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 后现代主义设计

合集下载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章节题库-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圣才出品)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章节题库-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圣才出品)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章节题库-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圣才出品)第12章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一、填空题1.______是美国重要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大师,他在纽约设计的世界贸易中心两栋大厦,曾是华尔街金融中心的标志和象征。

【答案】山崎宾2.由日本著名设计师幽崎宾设计、位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的普鲁蒂______艾戈住宅区的三栋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大楼。

于1972年7月15日被炸毁。

那个日子被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______在1977发表的论文______,定为“现代建筑死亡日期”。

【答案】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3.______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之一。

【答案】罗伯特·温图利4.美国著名建筑师罗伯特·温图利于1966年出版的《______》一书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

【答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5.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是______风格的典型代表。

【答案】高科技风格6.减少主义中最重要的设计团体是成立于意大利米兰的______。

【答案】“宙斯”设计集团7.针对现代主义大师米斯提出“少则多”的减少主义思想而针锋相对地提出“少则烦”的后现代主义大师是______。

【答案】罗伯特·温图利8.后现代主义设计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的______及英国和美国的______。

【答案】反主流设计;波普设计9.“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后工业社会条件下发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始于20世纪______年代。

【答案】6010.二战后,由欧洲的现代主义移植到美国后形成了一种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领域。

这种风格在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前,几乎一统天下,它具有现代主义的形式特征,但不具有现代主义的民主思想和主张,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这种风格是指______。

【答案】国际主义风格11.1980年12月,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索塔萨斯等7名年轻的设计师组成了______,因无视一切模式与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与理想化的现代主义设计法则格格不入,因而称为反设计。

艺术设计史电子教案19后现代主义

艺术设计史电子教案19后现代主义

第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 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第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后现代主义理论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提出:“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 “赞成二元论”。“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东西中挑 挑拣拣”。“建筑就是要装饰” 英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认为后现代主义是: 1、历史主义 与新折衷主义。2、复古式变形装饰。3、新乡土。4、个 性化+都市化=文脉主义。5、隐喻和玄学。6、复杂与含 混的空间。 美国建筑师R·· ·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三个特征: · a.采用装饰,b.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c.与现有环境融合 (文脉主义)。
设计集团,他们设计的家具、用品,虽然大多是豪华型样品,但是,他们的思想却
已渗透到诸多用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设计领域中,并在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方面开 创了一种国际性的新风格。 索特萨斯认为,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因而设计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 没有永恒,只有瞬间。他说:“应当把设计活动从工业需求与计划的单纯机械结构 中解脱出来,使它进入一个有着一切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更广阔的领域。当人们希 望表现生活的寓意时,设计活动也就随之开始了,这就是说,所谓的反传统设计其 实是毫无传统可反。一切都仅仅是为了扩大和深化设计活动。”而他自己的目的就 是“要使设计有更广阔的交流领域,意义更加深刻,设计语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而且也要使人们更进一步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担负的责任 。”

建筑的结构是现代主义的,但采用了大量的装饰,具 有非常浓厚的装饰性,楼正面有用彩色水泥和砖镶成 的巨大的希腊式柱子,楼底设计成神殿基座造型,这 与现代主义冷漠的几何造型完全不同。

现代设计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现代设计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现代设计史基础知识点总结现代设计史是指自19世纪末期以来的设计发展历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总结现代设计史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设计风格、设计师及其作品,以及设计影响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一、设计风格1. 装饰艺术风格:装饰艺术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其特点是强调装饰性,注重线条、颜色及图案的和谐统一,代表作品有维也纳分离派的家具设计。

2. 包豪斯风格:包豪斯是一所位于德国的设计学院,强调功能性和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其影响广泛,包括建筑、家具和平面设计等领域。

3.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注重简约、纯粹和功能性,代表作品有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的设计作品。

4.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破坏了传统设计的规范和限制,追求创新和表达个人主义,代表作品有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的产品设计。

二、设计师及其作品1. 威廉·莫里斯:英国设计师、艺术家和社会主义者,创立了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

