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云社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计划(8篇)

2024年度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计划(8篇)

2024年度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完善我社区志愿服务体系,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壮大志愿者队伍,积极培育文明风尚,让更多的志愿者成为我居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爱心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传播者、实践者,让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结合我居实际,制订志愿者服务工作____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深入____,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作为志愿服务精神,以创新志愿者工作机制为着力点,注重普惠民生,注重为困难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进一步构建具有金岗特色、彰显金岗____力的志愿者工作体系框架,为把金岗建设成为繁荣、和谐、美丽的现代文明社区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二)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活动有举措、有台帐、有记录、有资料,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三)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同时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四)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努力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五)坚持社会化运行模式,把社区、社会各方面____动员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三、工作内容(一)、邻里守望。

以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为目标,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倡导邻里之间互知、互敬、互帮、互助,大力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

(二)、青年志愿者活动。

以青年为主力,结合各类重大活动开展各种主题和形式的志愿服务。

(三)社区服务。

针对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士、弱能人士、重症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展探望、饮食起居照料等力所能及的服务。

(四)妇女、儿童帮扶。

针对妇女、儿童,开展春蕾计划、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进社区等活动。

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问题及其对策

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问题及其对策

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问题及其对策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作为社会的重要一部分,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普及和发展,管理机制问题也日益突显,给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探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问题及其对策,对于促进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其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结构不够完善。

部分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结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管理层次不清晰,责任划分模糊,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组织运作效率低,难以有效实施志愿服务活动。

二、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部分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不够完善,人才队伍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三、经费管理不规范。

一些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在经费管理上存在着财务透明度不高,经费使用不够规范,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了经费的浪费和不透明。

四、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督与评估不够完善。

部分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缺乏监督机制和评估标准,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难以评估,难以及时纠正问题和改进措施。

面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优化组织架构。

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层级、职责和权限,实行有效的分工协作,提升管理效率和执行力。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管理人才和志愿者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制度,激励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规范经费管理。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合理、规范。

四、健全监督评估体系。

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标准,建立自查制度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进行活动效果评估和问题反馈,及时纠正问题,改进活动措施。

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社区政府、有关部门、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长期实施的为民服务措施和体系。

该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需求得以满足,提高民生水平,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该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或网站,方便群众查询和办理
相关事项。

2.建立听取群众意见的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公开论坛等,
以便民情得到及时反映,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改善服务态度和技能,加大服务投入,促进服务质量提高。

4.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服务人员的考核评估和奖惩制度,推进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

5.加强社区建设,通过社区工作者开展例行活动和参与社区建设、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6.推进民生项目建设,优先考虑民生实事的建设,确保人民群
众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7.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推进扶贫、救灾、助残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增加公众参与度,发挥社会效应。

以上是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的主要参考内容。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根据实际需求,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构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构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构马海燕;周波【摘要】社区志愿服务既是对志愿精神的弘扬,也是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社区志愿活动普遍存在"运动式""一次性"的问题,服务缺乏延续性,不利于社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要探索通过健全宣传机制,建立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依托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与人员,借助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加强对志愿者的系统培训,建立志愿服务纪录与证明制度,完善社区志愿者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途径构建当代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期刊名称】《青少年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6(031)002【总页数】5页(P76-80)【关键词】社区志愿服务;社会治理;长效机制【作者】马海燕;周波【作者单位】[1]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102628;[2]北京市大兴区民政局,北京10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6(一)社区志愿服务的内涵关于社区志愿服务的概念界定,国内学者龙菲、丁元竹、张勤等人均有不同看法,笔者比较赞同张勤教授的观点,即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内的志愿者利用自身资源,参与社区的各项服务、公益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参与社会上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社会提供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服务[1]。

社区志愿服务虽然发生、立足于社区,但从公民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区志愿服务不应囿于社区,应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社会,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努力。

