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与翻译

合集下载

林语堂文言文翻译

林语堂文言文翻译

一、《答客诘》原文:客曰:“子为何如人?”曰:“余性耽书史,好究天人之际,乐游艺林,耽悦山水之间。

生平未尝求显达,唯愿隐逸山林,与天地共长久。

”译:客问道:“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回答道:“我生性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喜欢探究天地之间的奥秘,喜欢在艺术之林中游历,喜欢在山水之间享受乐趣。

我一生未曾追求名利显达,只愿隐居山林,与天地同享长久。

”二、《游西湖记》原文:余游西湖,见山水之胜,心旷神怡。

先是,余居杭州,常游西湖,然未尝深究其胜。

今兹游也,始知西湖之美,宛如画中仙境。

译:我去游西湖,看到山水之美,心情愉悦,神清气爽。

在此之前,我住在杭州,经常游西湖,但未曾深入研究它的美景。

这次游览,才真正领悟到西湖的美丽,宛如画中的仙境。

三、《论读书》原文:读书之道,在乎明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严谨。

读书之益,不可胜数。

译:读书的方法,在于明理。

读历史使人明智,读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严谨。

读书的好处,数不胜数。

四、《说人生》原文:人生如梦,岁月如梭。

世间万事,皆过眼云烟。

唯有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增长知识。

吾辈当珍惜时光,努力读书,以不负此生。

译:人生如梦,岁月如梭。

世间万物,都如同过眼云烟。

唯有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增长知识。

我们应当珍惜时光,努力读书,不负此生。

五、《论诗》原文:诗者,情之发也。

诗之妙,在乎意境。

诗之高,在乎意境深远。

诗之真,在乎意境真实。

诗之奇,在乎意境新奇。

诗之美,在乎意境美妙。

译:诗,是情感的抒发。

诗的妙处,在于意境。

诗的高远,在于意境的深远。

诗的真实,在于意境的真实。

诗的新奇,在于意境的新奇。

诗的美妙,在于意境的美妙。

以上为林语堂文言文翻译,共计五百字。

林语堂的文言文作品,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希望这篇翻译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林语堂的文言文魅力。

林语堂翻译思想第三组(张纪颖 张乐乐)

林语堂翻译思想第三组(张纪颖 张乐乐)

2.2 翻译实践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 《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 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 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 林语堂翻译独特的地方,就是能够彻底消化 了心爱的文章,然后夹叙夹议,用自己的创意炮 制一番,既能抓住原文的形式和精神,又容易让 一般的西洋读者了解。

《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长达五十二周。
• 长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 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 林语堂与翻译
前期涉及翻译理论的论著 • 1924年,林语堂就在《晨报》上发表了《对译名划一的一 个紧要提议》。 • 《我所得益的一本英文字典》 • 《旧文法之推翻及新文法之建造》 • 《答青崖论“幽默”译名》 • 《说孽相》 • 《国语文法的建设》、《论译诗》 这些文章或从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评述,或从实例出发进行 剖析,都展现了其中英文的深厚基础。
既然是一门艺术,那么从事这门艺术的人就必须有基 本的素质和遵循的准则,这篇论文就着 重阐述了: 1. 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 2. 翻译标准
2.1.1 对译者的要求
• 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方面,林语堂提出:
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 解; 第二,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 中文; 第三,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 的问题有正确的见解。
2.1.2 翻译标准
在翻译标准方面, 他提出了翻译的 三条标准:忠实 通顺 美
第一标准:忠实
• 林语堂认为忠实标准是“译者第一的责任, 就是对原文或原著者的责 任, 换言之, 就是如何才可以忠实于原文, 不负著者的才思与用意”。 • 在他看来,“忠实”的真正涵义在于: • (1) 非字字对译, 因为“字义是活的, 随时随地用法而变化的, 一个字有 几样用法, 就有几个不同意义。其所以生此变化, 就是因为其与上下文 连贯融合的缘故” 所以“译者对于原文有,字字了解而无字字译出之 责任。译者所应忠实的, 不是原文的零字, 乃零字所组者的语意”; • (2) 须传神。“字神”是什么? 就是一字之逻辑意义以外所夹带的情感 上之色彩, 即一字之暗示力,。因此“译者不但须求达意, 并且须以传 神为目的。译成须忠实于原文之字神句气与言外之意”; • (3)绝对忠实不可能。“字译之徒, 以为若字字译出可达到一百分的忠 实。其实一百分的忠实, 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者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 之忠实, 已为人事上可能之极端”, 因为“凡文字有声音之美, 有意义 之美, 有传神之美, 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 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 或得 其神而忘其体, 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

