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

合集下载

新教材统编版赤壁赋优秀课件1

新教材统编版赤壁赋优秀课件1

新教材统编版赤壁赋优秀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教材统编版《赤壁赋》一文。

赤壁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赤壁之战遗址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文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教学时,我们将重点讲解赤壁赋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赤壁赋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生长环境、写作背景及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赤壁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历史和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哲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赤壁赋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难点:对赤壁赋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对赤壁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赤壁赋的基本内容,标记出生僻词语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3. 课堂讲解:(1)讲解赤壁赋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2)分析赤壁赋的艺术特色,如想象力、幽默感、对景物的描绘等。

(3)探讨赤壁赋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历史和自然的关系。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赤壁赋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赤壁赋中的具体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赤壁赋内容:描写赤壁之战遗址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艺术特色:丰富的想象力、幽默感、对景物的描绘思想内涵:人生、历史、自然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赤壁赋的内容,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等,进一步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观点。

16.1《赤壁赋》(第一课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1《赤壁赋》(第一课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译文
第二段: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打着拍子 唱起歌来。歌中唱道:“桂木做的船棹,香兰做的船桨,击 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心中的 情思悠远,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 的客人,依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为歌声伴奏,洞箫的声音呜 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抽泣也像倾诉,尾声细弱 而婉转悠久,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 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 轼
辛 弃 疾
作者介绍
苏 轼
黄 庭 坚
作者介绍
苏轼
苏洵
苏辙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韩愈 柳宗元
作者介绍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作者介绍
东坡肉
作者介绍
苏 轼 的 仕 途
22岁中进士
26岁凤翔府签判

密州
自请外调杭州

湖州
元丰三年黄州
哲宗元年回京 元丰七年汝州
自请外调杭州 颖州 扬州 定州
去世常州
62岁儋州
知识补充
壬戌: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配地支,60年一循环。)
常见的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例:《赤壁赋》“壬戌之秋” 2.年号纪年法。 例:《琵琶行》“元和十年” 3.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知识补充
胐:农历初三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既,已经 朔:农历每月初一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上弦、下弦:初7-8;22-23
知识补充 纪时法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 名称是:夜半(子:23-1点)、鸡鸣(丑1-3点)、平旦、日出、食时、隅中、 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亥21-23点)。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前一个小时为初,后 一个小时为正。如:“子正”是24时

16.1《赤壁赋》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16.1《赤壁赋》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志存 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样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 大事!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更是形象地比喻:儒家像粮食店,是中国人的精神粮 食;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不必去理会它;可是精神上一生病,就非 去不可。
五、成有趣之人
经过了赏有趣之景,做有趣之事,修 有趣之心,悟有趣之理后的苏轼,给 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趣之人的形象。 于是,结尾处,苏轼与客人开心地重 新饮酒。
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自己过得不好,只是我们习惯了给快乐标上价格。 年轻时,我们都曾告诉自己:等以后月入多少,我一定会很开心;等我 买了房子买了车,我肯定会非常满足。 虽然口袋比年轻时鼓了不少,却也不曾寻见期待的那一份幸福。 其实,世上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只是缺少一颗能感知幸福的心。
四、合作探究
《赤壁赋》采用“主客问答” 的说理方式,逐层阐述自己的 观点,将人、景、事、情、理 完美融合在一起。那么,你认 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问 答吗?主客所表现的人生态度 有什么不同?
鉴赏理趣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滚滚江水,看似奔腾而去,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逝去。 正如月亮的圆缺,它按照周期变化,最终并未有增加或减少。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如果从事物易变来看,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但如果从不变 的角度看,世间一切皆永恒。 既然天地与我们每个人都同在,那又何必去羡慕旁人呢?
武赤壁
全能苏
苏轼(1037年-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铁冠道人。眉州 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统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课件

