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也逐渐呈现出加剧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农村居民年平均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而且这种差距还在逐年加大。
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不仅会导致农村贫困人口增多,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因此,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现象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且几乎不具备弹性。
当前,许多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土地流转、劳务收入以及政府的财政补贴等。
而且,这些收入还极度依赖于政策的支持和农产品的市场环境。
在现阶段,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略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依然有超过百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城市居民收入高相比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较高,且能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增长。
城市居民可以通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及参加社会保险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收益。
此外,城市居民还可以借助市场的机制,通过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3.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水平由于城市居民收入高,所以他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也会比农村居民高。
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和食品等消费项目,而农村居民则只能享受到有限的消费服务。
这不仅会让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和健康水平受到限制,同时也会加大城乡消费差距和收入差距。
二、城乡收入差距加剧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从而造成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应过剩,导致城市居民的薪酬水平逐年上升。
而此时,农村居民虽然进入城市,但是就业机会不多,且只能从事比较低收入的工作。
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居民的收入依然很低。
2.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性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性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许多农村孩子无法获得好的教育机会,这会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较难获取一流的技能和知识,也很难获得城市里更高的薪酬。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收入差距现状的概况二、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1.教育水平的差异2.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3.城乡发展不平衡4.职业选择和技能水平的差异5.企业和个人不公平竞争三、案例分析与对策建议1.深圳中心区与卫星城市的收入差距2.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收入困局3.城镇化改革与农民工待遇的提高4.职业教育与技能提升的实现5.税制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一、收入差距现状的概况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与之伴随的是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
收入差距的现状表明:在贫富分化越发明显的过程中,深究背后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总和。
据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等权威机构的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指数达到3.97,较2018年略有收紧,但仍在高位徘徊,这一指数创下了近10年的新高。
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剧,使得不同群体的生活、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难以均衡满足,需要进一步的整改矫正。
二、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1.教育水平的差异教育水平是影响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做清晰的论述,如果人口整体水平的用人红利开始减弱,那么,优质的教育将逐渐成为获取更高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拥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人员相较于文化常识水平较低的人员可能会获得更多机会,自然能获得更高薪资。
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教育的资源整合不均为发展经济的支持条件,教育资源还是严重偏离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南北方的教育供求结构也日益错位,因此,这种人口结构导致社会的分化。
2.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影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核心地区在市场开放和产业集聚等多因素下的选择都使得其有着其他地区更多的战略资源和先进时代的盈利难度。
与之相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却远没有那么顺利,这样也导致了常常被吐槽的东北、西北被较多的输送工作加班,而其他几大城市的年轻人获得了机会的实测更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统计,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44元,而农村居民则为16,021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2.74倍。
对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1.体制机制问题导致城乡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体制和制度的问题,例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等。
现实中,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是最为明显的。
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城市里的人拥有更好的社会福利和更多的机会来拥有更高的收入,相对而言农村居民享受的社会福利就少了很多,同时由于土地制度的不健全,农村居民的土地资产无法实现市场化流转,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土地收益从而被限制。
2.教育、技能水平问题导致城乡差距教育和技能水平是影响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与城市定义年龄段的群体相比,在农村,学校往往没有城市里的先进资源。
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相对匮乏,类设备、师资、教材都占据不利地位,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教育条件不足。
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居民需要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进入教育,农村居民在这方面面临的挑战会更大。
3.经济发展不均导致城乡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是否均衡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和企业日渐成熟,城镇居民的收入逐渐稳定增加,而与之对应的农村居民能够获得的收入增幅有限,甚至在某些地区呈现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比较集中,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草绿、民工等基层人员的收入增幅要比高端人士低得多,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解决对策1.改革户籍和土地制度,缩小城乡差距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核心机制因素,必须堪当地推进改革。
对于户籍制度,应该逐渐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松绑人口迁入城市的限制,以方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就业。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析论文报告:关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析一、引言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政策和措施五、结论六、参考文献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明显。
尽管政府一直在努力加强城乡发展平衡,但问题仍然非常严重。
城乡收入差距不仅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而且还会限制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潜力。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内容。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水平差异大。
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城镇居民为42467元,农村居民为16633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15000元。
2.就业机会差异大。
由于城市化发展不均,很多农民无法进入城市工厂和服务业就业,依然只能从事农村传统产业,而农村劳动力的机会也只是农业和部分简单加工业。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区别巨大。
城市居民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而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和服务较少。
4.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我国教育和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往往缺乏高水平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并且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
以上类别之间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更是不断扩大的趋势。
这种趋势既威胁到城乡居民的生计,也加剧了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城乡收入差距的产生原因十分复杂,包括结构性因素和非结构性因素两个方面。
1.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农村发展滞后,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不断地扩大。
2.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差异。
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享有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和培训机会,从而在工作中具备了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获得了更高的薪资待遇。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城乡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别。
近年来,我国城乡分化加剧,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一、现状分析(一)差距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6倍。
