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类型综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化土,有机质分解程度低,表层有滞水,土壤终年处于湿润状态; 土壤呈强酸性,pH 值达 3.9-5.0。
北方针叶林是由松柏类植物,如云杉、冷杉、松、落叶松等形成。 针叶树木的叶缩小成针状,并具各种抗寒抗旱的结构。北方针叶林往往是单一树种构成的纯 林。各种针叶林的外貌,由于优势种的不同而各具特征。 生长季短促使北方针叶林单位面积净生产量低于其他森林类型,平均为 8t/hm^2,但是面积 大。
类型: 热带低地雨林 热带山地雨林 热带沼泽雨林; 分布: 美洲热带雨林区; 非洲热带雨林区; 亚洲热带雨林区。
季雨林
热带季风气候: 有表现明显的旱季、降雨量少和温差大。
同热带雨林; 砖红壤。
旱季部分落叶或全部落叶,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其种类成分、结构、高度等均不及雨 林发达。 生活型以木本高位芽植物为主,落叶乔木所占的比重变化很大。 植物的开花结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净生产量约 6~35t。 受干燥季风影响的地方就有热带季雨林分布。不连续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 半落叶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石灰岩季雨林;常绿季雨林;
左右,较高。土壤质地、含盐量的浓度以及潮水淹浸时间的长短,影响着红树林在海滩上的 带状分布。
组成以红树科为主; “胎生现象”进行繁殖; 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 呼吸根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盐生植物,具有肉质叶和低渗透势,发育可排除盐分的腺体。
红树林在热带海岸最为发达,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范围内。 我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福建的沿海,在广西和台湾亦有分布。
荒漠
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 日照强,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 年温差和日温差都比较显著。
土壤组成与母质近似,腐殖质含量少。地表多砾石,龟裂土壤表层为孔状结皮。普遍含有石 膏和较多的易溶性盐,土壤反映呈碱性,pH 高于 8。
受水分条件限制,深根植物普遍。植物生长稀疏。极端干旱区,荒漠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 植物全部集中到侵蚀干沟或低地生长,形成紧缩型植被。 净胜产量 7t/hmm
植被类型
气候特征
土壤特征
群落特征
类型及分布
热带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无明显季节差异,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
砖红壤; 有些地区形成酸性富铝风化壳; 土层深厚,质地粘重,pH 值 4.4-5.5; 生物大小循环活跃,营养物质周转快; 腐殖质含量低。
种类成分最丰富;单位面积上树木种类密度特高;雨林内通常没有优势种。 热带雨林的成层现象比其他植被类型复杂,可分为 5~8 层。雨林垂直结构与光照条件关系密 切。 雨林乔木: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巨高位芽和大高位芽占比例很大。茎花现象(直接在无 叶的木质茎上开花和结果)、板状根增加稳定性、叶具滴水尖加速排水。藤本植物在数量和 群落作用上均不显著。附生植物数量多,绞杀植物、寄生植物较多。 没有明显的季相,不存在季节变化,也没有休眠期。 净生产量每年每公顷约 10—30t。
硬叶常绿林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土壤浅薄,含水量季节性变化强烈,土壤总蓄水量在旱季强光高温条件下远不能满足植物需 求。
群落结构比较简单,树种相对贫乏。 植物组成大多是旱生阳生植物。硬叶林下草本层生长稀疏。植物体具刺。 净生产量 8t/hm^2。
地中海地区; 加利福尼亚地区; 其他地区:智利、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国西南亚热带山地。
分布于我国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和朝鲜的部分地区。 在东欧,欧洲赤松与栎树等形成混交林。 在北美广泛分布 。
草原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草原地区的气候干燥,雨量少而变化大,并多集中在温暖夏季。冬季寒长,无霜期约在 120 —200d。
淋溶弱,盐基丰富,有明显钙积层; 呈中性或碱性; 土壤有机质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寒带
苔原
夏季短促而寒冷,越向北温度越低。年降水量为 200—300mm,大约 60%是在夏季降落。但 蒸发量极小,气候仍是非常湿润的。 苔原多处于极圈内的极地东风带内,风速极大。
具有深达 150—200cm 的永冻层,上部水不能下渗,引起了沼泽化。
苔原植物通常为多年生植物,极少是一年生的。 多种繁殖适应方式(营养繁殖、非周期种)。 水势较低,匐匍伏地型和垫状植物十分典型。 苔原植物常具有大型的花和花序。属于长日照植物,同时营养期短。植物种类组成贫乏,苔 藓和地衣也很典型。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稍为干寒,春秋温和。
酸性至微酸性:PH 4.2—6; 富铝化作用明显;次生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质地粘重。
