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史 第12次课 第六章 英国电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布赖顿学派
1900年前后由威廉逊和斯密士这两个出生在布赖顿的 原海滨照相师,他们将卢米埃尔的纪实与梅里爱的虚构相 融,在英国形成布赖顿学派。
詹姆斯·威廉逊
(1)在内容方面,布赖顿学派一般取材于普通小人物的 生活和劳动,很少去拍摄富人的豪华场景。该学派开始 触击一些社会问题,并兼有批判之意,确立了“通俗化” 电影富于社会性的传统。在电影语言的探索方面,布賴 顿学派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们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 移动摄影、叠印、全景、停拍等技巧并首创了电影蒙太 奇的艺术手法。
(5)评价:
以格里尔逊为领袖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创立了一种 纪录电影的创作样态。这些作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参与到各种服务性事业中去,发挥了纪 录电影记录现实、服务公众的效用。
3、自由电影运动
(1)英国的“自由电影运动”是英国纪录电影传统与现 实主义传统的重叠。它又被称为“厨房水槽电影”,这是因 为这些电影的题材往往取自卑微琐碎的日常生活。但从某种 角度看(如发生的年代,其艺术革新意味,其“愤怒青年” 特征等)却相当于英国的法国“新浪潮”。其主要导演有林 赛·安德森、卡莱尔·雷兹、瓦尔特·拉萨利等。
《恋爱中的莎士比亚》
《布朗夫人》 《英国病人》 《憨豆先生》系列 《真正地、疯狂地、深深地》
Leabharlann Baidu
《一脱到底》
90年代初期,正当英国电影界哀叹,“英国电影已经死了” 的时候,《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1994)的辉煌出场重 新点燃了英国电影复兴的希望。这部影片仅以500万美元的 投资(相当于美国影片制作费用的六分之一),36天短短的 拍摄时间,却赢得了全世界范围的巨额票房收入,不仅打破 了本土电影票房的最高 收入,也成为6年以来名列美国票房 榜首的第一部英国独立制作故事片。
林赛·安德森
(2)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影片多以中部工业地区为背 景,有意选用黑白胶片,以阴暗的色调表现环境,并起用无 名演员来塑造叛逆的工人阶级青年形象。这些银幕上的“反 '英雄”人物语言粗俗、举止欠雅,处处反传统之道而行之; 他们的遭遇不尽相同,但那种愤懑不平、孤独彷徨的心境却 是其共有的。
(3)“自由电影”运动于1963年达到高潮,随后便因社 会思潮转变以及中坚分子星散而急剧衰落。尽管其存在时 间不长,但它对传统观念的猛烈冲击却在英国电影界产生 了深远影响。此后的电影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突破了过 去的框框,表现方法更加直接坦率,不受拘束了。
2、纪录电影运动
(1)英国的纪录电影运动是以格里尔逊为核心的。格里 尔逊作为电影导演,只拍出一部《飘网渔船》(1929)。这部 影片明显表现出格里尔逊受苏联蒙太奇手法的影响。他快速 地剪辑鱼船的各个部位,微微仰拍的影像效果使得片中的一 般工人显得形象高大。
(2)英国纪录片学派一方面十分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 认为电影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另一方面又非常注意在 再现真实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在他们看来,电影艺 术意味着用电影的艺术手段(画面构图、蒙太奇、音画配 合等)来创造性地处理真实生活场面。
(3)约翰•格里尔逊(1898— 1972):
英国电影导演。他是英国纪录 电影学派的创始人。英文“纪录电 影”一词便是他发表在《太阳》杂 志上的一篇评论费拉哈迪的影片的 文章中首倡使用的。
1927年,格里尔逊回到英国后 说服帝国市场委员会,设立了电影 部并担任主任。从1930年到1933年, 电影部的成员增至30多人格里尔逊 周围聚集了许多 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录片创作 运动。
(3)布赖顿学派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并将英国电影推向世界领先的地位。然而在英国这个保守 的国家.电影长期被视为市井平民的消闲品。投资者对制 片业缺乏兴趣,当法美等国开始出现工业化的大公司时, 英国的制片业仍停留在小规模的手工生产阶段。面对外国 影片强有力的竞争,英国电影急剧衰落下去。
