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天津市滨水导则
天津市滨水导则
天津市滨水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殊的区域,它同时具备水域和陆域双重特性,是城市生态、景观、文化、生活的集聚点。
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区对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满足人们亲水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规划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营造一个生态健全、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滨水区。
3.规划应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合理安排开发时序,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既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4.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满足防洪排涝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滨水区的自然风貌,避免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5.规划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和利用好滨水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6.规划应注重功能的复合性,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交通组织,促进滨水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7.规划应注重景观的塑造,通过绿化、建筑、小品等景观元素的设计,营造优美宜人的城市滨水景观。
8.规划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合理设置公园、广场、步行道等公共空间,满足人们休闲、游憩、娱乐等多元化的需求。
9.规划应注重可达性的提升,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等方式,提高滨水区的可达性,方便市民的出行。
10.规划应注重可识别性的提升,通过建筑风格、景观元素的统一和特色化设计,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滨水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天津市滨水导则原文件第四章“规划实施与建议”。
北京市规自委 北京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北京市规自委北京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北京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1. 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其滨水空间的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
城市滨水区设计
城市滨水区设计策略一、引言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价值。
为了充分发挥滨水区的潜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设计策略。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市滨水区设计的各个方面。
二、空间设计空间设计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核心。
应根据滨水区的特点,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和休闲空间,创造一个多功能、开放式的滨水区。
同时,应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通达性,利用地形、建筑和景观等元素进行空间组织和引导。
三、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关键。
应尊重和保护滨水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规划绿地、湿地和生态保护区,维护生物多样性。
同时,应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生态保护,可以提升滨水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四、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重点之一。
应合理规划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确保滨水区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同时,应注重交通与景观的融合,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交通环境。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促进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亮点。
应根据滨水区的自然和文化特色,结合空间布局和生态保护,创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景观。
景观设计应注重艺术性和实用性,提供多样化的景观体验和活动空间。
通过景观设计,可以提升滨水区的形象和魅力。
六、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根据滨水区的功能需求和人口规模,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如公园、广场、咖啡厅、卫生间等。
公共设施的设计应注重舒适性和便利性,满足市民的需求。
完善的公共设施可以增强滨水区的吸引力,提高市民的满意度。
七、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应尊重和保护滨水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历史文脉。
在设计中应融入历史元素和文化特色,通过景观小品、建筑风格和活动策划等方式展示滨水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保护可以提升滨水区的文化价值,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八、防洪排涝防洪排涝是城市滨水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南宁市 滨水 设计导则
