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论海上石油开发环境污染之法律救济 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渤海湾漏油事件为视角

论海上石油开发环境污染之法律救济  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渤海湾漏油事件为视角

三、针对环境污染的法律救济措 施
1、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海上石油开发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环保责任,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 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在石油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事先预防和事后应急处 理
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石油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同时,建立 健全石油泄漏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环 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3、加强环境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石油工业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应该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是一场严重的环境灾难,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巨 大的影响。这次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和反思,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石油泄漏 对环境的危害。
首先,这次事件暴露了石油工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深水地平线钻井平 台发生井喷并爆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监管不力 等。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石油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安全管 理的重要性?
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漏油事件,大量原油泄漏到海洋中, 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2011年的渤海湾漏油事件也给我国海洋环境 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比较分析
两次漏油事件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在处理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差异。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事件处理过程中加强了多国合作。而 渤海湾漏油事件的应对相对较为独立,主要由我国自主处理。
3、落实损害赔偿机制
建立完善的损害赔偿机制,对因石油开发引发的环境损害进行合理补偿。通 过加大赔偿力度,提高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海上石油开发的 可持续发展。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井喷着火爆炸事故分析及启示

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井喷着火爆炸事故分析及启示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6. 事故影响
11人在事故中死亡: 队长- Jayson Anderson 司钻-Dewey Revette 副司钻-Donald Clark 副司钻-Stephen Curtis 吊车司机-Dale Burkeen 井架工-Roy Kemp
钻工-Karl Kleppinger 钻工-Shane Roshto 钻工-Adam Weise MI Swaco(泥浆服务商)Gordon Jones MI Swaco(泥浆服务商)Blair Manuel
是胶心发生刺漏。隔水管流量和出口流量均为零,可能是 井筒中充满气体。
二、事故经过
21:38 可能关闸板防喷器,立压上升后,立即下降,说明闸 板防喷器未发挥作用。
21:42 关第二个环形防喷器,立压上升, 21:47 立压迅速上升。 21:49 立压继续迅速上升,泥浆出口流量突然增加。发生
强烈井喷失控,天然气携带原油强烈喷出。平台充 满油气,柴油机房首先发生爆炸着火。由于过高的 立压,使泥浆泵安全凡尔憋开,油气从泵房喷出, 引发泵房爆炸着火。
三、应急处置措施
撇油器和收集罩:前者是在浮油分解后, 撇取浮油沫,并将其收入桶中。收集罩则用于 在海底收集石油,并泵至海面的石油储存装置 中。
可控燃烧法:即就地燃烧原油法,用防火 浮油栅将泄漏石油中成团的油聚集在一起,将 它们转移到别的地方,然后烧掉。
三、应急处置措施
4. 聘请道达尔、埃克森等公司专家制定井喷漏油治理措施
四、原因分析
2. 未及时发现溢流,以及发现溢流后采取措施不当是井喷 失控爆炸着火的直接原因。
发生溢流初期,现场人员可能没有发现溢流。在大量溢流 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开泵循环。直到井筒天然气到井口,才停 泵,观察4分钟后关井。然后两次开泵排气,井筒已全部为天然 气,再次关闭其他防喷器,由于喷势太大,防喷器也发生刺漏。 最后,发生强烈井喷,爆炸着火。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G Mexico,[摘要]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沉没,引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溢油事故,对比中国在渤海湾溢油应急响应体系,中国的国家海上溢油应急体系还不完善,只有建立国家级海上溢油应急体系及预防机制,在法律建设、组织体系、人才队伍、技术装备等各方面加强建设,才能应对海上发生的特大溢油事故。

关键词: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不同社会主体对此事反应的对比;中美应急响应体系对比;启示:, , , , , , , , , .:;;;;;目录绪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中美不同社会主体对漏油事故反应的对比.....................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作为“当事人”的石油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政府对漏油事故的态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 媒体对漏油事故的报道...............................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 中美社会公众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与治理技术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治理技术在海洋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中美两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体系及治理措施的对比.............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海上溢油事故预警应急体系的构建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浅谈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浅谈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浅谈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浅谈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院系: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号:131307128姓名:毕雪目录一、事件发生的大致经过 (1)二、事件发生的原因 (2)三、此次事件的影响 (2)四、处理措施 (3)五、启示与反思 (3)浅谈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很多国家向美国运送了设备及人员,以帮助美国尽快处理污染问题。

伊朗虽然与美国在核能项目上存在严重冲突,也向美国提供打减压井的技术。

2010年7月15日,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一、事件发生的大致经过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10点左右起火爆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约两天,海下受损油井开始漏油。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漏油海面估计,在墨西哥湾沉没的海上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底部油井每天漏油大约5000桶,5倍于先前估计数量。

油井当天继续漏油,工程人员又发现一处漏油点。

为避免浮油漂至美国海岸,美国救灾部门“圈油”焚烧,烧掉数千升原油。

2010年4月28日,租用“深水地平线”的英国石油公司工程人员发现第三处漏油点。

海岸警卫队和救灾部门提供的图表显示,浮油覆盖面积长160公里,最宽处72公里。

从空中看,浮油稠密区像一只只触手,伸向海岸线。

2010年5月29日,被认为能够在2010年8月以前控制墨西哥湾漏油局面的“灭顶法”宣告失败。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2010年6月23日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