这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结构性问题突出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数村庄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同时农业收入的增速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城市经济不断发展,虽然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有限,但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大幅增长,导致城市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也与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有关。
城市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而农村这些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甚至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这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更为拮据。
二、对策提出(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经济失衡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实扶贫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市场化,使得农民可以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实现增收。
(二)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政府应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缩小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增强就业能力。
(三)完善税收制度对高收入者适当加大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减少个人所得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营销和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实施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减轻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
(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之间的壁垒应该逐渐消除,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不同居民之间平等的工作、生活和福利。
政府加大城乡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公共交通等联络工程建设,以确保工作和生活的联络。
三、结论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既有经济结构变化?经济政策变化?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接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方面的原因。
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应该采用坚持和扩大就业优先及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强化收入制度改革,发展经济和教育体系,完善工资保障制度等。
矢键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
随着改革幵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被打破?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1. 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16,1988年为0.386,2001年为0.395,现在已达0.45左右,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据测算,在我国现有80 000亿元左右的居民储蓄存款中,20%的高收入者拥有了80%,即64 000亿元,人均近25 000元;而80%的人口只有20%,即16 000亿元,人均约1 500元?另据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最富裕的20%家庭的收入占有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24%;而最贫穷的20%家庭的收入仅占有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2. 城乡?地区?行业及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具体表现为:(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据统计,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城乡差距为3 : 1;若按货币收入计算,差距为4: 1;若加入各种有利补贴,差距为6 : 1?朱光磊认为,197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75 : 1,1995年为2.47 :1,1998年为2.54 : 1,1999年为2.65 : 1?如考虑住房?医疗?物价等补贴,城市居民收入要比农村居民收入至少要高出4倍?陈益龙认为,农村居民人均在1 000元以下的有12%左右,与城市居民10%最高收入户的收入相比,比例为1 :12[1]?(2)地区之间收入呈东高西低的特征,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划分来看,东?中?西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系数在1978年分别为1.20: 1.09: 1,1998年则提高到1.94: 1.35: 1?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北京?广东?江苏1988-1995年期间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是81.9%?78.9%和64.7%,而同期甘肃仅为0.6%?(3)不同阶层?行业?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2000年初对全国15万户城镇居民进行的抽样调查,全国城镇居民不同阶层?不同行业差距明显拉大?如果按户人均收入由低到高分线,计算各组户人均收入及其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其中£0%的高收入户占总收入户的42.2%,户人均收入达992元,20%的低收入户仅占总收入的6.5%,户人均收入124 元,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户人均收入比为8: 1,差距相当大?行业之间的差距亦呈扩大趋势?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工资之比是1.38: 1,1998年则升为235: 1?—些垄断行业?新兴行业部门,金融?烟草?电信?电力部门收入增长很快, 各类奖金?福利很多?而一些传统部门如冶金?煤炭?纺织等行业的职工收入增长就相对缓慢[2] ?而私营企业主?外企中的中方雇员?项目经理?明星的收入与下岗工人?失业人员和落后地区的农民收入对比鲜明?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1. 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收入分配不平等既有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原因,也有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后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级给“富者”带来了增收的机会,却减少了“穷者"的就业和收入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的一些体制改革带来了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引起了收入分配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分化;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所实行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富者”增加收入,但“穷者"增收的环境没有大的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在三方面的政策安排上对收入分配的平等性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是全国各地兴起的城市化浪潮给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积极影响不大;二是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政府为“穷者"和“富者”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三是我国金融制度和政策的不当安排,也是“穷者”和“富者"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2、地域差别造成的差距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等差异以及政策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何缩小中国居民收入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话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差距过大的原因以及对策予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解决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字: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对策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1.城乡差距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城镇的逐步展开,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也就出现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
所以本论文研究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时间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据统计1985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1. 72,1995年扩大至2. 47倍,2001年进一步扩大到2. 9倍。
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5153.17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17174.7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3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然呈扩大趋势。
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是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城乡收入差距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3.23:1,差距仍然巨大。
如果将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福利以及兼职收入、灰色收入等隐形收入考虑在内,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会更大。
(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政策导向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1978~1984年,我国度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实现权、责、利的高度统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再辅以国家较大幅度提高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及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因而这一时期是农村经济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增长较多的时期。