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滨水设计是指对滨水地区进行规划和设计,强调对河流、湖泊、海滨等水体的保护和利用。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滨水地区。
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的编制应立足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滨水地区的资源,创造舒适、美丽、绿色、宜居的滨水空间。
首先,应保护滨水地区的自然河道和湖泊,加强水体的净化和生态治理,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水质的稳定性,提高水域的自然景观价值和旅游吸引力。
其次,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还应注重提升滨水地区的活力和功能。
可以在河岸和湖滨地区规划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如公园、广场、亲水平台等,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
同时,还可以规划商业街区、餐饮娱乐区域等商业设施,吸引人流和商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还应注重提高滨水地区的生态效益。
可以在滨水地区进行绿地和湿地的建设,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同时,还可以创建生态农业园区和水产养殖基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最后,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还应注重提升滨水地区的文化价值。
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等方式,弘扬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在滨水地区打造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街区。
同时,还可以策划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增加滨水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的制定和实施应注重保护水体、提升活力、增加生态效益和提高文化价值。
只有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适合南宁市的滨水设计导则,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期待南宁市未来能够实施科学有效的滨水设计导则,创造美好的滨水城市。
无锡市城市滨水设计导则研究报优汇报
规划目标
构筑整体有机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结构体系,重建人与水的亲密关系,打造充 满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创造具有无锡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 总体空间结构:构筑“一横、两 纵、八射”的滨水空间骨架。
• 空间平面层次:空间充分兼顾滨水
空间建设区、建筑后退区和水岸区 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个层面 的功能配置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 理的滨水空间体系。
继续指导后续相关项目的设计与管理
细节管理
作为管理部门 管理控制的依据
管理实施过程 衔接环节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
控制和引导 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
开发设计过程
技术规定
41
实施成效
继续指导后续相关项目的设计与管理
42
The End Thanks
43
景观环境要素引导 设计提出打造两山、一湖、八河、一
城的景观特色,对主城区的城市景观环
境进行引导。 在环湖的开放空间尺度控制上,提倡 新城区大山、大水,开阔流畅的景观的 意向。保证滨水岸线的开敞性与公共
性,沿湖步行系统的连续性的开敞性与
可达性,并形成点、线结合的空间组织 秩序。
《无锡市区水系规划》
规划健全了河网水系布局,确定河道断面要素,合理划定河道等 级,定位骨干河道功能以及对河道防护绿带范围进行确定。 规划提出河道两侧防护绿带宽度要求: 一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 50 米;二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 30 米; 三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 20 米;四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 15 米; 五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 10 米;六级河道:河道边线外侧各 10 米。 17
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
界的机会。” ——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查尔斯.摩尔
华北某市中心区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华北某市中心区滨水地区城市设计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城市规划工作,它能够充分利用城市水域资源,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中心区。
在华北某市中心区滨水地区城市设计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水体保护与利用:应重视滨水地区的水体保护工作,确保水质清洁、生态良好。
同时,利用水体资源,打造人工湖、运河等景观,增加城市的绿色和湿地环境。
2. 公共空间设计:充分利用滨水地区的公共空间,打造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可以设计散步、健身、游玩的公园、广场等,为市民提供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
3. 交通规划:考虑滨水地区的交通问题,设计合理的交通系统,保证市民出行便捷。
可以规划步行和自行车道,便于市民步行或骑行到达滨水地区,减少汽车使用。
4. 建筑规划:在滨水地区,可以规划高层建筑,提高城市的垂直发展能力。
同时,建筑设计要注重与水体的和谐融合,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减少对水体和环境的影响。
5. 商业发展:滨水地区可以规划商业街区,引进各类商务、娱乐等设施,提升滨水地区的经济价值。
同时,注重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打造具有地标意义的建筑物。
总之,华北某市中心区滨水地区城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公共空间、交通规划、建筑规划和商业发展等因素,注重与水体的和谐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中心区。
