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传统型统治:权力来自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神圣传统.统治
者的权位被认为是奉承运, 因而把众人视为子民, 要求臣民绝对 效忠于他个人, 实行的是人治, 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个人忠诚的臣 服.
在政治上对理性经济行为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因为缺乏进行有 效管理的强有力的行政机构, 就必然要大力强化自身所依赖的传 统合法性. 其次在基于纳贡和徭役的方式用实物来满足, 这是一 种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市场发展受到限制,无法自由竞争.
按照韦伯的观点,统治可以建立在各种基础上,可以是合法的, 也可以是不合法的。 真正的统治需要有自愿的成分, 也需要有对 统治的合法性的信仰。合法的统治形式,就是“权威” 。因为合 法性可以建立在情感的或卡里斯玛的、传统的和理性的基础上, 所以权威也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理想类型。
二、合法统治的类型
1.卡里斯玛型统治(charismatic authority):一种领袖人物 的人格魅力, 能够激发特定的大众对领袖的忠诚或情感。 卡里斯 玛式人物常具有的某种超凡脱俗的能力。 如:早期的北欧神话中的狂暴斗士,萨满教的女巫,文人,随着 社会的变迁, 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而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 则成了电影明星、流行音乐或摇滚乐的歌手。
-、宗教的起源与宗教社会学
1.两种观点: (1)自然主义说: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天体和气候现 象的惊惑和敬畏。
(2)万物有灵说:原始社会的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由灵演化为 精灵,进而为神祗,最后为主宰一切的神灵。
2.马克思对宗教的研究: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 的外部力量在头脑中的虚幻反映。
(二)价值中立性原则(value-free)
1、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以后,必须放弃任 何主观的价值观念, 严格以客观的、 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严格区分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 知识可分为: 既存知识(what is)事实领域,社会学这样的经验科学是了解 事实的,能够做什么。
4.在三种统治类型中,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形成一个系统化 模式的动态结构,其中处于 关键地位的是卡里斯玛型统治 .
三、科层制
阅读P99-100页,回答:
1、科层制属于何种统治类型?科层制中的官员有何特征?
2、韦伯本人如何评价科层制?
第四节 宗教社会学思想 思考:根据上述对韦伯学术生平的介绍,就名称而言, 《新教伦 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在研究什么内容?
1、社会行动的含义及两个条件:P92。(必须熟记)
(1)具有某种动机的行动者个人是社会行动的前提。始终把个 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2)、社会行动必须以他人的行动为取向。
2、社会行动的分类P94
目的合理性行动(means-ends rational action)行动者对行动 的目的和手段都有清楚的认识和自觉的选择。
二、科学研究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 (一)价值相关性(value-relevance)原则:1、科学家本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必然会根据他的价值观设 定对科学意义的承诺;
2、科学仅仅在有限的情况下,才是纯粹个人孤立的活动——它 一定具有社会化组织的特点。
韦伯认为, 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 研究者在选题 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的主观兴趣, 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 论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 ―― 价值相关性是从选择意义上提出来的。
二、生前与身后
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福特,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是 一名知名的政治家和公务员。 母亲海伦妮•韦伯是位很有文化修 养、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父亲是权力和庸俗的代表, 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她对儿子影响很深,使他对宗教具有炽热 的感情。 父亲的职业使家里充满了政治的气氛, 许多突出的学者 和公众人物都经常造访家中。 青年时代的韦伯在父母亲的客厅里 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 聚贝尔、 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 受到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 韦伯 的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后来也成为了一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 家。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第五章Biblioteka Baidu伯的理解社会学
第一节生平与著述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最有影响,也最有争议的学者之 一,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巨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904—1905年以论文的形式分两次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由帕森斯翻译成英文。
著名的社会学假说: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 可以在其背后出 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 这种以社会精 神气质(ethos)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 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 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
3.宗教社会学:从宗教社团,教规教义,宗教伦理等方面研究 宗教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 系,以及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系统本身发挥功能和发展的规律性。
4.韦伯和迪尔凯姆,迪尔凯姆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描述 的是宗教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 宗教的静力学; 韦伯考察世界 著名宗教论述,宗教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宗教动力学。
一、基本概念
1.权力: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 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2.统治: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不
包括纯粹暴力, 可以有不同的服从动机, 如习惯,对利益的权衡,情感,理想.