他的作品以自然主义的纹样设计和手工艺制作而闻名。

2. 查理斯·伦纳德·伊姆斯:美国平面设计师,以其创新和图形化的设计风格闻名。

他的作品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丹尼斯·哈普斯温:荷兰设计师,以其简洁且有力的设计风格而著名。

他是包豪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作品以几何形状和功能性见长。

4. 乔纳森·伊夫:英国工业设计师,以他在家居产品设计领域的创新作品而著名。

他的设计强调人机工程学和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影响1.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设计受到了数字化工具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意和创新。

2. 社会文化对设计的影响:设计总是与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

例如,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会影响设计师的创作,例如女权主义对家居设计的影响。

3. 可持续发展对设计的影响: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重要议题的背景下,现代设计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和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

现代设计史发展历程的时间轴设计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包括各种设计领域,从工业设计到图形设计、时尚设计等。

以下是现代设计史的一些主要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时间轴,涵盖了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关键时刻:1880-1910年代:艺术和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880年代至1910年代初,艺术和工艺运动崛起,强调手工制作、质量和艺术性,对后来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1919年:包豪斯学派成立* 德国包豪斯学派(Bauhaus)成立,提倡合理的工业制造与艺术的结合,对现代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0-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 1930年代至194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盛行,注重功能性、简约、材料的真实性,代表人物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

1940-1950年代:工业设计的崛起* 1940年代至1950年代,工业设计开始崭露头角,设计师注重将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推动了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发展。

1950-1960年代:世界性设计运动*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世界各地的设计运动兴起,如意大利的设计重生运动(Renaissance of Italian Design)和日本的和风现代设计。

1960-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设计师开始挑战现代主义的规范,强调个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1980年代:数字革命和计算机设计* 1980年代,数字革命催生了计算机设计的兴起,图形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逐渐成为主流。

1990年代至今:全球化和可持续设计* 1990年代至今,设计界面临全球化挑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设计理念逐渐兴起。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和科技创新* 2000年代,用户体验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如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对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这个时间轴提供了设计史中一些主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事件的概览,然而,设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设计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考研重点笔记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考研重点笔记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考研重点笔记一、现代设计的前奏:“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一)“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19 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主张设计的诚实、质朴,反对华而不实的维多利亚风格;倡导自然主义风格,借鉴中世纪的哥特风格。

代表人物有威廉·莫里斯,他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

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认为设计应该为大众服务。

其作品如“红屋”,充分体现了他的设计理念。

这场运动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了设计的社会功能和人文价值,为后来的设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但同时,由于其过于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计的发展。

(二)“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兴起,几乎波及整个欧洲和美国。

它的特点是强调自然曲线,反对直线和几何形状;注重装饰性,从自然中汲取灵感。

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在法国,以埃克多·基马德的巴黎地铁入口设计为代表;在比利时,以维克多·霍塔的建筑作品为典型。

“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上是一次重要的探索,它打破了传统的装饰风格,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然而,它缺乏对工业化的适应,最终未能成为主流的设计风格。

二、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一)德国工业同盟德国工业同盟成立于 1907 年,是德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组织。

它主张通过设计教育提高德国设计水平,强调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

其代表人物有彼得·贝伦斯,他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了一系列产品,体现了功能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设计原则。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立标志着德国现代设计的开端,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荷兰“风格派”荷兰“风格派”成立于1917 年,主张艺术与设计的纯粹性和抽象性,以几何形式和三原色为主要表现手段。

代表人物有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德,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是“风格派”的经典作品。

世界现代设计史简述

世界现代设计史简述

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

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

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注重质量与销路。

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

此时期尚属于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在产品设计上十分的混乱。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团体世纪行会(阿瑟?马克穆多1882)。