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
第一章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总则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5.《防洪标准》(GB50201-94)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8.《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9.《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1.2目标1.2.1充分兼顾水体、驳岸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置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1.2.2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3体现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1.3原则1.3.1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城市中的河流与其它自然水体,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城市设计中首先必须遵循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原则,充分发挥河流对城市环境的生态功效。
1)保护现有河网,适当恢复被覆盖的河流,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实现河网水体的互通性,减少盲端式河涌,并与城市绿网形成整体连续的生态廊道。
全市域范围内宜保证10%水面率,重点区域河网密度宜更高。
2)采用有效方式保证水质与水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3)保持多类型的复合生境,维持滨水地区植物生境与动物栖息地的质量,尤其是关注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4)采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建设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5)加强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功能,加强雨水的收集循环再用;6)保护水面斑块,建立人造湿地。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改造,结合环境工程技术,综合利用不同湿地单元的净化功能,形成具有高效净化功能和适应性的人造湿地。
1.3.2人性化设计原则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应得到充分利用,以满足市民丰富多样的使用需求。
基于类型方法的城市内部滨水空间设计导则初探-方榕
基于类型方法的城市内部滨水空间 设计导则初探
方榕、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yongyong_fr@ 2008年10月
整体水系形态
基于 服务于
滨水空间形态控制
定位
·城市设计层面 ·对城市空间的控制和引导 ·类型方法 ·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提供基础
二、类型
2.2.滨水空间形态控制菜单
3.1.住区滨水空间
三、差异
3.2.公共街区滨水空间 3.3.生态开放滨水空间
城市功能区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体形态特征
功能需求
滨水空间主要构成区域
住区
公共街区
生态开放区
护岸形态
滨水空间主要构成区域
滨水空间形态控制菜单
1)基本理念 2)水平关系: A.D/H(开敞空间宽度与界面高度的比值) B.后退距离 3)垂直关系: A.护岸形态 B.水位 4)建筑性质: A.朝向 B.建筑界面 C.建筑体量 D.建筑协调性 5)是否设置下列场所: A.步行道 B.跑道 C.休闲绿地 D.小型广场 E.大型广场 F.亲水平台 G.水面航线 H.特别观景处 I.水边垂钓区 J.小游园
滨水街道
滨水街道
滨水街道
·基本理念:营造热闹而具有持续活力的场所氛围 ·空间尺度因亲切宜人 ·多功能混合 ·沿街建筑应朝向街道和水体,底层商业与滨水街道空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关系。建筑界面处理应具有丰富性和协调性。 ·创造连续的、变化的开敞空间
差异
1、住区滨水空间
与林荫道相临
穿越街区内部 的水道
位于街区内部 的水塘
2、公共街区滨水空间
3、生态开放滨水空间
Thank you.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东北林大
3 小尺度
• 河道宽度适中,滨水两岸之间 有视觉联系,但没有对话交 流
• 水面的隔离作用不明显
• 河道较窄,滨水两岸不仅有视 觉联系,而且可以进行对话交 流
• 水面为两岸联系的纽带
2|设计要素
设计要素
滨水空间设计要素
• 护岸边坡 • 绿地和广场 • 滨水建筑 • 交通
设计要素 ① 护岸边坡
边坡要求
以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方式为主,将机动车隔离在外围 流线通畅,步行系统与休憩空间、亲水空间和景观节点等 联系 滨水游步道:最能体现步行氛围,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滨水空间吸引大量人流和车流 交通状况复杂而混乱
交通立体化
道路:高架、隧道 停车: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楼
3|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 ① 地域性
地域特征的延续
设计要素 ③ 滨水建筑
建筑布局 | 景观视廊 | 天际轮廓线
建筑 形体 布局 设计
预留视觉廊道 通向水域空间
建筑高度从临水处向陆域方面逐渐增大 建筑形体向水体跌落
靠近水域的建筑不阻挡内部 建筑朝向水域的视线
设计要素 ③ 滨水建筑
建筑布局 | 景观视廊 | 天际轮廓线
天际轮廓线:纵深方向建筑和景观层叠的结果
竖向分析图
案例分析 ③ 金华燕尾洲公园
与洪水为友
洪水淹没时的景观
洪水退去后的景观
THANKS
阶梯型
适用于河流与周边用地高差较大、滨水腹地较宽的区域
• 将堤岸做分层处理,满足水位涨落的要求: 洪水位、丰水位、常水位、枯水位
• 打造多层次立体的景观效果 • 平时低台亲水,洪水期高台防洪
设计要素 ② 绿地和广场
绿地 步道 广场
• 城市滨水活动的主要载体 • 将人们带入水边,增强人与水的互动性 • 体现水体的开放性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
⑶水网型的滨水空间:
即大量水道呈网状相互交错,将 城市板块切割成若干块,陆地与水面 的边沿也呈网状分布。
3 城市滨水地区的尺度类型
• 1) 大尺度水面的滨水空间:
•
河道较宽,基本没有滨水两岸之间的视觉联系,水面起到隔离的作用,如果陆地
被水面包围的话,则可以营造私密、安静的孤岛氛围;如果在城市中,由于防洪、水
• ⑴ 沿水型的滨水空间:
• 该类滨水空间特点是城市板块位于水面的一 侧或两侧.陆地与水面的边沿呈带状展开。根据 水的性质不同,又有沿河、沿湖、沿海以及夹江 等类型。