2010年7月15日,监控墨西哥湾海底漏油油井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截图显示,漏油油井装上新的控油装置后再无原油漏出的迹象。

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近3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海洋溢油国内外研究现状

海洋溢油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现状:
从海洋溢油事故解决方法来,①以去年发生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例,责任方英国石油公司(BP)拿出200亿美元建立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的赔偿基金。

该项基金已于去年8月启动开始支付索赔,截至今年5月底已支付了近60亿美元的赔偿金。

②以美国为例,其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体系是依托1990年美国《石油污染法案》和1994年《溢油应急计划》而建立的包括地方、区域和国家整体的各级应急指挥系统。

可随时开展国家应急计划和授权协调工作。

美、英政府对于监控和评估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并且端正态度早补救,重视事故索赔问题,政府能够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从学者对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的研究较多,主要是去年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之后,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美国的海洋油污处理法律制度,及其国内立法和政策。

国内现状:
从海洋溢油事故解决方法来,以“塔斯曼海”案为例,我国国家层面的专门性海洋生态赔偿或补偿规范还没有出台,相关法规不完善。

虽然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案“塔斯曼海”轮漏油案开创了我国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的先河,但是,不难发现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规定只是原则性的,在细节上和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的行政处罚力度不够,震慑不足,只有走法定程序的公益诉讼提起生态索赔才能真正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我国目前还没有生态赔偿的相关规定,因此一旦污染发生,很难评估具体的赔偿金额,长期为环境污染买单的,还是政府和当地居民。

从学者对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近些年来关于海洋污染的论文主要关注的是船舶对海洋的污染,而没有关注非船舶油污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关于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的论述很少。

论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与处理措施

论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与处理措施

论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与处理措施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其在工业生产中的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未来的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对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但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石油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以及海洋石油泄漏事故的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重点关注。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已经成为当下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管理人员的首要思考问题。

一、海洋石油泄漏事故案例陆地的石油资源已经濒临枯竭,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已经是如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随着海洋石油的开发利用,石油泄漏事故也逐渐成为海洋石油利用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2010年的4月20日,位于美国的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的钻井平台突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石油资源还给海洋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然而作为这次事件的主要肇事者英国石油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及处理该事件的政府监管部门对此采取的措施却是大相径庭。

这件石油泄漏事件的发生除了引起社会媒体的广泛讨论外,也暴露了中美石油海上监管机制和海上石油污染法律救济机制的巨大差异。

与此同时,由于这次石油泄漏事故的发生,给与众多国家以深刻警醒,使得如何加强海上石油泄漏的应急处理,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石油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失,成为石油管理部门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以下是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监管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这对今后各个国家对石油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一)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的案例简介在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出现石油泄漏事故,这次石油泄漏是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中第一次出现超过500米以上深海的原油泄漏事件,其这次漏油点位于1500米的深海,该次事故相当于每天1.2桶到1.9万桶的原油向深海里“倾倒“由此可见,这次漏油事件在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的同时给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重创。

因为,漏油点是发生在人类历史中首次1500米的深海,所以在原油漏油事件上就非常难以处理,这次原油泄漏的处理直到878天以后才得以有效解决。

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对我国深海溢油污染防治管理的启示

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对我国深海溢油污染防治管理的启示

失 巨大 。

1 2 事 故 的 教 训 思 考 .
墨西哥 湾 是 世 界先 进 的 海 洋 油气 资 源 开 发 作业 海 域 之 一 ,其 溢 油 应 急 响 应 体 系 和 应 急 资 源 、应 急能 力 很 强 ,海 洋 环 保 法 律 法 规 也 非 常 完 善 ,一直 以来 是 全球 其 他 油 气 开 发 海 域 的 学 习样 本 。如 此 良好 的法 律 环 境 和 应 急 能 力 在 突 发 的深 海 溢 油 事 故 面前 不 堪 一 击 ,其 原 因 主 要 是 溢油 事故 防 范 、海 洋 行 政 监 管 、应 急 处 置 策 略 等方 面存 在不 足[ 。 1 ] 在 事故 防 范 方 面 ,美 国石 油 公 司对 深 水 下
1 1 事 故 的损 害影 响 .
1 1 1 对人 员生命安 全及 健康 的影 响 ..
在 事故 初 期 ,由 于 油 井 泄 漏 原 油 中含 有 天 然气 ,采油设 备 的意 外 碰撞 产生 火 花 引 致爆 炸 , 造成海 洋石 油 平 台 上 的 1 6名 工 作 人 员 中的 1 2 1
3 .国 家深 海 基 地 管 理 中心
青 岛 2 66 ) 60 1

