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问题(习题)含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E B FC A
BC A
BC
2. 如图,在 Rt △ABC 中,∠ A=90 °,AB =6 ,AC =8 , D,E 分别为 边 AC
,BC 的中点.点 P 从点 A 出发,沿折线 AD -DE- EB 以每秒 3 个单位长 度的速度向点 B 匀速运动;点 Q 也从点 A 出发,沿射线 AB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 当点 P 到达点 B 时,P,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 设 ( 1)当点 P 到达点 B 时,求 t 的值. 点 (2)设△BPQ 的面积为 S,当点 Q 在线段 AB 上运动时, 求出S 与t 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 P ( 3)是否存在 t 值,使 PQ∥DB ?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 , 说明理由. Q
? 例题示范
动点问题(习题)
例1: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C=90 °,AD=3 cm , DC=15 cm
,BC=24 cm .点 P 从A 点出发,沿 A→D→ C 的方向 以 1 cm/s 的速度
匀速运动,同时点 Q 从C 点出发,沿 C→
B 的方向以 2 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 另一点也
Q
P
BC AD
BC
? 思考小结
表达线段长是动点问题解题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 段长时思考方向如下: ①利用 s= vt ,用动点走过的路程来表达;
表达线
②利用动点所走路程和线段长组合,来表达新线段长;
③和角度结合在一起,利用相似或三角函数来表达.
【参考答案】
? 课前预习
动点问题(讲义)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4
A 运 动 的 时 间 为
t BE C
秒 (
A
BE C A
BE C
3.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 ∥BC,∠B=90 °,AD =6 cm , AB=8 cm
,BC=14 cm. 动点 P,Q 都从点 C 出发,点P 沿C→ B 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点 Q 沿C→ D→ A 的方向做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 随之停止运动.
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点 D, E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t ,过点 D 作DF ⊥ BC 于点 F,连接 DE, EF.
( 1)求证: AE= DF .
(2)四边形 AEFD 能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 t 值; 如果不能,
请说明理由.
( 3)当 t 为何值时,△ DEF 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0 < t ≤3 )
综上:
S=
?2 9
t + 27 2
(3 ≤t ≤12 )
( 2)当 0 < t ≤3 时,
15 t
S=
,为一次函数,
2
15 ∵k= > 0, S 随 t 的增大而增大,
2
45
∴当 t =3 时, S 最大,为
.
2
当 3 < t ≤12 时,
ì15 t
?t 2 ?
S = t 2 - 9 t + 27 ,为二次函数 ,2
∵a=1 >0 , ∴图象开口向上,
9 = , 3< t ≤12 , 4
∴当 t =12 时, S 最大,为 117 . 综上:当 t =12 时, S 最大,最大值为 117 cm 2 . ( 3) 0< t ≤3 ①当∠APQ=90 °时,
AP D
B 此时, AP = EQ,即 t =3-2 t , ∴t =1 . ②当∠PAQ=90 °时, EQ C
3 AP D
15
BQ C
24 ② 分析运动状态,分段、定范围.
△APQ 的面积 S
3s
(1/s) P : A
D
(2/s) Q : C 15 s
C
12 s B
总时间: 0 ≤t ≤12 ,分为两段: 0 ≤t ≤3 , 3< t ≤12 . ③ 分析几何特征,表达,设计方案求解.
第 1 问,结合分段,画出对应的图形后,表达对应图形的底和高,根据公式建等 式.(当 t =0 时,三角形不存在;所以 t ≠0 )第 2 问,借助第 1 问的面积 表达式来求解. 第 3 问,由于直角所在角不确定,分类后,画出对应图形,表达,分析不变特 征,设计方案求解.
随之停止运动.
(
1运
)动( 2)当 t 为何值时,△ APQ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连的(3)△APQ 能成为直角三角形吗?如果能,直接写出 t 的值; 如果不能, 接时请说明理由.
间
A为
AP D
P
,tΒιβλιοθήκη A,求 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Q
,
B QC
P
Q
,
【思路分析】 ① 研究基本图形,标注信息.
【过程示范】 解:( 1 )当 0< t ≤3 时,
AP D
B QC 1
S = ′t ′15 15 t
= 22 当 3 < t ≤12 时,
A D
P
B QC
1
1
1
S = ′15 ′(3 + 2 t ) - ′3 ′(t - 3) - ′2 t ′(18 -
t) 2 2 2
= t 2 - 9 t + 27 2
b 又∵-
2a
A PD
B QC 此时, CQ = AD ,即 2 t =3 ,
3 ∴t = .
2
3< t ≤12 ①当∠APQ=90 °时,
AD P
B QC 易证∠APD= ∠PQC, ∴△APD ∽△PQC,
∴t =6 或 t =9 . ②当∠PAQ=90 °时,
A D P
B QEC 易证∠PAD= ∠QAE,
( 1)求 CD 的长;
( 2 )若点 P 以1 cm/s 的速度运动,点 Q 以 2 2 cm/s 的速度运 动 ,(3)若点 P 的速度仍是 1 cm/s ,点 Q 的速度为 a cm/s ,要使在运动过 连程中出现 PQ ∥DC,请直接写出 a 的取值范围. 接
AD
B
Q
,
P
BP
C
Q
,
AD
设
△
B
∴△PAD ∽△QAE,
? 巩固练习
1. 如图,在 Rt △ABC 中,∠B=90 °,BC= 5
,∠C=30 °.点 D
从点 C 出发,沿 CA 方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A 匀速运动
,同时点 E 从点 A 出发,沿 AB 方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B 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
如图,直线 y = - x + 4 和 x 轴, y 轴的交点分别为点 B,点 C, 3 点A 的坐标是 (-2 ,0) .动点 M 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 O 出 发沿 O- B- O 方向运动,同时动点 N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 B 出发沿线段 BC 向点 C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运动 .设点 M 运动 t 秒时,△MON 的面积为 S.求 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