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骨关节先天畸形
合集下载
骨关节发育畸形
![骨关节发育畸形](https://img.taocdn.com/s3/m/4f7844890975f46526d3e156.png)
间 隙 变 小 。
陷 椎 弓 根 变 短
度 变 扁 , 锥 体
根后神 间部经 距扇根 离形造 变改影 小变显 。,示
椎锥 弓体
锥体形状于平片相同,伴有明显的后缘 扇形改变。
显示有明显的椎管狭窄
而第 且二 所和
有第 指三 骨指 长骨 度分 相叉 近,
第椎 五弓 腰根 椎间 处距 最离 窄于
增管骨 大状骺 呈骨出 喇粗现 叭短晚 口,、 状干发
二、影像学表现:
1、髋臼的改变:髋臼变浅,呈三角形 或蝶 形,髋臼角增大。在骨盆正位片 上,通过两侧髋臼“丫”形软骨顶点划 直线,再从两 髋臼外上缘分别向两侧 “丫”形软骨的顶点划直线,两线交角 为髋臼角。髋臼角正常值为30-12。随 年龄增长,髋臼角逐渐变小,周岁小儿 为23,2岁小儿为20,以后每增长一岁, 髋臼角减小1,到10岁时为10,髋臼发 育不良者可高达50-60。
正常小儿髋部正位片及髋关节形成 不全弓形线上方的三角形透亮区
5、其它:
患侧坐骨、耻骨和髂骨 发育小。骨盆向健侧倾斜。 高度脱位小粗隆发育较大。 病程长者,脱位的股骨头 可在同侧髋臼上方形成一 凹陷称假髋臼或假关节 。
左侧髋部诸骨发育较对侧差,左侧髋臼 浅,髋臼角增大左股骨头小向后上方移 位。左耻骨与坐骨可见较宽的骨骺线
CT:上位椎体向前移位, 使椎体后缘与其椎弓的 距离增宽,椎体后缘形 成条带影,易被认为椎 间盘膨出,在椎弓峡部 层面可显示不连接。
MR:矢状面可观察脊椎的移位, 通过峡部的横断面可以显示其 不连,它在T1和T2均为低信号, 横断面也可显示椎管前后径增 加。此外,椎体骨髓因受力改 变发生变化,开始为长T1、长T2 信号(纤维血管组织),然后 脂肪化而呈高信号,最后为骨 质硬化的低信号。
骨关节发育畸形课件
![骨关节发育畸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4470c26f1aff00bed51e6a.png)
3.Klipple-Feil综合征
包括短颈、发际低和颈活动受限。
环枕和颈椎的先天性融合。合并其他畸形。
4.脊柱裂:脑脊膜彭出,隐性脊柱裂。 5.半椎体:楔形椎和蝴蝶椎 6.移行椎: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7.脊柱侧弯: 8.脊椎滑脱:大多发生在第五腰椎,临床
主要症状是腰疼,并向下放射。
以下一腰椎上缘分四等分,将滑脱程度分 为4度。 斜位可以发现椎弓峡部(狗脖子)不连。
石骨症
又称大理石骨,少见。轻型为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重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理:正常破骨活动减弱,使钙化是软骨 和骨样组织不能被正常骨组织所代替而发 生堆积,致骨质明显硬化且变脆。贫血。 肝脾、淋巴结增大。
影象:全身大部分骨骼对称性密度增高硬 化,皮质增厚,髓腔消失。长骨干骺端出 现致密的条纹影。
椎体上下终板明显硬化,增宽,而中央相 对密度低,呈“三明治”样表现或称夹心 椎。
颅骨普遍性密度增高。板障消失,以颅底 硬化更显著。
在骨内出现雏形小骨(骨中骨)是本病的 特征性表现,大小和形态类似新生儿的骨 骼,多见于椎体、骨盆和短管状骨。
成骨不全
又叫脆骨病,是一种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 性疾病。
病理:基因缺陷致Ⅰ型胶原纤维合成数量 不足或结构异常,而致骨骼强度和耐受力 差。
前额及双顶骨膨突,呈短头型。颅板变薄,囟门和 颅缝增宽,延迟闭合或不闭合。可出现数量较多 的缝间骨。
鼻窦和乳突气化不良。乳齿根部延迟吸收,恒牙出 现延迟或不发育,齿根细而短,排列不整齐。
锁骨常双侧缺损,以外1/3多见,部分形成假关节, 亦可完全缺如。肩胛骨短小或高位,喙突发育不 全
骨盆小,坐、耻骨支缺如或骨化延迟,少数耻骨可 完全未骨化,耻骨联合明显增宽。髋臼变浅。股 骨颈发育不全致髋外翻。
包括短颈、发际低和颈活动受限。
环枕和颈椎的先天性融合。合并其他畸形。
4.脊柱裂:脑脊膜彭出,隐性脊柱裂。 5.半椎体:楔形椎和蝴蝶椎 6.移行椎: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 7.脊柱侧弯: 8.脊椎滑脱:大多发生在第五腰椎,临床
主要症状是腰疼,并向下放射。
以下一腰椎上缘分四等分,将滑脱程度分 为4度。 斜位可以发现椎弓峡部(狗脖子)不连。
石骨症