《林语堂等论翻译》课件

《林语堂等论翻译》课件
要点一
翻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翻译能够让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和接触彼此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和传播。
要点二
翻译对文化传播的贡献
翻译不仅可以将文学作品、学术著作等文化产品传播到更 广泛的受众,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跨学科融合
翻译理论将进一步与语言学、文 学、文化学等学科融合,拓展研
究领域和视角。
技术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的 发展,翻译理论将更加关注技术
应用和创新。
多元化与本土化
翻译理论将更加关注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翻译问题,以及本土化翻
译的理论和实践。
05 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CHAPTER
翻译与文化传播
忠实与自由是相对的,译者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既要尊重原作,又要发挥自 己的主观能动性。
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翻译的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归化和 异化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策略。
除了策略和技巧,译者还需要注意语 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避免出 现语法错误、语义模糊等问题。
翻译的技巧包括增词、减词、词类转 换、语序调整等,译者应熟练掌握这 些技巧,以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意义和 风格。
现代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功能学派
以德国功能学派为代表, 强调翻译的功能性和目的 性,关注译文在目标文化 中的接受度和效果。
结构学派
以美国结构学派为代表, 注重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强调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 性。
解构学派
以法国解构学派为代表, 主张打破原文的结构和意 义,强调译文的创造性和 多元性。
翻译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严复的信达雅

解读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解读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解读林语堂的翻译理论著名翻译家林语堂先生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

他倡导的翻译标准是忠实、通顺和美,在此基础上对译者提出三项要求或者说是责任,开辟了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新视角,林语堂先生以其对中西文化的深入研究、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的工作态度,从事了大量的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和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也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一部经典巨作,现如今已有四部翻译作品,其中,葛浩文的译本以为读者负责的思想,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巨大成功。

那么葛浩文《骆驼祥子》英译文又是怎样体现林语堂的翻译理论的呢?着重分析《骆驼祥子》,研究其中所体现的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关键字:《骆驼祥子》;忠实;通顺;美0 引言现代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祥子、虎妞等几个人物形象已广为人知。

《骆驼祥子》是最早被介绍到西方世界(以讲英语国家为主)的小说,也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一部小说,其中葛浩文的译本广为流传,深得人心。

葛浩文虽有其独特的翻译方法,但也包含了许多中国翻译理论。

本文对《骆驼祥子》进行详细分析,来解说中国翻译理论家林语堂先生的“忠实”,“通顺”,“美”等翻译理论。

1 《骆驼祥子》简介《骆驼祥子》于1936年出版,作者是老舍。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小说家,他用极其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祥子、虎妞等几个人物形象。

故事主要讲了军阀混乱时期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一生。

最初,祥子是一位勤劳勇敢有着梦想并为之而努力的社会青年,然而当时的社会给他带来的却是重重阻力:靠着自己的能力买来的车子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抢走,自己的积蓄被侦探洗劫一空,妻子虎妞因难产而死,心爱的女人小福子上吊自杀,在经历了种种悲惨事情之后,祥子的信念及梦想被现实社会一点点侵蚀,他慢慢的变得放纵,堕落,最终也没能避免自己的悲惨命运。

2 《骆驼祥子》译者葛浩文简介及《骆驼祥子》翻译背景葛浩文,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原英文名字Howard Gold-blatt。

林语堂等论翻译

林语堂等论翻译


Nor can it be said truly that a pure-blooded Chinese could
ever quite disagree with Chuangtse's ideas. Taoism is not a
school of thought in China, it is a deep, fundamental trait of Chinese thinking, and of the Chinese attitude toward life and toward society. It has depth, while Confucianism has only a practical sense of proportions; it enriches Chinese poetry and

