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面临就业困境问题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面临就业困境问题的分析
XXXXXX大学
调查报告
姓名:X XX
学院:XXXXXX学院
20121109
研究生面临就业困境问题的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当前研究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说明,从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等三个角度 ,分析当前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原因,并提出促进研究生就业对策鼓励研究生创业、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信息渠道建立就业形势预报机制。完善研究生就业机制,加高效强研究生的职业指导。
本调查报告是经过调查身边即将毕业找工作的研究生和从众多资料中筛选组合而形成的,为在读研究生提供指导性建议,也为研究生就业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指导思路。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一.研究生面临就业困境
2012年,我国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计划招生规模达到了584416人,是2003年招生规模的2.18倍,这意味着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10年扩招了1倍多。回顾我们高等教育,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大学扩招,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学习【附表1】。一方面,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也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猛增。加上近年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饱和。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持续扩招,一向被视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也面临着重重就业危机,分析这几年的就业率,可以看到一种怪现象,研究生的就业率往往稍低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智联招聘《网络求职大学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华南地区研究生就业率不敌本科生,重点高校本科就业率65.2%,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49.8%,就是佐证之一【1】。
不少考研学生坦言:读研主要是为了暂避就业压力,希望通过提升学历给自己增添就业筹码。但是,经过几年努力,学历镀了金,就业反而更难。导致这种"倒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少用人单位更喜欢本科生甚至专科生,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难以有效对接。二是对一些重能力重经验的企业来说,很多研究生并没有显示出比本科生更明显的优势,比如学管理的,本身专业性不强,加之都是理论学习,没有实践经验,找工作到哪都不要。前几年这个专业很热,就业去向也不错,但等到毕业时才发现,这个专业人越来越多,而事业单位和企业却差不多饱和了,找工作很难。现在高校还存在很多学企业管理的没去过企业、当教师的没上过讲台等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没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常常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有统计显示,70%
左右的研究生认为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差距大【2】。
所以说,研究生扩招,问题关键不在于高校扩招多少人,而在于扩招以后,高校培养出的研究生是否能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不高,与社会的需求又不吻合,那就成了"注水的猪肉"。
专家表示,目前研究生就业存在专业和地区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亟须政府、高校及用人单位等多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创始人郭金来认为,目前研究生就业遭遇专业性结构遇冷,专业性强的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但比较泛的专业毕业生却“一筹莫展”,这类专业通常与市场接轨不够,任课老师积累的经验有限,毕业生的实践经验也有所欠缺。
除了专业性结构遇冷,研究生就业还存在地区性结构矛盾,地区差异导致人才流向不畅。郭金来说,例如在一些一线城市,并不缺医疗卫生等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而在中西部地区却招不到医学类研究生,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地意向天壤之别。
二.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研究生本人的因素来说,部分研究生在校期间不认真学习,毕业以
后个人知识和技能不能参与社会竞争,被社会所淘汰,这是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实践证明,研究生质量的高低,除研究生本人的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导师的水平。所谓"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导师的水平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培养质量,无论是加强学科建设、调整课程设置,还是对研究生教育整个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大的改革,落脚点还是在导师身上。
然而,面对"扩招",导师们也有了忧心的问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唐凌
教授说:“扩招给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带来了新的压力,以前是一位导师指导
2~3名研究生,现在一些学校甚至发展到一位导师指导20~30名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下滑趋势迫切需要引起重视。”
调查表明,因博士生导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使得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远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3名学生的水平。《一位教授:我向"扩招"投降》的网帖则说的更直白:“我以前上课一直是天马行空,因为我相信,所谓教授,一是要有自己的学术思想,二是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但是,一间教室80个以上的学生如黑云压城,
我只能重新开始填鸭式的满堂灌。我不记得他们中的任何人,他们也不会记得我讲过的任何事,大家只是在一起为GDP作贡献。拿大学当乡镇企业,我不得不投降;拿学术建设当流水线,追求'规模效应',我不得不投降……”
其次,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也是原因之一,大比例的大学扩招,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人数的猛增,而与之相配的就业岗位有限。国家应该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控制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规模,促使人才实现优质高能教育。各个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的人生观实现转变,积极的投身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去。在研究生培养上,以前是"精英
教育、高端就业",现在要了解就业市场,合理调整心理预期,准确定位,大众化教育就是要大众化就业,研究生的培养要在注重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加注重应用性培养,形成核心就业竞争力,因为就业市场需要大量的应用型高端人才而不是"方鸿渐"。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尽快完善培养体制,如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在某些应用型专业,加大来自科研院所、大型厂矿企业等社会导师的比例,增加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深层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