注意:权力与统治的区别
3.纪律:在所属的大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 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
在1876年的圣诞节,马克斯•韦伯撰写了两篇历史论文 送给父母,标题分别为“论德国历史的发展以及皇帝和教宗的角 色”以及“论罗马帝国从君士坦丁至民族迁徙运动的历史” 。在 十四岁时,韦伯写的信件便开始引用荷马、西塞罗、维吉尔、李 维等人的著作,在他进入大学前也已经熟读了歌德、斯宾诺莎、 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理论。 年轻的韦伯表现出他对研究社会科学 的强烈兴趣。
价值合理性行动(value rational action),对终极价值的信仰
就是行动者的目的, 只有手段才是行动者考虑的, 如信仰宗教的 人确信上帝的存在,他只是选择一些手段,如祈祷、反省、做礼 拜等,至于灵魂是否得救,这无法从客观上证明。
情感行动(affectual action),由现时的情绪或情感状况决定
※※※※※※ 思想来源 ※※※※※※
19世纪下半期至20初期,以叔本华,尼采和柏格森为代表的 非 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非理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要求关注 个人命运和内心生活的强烈愿望。)狄尔泰、李凯尔特、 文德尔班在德国, 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根 深蒂固影响, 以及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壮大, 德国的社 会科学带着 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 ,开启了社会学中与自然 科学主义方法论针锋相对的: “理解” 传统。
二、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韦伯的全部宗教社会学主旨在于研究世 界几大宗教教义的理性化程度和过程, 尤为关注基督教新教是怎 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巫术和迷信的成分而引发出一 种普遍性的社会伦理, 以及这种伦理又怎样地影响人们的经济行 为,最终导致现代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 一切宗教的核心是通 过信仰使人的灵魂得到拯救。
3.法理型统治: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法律为依据进行 管理治理的社会,由协议或强制来建立.
法理型统治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统治的非人格化特征, 一切人都要 忠实于法律并只对法律负责, 把合法性建立在一切人与理性法律 的关系上, 这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法制关系, 一种稳定又合理的统 治形式,具有开放性,进取性.
规范知识(what should be)价值领域,价值判断关心的是应该 做什么。
如现代医学, 只能竭尽全力减少生命的痛苦和维持生命存活, 但 当病人极端痛苦而医学又回力无天的情况下, 病人及家属都希望 尽早结束生命, 医学本身是无法解决生命是否值得活以及在情况 下有活的价值的伦理问题。
如一位大众演讲家vs一位大学教授 (与价值中立是怎样的关 系?请思考并回答)
李凯尔特等是不一样的。
(二)社会行动 韦伯认为的社会学:“这是一门旨在对社会行动予以解释性理解, 以便获得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因果性说明的科学” 。韦伯 对社会学的理解是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英法社会学, 即建立在进 化论基础上的有机社会学相对立的。 韦伯希望从 微观的角度 入手 从事社会行动的研究。
的,波动较大。
传统行动(traditional action),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 “习 惯如此”“历来如此”,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按其中包含的理性成分由低到高排列: 传统行动-情感行动-价 值合理性行动-目的合理性行动。
注意:现实社会行动的复杂性
第三节 关于统治类型的研究 韦伯对政治社会学的论述是从权力与统治等概念入手的:
“价值中立性”明确说明了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任何一门科学都 有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人们只能把他相对化,寻求宽容和妥协。 批判孔德企图建立包揽一切的社会学。 科学只有在自己行之有效 的领域里处理与自身有关的科学问题; 反之,一切属于价值评判 性的做法,也要从科学领域中扫除,以维护科学的尊严。
(三)理想类型:社会学方法论的概念工具 社会学应该选择某种概念工具, 使得我们对个别和特殊现象的研 究能够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高度。 理想类型(ideal types),“理 想”意味着从可能性中认识事物, 通过“可能性” 认识“现实性”。 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第二节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问题: (与狄尔泰一致)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能用于指导社会科学。
(二)在具体认识方法上,韦伯有着不同的见解。 在韦伯看来, 社会生活的独特性在于, 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它 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的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 的系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便是社会学的任务。 在涉及主观意义现象的专业学科中, 客观研究如何在逻辑上是可 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韦伯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 即“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 。