且所译原文,每每属于西洋艺术作品,如诗文小说之
类,译者不译此等书则已,若译此等书则于达用之外,
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译艺术文最重要的,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 重。不但须注意其说的什么,并且须注意怎么说法。 凡译艺术文的人,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
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
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没有超出严复和林语堂这两位大家所讨论过
的范畴,所异者只是表达方式而已。
Chuangtse,

Mystic and Humorist: Lin Yutang's Introduction
Jesus was followed by St. Paul, Socrates by Plato, Confucius by Mencius, and Laotse by Chuangtse. In all four cases, the first

林语堂哲学翻译与翻译哲学

林语堂哲学翻译与翻译哲学

林语堂哲学翻译与翻译哲学0. 引言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的著名学者、重要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与哲学家。

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不少贡献。

在西方,林语堂不仅仅是学者作家,更多得是被称为哲学家。

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位于畅销书之首位。

他向西方传播了孔孟老庄思想,向西方读者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哲学与形象。

美国林语堂研究专家Timothy C. Huson在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评价林语堂时认为他提倡日常生活哲学,睡觉哲学,饮食哲学,在这些日常哲学中,含有深沉的哲理,他通过讽刺和幽默,来表达他的哲学观点。

其作品没有故意迎合美国人的口味,他是一位很有独立人格的哲学家。

1. 林语堂是哲学家?林语堂一生贡献卓著。

作为作家,著述颇丰。

作为语言学家,他研究了古代方言、探究闽粤方言之来源等,编撰《林语堂当代英汉词典》。

作为发明家,倾尽家财发明出来明快打字机。

作为翻译家,不仅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还向西方译介了中华哲学的精髓——儒家与道家思想。

因为他的幽默与闲适的生活哲学,他是一位哲学家。

1.1 为何林语堂是哲学家?哲学是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所讨论的自然与生命的本质。

哲学家就是对哲学的深入研究思考的人。

纵观其著作,从译著《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老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Laotse)到英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传记《苏东坡传》(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po)以及散文集中,体现出综合儒家与道家思想之所长,体现各种生活哲学。

但是这种哲学与传统的儒道思想不同,融合儒道,使两者互补,是儒道的发展与升华。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林语堂文学创作与翻译,对当今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

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

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

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

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

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体现了可以读者为中心的特色,但忠实依然是他翻译的核心,在忠实与可读性之间做到了平衡与和谐。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涉及文本的接受,译者是特殊的读者。

因此,以文本接受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无疑具有解释力。

然而,由于翻译与文本接受,译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异,接受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于翻译研究。

我们认为应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在翻译研究领域合理运用接受理论,避免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接受理论告诉我们:(1)翻译文本可视为源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存在所谓终极性译本。

(2)作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源语文本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不应随意填补。

当不得不对这些空白和未定性进行具体化时,应注意具体化的恰当性。

(3)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其中心或主宰。

(4)译本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与效应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

《林语堂翻译理论》课件

《林语堂翻译理论》课件

02
01
03
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 学硕士学位。
1928年受聘为北京大学英文 系教授。
04
05
1936年定居上海,从事文学 创作和翻译工作。
林语堂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
翻译是一门艺术,需要译者的 主观创造性和审美判断。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 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翻译应追求“忠实、通顺、美 ”的标准,其中“美”指的是 译文应具有文学美感,能够传 达原文的意境和韵味。
意译的实践要求译者首先理解原文的大意,然后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进行重新组织,尽可能地传达原 文的含义和精神。
意译的优劣
意译能够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但是,如果过度意译可能会导 致译文失去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甚至曲解原文的含义。
直译与意译的优劣比较
• 直译的优势在于能够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色。但是,如果 过度直译可能会导致译文生硬、不自然,甚至产生歧义。相比之下,意译的优势在于能够使译文更加流畅、自 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但是,如果过度意译可能会导致译文失去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甚至曲解原文的含义。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有时也可以将直译与意译 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研究翻译 的本质、过程和技巧,促进了翻译研究的深入发 展。

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提供了科学的翻译
方法
林语堂提出的翻译理论为译者提 供了科学的翻译方法,指导译者 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处理语言和 文化差异。
提高了翻译质量
遵循林语堂的翻译理论,译者在 实践中更加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和 流畅性,提高了翻译的质量。

