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沉积构造的环境意义

合集下载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第29卷㊀㊀第1期盐湖研究Vol 29No 12021年3月JOURNALOFSALTLAKERESEARCHMar 2021收稿日期:2020-03-31ꎻ修回日期:2020-04-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223)ꎻ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8JM4008)作者简介:田庆春(1982-)ꎬ男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第四纪环境演化ꎮEmail:tianqch2006@126.comꎮDOI:10.12119/j.yhyj.202101004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田庆春1ꎬ石小静1ꎬ石培宏2(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ꎬ山西临汾㊀041000ꎻ2.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ꎬ陕西西安㊀710119)摘㊀要:选择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为研究区ꎬ通过对该区湖泊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分析ꎬ并且与其他环境代用指标进行比较ꎬ探讨了中更新世以来可可西里地区的环境演变ꎮ结果表明:粒度参数的变化特征可以很好地指示湖泊水位的变化ꎬ能反映湖区气候的变化情况ꎬ粒度参数所指示的湖泊水位波动及环境变化得到了其他环境代用指标很好的支持ꎬ说明对沉积物粒度研究是恢复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ꎮ同时该区湖泊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变化规律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在冰期 间冰期旋回尺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ꎬ但也出现不同的变化特征ꎬ表明这一区域既有与全球一致的气候特征ꎬ也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ꎬ其原因可能与青藏高原的抬升有一定关系ꎮ关键词:青藏高原ꎻ湖泊沉积ꎻ粒度特征ꎻ环境意义中图分类号:P512.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858X(2021)01-0025-08㊀㊀粒度作为气候代用指标在恢复古气候㊁古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ꎮ因粒度的组分与搬运介质㊁方式及后期沉积环境有关ꎬ因此在一定的区域条件下ꎬ粒度特征能反映沉积物的成因ꎬ对指示区域气候演化有重要意义ꎮ黄土沉积物粒度研究表明ꎬ其沉积物粒度大小能很好地指示东亚冬季风强弱的变化[1]ꎮ在深海沉积研究中ꎬ可用沉积物粒度值来反映洋流流速以及搬运能力的大小ꎮ湖泊沉积研究发现ꎬ湖泊沉积物粒度受到湖泊水体能量的控制ꎬ粒度的粗细代表水动力的大小及入湖水量的多少ꎬ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湖区降水量的变化ꎬ进而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2]ꎮ青藏高原不管是在环境变化驱动还是响应方面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4]ꎮ位于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地区ꎬ受人类生产生活干扰很小ꎬ本研究选择可可西里地区为研究区ꎬ通过对可可西里地区古湖泊沉积物粒度各组分特征进行分析ꎬ从而对该区湖泊及其湖区气候环境演化进行探讨ꎮ1㊀研究区概况可可西里位于昆仑山脉以南的青藏高原腹地ꎬ东至青藏公路ꎬ西至青海省界ꎬ南到唐古拉山脉ꎮ研究区内沉积物主要为晚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ꎬ主要包括冲积㊁洪积以及一些冰水堆积的砂砾石层ꎮ可可西里海拔4200~6860mꎬ面积约为450ˑ104hm2ꎬ年均气温变化波动在-10 0~4 1ħ之间ꎬ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在173 0~494 9mmꎬ雨热同期ꎬ降水量集中在夏季[5]ꎮ该区植被以高寒草原为主ꎮ岩芯取自可可西里东部边缘ꎬ位置35ʎ13ᶄ05ᵡNꎬ93ʎ55ᶄ52.2ᵡEꎬ距青藏公路约30km(图1)ꎬ编号为BDQ06ꎬ长106mꎬ取芯率在90%以上ꎬ取芯时间为2006年8月ꎮ野外将岩芯密封后运回实验室ꎬ按2cm分样ꎬ岩芯颜色主要为浅绿色ꎬ同时夹杂一些其它颜色(黄色㊁褐色㊁铁锈色等)ꎮ盐湖研究第29卷图1㊀采样位置图Fig 1㊀Thesamplesite2㊀研究方法以10cm间距对沉积物岩芯进行粒度样品的取样ꎬ并且以10~20cm不等间隔取得古地磁样品ꎮ粒度测试首先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用H2O2/10%)和碳酸盐(用HCl/10%)ꎬ加入蒸馏水静置12h后ꎬ将上层清水抽至约剩20mL时加入10mL分散剂ꎬ放入超声波震荡仪ꎬ震荡5min后加入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英国MalvernInstruments公司)进行测试ꎮ为了更好地分析湖泊沉积物粒度的气候意义ꎬ同时测定了总有机碳㊁磁化率和色度等气候代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ꎬ具体测试方法见参考文献[6]ꎮ图2㊀BDQ06孔古地磁测试结果Fig 2㊀PaleogeomagnetictestresultsofBDQ06core62第1期田庆春ꎬ等: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㊀㊀古地磁从钻孔岩芯取得2cm的立方体ꎬ通过2G超导磁力仪(2G-755RMagnetometer)和热退磁仪(MMTD60)进行测试ꎮ共测试样品353个ꎬ有效数据占80%ꎮ古地磁和粒度的测试均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ꎮ3㊀年代确定BDQ06孔年代框架建立在磁性地层学的基础上ꎬ磁性测量结果如图2ꎮ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RH孔磁性地层研究结果显示ꎬB/M界限位于108m处ꎬ同时在布容世内出现了9次极性漂移事件[7]ꎬ大部分极性漂移事件可与本钻孔相对应ꎬ将本钻孔极性漂移事件与标准极性柱对比[8-10]ꎬ同时结合轨道调谐的方法ꎬ建立了BDQ06孔的年代框架ꎬ轨道调谐具体方法㊁步骤见参考文献[6]ꎮ4㊀分析与结果沉积物颗粒的粗细程度常常能反映出沉积时期水动力的大小ꎮ根据湖泊水动力学原理ꎬ湖水动力大小和湖泊水体深度呈反比ꎬ因此沉积物粒度从湖岸至湖心呈现出由粗到细的逐渐过渡ꎬ呈环带状与湖岸线平行ꎬ也即湖泊沉积物粒度分布大致表现出由湖岸至湖心从砾 砂 粉砂 粘土的沉积特征ꎮ当沉积物粗颗粒含量较大时说明采样点离湖岸近ꎬ湖水面积缩小ꎬ反映气候较为干旱ꎻ如果沉积物中细颗粒占优ꎬ则说明采样点距离湖岸较远ꎬ湖水面积扩张ꎬ反映气候相对较为湿润[11-13]ꎮ陈敬安等[14]通过对不同时间尺度㊁不同分辨率沉积物的综合研究认为ꎬ此结论只适用于百年㊁千年的较低分辨率的研究ꎬ不同时间尺度㊁不同分辨率的研究沉积物粒度所指示的环境信息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ꎮ湖泊沉积除受到水动力大小的影响外ꎬ还受到其它素的影响ꎬ如构造运动等ꎬ湖泊沉积物平均粒径㊁粘土含量等在反映沉积环境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5]ꎮ因此ꎬ除平均粒径(Mz)㊁粘土含量(<4μm)等ꎬ还计算了标准偏差㊁偏度系数及峰态ꎬ这有助于更好地恢复沉积环境ꎮ图3㊀BDQ06孔岩性特征与粒度参数变化曲线Fig 3㊀LithologicalfeaturesandgrainsizeparametersincoreBDQ0672盐湖研究第29卷㊀㊀粒度参数的计算利用Folk与Ward的图解法公式[16]ꎮ标准偏差(σ1)可以反映出沉积物的分选性ꎬ即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均匀程度ꎬ其值愈小ꎬ表明沉积物分选程度愈好ꎬ沉积时期水动力条件愈弱ꎻ反之则显示沉积时水的动能较强ꎮ偏度(SK)可指示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的对称性[17]ꎬ也就是将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对比时ꎬ其主峰相对的偏离程度ꎮ负偏时ꎬ沉积物粒度组成为粗偏ꎻ正偏则为沉积物细偏[18]ꎮ峰态(KG)可以表征与正态分布曲线对比时ꎬ该曲线是尖峰还是相对的宽峰ꎮ假设正态曲线峰态为0的时候ꎬ沉积物粒度峰态偏正则是窄峰ꎬ偏负则为宽峰ꎬ峰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沉积物的沉积动力来源及其性质[19]ꎮ对各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频率曲线分析ꎬ发现粒度频率曲线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图4)ꎬ图4-a类型一般出现在粘土含量较高的层位ꎬ指示湖泊水体较大㊁水动力较小ꎬ沉积物环境较为稳定ꎮ图4-b主要是出现在粘土含量高值向低值转变ꎬ或者是由低值向高值转变的一些层位ꎬ但峰值仍小于100μmꎬ说明此时湖泊沉积物来源仍以流水搬运为主ꎬ湖盆面积较小ꎬ水动力变化较为频繁ꎮ图4-c主要出现在粗颗粒含量较大的层位ꎬ而且粗颗粒组分峰值大于100μmꎬ指示湖水不稳定ꎬ湖水面积减小ꎬ水动力较大ꎬ湖泊沉积物既有流水搬运ꎬ也存在风力输送[20-22]ꎻ由图3可以看图4㊀沉积物粒度的频率曲线特征Fig 4㊀Frequencycurveofsedimentgrainsize出ꎬ粒度参数的变化特征与岩性有较好的相关性ꎬ沉积岩芯为粗粒物质时ꎬ对应的粒径值大ꎬ分选程度较差ꎻ相反粒度较细ꎬ对应粒径值小ꎬ分选性较好ꎮ并且ꎬ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相比ꎬ整体趋势上有很好的一致性ꎬ可根据岩性沉积特征㊁粒度参数及各气候代用指标曲线波动特征对该区气候变化过程进行划分ꎮ前人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在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三次快速隆升时期ꎬ分别为~0.6㊁0.36和0.16Ma[23-24]ꎬ而BDQ06孔在这三个阶段沉积物粒度明显变粗ꎬ其余指标也发生明显变化ꎬ可能也与高原的构造隆升有关ꎬ因此将这三个时间点作为划分气候阶段的时间节点ꎮMIS12阶段(460kaBP前后)后全球气候发生明显变化ꎬ称为中布容事件[25]ꎬ本区气候在这个时间段也有明显的转变ꎬ因此也将460ka作为气候阶段划分的时间节点ꎮ根据上述4个时间节点将可可西里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分5个阶段进行讨论(图3ꎬ图5)ꎬ并且将其与LR04及察尔汗CK6孔[26]㊁若尔盖盆地的RM[23]和RH孔记录[27]进行对比分析(图6)ꎮ图5㊀BDQ06孔粒度指标与其它指标对比Fig 