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课件第六章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不进行去应力退火,弹簧尺寸会发生变化。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3 再结晶
第三节 再结晶(Recrystallization)
二、储存能及内应力的变化
1.储存能的变化
冷变形造成的偏离平衡位置 大、能量较高的原子,在加热 过程中向能量较低的平衡位置 迁移,使内应力得以松弛,储 存能随之逐渐释放出来。
2.残余内应力的变化
在回复阶段,第一类内应力 得到较为充分的消除,第二类 或第三类内应力部分得到消除。
1-纯金属;2-不纯金属;3-合金。
残留75%的加工硬化需要的时间为:
t15 e2200(021073310)00.18分。5 (R =2cal/gmol·K)
同样可以计算出在-50C时回复到残留75%的加工硬化需要约13天。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二、回复机制
1.低温回复
低温回复是冷变形产生的过量空位消失,点 缺陷密度明显下降的过程。
中温回复是位错主要以滑移方式运动,以及位错发生重新排列,位错密 度略有下降的过程。
回复机制:
①位错滑移,导致位错重新组合排列; ②位于同一滑移面上的异号位错相互吸引,会聚后而互相抵消。 在中温下,处于同一滑移面上的异号位错要实现会聚所需的激活能较小, 可以发生。 不在同一滑移面上的异号位错要会聚而互相抵消,则必须先通过攀移或 交滑移至同一滑移面上才能得以实现。显然这一过程需要更大的激活能, 即需要更高的温度,这在中温下难以发生。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3.高温回复
高温回复是位错攀移和滑移,发生多边化,使不规则的位错重新分布,形 成稳定的位错网络,构成亚结构,位错密度下降,畸变能显著降低的过程。
回复机制:
多边化(Polygonization)。
多边化过程是一种热激活过程。
多边化前
位错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边化后
多边化过程
缠结位错
伸直了的位错
回复前的冷变形状态
回复0.1小时
位错网络
大的稳定网络
回复50小时
回复300小时
经5%冷变形的纯铝在200C回复的亚结构变化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四、回复的应用
去应力退火(Stress-relief Annealing):
将已经加工硬化的金属在较低的温度下加热,使其内应力基本消除,耐 应力腐蚀性提高,同时又保持加工硬化的工艺方法。
一、回复动力学
冷变形金属在恒温下回复时,开 始阶段的性能回复速度最快,然后 随回复量的增加而逐渐减慢。回复 的特征可用下式表达:
dx cx dt
式中,t-加热时间;x-冷变形导
在-50C进行约8%剪切变形的锌单晶, 在不同温度加热后的性能变化
致的性能增量经加热后的残留分数;c-与材料和温度有关的比例常数,由 下式决定: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
Chapter 6 Recovery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Metals and Alloys
主要内容: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复 再结晶 晶粒长大 金属的热加工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复机制:
空位与间隙原子的合并
①空位迁移到金属的自由表面或 晶界处而消失;
②空位与间隙原子合并,空位与 间隙原子同时消失;
③空位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而消 失;
④空位聚集成空位片,然后崩塌 成位错环而消失。
位错环
空位聚集成空位片,然后崩塌成位错环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2.中温回复
刃位错通过攀移和滑移排列成位错墙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三、回复过程中亚结构的变化
经冷变形的金属,显微组织中 形成了胞状亚结构,在胞壁处位 错密度很高。
回复过程中,胞状亚结构发生 显著变化:
①胞壁内位错密度有所下降; ②弯曲的位错逐渐伸直; ③位错缠结逐渐转变成能量较 低的稳定的位错网络; ④胞壁变得较清晰,成为亚晶 界; ⑤位错网络发生分解,并入更 稳定的位错网络中,使亚晶粒聚 合而长大。
举例:
①深冲成形的黄铜弹壳,经260C的去应力退火,充分消除残余内应力, 避免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如果不进行去应力退火,弹壳在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内应力的作用, 加上外界气氛对晶界的腐蚀,导致发生晶间开裂(称为“季裂”)。
②冷卷弹簧制品,在成型后进行一次250~300C的低温加热,充分消除 残余内应力,稳定尺寸,同时保持其强度和硬度基本不变。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能量的释放
在再结晶阶段,因冷变形造成的残余内应力得以完全消除。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三、性能的变化
1.回复阶段的变化
硬度和强度略有下降,塑性和韧性 略有提高,电阻率较显著地降低,应 力腐蚀倾向显著减小。
回复阶段位错密度减少有限,但点 缺陷数量明显降低,导致上述性能的 变化。
举例:
采用不同的温度加热冷变形金属使之回复到同样的程度(即残留分数相
同),则所需时间不同。
c0t1eQ /R1T c0t2eQ /R2T或
Q/RT 2
Q( 1 1 )
t e 1
R 273300
e Q/R1T
t e 2
从前图和上式可求得锌单晶的回复激活能Q =20000cal/gmol,锌单晶在
0C回复到残留75%的加工硬化需要5分钟,则锌单晶在27C回复到
cc0eQ/RT
式中,Q-回复激活能;R-气体常数;c0-比例常数;T-绝对温度。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将后式代入前式并积分,以x0表示开始时性能增量的残留分数,则得:
x x0
dxxc0eQ/RT0tdt
或
l nx0 x
c0teQ/RT
回复的速度随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2.再结晶阶段的变化
硬度和强度显著下降,塑性和韧性 显著提高,电阻率显著地降低。
再结晶阶段位错密度下降明显,点 缺陷继续减少,导致上述性能变化。
冷拉伸变形后的工业纯铜在加 热时性能的变化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第二节 回复(Recovery)