又称大理石骨,少见。轻型为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重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理:正常破骨活动减弱,使钙化是软骨 和骨样组织不能被正常骨组织所代替而发 生堆积,致骨质明显硬化且变脆。贫血。 肝脾、淋巴结增大。
影象:全身大部分骨骼对称性密度增高硬 化,皮质增厚,髓腔消失。长骨干骺端出 现致密的条纹影。
椎体上下终板明显硬化,增宽,而中央相 对密度低,呈“三明治”样表现或称夹心 椎。
颅骨普遍性密度增高。板障消失,以颅底 硬化更显著。
在骨内出现雏形小骨(骨中骨)是本病的 特征性表现,大小和形态类似新生儿的骨 骼,多见于椎体、骨盆和短管状骨。
成骨不全
又叫脆骨病,是一种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 性疾病。
病理:基因缺陷致Ⅰ型胶原纤维合成数量 不足或结构异常,而致骨骼强度和耐受力 差。
前额及双顶骨膨突,呈短头型。颅板变薄,囟门和 颅缝增宽,延迟闭合或不闭合。可出现数量较多 的缝间骨。
鼻窦和乳突气化不良。乳齿根部延迟吸收,恒牙出 现延迟或不发育,齿根细而短,排列不整齐。
锁骨常双侧缺损,以外1/3多见,部分形成假关节, 亦可完全缺如。肩胛骨短小或高位,喙突发育不 全
骨盆小,坐、耻骨支缺如或骨化延迟,少数耻骨可 完全未骨化,耻骨联合明显增宽。髋臼变浅。股 骨颈发育不全致髋外翻。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PPT课件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a0ed2f31b765ce04081402.png)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
郭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
16.07.2020
.
1
前言:动物包括人类,均存 在畸形现象
请大家对下面图像做好心理准备 见图1和2
16.07.2020
.
2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
是在出生前或出生时,由于遗传因素或 母体因素的影响使骨关节发育功能变形 或缺陷的一类疾病。
就治疗多无可靠疗法,主要早发现,早 预防,早治疗——使恢复功能,消除畸 形。
者,患儿死亡率高。 需要与氟骨病(高氟地区,脊柱强直,驼背等
畸形)及铅磷中毒症(职业病) 治疗:也是对症治疗,纠正贫血等。 氟骨病见附件4
16.07.2020
.
12
蜡油样骨病
表现为骨膜下毛细血管扩张,骨膜骨质 增生。
无明显家族史,病因不祥。 肢体疼痛,肢体增粗,X线:单侧肢体偏
侧骨皮质不规则增生,似蜡油滴下。 治疗:对症,纠正贫血,预防骨折发生。 见附件5
16.07.2020
.
20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 第二节 颈 肋
颈椎出现肋骨——称颈肋。
病因病理
遗传学说,胚胎变异学说。 其症状轻重与三角间隙的窄,及颈肋或
纤维蒂对血管,神经的激惹或压迫程度有关。 (胸腔出口综合症)颈肋存在三角间隙变 小,出现症状。
16.07.2020
X线检查 颈椎侧突畸形。
鉴别诊断 1.颈椎结核。 2.骨性斜颈。 3.颈椎自发性脱位。 4.眼肌异常或听力障碍。
16.07.2020
.
19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
第一节 斜 颈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出生二周后进行——被动反方向 牵拉胸锁乳突肌。
(二)手术治疗
3-12岁进行,胸锁乳突肌 胸骨头 和锁骨头切断,松解挛缩,成连乳突 头也切断。石膏固定头于反畸形位6-8 周。
郭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
16.07.2020
.
1
前言:动物包括人类,均存 在畸形现象
请大家对下面图像做好心理准备 见图1和2
16.07.2020
.
2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
是在出生前或出生时,由于遗传因素或 母体因素的影响使骨关节发育功能变形 或缺陷的一类疾病。
就治疗多无可靠疗法,主要早发现,早 预防,早治疗——使恢复功能,消除畸 形。
者,患儿死亡率高。 需要与氟骨病(高氟地区,脊柱强直,驼背等
畸形)及铅磷中毒症(职业病) 治疗:也是对症治疗,纠正贫血等。 氟骨病见附件4
16.07.2020
.
12
蜡油样骨病
表现为骨膜下毛细血管扩张,骨膜骨质 增生。
无明显家族史,病因不祥。 肢体疼痛,肢体增粗,X线:单侧肢体偏
侧骨皮质不规则增生,似蜡油滴下。 治疗:对症,纠正贫血,预防骨折发生。 见附件5
16.07.2020
.