5㊀ComparisonofmeangrainsizeandotherindicesofBDQ06core82第1期田庆春ꎬ等: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5阶段(929~600ka):本阶段与MIS23-16时间上相当ꎬ<4μm粒径组分出现几个较大的峰值ꎬ时间上对应于MIS23㊁21㊁19和17阶段ꎬ标准偏差为负偏ꎬ说明分选较好ꎻ偏度(SK)为正偏态ꎬ平均粒径(MZ)在9ф左右ꎬ接近整个钻孔的最大值ꎬ说明沉积物粒度偏向细颗粒ꎮ相应的>63μm粒径组分为低值ꎬ粒度频率曲线为图4-a类型ꎬ表明沉积环境相对稳定ꎻ标准偏差(σ1)接近整个钻孔最小值ꎬ说明湖泊动能较弱ꎬ分选较好ꎬ湖泊水体深度相对较大ꎻ相同层位的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都为高值ꎬ说明气候相对温暖ꎮ与<4μm粒径组分峰值相间隔的层位ꎬ各粒度参数都显示出相反的特征ꎬ时间上对应于MIS22㊁20㊁18和16阶段ꎬ平均粒径值为高值段ꎬ说明湖水动能较大ꎬ当时的水深相对较小ꎻ其他指标也显示环境较冷ꎮ总的来说ꎬ本阶段环境相对湿润ꎬ中间出现几次短暂干旱期ꎮLR04㊁CK6及若尔盖盆地的RH和RM孔都显示明显的峰谷变化ꎬ尤其是RH孔有机碳同位素波动明显峰值最大ꎬ说明在间冰期环境较好(图6)ꎮ在玉龙山(云南)三千米的高度发现古土壤ꎬ代表湿热环境ꎬ年代在700~500ka左右[28]ꎬ与本阶段湿润期环境类似ꎮ而玉龙山现代土壤为寒冷条件下的弱生草灰化土ꎬ反映青藏图6㊀BDQ06孔<4μm粒径组分与其他地质记录对比Fig 6㊀<4μmparticlesizecompositionincoreBDQ06withothergeologicalrecords高原东南部在700~500ka以来呈大幅度隆升[28]ꎬ时间上与昆 黄运动一致[23-24]ꎮ而高原东部边缘地区黄土也显示该时段早期气候比较暖湿ꎬ约0.88~0.65Ma气候较为暖湿ꎬ之后变为冷湿ꎬ后期气候变冷㊁变干[29]ꎮ4阶段(600~460ka):本段粒度各参数的变化与上一阶段基本一致ꎬ但粘土含量稍有降低ꎬ平均粒径(MZ)值为8ф左右ꎬ说明沉积物颗粒比上一阶段稍粗ꎬ标准偏差(σ1)比上一阶段要大ꎬ说明水动力条件要强一些ꎮ对应于MIS15~13ꎬ偏度(SK)显示正偏态ꎬ表明此阶段水动力条件虽有增强趋势ꎬ但仍有不少的细颗粒沉积ꎬ指示湖水仍相对较深ꎮ后期平均粒径及其他参数波动较为频繁ꎬ说明水动力条件变得相对不太稳定ꎬ反映出湖区气候条件变化较快ꎻTOC㊁磁化率及色度a∗都比上一阶段有一定的降低ꎬ说明气候向趋冷㊁趋干转变ꎮ粒度频率曲线以图4-b为主ꎬ这也说明了沉积环境变得比之前要相对复杂ꎮLR04显示环境条件较好ꎬ而青藏高原几个记录也显示从这一时段开始环境条件较差ꎬ但后期有转好趋势ꎮ崔之久等[24]认为昆 黄运动使高原达到临界高度ꎬ使高原进入冰冻圈ꎮ使气候变冷㊁变干ꎬ沙漠扩展ꎬ湖盆面积缩小ꎬ这与本区气候变化一致ꎮ从本阶段开始沉积物明显较之前粗ꎮ同时高原达到临界高度ꎬ冷高压加强ꎬ使冬季风携带粉尘能力加强ꎬ黄土沉积的颗粒增粗ꎬ范围扩大ꎬ并首次越过秦岭ꎮ刘东生[30]等曾提出青藏高原 戈壁沙漠 黄土形成是一个彼此相关的耦合系统ꎬ因此本阶段气候变干与西北地区气候变干成因上可能有一定的联系ꎬ也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关ꎮ3阶段(460~360ka):本段<4μm粒径组分波动幅度不大ꎬ但其百分含量比上一阶段要小ꎬ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ꎬ相当于MIS12~11ꎮ偏度(SK)㊁峰度(KG)㊁平均粒径(MZ)都表现出波动比较平稳㊁数值偏大ꎬ显示湖泊水动力条件相对比较稳定ꎬ沉积物以细砂㊁粉砂等稍粗颗粒为主ꎬ分选较差ꎮ频率曲线以图4-b与4-c两种为主ꎬ说明水动力条件变大ꎬ由上一阶段的湖水深度较深变得较浅ꎮ总的来说ꎬ本阶段气候要稍干一些ꎬ部分时段有风成沉积物进入ꎻ其他环境代用指标也都处在较低的水平ꎬ后期波动增大ꎮLR04在MIS11阶段显示峰值较高ꎬCK6孔和若尔盖与本92盐湖研究第29卷钻孔记录相似ꎬ峰值相对较小(图6)ꎮ对照前人的研究结论ꎬ构造累计效应使高原气候明显变干[31]ꎬ从而使本阶段沉积物中不仅有流水携带ꎬ还加入了风尘沉积物ꎮ2阶段(360~160ka):本段<4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出现几个较大的峰值ꎬ但都持续较为短暂的时间ꎬ与MIS10~6阶段相当ꎮ偏度(SK)㊁峰度(KG)㊁平均粒径(MZ)也都表现出同样的特征ꎬ标准偏差(σ1)波动较为频繁ꎬ粘土含量峰值时期频率曲线以图4-a为主ꎬ谷值时期以图4-c为主ꎬ说明湖泊水体波动较为频繁ꎻ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表现出对应的峰值ꎬ说明湿润期温度也较高ꎬ但峰谷交替频率较快ꎬ说明本区气候不稳定的特性ꎬ冷干暖湿交替变得较快ꎮLR04波动比之前稍有增大ꎬCK6孔由于分辨率较低只能显示这一阶段气候波动的峰值较高ꎬ而若尔盖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在MIS10~9阶段ꎬ环境指标在整体平稳的背景下波动较为强烈ꎬ且峰值较高ꎬ与本区记录相一致ꎻ同期的黄土沉积显示黄土 古土壤旋回更加醒目[32]ꎮ施雅风等[33]认为气候的波动可能是在构造隆升下高原气候系统剧烈调整的表现ꎮ构造隆升可能使高原充当了放大器的作用[23ꎬ33-34]ꎬ距今360ka可能存在一次快速隆升[23]ꎮ可能正是由于高原的隆升ꎬ使高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ꎬ激发了亚洲季风的深入ꎬ增加了高原的热源以及冷源的效应ꎬ使暖期更暖ꎬ冷期更冷ꎬ气候变得不太稳定ꎮ1阶段(160~5ka):本段时间对应于MIS6晚期~MIS1ꎮ在160~120kaꎬ平均粒径(MZ)呈现出一个很大的谷值ꎬ偏度(SK)呈明显的负偏ꎬ峰度(KG)和标准偏差(σ1)值都比较大ꎬ说明沉积物分选较差ꎬ以粗颗粒沉积为主ꎬ>63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达到60%以上ꎻ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都为低值ꎬ说明该时段湖水较浅ꎬ湖区气候较为干旱ꎬ这可能与高原的进一步快速隆升有关[23ꎬ35]ꎬ使得印度季风难以北进ꎬ高原内部变得寒冷干燥ꎻ同时西伯利亚 蒙古高压加强ꎬ同期黄土沉积L2黄土颗粒较粗ꎬ磁化率值为低值ꎬ时间上对应于MIS6阶段ꎮ而在120~80kaꎬ平均粒径(MZ)为一峰值ꎬ偏度(SK)为正偏ꎬ峰度(KG)和标准偏差(σ1)都为较低的值ꎬ频率曲线以图4-a为主ꎬ说明此段湖水动力较弱ꎬ分选较好ꎬ沉积物偏向细颗粒ꎻ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都为相对的高值ꎬ但没有达到钻孔最大值ꎬ说明温度偏低ꎬ指示湖泊水体较深ꎬ湖区气候相对湿润ꎬ时间上对应于MIS5阶段ꎮ此后<4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开始降低ꎬ偏度(SK)开始负偏ꎬ峰度(KG)和标准偏差(σ1)逐渐增大ꎬ说明水动力增大ꎬ湖泊水体开始缩小ꎬ湖区气候变得干旱ꎮ在40ka左右ꎬ<4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为一峰值ꎬ偏度(SK)为正偏ꎬ沉积物粒度偏细ꎬ说明湖泊水体出现短暂增大ꎻ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都出现一个小的峰值ꎬ与MIS3阶段的暖湿气候期相对应[36]ꎮ直到一万年以来ꎬ<4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呈现出上升趋势ꎬ相应的偏度(SK)也为正偏ꎬ标准偏差(σ1)逐渐减小ꎬ说明湖水动能逐渐减小ꎬ分选性逐渐变好ꎬ指示湖泊水体逐渐增大ꎬ气候开始变得湿润ꎻ其他指标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ꎬ可能与全新世气候升温相一致ꎮ大约在距今5ka左右湖泊被河流切穿ꎬ湖相沉积结束ꎬ转为河流相沉积ꎮ其他几个地质记录的变化特征整体上与本区域记录基本上保持一致ꎬ但每个阶段内部有不同变化ꎬ这也说明全球变化整体趋势是一致的ꎬ但不同地区都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ꎮ5㊀结㊀论通过对可可西里边缘区古湖泊(BDQ06孔)沉积物粒度的分析ꎬ初步得到以下结论ꎮ1)粒度与岩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ꎬ同时得到其他代用指标较好的支持ꎬ说明沉积物粒度可作为指示古环境变化的替代性指标ꎮ2)BDQ06孔沉积物粒度显示可可西里地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气候湿润ꎬ此后气候偏干ꎬ直至中更新世晚期出现快速干湿交替的变化特征ꎬ晚更新世经历了末次间冰期的湿润期ꎬ其它时段气候偏干ꎮ3)BDQ06孔湖泊沉积物粒度指标和深海氧同位素在整体趋势上较为一致ꎬ但也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ꎬ这可能与高原的抬升有一定关系ꎬ因此本区域气候与全球气候之间的关系研究有重要意义ꎮ沉积物粒度是恢复古环境演化的一条有效途径ꎬ同时由于粒度沉积后受到其他影响因素较小ꎬ03第1期田庆春ꎬ等: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测量简单㊁经济ꎬ受到不少学者的青睐ꎮ通过以上分析ꎬ可以看出粒度和岩性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ꎬ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湖泊水体的变化特征ꎬ但由于粒度在沉积过程中除受到湖泊本身因素影响外ꎬ还受到湖区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ꎬ如构造运动㊁短暂暴雨等ꎬ因此粒度指示的环境信息相对较为复杂ꎮ对于古环境的准确恢复ꎬ单一指标难免得出片面的结论ꎬ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的气候指标进行相互印证ꎮ参考文献:[1]㊀PorterSCꎬAnZ.CorrelationbetweenclimateeventsinthenorthAtlanticandChinaduringthelastglaciation[J].Natureꎬ1995ꎬ375:305-308.[2]㊀BianchiGGꎬMcCaveIN.HoloceneperiodicityinNorthAtlan ̄ticclimateanddeepoceanflowsouthofIceland[J].Natureꎬ1999ꎬ39(7):515-517.