要 :文 章通过 对 美 国墨西 哥 湾 “ 深水 地 平 线” 钻 井 平 台原 油泄 漏 事 故 的分 析
与 思考 ,针 对 我 国深 海 油气资 源 勘探 开 发 中存 在 的溢 油 风 险 ,从 应 急 响应 体 系 、监 视预 报
事 故 发 生 后 ,当局 组 织 清 除 漂 浮 和堆 积 在
岸 线 上 的 大 量 原 油 。 由 于 原 油 中 含有 苯 、 甲 苯
海 洋石 油 开 发 利 用 与 海 洋 环 境 保 护 提 供 有 益 的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应急响应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应急响应
丽 的清 浩 ,以防止影 响 到救 援船 卜
1 0 0艘船还 在进行应急恢 复工作。
记 : 在 应急响应 的整个过程 中,
空 中 、 海 上 各 进 行 了 哪 些 应 急 救 援
工作?
的l l 【 作 人 员。为确 保分 散 _ 齐 l J 实 施列 位 ,还需 要其 他 飞机 帮助 定 位 ,这
S m 田团豳
美 国 墨西 哥湾 漏 油事 件发 生 后 ,采 取 了 哪 些 应 急 响 应 措 施 ? 如 何 保 护 应 急 救 援 人 员 的 健 康 与 安 全 ? 从 中 应 该 吸 取
哪些 方面 的教  ̄ J I l ? 全 程参 与该 事件 应 急 响应 工作 的 美 国奥布 莱 恩应 急响应 管 理 公 司副 总裁埃 德 ・ 斯坦 顿作 出了解 答。
在 应急 救援 时 ,有很 多航 空 器都 在
大 限度地 减 少 了其对 环境 和人类 健
康的影响 。 墨 西 哥湾 漏 油事 件应 急 响应 总 指 挥部 位 于 新奥 尔 良市 ,有 6 0 0多 名 雇员 。该指挥 部下设 4个指 挥点 , 有2 0多 个 分 支 办 公 室 ,6 0多 个 应
美国奥布莱恩应急响应管理公司副总裁埃德 ・ 斯坦顿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应急响应
e 本刊记 者 宁 丙文
田团圃
s m
2 0 1 0年 4月 2 0 日, 英 罔 石 油
公司 ( 以 下 简称 “ B P公 司 ” )位于 美『 玉 1 墨 两哥 湾 的 “ 深 水地 平线 ”钻 井平 台 发生 井喷 爆炸 起火 ,3 6 h 后
在 海 而 上,约 有 6 0 0 0只 不
规模 和 航行 能力 的船 只参 加 了救援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讲义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讲义

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讲义第一张题目第二张主要内容提纲一、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介绍二、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三、美国环保局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具体做法四、大连漏油事件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综合比较五、对我们的启示第三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接要介绍:2010年4月20日晚10时,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海域处的“深水地平线”采油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人死亡、3人重伤。

爆炸发生36小时后,采油平台沉入墨西哥海湾,并出现大量原油泄漏现象,截至堵漏完全成功累计泄漏原油490万桶。

浮油面积扩散至美国东海岸,影响到路易斯安娜、阿拉巴马、佛罗里达等州,该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

第四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一:当地珍稀物种处境堪忧,数百种海洋物种受到影响;油污沉入海底,深海资源受到影响。

研究显示,约有656类物种,其中包括西印度海牛和褐色鹈鹕等珍稀物种处境堪忧,左图为在海面原油中垂死挣扎的褐色鹈鹕,右图为动物保护组织工作人员正对被原油包裹的褐色鹈鹕进行清洗及施救。

另外在漏油点的周边海域,科学家们发现了沉入海底的油污,这可能会使深海资源受到不利影响。

第五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二:沿岸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

自5月19日开始,就有大面积油污开始入侵路易斯安那州的沿海湿地,栖息在湿地的鸟类及其他生物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减轻漏油对海岸湿地环境的影响,5月27日,美国联邦政府部分批准在受灾最严重的路易斯安那州修建“障壁岛”,以阻挡墨西哥湾漏油对该州沿海湿地的进一步侵袭。

左图为高空俯瞰油污对海岸湿地的侵袭,右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对湿地中入侵的原油进行查看。

第六张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三:漏油对当地的大气环境、海水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左图为采用燃烧法对墨西哥湾海面上的原油进行处理,原油燃烧产生了大量的黑烟及有害物质,会污染当地的大气环境;另外海面原油中有害成分挥发本身也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进而危害当地居民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空气污染:泄漏 释放的有害气体 对周边地区的空 气质量造成严重 影响,威胁居民 健康。
水质污染:原油 泄漏导致水体污 染,影响当地水 源和海洋生态系 统,进而影响居 民用水安全。
土壤污染:泄漏 的原油还会对周 边的土壤造成污 染,影响农作物 生长和食品安全。
生态破坏:原油 泄漏对周边的动 植物造成致命影 响,破坏生态平 衡,影响生物多 样性。
能源政策和能源安全的反思
墨西哥湾原油泄 漏事件暴露出能 源政策和能源安 全存在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能源政 策和能源安全的监 管,确保石油工业 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重视能源 安全,加强风险 评估和应急预案 的制定与实施
公众应提高能源 安全意识,积极 参与能源安全保 护工作
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和影响
原油价格上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导致全球原油供应减少,推动原油价格上涨。
事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国际援助
周边国家受到的影响:墨西哥湾周边国家的生态环境、经济和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 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国际援助: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墨西哥提供援助和技术支持,共同应对原油泄漏事件。
合作与协调: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促进可持续发展。
经验教训:分析事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国际援助,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类似事 件的能力。
Part Four
事件调查和责任认 定
事故调查过程和结果
调查机构:美国政府成立的独立调 查委员会
调查内容:对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 件进行全面调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查目的:确定事故原因、责任方 和应对措施
调查结果:认定事故原因为深海钻 井平台爆炸和海底输油管道破裂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区的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爆炸着火,随后钻井平台倒塌导致石油洒向墨西哥湾,全球大面积污染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就此爆发。