20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 第二节 颈 肋
颈椎出现肋骨——称颈肋。
病因病理
遗传学说,胚胎变异学说。 其症状轻重与三角间隙的窄,及颈肋或
纤维蒂对血管,神经的激惹或压迫程度有关。 (胸腔出口综合症)颈肋存在三角间隙变 小,出现症状。
16.07.2020
X线检查 颈椎侧突畸形。
鉴别诊断 1.颈椎结核。 2.骨性斜颈。 3.颈椎自发性脱位。 4.眼肌异常或听力障碍。
16.07.2020
.
19
先天性骨关节畸形
第一节 斜 颈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出生二周后进行——被动反方向 牵拉胸锁乳突肌。
(二)手术治疗
3-12岁进行,胸锁乳突肌 胸骨头 和锁骨头切断,松解挛缩,成连乳突 头也切断。石膏固定头于反畸形位6-8 周。
骨关节发育畸形精品PPT课件
![骨关节发育畸形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5ce1bb25c52cc58bd6bef6.png)
4
5
(二)先天性肩胛高位症
先天性肩胛高位症(congenital elevation of the scapula)又称Sprengel畸形。正常成人肩胛 骨位于第2至第7、8胸椎之间。本病患侧肩胛 骨可较正常侧升高2cm~10cm。
6
【临床与病理】 病因不明。妊娠第3周,上肢胚芽从第4颈椎 至第1胸椎节段胚胎长出,第5周出现肩胛骨。 此后肩胛骨一边发育,一边下移,如下降不完 全,即形成本病。高位肩胛常有骨、软骨或纤 维组织与颈椎、上胸椎连接。病人可伴有肩关 节外展受限。
【影像学表现】
X线:髋臼发育异常表现为髋臼浅,发育不 规则,股骨头较对侧发育小,常出现骨骺的缺 血坏死。髋臼的发育情况可测量髋臼角,其正 常值为30°~12°,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出 生时为30°,1岁时23°,2岁20°,以后每增 加1岁,髋臼角减少1°,到10岁时为12°左右 (即成人的髋臼角)。髋臼角增大为发育异常。
22
23
24
25
(五) 马蹄内翻足
马蹄内翻足为最常见的足部畸形,约占 足部畸形的90%,发病率为0.1%,男比女 为2∶1,双侧多见,可单独发生,亦可 与并指、多指、多关节挛缩等畸形并存。
26
【临床与病理】 病因不明,有遗传、神经异常和子宫
内体位异常等学说。 多数患儿生后即有明显畸形,学走路
患儿常在2岁以后出现X线改变;
桡骨短而弯,尺骨相对地增长并向远端和背侧突出, 二者形成“V” 形切迹;
桡骨远端关节面向掌侧、尺侧明显倾斜(内倾角正 常值为20°~35°),内侧有缺损;
近列腕骨形成以月骨为尖端的锥形,并嵌入桡骨和 尺骨形成的“V” 形切迹内。腕骨角(正常值130°) 变小。
13
14
5
(二)先天性肩胛高位症
先天性肩胛高位症(congenital elevation of the scapula)又称Sprengel畸形。正常成人肩胛 骨位于第2至第7、8胸椎之间。本病患侧肩胛 骨可较正常侧升高2cm~10cm。
6
【临床与病理】 病因不明。妊娠第3周,上肢胚芽从第4颈椎 至第1胸椎节段胚胎长出,第5周出现肩胛骨。 此后肩胛骨一边发育,一边下移,如下降不完 全,即形成本病。高位肩胛常有骨、软骨或纤 维组织与颈椎、上胸椎连接。病人可伴有肩关 节外展受限。
【影像学表现】
X线:髋臼发育异常表现为髋臼浅,发育不 规则,股骨头较对侧发育小,常出现骨骺的缺 血坏死。髋臼的发育情况可测量髋臼角,其正 常值为30°~12°,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出 生时为30°,1岁时23°,2岁20°,以后每增 加1岁,髋臼角减少1°,到10岁时为12°左右 (即成人的髋臼角)。髋臼角增大为发育异常。
22
23
24
25
(五) 马蹄内翻足
马蹄内翻足为最常见的足部畸形,约占 足部畸形的90%,发病率为0.1%,男比女 为2∶1,双侧多见,可单独发生,亦可 与并指、多指、多关节挛缩等畸形并存。
26
【临床与病理】 病因不明,有遗传、神经异常和子宫
内体位异常等学说。 多数患儿生后即有明显畸形,学走路
患儿常在2岁以后出现X线改变;
桡骨短而弯,尺骨相对地增长并向远端和背侧突出, 二者形成“V” 形切迹;
桡骨远端关节面向掌侧、尺侧明显倾斜(内倾角正 常值为20°~35°),内侧有缺损;
近列腕骨形成以月骨为尖端的锥形,并嵌入桡骨和 尺骨形成的“V” 形切迹内。腕骨角(正常值130°) 变小。
13
14
骨关节发育畸形讲义
![骨关节发育畸形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16518e2b9d528ea81c77990.png)
L4向前一度滑脱,T1、T2所见
L5椎板峡部不连接:正位腰椎排列整齐, L5左侧椎弓根下方有一斜行透光线,斜位 L5椎板峡部骨缺损,呈“猎狗”之“项圈”
脊椎滑脱症前期:正位显示脊 椎裂(L5、S1),椎体无移位
同上病例斜位:L5两侧椎 板峡部呈“猎狗”之“项
L4左侧椎板及L5两侧椎板峡部不连接
二、影像学表现:
1、髋臼的改变:髋臼变浅,呈三角形 或蝶 形,髋臼角增大。在骨盆正位片 上,通过两侧髋臼“丫”形软骨顶点划 直线,再从两 髋臼外上缘分别向两侧 “丫”形软骨的顶点划直线,两线交角 为髋臼角。髋臼角正常值为30-12。随 年龄增长,髋臼角逐渐变小,周岁小儿 为23,2岁小儿为20,以后每增长一岁, 髋臼角减小1,到10岁时为10,髋臼发 育不良者可高达50-60。
2:股骨头的改变: 股骨头向外上方移
位,脱出髋臼以外,股 骨头骨骺出现较健侧晚 且小,股骨发育不良, 较健侧纤细。
(2)、上弧线不连续沿髂骨前下棘至髋臼引 一弧线,向外下方伸延。经过股骨颈上缘。
(3)、下弧线(沉通氏线Shenton’s线) 不连续:沿闭孔的上缘向外下方伸延, 再沿股骨颈下面,股骨干内面的弧线。
骨关节发育 畸形
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源自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hip)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明,女性多于 男性。男:女=1:10或1:15单侧多 见约为75%。
