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清北班二)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河北省大名县一中高三9月月考
语文试卷(清北班二)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歌谣所生,宜自生民始也。”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民歌,其起源即昭示着人类的起源。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两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越人之歌;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诗经》,其“国风”部分也是民歌歌词的总汇。从先秦的歌谣,到汉魏乐府,再到唐宋间的曲子词、竹枝词等体式的流变,民歌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明代沈德符记录了万历年间江南小调的流行状况:“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每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我们也可以说,民歌又何尝不是一部时尚史呢?
问题是,今天当很多人在叫嚣“娱乐至死”、张扬多元价值的时候,当多数民歌所描述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民歌生活在一起吗?
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现代性并非一种全然固定的僵死结构,它应该是开放的,既对空间开放,也对时间开放;它应该是一种建构性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间我们可以把现代性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的诗意生存的需要。这样来理解,传统就不再是一个被降服、被审判、被耻笑、被切割、被虚假玩弄的概念,而应该是唤起我们敬畏感的、我们借此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传统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回归人类应然的统一存在。
民歌正是自传统社会以来,人们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在欣赏民歌的时候,我们感到在传统人文世界中找到了人应该为人的那种存在的方
式,我们觉得人应该那样和这个世界进行美好的连接,应该那样诗意地栖居。这种人的本真的状态,并不以样貌的陈旧而过时。反倒是,我们越是在非熟人社会孤独地存在,越需要追寻这种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同时,在民歌的歌唱中,艺术活动和人的肉身体验、生命器官高度合一,是在深层次上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在歌唱中,身体这一自然客体、心灵寓体的能量被强烈激发,人的主体意义被充分地释放,这是艺术的解放,更是人的解放。
今天,我们在理解民歌价值的时候,应该有更宽广和更深沉的追问。唯有如此,我们对民歌艺术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才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待。而对民歌的自信,也正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摘编自杨晓华《民歌,可以重新成为时尚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诞生之日起,人类就自觉地通过言谈歌咏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
B.《弹歌》《诗经》同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二者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C.借助对民歌的欣赏,人们可尝试感知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
D.有了对民歌的自信才会有民族文化自信,民歌也才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举例和引用手法,简要概述了民歌艺术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B.文章基于当今社会生活与民歌自身价值的激烈冲突,将论证推向了深入。
C.文章以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为前提,阐述了民歌欣赏与歌唱的价值。
D.文章主要论述民歌是否具有时代价值的问题,整体上采用了层进式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因而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一直就是时尚。
B.将现代性视为开放的结构和建构性的场域,将有助于人们理解传统的意义。
C.传统可用来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民歌正是这样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
D.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意义的释放,能够在歌唱民歌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的媒体媒介方式大多为报纸、电视、书刊等等,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