⑵ 环水型的滨水空间: 即城市板块包围水面、或者接
近包围水面,陆地与水面的边沿大致 呈环状。
• 根据水的性质不同,又有环湖、 环海湾等类型。
一般来说,滨水地区主张采用塔式建筑,反对板式建筑,因后者易阻挡 视线通廊;
2) 平行于岸线方向分层
由滨水向内依次为:亲水岸线、开敞空间及步行系统、商业娱乐设施、 机动车系统、商业设施。
• 时间围度对历史的延续包括以下3个 层次:
• 1) 保留和延续历史建筑与场所; • 2) 保留和延续城市肌理; • 3) 保留和延续传统生活方式与文 化。
第十章 城市滨水区 设计
一 滨水地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 城市滨水地区的界定 • 滨水地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 个特定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 海洋比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 体的部分。 • 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空间范 围 200-300m 的水域空间及
2 城市滨水地区的空间类型
• 2) 竖向混合——即在建筑的不同层布局不同的功能,一般来说可以在底层布 置商业、中间层布置住宅或办公、顶层布置餐饮、地下层布置轨道交通站点或者 停车场。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滨水区域是指河流、湖泊、海岸线等水体与陆地相交接的地带,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如何科学规划和设计滨水区域,既能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是当前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
一、滨水区域特点分析滨水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滨水区域易受水灾影响,需要考虑防洪和排水措施。
其次,滨水区域生态脆弱,需要保护水体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再者,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需要考虑人文景观和公共空间的规划。
因此,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二、滨水区域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
2. 风险防范原则:考虑滨水区域的防洪、防涝、防风等自然灾害风险,合理规划建设,降低灾害风险。
3. 公共利益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公众利益,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4. 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5. 文化传承原则:保护和传承滨水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区域的文化品质和特色。
三、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1.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滨水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包括生态保护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滨水区域的绿地系统,包括湿地公园、滨水步道、绿化带等,提升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
3. 水体治理与保护:采取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等措施,改善滨水区域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4. 城市景观设计:设计滨水区域的景观节点和景观廊道,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交通规划与设计:合理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桥梁、码头等,提升区域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促进城市与滨水区域的互联互通。
《滨水城市设计》课件
06
结论
总结滨水城市设计的要点与经验
滨水城市设计要点 保护和恢复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
优化滨水区的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品质。
总结滨水城市设计的要点与经验
完善滨水区的交通体系,提高交通可达性。 挖掘滨水区的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态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发展。
提高城市品质与人居环境的机遇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滨水城市可以借助其滨水的地理优势,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 市的整体品质和形象。
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滨水地区可以建设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如滨江公园、广场等,提供 市民休闲、娱乐、运动的场所,提升人居环境的质量。
促进社区参与
《滨水城市设计》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滨水城市设计原则 • 滨水城市设计要素 • 滨水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 未来滨水城市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 结论
01
引言
滨水城市的概念与特点
滨水城市
指城市紧邻江、河、湖、海等水 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 自然景观。
特点
滨水地区通常具有独特的地理、 生态和景观优势,是城市的重要 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空 间。
05
未来滨水城市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的挑战
1 2 3
气候变化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滨水城市面临着海平面上升 、极端天气事件等挑战,需要采取适应性措施来 降低风险。
防洪排涝
