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区域环境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市区域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概况

呼和浩特市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全市总面积17224km2。

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m,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m,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m。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境内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域面积1380.9km2,沟长68.2km,年平均径流量4972万m3。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650万m3,灌溉面积11万亩。哈拉沁沟,沟长55.6km,流域面积708.7km2,年均径流量2622万m3。全市河流总长度1075.8km,河网密度为0.177km/km2。地下水分为浅层水含水层和深层水含水层。浅层水含水层包括浅层潜水及半承压水等。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全市浅层地下水年补给量为9.87亿m3。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d,低山丘陵区110d,南部平原区为113~-134d。日照年均1600h。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mm,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mm;平原区在400mm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mm;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mm,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mm,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mm。

大青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20多种,矿产地85处,其中大型4处,中型3处,小型15处,矿点矿化点63处。矿产规模以矿点及矿化点居多,工业矿床较少。除少数矿产地外,大多数矿产地开发利用较低,仅为普查

阶段。其品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墨、大理石、花岗岩、石棉,云母、沸石、珍珠岩、膨润土、水晶,紫沙陶土等,以建筑材料为主,仅有少量冶金辅料和特种金属矿。大理石、花岗岩、石墨及拂石矿为优势种。能潭矿产主要有煤及泥炭。贵金属、稀有金属和放射性矿产主要有金、绿柱石以及伟晶岩型铀、钍。普通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

野生动植物主要有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半翅、雕、鹰等1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青羊、云豹,鸟类有金雕、雀鹰、松雀鹰、燕鹰、灰背鹰、猫鹰、红鹰、小鹤、长耳鹤、短耳鹤,雕鹤、红角鹤等10多种。

2社会环境概况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全市总面积为1.72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91万,市区常住人口220万。

呼和浩特现辖4区、4县、1旗、4个开发区,即新城区、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金桥开发区,金川开发区,金山开发区,如意开发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

呼和浩特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2866615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950652户,家庭户人口为257360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1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62277人,占51.01%;女性人口为1404338人,占48.99%。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97945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46763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94433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567096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98647人,占87.16%;蒙古族人口为285969人,占9.9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1999人,占2.86%。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5.57亿元。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0.5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02.30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52.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9:36.4:58.7。

2012年,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316.3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8.64 亿元;上划中央税收收入119.92 亿元;上划自治区收入17.76亿元。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76.29亿元。公共与民生领域是支出的重点,其中,教育支出33.9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57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5.44亿元。

2012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4.04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2.37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37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员10.6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99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其中,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0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3%。

3环境质量现状

呼和浩特市城区七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的检测结果表明,二氧化硫2012年均值为0.049mg/m3;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35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0.092mg/m3。三项监测因子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呼和浩特市集中饮用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黄河水作为城市补充水源。2012年市区九个自来水供水厂水质监测结果100%达标;黄河蒲滩拐取水口水源水质检测结果100%达标。

呼和浩特市55条交通干线87个测点噪声平均值为69.3dB;区域环境噪声132个测点噪声平均值为54.5dB,分别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在污染物减排方面,2012年呼和浩特市完成工程减排项目37个,实施了19个牧场的综合整治,延续完成结构减排项目12个。同时,结合总量减排指标,建立了科学的污染减排监测、统计、考核体系,形成了以排污总量控制为主线,污染源自动监测为手段,环保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2012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均实现了下降。

4辐射环境

呼和浩特市电磁辐射污染源主要有:广播电视台(电视塔)、广播电台、中波发射台。此外还包括雷达、高压输变电工程、通信发射设施等。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前期对呼和浩特市电磁环境的监测结果可知,该区域电磁辐射现状值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μW/cm2,符合对公众照射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