采收两茬,翌年5月底采收结束。

(三)草菇。

在翌年6月中旬至8月播种,用袋栽培或床架式栽培。

草菇可利用种过白灵菇的废料经发酵后栽培。

草菇采收1~2茬,9月初采收结束。

二、杏鲍菇或白灵菇—黄背木耳—草菇周年栽培(一)杏鲍菇或白灵菇。

于8月中旬至9月播种,用熟料栽培,至翌年4月采收结束。

(二)黄背木耳。

翌年3月制袋播种,栽培袋规格:宽17~18厘米,长40厘米,厚0.04~0.06厘米。

接种后先在培养室发菌,待菌丝长满袋后,前茬栽培的杏鲍菇也采收结束。

将黄背木耳菌袋转入菇房,进行开口催芽,然后挂袋使其出耳。

黄背木耳采收2~3茬,6月底采收结束。

(三)草菇。

翌年6月中旬至8月接种,9月初采收结束。

三、金针菇—平菇—草菇周年栽培(一)金针菇。

9~10月制袋播种,栽培袋规格:宽15~17厘米,长35~40厘米,厚0.04~0.06厘米。

经25~30天发菌,于10~11月出菇,采收2~3茬,至翌年3月采收结束。

(二)平菇。

于翌年3~4月播种,6月采收结束。

(三)草菇。

翌年6月中、下旬播种,可利用金针菇废料栽培,9月中旬采收结束。

四、香菇—平菇—草菇周年栽培香菇于8月中旬至9月底制袋接种,经发菌、转色,在11月进入出菇期,采收到翌年5月初结束。

平菇在翌年3~4月栽培,6月中旬采收结束。

草菇于翌年6月中旬至8月袋栽或床畦栽培,9月初采收结束。

白灵菇与杏鲍菇栽培技术

白灵菇与杏鲍菇栽培技术

2.顺季节栽培的技术关键
(2)科学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相当于作物栽培的土壤,要求营 养全面、充足而且平衡,含水适中, pH6-7。
①配方:棉籽壳100斤,麦麸15斤,玉米粉 5斤,尿素0.2斤,石膏1斤,石灰1斤,过磷 酸钙0.5斤。
②含水量:是影响发菌速度、成品率以及 产量、质量等最关键的因素,低则菌丝弱, 产量低;高则发菌慢甚至不吃料,易污染。
(4)集中人力突击装袋
规格:17cm×33cm×0.004cm 质量: 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 要求:松紧适度。为防止培养料腐败变 质,要集中人力突击装袋,并随即开始 灭菌,不可拖延时间。菌袋要求适当紧 实,两端扎活口。每个菌袋湿重大约 1kg 。
30-40元/kg 。 2019年夏季80-90元/kg ,冬季下降到20-30元
/kg 。
栽培、驯化回顾(续)
2019年价格下降:受非典影响,价格下降,多 数亏损。但修武县王自成越夏菌袋10余万袋, 11-12月出菇,最高时52元/ kg。
2019年春价格回升:市场价20元/kg 左右。 2019年价格偏低:春节前稳定在6-10元/ kg,春
白灵菇菌丝体在pH4-9之间均可生长,最 适pH为5.5-6.5。
3.后熟过程
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后不会马上出菇,必须在一定条 件下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才能出菇。
后熟过程与菌丝生理成熟是一个概念,目前对于后熟 的指标不能量化,只能从经验判断。一般在20-22℃, 氧气充足,适当散射光条件下继续培养30-40天,当 菌丝浓白,菌袋变硬,有个别菌袋开始形成菇蕾时, 集中进行出菇管理。后熟30天产量质量都最佳。
分支,无色透明。 根据菌丝生长的位置将菌丝分成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根据细
胞内细胞核的数目将菌丝分为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和双核菌 丝(次生菌丝)。生产中应用的菌丝都是双核菌丝,只有双核 菌丝才具有出菇能力。 双核菌丝的细胞间隔处具有明显的锁状联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培养的菌丝体
2020/11/18
母种培养基中的菌丝体
2020/11/18
原种培养基中的菌丝体 2020/11/18
(2)子实体
• 子实体是白灵菇的繁殖器官,在菌褶上产生孢子-----种子,孢子萌发并进行质配后形成双核菌丝。
• 白灵菇子实体有三种类型

