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分析与应用》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波分析与应用》试题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
姓名:钱宏学号:20064249 院
1、[10’]小波变化俗称“数字显微镜”,试从尺度因子的变化对时频
窗的中心和半径的影响,阐述其时频局部化功能。
尺度因子变大时,相应小波分量表现了某个子频带信号,其频率中心变高且频带变宽,时频窗呈“廋窄”的变化趋势,即时窗变窄,频窗变宽,正好适应于更高频信号时频局部化的需要。相反,尺度因子变小时,同样相应小波分量表现了某个子频带信号,其频率中心变低且频带变窄,时频窗呈“扁平”的变化趋势,即时窗变宽,频窗变窄,正好适应于低频信号时频局部化的需要。
2、[10’]简述HHT变换的原理和简要实现过程。
HHT 方法包含两个主要步骤:1) 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即先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把数据分解为满足希尔伯特变换要求的n 阶本征模式函数(IMF)和残余函数r n(t)之和;2)对分解出的每一阶IMF 做希尔伯特变换, 得出各自的瞬时频率,做出时频图。
其中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能把非平稳、非线性信号分解成一组稳态和线性的序列集, 即本征模式函数。且每一阶的IMF 应满足两个条件: 1)数据的极值点和过零点交替出现, 且数目相等或最多相差一个任何点上;2)在任何点上,有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定义的包络的均值必须是零。下面以时间序列X(t)介绍经验模态分解的一般过程。首先, 找出X(t)所有极大和极小值点, 并用三次样条函数对极
大值点和极小值点分别进行拟合得到X (t) 的上下包络线;然后将原始数据序列减去上下包络线的均值m1(t) , 就可以得到一个去掉低频的新数据序列:h1(t)=X(t)- m1(t),通常h1(t)不满足IMF 的条件, 还需对h1(t)重复上述处理过程。经过k次筛分后将产生第1个IMF分量C1(t), 即h1k(t)=h1(k- 1)(t)- m1k(t),C1(t)=h1k(t)。
第1个IMF分量代表原始数据序列中最高频的成分,将原始数据序列X(t)减去第1个分量C1(t)。可以得到一个去掉高频组分的剩余数据序列r1(t)。对r1(t)行上述筛分处理可以得到第2个IMF分量C2(t)。如此重复直到最后一个剩余数据序列r n(t)不可再被分解或达到预定数量的IMF分量为止。此时,r n(t)代表原始数据序列的均值或趋势r1(t)-C2(t)=r2(t),…,r n- 1(t)- C n(t)=r n(t)。最后, 原始的数据序列即可由这些分量以及一个均值或趋势项表示:X(t)=ΣC j(t)+r n(t)。
3、[10’]假设给定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4000),使用Mallat算子H
和G描述提取频率范围分别为(0~250)、(1500~2000)、(3500~4000)分量的分解过程。
要利用Mallat算法提取不同频率范围的分量,首先需算出对应频率范围是在原始尺度空间经几次分解可以得到的,再通过算子H和G描述出其对应的系数数据或,而得到分量结果。对于给定信号的频率范围为(0-4000)时,对应数据为C4,经四次分解可得到(0~250),并其处于第一个,则=HHHHC4,同理,可得到(1500~2000)频率范围对于的分解数据为=GHHC4, (3500~4000)频率范围对于的分解数据为=GGGC4。
4、[10’]在Matlab环境下,编写相关程序实现如下功能:加载noissin
信号,对其进行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分别绘制a=1.14和a=3.5时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曲线(非灰度图)。
load noissin;
s=noissin(1:100);
ls=length(s);
w=cwt(s,[1.14 3.5],'db3');
subplot(2,1,1);
plot(w(1,:));
xlabel('时间');
ylabel('变换尺度1.14');
subplot(2,1,2);
plot(w(2,:));
xlabel('时间');
ylabel('变换尺度3.5')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5、[10’]在Matlab环境下,加载sumsin信号
(1)绘制原始信号波形曲线;
(2)使用“db4”小波进行5尺度的一维小波分解,绘制各尺度下
低频部分(CAi i=1~5)的系数曲线,观察其消噪效果。
(3)将CD1和CD2置零,利用第3尺度CA3、CD3、CD2、CD1
进行重构,绘制重构曲线。
load sumsin; s=sumsin(1:1000);
subplot(5,1,1); plot(s);
ylabel('sumsin'); [c,l]=wavedec(s,5,'db4');
subplot(5,2,3);ca1=appcoef(c,l,'db4',1);
plot(ca1);ylabel('ca1');
ca2=appcoef(c,l,'db4',2);
subplot(5,2,4)
plot(ca2);
ylabel('ca2');
ca3=appcoef(c,l,'db4',3);
subplot(5,2,5)
plot(ca3);
ylabel('ca3');
ca4=appcoef(c,l,'db4',4);
subplot(5,2,6)
plot(ca4);
ylabel('ca4');
ca5=appcoef(c,l,'db4',5); subplot(5,2,7)
plot(ca5);
ylabel('ca5');
[c,l]=wavedec(s,3,'db4'); a=waverec(c,l,'db4'); subplot(5,1,5);
plot(a);
xlabel('重构信号');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