1.研究的对象:高级宗教中起主要作用的先知及其预言:先知
就是指那些能发布预言和戒律、 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规范 的思想家。
2、理解:
(1)理智上和逻辑上的理解,即“合理明晰的”;
(2)情感体验的和艺术感受的,即“移情明晰的”。
(3)理解与解释的关系:社会行动是需要且是可以理解的,然 而仅有理解是不够的, 理解要成为 “合理的”,就必须与理智上、 逻辑上的解释结合起来。 韦伯试图把 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 结 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尽可能客观的社会分析模式。 这与狄尔泰、
优越的环境, 聪颖的天资, 勤奋好学。 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深 厚的人文主义修养, 把韦伯造就成精神坚强, 内心敏感而身体疲 弱的那一时代典型的德国知识分子, 长期处于身心紧张和失调状 态是韦伯犯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而这种精神与肉体之间的不协 调又因其新教徒式的入世工作态度愈加严重。
韦伯分析道:现代社会中,“人”被剥夺了个人主体性, 意志 自由和创造性,只听凭法则,规律支配的纯粹“经济人” ,把理 性当作工具来追求的 “工具合理性行动”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 遵照这种行动模式生活的人, 是一些 “没有精神的专家, 不懂感 情的享乐者”,近代资本主义是人们追逐工具合理性的结果,极 大地促成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工和专业化, 把人们的文化追求和情 感经济化和客体化,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 近代资本主义及其工 具合理性的行动模式对人的本性自由, 无疑是一座 “铁的牢笼”。
理想类型的特点是:(请大家阅读P94,思考总结并回答) 追问:理想类型与现实事实的关系?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一一“理解”和社会行动
(一)理解的方法(understanding),
1、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是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 动。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 且意义是可以理解的。 社会行动的本 质是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 那就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 研究,只能用社会学的方法。
者的权位被认为是奉承运, 因而把众人视为子民, 要求臣民绝对 效忠于他个人, 实行的是人治, 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个人忠诚的臣 服.
在政治上对理性经济行为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因为缺乏进行有 效管理的强有力的行政机构, 就必然要大力强化自身所依赖的传 统合法性. 其次在基于纳贡和徭役的方式用实物来满足, 这是一 种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市场发展受到限制,无法自由竞争.
按照韦伯的观点,统治可以建立在各种基础上,可以是合法的, 也可以是不合法的。 真正的统治需要有自愿的成分, 也需要有对 统治的合法性的信仰。合法的统治形式,就是“权威” 。因为合 法性可以建立在情感的或卡里斯玛的、传统的和理性的基础上, 所以权威也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理想类型。
二、合法统治的类型
1.卡里斯玛型统治(charismatic authority):一种领袖人物 的人格魅力, 能够激发特定的大众对领袖的忠诚或情感。 卡里斯 玛式人物常具有的某种超凡脱俗的能力。 如:早期的北欧神话中的狂暴斗士,萨满教的女巫,文人,随着 社会的变迁, 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而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 则成了电影明星、流行音乐或摇滚乐的歌手。
-、宗教的起源与宗教社会学
1.两种观点: (1)自然主义说: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天体和气候现 象的惊惑和敬畏。
(2)万物有灵说:原始社会的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由灵演化为 精灵,进而为神祗,最后为主宰一切的神灵。
2.马克思对宗教的研究: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 的外部力量在头脑中的虚幻反映。
(二)价值中立性原则(value-free)
1、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以后,必须放弃任 何主观的价值观念, 严格以客观的、 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严格区分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 知识可分为: 既存知识(what is)事实领域,社会学这样的经验科学是了解 事实的,能够做什么。
4.在三种统治类型中,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形成一个系统化 模式的动态结构,其中处于 关键地位的是卡里斯玛型统治 .
三、科层制
阅读P99-100页,回答:
1、科层制属于何种统治类型?科层制中的官员有何特征?
