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及安全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如何做好动物实验》课件

《如何做好动物实验》课件
在进行动物实验前,需要根 据研究目的确定实验方案和 样本大小,并进行实验前的 评估和风险分析。
动物实验伦理审核与审 批
动物实验需要进行道德和合 规性审核,确保实验合法和 正确。这通常涉及机构、委 员会和法规等多个层面。
实验器材、试剂和动物 供应
实验器材、试剂和动物供应 是实验前必须准备的。这需 要考虑数量、质量和可靠性 等因素。
如何合理使用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是研究新药物、新治疗 方案、疫苗等治疗和预防人类和 动物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 键步骤。动物实验也用于研究生 物学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动物实验必须遵循伦理和法律, 科学合理,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 减少动物痛苦和不适,保证研究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前准备
实验前评估与计划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规范和技巧
2
实验操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技巧,
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少
动物痛苦和不适。
3
动物饲养和管理
动物饲养和管理是动物实验的基础,保 证动物健康和实验可靠。这包括饲养环 境、质量和数量等方面。
动物实验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 法
动物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生物种 群的不同、实验设计的问题和数据分析 的挑战等。这需要科学家和实验人员具 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后处理
动物安乐死和尸检
实验结束后,必须进行动物安乐 死和尸检,防止动物痛苦和快速 清除实验的遗留物。
科学数据的分析和报告撰写 实验结束后的动物处置
实验数据需要科学分析和报告撰 写,确保实验结果正确、可靠和 有参考价值。
实验结束后,必须对动物进行合 理处置,包括动物残体处理和实 验设备、器材的清洗消毒。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 ppt课件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  ppt课件
隔离环境
• 以隔离器(Isolator)为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 用作饲养无菌动物和已知菌动物。洁净度达到一百级。
PPT课件
22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 隔离环境动物设施主要指标 • 洁净度:100级(空气三级过滤后,加隔离器) • 温 度:生产设施为20-26℃,实验设施为20-25℃ • 日温差:生产≤4℃,实验≤3℃ • 相对湿度:40-70% • 压强梯度:100-150Pa • 换气次数:20-50次/h;气流速度:0.1-0.2m/s • 落下菌数:≤0个/皿;氨浓度:≤14ng/m3
PPT课件
12
引言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条件与保障 • 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 合格的实验动物与设施 • 严格、标准化的操作 • 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PPT课件
13
国家或地方实验动物主要法规、标准
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 2、《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修订版)(2001)
3、《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国家: 2001、江苏省:2002)
PPT课件
19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 隔离系统(Insulation system) 是以隔离器(Isolator)为 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用作饲养无菌动 物和已知菌动物。
• 屏障系统(Barrier system) 这是清洁级、SPF级动物 生产或实验的设施。人、实验动物、饲料、饮水、垫 料、空气及其它物品均需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
PPT课件
23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屏障环境 主要用于进行SPF级、清洁级的大鼠、小鼠、 裸鼠等小动物实验(配备饲养室及操作室) 。屏障系统(Barrier system) 这是饲养SPF动物 的设施。人、实验动物、饲料、饮水、垫料 、空气及其它物品均需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 制。送入的空气需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 ,洁净度达到10000级,饲料、饮水、垫料经 灭菌后方可使用。