回复是冷变形金属在较低温度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所产 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过程。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3 再结晶
第三节 再结晶(Recrystallization)
二、储存能及内应力的变化
1.储存能的变化
冷变形造成的偏离平衡位置 大、能量较高的原子,在加热 过程中向能量较低的平衡位置 迁移,使内应力得以松弛,储 存能随之逐渐释放出来。
2.残余内应力的变化
在回复阶段,第一类内应力 得到较为充分的消除,第二类 或第三类内应力部分得到消除。
1-纯金属;2-不纯金属;3-合金。
残留75%的加工硬化需要的时间为:
t15 e2200(021073310)00.18分。5 (R =2cal/gmol·K)
同样可以计算出在-50C时回复到残留75%的加工硬化需要约13天。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二、回复机制
1.低温回复
低温回复是冷变形产生的过量空位消失,点 缺陷密度明显下降的过程。
中温回复是位错主要以滑移方式运动,以及位错发生重新排列,位错密 度略有下降的过程。
回复机制:
①位错滑移,导致位错重新组合排列; ②位于同一滑移面上的异号位错相互吸引,会聚后而互相抵消。 在中温下,处于同一滑移面上的异号位错要实现会聚所需的激活能较小, 可以发生。 不在同一滑移面上的异号位错要会聚而互相抵消,则必须先通过攀移或 交滑移至同一滑移面上才能得以实现。显然这一过程需要更大的激活能, 即需要更高的温度,这在中温下难以发生。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3.高温回复
高温回复是位错攀移和滑移,发生多边化,使不规则的位错重新分布,形 成稳定的位错网络,构成亚结构,位错密度下降,畸变能显著降低的过程。
回复机制:
多边化(Polygonization)。
多边化过程是一种热激活过程。
多边化前
位错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边化后
多边化过程
缠结位错
伸直了的位错
回复前的冷变形状态
回复0.1小时
位错网络
大的稳定网络
回复50小时
回复300小时
经5%冷变形的纯铝在200C回复的亚结构变化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四、回复的应用
去应力退火(Stress-relief Annealing):
将已经加工硬化的金属在较低的温度下加热,使其内应力基本消除,耐 应力腐蚀性提高,同时又保持加工硬化的工艺方法。
一、回复动力学
冷变形金属在恒温下回复时,开 始阶段的性能回复速度最快,然后 随回复量的增加而逐渐减慢。回复 的特征可用下式表达:
dx cx dt
式中,t-加热时间;x-冷变形导
在-50C进行约8%剪切变形的锌单晶, 在不同温度加热后的性能变化
致的性能增量经加热后的残留分数;c-与材料和温度有关的比例常数,由 下式决定: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
Chapter 6 Recovery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Metals and Alloys
主要内容: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复 再结晶 晶粒长大 金属的热加工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复机制:
空位与间隙原子的合并
①空位迁移到金属的自由表面或 晶界处而消失;
②空位与间隙原子合并,空位与 间隙原子同时消失;
③空位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而消 失;
④空位聚集成空位片,然后崩塌 成位错环而消失。
位错环
空位聚集成空位片,然后崩塌成位错环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2.中温回复
刃位错通过攀移和滑移排列成位错墙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三、回复过程中亚结构的变化
经冷变形的金属,显微组织中 形成了胞状亚结构,在胞壁处位 错密度很高。
回复过程中,胞状亚结构发生 显著变化:
①胞壁内位错密度有所下降; ②弯曲的位错逐渐伸直; ③位错缠结逐渐转变成能量较 低的稳定的位错网络; ④胞壁变得较清晰,成为亚晶 界; ⑤位错网络发生分解,并入更 稳定的位错网络中,使亚晶粒聚 合而长大。
举例:
①深冲成形的黄铜弹壳,经260C的去应力退火,充分消除残余内应力, 避免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如果不进行去应力退火,弹壳在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内应力的作用, 加上外界气氛对晶界的腐蚀,导致发生晶间开裂(称为“季裂”)。
②冷卷弹簧制品,在成型后进行一次250~300C的低温加热,充分消除 残余内应力,稳定尺寸,同时保持其强度和硬度基本不变。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能量的释放
在再结晶阶段,因冷变形造成的残余内应力得以完全消除。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三、性能的变化
1.回复阶段的变化
硬度和强度略有下降,塑性和韧性 略有提高,电阻率较显著地降低,应 力腐蚀倾向显著减小。
回复阶段位错密度减少有限,但点 缺陷数量明显降低,导致上述性能的 变化。
举例:
采用不同的温度加热冷变形金属使之回复到同样的程度(即残留分数相
同),则所需时间不同。
c0t1eQ /R1T c0t2eQ /R2T或
Q/RT 2
Q( 1 1 )
t e 1
R 273300
e Q/R1T
t e 2
从前图和上式可求得锌单晶的回复激活能Q =20000cal/gmol,锌单晶在
0C回复到残留75%的加工硬化需要5分钟,则锌单晶在27C回复到
cc0eQ/RT
式中,Q-回复激活能;R-气体常数;c0-比例常数;T-绝对温度。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将后式代入前式并积分,以x0表示开始时性能增量的残留分数,则得:
x x0
dxxc0eQ/RT0tdt
或
l nx0 x
c0teQ/RT
回复的速度随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2.再结晶阶段的变化
硬度和强度显著下降,塑性和韧性 显著提高,电阻率显著地降低。
再结晶阶段位错密度下降明显,点 缺陷继续减少,导致上述性能变化。
冷拉伸变形后的工业纯铜在加 热时性能的变化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第二节 回复(Recovery)
回复是冷变形金属在较低温度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所产 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