1、临床表现:单侧者为跛行,双 侧者步行如鸭步态。患肢短缩及臀 纹加深。牵拉小腿时股骨头如:打 气筒样,可以上下移动。
骨同 几上 乎病 呈例 水侧 平位 走显 行示
骶
大 右横弓第
侧突根 3
椎,形、
弓 根 代 赏 性 肥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诊断与治疗PPT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600e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1.png)
临床检查:观察膝关节的外 观、活动范围、稳定性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 免疫等,排除其他疾病
基因检测:检测与先天性膝 关节畸形相关的基因突变
临床表现
膝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 膝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肿胀,皮肤温度升高 膝关节活动受限:屈伸、旋转等动作受限 膝关节畸形:关节形态异常,如内翻、外翻、旋转等
复查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术后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 感染
神经损伤:注意手术操作,避免 神经损伤
关节僵硬:进行康复训练,保持 关节活动度
骨折:术后注意保护,避免骨折 发生
04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适当的活动量,避免过度 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足 够的营养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关节 功能
03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按摩等方式改善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止痛药等药物缓解症状 辅助器具:使用拐杖、轮椅等辅助器具帮助行走 康复训练: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能力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矫正畸形,恢复膝关 节功能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和年龄选择 合适的手术时机
过度肥胖
避免长时间 站立或行走,
适当休息
加强膝关节 周围肌肉力 量训练,提
高稳定性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避免吸烟、 酗酒等不良
习惯
定期进行体 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相
关疾病
保持良好的 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
配合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当休息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膝关节过度弯曲 适当进行膝关节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等 定期进行膝关节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 免疫等,排除其他疾病
基因检测:检测与先天性膝 关节畸形相关的基因突变
临床表现
膝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 膝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肿胀,皮肤温度升高 膝关节活动受限:屈伸、旋转等动作受限 膝关节畸形:关节形态异常,如内翻、外翻、旋转等
复查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术后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 感染
神经损伤:注意手术操作,避免 神经损伤
关节僵硬:进行康复训练,保持 关节活动度
骨折:术后注意保护,避免骨折 发生
04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适当的活动量,避免过度 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足 够的营养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关节 功能
03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按摩等方式改善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止痛药等药物缓解症状 辅助器具:使用拐杖、轮椅等辅助器具帮助行走 康复训练: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能力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矫正畸形,恢复膝关 节功能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和年龄选择 合适的手术时机