[3]㊀StocerTFꎬQinDꎬPlattnerGKꎬetal.IPCCꎬ2013:climatechange2013:thephysicalsciencebasis[C]//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tothefif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 ̄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Geneva: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ꎬ2013[4]㊀葛肖虹ꎬ刘俊来ꎬ任收麦ꎬ等.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㊁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J].中国地质ꎬ2014ꎬ㊀41(3):698-714.[5]㊀何蕾ꎬ韩凤清ꎬ韩文霞ꎬ等.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勒斜武担湖水化学特征研究[J].盐湖研究ꎬ2015ꎬ23(2):28-33[6]㊀田庆春.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D].兰州:兰州大学2012.[7]㊀陈发虎ꎬ王苏民ꎬ李吉均ꎬ等.青藏高原若尔盖湖芯磁性地层研究[J].中国科学(B辑)ꎬ1995ꎬ25(7):772-777[8]㊀CandeSCꎬKentDV.RevisedcalibrationofthegeomagneticpolaritytimescalefortheLateCreteceousandCenozoic[J].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ꎬ1995ꎬ100:6093-6095[9]㊀LangereisCGꎬDekkersMJꎬdeLangeGJꎬetal.Magne ̄tostratigraphyandastronomicalcalibrationofthelast1.1MyrfromaneasternMediterraneanpistoncoreanddatingofshorteventsintheBrunhes[J].Geophys.J.Int.1997ꎬ129:75-94. [10]MornerNAandLanserJP.GothenburgMagneticFlip[J].Na ̄tureꎬ1974ꎬ251:408-409.[11]郝世祺ꎬ张生ꎬ李文保ꎬ等.内蒙古中部达里湖沉积物粒度及营养盐垂直变化特征[J].盐湖研究ꎬ2017ꎬ25(2):89-95.[12]WangHꎬLiuHꎬCuiH.etal.TerminalPleistocene/Holocenepalaeoenvironmentalchangesrevealedbymineral-magnetismmeasurementsoflakesedimentsforDaliNorareaꎬsoutheasternInnerMongoliaPlateauꎬChina[J].PalaeogeographyꎬPalaeocli ̄matologyꎬPalaeoecologyꎬ2001ꎬ170:115-132[13]陈荣彦ꎬ宋学良ꎬ张世涛ꎬ等.滇池700年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环境响应研究[J].盐湖研究ꎬ2008ꎬ16(2):7-12.[14]陈敬安ꎬ万国江ꎬ张峰ꎬ等.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湖泊沉积物环境记录:以沉积物粒度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ꎬ2003ꎬ33(6):563-568.[15]王君波ꎬ朱立平.藏南沉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ꎬ2002ꎬ21(5):459-467[16]FolkRLꎬWardWC.BrazosRiverbar[Texas]:astudyinthesignificanceofgrainsizeparameters[J].Jour.SedimentPet ̄rol.ꎬ1957ꎬ27(1):3-26.[17]曾方明ꎬ张萍.图解法和矩阵法计算西台吉乃尔盐湖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差异[J].盐湖研究ꎬ2015ꎬ23(3):1-4ꎬ22[18]成都地质学院陕北队.沉积岩(物)粒度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78:31-143.[19]孙永传ꎬ李蕙生.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86.[20]孙东怀ꎬ安芷生ꎬ苏瑞侠ꎬ等.古环境中沉积物粒度组分分离的数学方法及其应用[J].自然科学进展ꎬ2001ꎬ11(3):269-276.[21]高春亮ꎬ余俊清ꎬ闵秀云.等.晚冰期以来大柴旦盐湖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变及其尘暴事件[J].盐湖研究ꎬ2019ꎬ27(1):39-53[22]王中ꎬ刘向军ꎬ从禄.青海湖东岸末次冰期冰盛期和早全新世沙漠范围重建[J].盐湖研究ꎬ2017ꎬ25(2):67-75[23]薛滨ꎬ王苏民ꎬ夏威岚ꎬ等.若尔盖RM孔揭示的青藏高原900kaBP以来的隆升与环境变化[J].中国科学(D辑).1997ꎬ27(6):543-547.[24]崔之久ꎬ吴永秋ꎬ刘耕年.关于 昆仑 黄河运动 [J].中国科学D辑.1998ꎬ16(l):53-60[25]JansenJHFꎬKuijPersAꎬTroelstraSR.Amid-Brunhescli ̄maticevent:long-termchangesinglobalatosphereandoceancirculation.Seieneeꎬ1986ꎬ232:619-622.[26]沈振枢ꎬ程果ꎬ乐昌硕ꎬ等.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含盐地层划分及沉积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27]王苏民ꎬ薛滨.中更新世以来若尔盖盆地环境演化与黄土高原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D辑).1998ꎬ26(4):323-328.[28]姚小峰ꎬ郭正堂ꎬ赵希涛ꎬ等.玉龙山东麓古红壤的发现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指示[J].科学通报ꎬ2000ꎬ45(15):1671-1676[29]陈诗越ꎬ方小敏ꎬ王苏民.川西高原甘孜黄土与印度季风演化关系[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ꎬ2002ꎬ22(8):41-46[30]刘东生.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1985[31]施雅风ꎬ李吉均ꎬ李炳元等.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J].地理学报ꎬ1999ꎬ54(1):10-20[32]DingZLꎬYuZWꎬRutterNWꎬetal.TowardsanorbitaltimescaleforChineseloessdeposits[J].QuaternaryScineseRe ̄views.1994ꎬ13:39-70.[33]施雅风ꎬ汤慰苍ꎬ马玉贞.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13盐湖研究第29卷育关系探讨[J].中国科学(D辑).1998ꎬ28(3):263-271[34]LiuXDꎬDongBW.InfluenceoftheTibetanPlateauupliftontheAsianmonsoon-aridenvironmentevolution[J].ChineseScienceBulletinꎬ2013ꎬ58:4277–4291ꎬdoi:10.1007/s11434-013-5987-8[35]王书兵ꎬ蒋复初ꎬ傅建利ꎬ等.关于黄河形成时代的一些认识[J].第四纪研究ꎬ2013ꎬ33(4):705-714[36]FanQSꎬLaiZPꎬLongHꎬetal.OSLchronologyforlacustrinesedimentsrecordinghighstandsofGahaiLakeinQaidamBa ̄sinꎬnortheasternQinghai-TibetanPlateau[J].Quat.Geochro ̄nol.ꎬ2010ꎬ5:223–227GrainSizeCharacteristicsandTheirEnvironmentalSignificanceoftheLacustrineDepositsintheHinterlandofQinghai ̄TibetanPlateauTIANQing ̄chun1ꎬSHIXiao ̄jing1ꎬSHIPei ̄hong2(1.CollegeofGeographicalScienceꎬShanxiNormalUniversityꎬLinfenꎬ041000ꎬChinaꎻ2.SchoolofGeographyandTourismꎬShaanxiNormalUniversityꎬXi anꎬ710119ꎬChina)Abstract:InHohXilareaꎬthehinterlandofQinghai ̄TibetanPlateauꎬbytheanalysesofthegrain ̄sizeparame ̄tersandthecomparisonwithotherproxiesoftheBDQ06coresedimentsꎬtheauthorsresearchedtheenviron ̄mentalevolutionofthisareasincetheMiddlePleistocene.Thevariationingrain ̄sizeparametersꎬasagoodin ̄dicatorforthevariationinlakelevelꎬcouldfurtherreflecttheclimatechangeoflakeregion.Theseenvironmen ̄talchangesreflectedbythegrain ̄sizeofBDQ06coresedimentswerewellsupportedbyotherproxiesandprovedbyotherresearchresults.Thesedimentgainsizeprovidesaneweffectivewaytorecovertheclimatechanges.FurthermoreꎬtheclimatechangeinthisareawascomparedwiththeLR04marineδ18Orecordꎻthere ̄sultsindicatedthattherewereverystrongsimilarityonthescaleofglacial ̄interglacialcycleꎬandtherewereal ̄soobviousregionaldifferences.Thatmeansthisarearespondedtoglobalclimatechangewithregionalcharac ̄teristicswhichmightberelatedwiththetectonicupliftingofQinghai ̄TibetanPlateau.Keywords:Qinghai ̄TibetanPlateauꎻLakesedimentsꎻGrain ̄sizecharacteristicsꎻClimaticsignificance23。