手掌形

马蹄形

圆柱形
• 手掌形白灵菇质量最好,通体白色,菌盖大而厚,菌 柄粗短,品质优。
1.白灵菇生产的工艺流程
(2)反季节栽培(春种秋收)
合理选择栽培季节----科学配料----精细 拌料----突击装袋----彻底灭菌----严格 无菌条件下接种----发菌管理----后熟期 管理----低温冷藏----变温催蕾----疏蕾 ----出菇管理----及时采收----包装销售 。
反季节栽培可以降低污染率,提早上 市,提高栽培效益。
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
2020/11/18
主要内容
一、 白灵菇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二、 白灵菇生产的理论基础 三、 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 四、 白灵菇生产中的异常现象及防
治措施 五、 问题解答,经验交流
2020/11/18
一、白灵菇的生产现状及前景
• 1.栽培、驯化回顾
• 上世纪50年代,中科院综合考察队在新疆北部荒漠区 考察时,采集到的标本经邓叔群教授教授鉴定记载并 记载于《中国的真菌》(1963)一书中,命名为阿魏 蘑菇(Pleurotus ferulae ),为新疆特产。
2020/11/18
2.顺季节栽培的技术关键
2020/11/18
②根据市场安排生产
夏菇价高:需要冷库栽培,投资大,风 险大。新疆宣传的619不可信。
早秋菇价格较高:前期发菌温度变化大 ,存在一定风险。可以通过一定措施降温发 菌,提早上市。焦作等地采用春种秋收,可 以明显提前上市,效益较高。
春菇价低:9月下旬以后栽培,或虽然9 月上旬栽培,但管理跟不上,拖到春节后出 菇上市,想赚钱很不容易。
2020/11/18
③矿质营养 白灵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矿质营养 主要有钙、磷、钾、硫、镁、铁、锌、铜等 ,其中以钙、磷、钾、硫、镁、铁最为重要 。在生产中常用石膏和生石灰等作为钙肥, 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或磷酸二氢钾等作为 磷肥。由于各种原料中含有丰富的钾肥,所 以不必另外添加。锰、铁、锌同时存在能促 进菌丝生长(2ppm)。
2020/11/18
栽培、驯化回顾(续)
• 2019-2019年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 99年冬:广州交货价:38-40元/kg;由于每 天销量只有1吨,多于产品被加工成铁听罐头 (固形物400g),售价25元。
• 2000年夏菇90-140元/kg ,冬季40元/kg以上 。
• 2019年春20元/kg ,夏季100-200元/kg ,冬 季30-40元/kg 。
2020/11/18
白灵菇(手掌形 )
2020/11/18
白灵菇(白手灵掌菇形()手掌形)
2020/11/18
马蹄形 白灵菇(马蹄形)
2020/11/18
白灵菇(圆柱形 )
2020/11/18
2020/11/18
(1) 四大营养要素
2020/11/18
①碳源
概念:凡是能够为白灵菇生长提供碳素营养的物质。
2020/11/18
1.白灵菇生产的工艺流程
(1)顺季节栽培(秋种冬收)
合理选择栽培季节----科学配料---精细拌料----突击装袋----彻底 灭菌----严格无菌条件下接种----发 菌管理----后熟期管理----变温催蕾 ----疏蕾----出菇管理----及时采收 ----包装销售。
2020/11/18
。 2020/11/18
栽培、驯化回顾(续)
• 2019-2019年为市场开拓阶段。2019年北京金信食用 菌有限公司孔传广经理和新疆木垒县赵炳合作,从新 疆木垒县赵炳处引进(白)阿魏蘑菌袋,赵炳作技术指 导在北京大面积出菇成功。
• 金信公司97年栽培40万袋,98年栽培70万袋。当时 鲜菇40元/kg,市场较小。后和广州销售商联手在广 东、深圳推广,于99年春打开广州市场。
• 2019年夏季80-90元/kg ,冬季下降到20-30 元/kg 。
2020/11/18
栽培、驯化回顾(续)
• 2019年价格下降:受非典影响,价格下降,多 数亏损。但修武县王自成越夏菌袋10余万袋, 11-12月出菇,最高时52元/ kg。
• 2019年春价格回升:市场价20元/kg 左右。 • 2019年价格偏低:春节前稳定在6-10元/ kg,
2020/11/18
2.顺季节栽培的技术关键
(1)合理选择栽培季节
①根据白灵菇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安排 白灵菇属于中温发菌、低温变温出菇型
的食用菌。发菌温度25℃,出菇温度15℃左 右。据此,白灵菇最适宜的栽培季节是9月上 旬。接种后30-40天菌丝长满,经30-40天左 右后熟过程,在接种后70-80天开始出菇, 90-100天结束生产。 9.1左右---10.5左右----11.10左右---11.25 接种-----菌丝长满-----开始现蕾----采收
分支,无色透明。 • 根据菌丝生长的位置将菌丝分成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根据细
胞内细胞核的数目将菌丝分为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和双核菌 丝(次生菌丝)。生产中应用的菌丝都是双核菌丝,只有双核 菌丝才具有出菇能力。 • 双核菌丝的细胞间隔处具有明显的锁状联合。
2020/11/18
菌丝体
2020/11/18