2024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ppt课件

2024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ppt课件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 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运输管理规定》等
02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流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确定评估目的和范围
明确评估的实验室类型、生物因 子种类、实验活动等内容。
组建评估团队
包括生物安全专家、实验室管理 人员、实验人员等。
制定评估计划
确定评估的时间表、方法、资源 等。
编制评估报告
将评估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提 出改进建议。
风险评估结果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 行量化和定性评估, 确定风险等级。
结论与展望
总结评估结果,展 望未来的改进方向 和计划。
03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室设计与建设要求
实验室选址
实验室布局
建筑材料
应远离人群密集区,通 风良好,便于排放废气。
分区明确,包括清洁区、 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确 保人流、物流不交叉。
BSL-2:适用于对人体、 BSL-3:适用于主要通 BSL-4:适用于对人体、
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 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 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
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 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 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
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 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
动植物和环境不会造成 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 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
分析评估结果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识别潜在的风险。
实施评估
通过现场检查、资料审查、人员 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风险识别与分析
生物因子风险
识别实验室涉及的生物因子种类、 来源、传染性、致病性等特性,
分析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实验活动风险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ppt课件
涉及生物资源保护、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医药食品等方面,主要解决生 物技术从研究、开发、生产到实际应用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使危害 性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二、生物安全的基本内容
(一)生物安全原理 生物安全的原理包括生物安全分级和生物安全屏障两方面。生
物安全分级是对生物危害进行正确评估的依据,生物安全屏障则是 对生物危害进行有效遏制的方法。生物安全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 正确的评估和适当的防范,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同时,推 动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之为人类创造最大利益。
在诸多因素中,人是实验室污染的最大来源,人的皮肤、黏膜等处经常存在 很多微生物。此外,患皮肤病或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也会将病原体 传染给实验动物。其他因素如饲育密度过高、环境控制不达标、实验操作等也会 直接或间接引发生物危害。
三、对实验动物设施周边环境的危害 实验动物设施内的危害因素向外扩散,就会引起设施周边环境的污染,
3.隔离环境 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存无菌或无外来污染动物。隔离装置 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为无菌,动物和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 的传递系统,该系统既能保证与环境的绝对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物时保持内 环境一致。该设施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 悉生(gnotobiotic,GN)及无菌(germ free,GF)实验动物。
三、使用标准化合格的实验动物 在实验动物饲育及实验的过程中,动物本身所携带的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传
染病的病原体可通过各种途径在动物饲养室内播散,危害操作人员和动物的安 全。因此,推广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杜绝带有各类生物安全问题的“非标”动 物进入实验室,是对生物危害源头的遏制。
四、与研究工作相适宜的动物设施和管理 (一)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及动物实验环境

实验动物PPT课件

实验动物PPT课件

03
CATALOGUE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研究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遗传学、细胞生 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基因敲除、敲入等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有助 于深入了解基因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
人类疾病模型
药物研发与筛选
利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提高新药 研发效率和成功率,降低临床试验风险。
疾病机制研究
通过实验动物模型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为 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生物医学工程与组织再生
利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和组织再生 技术,为器官移植、损伤修复等领域提供技术支 持。
实验动物的疾病控制与预防
健康监测
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免疫接种
根据需要制定免疫接种计划,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隔离与治疗
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06
CATALOGUE
实验动物未来发展展望
实验动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因编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随着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实验动物基因 型和表型将更加精确可控,有助于研究特定基因功能和疾 病机制。
03
豚鼠
豚鼠在免疫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是常用的过敏反应和免疫学实验动物 。
05
04
兔子
兔子在生理学、毒理学和皮肤病学研 究中较为常用,其皮肤结构和功能与 人类相似。
02
CATALOGUE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
温度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应保持恒定 的温度,以满足不同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ppt课件

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物理限制的主要原则和要求
• 限制的工具不能作为常规的饲养工具。 • 工具的设计应合理,不要仅考虑实验的便利,主要考虑尽
量减少动物的不适,避免伤害。 • 尽量减少限制的时间,以达到实验目的为基准。 • 在限制过程中,如果发生损伤或严重的行为改变,应暂停
实验动物的护理和使用原则
• 实验动物饲养和使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 • 应明确使用实验动物的理由和目的 • 明确实验所使用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动物的数量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 • 完善操作规程,避免或减轻因实验对动物造成的不适和痛苦。包括使
用适当的镇静、镇痛或麻醉方法;禁止不必要的重复操作 • 严格按程序实施实验后动物的处理,包括麻醉、止痛、实验后的护理
• 使用实验室得到认可后,根据申请表中申请的动物种属 和数量,安排实验动物的饲养和使用。
• 实验动物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饲养和使用,禁止在实验 室饲养动物。实验操作结束时,动物须返回指定的饲养 区域内,不能在实验室内过夜。
• 动物实验应在实验室内指定的区域进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4.废弃物和尸体处理
1. 血液和体液标本的处理 用于抗体、抗原、病原微生物、生化指标等检查的血
液和体液,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并检测,检测后的标本经 121℃,30min高压消毒处理。 2. 动物脏器组织的处理
动物器官组织,尤其是用于病原微生物分离的组织按 照标准程序进行处理;用于病理切片的组织,均需要经 过 甲 醛 固 定 后 再 进 行 切 片 。 剩 余 的 组 织 经 121℃ , 30min高压消毒处理。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 ppt课件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  ppt课件