这次事件对墨西哥湾区域内的水生生物生态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

本文将从影响和应对策略两方面分析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影响1. 油污染的直接危害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所释放的大量石油损害了湾区的生态系统。

石油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诸多危害,主要的危害包括破坏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环境,形成油泥、油膜等弥漫于水面和海底的物质,极大地降低了光照强度,使得海洋生物缺乏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时间久了会造成海洋生物的全面死亡。

2. 生态平衡的打乱墨西哥湾地区的生态相对稳定,但漏油事件瞬间改变了墨西哥湾区的生态环境,石油污染对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极大,例如石油与海洋微生物共同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的毒害,导致海洋食物链的打乱,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3. 土地和海洋污染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导致周边海域和土地区域的污染,油污染产生的化学物质,悬浮物和污染微生物不仅会污染大片海岸线以及繁殖区域,还会影响到沿海地区的养殖场,损害养殖业和旅游业的稳定性。

应对策略1. 技术防治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应该加强技术防治的措施,例如防范措施的加强,早期警报系统的完善,石油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进一步完善,增强抗风能力的油污染措施也应该优先考虑。

2. 清洁作业的加强当水生生物资源受到威胁,应该尽快恢复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清洁作业应该局部化、分阶段进行,同样应该提高地方管理部门的技术支持力度,这样才能保证事故发生后清除污染的有效性。

3. 法律制度的完善针对此类石油泄漏事故,应该借鉴类似污染事件的处置经验,基于长远的考虑因素,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执法规章和管理制度,对污染执法的力量提供充分保障,以提高对污染事件的防控能力。

结论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的发生是对水生生物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处理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处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处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处理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加,溢油事故的风险也不断提高。

2014年国家海洋局制定了《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完善了我国应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康菲溢油事故与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也为我们研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的应急处置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处置;康菲溢油事故;墨西哥湾溢油事件Oil spill emergency treatment of 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s, the risk of oil spill accidents is also increasing. In 2014 the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formulated the spilled oil emergency plan of National Maritime Bureau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which improve our response to 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 spilled oil accident emergency response procedures and ConocoPhillips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 oil spill for our study of 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 of oil spill emergency response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Key words: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s; f oil spill; emergency disposal; ConocoPhillips oil spil;;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引言: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经济对能源的强烈需求,各国陆续对本国海洋油气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加。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启示及应急方案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启示及应急方案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启示及应急方案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曾牵动着全球亿万人们的心,事情过去几年了还心有余悸。

为使以后的漏油事件尽快解决,特提出以下简易解决方案,请予参考。

制造深海机器人携带加热铁钳在管道上方接近漏油处的地方用特制铁钳对管道进行挤压使其变形,接着把铁钳上移一定距离旋转铁钳90度进行第二次挤压变形,通过两次铁钳挤压,管道中大部分的压力被变形处阻挡,此时可以顺利在顶部盖帽封顶。

由于洋流的影响可能对管道挤压的薄弱处造成破坏甚至断裂,所以要对此处进行加固处理。

注意五点:1 加热铁钳。

为什么要使用加热铁钳,因为深海压力高、温度低可能管道很脆弱,加热后可以顺利的将管道挤压变形,安全度提高。

2 特制铁钳。

使用受力点平行的宽面铁钳,避免压力不均造成管道破损。

3 加固处理。

对管道挤压处进行加固处理,深海不是风平浪静的经常有洋流的扰动,管道挤压处受力面积增大,遇有强洋流很可能断裂,加固是必要的。

4 挤压处应在管道上方进行,如果在管道下方进行,加上管道自身的重量和海底复杂洋流的影响很可能会造成管道的坍塌断裂。

5 所有准备工作争取在10天完成,否者损失、影响将会更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人类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不要刻意强调是你的责任还是他的责任,我认为也有我们共同的责任。

提倡简捷化。

随着当今社会的深入发展,各方面都呈现出复杂化的局面,有些事情已经复杂到无法操作的地步。

就拿本次事故来说,我看了很多报道要想彻底解决漏油必须在深海打减压井,要在1万多英尺的海底击中盘子大小的地方才能实现,真是难上加难。

实际上我们运用智慧将会有很多更好的选择,这个方案如果被顺利采纳,将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们人类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会走的更好更远。