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发端于天津市和平区。

1988年,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居委会的13位积极分子自发组织成立了为民服务志愿者小组,无偿为孤寡老人、病残和特殊困难户提供服务。

次年,新兴街道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协会。

从此,社区志愿服务在全国大范围展开,并且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2015年9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刘淇在首届中国志愿服务论坛上提出,要在创新中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创新,以制度促进志愿服务常态、长效、有序运行[2]。

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

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

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分析其意义和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意义和作用1.1 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

1.2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的运行,将有助于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1.3 增强个人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市民树立个人社会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1.4 推动可持续发展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志愿服务,达成社区自助、自律、自强,构建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模式。

二、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2.1 规范指导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规范运行机制和详细的操作指南,明确志愿服务的类型、范围、方式和程序,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

2.2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通过奖励、保险、培训等方式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志愿服务更加有吸引力和可持续。

2.3 加强宣传加强对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促使更多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2.4 依法管理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登记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志愿服务组织,强化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监督,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举办,保障志愿者、受益者的合法权益。

2.5 结合实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资源配置,使志愿服务工作更贴近实际、更具针对性。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3.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政策法规支持,明确政府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为志愿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建立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

建立社区教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
理解 , 到志 愿 服务 培训 的 系统 化 , 到 志 愿服 培育 ,但 不 利 于 志 愿 行 为 长 久 地 持 续 深 训 、 组 织管 理 、 组织 发展 、 志愿 服务项 目 务 实践 的 规范 化 与持 久 陛 ,再 到 志愿 服务 入 。志愿 服 务 组 织 自主 I 生弱 , 造 成 部 分 志 的选 择 等 方 面 。
的策 略
社 区教育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建设包
含 两 个 方 面 :长 效 的管 理 机 制 建 设 和长
社 区教育 志愿 服务 长效 机 制建设
而 且 ,政 府 习 惯 于把 志 愿 组 织 当作 自 己 效 的 工 作 机 制 建 设 。长 效 管 理 机 制 建 设 的 一 条 腿 ,志 愿 服 务 很 多 都 是 配 合 上 级 是 志愿 服 务 持 续 发 展 的保 障 ,它 涵 盖 了 政 府 的 任 务 要 求 或 配 合社 会 性 的大 型 活 管 理 制 度 、 志愿 服务 经 费 保 障 制 度 、 奖 励
多疑 问。
必 然 地 遇 到 了 服务 成 本 的 问题 ,如 志愿 者 参 与 服 务 的往 返 车 费 、午 餐 费 以 及 志
2 . 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不到位
从社 区建设 和构建和谐社会 的需求
目前社会整 体协 同不够 ,缺少 志愿 愿 服 务 时 购 置 材 料 的 费 用 等 都 无 法 解
建立 社 区教育 志愿 服务 长效 机 制
风 尚的倡导者 , 成为精神文 明的传播者 、 育 志 愿 服 务 的 大 都 是 离 退 休 后 的 老 年 实践者 ,建立 志愿 服务 长效机制显得尤 人 , 中青 年人参与积极性 不高 , 大学 生志
为重 要 和 迫 切 。 愿 者 走 过 场 ,青 少 年 志 愿 者 流 于形 式 。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服务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所学所长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来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度。

然而,随着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出水面。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长效机制建设的不足。

长效机制是指在志愿服务中,对志愿者的成长和发展、志愿服务项目的持续开展、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建设,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长期、可持续的社会服务形式。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长效机制建设已经成为了志愿服务的重要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一、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

志愿服务组织是志愿服务的重要承载体,如何规范化管理、提高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组织架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等措施,来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二、志愿者的培养和发展。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质量。

因此,建设长效机制的第二个关键是要加强志愿者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开展培训、评估和奖励等措施,来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水平、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

三、志愿服务项目的持续开展。

志愿服务项目是志愿服务的具体实践,项目的持续性和效果直接影响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在长效机制建设中,应该加倍关注志愿服务项目的规划和开展,通过合理的项目设计、科学的实施方案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志愿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