PPT课件
15
国家或地方实验动物主要法规、标准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PPT课件
16
国家或地方实验动物主要法规、标准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PPT课件
17
国家或地方实验动物主要法规、标准
• 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第四章: 生物安全与实验动物福利
• 第二十二条 实验动物发生传染性疾病时,从事 实验动物生产、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采取 隔离、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同时 报告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当发生人畜共患病时,还应当立即报告当地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
PPT课件
31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 普通环境动物设施主要指标 • 洁净度:-• 温 度:生产设施为16-28℃,实验设施为16-26℃ • 日温差: 实验≤4℃ • 相对湿度:40-70% • 压强梯度:-• 换气次数:8-10次/h;气流速度:0.1-0.2m/s • 落下菌数:≤30个/皿;氨浓度:≤14ng/m3
Hartely豚鼠
PPT课件 新西兰兔
4
引言
• 实验用动物 • 实验动物 • 野生动物 • 观赏动物 • 经济动物
PPT课件
5
引言
• 实验动物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 定的重要支撑条件,广泛应用于医药研发、 教学实验、生物检定等方面。
• 实验动物为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 贡献。
PPT课件
PPT课件
37
实验动物及其动物实验的操作
•实验动物运输:运输实验动物时,所使用的转运 工具和笼器具,应当符合所运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 环境质量控制标准。不同品种、品系、性别和等级 的实验动物,不得在同一笼盒内混合装运。

动物实验及安全管理ppt课件

动物实验及安全管理ppt课件

2、常见人兽共患病源及防护-隔离、检疫、免疫、消毒 • • • • • • • • • • 汉坦病毒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弓形体 沙门氏菌 狂犬病毒 布氏杆菌 钩端螺旋体 志货氏菌 猴B病毒 结核杆菌
3、物理性、化学性、实验相关危害及防护
• • • • •
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危害报告制度 培训危害救治知识 配备急救设备材料 配备相关药品、疫苗。
4、生物安全分级
微生物危害分级: 第一級危險群(Risk group 1 , RG1)微生物 與人類健康成人之疾病無關。 第二級危險群(Risk group 2 , RG2)微生物 在人類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嚴重的,而且通常有預防及 治療的方法。 第三級危險群(Risk group 3 , RG3)微生物 在人類可以引起嚴重或致死的疾病,可能有預防及治療 之方法。 第四級危險群(Risk group 4 , RG4)微生物 在人類可以引起嚴重或致死的疾病,但通常無預防及治 療之方法。
• 对于良好的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每个操作者都必 须时刻铭记在心。
• 对于每一个新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应该给予 严格的训练,以使其掌握正确的要领,避免养成 不良的习惯,从而保证以正确的意识、操作技术 和工作习惯展开工作。
• 养成正确的生物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操 作者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避免失误和事故的发 生,哪怕即使发生意外,也会进行妥善的处理。
从事实验活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 不管是谁,从事实验活动都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①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 岗证书; ②在开始相关工作之前,应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 和其他危险物质以及相关操作进行危险评估,根 据国家对于各种微生物操作的危险等级划分和防 护要求以及危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全面、细致的 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 对于关键的危险步骤设计出可行的防护設備對照表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PPT课件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PPT课件

02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
实验室的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
实验室设计应满足实验 需求,确保实验操作流
程的顺畅。
安全性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实验室 的安全性,包括对实验 动物、人员和环境的安
全保护。
人性化原则
设计应考虑实验人员的 操作便利性和舒适度, 降低长时间工作的疲劳
感。
环保原则
设计应注重环保,减少 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的环
配备高压灭菌锅、烘箱等消毒设备,确保 实验物品的无菌处理。
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
Biosafety cabinet:配备生物安全柜, 用于进行涉及危险微生物的实验操作, 保护实验人员和环境安全。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建立 严格的卫生和消毒制度,定期对实验 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ppt 课件
•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概述 •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 •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 •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案例分析 •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发展趋势与展

