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学期原子的构成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下作业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 )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2.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的科研机构曾宣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3.(2008年安徽肇庆)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它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
4.(2008年重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
B 、氯离子失去电子后变成氯原子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5.已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则磷原子的核内有 个中子,核外有 个电子。
解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磷原子内中子数为31-15=16.又由于原子不显电性,电子数=质子数,所以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下图所示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Na 182+1111 钠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
;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
。
(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有正电D.核外电子带有负电
(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
。
课下作业答案:
解析:由题给条件,该技术能观测到,化学反应,及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即化学反应时,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都能观测得到。但不能看到原子内部的秘密。2. B 解析:首先要明确一个氢原子是由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构成的,那么,一个反氢原子就是由一个反电子和一个反质子构成的。反电子带正电,反质子带负电,故答案选B。3.11 +1
解析:钠原子(Na)的做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失去后变为钠离子(Na+),故A对;氯原子(Cl)最外层有7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变为氯离子(Cl-),氯离子再失去这个电子又变为氯原子(Cl),故B对;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对;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故D错。
点评:本题易错选B ,以为离子不能失去电子,其实原子就可以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离子也可以再失去或得到电子变回原子。
5. 16 15
6.(1)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分割;没有发现带正电荷的原子核(2)D (3)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
解析:该题以不同时期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所做出的不同猜想为材料,考查对所给材料阅读、分析、提炼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正确科学素养的养成有一定帮助,即: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科学家猜想−→
−再验证,甚至是几代科学家研究
−验证,再猜想−→
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