林语堂翻译理论

林语堂翻译理论

(2)林语堂与Moment in Peking
•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 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仿照《红楼梦》 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 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 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 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 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1975年, 分 析两种中译本
例1.“Come in,” said the woman, greeting him with a smile that was spoiled by her black teeth.He went into the barely furnished hall, and still there was no Silverscreen. 张译本:向他微微一笑,可惜笑容配上黑牙齿,真 是美中不足。体仁走进那陈设十分简陋的客厅, 但是还是看不见银屏。 郁译本:这一笑露出了满口黑牙,把相貌完全破坏 了。他跨进没有几件家具的堂屋,还是没见银屏。
(2)翻译的三条标准
• 他继承前人译论的精华,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 “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 的标准…” • 忠实:非字译、须传神、非绝对、须通顺 • 通顺:须以句为本位、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 • 美:他同意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可翻译的,但不 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 最后,他同意“翻译即创作”的说法,认为翻译 文学作品的人,“须把翻译自身事业也当做一种 艺术”。 ——(同上,第330页—第331页)
Peking
• (1)林语堂简介
•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氏,笔名语 堂。福建龙溪人。其父是个乡村牧师,他早 年就上教会小学读书,从小便深受西方文化 影响。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专攻英文, 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后转赴德国莱 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对英语和西方语言学 造诣很深。1923年归国后,从事教育、写作 等工作。1966年定居于台湾,又曾在香港任 教。最后病逝于香港。

林语堂著作及译作总表

林语堂著作及译作总表

Between Tears and Langhter (《啼笑皆非》,时评),1943年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初
版。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ongpo(《苏东坡评传》,传记),1947
年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初版。
Chinatown Family(《唐人街》小说),1948年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初版。
海西风社初版英汉对照本,1942年英译本由纽约现代书局出版。
Miss Tu(《杜十娘》,据明·冯梦龙原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译,小说),1950年伦
敦威廉·海涅曼公司初版。
英译汉
《卖花女》(英·萧伯纳原著,剧本),1928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
《新俄学生日记》(俄·窝格耶夫原著,小说,与张友松合译),1929年6月上海春潮书局
一)著作
中文
《剪拂集》(散文集),1928年12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
《语言学论丛》(专著),1933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
《大荒集》(散文、剧本、评论集),1934年6月上海生活书店初版。
《我的话·行素集》(散文·随笔集),1934年8月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初版。
《我的话·披荆集》(散文、随笔集),1936年9月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初版。
版。
Moment in Peking (《瞬息京华》,一译《京华烟云》),1939年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
初版。
A Leaf in the Storm (《风声鹤唆》,小说),1941年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初版。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中国与印度之智慧》),1942年纽约兰登书屋初版