01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在动物实验 过程中,为防止病原体、毒素等有害 物质外泄,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保 障人员、动物和环境安全的实验室。
实验操作规程与规范
实验操作前的准备
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清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实验后处理
对实验动物进行妥善处理,对实验场地和器 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实验操作流程
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验,确保实验过 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记录与数据管理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确保数据的可追 溯性和准确性。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教学PPT课件pptx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教学PPT课件pptx

应急物资储备与调用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物资 储备库,储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消毒用品、应急药品等。
对储备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更 新,确保其有效性。
在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及时 调用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处置 的顺利进行。
应急响应程序及处置措施
发现生物安全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 响应程序,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必要 的防护措施。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 的处置措施,如隔离、消毒、救治等 。
06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与评估
定期检查项目清单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检查实验室布局、通风系统、生物安全柜、 高压灭菌器等设备的运行状况。
样本管理
实验操作规范
检查实验人员是否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如穿戴防护用品、废弃物处理等。
A
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
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政策、监督实验室生 物安全工作的实施和评估。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技术支 持和监督检查。
B
C
实验室负责人
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负总责,确保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实验室工作人员
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接受相关培 训,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进行。
包括实验动物的麻醉、手术、给药、 观察等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 规程。
05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 应急预案,明确应急 处置流程、责任人及 联系方式。
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 进行应急演练,提高 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
针对可能发生的生物 安全事件,制定相应 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方 案。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安全管理69页PPT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安全管理69页PPT
。——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安全 管理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管理规范PPT课件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管理规范PPT课件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 实验室必须配备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设备。所有可能使 病原微生物逸出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必须在相应等级 的生物安全控制条件下进行。
➢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配备个体防护用品(防护帽、护目 镜、口罩、工作服、手套等)。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实验室选址、设计和建造的要求
➢ 实验室必须依据所需要的防护级别和标准进行设计和建 造,并满足本规范中的最低设计要求和运行条件。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实验室中,污染区和半污 染区的气压相对于大气压的压差分别不应小于-50Pa和 -30Pa
6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物理防护分 级和组合
生物安全水平(BSL)的构成
➢ 生物安全水平依赖于初级防护屏障、次级防护屏障和操 作规程。
➢ 三者不同形式的组合构成了4个级别生物安全水平,Ⅰ、 Ⅱ、Ⅲ、Ⅳ级安全水平逐级提高,从而构成Ⅰ、Ⅱ、Ⅲ、 Ⅳ级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根据实验的生物安全要求进行 各种组合的设计。
➢ 工作区内不准吃、喝、抽烟、用手接触隐形眼镜、存放 个人物品(化妆品、食品等)。
➢ 严禁用嘴吸取试验液体,应该使用专用的移液管。 ➢ 防止皮肤损伤。 ➢ 所有操作均需小心,避免外溢和气溶胶的产生。 ➢ 所有废弃物在处理之前用公认有效的方法灭菌消毒。
7 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
一级动物安全实验室
➢ 工作一般在桌面上进行,采用微生物的常规操作。工作 台面至少每天消毒一次。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fil-ter):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等于0.3μm的粒子捕 集效率在99.97%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45 Pa以下的空气过滤 器。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处理危险性微生物时所 用的箱形负压空气净化安全设备。分为Ⅰ、Ⅱ和Ⅲ级。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PPT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PP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我国兽医领域的重要研究机 构,在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及其教训总结
某高校实验室事故
某高校实验室发生了一起涉及病毒泄漏 的事故,导致实验室内多名师生感染。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实验操作不规 范、安全制度不健全所致。该事故教训 我们,必须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废弃物分类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以便采 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无害化处理
对于具有生物危害性的废弃物,需进行无害化处 理,确保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环保监测
定期对实验室的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 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要求。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教育
1 2
培训计划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 和定期复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 意识。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
完善实验室设施和设备
确保实验室设施完备、设备先进,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强化安全监管和风险评估
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监管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 决安全隐患。
THANKS
感谢观看
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意识教育,使实验室人员充 分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 行演练,确保实验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
04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法律法规与伦