2、艺术工作者行会(1884)。

3、手工艺行会(查尔斯?阿什比1888)。

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

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
与新艺术风格的不同点在于:功能主义与有机写太的结合,几何形与有机形态的有机结合。大胆独特,取材于自然题材装饰,却以一种抽象的形式现象。
与新艺术主义风格的不同点在于:收到日本传统设计的印象较大,能找到东方艺术的痕迹。
与新艺术风格的不同点在于:更加抽象和富有个人表现.
四.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国际风格)
1新建筑风格
(芝加哥学派)
2荷兰”风格派”
3”俄国构成主义”
4包豪斯风格
(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高峰)
⑸⒈法国装饰艺术风格
⑵美国装饰艺术风格
(3)英国的装饰艺术风格
⑹美国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设计风格)
⑺⒈功能主义风格
(美国)
⒉德国的新功能主义风格
⒊英国的当代主义设计风格
⒋美国有机现代主义风格
⑻.日本的设计主义
⑼.有机现代主义风格
⑽.意大利艺术化设计风格
1880——1940年
1871年
1917-1931年
1917
191年代
二战后
二战后
二战后
二战后
20世纪50年代
1925年
1951—1957建立
弗兰克.莱特
彼得.贝伦斯
勒.柯布西那
格罗佩斯
米斯.凡德罗
沙利文
兰克.莱特
蒙德里安
罗塞尼.尼佐里
1功能主义原则
2“形式服从功能””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是现代主义对设计形式的主要观点,追求形式简约和简单的几何造型.
3重视设计对象的成果核算
注重功能的简洁实用,”形式追随功能”.”重视内部的结构”功能和空间的利用.反对单纯与功能无关的装饰
用纯粹的几何形式和单纯色彩来探索现代主义设计的新形式语言

世界现代设计史知识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知识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知识点在现代社会中,设计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

无论是我们身处的室内空间,使用的产品,还是我们所接触的广告等等,都与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的范畴广泛,其中的发展历程更是丰富多样。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现代设计史的重要知识点,带领读者一起了解设计发展的脉络。

一、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是现代设计历史上一支极具影响力的运动。

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德国,旨在通过与工业技术的结合,追求功能主义与美的统一。

包豪斯设计师们注重简约与实用,推崇材料本身的特性,并追求对于空间与形式的研究。

此外,包豪斯也强调对于工艺与生产的掌控,使得设计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产品。

二、国际风格国际风格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主导的一种设计风格。

它将机械化生产的工业材料和现代化的建筑理念相结合,强调功能、克制和纯粹。

国际风格设计的特点是简洁、几何化的外形,大量使用玻璃、钢结构和无梁结构等现代材料,同时注重对于空间比例和功能的研究。

国际风格设计的代表性建筑有美国芝加哥的联合体大厦和德国魏玛的巴洛士学派大楼等。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对于传统现代主义设计的反思和批判。

它反对简洁、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而是更加注重表达个体主义的风格。

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形式上更加多元、复杂,注重装饰与细节,主张抛弃单一的标准与规则。

此外,后现代主义设计还注重对于文化、历史、地域和个体的认同,将设计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相结合。

四、平面设计的发展平面设计是以文字和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设计方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平面设计也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机械印刷到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法和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们注重创新的排版方式、色彩理论与应用,通过不同的视觉元素来达到视觉冲击效果。

五、产品设计的演变产品设计是指以人类使用为核心,考虑功能性、美观性和实用性的设计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产品设计也在不断演变。

后现代主义设计PPT课件

后现代主义设计PPT课件
4
从整体上来看,对现代主义进行改造、重新诠释、 修正的探索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所谓的晚期现代主义, 把现代主义的特征发展到极端,从而力图打破沉闷; 另外一个是后现代主义,从装饰下手,企图改变现代 主义的沉闷和单调化垄断化。
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从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 正。它在很大程度是接纳了现代主义的理想主义,以 及它的自由主义的目标,后现代主义当中没有什么人 是希望回到工业化以前时代的保守主义者、反动派或 者修正主义者。
后现代主义设计
1
后现代主义设计
1 后现代主义设计概述 2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3 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上的重要代表人物 4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产品设计
2
设 计 史 | 后现代主义设计
1 后现代主义设计
1.1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字面意思是:指现代主义以后的某种或各种风格, 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或者否认现代主义 的内涵。
7
设 计 史 | 后现代主义设计
1 后现代主义设计
1、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物质世界,改变了人们的 思想方法、文化特征、行为特征等,使得人们对于设 计越来越具有敏锐的要求,因此设计必须随之变化以 应付新的社会需求。
2、战后的社会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时期,一方 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另一 方面人们的思想压抑又动荡,激活了许多的艺术运动 及风格运动。
12
3.2.1 罗伯特·文丘里
设 计 史 | 后现代主义设计
3 后现代主义设计上的代表人物
9
2、它对于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立场。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地恢复 历史风格,如果是单纯恢复历史风 格,也就没有什么后现代主义了, 充其量不过是历史复古主义而已。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风格采取抽出、 混合、拼接的方法,并且这种折衷 处理基本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 构造基础之上的。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说课材料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9-后现代主义设计说课材料