2、韦伯本人如何评价科层制?
第四节 宗教社会学思想 思考:根据上述对韦伯学术生平的介绍,就名称而言, 《新教伦 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在研究什么内容?
1、社会行动的含义及两个条件:P92。(必须熟记)
(1)具有某种动机的行动者个人是社会行动的前提。始终把个 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2)、社会行动必须以他人的行动为取向。
2、社会行动的分类P94
目的合理性行动(means-ends rational action)行动者对行动 的目的和手段都有清楚的认识和自觉的选择。
二、科学研究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 (一)价值相关性(value-relevance)原则:1、科学家本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必然会根据他的价值观设 定对科学意义的承诺;
2、科学仅仅在有限的情况下,才是纯粹个人孤立的活动——它 一定具有社会化组织的特点。
韦伯认为, 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 研究者在选题 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的主观兴趣, 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 论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 ―― 价值相关性是从选择意义上提出来的。
二、生前与身后
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福特,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是 一名知名的政治家和公务员。 母亲海伦妮•韦伯是位很有文化修 养、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父亲是权力和庸俗的代表, 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她对儿子影响很深,使他对宗教具有炽热 的感情。 父亲的职业使家里充满了政治的气氛, 许多突出的学者 和公众人物都经常造访家中。 青年时代的韦伯在父母亲的客厅里 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 聚贝尔、 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 受到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 韦伯 的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后来也成为了一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 家。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第五章Biblioteka Baidu伯的理解社会学
第一节生平与著述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最有影响,也最有争议的学者之 一,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巨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904—1905年以论文的形式分两次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由帕森斯翻译成英文。
著名的社会学假说: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 可以在其背后出 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 这种以社会精 神气质(ethos)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 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 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
3.宗教社会学:从宗教社团,教规教义,宗教伦理等方面研究 宗教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 系,以及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系统本身发挥功能和发展的规律性。
4.韦伯和迪尔凯姆,迪尔凯姆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描述 的是宗教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 宗教的静力学; 韦伯考察世界 著名宗教论述,宗教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宗教动力学。
一、基本概念
1.权力: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 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2.统治: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不
包括纯粹暴力, 可以有不同的服从动机, 如习惯,对利益的权衡,情感,理想.
注意:权力与统治的区别
3.纪律:在所属的大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 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
在1876年的圣诞节,马克斯•韦伯撰写了两篇历史论文 送给父母,标题分别为“论德国历史的发展以及皇帝和教宗的角 色”以及“论罗马帝国从君士坦丁至民族迁徙运动的历史” 。在 十四岁时,韦伯写的信件便开始引用荷马、西塞罗、维吉尔、李 维等人的著作,在他进入大学前也已经熟读了歌德、斯宾诺莎、 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理论。 年轻的韦伯表现出他对研究社会科学 的强烈兴趣。
价值合理性行动(value rational action),对终极价值的信仰
就是行动者的目的, 只有手段才是行动者考虑的, 如信仰宗教的 人确信上帝的存在,他只是选择一些手段,如祈祷、反省、做礼 拜等,至于灵魂是否得救,这无法从客观上证明。
情感行动(affectual action),由现时的情绪或情感状况决定
※※※※※※ 思想来源 ※※※※※※
19世纪下半期至20初期,以叔本华,尼采和柏格森为代表的 非 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非理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要求关注 个人命运和内心生活的强烈愿望。)狄尔泰、李凯尔特、 文德尔班在德国, 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根 深蒂固影响, 以及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壮大, 德国的社 会科学带着 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 ,开启了社会学中与自然 科学主义方法论针锋相对的: “理解” 传统。
二、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韦伯的全部宗教社会学主旨在于研究世 界几大宗教教义的理性化程度和过程, 尤为关注基督教新教是怎 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巫术和迷信的成分而引发出一 种普遍性的社会伦理, 以及这种伦理又怎样地影响人们的经济行 为,最终导致现代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 一切宗教的核心是通 过信仰使人的灵魂得到拯救。
3.法理型统治: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法律为依据进行 管理治理的社会,由协议或强制来建立.