动物实验的管理PPT课件

动物实验的管理PPT课件
客观、真实、可靠的实验报告
2020/2/29
20
六、动物实验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 ™试验题目、试验单位名称和地址 • ™试验起止日期 •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实验动物的种、系、年龄、性别、体重范围、来源、动物合格
证号 • ™动物接收日期、饲养条件(环境、饲料、饮水、垫料)、动物
2020/2/29
17
实验记录的内容
™动物实验室运作的记录 ™一般性记录 :使用申请与批复 、场地的安排 、使用动态 、 ™进出动物室的记录 :人员 、动物、物品 、动物、物品 ™动物饲养管理记录 ™动物饲养内容变更报告 ™实验动物的异常记录 ™逃脱动物的发现与处理报告 ™患病后动物处理治疗记录 ™动物室及其设备异常报告 ™动物饲料、饮用水的分析
使用许可证号 • ™试验方法 • ™分析数据所用的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讨论和摘要 • ™影响研究可靠性和造成研究工作偏离试验方案的异常情况。
2020/2/29
21
七、现场检查发现的常见问题
• 整体布局不合理 • ™备用电源没有或不起作用 • ™部分操作缺相应的 SOP • ™整个动物设施的运行情况记录不完整:温度、湿度、压
2020/2/29
14
• 实验记录的基本要求
• ™及时准确:实时、实地记录,不得补记或 随意增减数据。
• ™真实完整 :必须和实际测定值保持一致。
• ™可溯源 :实验报告中的内容可溯源至原始 记录
2020/2/29
15
• 实验记录的具体要求
• ™实验记录使用专业术语必须规范 • ™实验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加数据。 • ™电子记录应具有原始、实时、准确、完整、
2020/2/29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课件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课件
发展趋势
未来实验动物生物安全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控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相 关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发展。
02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 法规与标准
国际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法规
国际实验动物委员会(ICLAS):成立于1957年,是一个独立的、非政 府性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全球实验动物科学和福利的发展,并制定相 关法规和标准。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 事故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
总结词
明确、具体、可操作
VS
详细描述
制定应急预案是应对实验动物生物安全事 故的重要环节,预案应明确事故处理的目 标、原则、流程和措施,具体到每个环节 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确保预案具有可操作 性。
应急组织与协调
总结词
高效、有序、协作
详细描述
建立应急组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加强协调与沟通,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 速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处置工作,各部门 之间要密切协作,共同应对危机。
保护生态环境
实验动物可能携带对生态环境有 害的病原微生物或基因,通过实 验动物生物安全措施可以减少或 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促进科研发展
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 基础,保障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有 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科研发展。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 验动物生物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不断完善和加强。
检疫
对实验动物进行必要的检疫,以 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
饲料与饮水
确保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以满足实验动物的 生理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三、生物安全:
1、 概念: • 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
应用(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 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的危险或潜 在的风险。 • 广义生物安全则包括:人类的健康安全;人类赖 以生存的农业生物的安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的生物多样性即环境生物安全。
11
4、健全管理制度,建立SOP, 明确事故处置方法原则
5、加强安全教育 6、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12
切记:
• 仅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和装备还不足以保证实验 室的生物安全,作为实验室活动主体的操作者必 须履行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实验室 的生物安全。
• 良好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规范要满足保护操作 者和实验环境的要求,必要时还要考虑对操作对 象的保护。
13
• 对于良好的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每个操作者都必 须时刻铭记在心。
• 对于每一个新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应该给予 严格的训练,以使其掌握正确的要领,避免养成 不良的习惯,从而保证以正确的意识、操作技术 和工作习惯展开工作。