简述沉积岩的构造类型

简述沉积岩的构造类型

简述沉积岩的构造类型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是由沉积物在长时间内经过压实、固化等过程形成的。

沉积岩的构造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将按照沉积物来源、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按照沉积物来源分类1.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岩石碎屑经过风化、运移、沉积等过程形成的。

碎屑岩的构造类型主要包括砂岩、泥岩和砾岩等。

其中,砂岩是由砂粒经过压实、胶结等过程形成的,具有良好的储层性质;泥岩是由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等沉积物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密封性质;砾岩则是由砾石、卵石等大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储层和导水性质。

2.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的物质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

化学沉积岩的构造类型主要包括石灰岩、盐岩和硅化岩等。

其中,石灰岩是由钙质生物残骸和钙质沉积物形成的,具有良好的储层性质;盐岩是由海水中的盐类沉积物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密封性质;硅化岩则是由硅质生物残骸和硅质沉积物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储层和导水性质。

二、按照沉积环境分类1.海相沉积岩海相沉积岩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岩,主要包括海相碎屑岩和海相化学沉积岩两种类型。

海相沉积岩的构造类型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储层和导水性质。

2.陆相沉积岩陆相沉积岩是在陆地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岩,主要包括陆相碎屑岩和陆相化学沉积岩两种类型。

陆相沉积岩的构造类型受到陆地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储层和导水性质。

三、按照沉积作用分类1.压实岩压实岩是由沉积物在长时间内经过压实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砂岩、泥岩和煤等。

压实岩的构造类型受到压实作用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储层和导水性质。

2.胶结岩胶结岩是由沉积物在长时间内经过胶结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砂岩、泥岩和石灰岩等。

胶结岩的构造类型受到胶结作用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储层和导水性质。

综上所述,沉积岩的构造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每种类型都具有其独特的储层和导水性质。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对沉积岩的构造类型进行准确的划分和评价,对于确定油气藏的分布和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沉积成岩作用

沉积成岩作用

沉积成岩作用沉积成岩作用是探讨地球科学中关于岩石构造形成的一种演化过程,它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如沉积学、矿物学、地质学、岩石学等。

那么沉积成岩作用是怎样进行的?沉积成岩有哪些作用呢?一、沉积成岩作用沉积成岩作用是指岩石在地壳内极深的深层环境下,源于沉积物(海砂、河砂、湖砂、火成岩碎屑)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的综合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构造过程。

它是由于沉积物在不断堆积、压实和混合,导致沉积物中夹杂物(如细菌、泥沙、沉积岩碎片、海盐甲烷等)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而产生的构造过程。

岩石由此演化形成。

沉积成岩作用发生在极其深层,遭受着大量来自地幔层的压力。

地壳层中的沉积物首先表现为浊流、晶格、泥屑或积累物。

这些物质沉积在一起,并且因为极端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发生化学作用,形成岩石。

二、沉积成岩作用的效果沉积成岩作用的主要效果有:(1)形成岩浆:积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形成岩浆。

岩浆有利于岩石形成,这是沉积成岩作用的最基本效果。

(2)促成物质迁移:积物在受到足够的压力和温度的条件下,会蒸发,这将促使部分物质迁移到更深的地壳层,从而改变了形成岩石的构成。

(3)影响岩石的组成: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产生的结果是改变了岩石的化学组成,使岩石变得更加结实。

(4)影响岩石的结构:积物在受到足够的压力和温度,会结合和缩短,这将直接影响到岩石的结构,使岩石变得更加坚实。

三、沉积成岩作用的意义沉积成岩作用是地质演化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和地壳结构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岩石的形成利于沉积物的堆积,因此沉积成岩作用有利于丰富沉积物质,形成更多的地下岩石以及地下水资源。

此外,沉积成岩作用的发生,也有助于改变地质构造,从而形成新的地质成果。

因此,沉积成岩作用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对地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是理解地质系统演化过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泊沉积环境特点

湖泊沉积环境特点

湖泊沉积环境特点和沉积作用摘要:湖泊成因类型多种多样,但是,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常是湖泊生成发展的最主要控制因素。

关键词:湖泊沉积;沉积作用湖泊是大陆上地形相对低洼和流水汇集的地区,也是沉积物堆积的重要场所。

现代陆地上发育着许多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湖泊,是我们研究古代湖相沉积的最好借鉴。

在地质历史记录中,中、新生代有不少湖相沉积的分布,中新生代湖泊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气聚集场所。

现代湖泊约占大陆面积的1.8%。

它们拦截了由河流搬运而来的大量沉积物。

湖泊的规模相差悬殊,最大可达数十万平方公里,小则不到一平方公里,古代大型湖泊超过25万km2者少见。

湖泊的形状也是多样的,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不规则状等等。

大型湖泊的环境特点与海洋既有某些相似之处,亦有明显的区别。

湖泊成因类型多种多样,但是,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常是湖泊生成发展的最主要控制因素。

一、环境特点和湖泊分类1、环境特点(1)湖泊的水动力特征湖泊的水动力作用与海洋有些近似,主要表现为波浪和岸流作用。

但湖泊缺乏潮汐作用,这是与海洋的重要区别之一。

在风力的直接作用下,湖泊的水面可形成较强的波浪,称湖浪。

它所引起的水体波动的振幅随水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到达湖浪1/2波长的水深时,水体质点运动几乎等于零,故通常把相当于湖浪1/2波长的水深界面称为“波浪基准面”,简称“波基面”或“浪基面”,也称“浪底”。

浪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湖浪的干扰,成为静水环境。

一般说来,湖泊面积比海洋小,波浪的规模也小于海洋,浪基面的深度也就小得多,常常不超过20m。

风成波浪是湖泊动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浪基面深浅主要受控于波强和风的吹程。

在大面积浅湖中,波浪运动会影响整个湖底。

湖浪作为一种侵蚀和搬运的动力在滨湖地区表现得较为明显。

当湖浪的推进方向与湖岸斜交时,可形成沿岸流。

湖浪和沿岸流的冲刷和搬运作用可形成各种侵蚀地形和沉积砂体,如浪蚀湖岸以及湖滩、砂坝、砂嘴、堤岛等等。

湖泊四周紧邻陆地,常有众多的河流注入,不仅有大量碎屑物质倾入湖盆,而且河道在湖底可以继续沿伸,从而改变着砂体的分布状况,因此对有些湖泊来说河流的影响往往超过湖浪和岸流的作用。

沉积岩的基本沉积构造总结(有图)

沉积岩的基本沉积构造总结(有图)