法理型统治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统治的非人格化特征, 一切人都要 忠实于法律并只对法律负责, 把合法性建立在一切人与理性法律 的关系上, 这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法制关系, 一种稳定又合理的统 治形式,具有开放性,进取性.
规范知识(what should be)价值领域,价值判断关心的是应该 做什么。
如现代医学, 只能竭尽全力减少生命的痛苦和维持生命存活, 但 当病人极端痛苦而医学又回力无天的情况下, 病人及家属都希望 尽早结束生命, 医学本身是无法解决生命是否值得活以及在情况 下有活的价值的伦理问题。
如一位大众演讲家vs一位大学教授 (与价值中立是怎样的关 系?请思考并回答)
李凯尔特等是不一样的。
(二)社会行动 韦伯认为的社会学:“这是一门旨在对社会行动予以解释性理解, 以便获得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因果性说明的科学” 。韦伯 对社会学的理解是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英法社会学, 即建立在进 化论基础上的有机社会学相对立的。 韦伯希望从 微观的角度 入手 从事社会行动的研究。
的,波动较大。
传统行动(traditional action),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 “习 惯如此”“历来如此”,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按其中包含的理性成分由低到高排列: 传统行动-情感行动-价 值合理性行动-目的合理性行动。
注意:现实社会行动的复杂性
第三节 关于统治类型的研究 韦伯对政治社会学的论述是从权力与统治等概念入手的:
“价值中立性”明确说明了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任何一门科学都 有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人们只能把他相对化,寻求宽容和妥协。 批判孔德企图建立包揽一切的社会学。 科学只有在自己行之有效 的领域里处理与自身有关的科学问题; 反之,一切属于价值评判 性的做法,也要从科学领域中扫除,以维护科学的尊严。
(三)理想类型:社会学方法论的概念工具 社会学应该选择某种概念工具, 使得我们对个别和特殊现象的研 究能够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高度。 理想类型(ideal types),“理 想”意味着从可能性中认识事物, 通过“可能性” 认识“现实性”。 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第二节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问题: (与狄尔泰一致)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能用于指导社会科学。
(二)在具体认识方法上,韦伯有着不同的见解。 在韦伯看来, 社会生活的独特性在于, 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它 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的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 的系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便是社会学的任务。 在涉及主观意义现象的专业学科中, 客观研究如何在逻辑上是可 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韦伯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 即“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 。
1.研究的对象:高级宗教中起主要作用的先知及其预言:先知
就是指那些能发布预言和戒律、 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规范 的思想家。
2、理解:
(1)理智上和逻辑上的理解,即“合理明晰的”;
(2)情感体验的和艺术感受的,即“移情明晰的”。
(3)理解与解释的关系:社会行动是需要且是可以理解的,然 而仅有理解是不够的, 理解要成为 “合理的”,就必须与理智上、 逻辑上的解释结合起来。 韦伯试图把 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 结 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尽可能客观的社会分析模式。 这与狄尔泰、
优越的环境, 聪颖的天资, 勤奋好学。 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深 厚的人文主义修养, 把韦伯造就成精神坚强, 内心敏感而身体疲 弱的那一时代典型的德国知识分子, 长期处于身心紧张和失调状 态是韦伯犯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而这种精神与肉体之间的不协 调又因其新教徒式的入世工作态度愈加严重。
韦伯分析道:现代社会中,“人”被剥夺了个人主体性, 意志 自由和创造性,只听凭法则,规律支配的纯粹“经济人” ,把理 性当作工具来追求的 “工具合理性行动”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 遵照这种行动模式生活的人, 是一些 “没有精神的专家, 不懂感 情的享乐者”,近代资本主义是人们追逐工具合理性的结果,极 大地促成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工和专业化, 把人们的文化追求和情 感经济化和客体化,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 近代资本主义及其工 具合理性的行动模式对人的本性自由, 无疑是一座 “铁的牢笼”。
理想类型的特点是:(请大家阅读P94,思考总结并回答) 追问:理想类型与现实事实的关系?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一一“理解”和社会行动
(一)理解的方法(understanding),
1、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是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 动。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 且意义是可以理解的。 社会行动的本 质是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 那就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 研究,只能用社会学的方法。