• 养成正确的生物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操 作者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避免失误和事故的发 生,哪怕即使发生意外,也会进行妥善的处理。
• 2003年9月,由于不当的实验程序导致西尼罗病毒 样本与SARS冠状病毒在实验室里交叉感染,新加 坡国立大学一名27岁的研究生感染SARS病毒。
19
• 2011年8月3日 - 1967 德国马尔堡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 德国。
• 2002年3月,在美国一个炭疽研究实验室工作的一名工人 感染皮肤炭疽。
17
2、实验动物工作中做好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在实验动物工作中存在许多危害因素,防范 不好,将导致许多不良后果,轻则导致科学实验 失败,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健康安全,重则导致 重大生物安全危机。所以生物动物工作的生物安 全问题直接关系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与生 命安全,关系周边环境安全,我们必须对此有清 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 安全管理
1
2
一、常见安全问题
1、常见安全问题分类: 感染因素 物理损伤 生物危害 放射性污染 废弃物 环境设施
3
4
2、潜在的工作伤害 过敏:
动物毛发、垫料、饲料、异味、气溶胶等 防范:
保持清洁、加强通风、加强防护、及时清洗
5
3、物理性危害
• 叮咬 • 烫伤 • 电伤 • 创伤 • 仪器伤害
• 2002年8月1日,美国一微生物学家在BSL-2层流仓内为一 只可疑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的蓝鸟进行尸解。4天后发病并 被证实为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约2周后恢复。
• 2002年8月1日,美国一微生物学家在BSL-2层流仓内为一 只可疑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的蓝鸟进行尸解。4天后发病并 被证实为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约2周后恢复。
9
2、常见人兽共患病源及防护-隔离、检疫、免疫、消毒
• 汉坦病毒 •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 弓形体 • 沙门氏菌 • 狂犬病毒 • 布氏杆菌 • 钩端螺旋体 • 志货氏菌 • 猴B病毒 • 结核杆菌
10
3、物理性、化学性、实验相关危害及防护
• 健全管理制度 • 建立危害报告制度 • 培训危害救治知识 • 配备急救设备材料 • 配备相关药品、疫苗。
20
3、有关标准、管理规范
•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WHO,1983 • 《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14
从事实验活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 不管是谁,从事实验活动都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①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
岗证书; ②在开始相关工作之前,应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
和其他危险物质以及相关操作进行危险评估,根 据国家对于各种微生物操作的危险等级划分和防 护要求以及危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全面、细致的 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 对于关键的危险步骤设计出可行的防护措施并对 这些细节了然于胸;
15
• ③熟悉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一般规则,掌 握各种仪器、设备、装备的操作步骤和要点,进 行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对于各种可能的危害应非 常熟悉;
• ④应掌握各种感染性物质和其他危险物质操作的 一般准则和技术要点。
•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技术规范,不仅限于实验室运 行的基本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针对感染 性材料、危险化学品、放射性核素等的操作规范 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等。
目前有1407种病原体,能使人受到感染,这 些病原体中,有58%来自动物。
18
例: • 广州市2007年一起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感染事件
• 2010年12月19日,东北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畜 禽生产教育0801班30名学生在动物医学学院实验 室进行“羊活体解剖学实验”,2011年1月开始, 连续高烧很多天,四肢乏力,关节疼痛,后确诊 为感染布鲁氏菌病,2011年3月14日至5月25日, 东北农业大学共有27名学生和一名教师被确诊感 染布鲁氏菌病。
21
4、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安全分级
微生物危害分级: 第一級危險群(Risk group 1 , RG1)微生物
與人類健康成人之疾病無關。 第二級危險群(Risk group 2 , RG2)微生物
在人類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嚴重的,而且通常有預防及 治療的方法。 第三級危險群(Risk group 3 , RG3)微生物 在人類可以引起嚴重或致死的疾病,可能有預防及治療 之方法。 第四級危險群(Risk group 4 , RG4)微生物 在人類可以引起嚴重或致死的疾病,但通常無預防及治 療之方法。
6
4、生物危害
血源性病原体 人兽共患病 气溶胶
5、化学性危害
试剂 药物 清洁剂 消毒液
7
6、实验动物工作中的危害源
实验动物 人兽共患病 实验性病原体 克隆机转基因动物的潜在生物危害 动物实验设施设备 操作 运输
8
二、管理措施 1、环保管理
废气管理 污水管理 垫料管理 尸体处置 试剂管理 实验材料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