沉积构造Section two Sedimentary Structures沉积构造是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的不匀一性而表现出的宏观特征。

根据形成时间可划分为原生沉积构造和次生沉积构造(如周口店八角寨燧石结核)。

原生沉积构造是在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后不久、以及其固结以前形成,因而是沉积环境的重要判别标志。

§2.1 物理构造(Physical Structures)层面构造[表面痕迹(surface marks), 底面印痕(bottom imprints)]和层理构造(bedding Structures)1、表面痕迹(Surface marks)——波痕(ripple marks), 雨痕(raindrop mark), 细流痕(rill marks), 泥裂(cracks)(1) 雨痕(Raindrop marks)圆形或椭圆形,在少雨区发育较好。

指示水上环境或半干旱环境,说明沉积物曾经出露水上(暴露标志)。

(2) 泥裂(Cracks)平面上为多边形,剖面上为“V”字形,由泥岩脱水、收缩或干化而成。

指示干旱气候或水上环境(暴露标志) 。

(3) 细流痕(Rill marks)由于细小水流侵蚀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树支状痕迹。

指示水面下降或水上环境。

(4) 其它表面痕迹(The other surface marks)工具痕迹、障碍痕迹、弹跳痕迹等2 底面印痕(Bottom Imprints)底面印痕发育于沉积物(砂层)底部,为表面痕迹的铸型。

(1)槽铸型(Flute imprints): 平行水流方向的瘤状突起,上游端高而窄,下游端低而宽,可以指示水流方向。

(2)纵向脊和沟铸型(Longitudinal furrows and ridge imprints):相间排列的沟和脊,平行水流方向,但不能指示上、下游方向。

(3)沟铸型(Furrow imprint):窄而长的脊,平行水流方向。

沉积岩考试资料

沉积岩考试资料

2. 何谓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类型、阶段性及其主要特征?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风化类型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风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破碎阶段: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形成岩石或矿物的碎屑。

(Ⅱ)饱和硅铝阶段:以岩石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将全部被溶解(Ⅲ)酸性硅铝阶段:几乎全部盐基继续被溶滤掉,SiO2进一步游离出来。

(Ⅳ))铝铁土阶段:硅酸盐矿物被彻底地分解,全部可移动的元素都被溶液带走,主要剩下铁和铝的氧化物及一部分二氧化硅。

3. 试述主要造岩矿物的风化稳定性及其产物?A.石英:主要的造岩矿物,在风化作用中稳定性极高,它几乎不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一般只发生机械破碎作用。

B. 长石(feldspar):稳定性次于石英,风化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钾长石、多钠的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多钙的基性斜A.石英;B.长石——钾长石/斜长石;C.云母——白云母/黑云母;D.橄榄石等铁镁硅酸盐矿物;E.黏土矿物;F.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G.硫酸盐、硫化物、卤素矿物;H.次要矿物和副矿物。

4. 何谓母岩风化成熟度(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有问题风化彻底的的岩石所提供的沉积物为成熟的沉积物,这类物质几乎是由风化最终产物组成的,即主要是黏土矿物和稳定的矿物碎屑、岩石碎屑。

这些物质在搬运过程中进一步分选,成为分别由黏土矿物或碎屑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的沉积物;相反,风化不彻底的岩石所提供的沉积物质则形成不成熟的沉积物。

风化不彻底是指母岩在风化过程中不仅所含的稳定矿物没有风化分解,就是稳定差的矿物也未风化或略风化。

因而所提供的沉积物成分复杂,稳定和不稳定的矿物碎屑都有,还有较多的岩石碎屑和重矿物,经搬运、堆积形成成分复杂的不成熟沉积物。

5. 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主要与睡的流动状态和碎屑物质的特点密切相关。

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地层是地球表面不同岩石的堆积序列,其中沉积岩层是沉积岩和沉积物构成的。

地层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描述了这些沉积物的特征和形成背景。

了解地层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对于研究地质历史、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相沉积相是指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特征,反映了沉积物的组成、结构、纹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沉积物质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沉积相。

常见的沉积相包括:水下沉积相水下沉积相是指在水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如海相、湖相和河相。

海相沉积物通常具有明显的海底沉积结构,如潮汐沉积、浪潮沉积和海底碎屑沉积。

湖相沉积物则呈现出平静水体的特征,如泥页岩和石灰岩。

河相沉积物则主要是由河流带来的碎屑颗粒构成的。

陆相沉积相陆相沉积相是指在陆地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如沙漠相、冲积扇相和盆地相。

沙漠相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砂岩、页岩和泥岩组成。

冲积扇相沉积物是由山脉中的河流带来的碎屑颗粒在冲积扇上堆积而成的。

盆地相沉积物主要是在构造盆地中形成的,沉积物类型多样,包括泥岩、煤炭、盐岩和石灰岩等。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指沉积物堆积的具体地理位置和特定环境条件,包括盆地、海陆界面和陆相地表等。

沉积环境不仅影响着沉积相的形成,还决定了沉积岩层的分布和性质。

海相沉积环境海相沉积环境主要包括近岸海域、大陆架和深海盆地等。

近岸海域是沉积物最活跃的区域,常见的沉积物有砂岩、页岩和泥岩。

大陆架是海底浅海区域,在这里形成的砂岩和碳酸盐岩通常与生物作用有关。

深海盆地是海水深埋的区域,常见的沉积物包括深海碳酸盐岩和热液沉积物。

陆相沉积环境陆相沉积环境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沙漠和冰川等。

河流是地表水体流动的区域,河流带来的碎屑颗粒在这里堆积形成沉积岩。

湖泊是由于地形或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静止水体,主要沉积物有泥岩和煤炭等。

沙漠是干旱地区的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物是风成沉积岩。

冰川是寒冷地区的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物有冰碛石和冰碛土。

松散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松散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松散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松散沉积物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物理、化学、生物、水文地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松散沉积物的结构特征是对其成因、演化过程、岩石构造以及形成环境的重要线索,对研究松散沉积物的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般来说,松散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细观、表观和宏观三个层次。

细观层次可以通过显微镜和电镜等仪器来观察松散沉积物的粒度、形态、构造及其它细节;然后在表观层面,可以应用测量仪器来研究松散沉积物的厚度等物理性质参数;宏观层次则指通过可见对象观察沉积物及其他相关物质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况。

松散沉积物的形态特征及其结构复杂性可以概括为三个类别:层次性、变形性和空间性。

层次性表示松散沉积物可以分为较厚的上部和较薄的下部层,其厚度及伴生岩石特征可以反映出不同沉积环境中河流的发育程度。

例如,沉积物的较厚的上部层表明河流的活动力强,而较薄的下部层则表明河流的活动力较弱。

变形性指松散沉积物层中粒子间的变形,一般情况下变形是由流体力学而产生的,由于变形所形成的变化特征可以反映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空间性是指粒子间有某种形态空间角度的构造,这受到了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共同影响,可以反映出沉积物形成时的物理地质条件。

松散沉积物的环境意义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反映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如地壳演化、地形转换、流体活动等,这对于地质学家和地质矿产勘探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此外,松散沉积物的结构特征也可以为研究海洋及其他水体的演化和变化提供重要的线索。

通过观察和研究松散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和环境意义,还可以为研究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松散沉积物是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形态特征和环境意义对于研究地质构造、流体活动、环境变化、生态系统演变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研究中,继续深入研究松散沉积物的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相信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质和环境变化的过程,从而发掘新的矿产勘探资源。

生物沉积作用

生物沉积作用

生物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沉积和堆积的过程。

这种沉积作用在地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地球环境和地质构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物沉积作用主要包括有机沉积和无机沉积两种类型。

有机沉积是指生物体代谢产生的有机物质沉积,如植物残体、动物骨骼等。

这些有机物质在逐渐堆积的过程中,经过压实和化学作用,逐渐转化为煤炭、石油等矿物质资源。

无机沉积是指生物体代谢活动所形成的无机物质沉积,如珊瑚礁、贝壳等。

这些无机物质在长时间的堆积下,形成了重要的地质构造,如岩石、矿石等。

生物沉积作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生物沉积作用是地球上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将大量的碳固定在地球上。

这些固定的碳在植物死亡后,逐渐形成有机物质的沉积,进一步形成煤炭、石油等矿物质资源。

其次,生物沉积作用对地球气候的变化起到了调节作用。

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降低了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减缓了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最后,生物沉积作用对地球地质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生物体的沉积和堆积,形成了珊瑚礁、贝壳堆积等地质构造,对地球地壳的稳定和变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生物沉积作用在地球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奥陶纪时期,珊瑚礁的大规模沉积形成了塔斯曼带,为今天的大堡礁提供了宝贵的化石记录。

在寒武纪时期,海洋生物的大规模死亡和沉积形成了厚厚的黑色页岩,为今天的石油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地质基础。

这些生物沉积作用不仅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生物沉积作用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来源,而这些能源的形成正是通过生物沉积作用。

此外,生物沉积作用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人类通过利用生物沉积作用所形成的资源,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史学3

地史学3
9
第三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环境
海相环境 半深海带(bathyal zone):位于200米至 4100米之间 碳酸盐补偿界面:水面以下碳酸钙快速 溶解的深度(3000m).
10
第三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环境
海相环境 深海带(hadal zone):位于4100米以上 水深的区域
11
第三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环境
古地理:研究地球地质时期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
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的学科
古地理图:将地质时期的地理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尺
和花纹在平面上表现出来称为古地理图
25