总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重视。

只有在长效机制的支撑下,志愿服务才能成为一种长期、可持续的社会服务形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关于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关于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推动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首先,要加强组织和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志愿服务工作的责任分工和权限,确保志愿者的参与和管理的有序进行。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志愿者的个人信息和服务记录,方便组织对志愿者进行管理和评估。

此外,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要加强宣传和宣传机制。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可以利用媒体、社交平台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工作,并鼓励他们参与其中。

同时,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宣传和表彰,及时报道志愿者的事迹和成就,激发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热情。

第三,要加强政策和法律支持。

制定相关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明确志愿服务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扶持和支持,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此外,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

第四,要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志愿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可以通过建立志愿服务的投诉举报制度,及时解决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问题和矛盾,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最后,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与国际上的志愿服务组织进行合作交流,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国志愿服务工作的水平和影响力。

可以组织国内志愿者出国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增加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总之,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关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完整版)

关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完整版)

关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关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的志愿服务伴随改革开放逐步发展,经历2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国内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尤其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中国志愿者热情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全世界的誉和认可,让志愿服务的理念普及到千家万户。

如何将志愿者的行动重点从“平安奥运”转移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工作轨道上来,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遗产转化为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资源,加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是现阶段各级志愿服务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门头沟区关于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的探索 90年代初以来,我区的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共青团系统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妇联系统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民政系统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工会系统成立了“贴心人服务队”,综治系统成立了“治安志愿者服务队”,随着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公安、消防等部门逐步成立了禁毒、消防等志愿者队伍,广大志愿者在社区服务、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我区近3万名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纵观我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轨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1.加强机制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共青团系统成立了区志愿者协会,民政系统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协会,定期召开协会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及时调整、增补理事。

lOCaLhOsT协会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机构建设,区志愿者协会现除常设机构秘书处外,及时增设了实施发展部、项目管理部、宣传推广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管理的规范化。

其它各支志愿服务队也都不断健全组织建设,形成了共同致力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工作平台一是加强阵地建设。

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基地”、“京西志愿驿站”等新的服务形式,将公益机构的志愿服务需求和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商业场所的志愿服务优势和顾客的服务需求等有效衔接、合理分配服务资源。

社区长效机制工作计划范文

社区长效机制工作计划范文

社区长效机制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目标和原则社区长效机制是指在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形成有效的社区自治、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社区长效稳定发展。

本次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完善社区管理制度,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加强社区服务,并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1. 以人为本:尊重和满足居民的需求,促进居民的参与和共享。

2. 依法治理:坚持依法管理社区事务,推行法治化管理。

3. 公开透明:做到管理公开透明,居民知情权得到保障。

4. 共建共享:促进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管理,实现共建共享共治。

5. 优化服务: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1. 完善社区管理制度(1)建立社区自治机制,制定社区自治章程,规范社区自治行为;(2)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加强社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3)建立社区监督机制,实施居民代表监督制度,推行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制度。

2. 提高社区自治能力(1)组织开展社区自治能力提升培训,提高社区干部和居民自治能力;(2)加强社区居民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居民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3)建立社区自治引导员制度,对居民自治行为进行引导和督促。

3. 加强社区服务水平(1)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2)推动社区服务设施便民化,提升社区服务质量;(3)建立社区服务评价制度,推动社区服务不断提升。

4. 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1)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2)加强社区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3)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增进邻里关系。

5. 推进社区综合治理(1)建立社区安全督导制度,加强对社区治安的监督和防范;(2)加强社区环境整治,提升社区环境品质;(3)推动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和解决,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三、工作措施和时间安排1. 完善社区管理制度(1)建立社区自治机制,制定社区自治章程:2022年1月至3月;(2)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加强社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2022年4月至6月;(3)建立社区监督机制,实施居民代表监督制度:2022年7月至9月。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摘要】本文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了研究。