统编版必修上册16.1《赤壁赋》课件
方:当。 破:占领。 下:攻下。东(名作动) 舳 (zhú)舻(lú):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酾(shī)酒:斟酒。槊(shuò):像长矛的兵器。
固:本。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安在: “在安” (宾语前置)
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而东下 的时候,战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 面对长江酌酒,横握长矛赋诗,本是一代盖 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苏洵 苏辙 曾巩
诗—— “苏 黄”
与黄庭坚并称
词—— “苏 辛”
与辛弃疾并称
书、画——“宋四家” 与蔡襄、黄庭坚、 “苏黄米蔡” 米芾(fú)并称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 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 “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 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 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 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 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 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 名作《赤壁赋》。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 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凭虚:凌空。 御:驾。 止: 栖息、居住
遗世:离开人世。
羽化:传
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
浩浩然好像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到什 么地方才能停止;由由然像要脱离了人世 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 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要求外 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 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 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 (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 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 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 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川流不息(包括王安 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16.1《赤壁赋》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1《赤壁赋》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 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 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你认为当时真有 这样一场主客问 答吗?他们所表 现的人生态度有 什么不同?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 面: 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乌台诗案
•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 政的不满。有些嫉贤妒能的小人(如: 李定、舒亶 (dǎn)、何正臣等人)就从他的诗文中“鸡蛋里挑骨 头”,罗列罪状,弹劾他“包藏祸心”,“愚弄朝 廷”等罪行,苏轼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 关就是4个月,每天都被逼 要交代他的“罪行”。在 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几 经折磨,苏轼侥幸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 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 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 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赤 壁 赋
苏 轼

•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 士”,世人称其
为“苏东坡”。
四川眉山人。北
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诗人,
美食家,豪放派
词人代表。中国
文学史上少有的
全才之一。
苏洵、苏辙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唐宋八大家 (文)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课件

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课件

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全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2024年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背景、作者简介、全文解读以及文章的主旨。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分为上、下两篇,本章重点学习上篇。

详细内容如下:1. 背景介绍:了解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

2. 作者简介: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全文解读: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4. 文章主旨:探讨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哲理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赤壁赋》上篇的字词、句式,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苏轼的豪放情怀,理解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抒发。

2. 教学重点:全文解读,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赤壁古战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解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

3.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4. 全文解读:逐段分析文章内容,讲解字词、句式,领会作者情感。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模拟苏轼与友人在赤壁游览的情景,感受作者豪放情怀。

6.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设置例题,进行讲解。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赤壁赋》2. 主要内容:作者:苏轼背景:赤壁之战上篇:全文解读主旨:豪放情怀,爱国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下列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赤壁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赤壁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文本讲解
认识作者
见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了解背景
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的政 治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一些讽刺新法的 诗句,加以弹劾,引发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苏轼心里十分苦闷。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 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 状有些像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 也被称为“赤壁”。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泛舟夜游。江城的一切风 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三篇 千古杰作——①_《__念__奴__娇___·赤__壁__怀__古__》__《__前__赤__壁__赋__》__和__《__后__赤__壁__赋__》___。
二、名言名句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适用角度] 拓宽心灵的视野 视野决定境界 [运用示例] 我喜欢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喜欢 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爽朗;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他“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深刻。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一座 庐山吗?生活中不也包含着同样的道理吗?正如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我们看问题时,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不要被局部现象迷惑。
(第 5 段)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 知东方之既.白.。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既望:__过__了__望__日__后__的__第__一__天__,__通__常__指__农__历__每__月__十__六__日___

16-1《赤壁赋》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1《赤壁赋》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段写了什么?
明确:写作者阐述“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表达
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第五段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
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更:再。肴核:菜肴和果品。狼籍: 同“狼藉,凌乱”。杯盘狼藉:形容宴饮 后桌上凌乱的样子。相与枕藉:互相枕着 垫着。乎:相当于“于”,在。既白:天 明。白,明亮。
蜉蝣天地 自身微小
吾生须臾
第二部分(2-3) 吊古伤今,阐释
悲情
第四段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
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
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句
注释:尝:曾。盈:满。虚:缺。卒:终究。消长:消减和增长。 盖:表示假设,如果。自:从。曾:简直、尚且。以:通“已”, 停止。
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会,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
人生哲理的艺术境域。
2.“以文为赋”的体裁情势。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取 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 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 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写作 特点
3.主客问答的辞赋结构。 多次采用主客问答的情势,是行文结构波涛起伏,
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山川相
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注释: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危坐:端坐。正襟危坐:形容
人物严肃或拘束的样子。南、西、东: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
向东。繆,通“缭”,盘绕,环绕。于:被。