过度肥胖
避免长时间 站立或行走,
适当休息
加强膝关节 周围肌肉力 量训练,提
高稳定性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避免吸烟、 酗酒等不良
习惯
定期进行体 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相
关疾病
保持良好的 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
配合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当休息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膝关节过度弯曲 适当进行膝关节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等 定期进行膝关节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
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干预护理
![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干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5839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f.png)
与医疗团队合作
护理人员需与医生、康复师等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需及时向医疗团队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康复进展,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人员需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以便更好地实施护理 计划。 护理人员需参加医疗团队的培训和会议,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护理理念,提高自己 的专业水平。
正确姿势:保持 正确的姿势,避 免长时间维持同 一姿势或过度劳 累,以免加重骨 骼和关节的负担。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并发症
科学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增 强抵抗力
适度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合适的运动方式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支持
05
护理效果评估
患者满意度评估
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受限、肌 肉萎缩等
疼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
并发症:骨折、感染等
诊断与评估
诊断方法:X线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 评估内容:畸形程度、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等 评估目的: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注意事项:避免误诊和漏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03
干预护理的重要性
预防并发症
参与培训与学术交流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护理 技能和知识水平
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了解最 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经验, 共同进步
与同行交流,探讨护理难题, 寻求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与研究
07
方向
新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骨与关节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定制假肢和矫形器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在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远程医疗和互联网技术在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护理中的发展
骨与关节畸形 1
![骨与关节畸形 1](https://img.taocdn.com/s3/m/a5c3b4e176eeaeaad1f33075.png)
据此推测先天性肌性斜颈可能是宫内或围 产期的筋膜室综合征的后遗症。
症状
1.颈部歪斜:出生后二周左右出现颈部 歪斜。颈部歪向患侧,面部向对侧旋转。
2.胸锁乳突肌挛缩:患侧胸锁乳突肌上 有一椭圆形的肿物,大小一般在1×2cm2以 下,位于肌肉层,质软,皮界清,有一定 的活动度。
3.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出现面部发育的 不对称;颈椎发育的不对称;甚至发现智 力发育障碍。
病因
以常染色Leabharlann 显性遗传为主,但在个别情况 下也可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与Ⅰ型胶原的结构异常有关