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
计领域中。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四)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1、多元化 2、模糊性:后现代主义没有明确的宣言、纲领和统一的设计风格,表 现出一种杂糅的美学思想,如波普设计、解构主义设计、高科技风格以 及孟菲斯设计集团产生、发展单,击此在处技添术加背标后题揭示了20世纪人类生活方式、 生活场景的变迁。 3、开放性: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政治、经济、哲学、 美学、艺术、设计等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峰,成为“时代精 神的象征”,设计风格涉及产品等各个领域。 4、强调设计的个性及民族特性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 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 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 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 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五)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手法 常采取隐喻、折衷、夸张、戏谑等设计手法,通过借鉴历史风格来
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反映出一种幽默与风趣感,唯独功能上的 要求被忽视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缘起
(一)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科技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探索实践 在“少则烦”提出不久,美国建筑师格雷夫斯和
查尔斯·穆尔等用夸张、怪异手法,从传统建筑中选 取装饰因素来装饰当代建筑。
罗伯特·文丘里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现 代 设 计 史--后现代主义

现 代 设 计 史--后现代主义
B、就狭义的后现代主义而言,它是比较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折衷手法达 到强烈表现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典型特征表现在它的历史 主义和装饰主义的立场,以及对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处理手法和它的娱乐性、处理 装饰细节的含糊性里,这些特征在罗伯特·温图利(Robert Venturi)、迈克·格利 夫斯(Michael Graves)、阿道·罗西(Aldo Rossi)等人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3、新现代主义
严格地说,新现主义(Neo Modernism)不属于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范畴,之所以 加以重点介绍,是为了提供与后代主义同时期发展的设计风格以作参照。
向现代主义的挑战,一方面表现在后现代主义的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对现代主义 的重新研究和发展,这就是“新现代主义”的内容,与后现代主义并行发展起来的, 还有一批坚持现代主义传统,完全按照现代主义原则进行设计的设计师们,他们为 现代主义注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主义。因此,作为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风格, 新现代主义并不是其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而对它的更新发展。
《究竟是什么使得今 日的家庭如此不同? 如此有魅力?》
1956年 英国
儿童斑点椅 彼得 默多克 英国 1963年
TS502收音机 意大利 1964年
充气沙发 1968年 意大利
UP椅 意大利 1969年
“豆袋”
加提、包立尼、提奥 多罗设计
意大利 1969年
椅子 艾诺 阿尼欧设计 意大利 1965.1968年
2、曼菲斯设计集团
曼菲斯(Memphis)在意大利的米兰成立于1980年12月,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 (Ettore Sottsass)和7名青年设计师组成。在80年代,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激进 设计集团,他们设计的家具、用品,虽然大多是豪华型样品,但是,他们的思想却 已渗透到诸多用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设计领域中,并在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方面开 创了一种国际性的新风格。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章节题库-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圣才出品)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章节题库-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圣才出品)

第12章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一、填空题1.______是美国重要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大师,他在纽约设计的世界贸易中心两栋大厦,曾是华尔街金融中心的标志和象征。

【答案】山崎宾2.由日本著名设计师幽崎宾设计、位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的普鲁蒂______艾戈住宅区的三栋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大楼。

于1972年7月15日被炸毁。

那个日子被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______在1977发表的论文______,定为“现代建筑死亡日期”。