23
第三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环境
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沉积地球化学标志及其环境意义 自生矿物:海绿石,磷块岩,鲕状赤铁 矿,鲕绿泥石,针铁矿, 自生颗粒:鲕粒,"竹叶"等 元素:Sr/Ba 等
24
第三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环境
古地理与古地理图 地理学研究地球变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
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研究环境的几个基本特征 氧的含量: 盐度:3.4 %为海水环境; < 1%为淡水环 境; 1-3.4%为半咸水环境 pH值: 水体清澈度: 水深:
7
第三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环境
海相环境
浅海带
200m
滨 海 带 陆 斜 坡 大
海带
4100m
海带
8
第三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环境
海相环境 浅海带(sublittoral zone):位于低潮面至 200米水深之间. 透光带:光可以透过水面的最大深度 (50m). 浪基面:海浪可以作用到的水面以下的 最大深度.
2
第三章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环境

沉积构造

沉积构造

纹层、 层系和 层系组 的关系 图(图 14)
1. 交错层理 概念:交错层理由一系列与层系界面斜交的倾斜纹层
或前积纹层组成。它可发育于多种不同的沉积环境中, 主要产于粉砂级和砂级沉积物内,具有水流、波浪、 风等多种不同的成因,其形态和规模变化较大。
常见成因不同的交错层理分类: (1)流水成因的交错层理:
(a)沙纹交错层理:它是沙纹迁移形成的小型交错层理。 其形态主要取决于迁移沙纹的波脊形态。一般来说,直 线形沙纹的迁移产生板状交错层理,波曲形和舌形沙纹 形成槽状交错层理,受波浪振荡运动影响的沙纹往往造 成波状交错层理 。如图(15)
图15
A―直线形 流水波痕迁 移而成的板 状交错层理; B、C、D― 分别是波曲 形、新月形 和舌形流水 波痕迁移而 成的槽状交 错层理;E― 波浪影响下 流水波痕迁 移而成的波 状交错层理
称,常呈直线形,有分叉;波谷圆滑。典型的对称浪 成波痕的内部构造非常特征,即波脊中的纹层显出中 心部分交叉叠覆的人字形构造,而波谷中的纹层则呈 倒人字形。如图(9)
(2) .不对称浪成波痕:它的特征是形态不对称,
背流面较陡,向流面较缓,波脊一般呈直线形,而且 常显出分而复合。
图(9)浪成波痕中的各种人字形构造
孤 立 波痕按其 形成动力 可分为孤 立流水波 痕和孤立 浪成波痕, 然后分别 按大小和 对称性进 一步划分。 图(13)
(二)、


概念:沉积物沉积所产生的成层构造,由组成物质的成分、 颜色、粒度、形状、排列方向或填集方式等在垂直于沉积 表面的方向上的变化显示出来。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介质 动力条件的直接反映,也是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于层理的描述术语: 纹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单位,其厚度一般为几 毫米到几厘米。一个纹层是同时形成的。 层系:层系是组成层理的基本单位,系由一组在成分、结 构、厚度和产状上均相似的同类纹层所组成。 层系组: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成因联系的、性质相似或不同 的层系叠置便构成层组。

不同沉积构造对应的可能沉积环境

不同沉积构造对应的可能沉积环境

沉积构造 块状层理 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粒序层理 爬升波痕层理 波状交错 交错层 层理构 理 造 板状交错 槽状交错 浪成交错 堆积来不及分异的环境,如冲积扇河流洪泛期 较弱的水动力悬浮沉积,如湖泊深水区,泻湖及深海 较强水动力,如如急流和高能环境 可在不同环境形成,反映水动力由强到弱或由弱到 强,逆粒序不多见,常在强水动力,如河流,冲积扇 以沉积物供给多,水动力强为形成条件,如河流上部 边滩及堤岸沉积,洪泛平原,三角洲及浊流沉积 水动力相对较弱,如河流边滩,堤岸沉积,洪泛平 原,三角洲及浊流沉积
河流点沙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沙漠风成环境 河道边滩和沙漠风成环境 海岸,陆棚,泻湖等环境 后滨-前滨带及沿岸沙坝等环境 正常浪基面到风暴浪基面之间的陆棚地区 风成沙丘 韵律层 不同纹层可指示气候条件,沉积物供给,潮汐及水流 理 动态变化 脉状层理 水动力从脉状、波状到透镜状逐渐变强,三种层理常 波状复合层理 相互伴生,常出现在潮间坪及潮上坪环境,另在三角 物理成因 洲前缘、浅水陆棚以及河流洪泛沉积中也可出现 潮汐成 透镜状层理 构造 潮间带的下部以及潮汐通道中 因层理 羽状交错层理 双粘土层再作 潮坪 用面 上层面 波痕 可以指示介质流动方向,在浅水砂质沉积环境最丰富 构造 剥离线理构造 指示水流方向 下层面 侵蚀模-槽模 顺着水流方向排列,浑圆突起端迎着水流方向 构造 刻蚀模 浅水环境 冲刷-充填构造 冲积扇、河流环境 重荷模及火焰状构造 沉积物在沉积后到固结前,沉积物塑性变形所形成 沉积层内的液化、孔隙水泻作用、上覆砂质沉积垂向 包卷构造 力作用 同生变 形构造 滑塌构造 砂球和砂枕构造 泄水构造 暴露成 因构造 干裂、泥裂 雨痕、冰雹痕 结核 化学成因 构造 缝合线 鸟眼构造 晶痕、假晶 居住迹 爬迹 停息迹 进食迹 觅食迹 逃逸迹 耕作迹 快速沉积,多出现在三角洲前缘、礁前、大陆斜坡、 海底峡谷前缘及湖底扇沉积 砂泥互层靠近砂岩底部的泥岩中,凹向岩层顶面,示 快速堆积的沉积物中,如浊流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 及河流的边滩沉积中 指示干旱和水上环境,开口指向岩层顶部 水上环境半干旱环境,可示顶底 碎屑岩常见碳酸盐结核,砂岩球状,泥岩扁平状;煤 系地层中黄铁矿、菱铁矿结核,出现于中性还原环 境;碳酸盐岩中燧石结核,多形成与酸性弱氧化环境 常见碳酸盐岩,由于上覆压力和构造应力作用压溶而 干旱潮坪环境 干旱气候条件 近岸浅水环境 陆上,浅水到深水都有分布 主要分布浅海环境 两栖动物活动是留下的层内潜穴 可出现于各种环境 海滩层序、风暴沉积层和浊流砂岩比较常见 水平港道式潜穴

沉积岩构造类型介绍

沉积岩构造类型介绍
地质意义:结核构造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的变化, 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岩构造类型 的识别方法
观察岩石的宏观特征
观察岩石的颜色、纹理和结构
01
02
观察岩石的层理和层面
03
观察岩石的裂缝和断层
04
观察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分布
利用显微镜观察微观构造
观察岩石的颗粒大小和形状 观察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分布 观察岩石的层理和构造 观察岩石的裂缝和孔隙 观察岩石的胶结物和颜色 综合分析,判断沉积岩构造类型
沉积岩构造 类型可以指 导工程建设 选址和设计
谢谢
04
最后,这些岩 石在地质作用 下发生变形、 变质,形成沉 积岩。
沉积岩的分类
按照沉积物类型: 碎屑岩、化学岩、
生物岩
按照沉积环境照沉积物粒度: 粗粒沉积岩、中 粒沉积岩、细粒
沉积岩
按照沉积物结构: 层理沉积岩、块 状沉积岩、结核
状沉积岩
沉积岩构造类型
层理构造
2019
层理的形成与 沉积环境的变
化有关
2021
层理是研究沉积 环境和地层年代
的重要依据
01
02
03
04
层理是沉积岩 中最常见的构
造类型
2020
层理的形态和厚 度可以反映沉积
环境的变化
2022
层面构造
01
层理:沉积岩中常见的一种构造,由沉积物颗粒的排列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形 成。
02
交错层理:层理的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沉积物交替沉积形成。
沉积岩构造类型介绍
演讲人
目录
01. 沉积岩的基本概念 02. 沉积岩构造类型 03. 沉积岩构造类型的识别方法 04. 沉积岩构造类型的应用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它是沉积物在沉积期或沉积后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形成的。

•沉积岩构造≠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在沉积期形成、并受沉积条件所控制的构造,如层理、波痕等。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期后由压实作用、成岩作用等所产生的构造。

有的是在沉积物固结前形成的,如负荷构造、包卷层理;有的是在沉积物固结为岩石后产生的,如缝合线等。

•研究沉积岩构造的意义:
• 1.确定沉积环境;
• 2.确定地层的顶层和层序;
• 3.分析恢复水流系统、指出水流状态。

•波痕的概念和形态要素
•波痕:由于波浪、流水、风等介质的运动,在非粘性的沉积物或沉积岩表面形成的一种有规律的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

•波痕要素:
• 1.波长(L):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 2.波高(H):相邻的峰顶到谷底之间的垂直距离。