林语堂的翻译观

林语堂的翻译观

• 例如, 他译莎士比亚的《人生七记》, 其 “ 天地一剧场, 众生皆戏子,出将又人相, 净 丑相轮替… … ” 的风格颇有“ 打油” 的意 味。 • 海涅《哀歌叙言》, 林语堂译为: “ 运气是个 跑街婆, 他不愿常留一处, 他把你头额一摩, 就跑到别人家去。”其韵味颇似中国民谣。 • 毫不奇怪, 他会将印象派大师毕加索的画如 此幽它一默: “ 远看象根肠, 近看蛋花汤, 原 来是太太, 哎呀我的娘! ”
在谈话风格上林语堂刻意保留原语风格中具有素朴特质的语料而将古老的圣典中的精英风格整合出通俗化白话化歌谣化或闲淡化的特色悠然自得之处颇似日常闲谈或人间小品例如他译莎士比亚的人生七记天地一剧场众生皆戏子出将又人相的风格颇有打油海涅哀歌叙言林语堂译为
——美Leabharlann 译两 脚 踏 东 西 文 化
• 作为一名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一位享誉海内 外的作家、杰出的学者,林语堂都是当之无 愧的。他虽然很少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但却 把翻译难度很大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成了英 文。并主要以英文写作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 社会和中国文化,提起林语堂,人们就会想 起他用英文写的《吾国与吾民》、《京华烟 云》等诸多作品,为促进中外文艺交流、向 国外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及哲学,作出了无与 伦比的贡献。
• “美的标准”,林氏说道:“翻译于用之外, 还有美一方面必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 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 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 译成为美术之一种。”
1)词的 “句化美”
美译
2)语篇的 “复调美”
3) 文化的 “完形美”
• 词的“ 句化” 现象, 是指原语中单个的词 在译语中被转化为句子(含小句)的现象。我 们都知道,“ 单音节性” 是中国文学尤其 是古典文学的审美规范。而西方的阅读习 惯却不以词或片断为美, 西方人崇尚连贯性 很强的段落阅读,因此,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 汉语中许多具有凝练意义的单个词, 在林语 堂的笔下都被“ 句化” 了。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自序(中英文互译)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自序(中英文互译)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自序(中英文互译)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Preface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自序In this book I have tried only to communicate my opinions, which I have arrived at after some long and painful thoughts and reading and introspection. I have not tried to enter into arguments or prove my different theses, but I will stand justified or condemned by this book, as Confucius once said of hi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China is too big a country, and her national life has too many facets,for her not to be open to the most diverse and contradictory interpretations. And I shall always be able to assist with very convenient material anyone who wishes to hold opposite theses. But truth is truth and will overcome clever human opinions. It is given to man only at rare moments to perceive the truth, and it is these moments of perception that will survive, and not individual opinions. Therefore, the most formidable marshaling of evidence can often lead one to conclusions which are mere learned nonsense.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such perceptions, one needs a simpler, which is really a subtler, style. For truth can never be proved; it can only be hinted at.在这一本书里头,我只想发表我自己的意见,这是我经过长时间的苦思苦读和自我省察所收获的,我不欲尝试与人论辩,亦不欲证定我的各项论题,但是我将接受一切批评。

林语堂翻译

林语堂翻译

1.桃花源记——陶渊明The Peach Colony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林语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 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He went further to explore, and when he came to the end of the grove, 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in the hill, 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 he tied up his boat and decided to go in and explore. At first the opening was very narrow, barely wide enough for one person to go in. After a dozen steps, it opened into a flood of light.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林语堂与翻译

林语堂与翻译

林语堂与翻译(1)一、生平简介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坂仔村,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01年六岁的林语堂入坂仔教会办的铭新小学,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续读小学,十三岁时入厦门寻源书院。

1912年,十七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16年以第二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之后在北京清华学校任中等科英文教员。

1919年夏与厦门豫丰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结婚,秋携新婚妻子赴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深造。

一年后由于经济原因前往法国为华工服务,教他们读书写字。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

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个月。

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发抒性灵;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

同年,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译作《中国人》)在美国出版,四个月内印了七版,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林语堂因此在国外一举成名。

而后,在赛珍珠(Pearl S. Buck)夫妻的邀请之下,林语堂举家于1936年迁往美国,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海外生涯,那也是他文学写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长达五十二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于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赏析:《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

所谓小品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本文只有84个字),但韵味深长,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

借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简约而不简单”,简约的内容里有着不简单的内涵,含义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一、明月朗照无眠夜欣然起行寻超脱“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时值冬初,长江边的小城黄州已是寒气袭人,苏轼本已解衣欲睡,准备就寝。

可是今晚明朗的月色入户,苏轼禁不住“欣然起行”。

苏轼是发现今晚的月色可爱吗?那他为什么先要“解衣欲睡”?为什么不早早做好赏月的准备?如果是“解衣欲睡”,为什么又要“欣然起行”?很显然,这一矛盾的动作正是苏轼内心矛盾的外在体现。

“欣然起行”应该只是苏轼夜不成寐的一种解脱方式。

明朗的月色、寒冷的冬夜、孤寂的身影,往往更能勾起那些想忘掉却无法忘掉的往事,更能想起那些想逃避却无法逃避的往事。

这样的夜晚,想起这样的事情,任何人都难以入眠。

苏轼自然难眠:记得当今圣上神宗的祖父仁宗皇帝初得苏轼、苏辙之日,曾曰:“吾今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惜吾不及用也。