滨水城市易受水患影响,需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 和防洪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 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针对滨水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需要采取生态 修复和保护措施,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 续性。
城滨水游憩空间规划设计
城滨水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引言: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城市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与水体环境的结合点。
良好的滨水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方式,增强社会民众的幸福感。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的原则、空间布局、设施设备、景观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规划设计的原则1.滨水游憩空间应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城市环境特点,尽可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滨水景观。
2.注重功能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滨水游憩空间不仅仅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兼具文化、教育、体育等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应考虑水体保护、生态修复、资源节约等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并提供可持续利用的空间。
二、空间布局1.滨水游憩空间的布局应以人为本,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
2.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可以设置集中式或分散式的游憩空间布局。
集中式布局适合大型城市,可以设置为园林、公园等综合性场所;分散式布局适合小型城市或乡村,可以将滨水区域划分为多个片区,彼此连接,形成一个滨水游憩网络。
3.提供多种游憩活动空间,如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休闲草坪、户外广场、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等,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三、设施设备1.设施设备的设置应根据不同人群和活动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如提供舒适的休憩设施、景观观赏设施、文化艺术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等。
2.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
3.为了提供更好的水上娱乐体验,可以设置游船、帆船、划船等水上交通设施。
四、景观设计1.滨水游憩空间的景观设计应突出水体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可以设置水岸景观、水上景观、人工湖泊等,增加滨水区域的美感。
2.注重植被的绿化设计,通过植物的引入,增加空气质量、净化水体、提供防风降温效果。
无锡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研究
无锡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研究
魅力无锡,临水特色,宜居之城
城市滨水空间
无锡市古运河清明桥街区保护整治复兴项目
6
无锡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研究
现状篇
1、概况 2、滨水建设问题 3、滨水规划管控
7
1、概
况
无锡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研究
1.1 河道概况
根据河口宽度进行分类梳 理如下: • 宽90米以上河道:2条,为 京杭运河和望虞河。(规划两 侧保护控制范围50米) • 宽30米以上河道:22条, 有锡澄运河、直湖港、梁溪河、 九里河、北兴塘河等。(规划 两侧保护控制范围15-30米) • 宽20米以上河道:60条, 如伯渎港、骂蠡港、旺庄港、 东亭港等。(规划两侧保护控 制范围15-20米)
3301条 2970.78公里
无锡市水网分布图
4
2.规划背景
2.3 无锡城镇体系定位:现代化、国际化湖滨花园城市
无锡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研究
古运河风光带、蠡湖湾、太湖湾等相关区域已经做过多个城市设计 环城古运河整治工程基本结束
5
2.规划背景
2.4 城市滨水空间是建设魅力无锡,凸显临水特色,打造宜居之城的重要空间载体。
无锡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研究
能单一片面,缺乏多样性和混合性。
• 优质滨水空间被生产性用地侵占,给滨水景 观和河道生态都带来负面影响。 • 滨水区还存在较多未开发利用土地。
11
2.滨水建设问题
2.2 滨水生态环境 城市滨水驳岸过度硬质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无锡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研究
无锡城市大部分的滨水驳岸都是用砖石砌成的立式驳岸,导致驳岸区生物资源的丧失和生态失衡。 • 滨水驳岸多采用密实型材质,不具有渗透性,水气交换得不到连续和运转,生态循环因而被隔断开来,影响了滨 水驳岸调节水量功能,使滨水驳岸周边的动、植物逐渐失去了生存和繁衍的有机空间。 • 过度的项目开发,使得滨水驳岸区域变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块面,无法形成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人工驳岸不 具有调节水量及气候的功能。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3、滨水空间
3.1 滨水河岸开放性及绿化
1)滨水河岸保持对外开放性,并且尽量增加滨河亲水 空间,增加游人亲水的机会。 2)滨水河岸增加活动空间,应设计林荫步行道,建议 设置遮荫的树木。 3)在部分地区很多建筑紧靠河岸边建设,改造难度比 较大,为了进一步改善沿岸的景观状况,建议增加垂 直的绿化。 4)河道两岸应保留原有绿化,同时增加人的参与性, 改造为休闲绿地,而不是仅仅供观赏的绿地。
3.4 滨水区水岸线形式
1)人工岸线:岸线形式尽量曲线、多变化,避 免直线、形式单一的滨水泊岸。
2)自然岸线:岸线形式尽量保留原有岸线,根 据自然形成的岸线形状进行调整改造。
岸线过于笔直单一,不提倡
岸线曲折有变化,提倡
3.5 滨水区的设施配置
滨水地区建议增加观水景的场所,并结 合滨水岸线,增设餐饮、商业等娱乐休闲设 施。
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
1、建筑高度
1.3 单体建筑高度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