【答案】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3.______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之一。

【答案】罗伯特·温图利4.美国著名建筑师罗伯特·温图利于1966年出版的《______》一书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

【答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5.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是______风格的典型代表。

【答案】高科技风格6.减少主义中最重要的设计团体是成立于意大利米兰的______。

【答案】“宙斯”设计集团7.针对现代主义大师米斯提出“少则多”的减少主义思想而针锋相对地提出“少则烦”的后现代主义大师是______。

【答案】罗伯特·温图利8.后现代主义设计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的______及英国和美国的______。

【答案】反主流设计;波普设计9.“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后工业社会条件下发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始于20世纪______年代。

【答案】6010.二战后,由欧洲的现代主义移植到美国后形成了一种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领域。

这种风格在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前,几乎一统天下,它具有现代主义的形式特征,但不具有现代主义的民主思想和主张,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这种风格是指______。

【答案】国际主义风格11.1980年12月,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索塔萨斯等7名年轻的设计师组成了______,因无视一切模式与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与理想化的现代主义设计法则格格不入,因而称为反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概要

后现代主义设计概要

西 方 艺 术 设 计 史
11.3.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罗伯特· 文杜里(Robert venturi)[美]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胡少湘大楼
屋顶装饰(老虎)文杜里
西 方 艺 术 设 计 史 (2)查尔斯· 詹克斯(Charles Jencks)[美]
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
(2)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 [美] 主张:查尔斯·詹克斯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 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美国圣路 易市炸毁由日本建筑师山崎石设计的典型的现代主义住宅区,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死亡时刻。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 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人物,著作有《后现代主义》、《后现 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詹克斯详尽地列举和分析了一切建筑 新潮,并把它们归于后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代主义一词开 始广为流传。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一后现代主义背景介绍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四后现代主义与工业设计五后现代时期的平面设计新现代主义七对后现代主义的质疑面向未来的设计一后现代主义背景介绍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vism
设计理念:反映对整体的否定和对于部件的关注。
设计手法:将建筑的整体肢解,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不完整,甚至支离 破碎的空间造型。
弗兰克· 盖里[美] (Frank Gehry,1947-)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 博物馆
设计作品:波卡· 米塞里亚的吊灯 设计手法:以瓷器爆炸的慢动作影片为蓝本,将瓷器“解构”成灯罩, 别具一格。
讲究装饰的丰富和 色彩的绚丽,及历 史风格的折衷。

举例说明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设计风格

举例说明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设计风格

举例说明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设计风格自现代主义以后,设计领域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风格的例子: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设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对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性提出了质疑。

它强调对历史、文化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并通过使用复杂的形式、混合多种风格和引用历史元素来达到这一目标。

后现代主义设计通常具有戏剧性、夸张和幽默的特点。

2. 极简主义(Minimalism):极简主义强调简洁、清晰和功能性。

它通过简化形式、减少装饰和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达设计的本质。

极简主义设计通常具有纯净的线条、中性的颜色和简约的材料。

3.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但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中仍有影响。

它强调自然的曲线、有机形态和装饰性元素的运用。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常常融合艺术和工艺品,注重细节和手工艺。

4. 后现代建筑(Postmodern Architecture):后现代建筑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相呼应,采用了类似的理念和手法。

后现代建筑对功能主义和标准化的现代主义建筑提出了挑战,强调历史、文化和个人表达的多样性。

它常常使用复杂的形式、明显的象征性和多样的材料。

5. 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 Design):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可持续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趋势。

可持续设计追求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倡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

它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建筑的passivhaus 等。

这些只是现代主义之后设计领域的一小部分风格,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设计流派和风格。

不同的设计风格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产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审美和设计理念。