东方2015年1月1日。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

点 ,总 结此次 英美 等 国在 此 次事件 中采 用 的溢 油处理 方式 和措 施及 值得 借鉴 的手 段 ,为 我 国研 究制 定
有 效 的溢 油 处理应 急预 案提 供一 定 的参考 和借 鉴 。
1 事 件 回顾
21 00年 4月 2 0目 2 :O 左 右 ( 国中部 时 间 ),瑞 士越 洋 钻探 公司 ( rnoen 2 0 美 Tasca )所 属 、由英
规 划 ,在 溢油 应急 反应准 备 过程 中 , P可在 所有 利益 相 关方之 间建立 紧密 的联 系 ,确立 需要保 护 的 AC
敏 感地 区 并制 定行 之有 效 的保护 策 略及 实施 这些 保 护策 略所 需 要 的物 资 。在 实 施过 程 中有效 的 AC P
不 仅可 迅速 协调 及反 应各 方力 量 , 且可及 时 了解 当地情 况 并按照 预先 制 定 的相 关策 略快 速调 配所 需 而 的物 资 。
2 事件应对处理方案
为 了应对 该事 故 ,B 公司在休 斯 顿设 立 了一个 大 型事故 指挥 中心 【 P ,包括联 络 处 、信 息 发布与
收稿 日期:2 1-50 ;修改稿收稿期:2 1—71 0 0 .5 1 0 0 .4 1
24 3




学 术 论 文
宣 传报 道 组 、油污清 理组 、井 喷事 故 处理组 、专 家技 术组 等相 关机 构 ,并 与美 国当地 政府积 极配 合 , 寻求 支援 、动 员各 方力量 、采 取各 种措 施清 理 油污 。
对 当地 最敏 感 的物种 及栖 息地 进行 观 察 以便 最好 地 保护 和拯 救野 生动物 。
应 急 救援 小组 主要采 取 的措 施包 括 :

墨西哥湾露油事件

墨西哥湾露油事件

(4)各类防毒面具、防毒呼吸器(带氧气呼吸器)等。
2.现场采样、监测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1)应急监测至少2人同行;
(2) 进入事故现场采样、监测,应经现场指挥、警戒人员许 可,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按规定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 (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方可进入; (3)进入易燃、易爆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车辆,应有防火、 防爆安全装置,应使用具有防爆功能的现场应急监测仪器 设备(包括附件电源等); (4) 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进 行现场监测; (5) 进入水体或登高采样,应穿戴救生衣或佩戴防护安全带 (绳)。
(一)应急监测采样点的布设原则和方 法
1.大气污染应急监测
2.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
3.土壤环境应急监测
4.采样频次
5.采样前的充分准备
(二)现场监测分析
1.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的选择、确定原则 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中应 以尽快鉴定、鉴别污染物的种类;并能做出定性或半定量结果为原则。因此, 应该选择那些直接读数、操作便捷、易于携带、对样品前处理要求简单的仪 器。 2.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的准备 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可根据应急预案要求,配置常 用的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如检测试剂、试纸、快速检测管、便携式(直读) 测定仪等快速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并定期检查、校验,以保持其功能状态完 好。 3.现场监测的平行双样 凡具备快速测定条件的检测项目,应尽量进行现场测 定。现场要采平行双样,一份在现场快速测定,另一份(必要时)送实验室 分析测定,以便进一步确认现场定性、半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发布预警公告:蓝色预警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发布,黄色预 警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发布,红色预警由事件发生地省级人 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发布。 3.紧急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 安排。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应急处置简评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应急处置简评
墨西哥湾溢油事件 应急处置简评
提纲
1. 事件简介 2. 应对措施 3. 清污行动 4 .对环境的危害 5 . 经验与教训
1.事件介绍
发生地点
漏油事件概况
2010 年 4 月 20 日 , BP 石 油 公 司 在 美 国 墨 西 哥 湾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井喷爆炸着火,36 个小时后沉没,造成11人死亡、I7人受伤。4月24 日,失控的油井开始大量泄油,持续87天,约有 410万桶(约60万吨)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污染波及 到沿岸5个州,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 被美国定为“国家灾难”。
将一根4英寸的吸 油管插入发生泄漏 的21英寸油管
采用“灭顶法”控制 漏油
“盖帽法”
成效
不足
用它罩住漏油点, 泄漏点喷出的天然气
将原油疏导到海 遇到冷水形成甲烷结
面的油轮
晶,堵住了控油罩顶
部的开口
共吸走了2.2万 桶原油,将其输 送到停泊在海面 的一艘油轮里
这一数量只占漏油量 的一小部分
在强大的压力下 钻井液会进入油 井的防喷器,直 至油井底部。这 将使得井内失去 压力,停止漏油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萨尔弗港附近的湿地
墨西哥湾漏油致海洋动物大逃亡
洋流影响
健康影响
❖ 从短期看,原油中一些物质可能引发皮肤不适、 头疼、晕眩、恶心、眼睛灼热、呼吸不畅、记忆 力下降等急性症状。
❖ 从长期看,泄漏原油会进入食物链,进而对人体 健康构成危害。墨西哥湾食物链将承受一笔“污 染遗产”。
5.经验与教训
值得借鉴的经验
❖ (3)应急信息公开透明
❖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应急指挥部建立了一个 专门的网站公开各种信息,包括每天采取 了什么措施,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出动 多少飞机船舶,同时还在水下放置了摄像 头,公众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看到水下1500 米处漏油点的情况。应急信息的公开透明 有助于公众监督应急行动,有助于缓解媒 体对政府的舆论压力,有助于及时总结经 验教训。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总结
‚英国石油公司内部调查显示,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 钻井平台爆炸由一个甲烷气泡引发。另外,漏油最后一 道防线‚防喷阀‛先前发生过失效的状况。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石油地质学家威廉·多米尼克日前指 出,美国过早开放深海石油开采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忙赶 工期是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影响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影响
5.健康
美国海岸警卫队说,7名参与清理石油的工作人员出现头晕、 恶心、头疼、胸痛等症状,已送往附近医院接受救治。28日下 午,新增4人入院治疗。 一些专家说,由于无法获取各类化油剂的物质构成、化油 方式等详细信息,研究人员难以评估化油剂对人体健康潜在危 害。 在化油剂成分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最令人担忧。例如, 长期接触高剂量的苯将大幅增加罹患癌症风险。 英国石油公司先前致信美国环境保护署,声称使用的几种 化油剂对环境长期影响较小。海岸警卫队少将玛丽·兰德里29 日说,将继续使用化油剂。
1.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原因
‚深水地平线‛沉没后大量漏油,威胁周边生态环境。 这座钻井平台配备的‚防喷阀‛也成为调查重点。一个 ‚防喷阀‛大如一辆双层公交车,重290吨。作为防止漏 油的最后一道屏障,‚防喷阀‛安装在井口处,在发生 漏油后关闭油管。但‚深水地平线‛的‚防喷阀‛并未 正常启动。
1.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原因
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措施
补漏方式
5月14日,工程师将一根4英寸的吸油管插入发生泄漏的21英寸油管, 3天后,这根管道发挥了一定作用,共吸走了2.2万桶原油,将其输 送到停泊在海面的一艘油轮里。不过这一数量只占漏油量的一小部 分,为着手彻底的堵漏工程,这根吸油管随后被撤走。 5月25日,美国海岸警卫队批准BP采用‚灭顶法‛控制漏油。次日, 几艘远程操控的潜水艇将5000桶钻井液注入油井。工程师希望,在 强大的压力下钻井液会进入油井的防喷器,直至油井底部。这将使 得井内失去压力,停止漏油。如果能实现初步的堵漏,BP还将向井 内注入水泥,彻底堵住泄漏点。虽然最开始略有成效,但BP在5月 29日宣布,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喷出油井的压力太强,‚灭顶法‛彻 底宣告失败。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