• 3.波痕指数(RI):波长与波高之比(L/H)
• 4.不对称指数(RSI):迎流坡与背流坡的水平投影长之比(L1/L2)。

•峰顶;波脊;谷底;槽线;折点;迎流坡;背流坡。

2.地层的沉积环境

2.地层的沉积环境

沉积物曾暴露于地表的层面构造。如动物的爬痕, 足迹,泥裂,雨痕(雹痕)等。更明显的区域性暴 露标志是古风化壳,在不同的气候带具有明显不 同的识别标志。
华北C2底部风化壳
波痕
波痕--暴露标志
风化壳--暴露标痕
浪成波痕
风成波痕
波痕的形成:b、c示不对称波痕;d、e示对称波痕
• 氧化环境:红、紫红、棕红等颜色 • 缺氧的环境:灰色、灰绿、蓝色
次生色:沉积岩成岩后,应次生变化(变质、风化
等)形成的颜色,与沉积环境无关。
(2)沉积物结构
沉积物结构包括粒度、圆度、分选、定向性
和支撑类型等。
一般来说,粒度粗、圆度高、分选好的岩石
反映较高的水动力条件。
相反,粒度细、圆度低、分选差的岩石,形
虫迹 菊石 珊瑚
安徽巢湖S1-2虫迹
安徽巢湖P2龙潭组芦木
安徽巢湖P1孤峰组菊石
安徽巢湖P1q早板珊瑚
三、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类型
以海平面为标志,可以将地表沉积环境分成三大类型: 1. 大陆环境沉积相类型
–冰川沉积 –河流沉积 –湖泊沉积
2. 过渡环境沉积相类型 –三角洲沉积 3. 海洋环境沉积相类型 –陆源碎屑滨浅海沉积 –浅水碳酸盐沉积 –次深海、深海沉积
–三角洲平原(顶积层):是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包括分支 河道砂质沉积和泛滥平原上的粉砂、粘土和泥炭沉积,陆 生生物化石丰富; –三角洲前缘(前积层):水平面以下,三角洲向海推进的 前坡,以砂和粉砂为主;常发育大型交错层理,有时具浪成 波痕;远离河口处形成席状砂体,以粉砂为主并出现水平 层理,可含植物碎片和海(湖)生物碎片。 –前三角洲(底积层):位于三角洲前缘向海(湖)的方向 上。以粉砂和粘土为主,多具水平层理或块状层理,海 (湖)生生物增多,有机质丰富。

沉积岩的结构类型

沉积岩的结构类型

沉积岩的结构类型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由沉积物在长时间的压实和胶结过程中形成。

沉积岩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种都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沉积岩结构类型。

一、层理结构层理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它指的是岩石中由沉积物层层堆积而成的结构。

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和斜层理两种类型。

1. 水平层理:水平层理是指沉积物在平稳的沉积环境中沉积堆积而成的结构。

这种层理常见于湖泊、海洋和河流等环境中,沉积物颗粒呈水平堆积状,层与层之间呈平行关系。

2. 斜层理:斜层理是指沉积物在倾斜的沉积环境中沉积堆积而成的结构。

倾斜的沉积环境可以是河流的沉积扇、海底的斜坡等。

斜层理的形成通常与重力和水流的作用有关,沉积物颗粒在水流的冲刷和沉降过程中呈斜向堆积。

二、交错结构交错结构是指沉积岩中相对于层理方向而言的偏移结构。

它常见于泥质沉积岩和细粒度砂岩中,形成原因主要是沉积物的沉降和重力作用。

交错结构可分为水平交错和斜交错两种类型。

1. 水平交错:水平交错是指沉积物颗粒在水平方向上的偏移堆积。

它常见于潮间带、河口和滨海地区等环境中,沉积物受到潮汐、波浪和水流等影响,形成水平方向上的交错结构。

2. 斜交错:斜交错是指沉积物颗粒在斜向方向上的偏移堆积。

斜交错常见于河流和冲积扇等环境中,沉积物受到水流的冲刷和沉降影响,形成斜向方向上的交错结构。

三、斑状结构斑状结构是指沉积岩中呈斑状或颗粒状分布的结构。

它通常由颗粒物质的运移和沉积作用形成。

斑状结构可分为溶解斑和填充斑两种类型。

1. 溶解斑:溶解斑是指沉积岩中原有的物质被溶解形成的空隙或空腔。

溶解斑常见于石灰岩和盐岩等可溶性岩石中,溶解作用通常是由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引起的。

2. 填充斑:填充斑是指沉积岩中原有的空隙或空腔被沉积物填充而成的结构。

填充斑常见于砂岩和碎屑岩等沉积岩中,填充物可以是沉积物颗粒、矿物质或胶结物质。

四、节理结构节理是指沉积岩中呈直线或曲线状的裂隙或缝隙。

西藏班公湖_怒江缝合带白垩系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西藏班公湖_怒江缝合带白垩系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世界地质 G lobal G eology,2003,22(2):105~110 文章编号 1004Ο5589(2003)02Ο0105Ο06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白垩系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3王璞王君1 Frank Mattern2 Werner Schneider3 刘万洙1 田纹全1 李 才1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College of Geology,Berli n Free U niversity,D212249Germany3.College of Geology,B raunschweig U niversity,D238106Germany 摘 要 班公湖—怒江位于西藏中部,西起班公湖日土(33.5°N,79°E),向东经由措勤、尼玛、那曲至东部怒江带,走向近东西、其中部大致平行于北纬32°线,延长大于1500km。

该带蛇绿岩发育,是中生代板块缝合线,是南部拉萨地块与北部羌塘地块的分界线。

其中段班戈地区白垩系地层发育,包括下白垩统底部川巴组(K1c)、多巴组(K1d)、郎山组(K1l)和上白垩统江巴组(K2j)。

川巴组为浅海相黑色页岩、泥岩、粉砂岩、砂岩、煤层和火山岩;多巴组为含有海侵夹层的陆相碎屑岩建造,海侵层为含园笠虫(O rbitoli na sp.)钙质砂岩;郎山组为浅海相—泻湖相台地型碳酸盐岩沉积;江巴组以陆相、厚层块状的砂砾岩红层为特征。

本区白垩系层序的总体特征,是以海相火山岩—细碎屑岩为先导、经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和海相碳酸盐岩到陆相红层,形成于与B型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白垩系 沉积作用 板块构造 西藏 中图分类号 P534153 文献标识码 AThe Cretaceous of the E astern B angong22Nujiang Suture Zone(Tibet):T ectono22SedimentationPujun Wang1,Frank Mattern2,Werner Schneider3,Wanzhu Liu1,Wenquan Tian1,Cai Li11.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Jili n U niversity,Chanchun,130026Chi na 2.College of Geology,Berli n Free U niversity,Berli n,D212249Germany3.College of Geology,B raunschweig U niversity,B raunschweig,D238106Germany Abstract The ophiolite22bearing Bangong22Nujiang zone(BNZ)traversing central Tibet from east to west separates the Qiangtang block in the north from the L hasa block in the south.The Cretaceous of the area in2 cludes Chuanba Formation(K1c),Duoba Formation(K1d),Langshan Formation(K1l)and Jiangba Formation (K2j).The K1c is composed of black shale,sandy pelite,siltstone,sandstone,coal beds and volcanic rocks, mostly of shallow marine facies.The K1d consists of terrestrial siliciclastics intercalated with some calcareous sandstone beds bearing O rbitoli na sp.indicating marine influence.The K1l is carbonate platform deposits of shallow marine and lagoon.The K2j is characterized by terrestrial thick massive red conglomerate.An active margin related to B22subduction zon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geological setting of the Cretaceous sedimentation.K ey w ords Bangong22Nujiang suture zone,Cretaceous,sedimentology,tectonics,Tibet 收稿日期 2003Ο02Ο20;改回日期 2003Ο04Ο11 3德国科学基金会(DF G)西藏项目(SCHN202/1421)资助;洪堡基金部分资助. 作者简介 王璞王君(1959-),男,黑龙江绥缤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勘查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 F Mattern(1957-),男,教授,从事构造沉积学和盆地分析研究.引 言西藏高原由一系列自北向南逐渐变新的、时代从二叠纪到中渐新世的地体拼贴而成[1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沉积构造的环境意义(地质意义)地质11203班35号张航宇沉积构造(sedimentary structure)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它是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

在沉积物形成过程中及沉积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叫原生构造,例如层理及层面构造;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例如缝合线等。

研究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可以确定沉积介质的营力及流动状态,从而有助于分析沉积环境,有的还可确定地层的顶底层序等。

沉积构造用来描述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这种分布与排列,是沉积作用与过程、古环境以及矿床发育的重要标志。

本文接下来将分别按其构造类型中的物理成因构造、化学成因构造、生物成因构造三大类分别进行分类阐述。

一、物理成因构造物理成因的原生沉积构造是由于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时以及沉积后不久在流体、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产生。

可以分为三类:流动成因构造、同生变形构造、暴露成因构造。

1、流动成因构造所指示的各种沉积环境意义流动成因构造系指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时在流体(主要是水和空气)的流动作用下形成的构造。

包括层面构造、层理构造、叠瓦状构造。

(1)层面构造层面构造是岩石(沉积岩)的一类构造。

在沉积岩层面上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统称层面构造。

它常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岩石的形成环境。

层面构造又分为波痕、冲刷痕、压刻痕。

波痕(ripple mark)波痕是非粘性的砂质沉积物层面上特有的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