16.1 《赤壁赋》 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16.1 《赤壁赋》 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新课导入: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这是一副名联,刻在湖北省黄冈市东 坡赤壁山门两侧。要注意此赤壁非古战场 赤壁之战中的赤壁。“客”指遭贬谪的迁 客苏轼,夏口、武昌句既说黄州位置,也 说苏轼从都城东京到此的贬谪路线;下联 写赤壁天然红色,因三国周瑜火烧赤壁之 战和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而扬名天下。
第四段
思考1: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 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以宽解对方。
感情变为喜悦。
思考2: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述自己的 人生感悟的?概括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子以明月和江水作比,说明世间万物都 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 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 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 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 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 的短暂。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 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 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 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状语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四)内容梳理:
月夜泛舟赤壁之下 饮酒和歌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叹人生苦短
议论说理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怨、慕、泣、诉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美酒,有美景,就缺一位美人来助兴,此情此景,将 辞作品中被广泛使用。香草象征着诗人高
“美人”直接理解成美女也是可以的。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要说这统编版新教材里的《赤壁赋》啊,那可真是一篇妙文!记得我当年第一次读《赤壁赋》的时候,就被那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给吸引住了。

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坐在教室里,窗外的阳光洒在课桌上,老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讲解着这篇文章。

苏轼在文中描绘的赤壁夜景,简直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简简单单八个字,就让我仿佛感受到了那轻柔的微风拂过江面,平静的江水没有一丝波澜。

再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那月亮从东山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的画面,多美啊!苏轼他老人家的观察力可真是厉害,能把这么细微的自然变化描写得如此传神。

还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江水和天空连成一片的景象,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学习这篇《赤壁赋》,可不仅仅是欣赏美景那么简单。

苏轼在文中对于人生的思考,那才叫深刻。

他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把人比作天地间的蜉蝣、大海里的一粒粟米,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这让当时年少的我也开始思考起人生的意义来。

现在新教材里的《赤壁赋》,编排得更加合理,讲解也更加详细。

对于文中的字词解释、语法结构,都有清晰的标注和讲解,这可让同学们学习起来方便多了。

而且教材里还配上了精美的插图,让大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赤壁的风光。

比如说,讲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时候,插图上就画着一艘小船在茫茫江面上飘荡,那感觉真是身临其境。

还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一段,教材里会引导同学们去思考水和月的变化,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在课堂上,老师会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从这里看到了要珍惜当下,有的同学说懂得了事物的变化是永恒的。

那场面,可热闹了!学习完《赤壁赋》,我有一次去江边散步。

那天晚上,月亮高悬,江面上波光粼粼。

16.1《赤壁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1《赤壁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 眼睛看到了就成为色彩,怎样获取它们也无人禁止,怎样使 用它们也不会用完。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 与子之所共适。
舒适、引 申为享有
判断句
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 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 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 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 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 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 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 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 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举酒属客,诵明 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纵一 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 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 仙。
翻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 日,苏先生同客人乘船在赤壁之 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江面平 静,没有波澜。举起酒杯劝客人 饮酒,吟咏《诗经。陈风.月出》 一诗。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 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 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波光连 着天空。任凭小船漂去,越过那 茫茫的江面。多么辽阔啊,像是 凌空驾风而行,不知将停留在何 处;多么飘逸啊,好像脱离尘世, 升人仙境。
一、饮酒乐甚 一、记事: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夜游赤壁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饮酒赋诗
得失两忘, 超然物外。
二、写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原文、译文、重点字词释义及文言知识积累

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原文、译文、重点字词释义及文言知识积累

统编版必修上《赤壁赋》原文、译文、重点字词释义及文言知识积累《赤壁赋》原文苏轼(宋代)壬(r6n)戌(xii)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客,诵明月之诗,歌窈(po)窕(t陌o)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i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谄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D)流光。

渺(m陌o户眇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yi)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n谙o)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唯)之潜蛟,泣孤舟之蔑(H)妇。

苏子愀(q陌o)然,正襟(jin)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I匕。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jing)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于(zhU)者乎)千里,旌(jing)旗蔽空, 醐(shi)酒临江,横槊(shu6)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匕。