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存在大规模海上石油泄漏的风险
目前我国近海石油开采正处在较高活动水平,仅在渤海湾就有 目前我国近海石油开采正处在较高活动水平 仅在渤海湾就有4000多个 仅在渤海湾就有 多个 钻井平台。同时,我国还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 进口石油的90%要依赖 我国还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 钻井平台。同时 我国还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进口石油的 要依赖 海上运输。所以在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和运输过程中, 海上运输。所以在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和运输过程中,都存在发生大规 模石油泄漏事故的风险。 模石油泄漏事故的风险。
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现状
目前我国海上溢油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 目前我国海上溢油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海洋污染应急组 织体系不完善,未能形成合力;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 织体系不完善,未能形成合力;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 物资储备匮乏,处置技术科技含量低。 物资储备匮乏,处置技术科技含量低。
美国环保局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具体做法
(一)美国对石油泄漏事件应急作出规定的有关法律 (二)《石油和有毒物质污染的国家应急预案》 石油和有毒物质污染的国家应急预案》 (三)美国环保局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具体做法
(一)美国对石油泄漏事件应急作出规定的有关法律
《清洁水法》 清洁水法》 《综合环境响应补偿与责任法》 综合环境响应补偿与责任法》 《石油污染法》 石油污染法》 在这三部法律中均对石油泄 漏事件应急作出法律规定
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环保局在墨西哥湾漏油应急处置 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对我们的启示
1、应急工作法律是基础,预案是抓手,应从实践角度对法律和预 应急工作法律是基础,预案是抓手, 案持续充实和完善,明确污染企业在应急处置中的法律责任。 案持续充实和完善,明确污染企业在应急处置中的法律责任。 2、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手段,环境信息公 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手段, 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桥梁, 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桥梁,应急监测与信息公开能力需重 点加强。 点加强。 3、组建一套服务应急,高效有力的科研支撑体系。 组建一套服务应急,高效有力的科研支撑体系。 4、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上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上的积极作用。 5、加强应急体系的配套附属机构建设。 加强应急体系的配套附属机构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卷增刊1 中国造船Vol.52 Special 1 2011年7月 SHIPBUILDING OF CHINA July 2011文章编号:1000-4882(2011)S1-0233-08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刘亮,范会渠(上海利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200233)摘要伴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及海上石油运输量的大幅增长,我国海上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也不断加大,针对海上大型溢油事故制定有效的溢油应对处理方案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该文通过对2010年4月发生在墨西哥湾的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平台泄漏事件进行研究,分析收集了此次事故过程中美国采用的主要溢油应急处理方案及值得借鉴的手段,为我国研究海上溢油应急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BP;海上漏油;墨西哥湾;溢油处理中图分类号: TE48 文献标识码: A0 引言近年来,海上油污事故频发,如去年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的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的“深水地平线”平台漏油事件,预计造成了约490万桶原油的泄漏[1],给墨西哥湾当地的海洋环境及海域经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已成为美国迄今为止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漏油事故。