在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并探索了构建模式和实施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对该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得出结论。

本研究旨在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构建模式、实施策略、案例分析、总结、展望、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是指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一定的机制确保这种服务能够持续长久地进行下去。

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力。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也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际的社区志愿服务中,很多项目常常存在短期参与、缺乏长期跟踪和支持的情况,导致志愿服务的效果不够明显,也无法形成长效机制。

研究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区建设和发展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研究也具有迫切性。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大学生社区参与意识的培养。

通过研究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使其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与义务。

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

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可以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情怀。

通过长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加快构建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加快构建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加快构建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作者:史转转来源:《学习月刊》 2020年第11期史转转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人民群众对社区层级的社会治理要求和依赖程度达到最高点。

为此,全国各地开始全面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并特别要求把疫情防控期间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推动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常态化、长效化,做到平时服务、战时应急,不断壮大社区治理力量,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

建立县(区)统筹、街道协调、社区调度、单位参与、党员带头的组织领导体系,由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联系单位和下沉党员开展工作。

建立区级领导干部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落实区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街道党工委每年向区委报告抓社区创建工作情况制度。

同时,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年度考评体系,以此作为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社区工委落实、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新格局。

完善共驻共建共享机制,以党员为主体形成全员参与社区工作的合力。

创新街道党工委和党建工作联席会机构设置形式,提高其权威性和执行力。

在街道党工委增设兼职委员,由辖区内党员人数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参加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会议,参与社区治理问题的研究与决策。

按照“区域共建、动态开放”的思路建立社区协商议事会,广泛吸收区域内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等参与,通过平等协商、群策群力,协商辖区重大事务,协调化解辖区各类矛盾,共抓党建、共谋发展、共促和谐。

同时,按照“区域联动、集约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整合若干社区的资源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向群众提供贴身的、有效的服务,形成“十分钟服务圈”“平方公里服务圈”。

建立下沉时间与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优化社区工作环境。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为充分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按照市委常委、宣传部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建立我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一、强化组织机制建设一是健全组织机构。

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社区重点工作内容,成立由社区书记为组长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制定下发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按照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等“八有”标准,在社区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各志愿者服务组织做到年初有工作方案,年中有工作小结,年底有工作总结。

二是壮大志愿者队伍。

做好志愿服务信息填报、更新工作。

进一步规范全区各类志愿者的招募注册,从志愿服务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青少年、窗口服务单位等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广泛招募、合理使用。

三是拓展志愿服务阵地。

在各社区探索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联合组建的志愿服务工作站,在小区设分站,并做到工作站有志愿队伍、有定期活动、有制度保障、有正常活动、有成果性的资料展示,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常年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常态化的活动记录,落实好志愿服务基础性工作任务。

二、拓宽活动形式载体一是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在社区开设专题专栏,大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经常报道志愿服务活动和优秀志愿者事迹,社区设置志愿服务公益广告;把开展志愿服务的要求纳入市民公约、居民公约之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积极为市民群众“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 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二是创设贴近实际的活动载体。

注重参与主体的全员性,活动周期的持续性,避免“运动式”、“临时性”的活动方式,认真打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公益品牌活动,针对机关干部、企业职工、青少年、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四类人群,分别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突出“学雷锋”这个有力抓手,把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各行各业、深入千家万户。

社区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长效机制

社区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长效机制

社区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长效机制背景介绍社区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对于团结进步至关重要。

然而,在社区中,我们无法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如邻里关系紧张、沟通不畅、社区成员分散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社区团结进步,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推动相关活动的开展。

目标与意义目标:社区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长效机制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区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长效机制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意义:1. 加强邻里关系和社区凝聚力,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2. 促进社区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误解和冲突。

3. 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动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4. 培养社区成员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

5. 充分挖掘社区的潜力,提高社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实施步骤1. 成立社区团结进步委员会:选择社区积极的居民担任委员会成员,负责统筹组织和推进相关活动。