中外设计史-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中外设计史-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二次大战前的英国伦敦地铁,由英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佛兰尼·皮克领导的伦敦地铁设计规划。
1933年贝克设计的地铁交通图
英国油画展海报 艾伦·弗雷彻设计
OLIVETTI公司海 报
艾伦·弗雷彻设计
奔驰公司海报艾伦·弗雷彻设计
95年世界博览会招贴 艾伦·弗雷彻设计
意大利杂志封面 艾伦·弗雷彻设计
客观,中性,统 一
芭蕾舞剧 《吉赛尔》 海报
霍夫曼设计
1959年
高尔特 玩具标 志
1963年
英国 肯·加兰 设计
IBM标志设计 保罗·兰德设计
IBM海报设计 保罗·兰德设计
IBM识别手册 保罗·兰德设计
IBM手提袋设计 保罗·兰德设计
西屋电子海报设计 保罗·兰德设计
西屋电子海报设计 保罗·兰德设计
田中一光设计
龟仓雄策设计
龟仓雄策
1964年东京奥运会招 贴
பைடு நூலகம்
龟仓雄策设计
田中一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1919—)在他出版了1973年的《后工 业社会之来临》一书中首次提出“后工业社会”一词,它界定了战后60年代出现的 一系列社会变革。从设计领域中观念变革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服务,为效益服务的附庸。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是国外近现代建筑史上影响范围最广、时间最长、 争议最多的一种风格流派。它在总结了新建筑运动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 系统完整的建筑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建筑的功能和经济性 2、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题,反对多余的装饰 3、主张发挥新材料、结构的性能特点 其中,以格罗披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以及奥图为代表。

14.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流派

14.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流派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 物馆1997年
• 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 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度的变化,建筑的各 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 • 为解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的 问题,将建筑穿越高架路下部,并在桥的另 一端设计了一座高塔,使建筑对高架桥形成 抱揽、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一体。 • 不规则的流线型多面体组成,上面覆盖着 3.3万块钛金属片,在光照下熠熠发光,与波 光鳞鳞的河水相映成趣。
1980“仆役”
1981年作品
1981
1988
彼特 • 歇尔(Peter Shire 1947- ) 代表作:巴西桌子
孟菲斯集团成员的作品
孟菲斯集团成员的作品
1982作品
马丁•伯顿
(Martine Bedin 1957) 代表作:超级灯
02
高科技风格 (High-tech)
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 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 术。在设计中甚至直接采用技术结构形式作为造型。
英国建筑师皮阿诺(Reuzo Piano)和罗杰斯(Richard
Rogers)1976年设计的法国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
11
马内奥•波特
(Mario Botta 1943-)
美国纽约莫萨设计小组的作品
• 里很善于利用不同体块间形成的缝隙作为天光的采光口,形成温和却形态各异的光线。
LV基金会艺术馆
英戈·莫端尔 [德](Ingo Maurer)
设计作品:波卡·米塞里亚的吊灯 设计手法:以瓷器爆炸的慢动作影片为蓝本,将瓷器“解构” 成灯罩,别具一格。
04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一门研究自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领域和风格,对于理解当代设计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世界现代设计史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的起源工业革命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契机。

机器生产的大规模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使得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设计与生产的分离。

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成为主流,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在这个时期,一些先驱者开始思考如何将设计与工业生产更好地结合。

例如,英国的威廉·莫里斯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主张恢复手工艺的传统,反对机械化生产带来的粗制滥造。

他的设计作品注重自然材料的运用和手工技艺的表现,强调设计的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二、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兴起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广泛传播。

它主张摆脱传统的装饰风格,从自然中汲取灵感,采用流畅、蜿蜒的线条来表现植物、动物等有机形态。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作品涵盖了建筑、家具、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建筑方面,西班牙的安东尼高迪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他的作品如圣家族大教堂充满了奇幻的曲线和丰富的装饰,展现了新艺术运动的特点。

在平面设计领域,阿尔丰斯·穆夏的海报设计以优美的女性形象和华丽的装饰风格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三、装饰艺术运动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装饰艺术运动兴起。

它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古埃及和非洲艺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强调几何形状、简洁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对比。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珠宝等领域。

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是装饰艺术运动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其高耸的尖顶和金属装饰展现了现代都市的繁华与奢华。

在家具设计方面,法国的埃米尔雅克·鲁尔曼设计的作品常常使用珍贵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体现了装饰艺术运动的精致与优雅。