从世界范围来看,溢油事故多与石油运输量密切相关。

中国的海上石油运输量仅次于美国,且中国港口石油吞吐量正以每年1000余万吨的速度增长[2- 4],伴随着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和不断发展、海上石油运量持续上升、油轮的数量和吨位也越来越大、海上石油开采业的兴起和发展,海上溢油风险不断加大;因此,本文将以此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的溢油处理方案作为研究重点,总结此次英美等国在此次事件中采用的溢油处理方式和措施及值得借鉴的手段,为我国研究制定有效的溢油处理应急预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事件回顾2010年4月20日22:00左右(美国中部时间),瑞士越洋钻探公司(Transocean)所属、由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租用的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并着火。

4月22日,平台沉入墨西哥湾,随后大量石油泄漏入海。

事故发生时,该石油钻井平台上有126名工作人员[5];事故导致11人失踪,17人受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图1是爆炸发生前平台的照片[6]。

2事件应对处理方案为了应对该事故,BP公司在休斯顿设立了一个大型事故指挥中心[7],包括联络处、信息发布与收稿日期:2011-05-05;修改稿收稿期:2011-07-14234中国造船学术论文宣传报道组、油污清理组、井喷事故处理组、专家技术组等相关机构,并与美国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寻求支援、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措施清理油污。

应急处理方案主要分为五个步骤[8]:准备工作、第一时间应急反应、评估和监测、预防和阻止扩散以及清理;如图2所示。

图1 “深水地平线”平台图2 应急处理方案3 处理方案的五个步骤3.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两部分;建立地区应急预案和组织野生动物保护。

3.1.1 建立地区应急预案美国每个州的当地政府都建立了地区意外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ACP),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划,在溢油应急反应准备过程中,ACP可在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确立需要保护的敏感地区并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策略及实施这些保护策略所需要的物资。

在实施过程中有效的ACP 不仅可迅速协调及反应各方力量,而且可及时了解当地情况并按照预先制定的相关策略快速调配所需的物资。

3.1.2 组织野生动物保护应急反应小组通过与政府内外的野生动物专家紧密合作,加快应急反应能力,尽可能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敏感栖息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溢油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通常较好的做法是安排一些专业人员对当地最敏感的物种及栖息地进行观察以便最好地保护和拯救野生动物。

应急救援小组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1)野生动物专家的人数扩大至原来的4倍;(2)通过新系统加速对所需物资的调度和支持;(3)在各类广告和BP的官方网站中设置了公众救治野生动物热线呼叫中心,一个小时内可对提出的救治做出回应;(4) 建立动物栖息地来收纳一些动物;(5) 建立了一些专用设施来保护敏感地区。

3.2 第一时间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将有效资源部署到可能受污染的区域,关键的因素是部署应急资源,其中,如图3所示的“机遇之船”(Vessel of Opportunity)方式可以值得我们借鉴。

52卷增刊1 刘亮,等: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235图3 机遇之船漏油事件对从路易斯安那州到佛罗里达州的很多渔民和其他船只的船东都造成了影响,并导致他们中的很多人申请参与救援工作。

面对这一需求,应急小组及时整合资源并将它们纳入到溢油处理队伍中,形成了“机遇之船”的工作模式。

应急反应小组在“机遇之船”计划中投入了巨大的努力并受益良多,具体包括:(1)“机遇之船”计划中共计包含5800艘船舶,雇佣了当地的海员并提供给他们一些相关设备让他们来参与海岸线的保护。

(2)应急反应小组充分整合了“机遇之船”的资源,扩大了后勤运输补给的范围和能力,并通过他们来支持布放围油栏和撇油器作业,组织收集稠油并将其燃烧。

应急反应小组还经常借助船东对当地海岸地区的熟悉状况,预测和观察溢油在敏感海岸的流动状况。

(3)应用系统性的方法来进行选择、观察、培训、开发、标记及装备以满足人员安全及健康管理局(OSHA)和其他监管部门的要求。

“机遇之船”计划作为未来应急反应系统中富有潜力的部分,主要体现在:(1)这些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船队已被证明可以迅速部署在事故发生区,以保护当地的海岸线;(2)形成了基本的框架组成和规章制度,包括:招募、审核、分类排序、标记、培训和监管要求;(3)让受溢油影响的沿岸居民既有机会参与到保卫家园的工作中,又可以为他们提供临时的就业机会。