• 白灵菇首次定名:在通州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卯晓 岚先生推荐使用这个商品名,现已被广泛使用。对赵 炳从木垒带到北京大面积栽培的阿魏蘑的分类地位, 卯晓岚先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鉴定为白灵 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 ( Inzengae ) Quél.],
记载于2000出版的《中国大型真菌》中。
④维生素 维生素对白灵菇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 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白灵菇生长 必需从外界提供维生素B1 (100微克/升), 其他可自行合成。
2020/11/18
2. 五大环境因子
(1)温度
白灵菇为低温、变温出菇型菇类,在不同生长阶 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白灵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 范围是5-32℃,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4-27℃,高于 28℃,菌丝生长纤细无力,低于15℃菌丝短而浓密, 但生长速度减慢。
• 生产量变化: • 2019年:7300吨 • 2019年:34325吨 • 2019年:52000吨 • 2019年:81839吨 • 2019年: • 产地:新疆、北京、河南、山东(2.38万吨,
2019)、天津、河北。河南省濮阳、许昌、西 峡、泌阳
2020/11/18
3.市场前景
• 白灵菇栽培技术已趋成熟,栽培风险较小。 • 白灵菇消费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市场前
• 适温条件下,后熟期越长,单菇重及质量都有所提高 。
• 有效积温2300-2700℃。
• 正常情况下,采用17☓33cm的菌袋,从接种到现蕾为
2020/11/18
80天时间。
三、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
白灵菇生产目的是实现高产 、优质,但最终目的是达到高效 益。
要想达到优质高产,科学管 理是基础,是关键;要想达到高 效益,需要对白灵菇的整个生产 过程进行统筹安排。
白灵菇菌丝体在pH4-9之间均可生长,最 2020/11/18 适pH为5.5-6.5。
3.后熟过程
• 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后不会马上出菇,必须在一定条 件下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才能出菇。
• 后熟过程与菌丝生理成熟是一个概念,目前对于后熟 的指标不能量化,只能从经验判断。一般在20-22℃ ,氧气充足,适当散射光条件下继续培养30-40天, 当菌丝浓白,菌袋变硬,有个别菌袋开始形成菇蕾时 ,集中进行出菇管理。后熟30天产量质量都最佳。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应 保持在60%-70%左右,空气湿度60%-75% 之间。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要求培 养料含水量保持65 % -70%,空气湿度提 高到85%-95%。低温条件下,如果空气湿 度低于80%时,菌盖表面容易开裂,降低 了商品质量。
(3)光线 光线是白灵菇的生长必要条 件。但菌丝生长完全不需要光,光会抑 制菌丝生长;无光绝不形成子实体,微 弱的光线(200-50lx)有利于子实体的形 成,分化的原基在黑暗下有徒长的倾向 。光线过强,固体颜色易发黄。
作用:构成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结构元素;为白灵菇生 长提供能量。
来源:白灵菇能够利用的碳源非常广泛,单糖、双糖 、树胶、果胶、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均可利用。这些碳源主要存在于木屑、玉米芯和棉籽 壳等培养料中。
利用:小分子物质被直接吸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被 白灵菇菌丝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酶分解为简单的碳 水化合物后被白灵菇利用。半纤维素转化为戊糖(阿 拉伯糖、木糖)、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后 被利用,纤维素在转变为纤维二糖后才能被利用。
春节后价格急剧下滑,一级菇在5-6元,二级、 三级菇在3-4元/ kg,等外菇在2-3元/ kg 。 • 2019年预计价格会上扬:由于受去年低价的影 响,以及今年棉壳价格上扬,白灵菇由珍稀食 用菌逐步向大众食用菌过渡,市场需求不断扩 大,预计价格会有所回升。
2020/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
2.生产量及生产区域
二、白灵菇生产的理论基础
• 1. 白灵菇的形态结构特征
• 白灵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 (1)菌丝体 • 菌丝体是营养器官,相当于植物的根茎叶,具有分解、吸收和
贮藏营养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繁殖体用于生产。 • 白灵菇菌丝体白色,绒毛状,菌丝浓密粗壮,气生菌丝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