)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i)鹿,驾一叶之扁(pi友)舟,举匏侬。

)樽(zUn)以相属。

寄蜉(付)蟾(y6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U)。

哀吾生之须臾(y。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佰。

)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zU)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旦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3ng)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6.1《赤壁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1《赤壁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此处指所思慕的人。
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 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 (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我的内心想得很远很远啊, 眺 望那个美人啊,她却在天的那一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 之嫠妇。
既望: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既:……以后。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第 一 段
苏子:苏轼的自称。 泛:漂浮。 徐:慢慢。 属(zhǔ):这里指劝人饮酒。 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
兴:起。
窈窕之章:指这首诗的第一章。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 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涛不起。举起酒杯向 同伴劝酒,吟诵《》中“窈窕”这一章。
现实:不可乎骤得
3(2)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 感到短暂悲伤,你能想到那些诗句?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刘禹锡: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仍旧枕寒流。 4.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6. 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曾:简直,竟然, 连……都。
以,停止。
一瞬:一眨眼。 则:那么
何羡: “羡何”, 宾语前置
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 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 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敬慕 的呢?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苟 : 假如。 虽 : 即使。

《赤壁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赤壁赋》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表达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既有对人生挫折的苦闷和无奈,又 有试图超脱、豁达的一面。客的观点其实可以说是苏轼内心消极情绪的一种外化, 而苏子的回应则代表了他积极向上、追求旷达的一面,这样通过主客的对话,苏轼 就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最终的超脱完整地展现了出来。读经典
苏轼于《赤壁赋》中展现出的非凡境界,恰似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 的道路。在黄州的赤壁之下,他虽历经仕途重创,却能在清风明月间思索 人生的真谛。当客悲叹人生须臾、宇宙无穷时,苏轼以 “逝者如斯,而 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点破迷津,让我们明白世间万 物皆在变与不变之中,应以豁达之心看待荣辱得失。他用 “且夫天地之 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教会我们 放下执念,珍惜自然馈赠,于平凡中发现美好。当代青年的成长之路,亦 会布满荆棘与挑战,然而苏轼的智慧犹如指南针,指引我们在风雨中笃定 前行,不被挫折所困,不被名利所惑,以宽广胸怀拥抱生活,以乐观精神 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在时代的浪潮里,稳健地踏出每一步,迈向光 明且充满希望的未来。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 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 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 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喜而笑
学习活动:细读文本,理清文脉
2.第二段中,“于是饮酒乐甚”,“乐”从何而来? 明确: 乐由景生,尽享月夜泛舟赤壁之乐。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 良辰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 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 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 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如此, 就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了。
赋的发展 1、汉代赋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 的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被称为大赋、汉赋、 古赋或辞赋。后来出现一些抒情咏物的小赋。 2、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了大赋的排比句法,接 受了骈文的影响,讲究对仗工整,字句整饬,叫骈 赋。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 文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艺 全
《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3、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 除句式对偶外,还限制用韵,规定要平仄配合,音 律谐和。叫律赋。 4、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有意打 破了这种声律字句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样富于伸 缩性,能够自由挥写,叫文赋。 著名的文赋有: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 赋》,苏轼《赤壁赋》。
扁舟( piān )
嫠妇( lí )
匏樽( páo )
愀然( qiǎo )
蜉蝣(Fú yóu)
山川相缪(liáo) 无尽藏( zàng)
舳舻千里(Zhú lú) 狼籍( jí )
旌旗( jīng )
枕藉( jiè )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景和豁达开 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部分,以明月江 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 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 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恒不变的, 用不着羡慕江水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 生的短暂,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才 ”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
书法,善行书、楷书,“宋四家”
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第16课 赤壁赋
作者:苏轼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与其父 苏洵、其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并称“三 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 曾巩、欧阳修)。他的诗、文、词、书 法均有很大成就,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的集大成者。与他同时代的四位诗人甘 心做他的学生,形成“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文 学理论上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 的文艺观。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壬戌(rénxū)
酾酒( shī )
桂棹(zhào)
横槊( shuò )
余音袅袅(niǎo) 渔樵(qiáo )
幽壑( hè )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暂、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 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 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 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 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漂亮。 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 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 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 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 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突出游人之乐。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赤壁赋》统编版1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 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 潜龙舞,寡妇泣,四个比喻、两个夸张,渲染箫 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 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