(2)例如: 斯密士在《科西嘉弟兄》使用了叠印法;在《祖母 的放大镜》中第一次使用了特写镜头,在《小医生》中, 拍了远景之后直接转到大特写。 威廉逊在新闻片中自由地交替变换事件地点,在 《亨莱的赛船》一片中,就开始以平行蒙太奇交替表现 赛船的前后追赶,步步加速。他在《中国教会被袭记》 中用蒙太奇手法使追逐和救援的场面交替出现,影片里 开始出现视点多变的摄影机运动。
4、1990年以来的英国电影
1990年之后的英画电影业呈现出喜忧参半、荣耀与危 机并存的局面:一方面,不断出现的英国优秀影片成为欧 洲、乃至世界影坛的突出亮点;但另一方面.英国电影市 场被美国电影主宰,其票房的90%以上出自美国影片,虽 然英国电影制作有了一些进步,但衰退危机始终存在。
(1)喜剧的、国际化的、好莱坞式的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英国电影也曾经在世界影坛上显赫一时,曾是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生产国。但英国电影史的大部分时间都 处于被抑制的衰落不振的状态。英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一直 是在与好莱坞电影的纠结难分中度过的。甚至在很多时候, 英国电影的国族身份都很成问题。
提问:英国电影界认为什么样的影片算是英国 片?
二、发展概况
第六章 英国电影
一、历史背景
英国是世界电影的发祥地之一,曾有众多的英国人为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电影在长期的发 展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特点: (1)积淀深厚的英国文化传统对其影片取材、立意和艺术 风格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其次,英国的古典文学名著 和优秀剧作历来是其民 族文化的骄傲,也是其电影创作的主要来源。
(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 纪录片和运用纪录片手法拍摄的故事片成为电影的主流。 纪录片与故事片的相互渗透是战时英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特 点。此后,运用纪录手法便逐渐形成了英国故事影片的一 种民族风格。
这种风格对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兴起也 有一定影响。战后欧洲大陆电影界很流行的所谓故事片中 的纪录手法,即导源于此。这种做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很 有影响的电影创作理论,对50年代英国的“自由电影”等 电影流派 产生了重要影响。
1900年前后由威廉逊和斯密士这两个出生在布赖顿的 原海滨照相师,他们将卢米埃尔的纪实与梅里爱的虚构相 融,在英国形成布赖顿学派。
詹姆斯·威廉逊
(1)在内容方面,布赖顿学派一般取材于普通小人物的 生活和劳动,很少去拍摄富人的豪华场景。该学派开始 触击一些社会问题,并兼有批判之意,确立了“通俗化” 电影富于社会性的传统。在电影语言的探索方面,布賴 顿学派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们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 移动摄影、叠印、全景、停拍等技巧并首创了电影蒙太 奇的艺术手法。
(5)评价:
以格里尔逊为领袖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创立了一种 纪录电影的创作样态。这些作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参与到各种服务性事业中去,发挥了纪 录电影记录现实、服务公众的效用。
3、自由电影运动
(1)英国的“自由电影运动”是英国纪录电影传统与现 实主义传统的重叠。它又被称为“厨房水槽电影”,这是因 为这些电影的题材往往取自卑微琐碎的日常生活。但从某种 角度看(如发生的年代,其艺术革新意味,其“愤怒青年” 特征等)却相当于英国的法国“新浪潮”。其主要导演有林 赛·安德森、卡莱尔·雷兹、瓦尔特·拉萨利等。
《恋爱中的莎士比亚》
《布朗夫人》 《英国病人》 《憨豆先生》系列 《真正地、疯狂地、深深地》
Leabharlann Baidu
《一脱到底》
90年代初期,正当英国电影界哀叹,“英国电影已经死了” 的时候,《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1994)的辉煌出场重 新点燃了英国电影复兴的希望。这部影片仅以500万美元的 投资(相当于美国影片制作费用的六分之一),36天短短的 拍摄时间,却赢得了全世界范围的巨额票房收入,不仅打破 了本土电影票房的最高 收入,也成为6年以来名列美国票房 榜首的第一部英国独立制作故事片。
林赛·安德森
(2)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影片多以中部工业地区为背 景,有意选用黑白胶片,以阴暗的色调表现环境,并起用无 名演员来塑造叛逆的工人阶级青年形象。这些银幕上的“反 '英雄”人物语言粗俗、举止欠雅,处处反传统之道而行之; 他们的遭遇不尽相同,但那种愤懑不平、孤独彷徨的心境却 是其共有的。