四、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 20 世纪设计领域的重要思潮,强调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

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3.2.3 弗兰克·盖里
设 计 史 | 后现代主义设计
3 后现代主义设计上的代表人物
弗兰克·盖里(FrankOwenGehry)1929年2 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 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 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
从整体上来看,对现代主义进行改造、重新诠释、 修正的探索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所谓的晚期现代主义, 把现代主义的特征发展到极端,从而力图打破沉闷; 另外一个是后现代主义,从装饰下手,企图改变现代 主义的沉闷和单调化垄断化。
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从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 正。它在很大程度是接纳了现代主义的理想主义,以 及它的自由主义的目标,后现代主义当中没有什么人 是希望回到工业化以前时代的保守主义者、反动派或 者修正主义者。
谢谢!
设 计 史 | 后现代主义设计
3 后现代主义设计上的代表人物
3.2 后现代主义设计上的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上的重要代表人包括: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汉斯·霍兰(Hans Hollein) 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 诺伯特·伯尔戈夫(Norbert Berghof)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马休·森(Matteo Thun)
设 计 史 | 后现代主义设计
1 后现代主义设计
1、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物质世界,改变了人们的 思想方法、文化特征、行为特征等,使得人们对于设 计越来越具有敏锐的要求,因此设计必须随之变化以 应付新的社会需求。
2、战后的社会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时期,一方 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另一 方面人们的思想压抑又动荡,激活了许多的艺术运动 及风格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伯纳德·屈米,雅典新卫城博物馆
彼得·艾森曼,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伯纳德·屈米,巴西当代艺术馆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一)解构主义 2、“解构主义”建筑特色
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认为新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 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
(二)设计思想的演变过程 3、明确概念
美国建筑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1977年出版的 《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明确提出 “后现代”概念, 统一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为后现代主义设计奠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定了理论基础。 另外,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罗伯特·恩斯特
将其主要特征归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 饰主义”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能力,认为他们能解决所有问题,能应付千变万化的设计要求。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第二节 设计的分类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目录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设计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团体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概况
(一)时间脉络 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发端于建筑,然后迅速扩展到工业产品等设计
诺曼·福斯特(1935-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 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 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 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 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卡尔顿书架 索得萨斯,1981年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孟菲斯室内设计特征: (1) 常用新型材料、响亮的色彩和富有新意 的图案来改造传世经典家具,显示设计的双 重译码,既是大众的,又是历史的;既是传 世之作,又是随心所欲。 (2) 注重室内风景效果,常常对室内界面的 表层进行涂饰,具有舞台布景般的非恒久性 特点。 (3) 在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的线条,采 用波型曲线,曲面与直线、平面的组合来取 得室内意外效果。 (4)超越构件、界面的图案、色彩涂饰。 (5)室内平面设计不拘一格、具有任意性和 展示性。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悉尼歌剧院 的贝壳造型,充 满了童趣、天真 和幻想。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
(二)建筑的外部环境、地区特征、历史文化等因素,同样影响建筑的 外在形式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认为,建筑的内部功能固然决定其外在形式, 但建筑的外部环境、地区特征、历史文化等因素,同样影响建筑的外在
众文化的特性。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五)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促使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的直接原因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初产生,三十年代成熟,五六十年代形成“国
际主义风格”,采取统一的方法、方式对待不同问题,以简单的中性方 式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从而忽视个人的要求及审美;过分强调专家的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第六章、包豪斯 第七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 第八章、欧洲各国及日本现代设计 第九章、后现代主义设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第六章、包豪斯 第七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 第八章、欧洲各国及日本现代设计 第九章、后现代主义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探索实践 在“少则烦”提出不久,美国建筑师格雷夫斯和
查尔斯·穆尔等用夸张、怪异手法,从传统建筑中选 取装饰因素来装饰当代建筑。
罗伯特·文丘里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查尔斯·穆尔1975-1978年间设计了美国新奥尔良意大 利喷泉广场,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高科技风格在建筑、室内、产品设计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它也是 首先发端于建筑界。从科技发单展击此层处面添上加看标,题高科技风格是伴随着20世纪 人类高科技的发展和现代主义设计的衰退而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艺术 设计的典型现象之一。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设计风格