而后随着城市改革的开展以及优先促进工业化等政策的制定实施,城市生产力得到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也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耐用消费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城市居民收入流入农村的比重越来越小,导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于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城乡分工的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在产业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
城市的经济相对更多元化,从事的是高附加值的产业,而农村则以农业和初级产业为主。
因此,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
2.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
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而农村则缺乏这些资源。
教育是提高个人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缺乏教育资源导致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较低,从而影响其就业和收入水平。
3.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
由于城市化过程的不平衡,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形成了高收入人群聚集的现象。
而农村地区人口流出,导致了农村居民收入的下降。
为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有以下几个对策可供选择:1.收入分配制度的。
加强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性,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减少贫富差距。
例如,适度提高富人的税收负担,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支持,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2.农村发展战略的调整。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支持,发展农村的产业和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3.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和教师队伍,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当的教育机会,从而提高其人力资本和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总之,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支持、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和加强城乡联动发展,可以逐步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一、门槛拉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的现状中国社会发展与经济进程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升。
但是,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同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加大,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家庭拥有更多的教育和职业、技能、身份和地位等资源,而农村居民由于地区的落后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
二、社会制度不完善: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之一社会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的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体制问题,农民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发展机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此外,城乡教育差距,医疗保健差距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落后也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自我发展和收入增长,这些都是制约农村发展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问题。
三、劳动分配体制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之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城乡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报酬差距逐渐拉大。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市居民通常拥有更多的技能、工作经验和知识,因而更容易找到丰富的工作机会,而农村居民则更多地是单一的劳动力市场,其工作机会也存在着缺失的情况,因此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极度受限,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四、缺乏科学技术和创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之三现代科技和医疗制度的发展已经是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例子,但是,这些发展并没有促使我国的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
一方面这反映了我国科技制度的局限性和未来的改进空间,另一方面,这也表明贫困人群可以从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实现中受益更多,科技和创新的发展修正失衡,规划和政策工作的改进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一些应对策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制定一系列扶持和发展计划,并引导有劳动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经济。
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多种联系,增强双方良性互动和共赢能力,建成以融合和合作为核心的城乡关系,并搭建实现城乡收入平等的长期机制。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财政对策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财政对策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历史、地理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财政对策两个方面介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人民币35135元,而农户人均纯收入仅为人民币15480元,城乡收入差距接近两倍。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单一。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闭塞,多数农民依靠土地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收入为主,这使得农民收入水平难以快速增长。
其次,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受限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投入不足的问题,农村居民相比于城市居民,其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更低,这也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再次,城镇化进程不平衡。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
由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城市就业机会更多,工资待遇也较高,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
然而,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常常遭受着较低的待遇和劳动保障不完善的问题。
其次,我国存在着不均衡的区域发展。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较高,这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财政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财政对策的参考内容:首先,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农业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既可以提高农业产能和农民收入,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提供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
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是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问题之一。
财政政策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等方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报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报告前言当今社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报告将从收入来源、教育水平、社会保障、职业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收入来源城乡居民收入的来源存在差异。
城市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工资和薪金,而农村居民则依赖于农业生产和农民工务工收入。
由于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来源的不平衡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二、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不同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城市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城市居民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工资待遇。
而农村居民受限于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或低技能工作,收入水平较低。
三、社会保障城市居民相较于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社会保障,这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种社会福利,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缺乏社会保障的农村居民一旦遇到意外,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费用,加剧了他们的贫困状况。
四、职业结构城乡居民的职业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现代工业、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城市就业机会更多,而农村主要以农业为主。
农业收益的不稳定性和低效性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同时,城市居民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可以从事各种高薪职业。
职业结构的不平衡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农村地区,土地仍然是农民的主要财富和收入来源。
然而农村土地集体化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农民对土地的流转、抵押等权益,导致农民的土地资产无法流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六、政府政策支持由于长期以来政府政策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支持,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政府在城市基础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资源。