2. 组织邻里交流活动: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邻里活动,如聚餐、运动、文化娱乐等,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3. 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活动,共同为社区提供各类服务,如环境保护、义务清洁、组织文化活动等,培养社区成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 实施社区教育项目:组织社区成员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亲子教育、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提高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为社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社区信息共享平台,在平台上分享社区动态、活动安排、资源共享等信息,方便社区成员及时了解和参与。

6. 评估和改进:定期对社区团结进步活动机制进行评估,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长效机制的建立为了保证社区团结进步活动长期稳定地开展,需要建立以下长效机制:1. 社区团结进步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近期活动的开展情况,讨论并制定下一阶段的活动计划。

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

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

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志愿服务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公益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还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度低、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志愿者待遇不明确等。

制定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是一个必要且紧迫的任务。

二、意义和价值1.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志愿服务可以弥补社会公益领域的不足,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 激发社会活力:志愿服务可以调动更多人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3. 培养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可以培养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4. 塑造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可以提升志愿服务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构建1. 筹建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包括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学校志愿者协会等,为志愿者提供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包括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记录、志愿服务考核等,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和督导。

3. 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加强对志愿者的技能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养。

4. 完善保障措施建立志愿者保险制度,保障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和利益,提高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5. 建立奖励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奖励机制,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和激励,激发更多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6. 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志愿服务宣传推广工作,倡导志愿服务理念,树立志愿服务典范,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四、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法1. 法规保障制定相关志愿服务法规和政策,明确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保障措施和奖励机制,健全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体系。

2. 社会参与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共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在不断更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人及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城市、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而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将志愿者及其服务的价值延续下去,为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长效机制指的是建立完善、可持续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以及适当的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这种机制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可以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首先,建立长效机制可以帮助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通过制定工作计划、项目推进等方式,志愿者的服务可以更加有条理和科学。

同时,建立志愿服务申请、审批、实施、考核等普遍适用的一整套制度,也为后续的志愿服务提供了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服务保障。

其次,长效机制也可以充分发挥志愿者的长期力量。

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工作。

志愿者需要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服务,并要保持持续的动力与热情。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可以增加志愿者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志愿者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价值,并形成一种服务习惯。

第三,长效机制还可以为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更加可靠的源头力量。

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需要社会福利服务的支持,而志愿服务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建立长效机制可以让大家更加意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长效机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立合理的机制可以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专业化和有序,也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同时也让志愿者的工作更有生命力和长期性。

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是推进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和推行新时代人类社会规范的重要举措。

社区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

社区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

社区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志愿服务是公共服务的有生力量,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是社会应急机制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持。

将志愿服务领域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率和参与度,使志愿服务日益转化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自觉行为。

结合街道实际,围绕环境保护、健康卫生、文化教育、大型赛会、交通治安、扶贫助困、应急服务等领域开发公益实践项目,加大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的开发、管理和服务力度。

一、加强街道社区两级志愿服务工作中心、站建设,充分发挥其指导、协调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作用。

街道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中心设在办事处XX楼、各社区、村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社区社区、村办公场所,发挥平台作用。

按照有专、兼职志愿服务管理工作者,有适于开展工作的场所并配备办公设备,有投入经费和运行经费,有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有经常性的志愿服务项目,有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的“六有”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着力打造志愿服务与需求的对接平台。

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实现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工作经费专项化和办公场所专门化。

二、健全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探索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最便捷、最快速、最有效、最实在的服务活动。

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提供领导机制保障,二是提供激励机制保障,如制定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关规定,建立社区志愿者星级评定和优秀志愿者表彰制度,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等。

三是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建议将政府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资金投入和经费支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或成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制定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规划推动志愿者服务工作在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把志愿者服务事业做实做强。

四、开发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充实服务内容1、突出服务重点设立项目,以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发、拓展、培育符合社区居住人群特点的特色服务项目,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作者:史立伟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05期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活动载体。