(3)“自由电影”运动于1963年达到高潮,随后便因社 会思潮转变以及中坚分子星散而急剧衰落。尽管其存在时 间不长,但它对传统观念的猛烈冲击却在英国电影界产生 了深远影响。此后的电影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突破了过 去的框框,表现方法更加直接坦率,不受拘束了。
2、纪录电影运动
(1)英国的纪录电影运动是以格里尔逊为核心的。格里 尔逊作为电影导演,只拍出一部《飘网渔船》(1929)。这部 影片明显表现出格里尔逊受苏联蒙太奇手法的影响。他快速 地剪辑鱼船的各个部位,微微仰拍的影像效果使得片中的一 般工人显得形象高大。
(2)英国纪录片学派一方面十分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 认为电影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另一方面又非常注意在 再现真实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在他们看来,电影艺 术意味着用电影的艺术手段(画面构图、蒙太奇、音画配 合等)来创造性地处理真实生活场面。
(3)约翰•格里尔逊(1898— 1972):
英国电影导演。他是英国纪录 电影学派的创始人。英文“纪录电 影”一词便是他发表在《太阳》杂 志上的一篇评论费拉哈迪的影片的 文章中首倡使用的。
1927年,格里尔逊回到英国后 说服帝国市场委员会,设立了电影 部并担任主任。从1930年到1933年, 电影部的成员增至30多人格里尔逊 周围聚集了许多 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录片创作 运动。
(3)布赖顿学派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并将英国电影推向世界领先的地位。然而在英国这个保守 的国家.电影长期被视为市井平民的消闲品。投资者对制 片业缺乏兴趣,当法美等国开始出现工业化的大公司时, 英国的制片业仍停留在小规模的手工生产阶段。面对外国 影片强有力的竞争,英国电影急剧衰落下去。
(2)例如: 斯密士在《科西嘉弟兄》使用了叠印法;在《祖母 的放大镜》中第一次使用了特写镜头,在《小医生》中, 拍了远景之后直接转到大特写。 威廉逊在新闻片中自由地交替变换事件地点,在 《亨莱的赛船》一片中,就开始以平行蒙太奇交替表现 赛船的前后追赶,步步加速。他在《中国教会被袭记》 中用蒙太奇手法使追逐和救援的场面交替出现,影片里 开始出现视点多变的摄影机运动。
4、1990年以来的英国电影
1990年之后的英画电影业呈现出喜忧参半、荣耀与危 机并存的局面:一方面,不断出现的英国优秀影片成为欧 洲、乃至世界影坛的突出亮点;但另一方面.英国电影市 场被美国电影主宰,其票房的90%以上出自美国影片,虽 然英国电影制作有了一些进步,但衰退危机始终存在。
(1)喜剧的、国际化的、好莱坞式的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英国电影也曾经在世界影坛上显赫一时,曾是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生产国。但英国电影史的大部分时间都 处于被抑制的衰落不振的状态。英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一直 是在与好莱坞电影的纠结难分中度过的。甚至在很多时候, 英国电影的国族身份都很成问题。
提问:英国电影界认为什么样的影片算是英国 片?
二、发展概况
第六章 英国电影
一、历史背景
英国是世界电影的发祥地之一,曾有众多的英国人为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电影在长期的发 展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特点: (1)积淀深厚的英国文化传统对其影片取材、立意和艺术 风格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其次,英国的古典文学名著 和优秀剧作历来是其民 族文化的骄傲,也是其电影创作的主要来源。
(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 纪录片和运用纪录片手法拍摄的故事片成为电影的主流。 纪录片与故事片的相互渗透是战时英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特 点。此后,运用纪录手法便逐渐形成了英国故事影片的一 种民族风格。
这种风格对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兴起也 有一定影响。战后欧洲大陆电影界很流行的所谓故事片中 的纪录手法,即导源于此。这种做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很 有影响的电影创作理论,对50年代英国的“自由电影”等 电影流派 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