病理
成骨不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易导致四肢长骨及脊柱的多发性骨折及畸 形。骨基质内胶原纤维成熟障碍,排列紊 乱,难以钙化成骨,骨小梁纤细、稀疏, 代之以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骨折处骨痂成 纤维性和软骨性,难以骨化。
治疗
目前 还没有什么方法能使患病小孩的骨骼发 育正常化。对症处理。
腰椎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突出引起腰痛 甚至 下肢瘫痪 需做椎板切除减压术或腰椎间盘 摘除术
枕骨大孔狭窄并有脑干及脊髓受压者 应行 后路枕骨大孔减压以防发生猝死
腓骨相对于胫骨过度生长时 可导致下肢成 角畸形及膝内翻 对症状明显或影响外观者 可行截骨矫形术
5 发育障碍,可出现脊柱后突及侧弯畸形。
6 患儿巩膜呈深蓝色,且偶有听力障碍、肌 力下降、关节韧带松弛。
7 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与胶原 代谢相关的指标异常,如尿羟脯氨酸增加。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主要要防止骨折 1非手术治疗 氟化物、维生素D、降钙素、性激素等 夹板、石膏、支具固定
诱导因素
妊娠早期服用药物,或缺乏维生素至胎儿畸形
症状
1.颈部歪斜:出生后二周左右出现颈部 歪斜。颈部歪向患侧,面部向对侧旋转。
2.胸锁乳突肌挛缩:患侧胸锁乳突肌上 有一椭圆形的肿物,大小一般在1×2cm2以 下,位于肌肉层,质软,皮界清,有一定 的活动度。
3.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出现面部发育的 不对称;颈椎发育的不对称;甚至发现智 力发育障碍。
病因
以常染色Leabharlann 显性遗传为主,但在个别情况 下也可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与Ⅰ型胶原的结构异常有关
病理
成骨不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易导致四肢长骨及脊柱的多发性骨折及畸 形。骨基质内胶原纤维成熟障碍,排列紊 乱,难以钙化成骨,骨小梁纤细、稀疏, 代之以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骨折处骨痂成 纤维性和软骨性,难以骨化。
治疗
目前 还没有什么方法能使患病小孩的骨骼发 育正常化。对症处理。
腰椎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突出引起腰痛 甚至 下肢瘫痪 需做椎板切除减压术或腰椎间盘 摘除术
枕骨大孔狭窄并有脑干及脊髓受压者 应行 后路枕骨大孔减压以防发生猝死
腓骨相对于胫骨过度生长时 可导致下肢成 角畸形及膝内翻 对症状明显或影响外观者 可行截骨矫形术
5 发育障碍,可出现脊柱后突及侧弯畸形。
6 患儿巩膜呈深蓝色,且偶有听力障碍、肌 力下降、关节韧带松弛。
7 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与胶原 代谢相关的指标异常,如尿羟脯氨酸增加。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主要要防止骨折 1非手术治疗 氟化物、维生素D、降钙素、性激素等 夹板、石膏、支具固定
诱导因素
妊娠早期服用药物,或缺乏维生素至胎儿畸形
骨关节及肢体畸形
![骨关节及肢体畸形](https://img.taocdn.com/s3/m/18d78e78aeaad1f346933f9e.png)
病因病理
• 发病原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经研究已注意到遗传 因素;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韧带松弛;以及胎儿在 子宫内胎位异常,承受不正常的机械性压力,影响 髋关节的发育等引起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出生时婴儿关节囊较松弛,但无其它解剖异常情况, 生后发生髋臼变浅,方向朝向后上,关节囊和髋臼 软骨组成的盂唇增厚、内翻;股骨头发育迟缓、小, 骨股颈前倾角增大,晚期关节囊被牵位、增厚、变 形、粘连、髂腰肌、内收肌、腹直肌等出现挛缩。
• CE角:也叫中心边缘角,即股骨头中心 连线的垂线与髋臼外缘-股骨中心点连线 所形成的夹角。正常为20°以上。
• 申通(shenton)线:即股骨颈内缘与 闭孔上缘的连续线。正常为平滑的抛物 线,脱位者此线中断。
治疗
• 1岁以内,使用带蹬吊带法。生后8-9周, 发现髋关节有半脱位或脱位,可使用带蹬 吊带6-9个月。仅限制髋关节的伸展活动, 其他活动均不受限。除个别髋关节内有阻 碍复位因素外,绝大多数患儿都可达到复 位治疗,亦不会发生股骨头无菌坏死。也 有用连衣袜套法及外展位襁褓支具法,维 持4个月以上。
诊断
• 骨关节及肢体畸形是诊断的主要线索; • 结合病史:妊娠史、生产史、既往史; • 其他临床症状、体征 • X线检查
治疗
• 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纠正。
第二节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hip):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 髋关节先天发育异常与某些附加因素导致 股骨头脱出髋臼之外。
块内; • CE角减小,申通(she心连线 与Y(两侧髋臼中心连一直线称为Y线) 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称为髋臼指数, 正常值为20°~25°。
Y