以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社区志愿服务为例,分析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总结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工作实践,探索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区需求;长效机制中国的志愿服务是时代发展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公益性行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志愿服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志愿服务的精神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依托大学周边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是近年来高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途径。

目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特色,但相比于国外,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起步较晚、理论滞后、实践不足。

因此,进一步认清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建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尤显必要和紧迫。

学院路街道志愿服务与社区需求融合现状分析笔者对学院路街道4所高校大学生(共200名)发放“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调查问卷”,并对学院路街道下辖7个社区居民(共200名)发放“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有效率达83.4%,数据分析如下:1.志愿服务活动范围大、种类多,但供求失衡目前,学院路街道附近高校面向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安全维稳、精神文娱、文教知识普及、扶老助残、卫生清洁等类别。

在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82.3%的人接受过大学生志愿服务,67.8%的人至少每月接受1次~2次志愿服务,接受频率较高。

但目前安全维稳类和卫生清洁类比重近半,而文教知识普及类和扶老助残类相对较少,约占14%,不同类别志愿服务供求失衡。

2.志愿者角色定位不准确,志愿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高校层面,社区志愿服务仅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补充,并未被大多数高校作为品牌项目打造。

如何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

如何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

如何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要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并非易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是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基础。

这包括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组织和协调工作。

制定明确的志愿服务规章制度,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志愿服务的流程和标准。

同时,建立志愿者档案,记录志愿者的服务经历和表现,为志愿者的评价和激励提供依据。

加强志愿者招募工作是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重要环节。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可以利用社区公告栏、社区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招募信息,也可以组织现场招募活动,面对面地向居民介绍志愿服务项目和要求。

在招募过程中,要注重根据志愿者的兴趣、特长和时间安排,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志愿服务岗位,提高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

志愿者培训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针对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制定系统的培训课程,包括志愿服务理念、服务技能、沟通技巧、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资深志愿者进行授课,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培训,使志愿者能够更好地适应服务岗位的要求,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是吸引志愿者持续参与的重要因素。

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社区发展的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志愿服务项目。

例如,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项目,环保、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公益活动,以及社区治安维护、卫生清洁等社区管理项目。

同时,要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如开展线上志愿服务、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等,满足不同志愿者的需求和兴趣。

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志愿者积分制度,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长、服务质量等给予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实物奖励或服务优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旗云社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旗云社区完善社区志愿者注册服务制度;深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爱心卡片、QQ、微信等多种渠道,促进志愿者与需求对象加强联系、结对帮扶。

结合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社区志愿者注册工作及加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就社区志愿者注册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部署,用制度为社区志愿服务护航。

根据安排,我社区志愿者集中注册时间,凡年满18周岁或16至18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我市工作、学习、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具有从事志愿服务所要求的身体条件和服务能力,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承认并遵守志愿者行为规范的市民,均可报名参加注册登记。

要按照“以块为主,条块配合”的原则开展注册登记工作,组织开展本辖区志愿者招募注册工作,个人也可自行注册,并将个人信息交居住地社区或个人所在单位。

注册时请登录中华志愿服务网站注册登记深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通知强调,在开展注册工作的同时,要围绕《旗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以“邻里守望”为主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要充分发挥和强化社区在志愿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志愿服务站点,
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

要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作为服务重点,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力争覆盖群众所需的各种服务。

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精心培育植根群众的活动载体,把志愿服务活动做进城乡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

要大力推广社会工作者带志愿者的活动方式,组织志愿者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和安排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志愿服务的生命力在于活动,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常态化、制度化。

正是在这些常态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旗云的社区志愿服务焕发出勃勃生机。

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事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局,我社区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要紧扣时间节点,及时做好相关材料、信息的报送工作。

要探索和实施“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有效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爱心卡片、QQ、微信等多种渠道,促进志愿者与需求对象加强联系、结对帮扶,为志愿者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

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组织各领域志愿者按时注册登记,着力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努力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