新建单体建筑高度与体量应与基地周边环境相协调, 避免出现高度过高,体量过大,在城市环境中突兀失调, 影响城市整体风貌。
单体建筑过高,体量过大, 突兀失调,不提倡
33滨水空间的可达性34滨水区水岸线形式35滨水区的设施配置3滨水空间驳岸直接与水面接触人难以接近不提倡驳岸护坡与亲水平台结合设计引导人参与亲水活动提倡驳岸护坡与条形驳岸结合设计提倡采用自然堆石绿化等形式结合自然驳岸设计引导人的亲水娱乐性提倡条形驳岸局部设计放大作为停留区增加亲水性提倡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11建筑群体轮廓线与城市风貌的协调沿街公共建筑底层裙楼的高度避免采用过高尺度或大面积实墙给行人造成压抑感
3.2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应符合高、中、低相结合的原则,“低” 为亲水,“中”为正常地面标高,“高”为可登高远 望的地标,应考虑两岸的相互对景关系以及各种视角 的景观效果。 2)滨水空间沿岸应建设公共绿地,真正成为城市的公 共空间。 3)对于侵占滨水绿地的住区有条件必须加以改造。 水岸空间被绿化隔离, 不易亲近,不提倡
上海滨水空间导则
上海滨水空间导则
上海滨水空间导则是上海市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滨水空间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规划准则。
该导则的目的是保护滨水环境,提升城市的滨水景观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滨水资源的优势。
上海滨水空间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滨水空间保护与管理原则:明确滨水空间的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滨水空间景观规划原则:通过景观规划和设计,提升滨水空间的景观品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滨水景观带,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的需求。
3. 滨水空间交通规划原则:合理规划滨水空间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步行和自行车道等,方便市民出行和游览,并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选择。
4. 滨水空间开发利用原则: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合理开发和利用滨水空间,包括建设滨水公园、滨海旅游区等,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5. 滨水空间生态保护原则: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提升滨水区域的生态功能。
上海滨水空间导则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促进滨水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同时,该导则也为相关部门和开发商提供了明确的规划和管理要求,促进了滨水空间的规范化和统一性。
衢州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
衢州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
衢州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是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在编制的“一总设三导则”之一,全方位立体化构建了衢州“两子文化”传导体系,将文化体系与空间体系相匹配,有效实现“两子文化”在具体建设项目中的落地。
该导则强调项目谋划到落地的全过程,凸显“两子文化”的规划内容,从城市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再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刚性管控与柔性指导结合、逐级传导,形成统筹协调、分段落实的规划设计机制。
通过衢州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衢州市将实现滨水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和愉悦的滨水体验。
西南院龙河滨水空间城市设计
西南院龙河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滨水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南院龙河滨水空间城市设计项目旨在将龙河滨水区域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空间,为居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和生态保护的机会。
本文将分析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具体规划和实施效果,以期为类似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二、设计理念1. 融入自然:设计强调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空间,通过保留和恢复龙河滨水区域的自然景观,打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
例如,在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的湿地和湖泊,并进行了生态修复,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肺,提供了宜人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2. 多功能利用:设计将滨水区域规划为多功能利用的城市空间,使其既能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又能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例如,在滨水区域设置了公园、广场、商业街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商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三、具体规划1. 滨水公园:设计中规划了一片滨水公园,包括花坛、草坪、儿童游乐区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公园内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散步、晨练等活动。
2. 滨水广场:设计中设置了一个滨水广场,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文化交流和演出为一体的场所。
广场上有舞台和露天剧场,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3. 滨水商业街:设计中规划了一条滨水商业街,为居民提供了购物、餐饮和娱乐等服务。