而对于农村地区,政府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少,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分析及影响因素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分析及影响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这种收入差距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在中国普遍存在,且差距逐渐扩大。
大城市的居民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同时居住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距也较大。
这种差异反映了经济发展、城乡分割以及政策实施的不均衡。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就业,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工资和福利待遇相对优厚。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收入占据居民收入的较大比重。
农村缺乏多元的就业机会,收入来源单一,导致了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1. 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这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因素。
城市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作机会较多,收入相对较高。
而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劳动密集型工作机会居多,技术含量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 教育资源差异城市教育资源相对农村更加丰富,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城市中的优质学校、图书馆、培训机构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而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使得农村居民在就业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3. 制度性差异城乡居民户籍制度的不平等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因素之一。
户籍制度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包括医疗保险、退休金等。
而农村居民则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面临诸多不公平,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对策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与对策分析1. 简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和农村居民在经济收入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存在,并且呈现扩大的趋势。
本文将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2.1 教育差异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城市居民在接受教育机会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往往面临教育资源的缺失和质量低下,这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
2.2 就业机会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技能、高薪酬的职位通常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则以农业和低端产业为主。
这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就业领域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其收入水平的差距。
2.3 农村土地制度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民的土地流转和经营活动。
农民往往只依靠有限的土地面积进行生产经营,而城市居民则有更多的投资和创业机会。
这使得城乡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2.4 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享有更多的福利和保障,例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保障措施,这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
3. 对策分析3.1 教育均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
建立健全的乡村教育体系,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农村居民获得更好的教育,从而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2 促进农村发展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创业。
为农村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创业平台,帮助农民在本土发展,提高其收入水平。
此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就业机会,也有助于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3 完善社会保障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福利权益,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 结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的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教育均衡,促进农村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综合对策。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一、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三、对策之一:税收政策四、对策之二:社会保障政策五、对策之三:教育、技能水平提高六、案例一:互联网公司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七、案例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八、案例三:教育水平提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九、案例四:社会保障制度对扩大收入差距的缓解作用十、案例五:税收调节对独角兽公司的影响一、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同时也带来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一)发展不平衡;(二)企业利润过高;(三)税收制度不合理;(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五)教育水平差异。
三、对策之一:税收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减少贫富差距。
需要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增加阶梯递进税制的分层次、分档次、分税率,使高收入者的税负增加,缓解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同样,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税收监管,严控企业过度追求利润的行为。
四、对策之二: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边缘群体进行依托和保障,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同时,改善劳动者的收入条件,增加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
五、对策之三:教育、技能水平提高重视教育、技术创新和专业技能培养。
加快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水平,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居民的技术、职业技能和转型能力,降低收入差距。
六、案例一:互联网公司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以2015年为例,中国某互联网公司CEO的年收入已经突破3.36亿元,而公司普通员工年收入仅为20万元。
本案例在多方面体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
七、案例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异是收入分配不均的重要原因。
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收入高达4.4倍于农村居民。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性因素在我国,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制度性因素所造成的。
根据我国现行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等,城市居民可以享有的优惠条件比农村居民更多。
而农村居民很难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2.地理位置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跟地理位置有关。
农村居民往往生活在经济不发达、人口较少的区域,缺乏良好的教育、医疗、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而城市居民往往生活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可以接受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了他们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3.人才流失因素由于城市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大量的农村居民会涌向城市,而城市居民也很少选择到农村去工作。
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因人才流失而进一步加剧。
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研究1.改革相关制度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必须对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
应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之间的户籍平等,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同时,应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运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2.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更多公共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
这将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提高其收入水平。
3.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为了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在人才管理方面应该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市场化人才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引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等。
这将有助于缓解城市经济压力,同时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原因、影响及解决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原因、影响与解决对策(一)、现状:
1.是基尼系数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2。
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3。
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四是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五是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六是劳动分配率呈下降趋势.