”经历了两代皇帝,可是时至今日,苏轼不仅没有当上宰相,不能为朝廷大显身手,甚至连自家性命差点枉送!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王安石变法这么十万火急,这么大刀阔斧,全然不顾社会的承受能力?放慢一点速度,先团结好人心,选用一批贤良,缓缓图之岂不是更稳妥、更能收到实效吗?……往事如烟,如今却一幕幕、一桩桩展现在眼前。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1]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1]

浅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摘要:自古以来,对于翻译的标准,国内外许多翻译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

比较著名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哲罗姆的“意译而非直译”等等。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林语堂的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来分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忠实、通顺、美。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Abstract:From ancient times,many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about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 There are some famous translation ideologie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for example: Yan Fu advocates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Lu Xun “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St.Jerome “transliteration rather than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 This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Linyutang’s translati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Keywords:林语堂,翻译思想,忠实,通顺,美1 引言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翻译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各国各民族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际手段和交往途径。

翻译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翻译在我们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林语堂,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因为幼时特殊的教育环境,林语堂深受东西两种文化的熏陶,遂毕生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绍东方文化,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和传播。

除去文学上的成就,林语堂在翻译一事上也颇有心得,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和“美译”的翻译思想。

本文将以林语堂先生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浅析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标签: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翻译思想;翻译策略1.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以及成因管窥林语堂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翻译思想和标准呢?首先与林语堂深受东西两方文化之影响有关。

林语堂在国外留学期间(1919年至1923年)曾认真研读中国古代典籍,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缺失,所以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影响。

有道家文化为根基,林语堂立定脚跟,放眼中外,形成了独特的“性灵,幽默,闲适”的审美思想。

同时,西方文华中康德的“美的艺术”提倡“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康德著、宗白华译,1964:48 ),审美是情感活动,是快感。

克罗齐认为创作应以“审美综合”为原则,心灵活动“来自情感,基于情感”(黄药眠、童庆炳,1991)也都是林语堂“美译”的翻译观观形成的思想源泉。

2.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在《浮生六记》英译本的体现1.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坚持字字传神,忠实于原著的原则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

(林语堂,1999:14)Although i wanted her to lie in bed longer,i couldn’t help admiring her virtue,and so got up myself,too,at the same time with her. (林语堂,1999:15)I wanted to make love to her again; to hold her in my arms a little longer; yet I had such respect for her strength of character that I made myself get out of bed as soon as she did... (Black,1960:14)兩个译本在“余虽恋其卧”一句的翻译上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林语堂译作“I wanted her to lie in bed longer”,而布莱克则更加直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译作“I wanted to make love to her again; to hold her in my arms a little longer;”通过比较可以清晰看出林语堂译本对于忠实这一原则的实践。

林语堂及翻译PPT课件

林语堂及翻译PPT课件
breasts. 句中“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但林先生凭借其深厚的语 言功底,选了“play about”和“sparkle”生动地体现 原文的“字神”,特别是“play about”采用拟人的手 法,不仅惟妙惟肖地再现了“风生袖底”,而且还暗示了 人物轻松愉快的心情。从上可以看出林先生虽然反对“ 字译”,但他为了忠实于原著者并不反对对于单字的锤 炼
林语堂及其翻译思想
1
.
1.作者及作品介绍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著名 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 ,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 穷的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 又改语堂。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 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 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 享年八十二岁。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 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林语堂于 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的提名。
7
.
关于作品文本的选择
林语堂“明智地选择自己民族所特有的东 《孔子西的”智,慧不》遗和余《老力子地的翻智译慧中》国反映文中化国的的优古秀典代哲学的 论著;表作品。所以,因此,林语堂的大部分翻 《京华译烟文云本》和、英《文风声创鹤作唳的》选等择能都综合是折以射中出国中的国历历史文 化《和吾哲国史学与文的吾化小 民为说》背;、景《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等反映
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 及手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
10
.
翻译标准之三方 面
第一是忠实标准 第二是通顺标准 第三是美的标准
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 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 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
论忠实标准——译者第一的责任,就是 对原文或原著者的责任,换言之,就是 如何才可以忠实于原文,不负著者的才 思与用意。 “忠实标准”的四义:非字译、须传神 、非绝对、须通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后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病逝于香港。
家庭的熏陶 林语堂出生在一个中国农民和 乡村牧师合二为一的家庭。中 西文化气息的交融是林家的基 调。
一 心 评 宇 宙 文 章
两 脚 踏 东 西 文 化
林语堂生平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
林语堂的翻译实践
中西方文化交流
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 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 领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 ——1934年《我的话· 杂说》
1936年,在赛珍珠(Pearl S. Buck) 夫妻的邀请之下,林语堂举家迁往 美国,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海外生 涯,那也是他文学写作的重要时期, 他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在美国高居畅销 书排行榜第一名长达五十二周,长 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于1933年为吴曙天编著的《翻译论》 (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作的序,即为近万 言的《论翻译》(后有收入其《语言学论丛》一 书),是他最系统、最全面论述翻译理论的文章。 在文章中林语堂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从而成为 中国翻译史上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学派的代表人 物 他的论文主要包括了对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 翻译标准这两个方面。