3.3 评估和监测3.3.1公共图像系统公共图像系统(Common Operating Picture),通过全球超过200个独立的数据类型,创建了一个集成视图;该视图采用新开发的设备和技术,提供了一个无缝和快速协助救灾的平台。

公共图像系统作为一种系统性应急协调机制,可确保应急人员和指挥部人员做出准确、可靠的判断并与当地作业人员和公众进行有效地沟通。

3.3.2 通信联络溢油应急响应要求对横跨墨西哥湾沿岸的五个州开展协调活动,其反应的规模、数量以及各种行动,无论是ICP及其分支机构,还是从空中到近海及远海的作业船只,都需要大量的通信沟通平台,但目前尚没有一个平台可以提供如此广泛的通信能力。

应急反应小组正在努力构建通信基础设施,该网络通信能力的提升将使政府具备应对未来任何应急响应的能力,如图4所示。

236中国造船学术论文图4 通信平台构建3.3.3 组织海岸线清理评估小组海岸线清理评估小组(以下简称SCAT)由从英国石油公司、NOAA、国家环保部门及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组成,主要负责准备及计划海岸线保护和溢油处理。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预评估阶段。

实地考察溢油事件是评估损害程度的关键。

(2)初始评估阶段。

在溢油到达海岸后,将调查结果的报告提交给应急救援人员,并给出溢油处理建议。

SCAT专家需要核实溢油出现的位置,确定溢油的性质及潜在的污染源并给出处理建议。

(3)最后评估阶段。

需要评估海岸线溢油处理工作的成效。

3.3.4 空中监测在这次事故中,空中监测系统为超过6000艘船舶提供服务,包括提供油情警报、指导收油船撇油器到达正确的作业位置、监控燃烧点等;这对于作业船舶而言,其作用更像是眼睛一样。

且空中监测团队正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通过对开阔水域的监视、跟踪、探测、识别来确定溢油的正确位置及相关属性。

以外,空中监测系统还可于第一时间记录溢油区域的立体照片,并将溢油的具体位置及相关数据传递给公共图像系统。

3.4 预防和阻止扩散3.4.1 成立分支结构分支机构组成结构的变化体现出溢油应急反应是局部的。

横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共建立了19个分支结构,极大的提高了救援小组的协调和规划能力,提升了反应速度,深化了对当地情况的了解,确保了部署的准确性;且分支机构的建立可充分调动墨西哥海岸线附近及陆地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并使当地利益相关者也可参与到救援工作之中。

3.4.2 开阔水域收油直接从水中回收溢油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如图5所示。

但伴随着石油动态运动及特性的持续变化,如何确定溢油处理的规模和持续时间已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这要求必须对现有撇油器进行改进,包括收油的过程和工作原理以及撇油器的维护和部署。

通过“深水地平线”平台事件,应急反应小组做出了如下的改进:(1)撇油能力达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2)加强国际合作;在高峰期,开阔海域中有超过60个撇油器,同时还部署了12条救援船只(其中白天有5条),此外还有一些由海岸警卫队提供的船只;(3)创新了“命令和控制”系统,结合航空网络体系打造的创新性“命令和控制”系统能协调将撇油船只部署到最佳位置;(4)部署了四个由驳船改装成的“BigGulp”撇油器,该撇油器可以用于处理乳化油和清理水草;52卷增刊1 刘亮,等: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237(6)研发了一种创新性的“Pitstop”撇油器,并投入运行超过100天;(7)研发了新技术以提高深海区域溢油回收船的作业效率(包括:围油栏的拖放和溢油船上分离漏油的效率),并在一条280英尺长的海洋工程船上部署了来自挪威的新一代撇油器TransRec150。

图5 撇油器收油3.4.3 溢油受控燃烧法通过这次事件,溢油受控燃烧法(如图6所示)经历了一个从概念的提出到实际用于溢油处理的过程,影响此方法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在开阔水域聚集溢油、燃烧技术、燃烧条件、耐火围油栏等,专家们在此次事件后对于该方法的使用经验都得到了显著增强。

应急反应小组对于此次溢油的燃烧采用并实践了很多新的方法:(1)本次溢油事件共执行了411次受控燃烧,控制燃烧最长时间持续近12个小时,共处理石油约26.5万桶;(2)培训和部署了10只专业的燃烧队伍,相关专家人数从最开始的不到10人增加到超过50人;(3)提高了耐火围油栏的技术,包括水冷式和可重复利用的围油栏;(4)采用新技术来控制和燃烧溢油,此外还开发出“动态燃烧法”,该方法可通过连续燃烧新油来增加控制溢油燃烧的长度;(5)开发和实施了新的人工点火技术,明确了影响受控燃烧法的因素;(6)采用了新的安全技术,包括使用有颜色的油布来识别溢油燃烧船;图6 溢油海面燃烧3.4.4 空中喷洒分散剂统一指挥在开阔水域使用溢油分散剂(如图7所示)可能是降低溢油对海岸线影响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应急响应小组通过动员全球多名不同学科的专家以保证该该方法执行的成功。

在平台漏油事故初期,用飞机喷洒消油剂(主要是Corexit9500/Corexit9527A)至海面,是主要的溢油处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