• 帕金(perkin)方格:两侧髋臼中心连 一直线称为Y线,再从髋臼外缘向Y线做 一直线(P),将髋关节划分为4个象限, 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下象限内。
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症状起因
![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症状起因](https://img.taocdn.com/s3/m/c4e8883f76c66137ee06194e.png)
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症状起因
*导读: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1、遗传因素,如多指(趾)、并指(趾)哥短指(趾)与遗传有关。
2、非遗传因素,也有非遗传因素,如孕妇怀孕头三月感染风疹,风疹病毒可透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多发畸形,这期间拖服用反应停,常可引起肢体畸形。
子宫内环境的变化,如孕妇外伤,羊膜破裂、羊水减少等可造成肢体厦窄环,严重者可产生宫内截肢。
羊水减少,子宫体积减小,也可引起马蹄内翻足。
X线对胎儿、暖巢、睾丸也可以造成损伤,一旦卵子、精子遭到X线损伤,将遗传、影响下一代发育。
总之,引起先天性畸形的因素很多,其病因研究呃比较复杂。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的病因,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怎么引起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第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delung畸形X线表现
第二节 下肢畸形
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是常见的先天性 骨关节畸形,是由于股骨颈部骨化障碍所致。 (一)临床与病理 本病可单侧或双侧发病,女性多于男性,患儿站立行走较晚,单侧者 走路跛行,双侧者走路左右摇摆呈鸭步,下肢缩短,臀部翘起。会阴部加 宽,髋关节弹响。Trendelenburg征阳性。 髋关节的髋臼、股骨头和关节囊的发育异常,浅小的髋臼不能保持股 骨头于髋臼内,股骨头向外上移位即发生脱位。脱位的股骨头将与髋臼上 部和髋臼外结构形成假关节,股骨头短小、股骨颈与股骨干角度增大。
脊柱裂CT表现 A.CT横断位:第1骶椎见透亮裂隙,其中可见游离棘突(白箭); B.CT重建图像:椎管外凸可见到软组织影(白箭)
脊柱裂MRI表现 A.MRI矢状面T1WI B. MRI矢状面T2WI:腰骶异常脂肪团块影(白箭)
第三节 脊柱、胸廓畸形
三、半椎体及椎体裂
半椎体(hemivertebra)畸形较少见。半椎体多呈楔形,半椎体可 以单发或多发。两个半椎体不能联合而形成椎体矢状裂。 X线表现: 半椎体 幼儿常呈圆形球状,随着椎体不断生长,半椎体将逐渐呈扁 平、楔形。与楔形椎体相邻的椎体常代偿增大。常致椎体侧弯、侧突、 驼背。 椎体裂 正位片上椎体由尖端相对的两部分构成,形如蝴蝶,故又称 为蝴蝶椎。相邻的椎体补偿性增大,并向蝴蝶椎中央部凸出。
第二节 下肢畸形
二、髋内翻
髋内翻(coxa vara)是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一般由于股骨颈骨化障 碍导致股骨颈受力影响后的角度发生改变。 症状明显,小儿开始行走后,变形越来越明显,下肢较短,走路无痛 性跛行,身材较矮。成年人常有行走后疼痛。 X线表现:股骨颈弯向内翻位,股骨颈部变短且增宽;股骨颈干角变 小,可近似直角,但Shenton线连续。大粗隆位置较高。
马蹄内翻足(clubfoot)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可单侧或双侧。先天 性者多由于足掌侧、内侧和跟腱等部位的肌腱、肌肉先天性发育障碍、萎 缩、缩短,从而导致足向内侧、向后方翻转,形似马蹄而得名。 X线表现:足前部内翻,距下关节形态呈倒转状,正位显示距骨中轴线 偏离,与第1跖骨成角。距骨变宽、变平,跟骨变短、变宽,向内轻度旋转, 移向后上方,足舟骨向内上后方移位,跗骨、跖骨也伴随着相互靠拢和重 叠改变,第5跖骨肥大,足踝部形似马蹄。
骶椎腰化X线表现 A.正位 B.侧位:第1骶椎向上移行为腰椎,6个腰椎
颈肋X线表现 右侧第7颈椎横突旁见颈肋
第三节 脊柱、胸廓畸形
二、脊柱裂
脊柱裂(spina bifida)是先天性的脊椎发育异常,脊椎椎弓的骨 性连续性中断,最常见于腰骶椎。分为隐性脊柱裂和显性脊柱裂。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正位片上,儿童可因较薄的椎弓重叠在椎体上,不易显示缺损,仅 表现为椎弓根距离增宽。 隐性脊柱裂:椎弓中央有透亮裂隙,椎板部分或全部缺如。棘突可 完全缺如;游离在缺口内,称为游离棘突。 显性脊柱裂:伴发脊膜膨出时,侧位片上可见棘突后向膨出的软组 织影。
双侧肘外翻X线表现 双侧肘关节外翻畸形,双前臂 外开角小于160度
右侧肘内翻X线表现 右前臂外开角大于190度, 右侧肘内翻畸形
第一节 上肢畸形
四、马德隆畸形
Madelung畸形是由于桡骨远端内侧骨骺发育不全,外侧骨骺发育正 常,导致桡骨变短向内侧弯曲,凸向外后方,尺桡远侧关节半脱位。 以女性为多见,可双侧发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特别是对前臂旋 转功能、腕关节屈曲功能等影响较大。 X线表现:马德隆畸形常见桡骨变短,远端形态改变,桡骨关节面倾 斜角度增大,尺桡远侧关节可半脱位,腕部诸骨形态和排列也发生相应 改变,以月骨为前端呈尖角状排列。桡骨弯曲,凸向后外方。患侧前臂 长度可短于正常侧。
右侧髋内翻X线表现 右股骨颈弯向内翻位,股骨颈部增宽;颈干角变小, Shenton线连续。大粗隆位置升高
第二节 下肢畸形
三、膝内翻