(二)、原因:
1。
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2。
是按劳分配“局限性"的表现;
3.是制度安排的产物,四是分配不公的结果。
(三)、影响:
1.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2。
收入差距过大会造成大量的贫困人口或弱势群体,使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住房、医疗、营养、教育等条件得不到改善,会制约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降低社会的经济效率;
3。
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贫富的两极分化,并进而损害政治民主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剧社会矛盾,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
收入差距过大,会使广大劳动者产生消极情绪,尤其是看到某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时,现实的贫富差距会在心理上放大,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诱发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和仇富情绪,造成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信仰的动摇,对改革
失去信心。
(四)、解决对策:
1。
要把社会公平作为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基本原则;2要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作为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突破口;
3.要把社会政策作为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们总体收入箭步式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越演越烈。
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重之重。
虽然,国家相继出台多项相关政策,但是,就目前来看,并没有起到理想的作用。
为此,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找出原因,最后给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及对策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一)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在市场经济的大幅刺激之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19322.0亿元,增长了约143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大幅提升,1978年为381元,2012年为3.84 万元,增长了约100倍。
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但是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远远大于同时期的农村居民的输入。
而且,再2003年之前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远超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
城乡居民人居收入年差从1998年的3263.10元迅速扩大到10904.45元。
(如下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这种不断快速拉大的贫富差距作为社会各种矛盾的催化剂,已经严重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98-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二)城乡收入差距成阶段性,开始出现缩小的趋势。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从其绝对差来看,依然不断拉大,但是从城乡收入增长率来看,已经开始出现比较稳定的缩小趋势,从整体来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阶段性且呈现出明显的“U”字形状。
1998-2003是矿大阶段;2003-2009波浪式上升;2010-2015逐步缩小。
2001年的时候,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是农村的2.90倍,,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均收入的3.33倍,达到最高。
2008年有所下降,2009年有反增至3.33倍。
城乡就业居民收入差距分析论文

城乡就业居民收入差距分析论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也日益加速差距拉大。
其中一个核心问题便是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差距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以促进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平衡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城乡就业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一、城乡就业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国家,这种差距表现得尤为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6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76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400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6倍。
由此可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城市居民的收入领先农村居民。
二、城乡就业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1.体制原因在过去,由于农村经济环境限制和各种门槛限制,农村劳动力往往很难进入城市,通过合法手段获得城市户口。
而有了城市户口,这就是进入城市公有部门工作渠道的必备先决条件。
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外资本的引入,国内企业逐渐采取市场化的模式,这使得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的难度又陡然加大,政府部门所开出的稳定合法的公有岗位数量也日益减少,城市公有岗位竞争异常激烈,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只好选择在城市的非官方经济部门尤其是低端消费部门中谋生,急需雇主对劳动力享有高度控制而且即便付给农民工不足于养家糊口,这样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被剥夺了进入城市从事公有部门工作的机会,从更高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现实显示出国内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加强。
2.教育水平的差异与技能水平的不足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不同不会影响人们在就业市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但在中国,由于教育资源和知识技能离散的现实,很多农民工阶层进入城市后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水的工作,劳动力得到的低薪水根本无法满足生活需求。
而这一现象的根源,则是来自于农村儿童教育和培训的匮乏。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及对策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及对策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这一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水平差异明显。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山西省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城市家庭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则相对较低。
2.资源配置不均衡。
城市资源比农村丰富,投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都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则相对匮乏,这也导致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3.社会保障水平低下。
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制度比较健全,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不仅不利于城乡居民之间的平等交换和统一市场的形成,更是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不平衡。
山西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城市和工业发展相对较为充分,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
2.劳动力市场不平等。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于农村,城市居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相对来说,城市居民的薪资水平更高,而农村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等原因,往往只能从事农村的种植、务工等低收入的工作。
4.制度体系问题。
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这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为了缩小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包括道路、能源、水利、通讯等方面的改善,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财税对策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财税对策一、前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乡收入差距也比较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6倍。
本文将从现状和财税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二、现状1. 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1)产业结构不同: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而城市则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由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效益相对较高,因此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更容易获得高额的工资和奖金。
(2)教育程度不同:在我国,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先进和多样化,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欠缺。
因此,在就业时,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的人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
(3)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则相对较低。
例如,城市居民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而农村居民则往往需要自己负担医疗费用和养老费用。
2. 城乡收入差距的表现(1)人均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6倍。
(2)贫困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贫困人口中有75%以上来自农村地区。