翻译的艺术所倚赖的基本条件: • 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 • 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
• 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 题有正当的见解。
译者基本素质的要求
他认为翻译除了上述三条外,"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 的规范"。他认为以前论述翻译问题的文章,大多或泛论译 法,或单论译名,"都是直接出于经验的话,未尝根据问题 上的事实做学理的剖析"。而他提出"讨论翻译须研究其文字 及心理问题",换言之,即"翻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 字及心理问题。"。他认为:"倘是我们要于此问题得比较客 观的解决,自当以语言文字心理的剖析为立论根基。必先明 语言文字及行文心理的事实,然后可以做译者标准应如何、 态度应如何的结论。"应当指出,林语堂是在中国译学史上 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立论的"学 理剖析"的基础的。
忠实的程度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
林语堂认为像‚直译‛‚意译‛这样的名称不妥: ‚不但不能表示译法的程序,并且容易引起人家 的误会,使之成为‘死译’和‘胡译’的庇护 所。‛
直译走向极端即死译。 意译走向极端即胡译。
• 1895年10月10日(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出生于福 建省龙溪县坂仔村,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 语堂。 • 1901年六岁的林语堂入坂仔教会办的铭新小学, 十岁到厦门鼓浪屿继续读小学,十三岁时入厦门 寻源书院。 • 1912年,十七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 业,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 • 1916年以第二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文科,之后在 北京清华学校任中等科英文教员。
早期的教育 学习四书五经的同时受到美国 传教士范礼文博士的影响开始 接受西方文化
游学旅居经历
亦 中 亦 西
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 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林语堂的一生精力主要投入到了写作中,但他仍然写了许 多有关于翻译的文章。 早在1924年,林语堂就在《晨报》上发表了《对译名划一 的一个紧要提议》,他涉及翻译理论的其他论著还有《我所 得益的一本英文字典》、《旧文法之推翻及新文法之建造》、 《答青崖论"幽默"译名》、《说孽相》、《国语文法的建 设》、《论译诗》、《译东坡"行香子"二首》,《译乐隐 词》、《英译黛玉葬花诗》、《尼姑思凡英译》等等。 这些文章或从语言学理论方面进行评述,或从实例出发进 行剖析,都展现了其中英文的深厚基础。
– – – – –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 坂仔村,除了他外,这里还走出 了许多文化名人。 林纾 严复 辜鸿铭 林文庆 冰心
1919年夏与厦门豫丰钱庄老板的女儿廖翠凤结婚, 秋携新婚妻子赴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深造。 一年后由于经济原因前往法国为华工服务,教他们 读书写字。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 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 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
翻 译 三 标 准
• 忠实 ——译者对于原文方面的问题,对原著者 的责任; • 通顺 ——译者对于中文方面的问题,对中国读 者的责任; • 美 ——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译者对艺术的 责任。
译 者 的 责 任
此外他总结前人的翻译方法,指出翻译只能是以句为主体的"句译", 不能以字为主体的"字译"
忠实标准
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 个月。 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 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发抒性灵; 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 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同年,林语堂的英文 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又译作《中国人》)在美国出版,四个月内印了七 版,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林语堂因此在国外一举成 名
翻译的表现都是艺术活动, 人人都是艺术家, 时时刻刻都在创造艺术,翻译作为一种 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创造性活动当然也不例 外。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翻译即创作” (Translation is not reproduction but productio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