(二)高科技风格 2、高科技风格的发展过程
采取统一的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问题,以简单的中性方式来应付复杂 的设计要求,因而忽视了个人的要求和个人的审美价值。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后现代主义建筑力求用“隐喻”、“象征”和“多义”等艺术符号, 就是为了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视觉语言。
语言的符号化,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方式。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具有无绝对权威,个人而非中心的,恒变而无预定设计的,没有次 序,无固定形态,流动的、自然表现的,没有正确与否的二元对抗标准, 随心所欲,多元而非统一化的,破碎凌乱的特点。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设计风格
(二)高科技风格 1、高科技风格产生的背景
视为与现代文化产品不同的那些文化产品,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
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
计领域中。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四)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1、多元化 2、模糊性:后现代主义没有明确的宣言、纲领和统一的设计风格,表 现出一种杂糅的美学思想,如波普设计、解构主义设计、高科技风格以 及孟菲斯设计集团产生、发展单,击此在处技添术加背标后题揭示了20世纪人类生活方式、 生活场景的变迁。 3、开放性: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政治、经济、哲学、 美学、艺术、设计等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峰,成为“时代精 神的象征”,设计风格涉及产品等各个领域。 4、强调设计的个性及民族特性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设计风格
(一)解构主义 1、“解构主义” 产生的背景
它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 的破坏和分解。最早在1967单年击,此哲处学添家加贾标克题·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但 运用于设计领域,并形成一种风格,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
“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设计面临重重危机,为反对“国际主义 设计风格”而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行为。“解构主义”最先开 始于建筑界,并迅速波及到产品等其他设计领域。
领域。 1、初步形成:1960s末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快速发展:1970s-1980s 3、逐渐衰落:1990s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二)设计思想的演变过程 1、针对“少则多”,提出“少则烦”
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 杂性与矛盾性》中针对米斯的“少则多”提出“少则 烦”的信条,成为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概念
(一)源头
在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是指从建筑设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设
计运动。
(二)发展过程 1、兴起:1960s末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发展:1970s
3、高峰:1980s
4、衰落:1990s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指在艺术、电影、建筑等领域中产生的各种被
(三)大众传媒为其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战后,因电视使用的增多,公众越来越多地参与媒体文化。之后,
由于其他媒体形式如电影、广播、流行音乐、报纸和杂志的迅速发展,
极大推动了社会各系统的开放状态,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与发展提
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四)大众文化的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后现代主义的种种特征,以及种种艺术手法的使用,实质上体现大
查尔斯·詹克斯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倡导“功能追随形式”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形式服从功能”,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倡导“功
能追随形式”,强调的是设计形式的改观,这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的基本特征之一。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无论在建筑物的细节还是内部,采用各种古典装饰,运用变形、解 构、夸张等手段,使建筑物及其装饰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性。
(二)反主流文化的推动 二战后,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科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人们开
单此处添加标题
始反思资本主义的理性、科技和乐观主义的主流文化存在的弊端,因此 反主流文化运动兴起,开启了人们对文化求新求变的心扉。如20世纪60 年代欧洲各国学生运动、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新女权运动等。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五)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手法 常采取隐喻、折衷、夸张、戏谑等设计手法,通过借鉴历史风格来
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反映出一种幽默与风趣感,唯独功能上的 要求被忽视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缘起
(一)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科技为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第二节 设计的分类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目录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设计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团体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第二节 设计的分类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目录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设计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团体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缘起
孟菲斯设计集团, 家具设计代表作—书架 设计,后现代设计的流派之一,发起者是意 大利设计师索得萨斯。1981年,他召集一 群不满30岁的青年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 “孟菲斯”设计组织。孟菲斯没有固定的宗 旨,他们的本意就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它 树立了一种新的产品内涵,即产品是一种自 觉的信息载体。在风格上,孟菲斯表现出各 种极富个性的情趣和天真、滑稽、怪诞和离 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