种类相当丰富,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 群落外貌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季相更替不显著;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个基本层次。层间植物有常绿和落叶两类,但常绿植物占 优势。 净生产量为 10t/hm^2
西欧和中欧、东欧部分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北美洲分布在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及向东的大西洋沿岸的低地,也分布于纵贯的 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下部。 南美洲智利南部。 亚洲分布于东部沿海的区域,包括我国东北、华北,以及朝鲜和日本北部。俄罗斯仅在萨哈 林岛的南部有小片分布。
寒温性针叶林
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十分严寒。寒冷海洋气候和寒冷大陆气候均有分布。
欧亚大陆:主要类型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 北美洲:群落的演替:从东至西随着干燥度的增加,高草普列利—混合普列利—矮草普列利。 南美洲:草甸草原(草原群落中最湿润的类型,建群种是中旱生植物为主)、典型草原(草 原中的典型类型,建群种是由典型旱生或广旱生植物组成)、荒漠草原(草原中最旱生的类 型,建群种由旱生强度较高的丛生禾草组成)、高寒草原(适应高海拔地区寒冷半干旱气候 的一种特殊类型)
热带、亚热带荒漠:撒哈拉-阿拉伯区热带亚热带荒漠;南非亚热带荒漠;.美洲荒漠;澳大 利亚荒漠。 温带荒漠:亚洲温带荒漠(半乔木荒漠、灌木荒漠、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短生植物荒漠、 叶状体荒漠);阿根廷巴塔哥尼亚荒漠。
温带
夏绿阔叶林
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温暖季节降雨。受季风影响,气候夏热冬寒比较显著,雨水多半集中 在Fra Baidu bibliotek季。
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侧,它在南、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以及亚洲均有分布。 典型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瓦尔迪维亚暖温带常绿雨林;亚热带森林;亚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 10~14℃,但雨量颇丰。
土壤微碱性,地表干旱
落叶阔叶树繁生。树种多且落叶成分多,有很多温带科属。
我国亚热带石灰岩低山地区; 我国中亚热带中山; 我国北亚热带。
亚欧大陆:德国云杉和欧洲赤松在欧洲的针叶林内是基本的建群种。寒温性针叶林分布在我 国最寒冷地区。阿尔泰山山地分布着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冷杉林。寒温带针叶林主要分 布在日本北海道。 北美洲针叶树种远较欧洲复杂和丰富。
针阔叶混交林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暗棕壤,较贫瘠的土壤,砂质或硬质土。
在夏绿阔叶林带和北方针叶林带之间的过渡区域,那里有时是纯针叶林和纯阔叶林镶嵌地相 互交错分布,有的则形成针叶树和阔叶树混交的。
稀疏草原
热带夏雨型气候; 年降水量差别悬殊,集中在夏季,干季显著。
分布于砖红壤或红棕壤以及砖红壤性红壤的地区。
各类稀树草原都发育有较发达的草本植物层,但均由 C4 型植物组成。 乔灌木通常根系庞大,树皮很厚,地上部分受火烧或旱害后萌生力很强,树干多分枝,常具 刺,有的树冠扁平如伞状,种子有厚皮保护。 稀树草原群落的分布随具体生境条件变化。
非洲面积最大,且多种多样。澳大利亚的稀树草原有多种常绿的桉树为优势种。南美巴西高 原上分布着萨王纳疏林。亚洲稀树草原分布在印度半岛以南,斯里兰卡北部,巴基斯坦、中 南半岛以及东南亚地区。
红树林
分布于热带海滩,受气温和水温的影响大。
多见于风浪平静和淤泥深厚的海滩,海湾内或河口地区。土壤为滨海盐土,土壤含盐量 3.5%
以多年生低温和中温旱生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 草原上的群落呈暗绿色,高度不大,植物体具有抵抗夏季干旱的某些适应,生活型以地面芽 植物(包括丛生禾草)为主。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包括短生植物)、小灌木及风滚草 等。 草原植物中旱生结构普遍存在,如叶面积缩小,叶片内卷,气孔下陷,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 发达。此外,植物的地下部分也强烈发育,根系分布较浅。 草原植物的发育节律与草原气候呈明显的适应。 具有明显的季相更替。
欧亚大陆:西部苔原带最狭窄,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东欧—向南移; 亚洲东部主要发育着山地苔原。俄罗斯内面积最大,从南向北分为灌木苔原、藓类-地衣苔 原、北极苔原。我国无平地苔原,在长白山分布着小灌木、藓类高山苔原。 北美苔原:北美大陆的北部及其邻近的岛屿,苔原界线南达 51°N 的哈得孙湾和 58°N 的拉 布拉多半岛。美洲大陆西部的阿拉斯加苔原分布在较高纬度。
棕壤和褐土。 淋溶和粘化过程明显,有粘化层(褐土有钙化过程和钙积层)。 土壤呈微酸性到微碱性。
群落外貌上有明显的有规律季相更替。 夏绿阔叶林的生活型谱,表现为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占优势;高位芽植物占一定比例。 森林的结构是乔木可分二个层,一个灌木层,草本可分二到三个层和一个地被层。层间植物 在群落中不起显著作用,藤本植物以草质或半木质为主。 夏绿阔叶林的总生产量虽不高,但由于消耗较小,因而净生产量较高。10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