膝内翻(varus knee)又称为“O”型腿,为胫骨上端内侧骨骺发育 障碍或发育迟缓所致。常继发于软骨发育不良、骨骺发育不良或佝偻病。 弯曲部位在胫骨。患者站立时双膝不能靠拢。 X线表现:双侧胫腓骨正位片(包括双膝关节)可见胫骨内上髁发育 较小,关节面倾斜,胫骨向内弯曲呈内翻位。
尺桡骨联合X线表现 A.正位片 B.侧位片:尺桡骨联合骨性联合
第一节 上肢畸形
三、肘内、外翻
肘关节的内翻畸形、外翻畸形,主要由肱骨内上髁或外上髁的骨骺发 育不平衡,可导致内外髁的大小形态不一致,使前臂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 形成的外开的角度异常,造成肘关节的内、外翻畸形。 X线表现: 测量方法:以前臂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在肘关节相交处的外开的角度 来判断内、外翻的程度。前臂外开角正常男性约为170度;女性约为160度。 角度变小为肘外翻,角度为180度则称为直肘,大于190度为肘内翻。
第二章 骨关节先天畸形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上肢畸形 第二节 下肢畸形 第三节 脊柱、胸廓畸形
第一节 上肢畸形
上肢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少见,多在出生后不久即被诊断,症状也 较为明显,X线摄片是主要的检查方法,CT扫描和三维重建有助于矫形 手术前的分析和精确评价。
一、 先天性肩关节脱位
先天性肩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shoulder joint)比较少见。常与肩胛骨发育不良、喙突畸形、锁骨畸形等同时 存在,肩关节不稳而经常性脱位。肩胛骨关节盂常发育不全,关节对位 困难,肩胛骨向后上移位多见,肱骨头位置与关节盂错位或半脱位。
马蹄内翻足X线表现 正位片:距骨扁而宽,距骨中轴的延长线向外偏离第1跖骨; 侧位片:足弓凹陷,第5跖骨肥大
第二节 下肢畸形
六、扁平足
扁平足(flat foot)是非常多见的畸形。 大多为后天性。明显的扁平足,易出现临床症状,以足部内侧行走后 疼痛为多见,先天性者,轻度扁平足,畸形不显著,症状轻微,许多患者 并未发觉自己存在扁平足。 X线表现:摄片时应直立水平投照,可见第一跖骨近端下缘位置下降, 可以接近第一跖骨前下缘与跟骨后下缘的连线,距骨前部下降,可呈垂直 状,头部指向下方,足舟骨与距骨头部向靠近,甚至足舟骨位置上移至距 骨头部上方,跟骨前部下移,后部上抬与胫骨相接近。
阻滞椎X线表现 A.颈椎侧位片:颈椎第2、3椎体融合;B.颈椎侧位;颈 椎第5、6椎体融合;C.腰椎侧位片:腰椎第3、4椎体融合
第三节 脊柱、胸廓畸形
五、脊柱弯曲畸形
脊柱弯曲畸形(flexion deformities of the spine)常为脊柱椎体 的畸形而继发的改变,包括半椎体、蝴蝶椎、椎体部分融合等。 X线表现:需拍脊柱全长X线正侧位片。脊柱侧弯可能是后天的,继发于 某一脊柱病变之后。一般先天性的脊柱侧弯畸形,常见胸廓仍然两侧对称。 腰椎先天性侧弯时,常见胸椎朝相反方向侧弯得以纠正脊柱弯曲,故呈“S” 状。
右足多趾畸形X线表现 右足可见6节趾骨,第5、6节趾骨 于第5跖骨头部呈分叉状并形成关节
右足巨趾畸形X线表现 右足第2趾巨趾畸形伴有软组织的肥 大增生
第二节 下肢畸形
八、跟骨距骨桥
跟骨距骨桥(talocalcaneal bridge)是指跟骨的载距突及距骨的内结 节畸形增大,在距下关节内侧形成骨性连接、纤维组织或软骨组织的连接, 不连接形成假关节。 临床上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局部有硬块或结节状病灶,足部内翻、外 翻受限,以及扁平足表现。 X线表现: ①完整跟骨距骨桥的方法,可显示跟骨和距骨内侧的 异常骨块、纤维连接或软骨连接。
二、脊柱裂
影像学表现: 2.CT表现 CT扫描和重建是显示先天性脊柱裂的最佳方法,显示椎弓根缺损处的 软骨、软组织。脊膜膨出为软组织影,其内可见水样密度的脑脊液。 3.MRI表现 可清楚显示脊膜囊膨出的全貌、范围及其内容物。在T1WI上呈低信号, 而相应脊髓组织的信号较高,在T2WI上囊内液信号增高,而其脊髓组织的信 号较低。
四、膝外翻
膝外翻(valgus knee)又称为“X”型腿,与膝内翻相反,膝关节向 外成角畸形。患者站立时双侧股骨内侧髁虽然靠拢,但双踝却相互分离。 为股骨外上髁发育障碍或先天性形成不全所致。常继发于佝偻病,发育迟 缓所致。 X线表现:双侧股骨外上髁发育较小,关节面向外倾斜。
第二节 下肢畸形
五、马蹄内翻足
跟骨距骨桥X线表现 A.正位片 B.侧位片:骨桥呈舌形骨片从后上斜向前下(黑 箭),跟骨载距突与距骨内结节相连接处见透亮带(白箭),为 不完整跟骨距骨桥
第三节 脊柱、胸廓畸形
脊柱、胸廓畸形常同时存在,一般症状轻微,或无甚症状,临床可 为偶然发现。
一、移行椎
移行椎(transitional vertebra)为最常见的脊柱发育异常,由于脊柱错 分节所致。某一段脊椎数目减少或增加而由另一段脊椎的增加或减少来补偿, 椎体的总体数目不变。 腰椎骶化:第5腰椎移行为骶椎,腰椎为4个,骶椎6个。第5腰椎一侧或 两侧横突宽而长,与骶髂骨融合或形成假关节,腰5、骶1椎体融合。 骶椎腰化:第1骶椎向上移行为腰椎,使腰椎为6个,骶椎4个。 颈7椎胸化:第7颈椎出现横突过长、颈肋形成,两侧可不对称。 胸12腰化:胸12椎体的肋骨短小或完全缺如,形如腰椎。 腰1胸化:腰1椎体出现短小的肋骨,较少见。
半椎体X线表现 第4腰椎半椎体(白箭)
胸椎蝴蝶椎X线表现
第三节 脊柱、胸廓畸形
四、阻滞椎
阻滞椎(block vertebra)指脊椎发育过程中的分节停滞,导致椎 体先天性互相融合和数量减少,多见于颈椎。 临床上,两个椎体的融合可无症状,或较轻的不适或活动不便。多 个椎体的融合畸形,常见活动障碍和颈腰痛。 X线表现: 两个椎体的相邻边缘融合,椎间隙消失,部分椎体融合则表现为椎 间隙的部分消失。 多个椎体的融合,一般都见到脊柱生理弧度消失表现。有时部分融 合仅少量边缘的骨质相连, CT检查和三维重建才能明确诊断。
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