其中,浪成波痕(wave ripple)波峰尖锐、波谷圆滑、形状对称,由产生波浪的动荡水流形成,其指示的环境为海、湖浅水地带;流水波痕(current ripple)波峰波谷均较圆滑,呈不对称状,其中陡坡可以指示水流方向,其指示的环境为河流和存在有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风成波痕(aeolian ripple)呈不对称状,不对称度比流水波痕更大,其指示的环境为沙漠、海、湖滨岸的沙丘沉积环境。

除上述主要的波痕外,有时由于水位、水流、波痕方向、波基面的变化导致早先形成的波痕被修饰改造而形成修饰波痕或在早先形成的大波痕的基础上重叠小波痕,形成叠置波痕。

综上所述,波痕研究意义可归纳为:根据波痕类型可以了解岩石形成的条件;其中的不对称波痕可以指示介质的流动方向;浪成波痕可以指示地层的顶底;海、湖波痕在平面上的分布有平行滨线的趋势等。

总之,波痕的形态和分布,是识别沉积环境的重要依据。

②冲刷痕(scour marks)冲刷痕通常形成于泥质沉积物的表面,以上覆砂质层底面上的铸型形式保存下来。

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槽痕与槽模。

槽痕凹坑的深浅缓陡可以指示其形成环境是上游位置还是下游位置(一般陡而深的为上游位置);槽模的突起顺着水流的方向排列,始终朝上游的水流方向,与波痕的判断方向相反。

③压刻痕(press marks)通常为水流所携带的物体在松软的沉积物表现上运动时所刻蚀出来的痕迹。

该构造可以指明其形成环境为流水相的沉积环境;并且,诸如锥模、刷模的新月形等均可以作为指示水流方向的依据。

④剥离线理(parting lineation)这种构造常出现在具有平行层理的薄层砂岩中,沿层面剥开,出现大致平行的非常微弱的线状沟和脊,常代表水流方向。

综上所述,冲刷痕、压刻痕还有其他表面痕迹形式的构造往往能反映其沉积环境为流水相,并有些能指示当时的流水方向。

(2)层理构造层理构造构造是沉积物沉积时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

分为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韵律层理、块状层理等。

①水平层理(horizontal bedding)反映地是一种弱水动力条件,一种低能的环境。

代表的环境类型是深湖、泻湖、深海等环境。

②平行层理(parallel bedding)反映地是一种较强水动力的地质条件,其生成的环境往往是河道、湖岸、海滩等急流或高能的环境。

波状层理(wavy bedding)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其环境意义为反映地是一种水介质稍浅的地区,比如海、湖的浅水地带及河漫滩等地区。

④交错层理(cross bedding)根据层系上下界面的形状及性质等可以分为板状、楔状与槽状。

其中板状交错层理一般反应地是一种河流沉积相环境;楔状交错层理反映地是一种海、湖浅水带与三角洲地区等环境;槽状交错层理多反映地是一种河流相沉积环境。

⑤递变层理(graded bedding)反映地是一种粒度在垂向上变化的特殊的层理,其环境意义为代表了一种浊流、风暴流环境。

⑥韵律层理(rhythmic bedding)环境意义为代表了一种季节性潮汐环境或浊流沉积相环境,反映了一种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的沉积构造。

⑦块状层理(massive bedding)代表了一种强烈生物扰动、重结晶或交代作用。

很可能反映地是一种河流洪水泛期。

⑧其他类型的交错层理:爬升波纹交错层理主要反映了一种三角洲、河流天然堤等环境,代表了一种浊流沉积环境;羽状交错层理的环境意义为其可以代表潮汐环境;冲洗交错层理的倾向一般可以指示向海方向,其在前滨环境中较多出现(未列举完全)综上所述:层理构造研究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包括:有助于正确划分和对比地层、恢复地层产状;是最有价值的指向构造,能够确定古水流系统;根据层理构造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断其之前沉积环境等。

(3)叠瓦状构造叠瓦状构造主要是指扁平砾石在流水的作用下均向同一方向排列的现象。

砾石最大扁平面的倾斜方向的可以指示水流环境的方向(其反方向指向水流方向)。

2、准同生变形构造所指示的各种沉积环境意义准同生变形构造指在沉积作用的同时或在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处于塑性状态时发生变形所形成的各种构造。

包括重荷模构造、球枕构造、包卷构造、滑塌构造、碟状构造等。

(1)重荷模构造重荷模构造(load cast,一些资料也称其为负载构造或负荷构造)指覆盖在泥岩上的砂岩底面上的圆丘状或不规则的瘤状突起。

代表的地质环境一般为浊积岩相。

(2)球枕构造球枕构造(ballorpillowstructures)是被泥质包围了的紧密堆积的砂质椭球体或枕状体。

其地质意义为该构造普遍反映了之前的沉积环境发生过砂层断裂;同时砂球也可以确定地层的顶底。

(3)包卷构造包卷构造(convolute bedding)指一个岩层内所发生的纹层盘回和扭曲的现象。

通常显示出小型开阔向斜和紧密背斜的现象。

代表的地质环境一般为浊流沉积。

(4)滑塌构造滑塌构造(slump structure)指已沉积的沉积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及产生的各种同生变形构造的总称。

其代表的地质环境多为三角洲的前缘、礁前、大陆斜坡、海底峡谷前缘等水相环境。

(5)碟状构造碟状构造(dish structures)主要出现在迅速沉积并饱含孔隙水的砂岩中。

其代表的是重力流沉积环境。

综上所述:准同生变形构造对于一些地层顶底的断定及沉积相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3、暴露成因构造所指示的各种沉积环境意义沉积物露出水面,处于大气中,表面逐渐干涸收缩,或受到撞击形成的层面构造。

分为雨痕、干裂、流痕、泡沫痕等。

(1)雨痕雨痕(raindrop impression,包括冰雹痕)是雨滴等降落在泥质物表面撞击形成的小坑。

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成岩时期的天气、气候等状况。

(2)干裂干裂(mud crack)是泥质沉积物等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

其反应了成岩时期的环境为一种干旱的状态。

一定程度上根据裂隙形态还可以估计泥质层中盐度的含量。

(3)流痕流痕(current mark)为水位降低,沉积物即将露出水面时薄水层在沉积物表面流动形成的侵蚀痕。

反映地是一种海相沉积环境,一般与回流作用有关。

(4)泡沫痕泡沫痕(foam impression)反映地是一种含水丰富的环境。

是沉积物近于出露水面时,水的泡沫在沉积物表面所留下的半球形小坑。

综上所述:暴露成因构造一定程度上对于研究古地理环境有很大的价值。

二、化学成因构造化学成因构造指沉积时期和沉积期后由结晶、溶解、沉淀等化学作用在沉积面上或沉积物中所形成的沉积构造。

包括结晶构造、压溶构造和增生与交代构造。

1、结晶构造所指示的各种沉积环境意义结晶构造包括晶体印痕与假晶、鸟眼状构造、示顶底构造。

(1)晶体印痕与假晶印晶体痕与假晶(crystal imprints)一般在泥质沉积物中容易保存。

其中石盐晶体所反映的环境一般为盐湖、内陆盐沼泽等,反映地是一种温暖的古地理气候。

(2)鸟眼构造鸟眼构造(bird-eye)在碳酸盐沉积物中较为常见。

反映地沉积环境多为潮上带,是一种良好的指相标志。

(3)示顶底构造示顶底构造(geopetal structures)能反映碳酸盐原生孔洞中岩层的顶和底。

2、压溶构造所指示的各种沉积环境意义压溶构造包括缝合线构造和叠锥构造。

(1)缝合线构造缝合线构造(stylolites)主要产生于较纯净的碳酸盐岩中。

有时也可出现在石英砂岩、盐岩、硅岩等中。

(2)叠锥构造叠锥构造(come-in-cone structures)常反映地是一种泥灰岩、钙质泥灰岩,有时也可以反映石灰岩和方解石脉。

3、增生与交代构造所指示的各种沉积环境意义增生与交代构造主要探究结核构造的沉积环境意义。

(1)结核构造结核构造(concretion)是岩石中自生矿物的集合体。

首先,该构造可以作为对比标志,用于划分对比地层;其次,其可以作为地球化学相的标志;该构造还可以作为找矿的标志。

综上所述:虽然研究化学成因构造对于研究沉积环境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了解沉积后经历的化学变化是很有帮助的。

三、生物成因构造生物成因构造指生物由于活动或生长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包括生物痕迹构造、生物扰动构造、叠层石构造、植物根痕迹等。

(1)生物痕迹构造生物痕迹构造又称痕迹化石或遗迹化石,是判断沉积环境的良好的标志。

可以直接反映某些环境条件(如水深、盐度、含氧量等)(2)生物扰动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破坏原生物理构造,特别是成岩构造。

所以生物成因构造对于研究一些低栖生物的活动有一定的价值。

(3)叠层石构造叠层石构造反映地是一种水相环境,通过其形态的差异可以推断其所处的古地理环境的水动力条件等。

(4)植物根痕迹植物根痕迹常呈炭化残余或枝杈状矿化痕迹出现,在煤系地层中很常见。

因此其环境意义为是陆相的可靠的标志;同时植物根印痕对于淡水和微咸水环境有很大价值;其次,根系层的存在可说明植物就地生长。

综上所述:生物成因构造是研究一些古地理环境的最直接资料。

班级:地质11203班姓名:张航宇日期:2014年10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