(3)消费水平:由于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拥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好的消费环境,因此他们在消费上也更加奢侈和豪华。
三、财税对策1. 优化税制政策(1)建立合理税制:应该建立一个合理、公正、透明且简单易行的税制。
通过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负,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完善税收体系:应该完善税收体系,使其更加公正和透明。
例如,加强对违法逃税行为的打击,防止企业和个人通过逃税来获得不当利益。
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提高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既有经济结构变化、经济
政策变化、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接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方面的原因。
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应该采用坚持和扩大就业优先及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强化收入制度改革,发展经济和教育体系,完善工资保障制度等。
关键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被打破。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
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1.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16,1988年为0.386,2001年为0.395,现在已达0.45左右,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据测算,在我国现有80 000亿元左右的居民储蓄存款中,20%的高收入者拥有了80%,即64 000亿元,人均近25 000元;而80%的人口只有20%,即16 000亿元,人均约1 500元。另据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最富裕的20%家庭的收入占有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24%;而最贫穷的20%家庭的收入仅占有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
2.城乡、地区、行业及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具体表现为:(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据统计,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城乡差距为3∶1;若按货币收入计算,差距为4∶1;若加入各种有利补贴,差距为6∶1。朱光磊认为,197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75∶1,1995年为2.47∶1,1998年为2.54∶1,1999年为2.65∶1。如考虑住房、医疗、物价等补贴,城市居民收入要比农村居民收入至少要高出4倍。陈益龙认为,农村居民人均在1 000元以下的有12%左右,与城市居民10%最高收入户的收入相比,比例为1∶12[1]。(2)地区之间收入呈东高西低的特征,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划分来看,东、中、西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系数在1978年分别为1.20∶1.09∶1,1998年则提高到1.94∶1.35∶1。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北京、广东、江苏1988—1995年期间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是81.9%、78.9%和64.7%,而同期甘肃仅为0.6%。(3)不同阶层、行业、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2000年初对全国15万户城镇居民进行的抽样调查,全国城镇居民不同阶层、不同行业差距明显拉大。如果按户人均收入由低到高分线,计算各组户人均收入及其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其中,20%的高收入户占总收入户的42.2%,户人均收入达992元,20%的低收入户仅占总收入的6.5%,户人均收入124元,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户人均收入比为8∶1,差距相当大。行业之间的差距亦呈扩大趋势。1978年,我国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工资之比是1.38∶1,1998年则升为2.35∶1。一些垄断行业、新兴行业部门,金融、烟草、电信、电力部门收入增长很快,各类奖金、福利很多。而一些传统部门如冶金、煤炭、纺织等行业的职工收入增长就相对缓慢[2]。而私营企业主、外企中的中方雇员、项目经理、明星的收入与下岗工人、失业人员和落后地区的农民收入对比鲜明。
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就业机会的不均等
收入分配不平等既有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原因,也有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后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级给“富者”带来了增收的机会,却减少了“穷者”的就业和收入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的一些体制改革带来了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引起了收入分配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分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所实行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富者”增加收入,但“穷者”增收的环境没有大的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在三方面的政策安排上对收入分配的平等性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是全国各地兴起的城市化浪潮给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积极影响不大;二是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政府为“穷者”和“富者”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三是我国金融制度和政策的不当安排,也是“穷者”和“富者”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地域差别造成的差距
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等差异以及政策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3.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法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也会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4、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
由于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给非法收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特别是存在着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等现象。
三缩小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1.发展教育和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分配取决于财产所有权和财富积累的分布状况,而收入的分配取决于知识技能、职业培训和这些技能的市场价格。当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关键是发展教育和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搞平均主义。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生产率提高了,才能减轻和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吸收的就业人员就越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不可避免地与经济波动相联系。当经济运行转向不景气时,不可避免地有大量的企业陷入困境,程度不同的减员是他们可能采取的措施之一。这就会造成失业人数大量增加。相反,当经济开始回升时,景气预期将促使企业纷纷扩大经营规模,纷纷雇佣劳动力,新企业也不断涌现,这些都急剧地扩大了社会就业量。就业越充分不仅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提供经济基础,而且也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1)打破行业垄断。
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强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
同时加强对这类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人工成长增长串的考核。
严重违反国家工资政策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制定《反垄断法》来有效制约垄断经营行为和对某些自然垄断性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使其获得的超额利润收归国有。
(2)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形成
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克服因就业选择限制而产生的收入差别。
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缩小收入差距。
(3)完善市场规则,构造竞争机制,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努力塑造文明的市场行为主体,严肃法纪,取缔非法经营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和侵吞国家财产的不法分子,制止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3.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在收入分配调节中,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效率,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再次分配中注重公平,统筹安排,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提高社会再分配能力。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大额财产税、特别消费税;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通过多方面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还要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正确处理工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既要随着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工资,又要防止工资增长过高过快,就业岗位减少而增加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刘澈元,窦开龙.2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讨论概述[J].国民经济管理,2003(3).
[2] 钟礼国.对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认识及对策[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1):158-159.
[3] 马晓河.我国居民收入的不平等到了什么程度[J].体制改革,2003(11).
[4] 樊纲.土地和自然资源配置不当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原因[J].劳动保障通讯,2003(11).
[5] 王红宇.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