商业街上有各种商铺和餐厅,提供了多样化的商品和美食选择,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消费。
四、实施效果1. 改善居民生活:通过改善滨水区域的环境和设施,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可以在滨水公园散步、锻炼身体,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享受到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2. 促进经济发展:滨水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滨水广场和商业街的建设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商家前来,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南宁市 滨水 设计导则
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
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是指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针对南宁市滨水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规范,旨在保护和恢复滨水生态环境,提升滨水区域的景观品质和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保护: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系统,维护水体生态平衡,保护和增加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2. 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确保水体的供应和净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止水污染和水灾害的发生。
3. 河岸线规划:合理规划和设计河岸线的布局和形态,保护和修复自然河岸的景观特色,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运动的场所。
4. 公共空间设计:创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提供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增加滨水区域的吸引力和活力。
5. 建筑设计:在滨水区域的建筑设计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水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6. 城市交通:合理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
南宁市滨水设计导则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同时,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导则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形驳岸局部设计放 大,作为停留区,增加 亲水性,提倡
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
1、建筑高度
1.1 建筑群体轮廓线与城市风貌的协调
建筑群体的高度轮廓线应与其所在的城市自然环 境特征相协调。
1) 临山地区的建筑群轮 廓线宜与山势呼应,显 现山体起伏特征。
2) 滨水地区的建筑群体宜将低矮、 小尺度的建筑临水布置,较高的大 体量建筑远水布置,形成从内陆到 滨水层次鲜明,高低跌落的连续景 观界面。
水岸亲水空间与绿化结合设置,提倡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3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
1)滨水公共空间建议与城市主要交通性道路 衔接,以便参观者可以方便的到达,减少游人 步行、驾车到达所花费的时间。,停车场建议 位于主要出入口附近。
1.2 沿街公建底层裙楼的高度宜符合人的行 为尺度
沿街公共建筑底层裙楼的高度避免采用过高尺度或 大面积实墙,给行人造成压抑感。 1) 底层裙楼的入口高度宜控制在3~5米,入口可采 用雨棚或挑檐方式。 2)底层裙楼采用骑楼或拱廊形式,高度宜控制在 4-9米。 3) 底层裙楼采用面积较大的玻璃墙面,玻璃门窗的 高度宜控制在5-8米。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1 滨水河岸开放性及绿化
1)滨水河岸保持对外开放性,并且尽量增加滨河亲水 空间,增加游人亲水的机会。 2)滨水河岸增加活动空间,应设计林荫步行道,建议 设置遮荫的树木。 3)在部分地区很多建筑紧靠河岸边建设,改造难度比 较大,为了进一步改善沿岸的景观状况,建议增加垂 直的绿化。 4)河道两岸应保留原有绿化,同时增加人的参与性, 改造为休闲绿地,而不是仅仅供观赏的绿地。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3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
1)滨水公共空间建议与城市主要交通性道路衔 接,以便参观者可以方便的到达,减少游人步行、 驾车到达所花费的时间。 驳岸直接与水面接 触,人难以接近, 不提倡
2)滨水公共空间不仅有宜人的环境,还应设置满 足参观者停车需求的停车场,停车场建议位于主要 出入口附近。
3.4 滨水区水岸线形式
1 )人工岸线:岸线形式尽量曲线、多变化,避免 直线、形式单一的滨水泊岸。 2)自然岸线:岸线形式尽量保留原有岸线,根据 自然形成的岸线形状进行调整改造。
驳岸护坡与亲水平台 结合设计,引导人参 与亲水活动,提倡
驳岸护坡与条形驳岸结 合设计,提倡
3.5 滨水区的设施配置
滨水地区建议增加观水景的场所,并结合滨 水岸线,增设餐饮、商业等娱乐休闲设施。 采用自然堆石、绿化 等形式结合自然驳岸 设计,引导人的亲水 娱乐性,提倡
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
1、建筑高度
1.3 单体建筑高度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
新建单体建筑高度与体量应与基地周边环境相协调, 避免出现高度过高,体量过大,在城市环境中突兀失调, 影响城市整体风貌。
单体建筑过高,体量过大, 突兀失调,不提倡
3.2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应符合高、中、低相结合的原则,“低” 为亲水,“中”为正常地面标高,“高”为可登高远 望的地标,应考虑两岸的相互对景关系以及各种视角 的景观效果。 2)滨水空间沿岸应建设公共绿地,真正成为城市的公 共空间。 3)对于侵占滨水绿地的住区有条件必须加以改造。 水岸空间被绿化隔离, 不易亲近,不提倡
3.4 滨水区水岸线形式
1)人工岸线:岸线形式尽量曲线、多变化,避 免直线、形式单一的滨水泊岸。
2)自然岸线:岸线形式尽量保留原有岸线,根 据自然形成的岸线形状进行调整改造。
岸线过于笔直单一,不提倡
岸线曲折有变化,提倡
3.5 滨水区的设施配置
滨水地区建议增加观水景的场所,并结 合滨水岸线,增设餐饮、商业等娱乐休闲设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